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法國都被打的投降了,戰後憑什麼是聯合國五常之一
無論在二戰中還是在二戰後新世界的建立,法國都曾經是世界級別的國家,雖然在戰時被打的直接亡國了,但是法國將領戴高樂在英國一直刷存在感,而且戰後英美兩國的關系也不像現在這樣好,美國和蘇聯需要一個在歐洲大陸上對抗英國的存在,在歷史上法國也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國,其在世界上的地位還是很大的。
現在英國更是直接脫歐了,歐洲大陸上如今二戰後有點影響力的國家就是德國和法國,德國是戰敗國還沒有合法的國防軍,他是絕不可能進入聯合國五常行列的。再加上,法國之前就是非洲最大的殖民國,法國入常之後才能增加聯合國的影響力。而且這中間還有這蘇聯美國和戴高樂的極力斡旋,法國也算是躺著贏得了戰爭。
⑵ 二戰結束後,各國如何處理戰犯
二戰,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次慘痛的記憶,同時也是世界人民的一次災難,而發動這場災難的就是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中國最痛恨的東條英機。
第一個被挫骨揚灰的就是希特勒,因為他對於歐洲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個魔鬼,同時他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只要日耳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其他民族都是低劣的民族,不配與日耳曼共享地球上的資源,所以他首先就對猶太人進行了大屠殺,其中用來屠殺和做人體試驗的集中營更是臭名昭著。
在德國戰敗後希特勒自知難逃一死,於是便命令手下將自己的屍體燒毀後再掩埋,但還是被蘇聯的士兵發現了,接下來的十多年希特勒的遺體就沒得到安生過,先後被蘇聯人挖出來鑒定又埋進去達到八次之多,最後終於在1970年4月,希特勒的遺體最後一次被挖出,然後被放在了盒子里進行徹底摧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挫骨揚灰」,之後就將他的骨灰撒在了德國的河流中,徹底將他從這個世界上抹去了。
第二個骨灰被盜的就是東條英機,這個惡魔我們再也清楚不過了,是他親手發動了對華侵略戰爭,使我們飽受14年的戰亂之苦,同時他也是我們最希望被挫骨揚灰的一個人,但偏偏事與願違,在美軍准備將他和其餘六個甲級戰犯的骨灰撒進太平洋的關鍵時刻,他的骨灰被日本右翼分子偷去了一小部分。
這一小部分骨灰還被他們分別安葬在了兩個地方,第一個是日本的伊豆山,並樹了一個「七士之碑」,第二個地方在三根山,被偷偷立了一個「殉國七士墓」。
由此也可以看來這些日本右翼分子亡我中華之心不死,居然還敢明目張膽的立起墓碑,簡直就是令人發指,所以我們也不要放鬆對日本的警惕,必須時刻防備著。
而第三個被鮮花長伴的就是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說到義大利就不得不說他是一個歡脫的民族,因為義大利這個國家其實在二戰中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而且還總是在戰場上戰敗鬧笑話,希特勒就為此說過,如果滅掉義大利我只需要三個師,但保護義大利我卻要用六個師,可見義大利不但沒幫上德國什麼忙,還總給德國添麻煩。
不過這個墨索里尼始終是三大戰犯之一,為什麼義大利的人們卻對墨索里尼這么仁慈呢?這時因為墨索里尼雖然是一個獨裁主義者,但在位期間還是把國家建設的很好,並且深得民心,而他做的唯一一個錯誤決定就是在二戰時選錯了隊伍。
直到現在,墨索里尼也還安靜地躺在一個寧靜的海邊小鎮,每年都還有一些人過來祭奠,而且從義大利的一個諺語「不管你怎麼樣評價墨索里尼,但他起碼能讓火車准時發車。」中就能看出,現在的義大利人民還是非常懷念他的,而墨索里尼也可以說是二戰戰犯中下場最好的一個了。
⑶ 為啥二戰後的法國可以進聯合國五常
法國在二戰之後依然可以進入到聯合國五常,其實還是說明法國當時能力比較強。法國當時是非常有實力的,並且他也有資本可以進入到聯合國並且當時法國人非常注重機會,抓住了這個機會,作為戰勝國法國可以說有權力去為自己謀取利益。
除此之外,法國當時有非常多的海外殖民地,這些殖民地的面積也非常的廣闊並且這些殖民地能夠不斷的讓法國運行下去。可以說當時法國進入聯合國五常也是有一定資本的,因為法國本身有能力,所以也沒有國家反對。
⑷ 二戰中,德日達成結盟共識後,希特勒是如何將義大利拉入同盟的
德日就締結軍事同盟達成共識後,希特勒決心將義大利拉入同盟條約。義大利雖與德國締結過軍事同盟,但它不想當德國的副手,企圖與德國平起平坐,打一場與德國的戰爭「相平行的戰爭」,以實現復興「大羅馬帝國」的美夢,因而與德國同床異夢。德國發動侵波戰爭後,義大利拒不參戰;1940年法國敗降後,德國曾准備在英國登陸,義大利不顧德國的勸阻,單獨在非洲和希臘挑起戰火。因此,德國希望通過簽訂三國同盟條約向其施壓,迫使其調整侵略計劃,以協同德軍作戰。9月19日,里賓特洛甫前往羅馬,向墨索里尼和義大利外交大臣加•齊亞諾通報德日談判的情況,雙方就義大利簽署三國同盟條約達成協議。
⑸ 二戰時期,寸功未建的法國是憑借什麼擠進五常的
聯合國常任安理會是有五個國家組建的,分別為英國、中國、美國、俄國、法國。其中人們對於前四者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會的的意見是肯定的,而二戰時期,法國並未作出特大貢獻卻也名列其中,這與當時法國的位置、國際作用有一定關系。
美蘇在二戰後持續矛盾加重,美國在歐洲大陸需要拉攏法國作為盟友。以防止蘇聯在歐洲的擴張。對英國來說,法國是阻擋蘇聯鋼鐵洪流的最好緩沖區。也是兩個老牌殖民帝國抱團取暖的必要條件。蘇聯在當時也是看中了法國的地理位置,若是能夠將法國與自己結為同盟,順勢拿下英國,北上美國就容易的多。所以法國借著自己的地理優勢,一舉進入聯合國五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⑹ 二戰中寸功未建的法國是怎麼進入五常的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強國唯獨法國的表現是最讓人大跌眼鏡的,當時的法國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可是還不到40天就被「德國」全面攻陷,如此強大的「法國」為何會發生如此不堪的事實?其實並不是軍事上的弱小,而且題主所說在二戰中「寸功未建」這是不準確的,法國在北非戰場上還是擁有決定性地位的。法國在世界強盛了500年之久,不能因為「二戰閃擊」就忽視這個國家的存在。之所以「乳法」更多在於「德粉」的嘲笑而已。翻越世界歷史就能發現其的不攻自破。
⑺ 二戰戰敗投降的法國,憑什麼在聯合國成立之際位列五常
然而,最終法國能成為五常之一,英國人是出了大力的。二戰讓英國人國力大大衰落,丘吉爾曾說:「我的一邊坐著把一條腿搭在另一條腿上的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兩次世界大戰已經讓英國人力不從心了,它迫切的需要在未來的世界中獲得足夠的發言權。
當時美蘇兩國實力強大,做事肯定不會順著英國來,中國和英國也是互相看不順眼,遠的鴉片戰爭不說,近的在二戰中英國和中國在遠東的配合就不是很默契,所以把法國拉起來就是一個實際的選項。而美國也需要歐洲大陸存在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來壓制德國和對抗蘇聯,因此法國幾乎是唯一選擇了。
⑻ 在二戰後,為什麼法國可以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因為法國在二戰中的作用很大,產生的影響力也非常的大。
⑼ 為啥軸心國戰後都發達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集團慘遭失敗,損失慘重,除義大利1943年中途退出損失小些外,德國和日本本土一片廢墟,千瘡百孔,基礎設施嚴重損毀,青壯年人口戰死無數,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應該說重建家園,恢復生產,擺脫困境面臨嚴重困難。
後來,隨著冷戰形勢的加劇,德國、日本軍事限制也被相應解禁,軍事上也有了快速發展。如今德國、日本不光經濟經濟讓人刮目相看,事實軍事在世界也是強國。
日本還引進西方技術設備,實現了重化工業的工業變軌。為改變工業輕工業占據優勢,而重化工產業弱的局面,日本從1960年開始優先發展石油精煉、石油化工、人造纖維、機動車、工業機械、飛機、電子工業等工業種類,由此在20世紀50年代末的工業化變軌中,實現了經濟的飛速發展,20世界8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1987年超過蘇聯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除了政治地位,德國、日本已經完成具備了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各項條件。所以德國、日本一直嚷著要進入「五常」,謀求政治地位的提高,試圖重返世界一流強國之列。
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都離不開當時所處環境。軸心國從脫困到發達也是如此。其中毋庸置疑的是他們都雄厚老底子、好基礎,同時世界局勢的變化使美國為首的北約放寬了他們的發展環境,資金支援,技術轉讓,加上自身的不懈奮斗,使在戰後一二十年就擺脫了重建困境,之後快速發展,個個成為世界的發達國家。
⑽ 義大利在二戰中是如何讓在有限勢力范圍內建立自己的「新秩序「的
作為納粹德國主要盟友的義大利,對德國的依賴性很大。它一面受到德國的影響和擺布,一面在其有限的勢力范圍建立自己的「新秩序」。1939~1941年,義大利先後將阿爾巴尼亞的全部領土和南斯拉夫的科索沃、馬其頓各一部、達爾馬提亞沿海部分地區與島嶼、斯洛維尼亞南部,以及希臘的南斯波拉澤斯群島並入自己的版圖,並對被其佔領的希臘大部、南斯拉夫的黑山地區和法國的芒通和羅訥河左岸部分地區實施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