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大利有哪些漂亮的風景
威尼斯水城,羅馬狼孩,比薩斜塔,米蘭時裝城。。
『貳』 歐洲旅遊景點有哪些
法國
全稱法蘭西共和國,法蘭克在日耳曼語中意即「勇敢的、自由的」,這是羅馬帝國時代對法國人祖先的贊譽。
法國是歐洲浪漫的中心,它的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跡及鄉野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風情萬種的花都巴黎,美麗迷人的藍色海岸,盛開著熏衣草的普羅旺斯,美酒飄香的波爾多,都是令人神往的旅遊勝地。法國有20多處風景名勝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以盧浮宮和巴黎聖母院為中心的巴黎塞納河濱、凡爾賽宮、楓丹白露宮、香波堡等。
首都巴黎素有「世界花都」之稱。這座美麗的城市不僅是法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而且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巴黎有70多座博物館,眾多的名勝古跡、教堂廣場,值得細細品味。
義大利
位於歐洲南部,主要由靴子型的亞平寧半島和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大島西西里島和薩丁島組成。其領土包圍著兩個袖珍國——聖馬利諾和梵蒂岡。 義大利因其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為數眾多的人類文化遺產而被稱為美麗的國度。義大利是世界上高度發達國家之一,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作為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半島國家,義大利的國土有大陸、半島以及零散島嶼三種組成。義大利南北風光絕然不同,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終年積雪、風姿綽約,南部的西西里島陽光充足而又清爽宜人。一年四季,義大利的任何角落,都不會令人失望。
奧地利意
為「東方的國家」,是歐洲著名的山地國家,主要河流為多瑙河。奧地利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北靠德國、捷克,東與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相鄰,南部與斯洛維尼亞、義大利接壤,西部是瑞士和列支敦斯登,是中歐大陸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交通樞紐。阿爾卑斯山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國面積為 83,858平方公里,人口818萬。水力,森林,礦產豐富,經濟發達。石墨,菱鎂礦儲蓄量居世界前列。 奧地利(The Republic of Austria)旅遊業發達,壯美的阿爾卑斯山脈是登山愛好者和冬季運動愛好者的理想去處;數百個秀美的湖泊,是夏季休閑和水上運動的好地方;超過四成的森林覆蓋率和大面積草地牧場提亮了國家的綠色主色調;尊尚歷史的人們,可以在首都維也納緬懷奧匈帝國的盛世;熱愛音樂的遊客,則可探訪音樂家的故居,聆聽一場難以忘懷的音樂會。 奧地利西部和南部是山區,著名的阿爾卑斯山由西向南,一直延伸到維也納盆地;北部和東北是平原和丘陵地帶;薩爾茨卡默古特與克恩滕境內湖泊眾多,點綴著粗獷豪邁的山巒,蔚為壯觀。奧地利境內的最高峰為海拔3797米的大鍾山(Grossglockner),最著名、最美麗的河流是多瑙河(Donau)。
希臘共和國
位於巴爾干半島的東南端,三面臨海,國土的四分之三都是山地,海岸長達12,000公里。希臘面積為131,944平方公里,包括希臘本土、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中的諸多島嶼。希臘的地貌具有多樣性,無數的山脈,一望無際的平原,珍珠般的海港。希臘是歐洲的文明古國,2700多年前就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希臘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中海自然風光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 希臘不僅是西方文明的搖藍,還蘊藏著豐富和珍貴的歷史遺產。這些歷史遺產具有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希臘建立了現代哲學、數學和科學體系的基礎,在藝術、工程方面也對世界貢獻很大。古希臘的文明對西方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外希臘對民主的建立和發展及西方價值觀方面也有很多的貢獻。
英國
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一統於一個中央政府和國家元首。 英國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英國本土位於大不列顛群島,被北海、英吉利海峽、凱爾特海、愛爾蘭海和大西洋包圍。 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是一個具有多元文化和開放思想的社會。首都倫敦是歐洲最大和最具國際特色的城市。 英國是個美麗的國家,文物古跡比比皆是,自然風景秀麗,旅遊資源豐富。許多城市,如「萬城之花」倫敦,「北方雅典」愛丁堡,大學城牛津、劍橋,古色古香的約克城,莎翁故鄉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聲譽的旅遊名城。英國還辟有湖區等幾十座國家公園和風景保護區。 目前,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名勝古跡和天然景觀就有倫敦塔等14處。它們都富有特色、各擅其長,是極受遊客青睞的觀光熱點。
望採納
『叄』 義大利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1、威尼斯
著名的水城威尼斯是義大利最著名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浪漫的旅行目的地之一。聖馬可廣場位於城市中心,周圍還有著名的大教堂。如果你是一個文化愛好者,威尼斯有世界上最具美感的傑作,還有無數的教堂、博物館和宮殿值得一去;如果你追求浪漫,你可以坐上一艘平底船來參觀,但記得多帶一些錢哦。最好不要在夏天去威尼斯,因為夏天遊客最多。
拓展資料: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前753~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前509~前27年)、羅馬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 。二戰戰敗後廢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國。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
『肆』 除了水城,義大利還有哪些景點也是值得去觀賞的
自然環境豐富的貝加莫、古羅馬廣場、多洛米蒂山都是可以去欣賞的地方。貝加莫有下城和上城,兩個城區風格是不同的,文化氣息也不同,但也不失為一種享受,在貝加莫上城還保留著許多中世紀建築。
『伍』 義大利有哪些旅遊景點
義大利著名景點 科洛塞競技場
Piazza del Colosseo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偉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再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在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米蘭大教堂
Duomo del Milano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大廳內供奉著十五世紀時米蘭大主教的遺體,頭部是白銀築就,軀體是主教真身。教堂屋頂有一小孔,正午時分,陽光正射在地板南北向的金屬條上,古人以此計時,稱為"太陽鍾"。教堂前的廣場建於1862年。中央是義大利王國第一個國王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的騎馬銅像,廣場右側黃色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的王宮,1778年建成,現在已辟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在米蘭大教堂廣場左側有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建於1865 -1877年長廊呈十字形,長196米,寬47米,高47米廊頂呈拱園形,頂上裝有彩色玻璃棚。地面是用大理石鋪成的馬賽克圖案。巨大的拱形建築富麗堂皇,長廊內有裝璜考究的金銀首飾、時裝、禮品店、餐館,咖啡廳和書店。這里是米蘭市民的休閑中心,到處是休息的市民及觀光客,常年很熱鬧。穿過維多利奧·埃瑪努埃爾二世長廊來到的斯卡拉廣場(Piazza della Scala )上有列奧爾德·達·芬奇的雕像。
威尼斯
Venice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聖馬可廣場
Piazza del san.marco
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牆,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於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聖馬可大教堂,強烈的拜占庭風格,相傳是用來供奉福音作者聖馬可的教堂;聖馬可是威尼斯的守護神,標志物是獅子,因此,獅子也是威尼斯的標志物。
聖馬可大教堂兩旁的新舊行政官邸,一樓現在大多用做咖啡館;最著名的是弗洛里安咖啡館,據說海明威、拜倫經常在這里流連;當然,這里的咖啡也是全義大利最昂貴的~~
貢多拉,相傳以前的船夫都是又年輕又帥氣的小夥子,邊劃船還邊唱著情歌;現在當然不是了~~ 另外,貢多拉是威尼斯最貴的交通工具,除非你的錢多的可以拿來燒,否則,象徵式地坐坐就可以了……
羅馬
Roma
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還有坐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佛羅倫薩
Firenze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
比薩
Pisa
為了紀念比薩城的守護神聖母瑪麗亞, 1063年比薩人開始在城區東北角的廣場上建築具有所謂羅馬-比薩風格(Romanesque - Pisa Style)的比薩大教堂(Duomo- the Cathedral)。由雕塑家布斯凱托-皮薩諾(Bonanno Pisano)主持設計,另外還有一個圓形的洗禮堂和一個鍾塔,構成一組建築群,這也是義大利仿羅馬建築之典型。正如照片上所看到的:在這組建築群中,洗禮堂位於主教堂前面,與教堂在同一中軸線上,鍾塔在教堂的東南角,這兩個圓形建築在空間上的大小、矮高、遠近搭配得當,顯得與主教堂非常和諧。
教堂的外牆是用紅白相間的大理石砌成,色彩莊重和諧;始建於1153年的洗禮堂是一座用大理石建造的圓形建築,其大理石外牆牆面的裝飾華美、一圈精緻的尖拱券環繞著紅色的中央大圓穹頂,再被周圍的綠地所映襯,真是美不勝收;比薩斜塔更是廣場上的寵兒,實事求是地說,到這里的大部分遊客都是沖著斜塔來的。雖然世界上還有一些也是長的東倒西歪的其他斜塔,但是應該承認,比薩斜塔的名氣最大。
西西里島
Sicilia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沒有到過義大利:因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義大利的美麗之源」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達巴勒莫時寫下的句子,這是他為尋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來到義大利。的確如此,這個地中海上最大的島嶼,也是義大利面積最大的省份,的確是一塊巧妙的土地,這里迷人的自然風景與人文風景非常的和諧地融合為一體,自然有從古至今曾經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為證:這里曾經居住過希臘人、古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們的文化已然印證在這里了。
從地圖上看,西西里島是義大利那隻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位於地中海的中心,遼闊而富饒,氣候溫暖風景秀麗,盛產柑橘、檸檬和油橄欖。無論是東海岸,還是西海岸,到處是果實累累的橘林、檸檬園和大片大片的橄欖樹林。由於其發展農林業的良好自然環境,歷史上被稱為「金盆地」。
維羅納
Verona
維羅納位於義大利北部,是有著25萬人口的義大利中等城市,它北靠阿爾卑斯山,西臨經濟重鎮米蘭,東接水城威尼斯,南通首都羅馬,從地理位置上看,它算得上是最好的軍事要塞,跟義大利眾多古城一樣,維羅納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城內至今依然保存著從古代、中世紀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量紀念碑和一座完好的斗獸場。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這座寫滿仇恨和戰爭歷史的小城一直被人們看作軍事重鎮、歷史古城。
柔情與浪漫原本是與它無關,甚至相去甚遠的。然而,自16世紀末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問世以來,尤其是自20世紀30年代開始,美國好萊塢和義大利的電影製片人多次將這部名劇搬上銀幕之後,維羅納在世界人民的心中,不再是一座普通古城,不再是充滿仇恨和血腥的軍事重鎮,它變成了一座浪漫之城,變成了年輕人心中的愛情聖地。
對大多數來維羅納的旅行者來說,維羅納最吸引他們的地方只有一處,那就是朱麗葉的故居及其那個神秘的陽台。
米蘭·聖西羅/梅阿查體育場
San Siro / Meazza
建立日期:1926年9月19日
改造時間:1939年、1956年、1990年
地址:Via Piccolomini 5, 20151 Milano.Italy
電話:+39 0240092175
球場規格:68×105米
觀眾容量:85398人
使用者:AC米蘭,1908年分離出去的國際米蘭1945年才進入使用,後來兩隊協商將此地改名為「Meazza」, 以紀念前義大利球星朱塞佩·梅阿查(Giuseppe Meazza)。他是義大利的驕傲~
貴賓位置:5200人
記者席:200人
照明燈:3600盞
十字轉門:51間
1926年9月19日,聖西羅體育場正式啟用,當時,皮雷利將這個球場作為禮物獻給了米蘭隊。從此,米蘭隊將這個球場作為自己主場比賽的一號球場。聖西羅體育場建設的施工時間不過13個月,皮雷利為了建設這個球場花費了相當於現在的200萬美元。球場分為四個主看台,共容納1萬人觀看比賽。在1939年,球場進行了局部的小范圍改造,整個體育場的周長延伸,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體育場的長度,而觀眾人數也增加到55000個。最著名的斜梯風格的布局也在這時形成,這成為米蘭聖西羅球場的標志。在南部看台後面有個博物館,在裡面陳列了兩隊的歷史榮譽。 那個大耳朵杯以及各類賽事獎杯眾多的一側肯定是AC米蘭的區域,而屬於國際米蘭的區域相對顯得少一些國際榮譽,不過相信他們可以繼續創造紀錄。
英雄的聖西羅中央球場總長為105米,寬是68米,體育場位於當地賽馬場附近,距離米蘭市中心僅6公里。 聖西羅球場是米蘭城的標志,在這里曾經舉辦過無數次的世界級足球賽事,它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場之一,也被世界各國的職業足球運動員所仰慕,許多球員都為能夠有機會在這個球場比賽而深感自豪。如果你是一名足球愛好者,又有幸光臨時尚之都米蘭,那麼請拜訪一下,這個為義大利乃至歐洲足球爭得無數榮譽的聖地吧!!她是米蘭人,亦是義大利人百折不撓、奮勇向前的光輝見證!!!!
『陸』 義大利有什麼著名的景點
科洛塞競技場(Piazza del Colosseo)
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這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競技場的工程由維斯帕西亞諾皇帝於公元72年~75年開工興建,由蒂托皇帝於公元80年完工。傳統說法是,建造這座建築物使用了四萬奴隸,這是蒂托皇帝在摧毀耶路撒冷後於公元70年帶回羅馬的10萬俘虜中的一部分。 可以容納至少5萬名觀眾的競技場主要用途是斗獸和角鬥士角斗。這些活動形式多樣,裝備精良,比其它任何活動更能激起特別喜愛殘忍場面的廣大觀眾的激情和瘋狂。 在眾多的表演中,首先值得回憶的是慶祝競技場竣工的表演,慶祝活動延續了1百天,殺死5千頭猛獸,有上百名角鬥士喪生。圖拉真在位期間,總共殺死1萬1千頭猛獸,有1萬名角鬥士在此角斗。在普羅博在位期間,僅在一次斗獸時就同時放入場內1百頭幼獅,其吼聲震動了整個競技場。然而,更多的則是角鬥士的角斗。人們對這種殘忍的角斗如此著迷真難以令人相信,特別是婦女們竟然也對此極為著迷。在這種殘忍的角斗中,只有勝夠一定次數的角鬥士才能獲得自由。直到公元608年,競技場一直用於角斗和斗獸,中世紀時改成一個城堡。此後部分被毀,成了挖取建築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宮殿的場地。這樣破壞一直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到了19世紀才被制止,那時,幾屆教皇開始對之進行修復,那些補砌的磚就是歷次修復的明證。
這座雄偉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景點地址: Via Cernaia 9
如何到達: 公共汽車:4、16、36、38、60、61、62、64、75、195、492號,「REPUBLICA」下車
開放時間: 8:00—12:30、16:00—18:30
景點概況
天使的聖瑪麗亞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是1563年米開朗基羅利用迪奧克來齊亞諾浴場溫水大廳廢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再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在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威尼斯: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座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羅馬:
這是屬於上帝和天使們的永恆之城,它建在由台泊河之間的七座山岡,幾經毀滅又幾度復興,歷史遺跡處處可見君士坦丁門古競技場,四河噴泉、西班牙階梯……還有座落市區天主教宗教地:梵蒂岡,又為之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佛羅倫薩:
背負著文藝復興的碩果,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藝術天堂,一個吸引大量國際遊客的旅遊城市。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中心,佛羅倫薩給現代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重要歷史建築和歷史珍品。米開朗基羅廣場、維其奧古橋和附近的比薩斜塔等均是最重要的瀏覽景點。
文藝復興百花齊放的佛羅倫斯(Florence)
1、學院美術館(Galleria dell\'Accademia):藏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隸像」、第二座「聖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羅倫斯藝術家的作品。對街有家不錯的書店和海報點,可順道一訪。
2、百花大教堂(The Duomo):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斯的地標,外觀以粉紅色、綠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現著女性優雅高貴的氣質,故又稱為「花的聖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
百花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負責建造的,中央巨大圓頂是由名建築家布魯內勒斯基 (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藝復興式圓頂,共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完成,是文藝復興圓頂建築的楷模。米開朗基羅在計畫設計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時曾說過:「我可以蓋個比翡冷翠教堂圓頂更大的圓頂,但絕無法及上它的美。」
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頂,可從期右側內的禮拜堂左邊走廊進入,登上463級的階梯。教堂正面經兩次改建,教堂後博物館里(Museo del\'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許多偉大的藝術品。
3、喬托鍾塔(Campanile di Giotto):百花大教堂旁邊的82公尺高塔,由建築家喬托於1334年開始建造,外觀是一個四角形的柱狀塔樓,把粉紅、濃綠和奶油三種顏色,以幾何學的配色方式調合,和旁邊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諧,底部還有精緻的浮雕,內部有樓梯可達頂部,共有290階。
4、 聖喬凡尼禮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面對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於5世紀~8世紀間,是托斯坎尼地區羅馬式建築的代表。
禮拜堂最具觀光價值的就是三面青銅門浮雕:入口處南側的青銅門是由安德烈.比薩諾於1330年製作的,28張圖樣是關於約翰傳教的故事;東側禮拜門是由吉爾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時間所製作,十張圖樣描述亞當和夏娃及舊約聖經的題材,被米開朗基羅譽為「通往天堂之門」;北側青銅門也是吉爾伯提的作品,由28張圖樣組成,主題是表現基督的生涯及其12門徒的事跡。
5、烏菲茲美術館(Uffizi Gallery):這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殿堂,珍藏達文西喬托(Giotto)、拉斐爾、提香(Titian)、魯本斯(Rubens)、卡拉瓦喬(Caravaggio)、米開朗基羅、和波提且利(Botticellis)等人的傑作。重要作品有波提且利的「維納斯的誕生」「春」;達文西的「三博士的朝拜」;拉斐爾的「金翅雀的聖母」和米開朗基羅的「聖家族」等名作。
6、國立巴吉洛美術館(Museo Nazionale Bargello):佛羅倫斯最偉大的雕像美術館,收藏14到17世紀托斯坎尼地區雕刻作品而聞名。這里收藏有多納太羅的「大衛像」-中世紀以來第一座男性裸體雕像;以及米開朗基羅年輕時的作品「未完成的達彼得像」「酒神像」等。
7、米開朗基羅廣場(Piazzale Michelangelo):廣場位於亞諾河對岸,是眺望佛羅倫斯的最佳據點,廣場中央有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的復製品,而位於它後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動的浪漫主義教堂San Miniato。
8、維琪奧王宮(Palazzo Vecchio):這座防禦完整的宮殿內部曾是麥迪奇(Medici)家族的住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像」從1873年來一直守候在門口左側,不過現在所見是仿作。二樓大廳堂是共和國政府的大會議場,兩側的壁上有米開朗基羅的名作「勝利」。王宮前是佛羅倫斯最熱鬧的西紐利亞廣場(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國之父」柯西摩.麥迪奇的騎馬雕像睥睨全場。鄰近王宮的集會所(Loggia dei Lanzi)有許多古代及文藝復興式樣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9、維琪奧橋(Ponte Vecchio):建於1345年,為翡冷翠最古老的橋梁。Vecchio這個字是古老的意思。維琪奧橋上有二層樓的建築,以前是烏菲茲宮通往隔岸碧提王宮的走廊。橋上兩邊都是特產品的專賣店,商店的背後伸展到河上,特產店以販賣寶石和貴重金屬為主。
『柒』 義大利著名景點
1、羅馬斗獸場
科洛塞競技場(又譯羅馬斗獸場)是羅馬時代最偉大的建築之一,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圓形競技場。位於威尼斯廣場的東南面,羅馬城中奧勒利安城牆內。古城結構保存良好,為世界典範。
羅馬斗獸場是世界八大名勝之一,也是羅馬帝國的象徵。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斗獸場的外觀像一座龐大的碉堡,佔地20000平方米,圍牆周長527米,直徑188米,牆高57米,相當於一座19層現代樓房的高度,場內可10.7萬觀眾。像所有羅馬的建築一樣,其基本結構是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這是當年用斗獸、英競技、賽馬、戲劇和歌舞表演的場地。這座雄偉的建築堪稱建築的楷模。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
2、天使的瑪利亞教堂
墟改建的,而到了十八世紀1863年至1867年由凡維特爾(Luigi Vanvitelli)改變為現存的模樣。入口彷萬神殿,天井高91公尺,是當時建築上的極限。
3、米蘭大教堂
雄踞在義大利米蘭市中心的米蘭大教堂亦稱聖母降生教堂,多莫大教堂,於公元1386年開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頂,1774年中央塔上的鍍金聖母瑪麗亞雕像(據說手已經被盜)就位。1897年最後完工,歷時五個世紀。不僅是米蘭的象徵,也是米蘭的中心。拿破崙曾於1805年在米蘭大教堂舉行加冕儀式。
4、威尼斯
既有世上獨一無二的溫柔,又不乏歷史上地中海最強的高雅風景,東西方的橋梁。這座建於公元5世紀的世界著名城市位於義大利東北部,離大陸約4公里,坐落在威尼斯湖約11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上。150多條運河和400座橋梁縱橫交錯,把這118個島嶼聯成一個城市整體。威尼斯無可比擬的獨特外貌和豐富的藝術寶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城市。威尼斯的美離不開碧綠碧綠的水和搖搖晃晃的小船,更離不開富麗堂皇的古典建築物。站在聖馬可廣場向四周眺望,縱橫的街道在這里化身成蜿蜒的運河;在普通城市街上通行無阻的車輛,在這里變成了小船。這里的每一條小水道、小街、小教堂和小廣場都是風景,也記錄著水城燦爛的文化和歷史。
5、聖馬可廣場被譽為最浪漫的廣場,鴿子是這里最大的特色;
嘆息橋,嘆息橋連接的兩座建築物分別是法院和監獄;一般來講,進入監獄的人都不會活著出去的,而嘆息橋就成為了他們最後唯一可以看見陽光的地方,因此,囚犯們經過這里的時候都會不自禁地發出一聲嘆息,久而久之,這些嘆息就嘆成了「嘆息橋」了……
總督宮,威尼斯共和國時期的最高權力機關;粉紅色的大理石外牆,連續的尖型拱門和四辨花型圓窗,屬於典型的哥特式風格。
『捌』 義大利最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義大利是歐洲前史古國,在舊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據古代神話,傳說羅慕路斯和他的孿生兄弟雷穆斯是由母狼撫養和哺育的——於公元前753年建立了羅馬。事實上,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義大利部落就寓居於此。
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明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前史,是國際聞名的前史文明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前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久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流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國際最聞名的旅遊地之一。
羅馬的主要景點有萬神殿,萬神殿被米開朗基羅稱贊為天使的設計,在608年被獻給教會作為聖母的祭堂,殿堂內部比例十分協調恰當,大圓頂的基座是從總高度的中央地方開始建起,充分表現出羅馬的建築師們高深的建築知識合深奧的計算方法,萬神殿同時也是一座注重內部裝飾更勝於外部造型的殿堂。
古羅馬競技場,悅禾遊客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的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競技場內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總共還設計了標有數字的八十個拱門,是為了方便觀眾能夠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幾萬人在十分鍾以內找到自己的座位,設計的非常清晰。
聖母瑪利亞大教堂不論是金黃色的天花板還是15世紀就有的馬賽克裝飾,在世界建築界都是舉世矚目的,同時也是義大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
梵蒂岡博物館曾經是世界上最小的同時也是最偉大的博物館,它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裡面的藏品可以媲美倫敦大英博物館和盧浮宮。裡面主要是以收藏藝術品為主,對於喜歡考古的人來說,館內非常值得研究。
義大利也可以說是購物天堂,從特別高級的用品到時髦的小東西樣樣俱全,是歐洲最容易買到又好又便宜的東西的地方。
『玖』 義大利著名旅遊景點有幾個
佛羅倫薩florence
主要景點:
米開朗基羅廣場:順著高利大道從本市南坡盤旋而上大約六公里,即可抵達米開朗基羅廣場。大道和大廣場都是建築師朱塞佩•波吉1868年設計的。廣場尤如一大高台俯視佛羅倫薩。廣場中央有一組青銅雕塑,都是根據米開朗基羅的作品鑄成的復製品,有《大衛》和梅迪奇家墓的《書》、《夜》、《晨》《暮》。
大衛雕像:西尼約里亞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曾經是佛羅倫薩的政治中心,廣場上有許多雕像,其中有米開朗奇羅的「大衛」雕像,放置在此的是復製品,原件藏於藝術學院美術館中。廣場中間是羅馬海神尼普頓噴泉,噴泉的北面是科西摩一世(cosimo i)的雕像。蘭奇長廊(loggia dei lanzi)在舊宮的對面,蘭奇是科西摩一世的保鏢,以前這里曾經有他的住所。如今廊內擺放著幾尊著名的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
市政廣場:佛羅倫薩市政廣場(piazza della signoria)因為周圍的精美建築而被認為是義大利最美的廣場之一。它始建於13、14世紀。最初是在被拆除的烏貝蒂、佛拉伯斯基及其他皇帝派家族的房地基上建起來的。後來經過擴建後形成了今天的規模。
聖母百花大教堂:佛羅倫薩大教堂(omo), 也叫「花之聖母大教堂」,世界第四大教堂。建於1296-1436年。整個教堂裝飾華麗。教堂的右側有高85米的鍾樓用托斯卡那白、綠、粉色花崗石貼面。屬於佛羅倫薩哥特式建築風格。樓內有370級台階,可登高俯瞰全城。教堂的邊上還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禮堂,青銅大門上雕有著名的的「天堂之門」。是基貝爾蒂(ghiberti)花費21年的傑作,將「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分成十個畫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該隱殺害他的兄弟亞伯;挪亞醉酒和獻祭;亞伯拉罕和以薩獻祭;以掃和雅各;約瑟被賣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敗;菲利士人的戰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別鑲嵌在銅門的框格內,現在的門上的作品是復製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
皮革廣場
威尼斯venice
主要景點:
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廣場是全威尼斯最大的廣場,由新、舊行政官邸(procuratie nuove e vecchie)及連接兩大樓,位於東側的拿破崙翼大樓(ala napoleonica)和東面的聖馬可教堂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拿破崙曾稱贊這是歐洲最美的客廳,在威尼斯共和國時期,這的確就是威尼斯迎接外賓時最氣派的第一個迎賓大客廳。所有的外國船隻都由聖馬可灣緩緩駛進至此,第一個進入眼簾的即是由總督府側面、廣場入口和鍾塔組構而成的華麗雄偉景緻。下船後在廣場入口有兩個高高的柱子,一個上面是威尼斯的代表「飛獅」,另一個則是威尼斯最早的守護神聖狄奧多(san teodoro),這里是威尼斯城的迎賓入口。
在廣場北邊與鍾樓同邊的舊議會大樓始建於12世紀,全長約152米,現今的l樓是聞名的誇德里咖啡館(caffe quadri),而大樓後有供貢多拉停泊的奧爾塞奧洛灣(bacino orseolo)。新行政大樓則是在靠聖馬可灣(bacino san marco)那一側的南邊,從1582年開始建造,直至17世紀才完成,威尼斯共和國垮台之後,這里一度成為王室的宮殿,1樓有著名的弗洛里安咖啡館(caffe florian),2樓為科雷爾博物館(museo correr)。如今威尼斯有任何超大型的重要活動都會在這里舉行,例如1989年平克•弗洛伊(pink floyd)震撼人心的演唱會,和每年的狂歡節主要活動大會場等。
聖馬可教堂:威尼斯最早的守護神為聖狄奧多(san teodoro),但自公元828年兩位威尼斯商人將聖馬可的遺體自埃及偷運回威尼斯,福音傳道者又說上帝決定將威尼斯成為聖馬可最後的休息地之後,聖馬可就取代聖狄奧多(san teodoro)為威尼斯的守護神,於是威尼斯人於9世紀建了教堂以收藏聖馬可遺體為目的。ll世紀教堂遭逢大火後於1063—1094年間再度重建。它的平面呈現希臘正十字形,分別由5個拜占庭式的圓頂組成,據說它的設計是來自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聖索非亞教堂(hagia sophia),正面的華麗則沿襲了中東的拜占庭風格,內部穹頂呈現令人嘆為觀止的馬賽克鑲嵌繪畫和金箔裝飾。
開 放 時 間:周一—周六08:00—12:30 15:30—16:00
門 票:免費
嘆息橋:嘆息橋一向給人浪漫的印象,這是世界第一座嘆息橋,後來倫敦大學和美國的學府紛紛仿效此橋的形貌架於小河之間,也取名為嘆息橋。它的名稱始於17世紀,背後還有一段故事,是因為嘆息橋是架於總督府與監牢之間的惟一一座橋,所有犯人在總督府獲知被判刑之後,都要經由嘆息橋送到監牢,於是通過這座橋時只能藉由它的小花窗見到生命中最後一束陽光。曾經有個犯人經過此處,往花窗外一望,竟然發現他的女朋友與新情人卿卿我我,好不甜蜜地正搭著貢多拉行經橋下,於是他長嘆一聲,嘆息橋的名稱也就由此而來。
總督府:總督府原是建於9世紀時的防禦堡壘,曾遭兩次大火,現所見到的是15世紀再重新修建的哥特式外觀和文藝復興式的中庭。自共和國起這里就一直是衙門駐所、法院兼總督官邸,故稱作「府邸」(palazzo),在古時候其他的貴族官邸定奪都只能稱「宅邸」(ca',casa的簡稱),總督府在當時的地位與氣派可見一斑。
玻璃加工廠
米蘭milan
主要景點:
米蘭大教堂:對哥特式建築迷而言,它是裝飾精緻的傑作:「用大理石寫成的一首詩」。僅教堂外部就用了2245尊雕塑、135個尖頂、96個怪獸狀滴水嘴和約半英里(1公里)長的窗花格。
開 放 時 間:08:50—18:55
2月—10月:09:00—17:45;
11月—12月:09:00—16:00(冬季:09:00—16:30)
門 票:大教堂:1.00€電梯5.00€,樓梯3.50€地下室與寶庫:3.00€
斯福爾扎古堡:斯福爾扎城堡(castello sforzesco),城堡是15世紀由當時的統治者斯福爾紮下令興建的,城堡中的房間現在被辟為幾個博物館。其中有應用藝術和樂曲博物館,考古學博物館,古代藝術博物館等。
城市觀光
米蘭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teatro alla scala),世界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建於1776-1778年,歌劇院內部裝飾華麗,擁有6層包廂,可容納2000多人,世界著名的歌唱家都曾在此演出過。
羅馬rome
主要景點:
斗獸場(外景):羅馬斗獸場由弗拉維安王朝的三個皇帝建造,它正式的名字是弗拉維安競技場。它的建造是這個新王朝的家族為提高自身在公眾中的地位而發起的一系列運動的一部分。韋斯帕西恩(公元69—79年)是這個王朝的締造者,他的出身並不高貴;在尼祿自殺後的一年中,羅馬又經歷了三個短命皇帝的失敗的統治,韋斯帕西恩隨後坐上了皇位。那時尼祿並未被遺忘;他所吞噬的廣袤的土地和其他的奢侈物已經激起民憤。因此,當韋斯帕西恩決定填平那屬於尼祿的豪華金色宮殿的人工湖.將其變成公共娛樂場所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開放時間: 全年周三、周日:09:00—13:00
4月—5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7:30
6月—9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9:00
10月、1月—3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7:00
11月—12月:每天(除周三、周日):09:00—16:00
門 票:8.60€
威尼斯廣場:是羅馬的中心、道路交通樞紐,連接科爾索大街、埃馬努埃萊二世大街等。與維托里亞諾一樣,是羅馬的標志性旅遊景點。
西班牙廣場:正面的西班牙台階因為曾是電影《羅馬假日》外景地而聞名遐邇。台階上有許多畫像的和賣花的小攤。在台階上坐下就可以體會到一種明快悠閑的氣氛,十分不可思議。台階前面的「破船噴泉」前總有人在彈吉他或拍照,一片熱鬧景象。這座噴泉是貝爾尼尼父親的作品,創意來自於特韋雷河的一次決堤,一隻小舟被水推到這里。有三處跳舞場的西班牙台階上建有古代埃及的方尖塔,方尖塔的後面是山上聖三一教堂,俯瞰整個廣場。
梵蒂岡vatican
主要景點:梵蒂岡城內不對外開放,對遊客開放參觀的僅是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博物館。
梵蒂岡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彼得是耶穌的12個門徒之一,也是耶穌最親密和忠誠的門徒。據說聖彼得就埋在這座教堂內,1940年梵蒂岡的發掘者聲稱,他們在聖壇下發現了彼德的遺骨。羅馬天主教把彼得確認為羅馬第一任大主教。在彼得大教堂內有聖彼德的銅制雕像,據傳人們觸摸他的右腳能得到神的保佑和好運。所以現在它的右腳已被磨損得明顯小於左腳。聖彼得大教堂是世界最大的教堂和世界最大園頂建築物。它始建於四世紀康士坦丁大帝時代,當時教堂比較小。
梵蒂岡廣場:原是教皇宮的一部份。從尼古拉斯五世開始擴建,歷經幾代教皇,形成目前這樣一座龐大的建築群。現在除了少部份仍舊用作教皇的起居室和機關辦公外,其餘部份辟為博物館。從教皇尤利烏斯二世(julius ii ,1503-1513) 開始,後經歷代教皇廣為收集,豐富的古代藝術藏品,使梵蒂岡宮成為擁有世界上眾多藝術瑰寶的博物館。博物館藏有從遠古到文藝復興時期十萬余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珍品。
比薩bisa
主要景點:
比薩斜塔(torre pendente):白色大理石八層高58米的斜塔,被世人認為是建築的奇跡。起先只是作為大教堂的鍾樓。1174年開始動工,由於地基下限,建到第三層時就出現了傾斜。因此被迫停工,80年後繼續施工,並做了矯正但始終沒能使斜塔扶正。多年來為了不使斜塔倒塌,科學家們想出了各種辦法來挽救。另一個著名的是傳說伽利略在塔上進行了自由落體試驗,證明了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如今斜塔每天限定一定的人數可以登塔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