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14世紀義大利發生了什麼

14世紀義大利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8 14:56:06

1. 14世紀,什麼生產關系在義大利出現

14世紀,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教師講述:隨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義大利的發展,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發展資本主義經濟,需要文化科學知識,他們渴求擺脫教會對於人的生活和思想束縛。他們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來考察一切。他們相信並且頌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力量和人的偉大,認為人可以創造一切。他們贊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學和理性。

2. 文藝復興運動發生在什麼時間,具體事例

時間:14-16世紀,從義大利開始,後席捲歐洲。但丁是文藝復興的先驅,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藝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核心思想:人文主義。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奠定思想基礎。

3. 14-16世紀歐洲歷史.

14-16世紀歐洲的社會發展特徵是封建社會逐漸瓦解,資本主義漸漸興起,以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志,歐洲進入近代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有表現有:

1、政治方面

在大部分歐洲地區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的衰落與最終消失。這一時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對美洲殖民和歐洲獵殺女巫活動。

2 、經濟方面

資本主義經濟從義大利北部諸共和政體如熱那亞等開始萌芽發展。近代也見證了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及占據主導。

(3)14世紀義大利發生了什麼擴展閱讀:

文藝復興歷史背景:

基於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獨特政治結構,部分學者推理說:當地與眾不同的社會氛圍為義大利出現罕見的文化繁榮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近代早期,義大利並非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而是由一些城邦和領地組成:控制著南部的拿波里王國,位於中部的佛羅倫薩共和國和教皇國,分別位於北部和西部的熱那亞與米蘭,以及位於東部的威尼斯。

15世紀的義大利是歐洲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區。許多義大利城市就建立在古羅馬建築的廢墟之上;從表面上看,這就將文藝復興的古典性及其發祥於羅馬帝國心臟地帶的事實聯系在了一起。

4. 14世紀18世紀,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1302年法國三級會議召開標志法國等級君主制形成
14-16世紀:由於大量拜占庭學者西遷,以及佛羅倫薩最早出現了西歐資本主義僱傭關系,導致從義大利開始掀起了對古希臘、羅馬的古籍研究.文藝復興成為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反對封建與神學宗教,提倡注重現世與人的價值.
1453年:奧斯曼人攻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
1457年:奧斯曼遷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
15世紀西歐民族國家形成,君主專制制度形成
1500年前後,由於奧斯曼人把持傳統歐亞商路並徵收苛捐雜稅,以及航海技術發展、對黃金與傳教的需求,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的西歐各國開始新航路開辟.使得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世界歷史開始,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歐洲商貿中心由地中海轉為大西洋,早期殖民掠奪開始,地圓學說同時被驗證正確.
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標志宗教改革開始,最先爆發於德國.由於羅馬教會竭力維護封建秩序而受到資產階級的強烈抨擊,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基礎.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爆發
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規定國王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更改法律與增加賦稅.議會至上,擁有立法權,議員有言論自由
17世紀下半葉,早期啟蒙運動在英國興起.以霍布斯的機械唯物主義學說和洛克的分權學說為代表.社會契約論開始早期發展.
霍布斯反對神學,在政治學說上承認人的自然權利,批判君權神授卻維護君主專制.
提出國家統治者具有絕對權力,不可分割、不可剝奪
人民對統治者應無條件服從,因為這是契約產物,反對統治者就是反對自己.
洛克否定霍布斯專制政體,提出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對外權
立法權是最高權力,由民選議會行使
行政權與對外權從屬於立法權,由君主行使
君主服從法律,但對議會有一定製約
1701年英國頒布《王位繼承法》,規定英國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得與天主教徒結婚
1764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標志工業革命開始
1771年阿克萊特建立第一個水力紡紗廠,標志現代工廠誕生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列剋星敦附近英軍與當地民兵發生武裝沖突,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傑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言人人平等,否定英國殖民統治合理性,宣告北美獨立.
1781年美國頒布《邦聯條例》美國早期政體確立
1782年瓦特發明「萬能蒸汽機」蒸汽機動力代替水力,開啟嶄新「蒸汽時代」,煤炭成為新能源
1787年美國頒布《合眾國憲法》宣布美國政體改邦聯為聯邦制,各州擁有較大自主權.聯邦政府權力分為立法權(國會)、行政權(總統)與司法權(聯邦法院).聯邦政府擁有徵稅、徵兵、發行統一貨幣與管理對外貿易權力.各州法律不能與聯邦憲法與法律抵觸
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重新召開.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宣稱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公民有言論、著述與出版自由
18世紀,啟蒙運動的高潮產生於法國,以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與狄德羅為代表
伏爾泰大膽抨擊教會、反對教會權威、主張宗教寬容,認為信仰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
反對君主專制,贊成開明專制
倡導言論、出版自由,宣傳自由平等思想
孟德斯鳩主張法治,核心是法律精神,認為法是根本理性與各種存在物之間關系以及這些不同存在物彼此間關系.人類法並不服從神,而是遵從理性.
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主張將政府權力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提出三權彼此獨立,相互制約,以防權力腐化與專政暴政.
盧梭主張天賦人權,認為財產私有制與財富的不平等佔有是一切社會不平等根源
發展社會契約學說,人為個人應該服從集體,也就是服從自己
人民可以對政府加以限制、糾正與撤換,人民擁有對政府的永久革命權
狄德羅編纂《網路全書》全面介紹科學技術,宣揚知識與理性
15-19世紀英國圈地運動不斷進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資本積累與自由勞動力

5. 為什麼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發生

(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14世紀,義大利的社會生產力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展促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

(2)對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的研究和發掘,導致了人們對中世紀神學的全面懷疑。義大利是古羅馬的後裔,是古羅馬文化的直接繼承者。他們追本求源,嚮往古羅馬的光榮,並從考古開始發展自己的文化,從大量發現的古希臘羅馬文化中發現了人和人的價值。

(3)藝術贊助人的出現。新興資產階級階層——大銀行家、大商人和工場主們成為義大利各城市的新統治者,他們大量投資贊助藝術的發展,充當了「藝術保護人」的角色。如美第奇家族就是藝術的主要贊助人。

(4)藝術家的地位有了提高。自中古以來藝術家的地位極其低下,15世紀藝術家的地位普遍提高,不再被視為工匠,16世紀初,藝術家們的優異地位得到了社會的充分肯定。藝術家的天賦可以在優越的條件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5)戰爭使藝術家湧向義大利。15世紀,東方拜占庭帝國遭到土耳其人的侵略。藝術家和學者不能安居樂業,他們帶著珍貴的書籍、希臘藝術品等,亡命來到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和錫耶納城。

(6)逐漸形成的新思想的影響。在新的經濟條件下,形成了與宗教神權文化相對立的思想文化——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的學者和藝術家提倡人性以反對神性,提倡人權以反對神權,提倡個性自由以反對人身依附。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6. 14世紀的義大利,出現了什麼生產方式的萌芽,產生了新興的資產階級

在義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萌芽,新興的資產階級正在形成

7. 14世紀前後西歐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哪些

14世紀前後西歐出現的重大歷史事件有: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生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近代科技革命,地理大發現導致全球航行的溝通(1487~1514年葡萄牙人開辟了從遠東經非洲南端好望角到西歐的漫長海上商路。此後,1492年義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率船隊西進時,意外地發現了美洲大陸。1520年西班牙人麥哲倫率船隊發現美洲最南端的海峽,由此駛入太平洋,到達菲律賓,再繼續西航,返抵西班牙,完成了世界首次環球航行),海外擴張(早期殖民),經濟結構由農本經濟向重商經濟的轉變,科學理性精神的覺醒和實證方法的出現,以及國家政治權利的集中化和民族文化的一體化聚合等等。

8. 簡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背景、實質和歷史意義

背景:

1、義大利地處東西方交通要沖,地理優勢顯著加之悠久的商業傳統,義大利主要城市長期保持經濟繁榮。

1、社會存在的縱向流動性的可能,激發了人們的進取精神,而社會地位的提升往往與教育有關,義大利城市居民將教育視為改變命運的途徑。

2、義大利城市生活是豐富多彩、追求質量的,這促使城市手工業者愈來愈具有做工精細、講究工藝的特點。

3、城市生活也是復雜多變,「強人」、富商、藝術家等成功人士為大部分人樹立了飛黃騰達的榜樣,造就了崇拜智慧、知識和技能的社會心理,激發出強烈的創新開拓精神。

4、關注現實生活和個人發展,這種明顯的世俗傾向和個性意識使得他們在基督教世界裡高標獨立。民族情感的深厚,對古羅馬文化遺產具有特殊的感受。

實質:

參考網路——文藝復興(11世紀後,隨著經濟的復甦與發展、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絕望態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而這些傾向是與天主教的主張相違背的。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義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當時義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一方面極度厭惡天主教的神權地位極其虛偽的禁慾主義,另一方面由於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天主教文化,於是他們藉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因此,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而並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影響:

文藝復興的影響深遠而廣闊。在藝術領域,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雕塑

家和建築師推崇古典式現實主義,追求庄嚴厚重的風格,在恢復古典美學標

準的過程中重塑歐洲的藝術品質。在20世紀初葉發生「現代藝術革命」之

前,縱觀西方的文學、繪畫、建築與裝飾藝術,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痕跡無所

不在。如果把視野擴展到倫理道德和民俗風尚等社會文化領域,文藝復興的

影響更不可小視。文藝復興提出了「人應該是怎樣的」和「應當怎樣做人」

的命題,規定了人的趣味修養、行為規范、品德格調以及教育標准,這些都

深刻地影響著近代以來西方人的思想方法和行為方式。

9. 14世紀~18世紀,歐洲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1302年法國三級會議召開標志法國等級君主制形成
14-16世紀:由於大量拜占庭學者西遷,以及佛羅倫薩最早出現了西歐資本主義僱傭關系,導致從義大利開始掀起了對古希臘、羅馬的古籍研究。文藝復興成為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反對封建與神學宗教,提倡注重現世與人的價值。
1453年:奧斯曼人攻佔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滅亡
1457年:奧斯曼遷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
15世紀西歐民族國家形成,君主專制制度形成
1500年前後,由於奧斯曼人把持傳統歐亞商路並徵收苛捐雜稅,以及航海技術發展、對黃金與傳教的需求,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的西歐各國開始新航路開辟。使得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世界歷史開始,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歐洲商貿中心由地中海轉為大西洋,早期殖民掠奪開始,地圓學說同時被驗證正確。
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標志宗教改革開始,最先爆發於德國。由於羅馬教會竭力維護封建秩序而受到資產階級的強烈抨擊,動搖了歐洲封建統治基礎。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爆發
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規定國王未經許可不得擅自更改法律與增加賦稅。議會至上,擁有立法權,議員有言論自由
17世紀下半葉,早期啟蒙運動在英國興起。以霍布斯的機械唯物主義學說和洛克的分權學說為代表。社會契約論開始早期發展。
霍布斯反對神學,在政治學說上承認人的自然權利,批判君權神授卻維護君主專制。
提出國家統治者具有絕對權力,不可分割、不可剝奪
人民對統治者應無條件服從,因為這是契約產物,反對統治者就是反對自己。
洛克否定霍布斯專制政體,提出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對外權
立法權是最高權力,由民選議會行使
行政權與對外權從屬於立法權,由君主行使
君主服從法律,但對議會有一定製約
1701年英國頒布《王位繼承法》,規定英國國王不得為天主教徒,也不得與天主教徒結婚
1764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紡紗機」,標志工業革命開始
1771年阿克萊特建立第一個水力紡紗廠,標志現代工廠誕生
1775年4月19日波士頓列剋星敦附近英軍與當地民兵發生武裝沖突,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傑弗遜起草的《獨立宣言》,宣言人人平等,否定英國殖民統治合理性,宣告北美獨立。
1781年美國頒布《邦聯條例》美國早期政體確立
1782年瓦特發明「萬能蒸汽機」蒸汽機動力代替水力,開啟嶄新「蒸汽時代」,煤炭成為新能源
1787年美國頒布《合眾國憲法》宣布美國政體改邦聯為聯邦制,各州擁有較大自主權。聯邦政府權力分為立法權(國會)、行政權(總統)與司法權(聯邦法院)。聯邦政府擁有徵稅、徵兵、發行統一貨幣與管理對外貿易權力。各州法律不能與聯邦憲法與法律抵觸
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重新召開。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通過《人權宣言》,宣稱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公民有言論、著述與出版自由
18世紀,啟蒙運動的高潮產生於法國,以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與狄德羅為代表
伏爾泰大膽抨擊教會、反對教會權威、主張宗教寬容,認為信仰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
反對君主專制,贊成開明專制
倡導言論、出版自由,宣傳自由平等思想
孟德斯鳩主張法治,核心是法律精神,認為法是根本理性與各種存在物之間關系以及這些不同存在物彼此間關系。人類法並不服從神,而是遵從理性。
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主張將政府權力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與司法權,提出三權彼此獨立,相互制約,以防權力腐化與專政暴政。
盧梭主張天賦人權,認為財產私有制與財富的不平等佔有是一切社會不平等根源
發展社會契約學說,人為個人應該服從集體,也就是服從自己
人民可以對政府加以限制、糾正與撤換,人民擁有對政府的永久革命權
狄德羅編纂《網路全書》全面介紹科學技術,宣揚知識與理性
15-19世紀英國圈地運動不斷進行,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資本積累與自由勞動力

閱讀全文

與14世紀義大利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推出伊朗核協議目的是什麼 瀏覽:258
印度國歌是做什麼的 瀏覽:258
印尼甜餅怎麼做 瀏覽:508
伊朗擊落的客機上都是什麼人 瀏覽:619
巴沙爾和伊朗哪個厲害 瀏覽:911
日本人最不敢去的中國城市有哪些 瀏覽:191
中國怎麼當獵人 瀏覽:821
義大利法國哪些東西值得買的 瀏覽:140
茶產自中國的什麼地方英語怎麼說 瀏覽:617
伊朗語山羊怎麼讀 瀏覽:719
義大利時尚品牌是什麼品牌 瀏覽:13
萬國手錶在伊朗賣什麼價 瀏覽:547
中國為什麼選擇關閉美駐成都總領事館 瀏覽:531
印度的亞洲叫什麼 瀏覽:195
英國掛車怎麼開 瀏覽:433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8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5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