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但丁時期義大利信什麼教

但丁時期義大利信什麼教

發布時間:2022-05-10 16:45:47

⑴ 但丁的詳細資料

http://ke..com/view/6099.htm

阿利蓋利·但丁

但丁·亞利基利(義大利語: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義大利詩人,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生平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33歲時就已經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愛的,是一個8歲的小女孩,姓名是貝蕾雅妮彩.

佛羅倫斯但丁博物館門外的但丁雕像..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利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貝亞德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代義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義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義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主要作品

義大利出品的歐元上的但丁像但丁的著名作品有:

愛情詩歌《新生》
哲學詩歌《宴會》
抒情詩《詩句集》
長詩《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書信集》

《神曲》介紹

《神曲》代表了中世紀文學和最高成就,這樣一部劃時代的巨著得以產生,是與當時義大利的社會狀況、詩人所具有的深厚學識和獨特的個人經歷分不開的。

但丁生活的時代,已不同於是世紀前期歐洲社會發展相對緩慢、工商業極不發達、基督教完全壟斷意識形態的狀況。13世紀時,義大利北部的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米蘭等地,由於海上貿易和工商業的蓬勃發展,成為歐洲最富庶的地區。

早期資產階級日益強大,並建立了城邦共和國,取得了自治權。盡管與整個歐洲甚至與義大利其他大部分地區比較而言,這只是資產階級取得的小小的勝利,但它卻對社會現實和歐洲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但丁在政治傾向上,就是與義大利的資產階級相一致的。

當時的義大利,並不是今天意義上的統一國家,而只是一個四分五裂的地域名稱,經濟的發展也極不平衡。政治上主宰義大利的, 主要有兩大勢力, 一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一為羅馬教皇。所謂的「神聖羅馬帝車」,是中世紀中期遺留下來的一個歷史名稱。

962年,又紅又專當時的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國國王奧托一世(936—973在位)加冕, 封其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領有義大利。 因此, 歷任帝國皇帝,均為日耳曼血統。由於德國本身內亂不息,其國王只是勢力或強或弱的封建主,統治中心一直在德國,對義大利的控制也時緊時松。羅馬教皇則一直把義大利視作自己的勢力范圍,與帝國皇帝矛盾重重。義大利人民希望國家統一,而教皇與皇帝的斗爭及他們各自的野心則是統一的障礙。他們採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唯恐統一的義大利對其統治構成危脅。錯綜復雜的矛盾,使義大利的政治生活異常活躍,政敵之產的對產,不同階級間的利益沖突, 常以極為殘酷的形式表現出來。 但丁就是政治迫害的見證人之一。

從文化領域看,基督教的嚴密控制,到12世紀時已顯出辦不從心。在其神學探討過程中,常需藉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古希臘哲學有的觀念與邏輯論證方法,證明和論述神的存在及屬性,闡述塵世與彼岸的關系。

12世紀後,更是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古希臘羅馬時期著作的匯編。教會的本意是為自己的神學理論尋找方法論和依據,但研究者們卻從中發現了與基督教理論完全不同的另一重文化境界。義大利出現了西歐最早的一批古典學者,但丁就是其中最博學者之一。

但丁生於佛羅倫薩一個城市貴族之家,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商。當時該城有代表封建貴族利益、支持羅馬教皇的基白林黨和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貴爾夫黨。但丁的父親自然擁戴貴爾夫黨,而但丁本人後來則成為該黨的領袖之一。

但丁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布魯內托·拉蒂尼,系統學習拉丁文、修辭學、詩學和古典文學,對羅馬大詩人維吉爾推崇備至。在繪畫、音樂領域,但丁也造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學和哲學,古代教父聖·奧古斯丁的思想對他影響尤深。

但丁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其文學創作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時代,他隨父參加友人聚會,遇上一位名叫貝阿特麗齊的未滿8歲的少女。少女的端莊、貞淑與優雅的氣質令但丁對她一見鍾情,再不能忘。遺憾的是貝阿特麗齊後來遵從父命嫁予他人,婚後數年竟因病夭亡。 哀傷不已的但丁將自己幾年來陸續寫給貝阿特麗齊的三十一首抒情詩以散文相連綴, 取名《新生》(1292—1293)結集出版。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少女深摯的感情,純真的愛戀和綿綿無盡的思念,風格清新自然,細膩委婉。

這部詩集是當時義大利文壇上「溫柔的新體」詩派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西歐文學史上第一部剖露心跡,公開隱秘情感的自傳性詩作。

早在青年時期,但丁就以激昂的政治熱情了貴爾夫黨,投身反對封建貴族的斗爭,並參加了粉碎基白林黨的戰斗。貴爾夫黨在佛羅倫薩掌權後,但丁被選為該城行政官。該黨後又分裂為黑白兩黨,但丁屬於白黨,反對羅馬教皇對佛羅倫薩的干涉。教皇夥同法國軍隊支持黑黨於1302年擊敗白黨,掌握了政權,開始清洗白黨成員。但丁被沒收全部家產,判處終身流放,自此再未回到故鄉,直至客死於拉文那。

曾有學者將但丁與我國的屈原相比,謂屈原被逐乃賦《離騷》,但丁流放才有《神曲》。如果從兩位詩人在顛沛流離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不斷升發,憂國憂民痴心不改的角度看,這種比附是有道理的。二十年的流放使但丁對義大利社會的現實有了更深切的了解,逐漸將自己的命運融合於對民族前途的深沉思考之中。

流放初年,但丁曾寫了《饗宴》(1304—1307)和《論俗語》兩書,前者希望以道德和知識消除各城邦之間與城邦內部各派之間的傾軋、攻伐;後者則批駁只重拉丁語、輕視義大利語的傾向。這不僅表明但丁超越了狹隘的黨派偏見,以理性意識思考民族現實與未來的胸襟,而且顯示出他對民族語言文化的重視,這結義大利文學的發展意義深遠。

但丁有詩人的柔腸與激情,也有學者的銳利與智慧,他是當時最傑出的語言學家之一,又是在時代激流中沖浪的政治家,這是博大精深的《神曲》問世的基礎。

《神曲》(1307—1321)是但丁於流放期間歷時十四年完成的長篇詩作,原名為「喜劇」。中世紀時,人們對「喜劇」的解釋與今人不同,其意為結局令人喜悅的故事。1555年後,人們在原書名前加上修飾語「神聖的」,既表示對詩人的崇敬,亦暗指此詩主題之庄嚴深奧,意境之巍峨崇高。在我國,則將書名譯為「神曲」。

《神曲》全詩長一萬四千二百三十三行,分為3部,每部33篇,詩句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象徵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前加1篇序詩,共100篇,表示「完全中的完全」。由《地獄》、《煉獄》和《天堂》三部分構成,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束。它是但丁幻游三界的神奇描述。詩人自敘在大赦聖年的1300年春天,正當自己35歲的人生中途。是年 4月 8日, 詩人迷失於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 正當他努力向山峰攀登時,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徵淫慾、強暴和貪婪的母豹、雄獅和母狼攔住去路。詩人驚慌不已,進退維谷。值此危急關頭,羅馬大詩人維吉爾突然出現, 他受已成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戀人貝阿特麗齊之託, 救但丁脫離險境,並游歷地獄和煉獄。在維吉爾的帶領下,但丁首先進入地獄,但見陰風怒號,惡浪翻湧,其情可怖,其景驚心。地獄分九層,狀如漏斗,越往下越小。 居住於此的, 都是生前犯有重罪之人。他們的靈魂依罪孽之輕重,被安排在不同層面中受永罰。這里有貪官污吏、偽君子、邪惡的教皇、買賣聖職者、盜賊、淫媒、誣告犯、高利貸者,也有貪色、貪吃、易怒的邪教徒。詩人最痛恨賣國賊和背主之人,把他們放在第九層,凍在冰湖裡,受酷刑折磨。

從冰湖之底穿過地球中心,就來到了煉獄。煉獄是大海中的一座孤山,也分九層。這里是有罪的靈魂洗滌罪孽之地,待罪惡煉凈後,仍有望進入天堂。悔悟晚了的罪人不得入內,只能在山門外長期苦等。煉獄各層中分別住著兒以驕、妒、怒、惰、貪、食、色等基督教「七罪」中罪過較輕者的靈魂。但丁一層層游歷,最後來到頂層的地上樂園,維吉爾隨即離去。原來他尚夫資格進入天堂,只能在「候判所」等待。此時天空彩霞萬道,祥雲繚繞。在繽紛的花雨中,頭戴橄欖葉桂冠、身著狸紅長裙,披著潔白輕紗的貝阿特麗齊緩緩降臨。貝阿特麗齊一邊溫柔地責備詩人不該迷誤於象徵罪惡的森林,一邊指引他飽覽各處勝境。在她指點下,但丁進入「忘川」,頓覺身心一爽,忘卻了往昔的痛苦,隨後貝阿特麗齊帶他進入天堂。

天堂共有九重天,即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陽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恆星天和水晶天,天使們就住在這里,能入天堂者都是生前的義人,英明的君主、學界的聖徒和虔誠的教士,才能在此享受永恆的幸福。天堂氣象宏偉庄嚴,流光溢彩,充滿仁愛和歡樂。在第八重天,但丁接受了三位聖人關於「信、望、愛」神學三美德的詢問,頓感神魂超拔,跟隨聖人培納多進入神秘明麗的蒼穹,欲一窺「三位一體」的深刻意義,但見金光一閃,幻想和全詩在極樂的氣氛中戛然而止。

今天的讀者看《神曲》,常覺其內容龐雜、情節離奇,意義晦暗不明,這是因為不熟悉此書的中世紀文化背景所致。實際上,《神曲》結構嚴謹,情節服從於全詩的主題,其中的人物、場景均有所指。這里我們僅從大的方面來談談有關問題。但丁對當時的羅馬教皇卜尼法西八世和已故的一些罪惡滔天的教皇切齒痛恨,對宗教蒙昧主認也持鮮明的否定態度,但他並沒有否定基督教信仰。寫於1309年的《帝制論》第三卷最後一章,是理解《神曲》的一把鑰匙。但丁認為,人生有兩種幸福:「今生的幸福在於個人行善;永生的幸福在於蒙受神恩」。「此生的幸福以人間天國為象徵,永生的幸福以天上王國為象徵。 此生幸福須在哲學 (包括一切人類知識)的指導下,通過道德與知識的實踐而達到。永生的幸福則須在啟示的指導下,通過神學之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實踐而達到」。這其實是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的「人間天國」與「天上王國」的翻版。在《神曲》中,但丁精心安排了兩個人物作為自己的導師,一為象徵理性、知識的維吉爾,一為象徵信仰、虔敬的貝阿特麗齊。我們在前面曾講過,基督教認為人人都是罪人,因此,地獄、煉獄中所囚之人,都是有罪的靈魂,區別只在罪的性質不同,罪的輕重不一,他們都是現實社會中各色人等的體現。 天堂中的人是經過煉獄活盡罪惡後的靈魂, 可以與神同享榮耀。但丁在進入煉獄之前,天使用利刃在其額頭刻下七個象徵罪惡的 「P」字(義大利語中「罪過」一詞的首字母),詩人在煉獄中每登上一層,既有一位天使將 「P」字抹去一個,及至走出煉獄山,七個 「P」字全被抹去,表明罪惡已清,可上天堂上。地獄、煉獄和天堂分別對位應著「人間天國」和「天上王國」。象徵理性的維吉爾只能「人間天國」里充當詩人的引路者,象徵信仰的貝阿特麗齊才有資格帶領詩人進入「天上王國」。這清楚地說明,但丁是將信仰置於理性之上的。《神曲》的主題,意在探索詩人自身、義大利民族,乃至人類的未來命運,但丁的結論是,義大利民族和整個人類必須在信仰的啟示下,以理性規范行為,實行道德完善和精神境界的不斷超越,才能與最高真理合一,獲得光明的前途。但丁筆下天堂的九重天結構,則是以被教會接受的托勒密天體論為依據的,詩中所謂的「永久的輪盤」,正是托勒密關於宇宙是由同一軸心上的九重天構成的球面體理論的寫照。

作為新舊交替時期的詩人,但丁不可能不接受中世紀文化的洗禮,但《神曲》中表現出的深刻批判精神和新思想的萌芽,則使詩人成為文藝復興新時期既將到來的預言者。但丁結古希臘、羅馬的先賢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荷馬、維吉爾等人由衷地贊佩,肯定這些異教時期燦爛文化的代表者,肯定知識和理性精神,客觀上就批判了中世紀的文化專制主義和蒙昧主義,盡管作為一個基督徒,但丁不可能將他們直接安排進天堂,但卻把這些"高貴的"異教徒放進地獄中一個毫不受苦的美麗幽靜之處。但丁還同情為愛情而遭慘殺在地獄中受苦的保羅和弗蘭采斯加,批判了教會的禁慾主義。長詩多處流露出期待結束黨派紛爭, 實現民族統一的強烈願望, 對祖國的摯愛,常使詩人情不自禁。在《地獄》第六歌中,四分五裂的義大利引發了但丁無限的痛惜之情:

唉,奴隸般的義大利, 你哀痛之逆旅, 你這暴風雨中沒有舵手的孤舟,你不再是各省的主婦,而是妓院!……你的活疾的人民住在你裡面,沒有一天不發生戰爭,為一座城牆和一條城壕圍住的人卻自相殘殺。你這可憐蟲啊!你向四下里看看你國土的濱岸,然後再望你的腹地,有沒有一塊享受和平幸福的土地。

對民族家園現實的哀嘆,隨即轉變為對禍國殃民者的憤怒。但丁揭露一些教皇干預世俗政治和對權利的貪欲,是民族不和城邦紛爭的罪魁禍首。在地獄中遇到尼古拉三世教皇的靈魂,詩人痛斥:「因為你的貪婪使世界陷入悲慘,把好人蹂躪,把惡人提升」。卜尼法斯八世教皇當時尚在人間,詩人卻在獄中為他找好了位置,倒栽於石穴中受火刑的懲罰。但丁還抨擊腐敗的教會勢力, 借使徒彼得之品將貪財敗德的主教們比喻為 「穿著牧人衣服的貪狼」。詩人鄙視那些喪失原則,在激烈的政治斗爭中見風使舵的政客,為此在地獄第一層外為他們的靈魂專設一個長廊。這些人連地獄都不肯收容,在長廊里被無數大黃峰蟄刺,被狂風吹得飄來盪去。實際上,盡管《神曲》採用了夢幻的形式,它的具體描繪--特別是在《地獄》篇中--都是當時義大利社會現實的縮影。

《神曲》在藝術上取得了極高的成就,是中世紀文學哺育出的瑰寶。詩人藉助基督教救贖觀念和地獄、煉獄、天堂三界的神學教義結構全詩,將紛繁復雜的素材納入嚴謹的構架之中。長詩自然地分為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加序詩一篇,共100篇。每3行分節,各部詩行也大致相符等,不僅工整、勻稱,結構本身也富有象徵含義。詩中的許多人物雖然是但丁筆下的鬼魂,但由於均有現實依據,因此寫得血肉豐滿,性格鮮明,令讀者難以忘懷。詩人繼承了先知文學和啟示文學的傳統,將澎湃的激情與匪夷所思的幻想相結合,將對現實的評判與對「天國」誠摯的信仰相結合,展示出詩人驚人的想像力,把以夢幻、寓意、象徵為特點的中世紀文學藝術推向了高峰。

另外但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鬼泣》系列」歷代主人公。他繼承傳說中的惡魔獵人斯巴達的血脈。曾經為了人類,打敗了魔界的帝王,把整個魔界封印起來。在佛爾德納(フォルトゥナ)的但丁屠殺魔劍教團的人,和尼祿是敵對關系。

關於「舊橋」(ponte vecchio)和但丁的愛情
貫穿全城的阿爾諾河上,橫跨著很多座造型優美的古橋,每座古橋都記錄著一個昔日的傳說。最為知名的是位於三聖橋下邊的「舊橋」(ponte vecchio),那是阿爾諾河上的唯一的廊橋,像一條「空中走廊」,把烏菲齊美術館和比蒂宮連成一體。這座飽經滄桑的老橋建於古羅馬時期,1177和1333年曾兩次受到洪水侵襲,只剩下兩個大理石橋墩。現在這座造型典雅的三拱廊橋是1345年在原有的橋墩上重建而成,橋面過道兩側坐落著三層錯落有致的樓房,橋面的中段兩側留有約20米寬的空間作為觀景台,這一別開生面的設計使得整個大橋顯得奔放而和諧。1944年夏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阿爾諾河上的十座古橋中的其它九座都被納粹軍隊炸毀了,唯獨「舊橋」安然無恙。
不過,這座古橋之所以出名並不全在於它古老而傳奇的歷史,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里曾經演繹過另一個版本的「廊橋遺夢」,而它的主人公正是被世人所仰慕的偉大詩人但丁。
那是一個春光明媚的上午,陽光灑在阿爾諾河上,波光閃閃,把河上的廊橋(那時的老橋還是古羅馬時期的模樣,橋面和橋廊都是木料所搭)和橋畔的行人映襯得更加光彩奪目。一位高貴而美麗的8歲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向老橋走來。此時,但丁正從廊橋的另一頭迎著8歲少女走上廊橋,兩人在橋上不期而遇。但丁凝視著8歲少女,既驚喜又悵然;而8歲少女卻手持鮮花,雙目直視前方,徑直從但丁身邊走過,彷彿沒有看見但丁。但她的眼裡放射出的異樣的光芒和臉上泛起的潮紅卻透露出少女情動的信息。
這是著名畫家亨利·豪里達在他的油畫《但丁與貝特麗絲邂逅》中所描繪的但丁與貝特麗絲相遇並一見鍾情的情景。畫中手持鮮花的少女就是詩人但丁的夢中情人貝特麗絲。
其實,這幅油畫所描繪的僅僅是但丁初戀的開始。貝特麗絲最終並沒有嫁給但丁,在但丁第二次見到她時,她已被迫嫁給了一位伯爵,不久就夭亡了。貝特麗絲帶走了但丁的夢想,也把美麗和哀傷留給了但丁。但丁是個對愛情矢志不渝的人,他一直愛戀著她,永志一生。這樣的哀傷和思念,成就了他早年詩作《新生》。
但丁在《新生》中抒發了自己對貝特麗絲的一片純真的愛戀之心後,繼而將他的戀人描繪成追求天國真理的化身,她的靈魂飛向天空,得到了新生。即便到了晚年,但丁對貝特麗絲的那份執著依然難以釋懷,他在《神曲》中,又把貝特麗絲描繪成集真善美於一身、引導他進入天堂的女神,以此來寄託他對貝特麗絲的美好情感。愛情催生了《新生》,《新生》又為他晚年創作《神曲》作了情感和素材的准備。而這一切都源於「廊橋」的一次邂逅。正是在「廊橋」的這一次相遇造就了但丁「中世紀最後一位詩人,同時也是新時代最初一位偉大的詩人」之地位,同時也造就了曠世詩作《神曲》。

順便說一下但丁也是大家都熟悉的「《鬼泣》系列」歷代主人公。他繼承傳說中的惡魔獵人斯巴達的血脈。曾經為了人類,打敗了魔界的帝王,把整個魔界封印起來。在佛爾德納(フォルトゥナ)的但丁屠殺魔劍教團的人,和尼祿是敵對關系。

⑵ 為什麼但丁能夠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創者

但丁,青年時代是在博覽群書中度過的,除拉丁文、修辭學外,對詩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都作過研究,從而使他成為那個時代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為他日後的從政活動和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但丁被代表羅馬教廷的反動勢力放逐,流落義大利各地,對教會的不滿使得他主張政教分離,建立統一的義大利君主國。《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廣泛地反映了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社會矛盾,大膽地譴責了教皇和教士的貪婪專橫,表露了人文主義思想。

⑶ 但丁對義大利民族語言有什麼貢獻

但丁,義大利詩人。1265年5月出生在佛羅倫薩的一個小貴族家庭,少年時代就師從著名學者布魯內托·拉蒂尼學習修辭學、文法和拉丁文等,並掌握了豐富的古典文化知識。當時佛羅倫薩城內有貴爾夫黨和吉伯林黨兩個對立派別,但丁青年時代就加入了貴爾夫黨,並一度當選執政官。後來因政治失意而被流放。他提倡用義大利語進行文學創作,並寫有《論俗語》一書,對義大利民族語言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⑷ 但丁的《神曲》有哪些歷史意義

在但丁的手下, 一部《神曲》它熠熠生輝了,無人可以超過,也無人可以模仿.它劃分出兩個時代,它讓但丁因此成為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恩格斯在《宣言》中十分公正地評價了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恩格斯:《〈共產黨宣言〉1893年義大利文版序言》(承認了資本主義在先前所起過的革命作用.義大利是第一個資本主義民族.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現在也如1300年間那樣,新的歷史紀元正在到來.義大利是否會給我們一個新的但丁來宣告這個無產階級新紀元的誕生呢 )為何恩格思會對但丁的《神曲》評價之高呢 我們就拿但丁創作出《神曲》的過程來解說一下.
但丁(1265-1321)是義大利從中世紀向文藝復興運動過渡時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詩人,人文主義的先驅者. 生於佛羅倫薩他是古羅馬人的後裔,丁出生時家道已中落,政治上沒有什麼地位,家庭經濟情況惡化,實際上等同於一般市民.他5,6歲時喪母,18歲喪父,孤苦伶仃,將全部精力傾注於學習.他勤奮攻讀得到著名大學者布魯內托·拉丁尼的指導,對拉丁語,修辭學,邏輯學,詩學,倫理學,哲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等,無不潛心研究.閱讀荷馬,維吉爾等,接觸法國騎士文學和普羅旺斯抒情詩,還在修道院旁聽一些課程,認真研究騎士文學,還廣泛涉獵中古神學和經院哲學,除了中世紀必讀的《聖經》外,攻讀了亞里士多德,西塞羅等人的哲學,政治學著作.《神曲》原名《喜劇》(Comedia),薄伽丘在《但丁傳》中為表示對詩人的崇敬,給作品冠以"神聖的"稱謂,後來的版本便以《神聖的喜劇》為書名,中譯本通稱《神曲》.大約1307年前後開始創作一直到逝世前不久,歷史10餘年.
全書包括三部:《地獄》,《練獄》,《天國》. (一)情節內容
《神曲》採用中世紀特有的夢游形式,但丁以自已為主人公,假想他作為一個活人對冥府一死人王國的一次游歷.
詩中敘述但丁在"人生旅途的中途",即1300年,35歲時,迷失於一個黑暗的森林.他竭力尋找走出迷津的道路,黎明時分來到一座灑滿陽光的小山腳下.這是普照旅途的明燈.他正一步步朝山頂攀登,忽然三隻猛獸(分別象徵淫慾,強暴,貪婪的豹,獅,狼)撲面而來.但丁高聲呼救.這時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出現了,他受但丁年輕時的戀人貝婭特麗絲的囑托來幫助但丁走出迷途,並引導他游歷地獄和煉獄.
地獄形似一個上寬下窄的漏斗,共9層.詩人幻想地獄在位於北半球的中心的聖城耶路撒冷的地下,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深淵.第一層是候判所,生於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禮的古代異教徒,在這里等候上帝的審判.在其餘8層,罪人的靈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貪色,饕餮,貪婪,憤怒,信奉邪教,強暴,欺詐,背判),分別接受不同的嚴酷刑罰.
煉獄(又稱凈界)共7級,加上凈界山和地上樂園,共9層.煉獄則是一座雄偉無比的高山.這座高山是盧奇菲羅被逐出天國向地球墜落時,南半球海底的土地為了躲避他而從水中湧出形成.它立於海洋中,是南半球唯一的陸地,也是南半球的中心,和北半球的耶路撒冷遙遙對峙.生前犯有罪過,但程度較輕,已經悔悟的靈魂,按人類7大罪過(傲慢,忌妒,憤怒,怠惰,貪財,貪食,貪色),特別在這里修練洗過,而後一層層升向光明和天堂.在凈界山頂的地上樂園,維吉爾隱退,貝婭特麗絲出現.
貝婭特麗絲責備但丁迷誤在罪惡的森林,希望他懺悔,並讓他觀看錶示教堂種種腐敗的幻景,飲用忘川水,以遺忘過去的過失,獲取新生.隨後,貝婭特麗絲引導但丁游歷天堂九重天.這里是幸福的靈魂的歸宿;他們是行善者,虔誠的教士,立功者,哲學家和神學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眾天使.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見上帝,但上帝的形象如電光一閃,訊即消失,於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神曲》是部充滿隱喻性,象徵性,同時又洋溢著鮮明的現實性,傾向性作品.但丁創作該作品的意圖有兩個:首先,歌頌他終生愛戀的婭特麗絲;其次,試圖創作一部作品,把個人遭遇和祖國以及人類的命運聯系起來,把書寫個人迷途知返,悔過自新的過程和給義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復興之路的歷史使命聯系起來.即其思想內涵是映照現實啟迪人心,讓世人經歷考驗,擺脫迷誤,臻於善和真,使義大利走出苦難,撥亂反正,尋得政治上,道德上復興之路.

2.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深刻描繪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現實,對企圖主宰基督教世界的教會,對壟斷中世紀全部文化的宗教神學,給予嚴厲揭露和批判.
3.暴露了教會僧侶顛倒善惡,犯罪造孽的種種敗行劣跡,痛斥教皇,主教,教士"日夜在那裡用基督的名義做著買賣",干著買賣聖職,敲詐勒索,荒淫無度,迫害基督徒等丑惡行為,"使世界陷入悲慘的境地";他們沉湎於金錢的淫穢污臭,"到處斷絕上帝賜給人民的麵包",樹立了導致人民"走上邪路"的壞榜樣.但是但丁並不否認基督教信仰本身,相反但丁將宗教信仰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在詩中,象徵理性,知識的維吉爾只能在地獄,煉獄里充當詩人的引路人,而象徵信仰,虔誠的貝婭特麗絲才有資格帶領詩人進入天堂(信仰高於理性).這是但丁對人的生存現實和精神狀態的深度思考.
4.但丁熱情歌頌現實生活的意義,認為現實生活自有本身的價值.贊頌理性和自由意志,召喚對現實和斗爭的興趣,追求榮譽的思想,這是但丁作為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的特徵之一.——以人為本,重視現實生活價值. 5.表露了反對中世紀的蒙昧文化,提倡文化,尊重知識的新思路.稱頌人的才能和智慧,對於教會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推崇備至.他在詩中把荷馬奉為"詩人之王",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家的大師".
6.對新興市民階層的貪圖私利,追逐金錢等,對正在形成中的資本主義關系的罪惡,也有清晰而深刻的認識,並予以嚴厲的遣責.
神曲創作的藝術特徵1.創作風格受古典文學,尤其是中世紀夢幻文學的啟示和影響,如維吉爾《埃涅阿斯紀》.埃涅阿斯來到羅馬城所在地後,女先知西比爾帶領他游歷地府,見到父親的亡魂.父親指點他看到未來;他的後裔將是羅馬國家的締造者.在地府他還見到了狄多等人.
2.結構嚴密,層次清晰,採用多層次,多色調的形象描繪,表達了詩人精闢而又抽象的哲學,神學觀點.他把地獄,練獄,天堂各分為9層,蘊含著深邃的道德涵義義.在描繪不同境界時,採用不同的色調.地獄是懲戒罪孽的境界,色調凄幽,陰森;煉獄是悔過和希望的境界,色調轉為恬淡,寧靜;天堂是至善至美境界,籠罩在一片燦爛,輝煌之中.
3.塑造了多姿多彩,形象鮮活的人物,對主人公但丁苦苦求索的品格和豐富復雜的精神境界刻畫細微,飽滿.4.在寫人繪景時,善用通俗的比喻.
5.採用了精確的結構和對稱的布局.《地獄》《練獄》《天堂》各33歌,加上長詩的序曲,共100歌,計14233行.這三個境界的結構也異常勻稱,嚴謹,共有9層.每部曲的最後一行都以"群星"一詞作韻腳,彼此呼應.這種安排建立於數字3(三位一體)和10(完美)對中世紀文化所具有的神秘的,象徵意義上.
6.《神曲》的韻律形式是民間詩歌中流行的一種格律三韻句,即第3行為一音節,隔行押韻,貫穿全詩始終.但丁摒棄中世紀文學作品貫用的拉丁語,採用俗語寫作《神曲》,這對促進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豐富義大利文學語言起了重要作用.但丁本人因此被譽為義大利第一位民族詩人.

⑸ 關於但丁的生平

但丁·阿利蓋利(即但丁·阿利基埃里)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城市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

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布放逐但丁,一旦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Beatrice的女子,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5)但丁時期義大利信什麼教擴展閱讀:

但丁·阿利蓋利(即但丁·阿利基埃里)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5月下旬或6月上旬。5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但丁生於佛羅倫薩一個城市貴族之家,其父因家道中落,長期經商。當時該城有代表封建貴族利益、支持羅馬教皇的基白林黨和支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貴爾夫黨。但丁的父親自然擁戴貴爾夫黨,而但丁本人後來則成為該黨的領袖之一。

但丁的生平記載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20歲時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有3子1女存活。

但丁早年曾師從著名學者布魯內托·拉蒂尼,系統學習拉丁文、修辭學、詩學和古典文學,對羅馬大詩人維吉爾推崇備至。在繪畫、音樂領域,但丁也造詣不凡。此外,但丁精心研究神學和哲學,古代教父聖·奧古斯丁的思想對他影響尤深。

但丁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愛情,在其文學創作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那是在他的少年時代,他隨父參加友人聚會,遇上一位名叫貝阿特麗切的少女。少女的端莊、貞淑與優雅的氣質令但丁對她一見鍾情,再不能忘。

遺憾的是貝阿特麗切後來遵從父命嫁予他人,婚後數年竟因病夭亡。哀傷不已的但丁將自己幾年來陸續寫給貝阿特麗切的三十一首抒情詩以散文相連綴, 取名《新生》(1292—1293)結集出版。詩中抒發了詩人對少女深摯的感情,純真的愛戀和綿綿無盡的思念,風格清新自然,細膩委婉。

⑹ 但丁信什麼教

...是指義大利的那個但丁?...好吧...是基督教的...至於神曲一書中出現的希臘神詆什麼的...是因為當時中世紀的多神崇拜搞得..........

⑺ 關於義大利的風土人情

義大利的古文明有顯赫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於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的龐貝古城、聞名於世的比薩斜塔、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薩、風光旖旎的水城威尼斯、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古羅馬競技場。其中,龐貝古城遺址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的世界遺產之一。

公元14~15世紀,義大利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但丁、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伽利略等文化與科學巨匠對人類文化的進步作出了無可比擬的巨大貢獻。如今,在義大利各地都可見到精心保存下來的古羅馬時代的宏偉建築和文藝復興時代的繪畫、雕刻、古跡和文物。

義大利舉辦過三屆世界博覽會,一屆為1906年米蘭世界博覽會,一屆為1992年熱那亞世界博覽會,另一屆為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

(7)但丁時期義大利信什麼教擴展閱讀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

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80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⑻ 但丁是哪個時期的人物

義大利文學家但丁,他應該是處於文藝復興的那個時期的人。他有一句名言,我一直牢記於心,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閱讀全文

與但丁時期義大利信什麼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
中國駐什麼 瀏覽:670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1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
伊朗旅遊有什麼特產 瀏覽:84
越南的國籍怎麼填 瀏覽:778
印度邊境溫度是多少 瀏覽:123
印尼合資公司是什麼開頭 瀏覽:153
浙江仙居中國有哪些好玩的旅遊景點 瀏覽:930
荷蘭日本英國泰國都是什麼花 瀏覽:894
中國如何做印度電商 瀏覽:846
義大利和捷克哪個足球厲害 瀏覽:531
現在伊朗氣溫多少度 瀏覽:393
哪些單位有義大利語需求 瀏覽:487
印尼的貓為什麼沒尾巴 瀏覽:810
中國凶歷的多少 瀏覽:277
去義大利旅遊需要注意些什麼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