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03年非典義大利怎麼樣

03年非典義大利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4-30 18:33:25

⑴ 抗擊非典的全球疫情

截至2003年7月11日的疑似SARS病例(**)國家/地區病人死亡康復中國53273494941香港17552991456台灣30747260加拿大25038194新加坡20634172美國71467越南63558菲律賓14212德國1019泰國927蒙古909法國716澳洲505馬來西亞523義大利404英國404韓國303印度303瑞典303印尼202南非110巴西101哥倫比亞101芬蘭101科威特101澳門101紐西蘭101愛爾蘭101羅馬尼亞101俄羅斯101西班牙101瑞士101總共80697797452(**) WHO最後公布統計數字是在2003年7月11日,但之後有調整。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⑵ 03年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怎麼治癒好的

03年的非典在傳染性上,相對比較弱 ,再加上天氣變暖,氣溫升高,病毒難以存活,就這樣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努力下終於戰勝了非典。

事實上,2002年底廣東就出現了非典。不過,當時並不嚴重。另外,由於種種隱瞞,人們並沒有注意到。非典病毒攜帶者依舊活躍,加上春運,病毒在不知不覺中傳播。直到二月至2003年3月,疫情大爆發,全世界都有感染者,尤其是當時的香港、廣東、北京等地。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關注一下。隨著小湯山醫院的成立和中小學的停課,一場抗擊非典的全面戰役開始了。

2013年11月1日,《科技日報》報道,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學研究所石正利研究組分離出一種SARS樣冠狀病毒(SARS-like-COV),進一步證實了菊花蝙蝠是SARS病毒的來源。研究人員認為,人類感染SARS是由於食用攜帶SARS病毒的野生動物所致。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與我們目前的肺炎類型相似,並且與野生動物有很大關系。我們很難記住我們沒有受到壞習慣的折磨!我希望我們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再吃野生動物,放過它們,也放過自己!最後,我要感謝像鍾南山這樣奮戰在防疫戰線上的無數英雄!

⑶ 03年的非典是怎麼消失的怎麼治癒好的

非典還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特徵,感染者基本都是黃種人,全球九成感染者都為中國人,中國最危機的時刻,歐洲等西方國家基本無感。

至於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個傳染病是怎麼來的,最後又是怎麼消失的,這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地方。

據查,非典最早可能是一位廣東順德人吃了野生果子狸,才感染上了病毒,還有人說非典是一種病毒武器,是人為製造出的有針對性的武器,畢竟感染人群具有特定性,受害者也大多為中國人。至於這個病毒到底是怎麼來的,至今也沒有定論。



通過非典的一些往事,我們必須要謹記以下幾點:

1、一定要重視防疫工作,出門戴醫用口罩,日常家庭消毒也要重視起來。

2、一定要重視交叉感染,杜絕聚會,減少出門次數,做到主動隔離。

3、不要抱有僥幸心理,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人,易感染的人群都是不重視的人。

無知者無畏的人群,也是最危險的人群,尤其是中年人對這些東西最不感冒,家中子女一定要及時提醒,申明厲害

⑷ 非典背景資料

30餘個國家和地區
2003年爆發的「非典」是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一場疫病危機,其中中國內地是重災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日內瓦時間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9日下午2時,席捲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SARS疫情,已經導致全球累計臨床報告病例8421例,其中中國內地5328例,佔63%;全球死亡病例784例,其中中國內地340例,佔44%。
「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國內地出現病例並開始大范圍流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疫情主要發生在粵港兩地;2003年3月以後,疫情向全國擴散,其中尤以北京為烈。2004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解除對北京的旅遊禁令,表明中國內地抗擊「非典」取得勝利。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在病症的病原體被確定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病症的特點而定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也有媒體將該病按英文簡稱SARS音譯為薩斯病、沙斯病、沙士病或煞斯病。由於SARS與香港特區之英文簡稱HKSAR相近,港府曾有一段時間稱該病毒為「SRS」,把代表急性的"A"刪去。
SARS病毒是武爾班尼(Carlo Urbani)發現的。武爾班尼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醫生。他在越南研究本病毒時受到了感染,其後於2003年3月在泰國不治殉職。研究指出,本病是由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冠狀病毒科成員所引起的,應該是由已被感染的人所咳出的飛沫傳染,傳染需要靠近的接觸。此病平均引致7%-15%的病患者死亡。但具體數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各地都不相同。WHO同時警告,該病死亡率在未來有可能達到15%。不同年齡段的死亡率為:24歲和以下人群死亡率為1%,25到44歲死亡率為6%,45到64歲死亡率15%,65歲以上的死亡率則超過50%。

⑸ 2003年的非典中的英雄人物

中國大陸

葉欣(2003年3月25日,廣州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急診科護士長)

李曉紅(1974年7月-2003年4月16日,武警北京總隊醫院內二科主治醫師)

鄧練賢(2003年4月21日,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傳染病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

梁世奎(1946年-2003年4月24日,山西省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楊濤(1960年-2003年5月6日,北京市通州區潞河醫院放射科醫生)

丁秀蘭(1954年3月24日-2003年5月13日,北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急診科副主任、急診科黨支部書記)

中國香港

劉永佳(1965年-2003年4月26日,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護士)

謝婉雯(1968年3月31日-2003年5月13日,屯門醫院胸肺科內科醫生)

鄧香美(1967年-2003年5月16日,基督教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劉錦蓉(1956年-2003年5月27日,基督教聯合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王庚娣(1950年-2003年5月31日,威爾士親王醫院健康服務助理)

張錫憲(1945年-2003年5月31日,香港耳鼻喉科私人執業專科醫生)

鄭夏恩(1973年-2003年6月1日,大埔醫院醫生)

中國台灣

林永祥(2003年4月28日,高雄長庚醫院內科醫生)

陳靜秋(2003年5月1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理長)

林佳鈴(2003年5月11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士)

林重威(2003年5月15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醫生)

鄭雪慧(2003年5月18日,台北市立和平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義大利

卡爾婁·武爾班尼(2003年3月29日,首位發現SARS的醫生,世界衛生組織派駐越南河內醫生)

(5)03年非典義大利怎麼樣擴展閱讀

2003年SARS事件爆發過程:

SARS事件最早是於2002年11月16日在廣東順德爆發的。 而第一例有報告病例的患者是於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發現患病的黃杏初。2003年1月10日,黃杏初康復出院,後被認定為中國首例非典型肺炎報告病例。

2002年12月底,廣東民間出現了關於一種致命怪病的傳言,甚至說出在一些醫院有病人因此怪病而大批死亡。

由於坊間流傳指煲醋和喝板藍根可以預防怪病,因此市面出現搶購米醋和板藍根的風潮。不少人由於買不到米醋和板藍根,轉而致電在香港的親友協助,使病情得以為外間知悉。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鄰近廣東省,有不少有親友在廣東省的工人都要求僱主在工作間煮米醋,讓米醋的蒸氣消毒殺菌。有部份僱主拒絕了這種聽似無稽的方法,但亦有僱主為求雇員安心而遵從。

⑹ 非典是什麼它有什麼危害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在病症的病原體被確定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病症的特點而定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也有媒體將該病按英文簡稱SARS音譯為薩斯病、沙斯病、沙士病或煞斯病。由於SARS與香港特區之英文簡稱HKSAR相近,港府曾有一段時間稱該病毒為「SRS」,把代表急性的"A"刪去。

SARS病毒是武爾班尼(Carlo Urbani)發現的。武爾班尼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醫生。他在越南研究本病毒時受到了感染,其後於2003年3月在泰國不治殉職。研究指出,本病是由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冠狀病毒科成員所引起的,應該是由已被感染的人所咳出的飛沫傳染,傳染需要靠近的接觸。此病平均引致7%-15%的病患者死亡。但具體數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各地都不相同。WHO同時警告,該病死亡率在未來有可能達到15%。不同年齡段的死亡率為:24歲和以下人群死亡率為1%,25到44歲死亡率為6%,45到64歲死亡率15%,65歲以上的死亡率則超過50

⑺ 關於非典的資料

30餘個國家和地區
2003年爆發的「非典」是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一場疫病危機,其中中國內地是重災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日內瓦時間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9日下午2時,席捲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SARS疫情,已經導致全球累計臨床報告病例8421例,其中中國內地5328例,佔63%;全球死亡病例784例,其中中國內地340例,佔44%。

「非典」自2002年11月在我國內地出現病例並開始大范圍流行,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3月,疫情主要發生在粵港兩地;2003年3月以後,疫情向全國擴散,其中尤以北京為烈。2004年6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解除對北京的旅遊禁令,表明中國內地抗擊「非典」取得勝利。

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英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在病症的病原體被確定後,世界衛生組織(WHO)根據病症的特點而定名為「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也有媒體將該病按英文簡稱SARS音譯為薩斯病、沙斯病、沙士病或煞斯病。由於SARS與香港特區之英文簡稱HKSAR相近,港府曾有一段時間稱該病毒為「SRS」,把代表急性的"A"刪去。

SARS病毒是武爾班尼(Carlo Urbani)發現的。武爾班尼是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醫生。他在越南研究本病毒時受到了感染,其後於2003年3月在泰國不治殉職。研究指出,本病是由一種以前未被發現的冠狀病毒科成員所引起的,應該是由已被感染的人所咳出的飛沫傳染,傳染需要靠近的接觸。此病平均引致7%-15%的病患者死亡。但具體數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各地都不相同。WHO同時警告,該病死亡率在未來有可能達到15%。不同年齡段的死亡率為:24歲和以下人群死亡率為1%,25到44歲死亡率為6%,45到64歲死亡率15%,65歲以上的死亡率則超過50%。

一、「非典」是指自2003年以來我國局部地區發生的一類由冠狀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症。它是主要通過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染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在家庭和醫院有顯著的聚集現象。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

二、非典型肺炎的臨床表現與以往不同的是,首先病人高燒、乾咳,並且沒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狀,也沒有通常感冒常見的白色或黃色痰液,偶爾病人痰中帶血絲,出現呼吸急促的現象,個別病人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一般情況下,患者發燒時白細胞會升高,而此次非典型肺炎病人白細胞正常或下降。「非典」到了一定程度以後,症狀會和感冒比較好區別,但是在初期的時候,有時候還是非常容易混淆,甚至一部分「非典」的病人,開始的時候症狀類似於感冒,或者完全和感冒相同,或者有點象流感一樣,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因為作為「非典」的病原體來說,不是一下子到肺部的,要經過上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到肺部,我們觀察的病人,往往是持續的發熱,持續三五天,甚至再長的時間,但是在觀察的過程中,突然出現病情的轉機。病人通常的症狀有乾咳少痰,個別痰中帶血,嚴重的會呼吸困難。一般感冒病症包括發燒、咳嗽、頭痛,可在數日後轉好,並且一般沒有肺炎跡象。

三、潛伏期約為二至十二天之間,多數人通常在四到五天就有明顯症狀。目前大家公認的傳播途徑是經過呼吸道傳播,主要是通過飛沫來傳播,特別是近距離接觸,咳嗽、噴嚏、病人的分泌物、體液接觸所傳染;現在又有一些其它情況,直接接觸病人後,通過手,再揉鼻子、眼睛等,也是一個傳播途徑。

四、建議如發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應及早就診,因為這種病在觀察的過程中,會突然加重,假如能及早發現,給予及時治療,大多數的病人經過數周就可以康復出院。另外到醫院就診,除了早期診斷和治療以外,可以及時的採取隔離措施,避免回家裡感染家人和到社會上傳染給別人。還有,有些人認為如果有流鼻涕的症狀,就肯定不是「非典」是不對的。無論「非典」病原體是什麼,都是經過上呼吸道,經過口咽、鼻喉部侵入的,所以早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普通感冒的類似症狀。懷疑感染非典型肺炎應及早到醫院就診,X光檢驗有助於診斷。

五、目前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但經及時的支持性治療和對症治療後,絕大多數病人可以痊癒康復。目前衛生部疾病控制司組織多學科專家,在總結前階段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全國非典型肺炎防治技術方案》。目前沒有疫苗預防非典型肺炎,而且也沒有特效葯物和治療方法,所以說,預防「非典」最根本的辦法是強身健體,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六、主要可以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① 培養和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打噴嚏、咳嗽和清潔鼻子後要洗手;洗手後,用清潔的毛巾和紙巾擦乾。不要共用毛巾。

② 注意均衡飲食、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定期運動、充足休息。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經常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③ 室內經常通風換氣,促進空氣流通,注意居室環境清潔衛生,勤曬衣被。(室內安裝空調的要保持空調設備的良好性能,並經常清洗隔塵網,保證送風安全。)

④ 避免前往空氣疏通不暢、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或長時間呆在密閉的空間內。

⑤ 出現病症應及時就醫。

⑻ 非典的資料

非典型性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s)是指由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立克次體、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

其實在醫學界,人們對03年發生的這場傳染病的名稱存在爭議,因為已經查明,這種病其實並不是醫學上通常所說的「非典型肺炎」,而是「傳染性冠狀病毒肺炎」。

對於這種型傳染病,人們的認識有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概念也漸趨正確。起初人們認為,致病原因是衣原體病毒,直到03年3月份才弄清其病原體是「冠狀病毒」。我國廣東醫生在與病魔的搏鬥中,根據其臨床上有發燒、咳嗽、肺部有陰影等肺炎共性症狀,但與由肺炎鏈球菌等細菌引起的肺炎相比,症狀不夠典型,病原體尚未完全明確,而且有傳染性強、使用抗菌葯物治療無效等特徵,於1月22日首次使用「非典型肺炎」來命名它,世界衛生組織也確認了其醫學名稱Atypical pneumonia,簡稱ATP。2月底,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籍傳染病專家卡洛·厄巴尼(Carlo Urbani)大夫根據當時已經掌握的情況將其命名為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簡稱SARS),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以此取代了ATP。

事實上,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這一命名也沒有充分反映該病症的本質特徵,早有人建議應該將其命名為「傳染性冠狀病毒肺炎」(果真如此,可縮略為「冠肺」)。這種建議雖然尚未被社會和醫學界接受,但足以佐證了SARS和非典一樣,都是反映人們一定階段對事物區別性特徵的認識。

目前已經找到治療方法,中國和歐盟科學家聯手,成功找到了15種能有效殺滅非典病毒的化合物,為合成非典治療葯物提供了新方法。中歐科學家2005/6/9日在杭州結束的「中國—歐盟非典診斷及病毒研究」項目學術年會上公布了這一成果。

香港大學的新近研究表明,蝙蝠可能是SARS病毒野生宿主

計算機漢字輸入專家周鋼曾於2003年建議「非典型性肺炎」可以稱為「肺痶」。

不過,仍然建議應該按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命名原則,在醫學界稱之為SARS(音「薩斯」)。香港醫學界在第一時間與WHO一樣,改稱為SARS,中國大陸地區,因為民間一直以簡稱「非典」來稱之,故在詞條本身,不建議更改。

-------------------------------------------------------------------------------------------------------------

傳統醫學上的非典型肺炎是相對典型肺炎而言的,典型肺炎通常是由肺炎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症狀比較典型,如發燒、胸痛、咳嗽、咳痰等,實驗室檢查血白細胞增高,抗菌素治療有效。非典型肺炎本身不是新發現的疾病,它多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引起,症狀、肺部體征、驗血結果沒有典型肺炎感染那麼明顯,一些病毒性肺炎抗菌素無效。

非典型肺炎是指一組由上述非典型病原體引起的疾病,而不是一個明確的診斷。其臨床特點為隱匿性起病,多為乾性咳嗽,偶見咯血,肺部聽診較少陽性體征;X線胸片主要表現為間質性浸潤;其疾病過程通常較輕,患者很少因此而死亡。

非典型肺炎的名稱起源於1930年末,與典型肺炎相對應,後者主要為由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60年代,將當時發現的肺炎支原體作為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體,但隨後又發現了其他病原體,尤其是肺炎衣原體。目前認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體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軍團菌和立克次體(引起Q熱肺炎),尤以前兩者多見,幾乎占每年成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的1/3。這些病原體大多為細胞內寄生,沒有細胞壁,因此可滲入細胞內的廣譜抗生素(主要是大環內酯類和四環素類抗生素)對其治療有效,而β內醯胺類抗生素無效。而對於由病毒引起的非典型肺炎,抗生素是無效的。

---------------------------------------------------------------------------------------------

黃杏初,中國首例報告SARS病人(即中國大陸地區俗稱的「非典病人」),也是全球首例。

------------------------------------------------------------------------------------------------------------

SARS症狀及體征臨床診斷

1.流行病學史

1.1 發病前2周曾密切接觸過同類病人或者有明確的傳染給他人的證據

1.2 生活在流行區或發病前2周到過SARS正在流行的地區

2.症狀與體征

發熱(>38℃)和咳嗽、呼吸加速,氣促,或呼吸窘迫綜合征,肺部羅音或有肺實變體征之一以上。

3.實驗室檢查

早期血WBC計數不升高,或降低。

4.肺部影像學檢查

肺部不同程度的片狀、斑片狀浸潤性陰影或呈網狀樣改變

5.抗菌葯物治療無明顯效果。

SARS的臨床診斷

根據病例的流行病學資料、症狀與體征、實驗室檢驗、肺部影像學檢查綜合判斷進行臨床診斷,一旦病原確定,檢測方法特異,即建立確診病例的定義。

疑似病例:1.1+2+3或1.2+2+3+4

臨床診斷病例:1.1+2+3+4或1.2+2+3+4+5

SARS重症病例診斷標准

SARS病例符合下列標準的其中1條可診斷為SARS的重症病例:

1.多葉病變或X線胸片48小時內病灶進展>50%

2.呼吸困難,呼吸頻率>30次/分;

3.低氧血症,吸氧3-5升/分條件下,SaO2< 93%,或氧合指數<300mmHg。

4.出現休克、ARDS或MODS(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
-------------------------------------------------------------------------------------------------------------
顯而易見的是,由於SARS是由於病毒引起,所以,針對細菌有效的任何抗生素類葯物,均對此疾病無明顯療效。

傳統意義的「非典型肺炎」,可能是由於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病原體引起,或由罕見細菌引起,則可能會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有敏感性,即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即紅黴素類)可以作為特效葯物治療。

但若傳統意義上的「非典型肺炎」也是由於病毒引起,則抗生素也無效。此時,若運用抗生素,實為抗生素的濫用。

⑼ 2003年非典在多少個國家發生

2003年爆發的「非典」是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面臨的一場疫病危機,其中中國內地是重災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日內瓦時間2002年11月1日至2003年6月9日下午2時,席捲32個國家和地區。

亞洲:中國、泰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歐洲:瑞士、瑞典、英國、俄羅斯、法國、德國、等;美洲:美國、巴西、加拿大等;澳大利亞、科威特、哥倫比亞等國家和地區也被SARS病毒侵入。

中國大陸地區SARS疫情統計(截止到2003年5月18日)病例4698,死亡284,康復 1529。在此期間發生了一系列事件:引起社會恐慌,包括醫務人員在內的多名患者死亡,世界各國對該病的處理,疾病的命名,病原微生物的發現及命名,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及媒體的關注等等。

(9)03年非典義大利怎麼樣擴展閱讀:

臨床表現:

潛伏期1~16天,常見為3~5天。起病急,傳染性強,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可有畏寒,體溫常超過38℃,呈不規則熱或弛張熱,稽留熱等,熱程多為1~2周;伴有頭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瀉。

起病3~7天後出現乾咳、少痰,偶有血絲痰,肺部體征不明顯。病情於10~14天達到高峰,發熱、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狀加重,並出現頻繁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略有活動則氣喘、心悸,被迫卧床休息。這個時期易發生呼吸道的繼發感染。

病程進入2~3周後,發熱漸退,其他症狀與體征減輕乃至消失。肺部炎症改變的吸收和恢復則較為緩慢,體溫正常後仍需2周左右才能完全吸收恢復正常。

輕型患者臨床症狀輕。重症患者病情重,易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兒童患者的病情似較成人輕。有少數患者不以發熱為首發症狀,尤其是有近期手術史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

⑽ 03年的那場非典也就是一場流感吧

是的,就是一場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又稱SARS。需要使用抗病毒葯物,專業的有達菲,常用的像快克之類抗病毒的感冒葯也有點用。在未查明病因前,被叫做「非典型性肺炎」,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稱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簡稱SARS,是一種因感染SARS相關冠狀病毒而導致的以發熱、乾咳、胸悶為主要症狀,嚴重者出現快速進展的呼吸系統衰竭,是一種新的呼吸道傳染病,極強的傳染性與病情的快速進展是此病的主要特點。

閱讀全文

與03年非典義大利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姓氏起源於哪個朝代 瀏覽:14
印度的食物是怎麼過冬的 瀏覽:983
伊朗的貨物有些什麼 瀏覽:140
印尼用什麼餌料 瀏覽:174
中興為什麼要賣晶元給伊朗 瀏覽:451
印度一九年gdp是多少 瀏覽:338
也想你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175
內閣制為什麼是英國的 瀏覽:337
越南什麼時候審批中國人過關 瀏覽:309
中國垃圾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瀏覽:359
越南軍警工資如何 瀏覽:423
愛人錯過中國版怎麼唱 瀏覽:722
英國直飛有什麼航班 瀏覽:277
印尼巴士怎麼加寶馬 瀏覽:781
一個伊朗白色的硬幣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366
中國一汽r9打火沒反應怎麼回事 瀏覽:574
哪個國家沒有進中國隊球門 瀏覽:518
中國高考錄取分數最低是哪個省 瀏覽:424
印尼金光集團的黃志源是哪裡人 瀏覽:182
越南芒果有哪些產品 瀏覽: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