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和羅馬的關系是什麼
義大利是古羅馬的後裔,羅馬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
古羅馬是創建於公元前8世紀的一個帝國,當時的古羅馬橫跨歐洲、非洲、亞洲三塊區域,是一個實力龐大的帝國。
但在公元4世紀的時候,古羅馬被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此時西羅馬帝國將首都設立在羅馬城,也就是現在義大利的首都羅馬,隨後在公元476年的時候,西羅馬帝國覆滅,而此後這里就陷入了四分五裂之中。
在西羅馬帝國分裂以後,義大利長期處於分裂的狀態,這個狀態從中世紀一直維持到近代中前期,在1870年撒丁王國攻克教皇首都羅馬,至此義大利才正式完成統一。
准確的來說,義大利並不能算是羅馬帝國的後裔,說其是西羅馬帝國的後裔更為合適。
位置
義大利地處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在北緯36°28′~47°6′,東經6°38′~18°31′之間。其領土包括阿爾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地區,亞平寧半島及西西里島、撒丁島和其他的許多島嶼。亞平寧半島占其全部領土面積的80%。
義大利陸界北部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80%國界線為海界。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並且與突尼西亞、馬爾他和阿爾及利亞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
❷ 義大利國王哪去了,是怎麼從王國到共和國的,
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的兒子翁貝托二世於1946年被迫退位,義大利在1946年6月2日舉行的公民投票後正式成為現時的義大利共和國。
1861年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成立新的義大利王國。
在墨索里尼的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掌權的1922-1943年這段時間里,義大利王國也通常被歷史學家稱做「法西斯義大利」。在二戰結束前的兩年中,義大利王國轉投同盟國陣營,墨索里尼及其狂熱法西斯主義追隨者曾在義大利北部成立過一個納粹德國的傀儡政權義大利社會共和國。
1946年戰後民怨四起,公民投票中人民一致選擇放棄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即今天的義大利共和國。
(2)撒丁王國與義大利是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義大利王國的歷任君主: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Victor Emmanuel II of Italy) (1861年至1878年):義大利王國第一位國王。
翁貝托一世(Umberto I of Italy)(1878年至1900年):批准與德國和奧匈帝國同盟。在1900年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暗殺。
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1900年至1946年) :經歷義大利國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
翁貝托二世(1946年) :義大利的最後一位國王,呼籲義大利公民投票是否將保留君主制,贊成義大利共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大利王國
❸ 義大利最終統一是在什麼時候
義大利最終統一是在1870年。
義大利統一前的局勢15-16世紀的時候,義大利由於外國勢力的侵入,義大利各地的封建割據勢力相互爭戰,長期的分裂割斷了經濟、文化、政治上的往來,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正常發展。
到1830年時,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會有一個義大利國家的存在。
早期,燒炭黨人開展了反法、反奧斗爭,主張採取自下而上的道路來完成義大利的統一。為結束義大利四分五裂的狀態,燒炭黨成員不斷起來反抗,但最後都被奧地利殘暴地壓迫了。
加富爾出任撒丁王國首相後主張以撒丁王國為中心,力圖通過王朝外交活動,憑借外力實現國家統一。
不久加里波第交出了自己的全部權力,也就是說兩西西里王國的領土同撒丁王國的領土合並了,1861年建立義大利王國。
1866年和 1870年又收復威尼斯和羅馬,這樣終於完成了義大利的統一。
❹ 撒丁島人是入侵義大利還是征服統一義大利
當然是統一義大利了。
撒丁島
本來是義大利的一部分,所以談不上入侵。而當時義大利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所以用統一更恰當一些。
❺ 義大利最早產生資本主義和文藝復興,為啥沒走上強國之路
義大利位於地中海北岸的亞平寧半島,自古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在14世紀,義大利成為了歐洲資本主義萌芽之地和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也是歐洲近代科學的起源地之一。可但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以後,義大利卻淪為了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的戰場。即使在義大利統一以後,義大利也未能成為歐洲強國。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引導歐洲進入近代的國家始終未能走向強盛?這十分使得探討。
從13世紀開始,歐洲各國就開始走向統一的民族國家。葡萄牙、西班牙、奧地利、英國、法國等紛紛建立了比較強大的中央集權。然而義大利卻遲遲沒有實現國家統一。843年,法蘭克王國分裂為東、西、中三部分,其中中法蘭克是義大利的前身。870年,中法蘭克的大量土地被東、西法蘭克瓜分,中法蘭克王國全面退守義大利半島北部地區。
墨索里尼
1922年,獨裁者墨索里尼上台,義大利走向了法西斯的道路。在二戰中,義大利和德國一起發動了二戰。1943年,義大利宣布投降。二戰的失敗,使得義大利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今天的義大利在西歐的經濟實力僅次於德國、英國、法國,然而義大利的政治地位卻遠遜於以上三國,成為歐洲二流國家。
❻ 能簡述一下19世紀的義大利發生了什麼革命、事件、重要人物嗎
從那裡開始講呢,就從拿破崙統治後期說起吧,這個時候也是義大利民族Z義思潮開始出現的時候,由於受到當時法國大革M的影響,義大利各地要求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的呼聲也日益高漲起來。這個時候一個秘密的革M組織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起來,(時間大約是1810年)組織的名字叫做"燒炭黨",這個組織是為了驅趕當時的侵略者法國,JF義大利、推翻封建暴君專制為宗旨而建立起來的。也是義大利人民為反對外族壓迫而建立起的第一個民族Z義組織。從1812年開始的之後兩年不斷發展壯大,成員數量迅速增加,范圍遍及義大利全境而且囊括了社會各個階層。(當時義大利的一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中的愛國人士也都加入進來了)。組織幾次武裝起義,最後配合歐洲的反法聯盟一同作戰終於把法國人趕走了。拿破崙政權是結束了,但義大利領土又被歐洲列強重新畫分。(前面已經提到)。之後十幾年"燒炭黨"成員仍然不斷的起來反抗,但最後起義都被奧地利軍殘暴地Z壓了。雖然"燒炭黨"最終沒有取得成功,但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之後義大利統一運動的領袖也大多來自是這個組織。
雖然"燒炭黨"最後失敗了,但義大利人的斗爭沒有停止,受到法國"七月革M"的鼓舞,1831年"燒炭黨"人馬志尼在法國馬賽創建了義大利復興運動的又一組織"青年義大利黨"。(馬志尼是因為在一次"燒炭黨"的起義失敗後被放逐到法國的)。該組織的目的是推翻奧地利的封建統治,把義大利建成一個自由、獨立、統一的資產階級民Z共和國。主張通過革M建立統一的共和國,實現自由、民Z和普選權。1833年"青年義大利黨"在熱那亞起義之後逐漸取代了"燒炭黨",在義大利民族統一、JF運動中開始扮演重要角色。第二年義大利最著名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也加入到這個組織中來了。同年加里波第參加了義大利海軍的起義,起義失敗後,他被迫暫時流亡南美洲避難。(在南美的幾年時間里,(主要在巴西、烏拉圭和阿根廷)加里波第參加了當地的革M斗爭,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也為他日後重返義大利取得的成功奠定了基礎)。1848年1月,"青年義大利黨"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首府巴勒摩首先爆發起義,拉開了1848年歐洲革M的序幕。1849年2月在倫巴底的起義,建立了以馬志尼為首的羅馬共和國。7月,羅馬共和國被法國、奧地利、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國聯軍顛覆。義大利人又一次失敗了,1848年的歐洲革M也沒有完成義大利的國家統一。雖然1848年革M失敗,但席捲義大利全境的民族JF戰爭即將來臨。
三、撒丁王國
在義大利的統一過程中有一個邦國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撒丁王國,撒丁王國統治著皮埃蒙特和撒丁島兩個部分。前面說到了在義大利各個分裂的邦國中和區域中,只有它不受外國控制,不過以當時的形勢來看(19世紀30-40年代),義大利想要獨立還是困難重重的,(前面也提到了之前的革M都以失敗告終)。但就好像德國的普魯士一樣,撒丁王國讓義大利人看到了希望。
撒丁王國是在義大利薩伏依王朝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政治上保留君主立憲制度,經濟上致力發展資本Z義,長期是義大利不受異族統治的地區。在"維也納會議"後,其實行外疏奧地利,內施改革,政治開明,積極倡導民族統一等一系列政策。能在1948年的歐洲革M中兩次對奧宣戰,說明它的經濟、軍事力量已經在義大利各邦中居首了,又是唯一一個義大利人控制的國家,因此撒丁王國成為統一的中心。
最後在法國和德國的幫助下撒丁王國最後達到了建立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目的。
撒丁王國的強大是和撒丁王國首相加富爾分不開的,他被稱為義大利的俾斯麥,加富爾上任後厲行改革,主張通過軍事、外交活動,自上而下的方式統一義大利。在農業上、商業上以及軍事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為撒丁王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
四、兩條道路
義大利的統一過程實際上走的是兩條道路,這個和德國由普魯士為主,通過對外戰爭達到統一目的不同。(普魯士遠比撒丁強大)。所以義大利要靠多總途徑聯合外力來達到統一的目的。前面說的1848年歐洲革M為資本Z義在歐洲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雖然革M失敗了,義大利繼續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但後之後義大利的的資本Z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不過國家分裂的局面仍然是最大的障礙。人民要求獨立和國家統一的運動又開始高漲起來。但是如何實現祖國統一是義大利人要面對首要的問題,不過義大利人已經找到了解決的問題的方法了。兩種方式來完成統一大業的目的想法已經產生了,那就是資產階級民Z派和資產階級自由派的觀點。
在義大利的統一戰爭中,資產階級民Z派和自由派之間一直有矛盾和斗爭。民Z派(以馬志尼、加里波弟為代表人物)。主張"自下而上"的統一道路,前面也提到了。他們代表了中、小資產階級的利益,通過武裝革M力圖建立民Z的義大利共和國。而自由派(以加富爾為代表人物)主張"自上而下"的統一道路。他們代表了
❼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
❽ 義大利統一為什麼以撒丁王國為中心
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教皇國昏聵不堪,戰鬥力極其低下,見到法國人和奧地利人就尿褲子,這種辣雞神棍國家完全指望不上。那不勒斯和兩西西里是西班牙的傀儡,倫巴底和威尼斯被奧地利長期佔領,托斯坎納被法國人和奧地利人聯合統治,而且北方重鎮薩伏伊也面臨法國人的吞並,撒丁尼亞王國就成了整個義大利唯一沒被列強染指的大公國,用土話說你就是咱義大利全村人的希望。
而且薩丁尼亞人也確實沒讓整個義大利失望,加里波第和加富爾這些民族英雄充斥著整個撒丁王國,薩奧戰爭,薩法戰爭也打出了血性,加富爾外交玩的也溜,幾次都在列強夾縫中找到反擊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