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人不懷戀強大的羅馬帝國時代的原因
因為祖先不同。
現代的義大利人源自古日耳曼建立的法蘭克王國,查理大帝死後,帝國被一分為三,分別是西法蘭克即法蘭西,東法蘭克即德意志,中法蘭克也就是義大利。而法蘭克是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的國家,現代義大利人的族源是日耳曼,又融入了古羅馬人,所以才形成今天具有特色的義大利人。所以今天的義大利人不會太古羅馬的輝煌。現代可真正意義上稱得上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只有羅馬尼亞國。
❷ 羅馬帝國曾那麼強大,義大利統一全國後為什麼卻不用「羅馬」為國名
西羅馬帝國覆滅後,再次被統一是由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可當法蘭克分裂之後,在法蘭克土地上分裂為西,中,東法蘭克王國,也就形成了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三國的雛形,再然後日耳曼王國林立,各日耳曼王國結成聯盟,這個聯盟叫作神聖羅馬帝國,以選舉制在七大選帝侯中選出神聖羅馬皇帝,意指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人,這個皇帝前期只是盟主地位,後期仰仗著自己的本屬王國勢力而發號施令;19世紀60年代,在愛國者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努力下,義大利統一運動(義大利復興運動)蓬勃開展。1861年,義大利王國宣布成立,原撒丁王國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成為了義大利國王。而這個義大利王國是從奧匈帝國脫離出來的,通過義大利建國努力,奧匈帝國無奈允許義大利獨立,當時的奧匈帝國皇帝已經連續幾代選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那麼義大利從君主國奧星帝國分離出來,就當然不能與君主國君主爭奪名號,由於中世紀日耳曼聯盟一直以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鬆散的國家存在,存世於962年—1806年,這個過程中,義大利領土一直處於幾大日耳曼強國之手,羅馬帝國這個名稱一直都被佔用著,一個分裂的弱國也不敢與神羅搶帝號,所以,原羅馬帝國的本土,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名稱義大利,繼承到今,只保留了羅馬城的名號,時間長了就沒有恢復舊名號的必要了,1935年巴列維王朝改波斯國名為伊朗,強大的波斯帝國在也沒有出現,1979年霍梅尼發動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但是民眾已接受了伊朗國名,就沒再恢復歷史上赫赫功勛的波斯國名,時過境遷,採用舊國名反而德不配位,引人哂笑,希臘和原南斯拉夫分裂的北馬其頓國名之爭不是非常可笑么,其實北馬其頓也好,希臘馬其頓行省也好,十幾都承擔不起古馬其頓帝國的威名;
❸ 為什麼自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義大利人再也沒
羅馬帝國強大後重心已經不在亞平寧半島了。特別是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已經亞細亞化了,跟現在義大利沒啥關系,他的重心在小亞細亞。
現代義大利人絕大部分是倫巴第人,極少部分是南亞平寧半島羅馬人,現在血統最為純正的羅馬人是羅馬尼亞人,圖拉真大帝征服羅馬尼亞之後動員國內貧民和下層軍士去的,而且義大利半島長期處於城邦分裂狀態,長期沒有統一國家,導致民族凝聚力不強,直到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將自己一生獻於祖國統一事業,將義大利人整合為一個國家,但是義大利骨子裡的散漫,懶惰,貪圖安逸的性格沒有消除,所以才會沒有崛起
❹ 羅馬帝國戰無不勝,義大利為何屢戰屢敗
義大利自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但是對比一下義大利與羅馬的戰績,天上地下,兩者確定是一個民族嗎,當真有繼承關系嗎?
圖-古代義大利
羅馬起源於亞平寧半島中部台伯河畔的一座小城。當時亞平寧半島是希臘諸城邦的殖民地,城市數量眾多,思想文化發達,海外貿易繁榮。最初羅馬既沒有聲望,也沒有實力,更被視為蠻夷。羅馬人奮鬥了一百多年,征服半島北部、將南部希臘化諸城邦變成自己的附庸,初步崛起於歐洲。
圖-羅馬征服義大利
就在羅馬人准備大展拳腳時,日耳曼人遷徙到西歐並入侵亞平寧。羅馬連敗三場,損失了十餘萬兵力。一時間羅馬內外交困、人心惶惶,附庸們也接連叛亂、想要擺脫控制。馬略推行軍事改革,用雇傭兵製取代公民兵制,並擋住了蠻族的進攻,穩定了形勢。
圖-義大利街頭
與迦太基進行的三場「布匿戰爭」是羅馬制霸歐洲的關鍵。第一次布匿戰爭,羅馬意識到制海權的重要性,不但建立起一支強大艦隊、還從迦太基手中奪取撒丁、西西里等重要島嶼。第二次布匿戰爭,雖然一開始羅馬在漢尼拔手上一敗再敗,卻也鍛煉出大量精兵猛將,還把西班牙納入版圖。第三次布匿戰爭,羅馬徹底消滅迦太基,在西地中海稱雄。
圖-羅馬共和國
羅馬挺進希臘世界,四場馬其頓戰爭打破馬其頓方陣不可戰勝的神話,征服自己原先的宗主國。公元前30年,埃及被屋大維征服,整個地中海變成羅馬共和國的內湖。公元前27年,屋大維自稱「元老院首席公民」,改共和國為帝國,羅馬達到鼎盛。
圖-義大利街頭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亞平寧半島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1859年,撒丁王國以割讓薩伏伊、尼斯為代價,換取拿破崙三世出兵打垮駐意奧軍,然後接收半島中北部。1860年,加里波第打垮兩西西里王國,撒丁王國以「國家、民族統一」為名義,接收了半島南部。1861年3月,義大利王國成了。1866年,利用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慘敗的機會,接收威尼斯,義大利「磕磕絆絆」的完成國家統一。
圖-義大利的統一
十九世紀末,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的義大利也不甘落後,1896年挑起了對衣索比亞的戰爭。沒想到侵埃意軍在阿杜瓦被全部殲滅,被迫向衣索比亞賠款認輸。消息傳回歐洲,各國嘩然,一致認為義大利是白種人的恥辱。
為挽回顏面,義大利選擇在「東亞病夫」晚清帝國身上彰顯國威。1899年照會清政府,要求租借浙江三門灣。為了壓服清政府,還特意派了一艘老式軍艦去遠東。慈禧太後一輩子對洋人卑躬屈膝,這次得知義大利的底細,說出了她一生中最霸氣的話:「一捧黃土都不給他」。見清政府並不屈服,歐洲也沒有任何國家支持,義大利政府只好借垮台來遮羞。
圖-一戰形勢
雖然義大利在歐洲難以比肩其他列強,但為了與英國爭奪霸權,德國選擇與之結盟。一戰爆發後,面對英國的「報價」,義大利毫不猶豫的投入協約國懷抱,從背後進攻奧匈帝國。只可惜意軍依然不爭氣,幾十萬軍隊在四年時間里發起十多次會戰,只把戰線推進了幾公里。
圖-義大利街頭
希特勒掌權後,德國與同屬法西斯陣營的義大利結盟。墨索里尼繼承前輩的「優良傳統」,把希特勒往死里坑。墨索里尼自作主張進攻希臘,結果遭到慘敗。為給他擦屁股,希特勒被迫把進攻蘇聯的時間推遲六個星期。巧合的是,就在德軍進攻莫斯科時,蘇聯冬季來臨,天降暴雪,德軍攻勢受阻。設想一下,如果沒有為義大利浪費六周的時間,德國說不定會獲得二戰勝利。
❺ 義大利究竟是不是羅馬後裔為何這么弱
義大利人民的性格相對的比較溫和。對於領土的擴張並沒有很大的興趣,缺少戰爭動機,而且義大利國在管理方面一直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缺少了凝聚力。在戰爭物資的准備方面也不是很充足。所以啊!對於戰爭如此佛系的義大利怎麼可能會有很強的戰鬥力?
對於一個國王都不怎麼被國民認可的國家,更不要說那墨索里尼對義大利人的重要性,那真是一點都沒有啊,人們對於這個義大利只是承認這一個國家,而且墨索里尼又不像希特勒一樣有著個人的魅力,所以無論是將軍或是士兵都不願為其賣命,也就不會被其忽悠。開戰後義大利當時所處的形勢並不是很好,周邊都是出奇的強大咱就不說那蘇軍與美軍,就是那希臘與南斯拉夫也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更別說他們背後還有英國與法國的支持!所以表現如此雞肋真的不是義大利的錯啊!
❻ 歷史···羅馬和義大利有什麼關系 現在還有羅馬么
羅馬的話有兩個,一個是古羅馬,是個國家。另一個是羅馬城,既是古羅馬首都又是現在義大利首都。古羅馬作為國家早已消失了,其版圖最大的時候包含了大半歐洲,和非洲亞洲的所有地中海沿岸地區,包含了現在義大利版圖,而現在義大利的地區既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早期其帝國的中心,後來其中心逐漸移向了東方。
還有一個叫做神聖羅馬帝國的國家,主要包含了現在德國,奧地利等地,鼎盛時期曾經包括了義大利最北端一個叫做義大利王國的國家,是後來統一義大利的撒丁王國的前身。
羅馬城最初是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並且早期一直是作為羅馬首都存在的,西羅馬滅亡後,逐漸成為了基督教的中心教皇國的所在地,一直到撒丁王國統一義大利,再次作為了義大利的首都。
現在的義大利在地理上,人種上和古羅馬聯系密切,並且繼承了大量古跡。除此之外,個人感覺沒什麼太多聯系了。文化上更是千差萬別,古羅馬是個非常崇尚武力的農業國家,而在其滅亡後義大利地區由於各種原因逐漸向商業國家傾斜,可以說是歐洲金融業的發源地,至於武力....看看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的表現就知道了,在此不贅述。
❼ 為什麼義大利在古代那麼輝煌,而到了近代卻那麼廢總感覺義大利和我國很像。
首先要明白,作為一個文明,義大利跟古羅馬帝國沒有直接關系。就像現代埃及、伊拉克、印度跟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從文明角度完全沒有關聯。
羅馬帝國興衰時間跟漢、晉時代差不太多,由於蠻族不斷入侵,476年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中華的漢族政權也由於五胡亂華幾乎遭到滅頂之災。所不同的是,現代義大利地區從那以後一直沒有恢復強有力的統一政權,一直是個地理名詞而已。而中國則幸運的在危急的滅族關頭以冉閔為代表的漢政權絕地反擊使得中華血脈得以延續,為最後隋煬帝最後統一提供了人口和文明基礎。所以中華作為一個文明從不曾中斷過。
近代義大利直到19世紀才再次統一,作為一個文明,根本就不是古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至於很多人說的足球,歐洲人倒是有句名言「義大利人作戰像踢足球,而踢球倒像是作戰」。
❽ 古羅馬和現代義大利關系大嗎
因為羅馬畢竟是義大利的首都,而古代成為了一個羅馬帝國,就是在義大利的基礎上形成的。所以古羅馬和現在已打了一針,相輔相成,古羅馬的就是現在義大利的文明,而義大利已經造就了古羅馬文明。
❾ 請問現在的義大利人與古代的羅馬人之間有多少聯系為什麼義大利人的戰鬥力還不如被羅馬人視為蠻夷之族的
有聯系的,義大利人有古羅馬人的血統。現代語言中就屬義大利語最接近拉丁語了。但是羅馬並不是戰鬥力高的代名詞。在帝國後期,尤其是戴克里先畫地而治後,羅馬的軍事實力早就今非昔比了。羅馬的社會風氣急轉直下,從貴族到平民都在腐化墮落。軍團里領兵的幾乎是蠻族僱傭軍。早就不是凱撒、屋大維那時候的羅馬了。戰鬥力分析起來很復雜,尤其是到了近現代,一國軍隊強大與否和祖先的血統幾乎沒有多大關系了。
❿ 求歷史帝解答現在的義大利和古羅馬有沒有關系
古羅馬是現今義大利的前身。
古羅馬分為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兩個時期,發源地位於亞平寧半島(義大利半島)中部沿海,首都均設立於羅馬城。從公元前509年延續至公元395年後,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
西羅馬帝國的首都不再設立於羅馬城,而是梅蒂奧拉努(現今米蘭)或者拉文納。而東羅馬帝國則與義大利半島沒有太大的關聯了,因為它的核心領土位於巴爾干半島和安納托利亞半島(小亞細亞)上,主體民族為希臘人。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滅亡,歐洲的中世紀就此拉開序幕,一直到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中世紀結束。因此,中世紀時期的義大利半島上並沒有「羅馬」這個國家,而這個時期正是義大利半島上長期分裂割據的時代,最終在公元19世紀由薩丁尼亞王國完成統一。
從羅馬共和國建國到義大利半島的統一,義大利民族都在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義大利繼承了羅馬眾多的文化遺產,所以可以說古羅馬是義大利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