① 中國越南共飲一冮是什麼江
瀾滄江
瀾滄江在東南亞各國被稱為湄公河,河流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中國青海,西藏,雲南三省,再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瀾滄江---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長和最重要的河流,也是世界十大河流之一。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909km,流域面積81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部分長2179km,流域面積為16.7萬平方公里。其中湄公河下游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四國組成了湄公河委員會,中國未參加。
紅河
紅河發源於雲南省,流經中國雲南省和越南北部,注入北部灣。河流全長1180km,流域面積7.1萬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長度692km,流域面積為3.8km2。
這里應該指的是紅河,瀾滄江流經太多國家
② 越南有一條江叫靈江
越南有叫靈江的江。
在越南歷史中,1661年西王鄭柞挾神宗親征,渡過靈江與南阮守將阮有鎰對陣,鄭軍與阮軍對峙到翌年,戰事毫無進展,鄭柞只好與神宗北返。不久就1672年,鄭氏在討平高平莫氏之後出兵十萬南侵。鄭軍猛攻南阮邊境城壘,但是南阮守將奮力死守,鄭軍力攻不克無計可施,被迫北撤。1627年,第一次鄭阮之戰爆發,到此為止,鄭阮交戰45年,其中鄭氏主動進攻六次,每次都不得要領。自此,鄭阮雙方以靈江為界,至西山起義為止,南阮北鄭之間沒有大規模沖突。此後,阮主在南方割據,權位世代相傳。形成越南歷史上的第二個「南北朝時代」。
③ 老山、者陰山、法卡山地理信息和現今的歸屬是什麼
老山和者陰山皆屬於中國雲南省,法卡山屬於中國廣西省。
1、老山
老山位於於中國雲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天保鎮,是一座與越南交界的山,老山位於天保鎮駐地船頭村以西,8平方公里,著名區域有主峰區域(27個山頭,最高點1422米)、松毛嶺區域(最高800多米)。附近有中國國家級天保口岸 。
2、者陰山
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楊萬鄉區域邊緣,距縣城79公里。
屬喀斯特地貌,山脈東北西南走向。石灰岩溶洞較多,路少溝深,山勢險峻,為亞熱帶地區,溫差變化大,上午多為濃霧籠罩,雨天能見度10--50米。該地區山巒起伏,海拔1200多米,常年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海拔差異大。
3、法卡山
法卡山是橫跨中國廣西憑祥市上石鎮南緣與越南某地的界山,包括5個高地,由西北向東南5個高地組成,其主峰為3號高地,海拔511.3米。
(3)老山和越南之間江是什麼江擴展閱讀:
1、老山主峰問題
主峰點的劃歸問題:網上有兩種說法,有的說是劃歸中國,有的說是1、2、3號高地劃歸中國、而主峰點(4號高地)劃在越南。2016年6月9日查老山的網路地圖時,看到中國方註明 「老山風景名勝區」,越南方註明 「老山主峰」(其實指主峰點),靠近分界線50米左右。
2、法卡山劃界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之前,主峰上曾經豎立中越傳統邊界26號界碑,為中越邊界的重要「騎線點」,中越兩國「一國一半」,北方1、2號高地屬中國,南方4、5號高地屬越南。
1981年「拔點作戰」之後,中國控制了從南往北全部5個高地。隨後的「抗反」戰斗主要集中在3號高地及其南部的4號、5號高地。
在2006年,3號高地上重新豎立起新勘定的1156號界碑。南方4號、5號高地也正式「歸還」越南。整個中越陸地勘界工作長達18年,2009年春節前完成野外立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老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者陰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卡山
④ 越南和中國的分界線
北侖河。
北侖河,是中國和越南邊境東段上的一條界河。全長109公里,其中下游60公里構成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邊界線。北侖河畔中越人民友誼公園及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書寫著中越友誼萬古長青的光輝歷史。
北侖河支流:
1、一支向西南流,經尖山腳,至越南芒街 的岳山出海;
2、一支向東南流,至羅浮村會合羅浮江,再流至竹山口出海。
(4)老山和越南之間江是什麼江擴展閱讀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景點介紹:
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防城區和東興市境內,總面積3000公頃。保護區於1985年經原防城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本區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區內分布有面積較大、連片生長的紅樹林,紅樹林植物有10科13種,形成12種紅樹林群落,其中連片木欖純林和大面積老鼠勒純林群落為中國罕見。
本區的灘塗和沿海漁業資源豐富,魚類有27種,大型底棲動物有84種。由於保護區位於亞洲東部沿海和中西伯利亞中國中部兩鳥類遷徙線的交匯區,為候鳥的重要繁殖地和遷徙停歇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侖河
⑤ 打越南最慘烈的戰斗
老山戰役可以說是中越戰爭種最為慘烈的一個戰場了,由於它特殊的地勢,它有一個叫松毛嶺的地方,它指的是老山主峰東側662.6高地—那拉(村名)向東南方向延伸的一條山腿,因山上有松毛林而得名。這條山腿可以說是插入越軍防線的「楔子」,可控制重要的4號公路及清水口一帶,成為越軍的眼中釘、肉中刺。我松毛嶺一線,正處於老山與八里河東山之間盤龍江峽谷處,與當面越軍占據的大小青山相比地勢要低不少,越軍從這里發起進攻地形是最有利的。而且占據這里,沿山樑向西一路攻擊,就可直接威脅和控制老山主峰,這要比從南坡仰攻1442米高的主峰容易得多。這也是662.6高地—那拉方向一直是老山戰斗最激烈的地方的重要原因。
因為越軍的偷襲,他們偷偷地摸了上來,一瞬間,全線開火。我軍立即還擊,在黎明的黑暗之中,彈道發出的光亮密如雨絲。由於越軍是偷襲,我軍守衛部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於是緊急呼叫炮火支援。但越軍已經摸了上來,敵我交錯,火炮不敢開火,怕打了自己人,參謀提醒:封鎖陣地前沿,打後續梯隊,火炮部隊才恍然大悟!但由於但要用盡,沒有的炮火的支援,盡管士兵們拚死守衛,但越軍一個營還是佔領了164高地。但是炮彈運到,119炮群重新發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轟164高地,頓時,164高地上硝煙秘迷漫,一片火海,步兵一個排45人隨著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沖,一下子就收復了164高地,越軍一個營數百人,只剩下6人活的,164陣地上屍橫遍野,到處是殘肢斷臂,慘不忍睹。
之後我們打宣傳彈,讓越軍來收屍,規定他們要打紅十字旗,50人以下不準帶武器,但越軍來了六、七十人,不但不打旗,還架著高射機槍。好心叫你來收屍,給臉不要臉,於是炮兵一個火力覆蓋,一個也沒回去,於是越軍再也不來收屍了,正好趕上雨季大熱天,屍體腐爛得很快,防化兵上去消毒,大瓶香水到處灑,用火焰噴射器燒,前沿陣地臭氣熏天,士兵們被熏得連連作嘔,連飯也吃不下,此後越軍沒有發動一次進攻,只有特工偷襲和打黑槍。
雖然中越戰爭都過去這么久了但我們還是要向所有為國而戰的英雄們致敬,教訓值得總結,但是英雄更應銘記,因為他們的血是為我們而流。
⑥ 老山是中國的還是越南
老山不全屬中國,也不全屬越南,一家一半。老山是中越邊界的騎線山,國界線中分老山各高地,並從主峰頂部中線通過,按照國際慣例,騎線山上雙方都不駐軍。
老山(越南稱之為1509高地),位於雲南文山州麻栗坡縣天保鎮船頭村以南的中越邊境上,橫跨原中越12號界碑和13號界碑之間。
老山地勢西高東低,北陡南緩,海拔為1000-1400餘米。其中主峰海拔為1422.2米,巍峨矗立,與其山腳下的船頭地區比高相差達1260餘米。整片地區山陡谷深,平均坡度為40度左右,接近主峰坡度為60-70度,主峰正北面是60米高的懸崖峭壁,無法攀登。
(6)老山和越南之間江是什麼江擴展閱讀:
廣義上的老山地區又可分為三塊,西側為老山,中間為松毛嶺(中國軍隊地圖標注為「松毛林山包」)、那拉地區,東側為八里河東山,正面寬約12公里,對面即是越南河江地區。
現在的老山已經成為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峰上矗立著張愛萍上將題寫的「老山精神萬歲」漢白玉紀念碑。收復老山時犧牲的昆明軍區第14軍40師118團5連副連長張大權烈士的雕像也屹立在這里,橫槍立馬,守衛祖國邊疆,那是一代共和國軍人的軍魂。
老山地區的戰略價值在於:12號至14號國界碑間幾十公里中越邊境上的重要制高點,其勢如兩扇大門,牢牢控制著麻栗坡至越南河宣省的通道,可向東、西、南、北通視兩國邊境縱深20餘公里地區。
占據老山,向東可封鎖麻栗坡通向越南清水、河江的交通要道,向西可監視扣林山方向,向北可觀察中國境內縱深25公里地域,向南可通視越南老寨、清水至河江縱深27公里地域,是船頭地區的西側門戶;
占據八里河東山,向西可觀察老山、船頭地區,向東可控制老鄧弄地域,向北可通視三轉彎和交趾城地域,是船頭地區的東側門戶;松毛嶺主峰662.6高地成西北至東南走向,如一道門檻從兩山之間橫斷,成為過往通道的必經之地。
⑦ 中國和越南的邊界河是什麼
中國和越南在廣西附近交界的是北侖河,而在雲南與越南交界的就是紅河。
⑧ 老山又劃給越南了嗎
沒有劃過去,但的確有幾個島嶼是給了他們。
⑨ 越南戰爭老山
老山位於中國雲南省麻栗坡縣船頭以西,中越邊境口岸船頭鎮西南五公里處的中越邊界騎線點上,橫亘於中越邊境12號至13號界樁之間最高點。
激烈、殘酷、血腥的老山收復戰斗
一、殘酷血腥的「4.28」老山收復戰
1984年4月20日,成都軍區第14軍40師和炮兵部隊的12個炮兵連及4個坦克連,奉命進入老山反擊戰的前沿陣地。257門各種火炮布防在以船頭為中心的炮兵陣地,備足三個彈葯基數,全程覆蓋越軍田蓬、馬林、楊萬船頭、都龍、金平平面工事、炮兵陣地、指揮所和越軍倉庫等414個目標。
1、一營穿插失敗,傷亡慘重
1984年4月27日,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40師118團1營,奉命秘密從越軍佔領區穿插到老山背後,攻佔1072高地,斷敵退路,阻敵增援的任務。晚7時,全營700多名官兵冒雨離開營地,向懸崖峭壁,萬丈深淵,荊棘叢生的老山進發。從地圖上看,這段距離一小時足夠了。實際上的距離,多十倍也不止。尖兵部隊先用刀割開竹、荊棘,再擠過去,等一行六七百人都過去時,這條擠出來的路就成了兩米寬的泥漿溝,溝里是尖角石、竹根簽。前面的人兩手全是血,後面的人不知有多少膠鞋底被扎穿,有的連鞋子被泥漿拔掉,只好光腳走。戰士們負荷超重。進入森林後,林中朽木到處發光,還有瑩火蟲一飄一飄的,與戰士們鋼盔上供明辨隊伍的磷光粉相混雜,許多人眼睛不行了,不僅沒跟上前面的人,相反被朽木與螢火蟲引錯了方向。途中有的人昏倒,有的抓不住藤條滾落下去,種種原因,使部隊出現掉隊現象,一個人脫節,後面的一大節的就不知前面隊伍去向,不能前進又不能後退,部隊已經深入敵後,不能喊叫更不能鳴槍,天已快亮了,發現全營大部沒上來,走在前面兩個排的部隊也走到與1072高地隔一條深溝的山樑上,偏離了方向,此時,我軍預定的炮轟時間又馬上到了,官兵的心情都有些慌亂。部隊剛返回下溝,1072敵警戒陣地的敵人被驚醒,首先發現攀竹而下的我們,集中火力射擊。我們只好迎著敵人的槍聲猛上!越軍的炮火對我穿插路線進行猛烈轟擊了,緊接著,我軍的炮火對穿插路線上各高地也進行轟擊。到後來,是雙方的炮火在所有地段和高地輪番轟擊。整條穿插路線和諸高地轉眼間變成了光與火的世界。陣地上到處都是彈片撕破空氣的尖叫聲,到處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這令人膽寒的爆炸聲中,滿山遍野的原始次生林和高大的毛竹在空中就將各種彈葯引爆,這大大提高了彈片在空中的覆蓋面和殺傷范圍。敵我雙方的士兵在這排山倒海般的呼嘯聲中一片一片地倒下去……。「槍林彈雨」,「血流成河」,這個概念,似乎所有人所熟知的,書籍上有、課本上有、言語中有,但大多是順口說說,或在電影院里看看而已。但在4月28日老山戰場一營的穿插路線上,不說沖鋒陷陣犧牲的戰士,就舉捐軀的指揮員,這個抽象概念就會得到真實而准確的詮釋:
7時40分:步兵一連吳指導員被炮轟引發的地雷炸傷頭部,肋骨被炸斷四根,重傷倒在了陣地上;跟隨一連的頓副營長也被炸成重傷;一連副連長遭敵重機槍射擊,中彈陣亡。
7時50分:二連叢副連長帶領突擊排向48號高地發起沖鋒,遭敵重機槍射擊中彈陣亡;二連王連長在指揮戰斗中遭敵炮火襲擊,重傷陣亡;二連高指導員遭敵炮火襲擊,被彈皮削斷左腿,重傷倒地。
7時55分:機槍一連陳連長與陳指導員在指揮作戰時雙雙中彈,幾乎同時陣亡;三連副連長在率隊攻擊中中彈陣亡;隨三連指揮作戰的張副營長遭敵炮火襲擊被炸成重傷,倒在了陣地上……
戰鬥打響不到兩個小時,穿插路線的各個高地上已到處是傷兵和屍體。樹枝上、竹林里、草堆中、灌木叢中到處是橫飛的血肉和斷肢殘臂。有的屍體被彈片削去頭顱,頭斷之處在咕嘟咕嘟地冒著血泡;有的屍體被炸成幾截,五臟六腑被高掛在枝頭上,慘不忍睹,陣地上那嗆人的火葯味、刺鼻的屍體焦糊味、令人作嘔的血腥味相互交織到一起,殘酷、血腥、恐怖籠罩著戰場。雙方炮轟之後,一營位於48號陣地南側指揮所還有60人的營預備隊向1072高地運動;步兵三連建制被炮火打亂,鄭連長帶領20多個戰士在向1072高地推進;步兵二連陣地指揮員幾乎全部傷亡,剩下的戰士群龍無首,失去組織;胡連長率領步兵一連17名戰士在攻擊1072高地的殘敵。一營穿插失敗,遭炮火覆蓋,建制被打散,傷亡慘重,戰鬥力已是基本喪失。
2、炮兵全程覆蓋老山越軍陣地,我軍主攻部隊全面收復老山
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七日,我軍進入部署的前沿陣地。二十八日五點五十六分,我軍一顆信號彈騰空而起,布防在以船頭為中心的猛硐、芭蕉坪、交趾城等地炮兵部隊的官兵們發言了,加農炮、榴彈炮、迫擊炮、火箭炮、加榴炮等257門各種火炮的巨響匯成了一氣,飛往老山,覆蓋了老山及其老山越方的田蓬、馬林、楊萬船頭、都龍、金平當面之敵工事,炮兵陣地、指揮所,駐兵點倉庫等414個目標,頓時老山方向紅了半邊天。我軍老山主攻團和步兵官兵已經全副武裝等候進攻命令。我軍三次炮擊之後,越軍表面陣地的有生力量幾乎殆盡,六點三十分,步兵沖鋒的信號彈又起來了,滿眼的銷煙和烈火,滿耳的槍聲爆炸聲,人們都低著頭一個勁的往上沖,沒有人猶豫更沒有人說話,幹部在前,士兵緊緊地跟在後邊。前邊猛然傳來一片炸響,離得近極了,那是工兵在用火箭掃雷開路,來不及的用刀砍,用身子滾雷。老山上邊不光地雷,還有塗著毒葯的竹簽鋼釘;頭頂上敵人的火力向下雨似地往下澆,不斷有人倒下;倒下的就倒下了,誰也沒有多想,根本沒有意識這就是犧牲,這就是真切的死亡;火光映著紅土地也反射著淌了一地的鮮血,我的視線開始模糊,滿眼的紅色,分不清哪是大地哪是天空,被炮彈擊中的戰士的鮮血濺到戰友臉上糊住了眼睛,依然猛向敵人掃射。一路上過的大部分都是雷場,好些戰友就躺在那了,部隊傷亡已經很大了,幾次沖鋒都沒得手,主攻連各班排幾乎減員三分之二以上,敵人的陣地太隱蔽了,到處都是他們的火力點,壓得我軍無法向前推進。炮兵支援了,一陣猛烈地炮轟之後,壓住了敵人的火力。步兵第三營從「老山主攻團」的左翼展開猛烈攻擊。八連向54號高地發起進攻,九連幾乎壓制了50號高地的敵方火力。我軍總攻開始了,總攻部隊配合主攻部隊全面向老山頂峰推進,直插敵軍心臟,各種火器將積蓄的怒火射向敵陣,一排排手榴彈劃過一條弧線砸向敵陣,揚起的煙塵在敵人的陣地前布起一道煙幕,到處都是越軍屍體,經過5小時20分的激烈戰斗,我軍攻下老山主峰。擊斃、擊傷越軍900餘人,摧毀敵火炮30餘門、軍車20輛。我軍犧牲官兵233人。
二、「6.12」越軍反攻老山之戰
1984年6月12,越軍偷襲我老山近那拉方向的陣地,守衛該陣地的二連幾乎全部陣亡,隨後上去查看情況的我數名士兵也被越軍打死,天亮後我一個排45人上去,又幾乎全數盡墨。後來一個火箭炮齊射,我步兵才重新奪回陣地。隨後越軍出動500~600人沖擊,結果被我炮兵牢牢地封鎖住,死傷慘重。6月19日,越北二軍區又以兩個步兵團的兵力,在炮火的掩護下,向我松毛嶺防禦陣地發動大規模攻擊,企圖從我老山防禦線的東線打開口子向老山主峰進攻。最終在我軍的頑強抗擊下越軍又遭到慘敗。
三、殘酷血腥的老山7.28反擊戰斗
越軍6·12反攻老山之戰慘敗後,又組織了六個團的兵力伺機反攻老山。7月5日,我軍工兵部隊用火箭佈雷車向我防禦陣地前沿拋射了30多萬顆大小地雷,形成了東西長7公里、縱深寬500米的地雷區。我炮兵部隊徵用地方車輛近800台,晝夜不停地從內地彈葯庫將大量的炮彈運到每個炮兵陣地。每門炮的彈葯基數超過常規0.75的4倍以上,使用了先進的炮兵雷達監測系統,只要越軍的大口徑炮彈一發射,3秒鍾內計算機就能准確的標繪出越軍的炮兵陣地所在地和炮的種類,這對准確摧毀越軍的炮兵陣起到重大作用。7月11日晚,我軍情報偵察得知越軍已開始向我防禦前沿運動,我軍指揮部命令:炮兵第四師和炮兵320團,以130加榴炮(大口徑遠程炮,射程30公里)、122加榴炮向越軍後方供給基地、炮兵陣地、後續部隊、保障部隊等可能集結或屯留的地區及敵清水口附近地域進行10分鍾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加大炮火密度;命令三個小口徑炮兵營,對我防禦前沿三公里地段內進行10分鍾火力急襲,待取得戰果後再用大口徑火炮射擊。
1、越軍偷襲老山168高地,守備連官兵陣亡陣地失守
2、數百門炮火顯神威,老山越軍屍橫遍野
戰場上越軍屍體太多,我方通知越軍50人以下,打紅十字旗,不準帶武器來收屍,他們來了七八十人,不打旗,還架著高射機槍。我炮兵炮轟歡迎,自然有來無回。越軍不來收屍了,防化團只得用火焰噴射器焚之,讓這些冤死陰魂升天。
⑩ 越南和中國隔著什麼江
越南和中國隔著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