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各國首都
一、GemeinschaftUnabhängigerStaaten(GUS)獨聯體(dieehemaligenUdSSR前蘇聯)
國名,首都
Armenien亞美尼亞,Jerewan,Eriwan埃里溫
Aserbeidschan亞塞拜然,Baku巴庫
Estland愛沙尼亞,Tallinn塔林
Georgien喬治亞,Tbilissi第比里斯
Kasachstan哈薩克,Alma-Ata阿拉木圖
Kirgisistan吉爾吉斯斯坦,Bischkek比什凱克
Lettland拉脫維亞,Riga里加
Litauen立陶宛,Vilnius維爾紐斯
Moldawien摩爾多瓦,Kischinjow基什尼奧夫
Russland俄羅斯,Moskau莫斯科
Tadschikistan塔吉克,Duschanbe杜尚別
Turkmenistan土庫曼,Achhabad阿什哈巴德
dieUkraine烏克蘭,Kiew基輔
Usbekistan烏茲別克,Taschkent塔什干
Weißrussland白俄羅斯,Minsk明斯克
二、Asien亞洲
Afghanistan阿富汗,Kabul喀布爾
Bahrein巴林,AlManamah麥納麥
Bangladesch孟加拉,Dhaka達卡
Bhutan不丹,Thimpu廷布
Brunei汶萊,BandarSeriBegawan斯里巴加灣市
Burma,Birma緬甸,Rangun仰光
Indien印度,Neu-Delhi新德里
Indonesien印度尼西亞,JakartaRaya雅加達
Irak伊拉克,Bagdad巴格達
Iran伊朗,Teheran德黑蘭
Japan日本,Tokio東京
derJemen(VDRJ)民主葉門,Aden亞丁
Jemen葉門,Sana薩那
Jordanien約旦,Amman安曼
Kambodscha柬埔寨,Phnom-Penh金邊
Katar卡達,Doha多哈
Korea朝鮮,Pjöngjang平壤
Kuwait科威特,Al-Kuwait科威特
Laos寮國,Vientiane萬象
derLibanon黎巴嫩,Beirut貝魯特
Malaysia馬來西亞,KualaLumpur吉隆坡
Malediven馬爾地夫,Male馬累
dieMongolei蒙古,Ulan-Bator烏蘭巴托
Nepal尼泊爾,Kaman加德滿都
Oman阿曼,Maskat馬斯哈特
Ost-Timor東帝汶,Dili帝力
Pakistan巴基斯坦,Islamabad伊斯蘭堡
Palästina,Jerusalem耶路薩冷
diePhilippinen菲律賓,Manila馬尼拉
Saudi-Arabien沙烏地阿拉伯,ErRijad利雅得
Sikkim錫金,Gangtok甘托克
Singapur新加坡,Singapur新加坡
SriLanka斯里蘭卡,Colombo科倫坡
Südkorea韓國,Seoul漢城
Syrien敘利亞,Damaskus大馬士革
Thailand泰國,Bangkok曼谷
dieTürkei土耳其,Ankara安卡拉
VereinigteArabischeEmirate阿拉伯聯合大公國,AbuDhabi阿布扎比
Vietnam越南,Hanoi河內
Zypern塞普勒斯,Nikosia尼科西亞
三、Afrika非洲
Ägypten埃及,Kairo開羅
Algerien阿爾及利亞,Algier阿爾及爾
Angola安哥拉,Luanda羅安達
Äquatorial-Guinea赤道幾內亞,Malabo馬拉博
Äthiopien衣索比亞,AddisAbeba亞的斯亞貝巴
Benin貝南,PortoNovo波多諾伏
Botswana波札那,Gaberones哈伯羅內
Burundi蒲隆地,Bujumbura布瓊布拉
Dschibuti吉布地,Dschibuti吉布地
Elfenbeinküste象牙海岸,Abidschan阿比讓
Gabon加彭,Libreville利伯維爾
Gambia甘比亞,Banjul班珠爾
Ghana迦納,Accra阿克拉
Guinea幾內亞,Konakry科納克里
Guinea-Bissau幾內亞比索,Bissau比紹
Kamerun喀麥隆,Yaounde雅溫得
KapVerde維德角,Praia普臘亞
Kenia肯亞,Nairobi內羅畢
Komoren葛摩,Moroni莫羅尼
Kongo剛果,Brazzaville布拉柴維爾
Lesotho賴索托,Maseru,馬塞盧
Liberia賴比瑞亞,Morovia蒙羅維亞
Libyen利比亞,Tripolis的黎波里
Madagaskar馬達加斯加,Tananarive塔那那利佛
Malawi馬拉維,Lilongwe利隆圭
Mali馬里,Bamako巴馬科
Marokko摩洛哥,Rabat拉巴特
Mauretanien茅利塔尼亞,Nouakchott努瓦克肖特
Mauritius模里西斯,PortLouis路易港
Mosambik莫三比克,Maputo馬普托
Namibia納米比亞,Windhuk溫得和克
Niger尼日,Niamey尼亞美
Nigeria奈及利亞,Lagos拉各斯
Ober-Volta上沃爾特,Ouagadougou瓦加杜古
Ruanda盧安達,Kigali基加利
Sambia尚比亞,Lusaka盧薩卡
Senegal塞內加爾,Dakar達喀爾
Serbien塞爾維亞
Seschellen塞席爾,Victoria維多利亞
SierraLeone塞拉里昂,Freetown弗里敦
Simbabwe辛巴威,Salisbury索爾茲伯里
Somalia索馬里,Mogadischu摩加迪沙
Südafrika南非,Pretoria比勒陀利亞
Sudander蘇丹,Kharthoum喀土穆
Swasiland史瓦濟蘭,Mbabane姆巴巴納
Tansania坦尚尼亞,DaresSalam達累斯薩拉姆
Togo多哥,Lome洛美
Tschad查德,N´Djamena恩賈梅納
Tunesien突尼西亞,Tunis突尼西亞
Uganda烏干達,Kampala坎帕拉
Zaire扎伊爾,Kinshasa金沙薩
Zentralafrika中非,Bangui班吉
四、Europa歐洲
Albanien阿爾巴尼亞,Tirana地拉那
Andorra安道爾,AndorralaVella安道爾
Belgien比利時,Brüssel布魯塞爾
BosnienundHerzegowina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Sarajevo薩拉熱窩
BRDeutschland聯邦德國,Berlin柏林
Bulgarien保加利亞,Sofia索非亞
Dänemark丹麥,Kopenhagen哥本哈根
Finnland芬蘭,Helsinki赫爾辛基
Frankreich法國,Paris巴黎
Griechenland希臘,Athen雅典
Großbritannien英國,London倫敦
Irland愛爾蘭,Dublin都柏林
Island冰島,Reykjavik雷克雅未克
Italien義大利,Rom羅馬
Jugoslawien南斯拉夫,Belgrad貝爾格萊德
Kroatien克羅埃西亞,Zagreb薩格勒布
Liechtenstein列支敦斯登,Vaz瓦杜茲
Luxemburg盧森堡,Luxemburg盧森堡
Makedonien馬其頓
Malta馬爾他,Valetta瓦萊塔
Monaco摩納哥,Monaco摩納哥
Montenegro黑山
Niederlande荷蘭,Amsterdam阿姆斯特丹
Norwegen挪威,Oslo奧斯陸
Österreich奧地利,Wien維也納
Polen波蘭,Waschau華沙
Portugal葡萄牙,Lissabon里斯本
Rumänien羅馬尼亞,Bukarest布加勒斯特
SanMarino聖馬利諾,SanMarino聖馬利諾
Schweden瑞典,Stockholm斯德哥爾摩
Schweizdie瑞士,Bern伯爾尼
Slowakeidie斯洛伐克,Bratislava布拉迪斯拉發
Slowenien斯洛維尼亞,Ljubljana,Laibach盧布爾雅那
Spanien西班牙,Madrid馬德里
Tschechien捷克,Prag布拉格
Ungarn匈牙利,Budapest布達佩斯
Vatikanstadt梵蒂岡,Vatikanstadt梵蒂岡城
五、Nordamerika北美洲
Bahamas巴哈馬,Nassau拿騷
Barbados巴貝多,Bridgetown布里奇頓
Belize貝里斯,Belmopan貝爾莫潘
CostaRica哥斯大黎加,SanJose聖約瑟
Dominica多米尼加,Roseau羅索
DominikanischeRepublik多明尼加,SantoDomingo聖多明各
ElSalvador薩爾瓦多,SanSalvador薩爾瓦多
Grenada格瑞那達,St.Georges聖喬治
Guatemala瓜地馬拉,CiudaddeGuatemala瓜地馬拉城
Haiti海地,Port-au-Prince太子港
Honturas宏都拉斯,Tegucigalpa特古西加爾巴
Jamaika牙買加,Kingston金斯敦
Kanada加拿大,Ottawa渥太華
Kuba古巴,Havanna哈瓦那
Mexiko墨西哥,Mexiko墨西哥城
Nicaragua尼加拉瓜,Managua馬那瓜
Panama巴拿馬,Panama巴拿馬城
TrinidandTobago特立尼達和多巴哥,PortofSpain西班牙港
dieUSA美國,Waschington華盛頓
六、Südamerika南美洲
Kolumbien哥倫比亞,Bogota波哥大
Venezuela委內瑞拉,Caracas加拉加斯
Ecuador厄瓜多,Quito基多
Surinam蘇利南,Paramaribe帕拉馬里博
Guayana蓋亞那,Georgetown喬治敦
Peru秘魯,Lima利馬
Argentinien阿根廷,BuenosAires布利諾斯艾利斯
Bolivien玻利維亞,LaPaz拉巴斯
Brasilien巴西,Brasilia巴西利亞
Chile智利,SantiagodeChile聖地亞哥
Paraguay巴拉圭,Asuncion亞松森
Uruguay烏拉圭,Montevideo蒙得維的亞
七、Ozeanien大洋州
Australien澳大利亞,Canberra堪培拉
Fidschi斐濟,Suwa蘇瓦
Kiribati吉里巴斯,Tarawa塔拉瓦
Nauru諾魯,Yaren亞倫
Neuseeland紐西蘭,Wellington惠靈頓
Papua-Neuguinea巴布亞紐幾內亞,PortMoreaby莫爾茲比港
Salomonen索羅門群島,Honiara霍尼亞拉
Tonga湯加,Numu´alofa努庫阿洛法
Vanuatu萬那杜,Vila維拉港
Westsamoa西薩摩亞,Apia阿皮亞
回答者:瘋飆單車 - 魔導師 十一級 6-25 08:19
亞洲國家
中 國
韓 國
日 本
阿富汗
東帝汶
阿聯酋
巴基斯坦
沙烏地阿拉伯
巴 林
印 尼
泰 國
尼泊爾
卡達
土耳其
孟加拉國
哈薩克
緬 甸
越 南
阿 曼
菲律賓
黎巴嫩
巴勒斯坦
亞美尼亞
土庫曼
蒙 古
老 撾
約 旦
柬埔寨
科威特
塞普勒斯
亞塞拜然
塔吉克
朝 鮮
文 萊
伊 朗
新加坡
伊拉克
斯里蘭卡
喬治亞
吉爾吉斯斯坦
印 度
不 丹
也 門
以色列
敘利亞
馬爾地夫
馬來西亞
烏茲別克
歐洲國家
瑞 士
英 國
瑞 典
義大利
馬其頓
白俄羅斯
克羅埃西亞
塞爾維亞共和國
捷 克
希 臘
波 黑
盧森堡
立陶宛
保加利亞
愛沙尼亞
黑山共和國
德 國
冰 島
安道爾
摩納哥
烏克蘭
羅馬尼亞
拉脫維亞
丹 麥
荷 蘭
奧地利
馬爾他
梵蒂岡
斯洛伐克
阿爾巴尼亞
芬 蘭
挪 威
比利時
葡萄牙
匈牙利
聖馬利諾
斯洛維尼亞
法 國
波 蘭
西班牙
愛爾蘭
俄羅斯
摩爾多瓦
列支敦斯登
非洲國家
貝 寧
南 非
吉布地
尼日
尚比亞
奈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
茅利塔尼亞
埃 及
加 蓬
幾內亞
甘比亞
波札那
塞內加爾
衣索比亞
中非共和國
加 納
安哥拉
肯亞
盧安達
象牙海岸
獅子山
厄利垂亞
馬達加斯加
馬 里
蒲隆地
利比亞
索馬里
辛巴威
史瓦濟蘭
幾內亞比索
剛果共和國
蘇 丹
喀麥隆
賴索托
塞席爾
莫三比克
坦尚尼亞
赤道幾內亞
剛果民主共和國
乍 得
葛摩
摩洛哥
突尼西亞
模里西斯
賴比瑞亞
布吉納法索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多 哥
維德角
馬拉維
烏干達
納米比亞
美洲國家
美 國
秘 魯
加拿大
墨西哥
委內瑞拉
宏都拉斯
哥斯大黎加
巴 西
阿根廷
牙買加
蘇利南
薩爾瓦多
聖露西亞
安地卡及巴布達
智 利
巴哈馬
巴拿馬
玻利維亞
厄瓜多
尼加拉瓜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古 巴
貝里斯
烏拉圭
巴貝多
格瑞那達
多米尼加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海 地
蓋亞那
巴拉圭
哥倫比亞
瓜地馬拉
多米尼克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大洋州國家
帕 勞
瑙 魯
吐瓦魯
澳大利亞
馬紹爾群島
斐 濟
薩摩亞
吉里巴斯
庫克群島
布亞新幾內亞
湯 加
紐西蘭
萬那杜
索羅門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
⑵ 歐洲各國首都是哪裡
1、羅馬,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
⑶ 愛爾蘭距離英國,法國,義大利 這3個國家,哪個要近些
愛爾蘭距離英國最近,因為愛爾蘭島就緊挨著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就在大不列顛島的西岸,距離很近,就隔著一段海。
愛爾蘭共和國是一個西歐的議會共和制國家,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是北美通向歐洲的通道,愛爾蘭自然環境保持得相當好,素有「翡翠島國」之稱,全國綠樹成蔭,河流縱橫。草地遍布,所以又有「綠島」和「綠寶石」之稱。
(3)義大利首都和都柏林哪個好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愛爾蘭境內中部為平原,多湖泊和沼澤,平均海拔100米左右。北部,西北部和南部為高原和山地。中部是丘陵和平原,沿海多為高地;最長的河流香儂河(Abha na Sionainne)長約370多公里,最大的湖泊為科裡布湖(Loch Koilib)。
愛爾蘭島南北長475公里,東西寬275公里,全島面積為8.4萬平方公里,其中5/6的面積屬於愛爾蘭共和國。愛爾蘭國土由中部平原和環列四周的濱海山構成,形似一個邊緣陡峭的盆地,南北高中間低;
中部平原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拔30~120米,間有海拔200~300米的低丘,這一地區被茂盛的森林覆蓋,綠地遍野,是理想的草原牧場。
⑷ 歐洲所有國家的首都
1、義大利首都:羅馬
2 、法國首都:巴黎
3 、英國首都:倫敦
4、德國首都:柏林
5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6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7、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8 、瑞士首都:伯恩
9、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0、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11、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12、列支敦斯登首都:瓦杜茲
13、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14、挪威首都:奧斯陸
15、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16、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17、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18、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20、希臘首都:雅典
21、梵蒂岡首都:梵蒂岡城
22、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
23、馬爾他首都:瓦萊塔
24 、安道爾首都:安道爾城
25、波蘭首都:華沙
26、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27、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28、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29、烏克蘭首都:基輔
30、捷克首都:布拉格
31、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32、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33、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34、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
35、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36、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37、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
38、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
39、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40、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
41、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42、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43、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
44、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
45、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46、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
47、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
48、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4)義大利首都和都柏林哪個好擴展閱讀:
歐洲知名大都市介紹:
1、倫敦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截至2016年,大倫敦都會區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人口約890萬人。2016年,倫敦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2018年10月,第十七屆「全球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發布,倫敦排名第三。
2、巴黎
巴黎(Paris),是法蘭西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中心,世界五個國際大都市之一(其餘四個分別為紐約、倫敦、東京、香港),並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巴黎位於法國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橫跨塞納河兩岸,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52′、東經2°25′。廣義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
小巴黎指大環城公路以內的巴黎城市內,面積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萬;大巴黎包括城區周圍的上塞納省、瓦勒德馬恩省、塞納-聖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茲省、塞納-馬恩省和埃松省七個省。
共同組成巴黎大區,這片地區在古代就已經被稱作「法蘭西島」(ile-de-france),面積達12000平方公里。
3、莫斯科
莫斯科(Moscow),是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莫斯科和伏爾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處相通,是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上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俄羅斯重要的工業製造業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從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到沙皇俄國至蘇聯及俄羅斯聯邦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
莫斯科擁有眾多名勝古跡,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莫斯科城市規劃優美,掩映在一片綠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歐洲
⑸ 歐洲各國國名及其首都
英國(倫敦)
法國(巴黎)
波蘭(華沙)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瑞士(伯爾尼)
義大利(羅馬)
德國(柏林)
瑞典(斯德哥爾摩)
挪威(奧斯陸)
希臘(雅典)
摩納哥(摩納哥)
拉脫維亞(里加)
愛爾蘭(都柏林)
捷克(布拉格)
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
阿爾巴尼亞(地拉那)
葡萄牙(里斯本)
土耳其(安卡拉)
保加利亞(索非亞)
荷蘭(阿姆斯特丹)
馬爾他(瓦萊塔)
馬其頓(斯科普里)
冰島(雷克雅未克)
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
丹麥(哥本哈根)
比利時(布魯塞爾)
盧森堡(盧森堡)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
西班牙(馬德里)
梵蒂岡(梵蒂岡城)
聖馬利諾(聖馬利諾)
匈牙利(布達佩斯)
安道爾(安道爾)
芬蘭(赫爾辛基)
列支敦斯登(瓦杜茲)
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
俄羅斯(莫斯科)
烏克蘭(基輔)
白俄羅斯(明斯克)
法羅群島(曹斯哈恩)
愛沙尼亞(塔林)
立陶宛(維爾紐斯)
摩爾多瓦(基希訥烏)
(5)義大利首都和都柏林哪個好擴展閱讀:
歐洲的著名景點:
1.威尼斯水城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藝復興的精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上帝將眼淚流在了這里,卻讓它更加晶瑩和柔情,就好像一個漂浮在碧波上浪漫的夢。
2.尼斯湖
尼斯湖亦譯內斯湖,位於英國蘇格蘭高原北部的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面積並不大,卻很深。傳說這兒住著一隻水怪,因此吸引了大量遊客。
3.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是從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徵,有倫敦正門之稱。
4.埃菲爾鐵塔
埃菲爾鐵塔 ,鐵塔設計新穎獨特,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是法國巴黎的重要景點和突出標志。
5.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志性建築物。在它是歐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偉與細膩於一身,它被譽為哥特式教堂建築中最完美的典範。
6.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一座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的教堂建築,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7.凱旋門
巴黎凱旋門是歐洲100多座凱旋門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築之一。這座雄偉的建築是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
8.盧浮宮
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始建於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
9.羅馬競技場
義大利古羅馬競技場羅馬斗獸場是古羅馬帝國專供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觀看斗獸或奴隸角斗的地方。
10.普羅旺斯
普羅旺斯是世界聞名的薰衣草故鄉和倍受遊人青睞的旅遊勝地。
11.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於義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
12.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宮高大堅固的圍牆和鍾樓、金頂的教堂、古老的樓閣和宮殿構成了一組無比美麗而雄偉的藝術建築群。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13.帕特農神廟
帕特農神廟 ,在希臘首都雅典衛城坐落的古城堡中心,石灰岩的山崗上,聳峙著一座巍峨的長方形建築物,神廟矗立在衛城的最高點,這就是在世界藝術寶庫中著名的帕特農神廟。這座神廟歷經兩千多年的滄桑之變,如今廟頂已坍塌,雕像盪然無存,浮雕剝蝕嚴重,但從巍然屹立的柱廊中,還可以看出神廟當年的豐姿。
14.米蘭大教堂
米蘭大教堂 ,義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稱杜莫主教堂,位於義大利米蘭市,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奧隆那河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名城,是義大利的第二大城市。
15.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許多文物和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⑹ 求歐洲各國首都
歐洲共有48個國家和地區:
1、義大利首都:羅馬
2、法國首都:巴黎
3、英國首都:倫敦
4、德國首都:柏林
5、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6、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7、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8、瑞士首都:伯恩
9、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0、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11、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12、列支敦斯登首都:瓦杜茲
13、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14、挪威首都:奧斯陸
15、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16、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17、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18、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20、希臘首都:雅典
21、梵蒂岡首都:梵蒂岡城
22、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
23、馬爾他首都:瓦萊塔
24、安道爾首都:安道爾城
25、波蘭首都:華沙
26、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27、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28、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29、烏克蘭首都:基輔
30、捷克首都:布拉格
31、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32、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33、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34、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
35、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36、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37、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
38、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
39、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40、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
41、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42、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43、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
44、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
45、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46、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
47、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
48、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⑺ 都柏林是哪個歐洲國家的首都
摘要 您好!都柏林(Dublin)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和交通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地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河口、都柏林地區中心。
⑻ 歐洲都有哪些國家
1、義大利首都:羅馬
2 、法國首都:巴黎
3 、英國首都:倫敦
4、德國首都:柏林
5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
6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
7、盧森堡首都:盧森堡市
8 、瑞士首都:伯恩
9、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10、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11、摩納哥首都:摩納哥
12、列支敦斯登首都:瓦杜茲
13、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14、挪威首都:奧斯陸
15、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
16、芬蘭首都:赫爾辛基
17、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18、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19、葡萄牙首都:里斯本
20、希臘首都:雅典
21、梵蒂岡首都:梵蒂岡城
22、聖馬利諾首都:聖馬利諾
23、馬爾他首都:瓦萊塔
24 、安道爾首都:安道爾城
25、波蘭首都:華沙
26、愛沙尼亞首都:塔林
27、拉脫維亞首都:里加
28、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
29、烏克蘭首都:基輔
30、捷克首都:布拉格
31、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
32、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
33、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34、摩爾多瓦首都:基希訥烏
35、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
36、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
37、黑山共和國首都:波德戈里察
38、科索沃首都:普里什蒂納
39、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40、馬其頓首都:斯科普里
41、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
42、波黑共和國首都:薩拉熱窩
43、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
44、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
45、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46、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
47、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
48、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⑼ 各個國家的首都是什麼
1.中國——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2.俄羅斯——莫斯科
莫斯科(Moscow),是俄羅斯聯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綜合性城市,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處俄羅斯歐洲部分中部、東歐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亞烏扎河兩岸。莫斯科和伏爾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處相通,是俄羅斯乃至歐亞大陸上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俄羅斯重要的工業製造業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3.巴西——巴西利亞
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連周圍8個衛星城鎮的聯邦區 ,面積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萬(1990年)。地處高原,氣候溫和宜人。年平均氣溫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於10月~翌年4月。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
4.韓國——首爾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5.日本——東京
東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是位於日本關東平原中部面向東京灣的國際大都市,是日本事實上的首都(但並沒有正式的相關法律規定)。狹義上指東京都、或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群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東京是江戶幕府的所在地——江戶在慶應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為東京的一個地方。
6.朝鮮——平壤
平壤(朝鮮文:평양),全稱為平壤直轄市(朝鮮語:평양 직할시),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朝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平壤位於朝鮮半島西北部,大同江橫跨其中,因其地勢平坦而得名。大同江與其支流流經市中心。是朝鮮半島歷史最悠久的城市,相傳早在檀君時代就被定為都城。全市下轄18個區域、2郡,總面積3,194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人口約325.5萬人。
首都,又稱國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稱謂。1927年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將南京稱為首都,至此中國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稱呼,並將該詞沿用至今。
首都通常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經濟活動的中心城市,各類國家級機關集中駐扎地,國家主權的象徵城市。有的國家不只有一個首都,也有的國家為了謀求發展而進行遷都。中國歷朝歷代的首都也在不斷變化。
(9)義大利首都和都柏林哪個好擴展閱讀:
詞語來源
1927年(民國16年),民國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將南京城區、上海城區改為「特別市」分出江蘇,南京稱為首都,至此中國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稱呼。
1927年3月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江寧縣,旋改江寧為南京。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南京市政廳於1927年4月24日成立,隨即開始編輯《南京特別市市政府公報》,第1號於6月出版。翻閱《金陵全書》時可以發現,《南京特別市市政公報》一度改名為《首都市政公報》。1927年6月1日,改市政廳為南京市政府。6月6日,國民政府頒布《南京特別市暫行條例》,定南京為特別市,由國民政府直接領導。
1929年第33期的《市政公報》中收錄了曾擔任過南京市副市長的馬元放撰寫的言論《首都與南京》。他認為」南京「二字始於明朝永樂年間,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當時南京稱京師、北平稱北平府,後來明成祖繼位,將北平改稱北平府。永樂十九年大舉北遷,北平改稱京師、京師則改稱南京。「北平既已改稱北平,此一國唯一國都所在地之南京,自應正名為首都或京師,方足以正全國之視聽。」
他在文中還列舉了「特別市組織法第三條之規定」,力主改南京市為首都市。他的呼籲有很多人支持,接下來一期的《市政公報》收錄了當時南京市市長劉紀文關於「改南京市為首都市案」連續發布的3道公文:《函國府各委員為南京市應改為首都市情形請表贊同案由》《呈國民政府再擬將南京市政府名稱改為首都市政府祈核示由》《呈行政院為呈請修改南京特別市市政府改稱首都市政府祈示遵由》。
1929年(民國18年)4月16日,國民政府決定改南京特別市為首都特別市,市政府隸屬關系不變。1930年(民國19年)5月3日,新修訂《市組織法》頒布,廢除特別市,南京以首都所在,列為行政院直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