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海軍怎麼出大西洋

義大利海軍怎麼出大西洋

發布時間:2022-05-01 09:17:31

❶ 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他為什麼選擇這條路線,有隱蔽作用嗎和洋流有

你的說法從頭開始就是錯誤的。
地中海基本是英國控制,而義大利海軍則被英國地中海艦隊壓的很死,而德國潛艇的基地在基爾(北海)和羅斯托克(波羅的海),佔領法國後在比斯開灣(大西洋)。

德國潛艇的主要目標是英國本土周邊的海域。進入地中海沒有這個作用。
另外,直布羅陀海峽的洋流是單向的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要在潛航狀態下是只能進不能出,而水面是英國控制的直布羅陀要塞,因此德國潛艇只要進入地中海就意味著不可能出來了。
歷史上,德國潛艇司令鄧尼茨就對為了北非戰場而增調潛艇進入地中海向希特勒發過牢騷。

❷ 擁有雙航母編隊,二戰後的義大利海軍如何成為世界一流

義大利海軍,1946年前稱為義大利皇家海軍,成立於1861年,1946年6月2日,義大利廢除君主制,由全民公投。義大利王國更名為"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皇家海軍成為義大利共和國海軍。

經歷這4個階段的發展,義大利海軍的實力得到迅速的發展,無論是在北約還是全世界,擁有雙航母戰斗群的義大利海軍絕對可以躋身世界一流海軍的行列。

❸ 二戰中英國皇家海軍就用來對付德國潛艇和菜雞義大利海軍 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你們覺得呢

爭奪和掌握制海權本質就是力爭長時間控制海上交通運輸線和在一定時間里有效控制某一海區。海軍只要能完成上述戰略任務就算完成使命,艦隊決戰和殲滅對方海軍主力倒屬於次要等級目標。
一戰英國海軍牢牢地把德國不計成本,耗資巨靡地在英德海軍軍備競賽中建立起來的公海艦隊死死地封閉在波羅的海里讓其無所作為,喪失了遠洋貿易通道的德國到了一戰末期國內已經出現飢荒了,而資源的短缺更是讓德國國內教堂的鍾都被迫回爐了。事實證明,英國海軍對德國的封鎖和窒息策略是非常成功的。
二戰一爆發,英國海軍照方抓葯,故伎重演,挪威一戰就把納粹德國海軍50%的大型水面艦艇擊沉了。雖然德國處境比一戰強:控制了挪威,荷蘭,法國的大西洋海岸,但是依然無法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無法自由地出入大西洋。德國海軍大搞潛艇破襲戰也是在一無制空權二無大型水面艦艇的窘境下的無奈之舉。英國身為需要大量進口的島國,如果不能徹底擊破德國潛艇戰,保障海上交通運輸線,那麼自己也會被德國反過來窒息。到了1943年,在美英空中力量和大型水面艦聯合絞殺下,德國潛艇破襲戰徹底失敗。德國終於回歸一戰的噩夢,再一次被封鎖,慢慢地窒息和衰竭。事實上,英國海軍對歐陸的封鎖,也是迫使德國不得不冒著兩線作戰的巨大風險而鋌而走險對蘇聯動手的最大原因:德國即使在幾乎控制了整個歐洲大陸,手握德國,法國,荷蘭,捷克,比利時幾個工業大國的產能和技術,可是依然時內線作戰,糧食無法自給,無法從海外進口資源,也無法出口工業產品。最後為了解決糧食和資源短缺,不得不對蘇開戰。
英國海軍二戰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對德國的戰略封鎖任務。所謂大材小用的評價,完全是認識不到這種戰略層面,卻執著於所謂好看熱鬧的艦隊主力海戰這種明顯低等級的目的。

❹ 如何評價二戰義大利海軍

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海軍時候,僅從數量看比較要強大一些,但由於對手過於強大,加上義大利海軍在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僅從數量看,雖然不如日本海軍,但超過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也比德國海軍要強大一些,制約他的是沒有航空母艦和雷達。

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並非一無是處,只是被德國U艇和日本航母的戰績光環所遮蓋了!人們只注意岡瑟普里恩擊沉皇家橡樹號,「格奈森諾」號擊沉光榮號,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三川軍一的快速巡洋艦戰隊.....其實那支地中海海軍還是有著不錯的實力的。

  1. 義大利的戰列艦部隊雖然不能和日本海軍相比,但是和德國製作精良的兩艘俾斯麥級相比,至少數量上就有優勢(不包括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號這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保存的老式戰列艦,可惜德國未建成H級戰列艦,不然它就會成為大西洋霸主),維托里奧維內托級與大和比不了(其實連依阿華級都很難單艦對付大和),但至少和英國的喬治5世級,納爾遜級有的一拼,再加上老而發揮余熱的加富爾伯爵級,安德烈亞多里亞級,弗朗切斯科卡拉喬洛級,艦隊戰力上不會輸給德國人,應該看到德國人有3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是義大利沒有的,但是那些是德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破交作戰的主力(包括象「鸕鶿」號在內那些輔助巡洋艦),這和別國海軍使用巡洋艦破交作戰是有些區別的,所以個人認為那些艦叫襲擊艦更合適(包括未建成的P級袖珍戰列艦,O級戰列巡洋艦)!其實英國人也知道義大利戰列艦對他們的威脅,於是就有了夜襲塔蘭托戰役(擁有航母是多麼使用順手啊!哪怕裝備的是老式的劍魚雙翼魚雷機)。

  2. 至於輕重巡洋艦,義大利在數量上全面超過德國,德國只有3艘希佩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而義大利擁有包括了特蘭托級,扎拉級,波爾薩諾級在內的7艘重巡,雖說在火炮射擊精度上不如德國貨,但在全部火力密集度上可不吃虧,但是比起連美國人都頭疼的高雄級,古鷹級,青葉級,利根級,妙高級,最上級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義大利重巡洋艦部隊和法國倒是很接近!義大利輕巡洋艦在設計上還是很有特色的,這點和法國也很像,朱桑諾級,卡多納級,道斯塔級,阿布魯齊級,羅馬尼級在數量上還是要比德國的埃姆登號,5艘柯尼斯堡級佔有優勢!質量上也不輸給德國人,不過比起太平洋作戰的日本輕巡有些差距!

  3. 義大利驅逐艦部隊和德國人的相比,可謂難兄難弟,在英國驅逐艦的陰影下,德國人戰爭後期只能用大型魚雷艇,掃雷艦來充當驅逐艦的角色,比起在大西洋上屢屢獵殺U艇的英國那些艦隊驅逐艦來說,義大利驅逐艦無論是在與敵驅逐艦隊戰斗中還是執行護航任務,都是非常平庸!比起裝備致命的長矛魚雷,雷擊准確兇狠的日本驅逐艦更是差很遠!

  4. 最後說說義大利海軍的精英——人操魚雷,1941年12月,意潛艇「斯基爾」號攜帶3枚人操魚雷,對英地中海艦隊大本營亞歷山大港進行突襲,在不到3分鍾時間內,3枚魚雷分別重創了戰列艦「勇士」號和「伊麗莎白女王」號以及巨型油輪「薩岡納」號,兩艘戰列艦後來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進行修理,「勇士」號到南非德班進行大修,一直修了三個月,而「伊麗莎白女王」號損傷還大,最後到美國諾福克船廠進行大修,一直到43年6月1日才結束,花了9個月的時間,而喪失戰鬥力則達到17個月。這一行動的直接後果可想而知,地中海艦隊的實力大大削弱,再加上其它的損失,這也算是42年上半年隆美爾在北非勝利的因素之一吧。盡管所有的6名成員後來都被抓住關進戰俘營,但的確算上英雄人物,也成為二戰中義大利海軍不多的亮點之一。這點要比德國的「黑人」和日本的「回天」做的要好!

義大利的潛艇部隊和德國可沒法比,這也用不著多說什麼了,比起日本潛艇有著擊沉航母的戰績也不如,即便如此優秀的戰績還是有的,比如馬爾切洛級「丹多諾」號1943年7月16日擊沉英國巡洋艦「埃及女王」號。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6艘馬可尼級潛艇就一共擊沉了38艘艦船,總噸位達216227噸,擊傷17艘,總噸位116686噸。以6艘數量取得這樣的戰績也可以和VIIC比比了!義大利的天鷹級航空母艦和德國「格拉夫-齊柏林」號航空母艦一樣,都未完工,所以在大西洋上,地中海上就看不到象太平洋上那樣的海空大角逐!

總的來說,撇開訓練水平,戰術指揮能力和戰斗意志,義大利海軍在義大利參戰的時候,僅從數量看,雖然不如日本海軍,但超過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也比德國海軍要強大一些,制約他的是沒有航空母艦和雷達。不幸的是英國人二者全都有,而且盡管義大利人艦艇數目不少,不過大多數艦艇已經老舊,甚至新建的戰列艦都缺乏夜戰能力,這是硬體條件,軟體條件可能更要命,義大利海軍人員長期疏於戰陣,缺乏嚴格訓練,沒有什麼作戰經驗。這不僅表現在水兵上,在高級軍官同樣明顯。糟糕的海空協同更限制了戰鬥力。最主要的是他選錯了對手--經驗豐富的老牌海上霸主,英國皇家海軍

❺ 誰科普下義大利海軍在二戰有什麼輝煌戰績

義大利海軍所承擔的任務其實要比德國盟友多得多,原因有二:



卡巴羅號船員在潛艇上

10月至11月期間,集中改裝了指揮塔,潛望鏡,瞄準系統和柴油發動機空氣系統的義大利潛艇,以法國「貝塔松」為基地,再度出擊大西洋。

這一年之中,意軍總共擊沉了22艘盟國船隻合計83548噸,擊傷5艘共17495噸,代價是損失7艘潛艇,「法阿德裡布魯諾」號、「納尼」號、「塔蘭蒂尼」號、「伽里略」號、「加爾萬尼」號、「馬卡雷」號和「托里切利」號。

1941年1月,德意海軍重新劃分戰區,看不起義大利潛艇的鄧尼茨把大西洋赤道海域(獅子山,馬德拉群島,摩洛哥斯帕特爾角,葡萄牙,亞述爾群島)劃歸對方,目的是讓意軍更多去對付落單的敵船,但意軍仍然堅持在北大西洋活動。

3月,義大利海軍從紅海馬薩瓦基地調回了4艘潛艇,繼續加強大西洋方面的兵力,當月,義大利海軍組建了「比安奇潛艇群」攻擊直布羅陀到利物浦航線上的護航船隊。「比安奇」號擊沉了3艘商船,擊傷2艘。

馬塔潘角夜戰失利之後,義大利海軍部計劃從大西洋調回26艘潛艇,保障西西里到利比亞的航運安全,這對於在非洲作戰的德意軍隊顯然更重要。不過,由於戰事緊急,最終只調回12艘,成功到位的只有10艘,「藍綠」號在直布羅陀外被擊沉,「阿基米德」號在穿越直布羅陀海峽前又被召回。

1941年12月10日,義大利海軍司令部的貝爾托爾迪海軍上將乾脆通知鄧尼茨,所有義大利潛艇都將返回地中海,不過軸心國態勢的急劇惡化改變了這個計劃。

在美洲海域的戰斗

1941年12月12日,珍珠港事件後,義大利追隨德國對美國宣戰,為了對付這個強大的敵人,德意潛艇部隊有了新任務,12月17日鄧尼茨派出5艘IXC潛艇和7艘VIIC潛艇到美國海域組織以破交為目的的「低音鼓行動」,要求義大利潛艇參加。

2月初,由5艘潛艇組成「達芬奇潛艇群」離開波爾多,2艘「卡爾維」級潛艇—「芬西」號和「塔佐利」號負責佛羅里達和巴哈馬海域,另外3艘潛艇被派往安德烈斯群島以東,這一時期,義大利潛艇的戰績仍然十分靚眼,4月初,意軍取得了擊沉8艘商船、6艘油輪的戰績,卡爾洛·菲齊亞·迪科薩托少校的「塔佐利」號,單艇擊沉6艘約30000噸,完全壓過了參加行動的德國U艇。

5月至6月,第二批4艘義大利潛艇到達美洲海域,活動於巴西聖羅克角外,任務是切斷南美和非洲間的航運。

不過,受到「塔佐利」號戰功的刺激,意軍也出現了一些謊報戰功的情況,主要是恩佐·格羅西少校指揮的「巴爾巴里戈號」,5月20日,他宣稱在巴西海岸附近擊沉美國「加利福尼亞」號戰列艦,實際上遭攻擊的是美國巡洋艦「密爾沃基」號,而且也沒有擊中。

10月6日,這位少校又取得了另一個輝煌戰果,他宣稱在牙買加弗里敦附近海域擊沉了33000噸的「密西西比」級戰列艦,並稱瞭望哨看到了該戰列艦起火沉沒。

10月30日「巴爾巴里戈號」回到基地,受到隆重歡迎,義大利海軍部在沒有核實戰果的情況下就給格羅西少校頒發了勛章,並晉升他為上校。其實,恩佐·格羅西少校攻擊的是英國小型護航艦「毽子花」號,而且也沒有擊中。

「貝塔松」基地司令羅莫洛·波拉基尼上校質疑這個戰果,昏聵無能的意軍高層深怕丑聞影響士氣,不但不予調查,反而由國防部長出面,任命格羅西少校擔任新的「貝塔松」基地司令,後來乾脆任命他為在大西洋的義大利潛艇艦隊司令。

真正的英雄被埋沒了,「阿基米德」號在艇長薩卡爾多中尉指揮下擊沉20043噸的英國運輸船「奧朗塞」號,次日又擊傷希臘輪船「奈亞·埃拉斯」號。1943年3月14日,「達芬奇」號取得了義大利潛艇的最重要勝利,用魚雷擊沉21517噸的英國遠洋班輪「加拿大女皇」號,地點在幾內亞灣的帕爾馬斯角,這是一次戰果輝煌的出航,該艇在歸航前還擊沉了另外5艘盟國船隻。然而腐敗的義大利海軍部對此視而不見,既不頒發勛章也不晉升,5月23日,王牌潛艇「達芬奇」號在比斯開灣被擊沉,包括普里亞洛吉亞艇長在內全員陣亡。

❻ 義大利海軍的介紹

義大利海軍(英語:Italian Navy,義大利語:Marina Militare)1946年前稱之為義大利皇家海軍(義大利語:Regia Marina)成立於1861年,參與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軸心國身份參戰並戰敗,1943年9月23日,義大利皇家海軍與盟軍簽署協議停戰,1946年6月2日,義大利廢除君主制,由全民公投。義大利王國(Regno d'Italia)更名為義大利共和國(Repubblica Italiana)。義大利皇家海軍成為義大利共和國海軍(Marina Militare)。1947年2月10日在巴黎簽署的和平條約極大的限制了義大利海軍的規模與發展,禁止擁有和建造進攻性艦艇,並將主力艦只作為戰爭賠償轉讓給戰勝國,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艦艇留在了義大利海軍旗下。1949年4月4日,義大利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之後再西方各國同意之下,和平條約中的戰爭賠款在1951年底被最終取消。義大利海軍被分配控制亞得里亞海與奧特朗托海峽,同時也肩負著防禦通過第勒尼安海的海軍路線的任務,義大利海軍開始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規模逐漸壯大。服役有3.7萬余名海軍官兵,一百多艘艦艇以及近百架海軍飛機,艦艇總排水量45萬余噸。

❼ 請詳細介紹下義大利海軍

義大利海軍始建於1861年3月17日,當時撒丁王國、兩西西里王國、皮埃蒙特王國的海上艦隊合並而成義大利皇家海軍,當時僅有97艘艦船,但大部分為蒸汽動力艦只。19世紀70年代,義大利全國統一後,資本主義得到迅速發展。為了掠奪國際市場,實現對外殖民擴張,意政府開始加快海軍建設,使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之一。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作為意政府進行海外擴張的重要工具,意海軍先後參加了侵佔衣索比亞、利比亞等戰爭,之後又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二戰中,意淪為戰敗國,海軍受到重創。
如今,義大利海軍的規模和實力不可與當年相比,但近年來義大利一直奉行質量建軍之路。人們對其未來計劃以及規劃其中包括海軍航空兵在內的建設進程非常關注。盡管一些項目由於資金的短缺而擱淺,但其它重要的項目仍在繼續,這表明義大利海軍目前正在對項目優先權予以合理分配。在德國、法國等重要夥伴的合作參與下,義大利海軍正在走上一條復興之路,重塑海軍強國的夢想指日可待。
○ 義大利海軍的組織機構
義大利海軍的兵力總人數約為36000名,其中應征義務兵員3500人,另有文職雇員為14000名。根據義大利海軍參謀長馬爾切羅·德唐諾上將2004年1月份的一份陳述,海軍的兵力總人數將在2007年下降至34000名,從而實現全職業化,與此同時,文職雇員總數將上升至16000名。
義大利海軍由艦隊、海航兵和海軍陸戰隊3個兵種構成。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對海軍實施戰略指揮,海軍總參謀長對其實施作戰指揮,實際上履行海軍司令的職責。海軍參謀長為海軍最高領導,中將軍銜,直接受國防部長和國防參謀長領導。海軍參謀部(MARISTAT)駐地羅馬,為本軍種總部機關,下設各業務局和監察署(局長和總監的編制軍銜分別為准將和少將),局以下設處(處長軍銜為上校)。
意海軍部隊在作戰部署上以1個作戰艦隊、4個海軍軍區和2個獨立軍區、1個水下突襲司令部為主體,以各海軍基地、港口為依託,構成可進行近海防禦和遠海機動作戰相結合、攻防相得益彰的合理布局,使海軍在整體上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作戰體系。
○ 主要兵力
義大利海軍後備兵力總人數約為21000名,現役海軍航空兵2500人, 海軍陸戰隊2100人。現役各種艦船237 艘, 其海軍艦隊實力119艘,其中主要作戰艦艇包括潛艇6艘、輕型航母1艘、導彈巡洋艦1艘、導彈驅逐艦4艘、導彈護衛艦12艘、輕型護衛艦8艘等;裝備各型飛機109架,其中AV-8B型鷂式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16架、訓練型TAV-8B海鷂垂直/短距起降戰斗機2架、SH-3D/H海王反潛直升機26架、AB-212反潛直升機50架、EH-101默林多用途直升機4架。另有大西洋II型反潛巡邏機17架(含備用機)列編在空軍,歸海軍使用。
潛艇 共6艘,其中薩烏羅級2艘,佩羅希級(又稱薩烏羅改進型)4艘。薩烏羅級潛艇是義大利海軍從1978年開始服役的常規動力潛艇。其主要任務包括反潛、反艦、巡邏和破壞海上交通線,運送突擊隊員等。薩烏羅級潛艇在設計上十分重視提高隱蔽性和降低雜訊,大大降低了艇的暴露機會。首制艇於1978年服役。該級共建造了4艘,除第一艘於1978年服役,第二、三、四艘分別於1980年初以及1981年加入現役。佩羅希級是義大利海軍為了在新型90型常規潛艇服役之前,保證水下攻擊力,於1984年在薩烏羅級潛艇的基礎上發展的改進型潛艇。改型增加了先進的導航電子設備,換設了性能更先進威力更大的魚雷,除此之外,外觀上基本上沒作什麼改變。
航母 目前意海軍僅有1艘自行建造的輕型航母「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該艦於1981年3月在義大利聯合造船公司的蒙法爾科內船廠開工建造,1987年8月服役,一共用了6年時間。該艦的滿載排水量為13370噸,標准排水量為10100噸。和其它航母不同的 是它排水量非常小,曾是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艦總長180米,寬33.4米,吃水 6.7米。飛行甲板前端設有傾斜度為6.5的躍飛甲板,用於起飛鷂式垂直短 距起降飛機。飛行甲板上可停放6架海王直升機或相應數量垂直短距起降飛 機。 機庫設在飛行甲板以下,高約6米,相當於兩層甲板的高度;長110米, 約占艦體總長度的2/3,寬15米,總面積達1650米,可用於存放12架直升機或垂 直短距起降飛機。 動力裝置:常規動力,4台美國造LM-2500燃氣輪機,2軸推進,功率8.1萬 馬力,最大航速30節。續航力:7000海里/20節。 雖為輕型航空母艦,但其搭載飛機能力和反潛、反艦、防空作戰能力都較 強。主要武器裝備:4座傾斜發射奧托馬特MK2遠程反艦導彈系統(射程180公里),2座8聯裝阿斯派德防空導彈系統(備彈48枚),3門雙管40毫米炮,2座3聯裝324毫米魚雷發射管。 搭載飛機: 垂直/短距起降飛機9架,直升機12架。人員:艦員550人+航空人員366人。
巡洋艦 「維托里奧·維內托」號導彈巡洋艦是意自行建造的首艘新型巡洋艦,有些西方國家將其歸類為直升機母艦。該艦於1969年 7月服役,服役後一直作為艦隊的旗艦,率領中型水面艦艇編隊在中近海執行反潛、反艦和防空作戰任務。艦上裝備有小獵犬導彈發射架和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發射架,採用紫苑武器綜合控制系統。1981至1984年初該級艦進行了改裝,安裝了4部彈射器和3座40毫米雙聯裝艦炮。標准排水量:7500噸 滿載排水量:9500噸。主尺度:總長179.6米,艦寬19.4米,吃水6米。飛行甲板:長40米,寬18.6米。動力:2台蒸汽輪機,73000馬力。航速:32節。續航力:5000海里/17節。艦員:557名,其中軍官53名。載機:6架AB 212反潛直升機。
驅逐艦 共有2個級別、4艘艦。其中德·拉·彭尼級2艘、大膽級2艘。彭尼級導彈驅逐艦於80年代末期始建,是意海軍二戰後建造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該級艦抗沉性好、穩定性強、上層建築和動力艙的布置獨特;大膽級是意海軍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建造的第二代防空型導彈驅逐艦。該級艦適航性高、操機環境好、作戰指揮反應快。計劃2004-2006年退役,此外,意目前正在建造2艘地平線型防空艦。首艦預計2007年交付使用。
護衛艦 共有3個級別20艘(狼級4艘已於2004年前全部退役),其中西北風級8艘、阿蒂格利爾級4艘、智慧女神級8艘。西北風級首艦「西北風」號於1982年1月服役,其後7艘則以一年1-2艘或3艘的建造速度在1985年全部建成服役。智慧女神級護衛艦是義大利海軍在80年代中期建造的一種相對低廉但性能不錯的小型護衛艦。首艦「智慧女神」號於1987年2月建成,隨後各批次艦也在1992年初全部建成服役。
航空部隊 海軍陸戰隊通過直升機支援大隊為其提供支援,該大隊配備有6架SH-3D海王 部隊運輸直升機和6架用於空降突擊任務的AB-212火力支援直升機;海上突擊任務主要由18輛LVTP-7兩棲裝甲人員輸送車和VCC-1 30輛、VCC-2 40輛來完成。海軍陸戰隊配備有由海軍直接管理的兩棲艦船: 3艘聖·喬治奧級船塢登陸艦,其中「聖·朱斯托」號在和平時期被改裝成供里窩那海軍學院使用的訓練艦;14艘LCM型登陸艇和17艘小型人員輸送艇,所有這些艦艇都具備搭載海軍陸戰隊的履帶式裝甲車輛的能力。
海軍航空兵部隊編制人員為2500名,編有1個攻擊戰斗機中隊、5個反潛直升機中隊,裝備16架AV-8B、2架雙座TAV-8B鷂式艦載戰斗機以及79架直升機(29架SH-3D海王直升機;50架AB-212直升機,其中有23架被作為岸基飛機用於反水面戰和部署在「朱塞佩·加里波第」號航空母艦上)。在50架AB-212輕型反水面戰直升機中,有44架可作為艦載機搭載在驅逐艦和護衛艦上,剩餘6架AB-212可用於為陸戰隊提供支援。2個SH-3D海王直升機中隊駐地為盧尼(第一直升機中隊)和卡塔尼亞(第三直升機中隊);第二、第四和第五AB-212直升機中隊駐地為盧尼、塔蘭托和卡塔尼亞。所有18架海鷂戰斗機基地位於塔蘭託附近的格羅塔列。根據前面提及的有關馬爾切羅·德唐諾上將的陳述,海軍航空兵大隊的未來建設將主要集中在3個最為重要的戰略陣位:塔蘭托、拉斯佩齊亞和奧古斯塔。14架用於執行反水面戰任務的「大西洋」MK2固定翼海上巡邏飛機均來自卡塔尼亞的空軍第86中隊和卡利亞里的空軍第88中隊 。在經過兩次現代化改裝後,這些飛機都將接近有效作戰壽命的最後年限,並且急需尋找替代品。海軍航空兵的附加「資產」還有:能攜帶鸕鶿1型反艦導彈的義大利空軍狂風攻擊戰斗機。15架由阿古斯塔·韋斯特蘭飛機製造公司生產的用於執行搜救任務的西科爾斯基HH-3F型直升機。義大利海岸警衛隊和海關部門都擁有自己的航空大隊。

❽ 今日亮點: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真的只是個笑話嗎

當然是,細數二戰時期義大利人打的仗你就明白了:
1、攻打阿比西尼亞(現在的埃塞爾比亞),義大利飛機坦克大炮vs海爾·塞拉西冷兵器為主的部隊,用上毒氣彈才勉強贏(這就好比一個成年人跟幼兒園小孩打架,連違禁武器都用上了……這要是能輕松解決,誰會願意背負那個罵名啊);
2、敦刻爾克之後,攻打法國腹地(只有4個師防守的薄弱環節),被法軍攻入本土(這個時期的法軍,連巴黎都已經丟了,主力也沒了,居然還能吊打義大利),最後德軍來救駕;
3、攻打巴爾干,被希臘軍隊吊打,差點連自己的領土都丟了,最後德軍來救駕,希臘投降的時候表示堅決不向窩囊的義大利人投降,輸的不服;
4、北非戰場,30萬義大利軍隊,被最鼎盛時期不到10萬的英軍(英國,一個8w軍隊優勢裝備向3w日軍投降的國家,一個25w軍隊向日軍2個師團投降的國家,一個裝甲師能被2000步兵包圍的國家,在義大利面前總算揚眉吐氣了),從利比亞揍出去,最後隆美爾帶著2個師來救駕;
5、塔蘭托海戰——史稱兩艘船干翻一個艦隊,英國皇家海軍光一個地中海艦隊就把義大利海軍打到生活不能自理,而皇家海軍的主力在北海和大西洋呢……
6、盟軍為了掩護諾曼底登陸,佯攻義大利,可是怎麼一激動就把羅馬打下來了?而且在義大利本土的戰報里,你見過任何有關義大利軍隊抵抗的記錄嗎?反正我看了半天是只看到德軍在打……
英國這個一貫通過太高對手來捧自己的國家,在面對義大利的時候,果斷表示義大利軍隊那個坦克是「移動的活棺材」、「火把」(一打就著火)。

❾ 如何評價二戰義大利海軍呢

二戰時期,義大利海軍是僅次於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的第五大海軍強國,擁有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海上作戰力量。

義大利海軍艦隊,是以戰列艦、7艘特蘭托級、扎拉級和波爾薩諾級在內的重巡洋艦為主,雷擊艦和護航艦為輔;盡管在戰爭初期時,義大利海軍活動頻繁,曾多次與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交手,但戰績卻乏善可陳。

在役的主力戰列艦共有7艘,其中,艦長186米,寬28米,滿載排水量2.9萬噸的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3艘分別為加富爾伯爵號、朱利奧·凱撒號、萊昂納多·達·芬奇號。

盡管義大利海軍水面艦隊實力,要遠強於盟友德國海軍,但義大利海軍卻沒有什麼戰績可言,除了沒有航空母艦和艦載雷達以外,義大利海軍官兵的戰斗意志和指揮能力,都不如英國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

此外,義大利海軍盡管擁有7艘戰列艦、7艘重型巡洋艦,但大都是老舊的艦艇,新型的維托里奧·維內托級戰列艦缺乏夜戰能力,缺乏長期的陣位訓練,艦員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在塔蘭托被英國皇家海軍重創以後,就一蹶不振,至義大利投降都未能恢復元氣。

❿ 為什麼都覺得二戰時法國,義大利的海軍比德國強

法國和義大利的海軍雖然在紙面數據是比德國海軍強,但法國和義大利的海軍實際上裝備的一般,實戰根本就不行,法國陸地作戰不行,投降過快,導致法國海軍在二戰基本沒有作為,一部分被英國海軍接收,一部分被英國海軍擊毀,一部分被德國海軍接收,義大利的海軍被英國海軍二線部隊的戰列艦巡洋艦爆揍,根本出不了地中海,而英國一線海軍主力艦一直和德國海軍作戰,德國海軍也是和英國海軍正面對決過的,德國的俾斯麥號戰列艦把英國的胡德號戰列艦擊沉,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和潛艇把英國航路搞的一塌糊塗,後來英國改變作戰思路,用航母艦載機攻擊德國的主力艦艇,美國的參戰直接導致德國海軍的損失補充不上來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海軍怎麼出大西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移動打英國多少錢 瀏覽:942
中國的姓氏起源於哪個朝代 瀏覽:14
印度的食物是怎麼過冬的 瀏覽:983
伊朗的貨物有些什麼 瀏覽:140
印尼用什麼餌料 瀏覽:174
中興為什麼要賣晶元給伊朗 瀏覽:451
印度一九年gdp是多少 瀏覽:338
也想你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75
內閣制為什麼是英國的 瀏覽:338
越南什麼時候審批中國人過關 瀏覽:309
中國垃圾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瀏覽:359
越南軍警工資如何 瀏覽:423
愛人錯過中國版怎麼唱 瀏覽:722
英國直飛有什麼航班 瀏覽:277
印尼巴士怎麼加寶馬 瀏覽:781
一個伊朗白色的硬幣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366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4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8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4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