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語在歐洲哪些國家用的上
歐洲的德語圈包括這幾個國家和地區:德國,奧地利,列支敦斯登,盧森堡,瑞士,荷蘭的一些地區,比利時的靠近德國的小部分地區,義大利北部博爾加諾、科莫等地區,法國的一些地區(靠近德國的洛林地區和斯特拉斯堡地區)。
德語有標准德語(Hochdeutsch)和方言(Dialekt)之分。標准德語地區在北德下薩克森州(著名城市有漢諾威、哥廷根等),勃蘭登堡州的一些地區。德語的方言有很多種,什麼法蘭克福方言,巴伐利亞方言等等。
巴伐利亞方言與標准德語在發音上區別很大--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好像普通話和粵語的差別。巴伐利亞方言和奧地利德語有很多相同之處,但也不等同於奧地利德語。巴伐利亞方言和奧地利德語在發音上非常注重小舌音r。
奧地利人說的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德語。奧地利德語和標准德語有很多差別,這表現在發音,單詞,語法和一些口語的習慣用法。瑞士德語區說的不是標准德語,而是瑞士化的德語。盧森堡,列支敦斯登更是自己化的德語。荷蘭的一些說德語地區、比利時的個別地區和法國的斯特拉斯堡地區說--嚴格意義上算是一種德語方言。義大利北部的一些地區的德語和奧地利德語很近,但有很多義大利語化的東西,應該是義大利德語方言。捷克蘇台德地區的德語很接近薩克森方言(原薩克森王國以德累思頓為中心的地區,現在的薩克森州的絕大部分地區),但還是有差別。
1996年7月,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德語國家的有關代表聚首維也納,簽署了有關「德語正字法新規定」的聲明。這是對1901/02年官方頒布並沿用至今的「德語正字法規則」的一個重大改革。正字法只是對德語的寫法作出統一的規定,比如字母拼寫,分寫和合寫,連字元的寫法,大小寫,分音節的寫法等作出規則。
在德國有200萬的土耳其人,這是由於各方面政策造成的。200萬土耳其人同化的並不好,而且德國政府一直對此也沒有投入多少精力和資金,很多土耳其人在德國聚集一起,還是用土耳其語在交流。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土耳其人會說德語,也能用德語來很好的在德國生活,但他們很多人說的是有土耳其語口音的德語。其實這也是德語的一道「方言」風景線。
另外在波蘭德語是作為第一外語,在中小學和大學中教學和運用,這就好像英語在中國。
歐洲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有英語,德語,法語甚至西班牙語。如果俄羅斯算歐洲的話也非常之多。
『貳』 哪位能介紹一下斯特拉斯堡的情況斯特拉斯堡大學的情況
斯特拉斯堡大學
斯特拉斯堡地處法國和德國的交匯處,是橫跨法國和德國的邊境城市。環境優美,萊茵河貫穿其中。它位於歐洲的中心地帶,是歐洲議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年青人中心的所在地,被稱為歐洲的首都。由於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的大學,其中最負盛名的有斯特拉斯堡大學,斯特拉斯堡工業與藝術高等學院等名牌大學,斯特拉斯堡被譽為法國的大學城,它也是當今法國重要的科學研究中心。
斯特拉斯堡三所大學是在1569年在protestant學校的(1538年由Jean Sturm創建)基礎上建立的。protestant的高教部集中了當時最知名的學者,並且開設了神學、醫學以及法律的教學。1566年,它成立了法蘭西語言研究院,畢業的學生可在這里獲取教師等級證書。1621年法蘭西語言研究院正式進入大學的行列,具有了頒發學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資格。
到1681年,這所路德教派的學校一直保持著它的特權和地位,並成為17世紀的歐洲文化堡壘。它的「公眾權利歐洲學院」(又稱外交學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外交人才。1788-1790年METTERNICH在這里學習,而這位知名的外交官並不是從這里走出的唯一名人,之後的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也選擇了在這里完成他的學業。作為一所舊體制學校,它在法國大革命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由於該校的一名教員(CHRISTOPHE GUILLAUME KOCH)是制憲會議的成員,得益於他的周旋,學校最終避免了被解散的命運。
斯特拉斯堡的高等教育如同整個法國的高等教育一樣,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時以學院的形式重組後又發展到在大學里以設置院系的形式組織教學,1919年一戰後,斯特拉斯堡大學重新負擔起兩項使命:一方面保證法國思想文化在整個歐洲的威望,另一方面,成為萊茵河文化的一個交匯中心。在克萊蒙費朗撤退中,學校組織的抵抗成員或被押送到集中營或被暗殺,因此,二戰那段悲慘的歷史在校史上烙下了磨不去的記憶。1945年11月22日,學校正式回歸到斯特拉斯堡,於是它得以再次在和平的環境中運作和發展。1968年,法國高等教育改革法律的出台成就了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又一重大改變。之後,它按照不同的重心分化為三所大學:一大主要發展自然科學,二大主要發展人文科學,三大主要發展法律,政治,社會和技術。
斯特拉斯堡一大
學校網址:www_ulp.u-strasbg.fr
斯特拉斯堡一大是一所擁有近16500位在校學生的大學,以其在科學領域的傑出貢獻成為了法國甚至整個歐洲一流大學中的佼佼者。同時,斯特拉斯堡一大的跨學科性、與國家科研中心(CNRS)、
國家健康保健研究所(L『INSERM)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以及與國家農學研究所(L』INRA)達成的合作意向使得這一地位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斯特拉斯堡一大在不斷的探索中前行(比如在生物學、化學與自然界、醫學、計算機等幾個學科交叉形成的高新技術領域方面)。同時,學校積極支持校內項目的研發者、學者甚至學生積極創建企業以使研究成果實現產業化,他們與本國集團企業合創的「孵化」項目園地正是為促進科技轉化進程而建立的。
斯特拉斯堡一大是一所面向世界的開放性的大學,而已確定的與斯特拉斯堡另兩所大學圍繞多個項目的合作關系更增強了其開放的實力和程度。三所大學的強強聯合是為了推動教育的多元化,同時,斯特拉斯堡一大也希望該校的學生可以從眾多的國際間合作的科研項目中得到機會、提高能力。
斯特拉斯堡一大在當地經濟發展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斯特拉斯堡一大一直致力於在提高城市的開放程度,在科學變革和解決社會爭議中發揮高水平的智囊作用。
院系設置:
醫學與健康部: 醫學院、 口腔學院、 葯學院
科學部: 應用數學與計算機學院、生命科學院、天文觀測學院、化學學院、生理科學學院、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人文科學部: 教育科學與心理學學院、地理與國土整治學院、經濟與管理科學學院
工程部: 化學,聚合體與材料學學院、斯特拉斯堡生理學國家高級學院、地球科學與觀測學學院、斯特拉斯堡生態技術高級學院
教育部: Louis Pasteur de SCHILTIGHEIM巴思德技術大學學院、Haguenau技術大學學院
斯特拉斯堡二大
學校網址:www_umb.u-strasbg.fr
斯特拉斯堡二大,以文學、語言、社會科學為主。其中尤其以管理學院著稱。該大學設有很多面向國際開放的科研項目,長期接受數目眾多的外國留學生是他們的傳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大和三大因為是公立大學,全部的專業課程都採用法語授課,但是又沒有設立法語強化課程,所以外國留學生不論攻讀一大,二大和三大的何種專業,首先都應參加學習斯特拉斯堡二大為留學生進入大學專業學習做准備的法語強化課程。
院系專業設置:
藝術專業:
DEUG:(第1、2年) 藝術、音樂、造型藝術、人文科學、社會學、歷史藝術、考古學
LICENCE:(第3年) 音樂、造型藝術、應用藝術、藝術史、語言、文學、人文科學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音樂、造型藝術、應用藝術、藝術史、語言、文學、人文科學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A(DESS):(第5年) 藝術、紀錄片的創作與傳播、網頁製作與維護
社會學:
DEUG:(第1、2年) 社會與人類科學、社會學、公民與媒介、歐洲人種學、人種科學
LICENCE:(第3年) 社會經濟學、專業水平(mention)、社會發展學、人種學、人口統計學、藝術史、語言、文學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社會學、社會發展學、人種學、人口統計學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A(DESS):(第5年) 文明的一致與沖突、城市與沖突、社會實踐、人口統計學
文學與語言:
DEUG:(第1、2年) 文學與語言、外國語、語言多元化、應用型外語(德語、英語、現代希臘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義大利語)
LICENCE:(第3年) 語言多元化、藝術、文學、人文科學、應用型外語(德語、英語、現代希臘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義大利語 任選一門)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SS:第5年
專業方向一:經濟、國際關系、多媒體設計、媒體與公關、網頁創建與管理、語言學與多媒體設計
專業方向二:專業翻譯、視聽翻譯、文學翻譯、會議翻譯
外語專業:
DEUG:(第1、2年)
專業方向一:文學與語言、文學語言與外國文化、應用型外語(德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希伯萊語、義大利語、俄語、土耳其語——任選一門)
專業方向二:應用型外語(日耳曼地區語系、地中海地區語系、東歐和西歐地區語系——任選三門)
專業方向三:文學與語言、應用型外語(德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現代希臘語、義大利語、荷蘭語——任選兩門)
LICENCE:(第3年) 外國文學、文化、語言、法語(外語)、文學概論和比較、語言同聲翻譯、現代語言、人類科學)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德語、英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希伯萊語、義大利語、日語、俄語、土耳其語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SS(DEA):第5年
專業方向一:英語、德語、東方語系、地中海語系
專業方向二:經濟、國際關系、翻譯(專業翻譯、視聽翻譯、文學翻譯、會議翻譯)
專業方向三:多語種多媒體、多媒體設計、媒體與公關、網頁創建與管理、語言學與多媒體環境創建
文學專業:
DEUG:(第1、2年) 語言與文學、現代文學、古代文學、戲劇研究
LICENCE:(第3年) 古代文學、考古學、法語(外語)、藝術史、語言學、現代文學、藝術史、文學總論與比較、應用語言、人類科學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古代藝術、現代藝術、戲劇藝術、戲劇學、法語(外語)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A:第5年 古代語言學、法國文學、編劇理論、語言學
歷史學專業:
DEUG:(第1、2年) 人文科學、文學與語言、古典或現代文學
LICENCE:(第3年) 歷史、藝術史、考古學、人類科學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歷史、藝術史、考古學、歐洲文化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SS(DEA):第5年 古代科學、歐洲藝術、歷史和文化、建築學與考古學
心理學專業:
DEUG:(第1、2年) 人類科學、文學與語言、古典或現代文學
LICENCE:(第3年) 心理學、語言科學、法語(外語)
CONCOURS(1):教師資格考試
MAITRISE: (第4年) 心理學、語言科學
CONCOURS(2):教師資格考試
DEA:第5年 哲學、語言學、心理學
斯特拉斯堡三大
學校網址: www-urs.u-strasbg.fr
斯特拉斯堡三大,又稱Robert Schuman大學,於60年代初發展成為一所高等院校,1969年3月27日,斯特拉斯堡三大正式成立。創建伊始,學校就應時代之需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這為今天學校多學科和完備的學位奠定了基礎。90年代初,開設了工程學院並且在SAINT-ETIENNE成立了第二個大學技術學院(ROANNE),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增設了更多學科。
2003-2004年,加入了歐洲新的教育體系(學士、碩士、博士(LMD)體系)。
學科設置:
藝術、文學、語言
人文社會科學
法律
經濟與管理
生態學、運動學、衛生學
科學技術
院系設置:
文學、藝術、語言學院
法學院
醫學院
科學技術學院
人文社會科學院
羅阿訥大學中心
經濟、行政與管理學院
聖艾諦安高等技術研究所
羅阿訥大學學院
聖艾諦安大學技術學院
博士生院
『叄』 恐襲未果,法國留學哪裡最安全
天道小編給大家總結了法國最安全的五座留學城市,去這些城市留學安全一定能夠得到保證。
1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
斯特拉斯堡是法國第七大城市和最大的邊境城市。市區位於萊茵河西岸,東側與德國隔河相望。歷史上,德國和法國曾多次交替擁有對斯特拉斯堡的主權,因而該市在語言和文化上兼有法國和德國的特點,是這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之地,谷登堡、加爾文、歌德、莫扎特、巴斯德等德法兩國名人都曾在斯特拉斯堡居留。
二戰後,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歐洲委員會、歐洲人權法院、歐洲反貪局及歐洲議會等多個歐盟合作組織均在斯特拉斯堡設立總部。這么多歐盟組織都在這兒,所以說治安相對來說肯定是相當不錯啦。而且是著名的城市,小黑小阿也比較少。
斯堡比較著名的高等教育學校有:
斯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
法國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
簡稱ENA,是法國著名的大學校之一,創立於1945年戴高樂政府時期。其作用為訓練高級文官或行政法院法官,每年只招收一百多人,校友(稱「Enarque」)多有從政之輩(走上政治這條路的Enarque另外被稱為「Enarchie」),故有人稱法國政治為「ENACRACY」(ENA統治)。在法蘭西第五共和國的歷史上,曾經有3位總統、7位總理以及眾多部長畢業於此學校。
斯特拉斯堡國立高等建築學校(L』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architecture de Strasbourg)(ENSAS)
斯特拉斯堡高等藝術學校(é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Strasbourg),建於1892年
國立斯特拉斯堡應用科學學院(INSA de Strasbourg)
是INSA集團的第五所,也是最新的一所工程師大學校。在校的工程師專業學生1400人,其中11.4%為國際學生;116人從事教學及科研,90人從事技術管理等工作。下屬7坐實驗室。
斯特拉斯堡國際商業學校(EM Strasbourg Business School)
2 波城Pau
波城位於法蘭西共和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山區,西班牙邊境,是地中海--大西洋中樞交匯處約百萬人口的經濟中心。以法國亨利五世時代的公園和城堡而聞名,也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出生地。城市及郊區的總人口有14萬左右,享有特殊的地理條件:既靠山,又臨海,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波城距離法國首都巴黎約850公里,距離法國著名的航空城圖盧茲約200公里。
波城靠山臨海,四季氣候宜人,風景優美,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是法國最具魅力的城市,得到法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阿爾方斯?德?拉馬丁的盛贊。這座小城在法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波旁王朝、瑞典國王貝納多特和丹麥國王蒙珀扎特曾誕生於此,因而有「國王之城」的美譽。建立於中世紀時期的波城古堡是法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氣勢宏偉,是當地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城堡內設立的博物館收藏著亨利四世時期的珍貴文物,尤以路易菲利浦一世重建時期的古物最多,再現了鼎盛時期的輝煌。古堡附近是靜靜流淌的河流,寧靜的水面、垂釣的人們、岸上蔥綠的林木以及廣闊的綠地面積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廣場四周設立的餐廳、酒吧以及每年舉辦的狂歡節都是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最佳選擇。
波城比較著名的高等教育學校有:
波城大學(Université de Pau et des Pays de l'Adour)
波城大學始建於1549年,於1970年成為一所綜合性公立大學,現有學生17000多名。作為一所規模適宜的綜合性大學,三分之二的教職員工是專業學者及研究型人士,三分之一來自企業的管理者,工程師及專業技術人員,充分發揮了學術與實際相結合的理念。企業管理學院是波城大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成立於1963年。學院有兩個校區,Pau城是學校的主校區,分校區在Bayonne。學院與工商會和各大企業有緊密的合作關系,另外,學生會也與當地企業有密切聯系,特別體現在國際貿易方面。
3 第戎Dijon
第戎位於法國東部,勃艮第大區(Région Bourgogne)的首府和科多爾省(C?te d'Or,21省)的省會,也是該大區內人口數量最多的城市,距離巴黎東南大約290公里。第戎歷史悠久,其城市建於羅馬時代,中世紀時為勃艮第王國(Royaume de Bourgogne)的首府,現市內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產。勃艮第也是法國四大美食之都之一,蝸牛菜、芥末、勃艮第牛肉火鍋等都是第戎的傳統美食,同時第戎附近還是法國勃艮第葡萄酒產區。第戎的是法國東部的重要的經濟、文化、交通和教育中心 ,其綜合城市規模在法國排大約第18名。
一說起第戎,大家的映像就是美酒和蛋糕,但是第戎也有很多很優秀的學校:
勃艮第大學(Université de Bourgogne,簡稱UB)
又名第戎大學。該大學最早建立於14世紀,現有在校學生2萬7千人左右,在訥韋爾、歐塞爾、馬孔、索恩河畔沙隆(Chalo-sur-Saone)和勒克勒佐(Le Creusot)設有分校。
第戎高等商學院(école Supérieure de Commerce de Dijon)
成立於1900年,是法國的高商之一。開設的葡萄酒與酒精飲料國際貿易專業很是有吸引人。
國立第戎高等工程師學校(ESIREM)
全名為國立第戎高等信息工程與材料工程學院(L』école Supérieure d'Ingénieurs de Recherche en Matériaux et en InfoTronique),是法國的工程師院校和大學校之一。
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第戎分校(Ecole National des Beaux-Arts Dijon)
4 雷恩Rennes
雷恩是法國西北部第二大城市,是西部大區布列塔尼大區的首府,也是伊勒、維萊訥省(Ille-et-Vilaine,35號省)的首府。自古以來雷恩就是布列塔尼地區的中心都市,也是重要的觀光都市。雷恩因其優異的城市生活質量而深受法國人喜愛,於2012年被法國雜志《L'Express》評為「全法最宜居的城市」。所以治安相對來說肯定也是不錯的。有同學說,有時候睡覺或者出門沒有關窗也木有遭受小賊的光顧。
漫步在雷恩街頭,您會發現古老的街道、古典的建築與現代的建築和諧地並存著,這座城市的市容一如她的文化與經濟—一古老又年輕,這個城市懂得如何去保護它的歷史遺產。與此同時,雷恩市在不斷地變化著,展現著一個朝高科技發展的大學之城的風貌。
雷恩的學生人數眾多(約60,000人)。 主要教學語言為法文,而一些雙語學校、天主教學校、夜校和大學都會使用母語布列塔尼語。而高商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市內有三所主要大學:
雷恩第一大學(Université de Rennes 1)
開辦科學、技術、醫學、哲學、法律、管理和經濟等課程供學生修讀,雷恩一大有beaulieu和市中心法學院,經濟學院三個校區;
雷恩第二大學(Université de Haute Bretagne - Rennes 2)
位於地鐵倒數第二站villejean, 開辦藝術、文學、語言,通信,人和社會科學,體育學供學生修讀。
雷恩高等商學院(Rennes School of Business)
獲得AACSB認證,EQUIS認證,AMBA認證,三重權威認證使該校成為國際頂尖商校之一。同時,雷恩商學院是法國為數不多的可頒發PhD學位的商學院之一。
5 拉羅謝爾La Rochelle
法國西部城市,濱海夏朗德省(Charente-Maritime)的省會。位於大西洋沿岸。這是法國本土大西洋沿岸唯一的海濱省會城市,自古為天然良港。優越的環境和氣候使得拉羅謝爾成為了法國非常宜居的城市之一。拉羅謝爾被譽為擁有法國最美的海景的城市,它的發達的海上運動和旅遊業充分證明了這個城市擁有迷人的風光和悠久的歷史。在大多數法國人眼裡,拉羅謝爾也是一座擁有極大魅力的城市,很多人不遠千里,慕名探訪這座美麗的小城。同時,拉羅謝爾也是很多北美法籍移民尋根問祖的首選之地。
拉羅謝爾也有優秀的學校:
拉羅謝爾大學(l』Université de La Rochelle)
是法國最年輕的大學,成立於1993年,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大學。該校的法律、數學/經算方向的研究在法國乃至歐洲享有盛名,該專業的畢業生更是受到各大企業的認可和好評。
拉羅謝爾工程師學校(Ecole d'ingénieurs généraliste)
拉羅謝爾工程師學院始建於1901年的巴黎,前身是始建於1901年的EEMI(Ecole d』Electricité et de Mécanique Instrielle——法國電力和機械學校),建成後迅速成為法國機械及電力領域公認的主要學校之一。該學校是法國大學校(又名精英學校或學院)議會成員,並由CTI(工程師證書委員會)認可,擁有頒發工程師文憑的資質,其文憑被全世界包括中國大陸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承認。
拉羅謝爾高等商業學校 (école de commerce de La Rochelle)
建立於1988年,是法國高商(ESC)旗下以教育國際交流合作見長的高等商科學院,其教學特點為重視通過教育國際合作及全球化實習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國際化思維模式,獲得其學士學位乃至碩士學位的學生普遍受到各行業人士的尊重。
『肆』 如何窮游歐洲
眾所周知,法國是世界上節假日最長的國家,11個法定假日,分別是元旦(1月1日)、復活節(18年為4月2日)、勞動節(5月1日)、二戰停戰日(5月8日)、聖靈升天日(18年為5月10日)、聖靈降臨日(18年為5月21日)、國慶節(7月14日)、聖母升天日(8月15日)、萬聖節(11月1日)、一戰停戰日(11月11日)、聖誕節(12月25日)。
除此之外,加上雙休日和帶薪休假等,法國人一年有大約150天不用工作,學生假期就更多了!暑假2-3個月時長的假期先不說,平時各法定假日也會有一周到兩周的小長假,身在歐洲,怎能不利用這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Toussaint 小假期即將到來,聖誕大假期還會遠嗎?學生黨表示假期雖多,但余額不足。那你一定是不知道這些省錢的好途徑!五歐起法國游,十幾歐飛遍歐洲,還不心動嘛?
特價火車票/巴士
Voyage SNCF:
是法國國家鐵路(SNCF)的子公司,是法國首個在線旅遊網站,除了火車票以外,還提供機票、租車、酒店住宿和游覽票務等多個旅遊服務項目。Voyage SNCF 也會經常提供特價票,比如周末特價往返票等,旗下的Ouigo和Ouibus也都可以在此網站預訂購買。
OUIGO:
SNCF的子公司,利用TGV線路,提供廉價火車票務服務。主要運營巴黎、里昂、蒙彼利埃、雷恩、南特、斯特拉斯堡、波爾多、馬賽等法國境內主要城市的往返火車路線。價格最低10-15歐左右,即使是巴黎到馬賽這樣的距離,也會有10歐的票價,但優惠票數量有限,需要盡早計劃和搶購。每位乘客可免費攜帶一個手提行李(362715cm)和一個隨身行李(553525cm)。在上車前會進行行李標准檢查,所有要求至少提前半小時到達火車站開始檢票。
IZY:
Thalys 旗下的廉價高鐵公司,現在主要運行巴黎到布魯塞爾的線路,每個車次都有最低10歐或15歐的票價,提前一兩個月的時間預定,就會搶購到這些最低價的火車票。
Ouibus:
曾為iDBUS,SNCF旗下的子公司,提供法國境內40個城市至歐洲境內11個主要城市的長途客運巴士服務。經常有5歐起的票價,行李要求尺寸三邊之和小於等於200cm,重量不超過20kg,每人可帶兩個行李,巴黎到倫敦線路每人限帶一個行李。
Flixbus:
德國長途大巴公司,雖然來自德國,但行程線路遍布整個歐洲。巴黎、南特、里爾等城市特價時最低只要5歐的票價,同時也有一些火爆的線路價格十分劃算,比如巴黎到倫敦最低只要14.9歐。每人允許攜帶一個手提行李(423018cm,7kg)和一個隨身行李(805030cm,20kg)。
廉價航空
如果在國內你曾坐過春秋航空,那你一定知道坐在廉價航空上那種復雜的心情。 沒吃沒喝地擠幾個小時,服務差舒適度差,但價格便宜,省下的錢不僅可以填滿內心的不滿,還能供自己多玩一趟。
底層窮苦學生的自我滿足大多來源於此了。
說起廉價航空,除了價格便宜之外,還有一個優點是,可以直飛很多小城市或地區,歐洲各大航空一般是在各大城市之間的航線,或是大城市通往歐洲以外,但是廉航就經常會有一些小城市或度假地區的航線可以選擇,比如地中海的撒丁島、希臘的克里特島等,這也是歐洲廉價航空的一大優勢。
除此之外,剩下的也就是缺點了。比如行李,托運基本上是需要額外付費的,隨身行李也有嚴格的限制;比如機上沒有免費的餐食和影音娛樂等項目,機上活動空間也相對狹窄;機場設施比較簡易破舊等,還有一點是無實體機票,對,就是連機票紙都要省!現在大部分廉航只要在手機保存電子機票即可,但也有如瑞安一樣,要求攜帶自己列印的紙質機票。如果這些缺點你都不介意,那麼廉航就是你歐洲出行的最佳選擇。
歐洲廉航兩位霸主:
當你第一次聽說廉航這個詞的時候,那麼你最先知道的如果不是瑞安(Ryanair)那就一定是易捷(Easyjet)了。
這兩家可以說是占據了歐洲廉航的半壁江山,廉航大多以各自國家的幾個城市為基礎線路發展國內和部分其他城市的航線。但是瑞安和易捷早已不再局限於本國境內,目的地已經遍布幾乎整個歐洲的各大城市。
Ryanair:
在歐洲廉價航空中占據近四分之一的席位,在你最先了解的廉價航空中,他一定名列前茅,一方面是價格足夠便宜,打折的時候飛米蘭、威尼斯等城市只要十幾歐。另一方面是足夠奇葩,可以說是挑戰你忍耐底線的一次旅途了。網站陷阱多、機場偏遠且設施差(比如Paris Beauvais機場,誰用誰知道)、服務態度差、行李要求嚴格、在線check in並自行列印登機牌等,經過這些重重考驗,大多數人對瑞安都是又愛又恨。在歐洲每個國家幾乎都有1到3個廉價航空,以國內主要城市為主,通往歐洲其他各地,有些業務甚至可以到達北非、北美和亞洲等國家。這里介紹的為普遍乘坐率較高的部分歐洲廉價航空,尤其是從法國出發的旅遊出行有可能會涉及到的。想要制定最劃算的旅程,可是要貨比三家的!除了這些廉價行程的網站,還有比如天巡等實時更新的票價對比網站進行搜索,可以通過自己的時間和預算進行選擇。
相信有許多已經走遍歐洲的前輩們,一定乘坐過這些廉價鐵路、巴士或航空,這些行程中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或者你的窮游旅途中有什麼美好的遇見?
一起來分享你在歐洲的旅行中難忘的瞬間吧!
最會撩妹的電影公號!通過電影探討男女相處智慧,讓你更懂TA![電影戀愛學]lD:filmlax
『伍』 法國特拉斯堡在哪裡
應該是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法國的東北角,與德國交界處。
『陸』 美國著名建築,還有法國,印度,義大利.澳大利亞,中國
美國美國著名建築
金門橋
布魯克林橋
自由女神像
洛克菲勒中心
聖路易斯拱門
五角大樓
西雅圖 Space Needle 塔
聯合國大廈
法國著名建築
名勝:巴黎凱旋門 (L'arc de Triomphe)坐落在巴黎市中心星形廣場(現稱戴高樂將軍廣場)的中央,是法國為紀念拿破崙1806年2月在奧斯特爾里茨戰役中打敗俄、奧聯軍而建的,12條大街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氣勢磅礴,形似星光四射。工程由建築師夏爾格蘭設計,1806年8月奠基,歷時30個寒暑,於1836年7月落成。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它四面有門,中心拱門寬14.6米,門樓以兩座高墩為支柱,中間有電梯上下。在拱形圓頂之上有三層圍廊,最高一層是陳列室,這里展示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跡的圖片;第二層收藏著各種法國勛章、獎章;最低一層則是凱旋門的警衛處和會計室。 圖集:法蘭西的華美樂章
埃菲爾鐵塔在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南岸,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被視為巴黎的象徵。因法國著名建築師斯塔夫·埃菲爾設計建造而得名。建於1887—1889年。塔高300餘米,塔身重達9,000噸,分三層。第一層平台距地面57米,設商店和餐廳;第二層平台高115米,設有咖啡館;第三層平台高達276米,供遊人遠眺,底部面積1萬平方米,在第三層處建築結構猛然收縮,直指蒼穹。從一側望去,象倒寫的字母「Y」。該塔由1.8萬余個組成部件和250多萬個鉚釘構成。有電梯或徒步登塔頂。入夜,塔頂發出轉動著彩色探照燈光,防飛機碰撞。塔旁豎立長方形白色大理石柱,柱頂安放斯塔夫埃菲爾鍍金頭像。
盧浮宮 (Palais Louvre)是法國最大的王宮建築之一, 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畔、巴黎歌劇院廣場南側。原是一座中世紀城堡,16世紀後經多次改建、擴建,至18世紀為現存規模。佔地約45公頃。早在1546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決定在原城堡的基礎上建造新的王宮,此後經過9位君主不斷擴建,歷時300餘年,形成一座呈U字形的宏偉輝煌的宮殿建築群。1793年8月10日,在推翻君主制的周年紀念日時,法國「國民公會」決定把昔日的皇宮辟為國立美術博物館;同年11月18日,盧浮宮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其全部工程於1857年完成。在盧浮宮口字形正殿的西側,伸展出兩個側廳,中間的空地形成卡魯賽廣場。宮的東側有長列柱廊,建築巍峨壯麗。其畫廊長達900英尺,藏有大量十七世紀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期間許多藝術家的作品。館藏品達40萬件。盧浮宮美術博物館分為6大部分:希臘和羅馬藝術館;東方藝術館;埃及 藝術館;歐洲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現代雕像館;歷代繪畫館。展覽按不同流派、學派和時代劃分。一層展出雕刻。二層油畫,三層是素描和彩粉畫。八十年代初,法國政府實施擴建和修復盧浮宮的「大盧浮宮計劃」。
巴黎聖母院 (Notre-Dame de Paris)是最著名的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以其規模、年代和在考古、建築上的價值而著稱。巴黎主教莫里斯·德緒利曾設想將兩座較早的巴西 利卡式(長方形)教堂合成一座大型教堂,1163年由教皇 亞歷山大三世奠基,高聖壇於1189年舉行奉獻儀式,1240年唱詩班席、西立面和中堂竣工,門廊、祈禱室和其他裝修在其後的一百年中陸續建成。內部平面130×48米,屋頂高35米,塔高68米。塔的尖頂始終未建。教堂經過歷代的損壞不得不 於19世紀重修,只有三個巨大的圓花窗仍保持著13世紀的彩色玻璃。後堂的飛扶垛特別雄健優美。
巴士底獄遺址(Place de la Bastille)位於巴黎市區東部、塞納河右岸,這里曾是公元1369—1382年建立的一座軍事堡壘。「巴士底」一詞的法文原意是「城堡」。這座古城堡擁有8座巍峨堅固的炮台,興建之初是用來抵抗英國入侵的。1380-1422年,這座城堡被改為王家監獄。整座城堡佔地2670平方米,四周建有一堵又高又厚的石牆和8座高30多米的塔樓,四周掘有寬24米的深溝,設吊橋進出。早在16世紀,這里就開始關押囚禁政治犯,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就曾兩次關押在這里。在法國人民心目中,巴士底獄已成為法國封建專制統治的象徵。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奮然起義,14日,攻佔了巴士底獄,揭開了法國大革命的序幕。1791年,巴黎人民拆毀了巴士底獄,在其舊址上建成了巴士底廣場,並把拆下來的石頭鋪到塞納河的協和橋上,供路人踐踏。1830年,法國人民又在廣場中心建立起一座紀念七月革命的烈士碑。這座烈士碑高52米,碑身是用青銅鑄成的圓柱體,人稱「7月圓柱」,在柱頂端是一尊右手高舉火炬的金翅自由神像,神像左手提著被砸斷的鎖鏈象徵著獲得了自由。在監獄遺址前方立著一塊牌子,上寫:「大家在這里跳舞吧!」1880年6月,法國將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這一天定為法國國慶日。
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和大仲馬等。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對法蘭西作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
喬治·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坐落在巴黎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這座設計新穎、造型特異的現代化建築是已故總統蓬皮杜於1969年決定興建的,1972年正式動工,1977年建成,同年2月開館。整座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地上6層。整座建築共分為工業創造中心、大眾知識圖書館、現代藝術館以及音樂音響諧調與研究中心四大部分。>>>
巴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in Paris)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北岸,是法國最著名廣場和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之一。廣場始建於1757年,是根據著名建築師卡布里埃爾的設計而建造的。因廣場中心曾塑有路易十五騎像,1763年曾命名「路易十五廣場」。大革命時期又被改名為「革命廣場」。1795年又將其改稱為「協和廣場」,後經名建築師希托弗主持整修,最終於1840年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尊23米高、有3400多年歷史的埃及方尖碑,這是路易-菲利普於1831年從埃及盧克索 移來的著名文物,碑身的古文字記載著拉美西斯二世法老的事跡。石碑兩側各有一座噴水池。池中精緻的雕刻也是希托弗的作品。廣場四周放置了8座雕像,分別象徵著8座在法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城市: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魯昂、布勒斯特、里爾和斯特拉斯堡。1793年大革命時期,巴黎人民奮起搗毀了路易十五的銅像,並將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香榭麗舍大街 (Ave des Champs-Elysees)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約1800米,街道最寬處約120米,是橫貫巴黎且最具特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在法文中「香榭麗舍」是「田園樂土」的意思。過去,這里曾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曾在這里植樹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游樂的禁區。後來,圖勒里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在這里建成了近1公里長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才將其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布萬街為界,分成風格迥異的東西兩段。幽靜的東段體現了田園風光,長約700米,一排排梧桐蒼翠欲滴,街心花園夾在萬木叢中時隱時現。東端的星形廣場中央有巍峨雄偉、遐邇聞名的凱旋門。大街附近有波旁宮、瑪德琳娜大教堂。這里還有圖勒里公園、盧浮宮、市府大廈和愛麗舍宮等名勝古跡。西段長1100多米,西端的協和廣場是巴黎的另一個交通要沖。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7月14日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都在這條著名的街道上舉行。
印度著名建築
只有泰姬陵
義大利著名建築
1.羅馬競技場。這座巨大的露天劇場叫做弗拉維奧劇場,因為它是由弗拉維奧家族的幾位皇帝建造的。通常,人們稱之為科洛塞。這是建造在一片凹地上的宏偉建築。尼祿時代,這一凹地是尼祿金殿花園里的一個人工湖。競技場的工程由維斯帕西亞諾皇帝於公元72年至75年開工興建,由蒂托皇帝於公元80年完工。傳統說法是,建造這座建築物使用了四萬奴隸,這是蒂托皇帝在摧毀耶路撒冷後於公元70年帶回羅馬的十萬俘虜中的一部分。羅馬圓形競技場自從誕生的那天就是,到今天仍然是羅馬的象徵。即使今天,站在大圓形競技場的遺跡上,似乎仍然可以聽到兩千年前瘋狂的觀眾地動山搖般的吶喊。這座公元前80年建成的雄偉的競技場堪稱公共建築的楷模。在這里可以見到古羅馬建築最基本結構和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結構。一系列的拱、券和恰當安排的橢圓形建築構件使整座建築極為堅固。當時的建築就是依*這種高水平的結構形式,使內部空間得以解放。競技場設計了寬敞的階梯和走廊,並設計了八十個拱門,在每一個拱門的入口處都有標有數字,方便讓觀眾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讓五萬人於十分鍾內進入劇場內坐定。這樣的設計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進步的。競技場的功能性設計也非常合理,角鬥士從何處出入,在哪裡休息,猛獸關在哪裡,死傷者從何處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直到公元608年,競技場一直用於角斗和斗獸,中世紀時改成一個城堡。此後部分被毀,成了挖取建築材料用以建造教堂和宮殿的場地。這樣破壞一直持續了好幾個世紀,到了十九世紀才被制止,並開始進行修復
2.君士坦丁凱旋門。競技場西側有羅馬保留最完整的凱旋門-君士坦丁凱旋門,它建於公元315年,是當時的市民和元老院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在羅馬的米爾比奧橋(橫跨台伯河)擊敗麥克仙烏斯而建的。凱旋門由三個拱門形成,表面有安東尼等多位大帝打敗勝戰情景的浮雕。北側曾有圓錐形噴水池,是古羅馬騎術、戰車比賽的折返點。
3。萬神殿。它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羅馬帝國時期的建築物,經歷了十八個世紀的滄桑後,銅門和拱門屋頂完整如初。萬神殿是眾神所在的神殿,建於公元前25年。後來,約公元120年重建。幾個世紀以來,萬神殿經歷著歷史的變遷:公元609年作為基督教的教堂,中世紀成為了制敵要塞。這座結構強固和諧的建築巍然挺立,殿外的柱廊,使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希臘殿宇和羅馬古典圓形大廳。萬神殿還是第一座注重內部裝飾勝於外部造型的羅馬建築。神殿入口處的兩扇青銅大門為至今猶存的原物,高7米,寬且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青銅門。殿堂內部比例協調,十分恰當:直徑與高度相等,約四十三米。大圓頂的基座從總高度的一半的地方開始建起。殿頂圓形曲線繼續向下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球體與地相接。由於拱門分擔了整體的重量,整個店堂內沒有一跟柱子。圓形屋頂上開有直徑為9米的天窗,從這里透進來的光線照射在馬賽克的地板上,有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同時又有計時的實用功能。表現出古羅馬的建築師們高深的建築知識和深奧的計算方法,是古羅馬精湛建築技術的典範,是建築史上的奇跡。許多著名藝術家例如拉斐爾就葬在這里,義大利君主專制時期的統治者也葬在這里。
4。許願池。電影「羅馬假期」之賜,許願池是羅馬境內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噴泉。許願池是十八世紀建築師沙爾威的傑作,噴泉位在三條街的交*口,這個雄偉的噴泉雕刻敘述的是海神的故事,背景建築是一座海神宮,中間立著的是海神,兩旁則是水神,海神宮的上方站著四位少女,分別代表著四季。許願池於1762年完工,因此是羅馬噴泉中比較年輕的一座。
5。 威尼斯廣場。位於羅馬市中心的圓形廣場。這個廣場的正面是綽號叫「結婚蛋糕」、「打字機」的白色大理石建造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紀念堂。為了慶祝1870年義大利統一而建造的紀念堂,耗時25年才建成。16根圓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是它最精彩的部分,台階下兩組噴泉寓意深刻:右邊的象徵第勒尼安海,左邊的象徵亞得里亞海,中央騎馬的人物塑像就是完成了義大利統一大業的維克多·埃曼紐爾二世。建築物上面有兩座巨大的青銅雕像,右邊的代表「熱愛祖國的勝利」,左邊代表的是「勞動的勝利」。無論日曬雨淋,總有兩名士兵紋絲不動地在這里守護著無名戰士墓。
6。聖比得教堂。置身於梵蒂岡城的聖比得廣場,映入眼簾的是由四根壯麗精美的柱廊環繞中的被聖比得教堂。對面的紀念廣場規模宏大,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人。聖比得教堂高136米,佔地22000平方米,是基督教的象徵。由米開郎基羅設計的炮塔直徑達42米,到達塔頂約330級台階,從塔頂可俯瞰整個聖比得廣場,令人留戀往返的羅馬景色也盡收眼底。收藏於梵帝岡博物館的藝術品多為繪畫作品,其歷史悠久、數量眾多,包括了從古至今藝術品中的珍品。因當時天下大雨,鏡頭淋了雨水,只拍了局部。
7。比薩斜塔。位於羅馬式大教堂後面右側,是比薩城的標志。義大利比薩斜塔由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主持修建。始於1174年動工興建,1350年完工,為8層圓柱形建築,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牆壁底部厚約4米,頂部厚約2米余.塔體總重量達1.42萬噸。開始時,塔高設計為100米左右,但動工五六年後,塔身從三層開始傾斜,直到完工還在持續傾斜,在其關閉之前,塔頂已南傾(即塔頂偏離垂直線)3.5米。建造塔身的每一塊石磚都是一塊石雕佳品,石磚與石磚間的粘合極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個因素,堪稱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使比薩斜塔聞名遐邇。在底層有圓柱15根,中間六層各31根,頂層12根,這些圓形石柱自下而上一起構成了八重213個拱形券門。整個建築,造型古樸而靈巧,為羅馬式建築藝術之典範。鍾置於斜塔頂層。塔內有螺旋式階梯294級,遊人由此登上塔頂或各層環廊,可盡覽比薩城區風光。1987年,義大利比薩斜塔與旁邊的大教堂等建築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1990年,義大利政府將其關閉,開始進行整修,現塔頂已定時定量對遊人開放。
8。水城威尼斯。在義大利東北部,人口35萬,形狀像海豚,涵蓋了僅3平方英里,但是由118個島嶼組成縱橫有177條河道,2300條小巷,400座橋梁;現存400多座宮殿,120座教堂,120幢鍾樓,64所修道院;城市的大部分是建在打入到瀉湖湖底的數百萬計的木樁之上的;簡單的方形紅磚塔樓高近百米,是威尼斯最高的建築,它始建於9世紀末10世紀初,於1902年7月倒塌,現在的這座是1912年依原樣重建的;大鍾塔右邊是壯麗的著名建築,是威尼斯總督府,原先建於9世紀的拜占庭式建築遭了火劫,如今的這座建於15世紀,其雙層拱廊優美簡潔的組合,以及樓層上部同一模式的玫瑰窗,全部用白色大理石做成,是哥特式建築風格用於非教堂建築的典範。
9。 威尼斯是舉世聞名的水鄉,整個城市建築在水上,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貢多拉」上華麗而迷離的情調,是世界遊客永遠的夢。
10。威尼斯聖馬可廣場。聖馬可廣場呈梯形,東西向長170多米,東邊寬80米,西邊寬55米;東端有聖馬可大教堂和大鍾塔。聖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驕傲,它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聖馬可大教堂建於829年,重建於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築藝術的經典之作,是東方拜占庭藝術、古羅馬藝術、中世紀哥德式藝術和文藝復興藝術多種藝術式樣的結合體,結合得和諧,結合得協調,美不勝收,無與倫比。大教堂有五個圓圓的大屋頂,這是典型的東方拜占庭藝術,但供奉的卻是一個西方的聖人。僅此一點,便是獨一無二。其次,大教堂內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內外有4000平米面積的馬賽克鑲嵌畫。每天從世界各地來瞻仰和欣賞大教堂的人成千上萬。乘電梯登至大鍾塔其頂部白色大理石環廊內,可近觀聖馬可廣場、遠眺亞得里亞海灣。
11。威尼斯嘆息橋。連結總督府和旁邊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嘆息橋,過去當犯人在總督府接受審判之後,重罪犯被帶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別俗世了,所以在經過這座密不透氣的橋時,不由自主的發出嘆息之聲。這座橋是建於1600年,也是威尼斯的必訪景點之一。
12。佛羅倫薩喬托鍾樓和聖母之花大教堂 。聳入雲天的喬托鍾樓,是義大利天才藝術家歐洲繪畫家之父喬托的傑作。鍾樓高84.7米,也是由紅白綠大理石砌成,整個外形細長而優雅,裡面有許多精緻得讓人窒息的雕塑,上414級台階可以到達上部的露台。聖母之花大教堂從1296年開始興建,歷經了將近一個半世紀的時間,先後經歷了三位偉大的建築設計師之手終於成就。特別是最後一位建築師於1436年完成的哥特式穹頂堪稱一絕,使當時佛羅倫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穹頂。一個世紀後,才讓位給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而位居第二。設計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圓頂正是佛羅倫薩人米開朗基羅,他當時曾指著這座穹頂說:「我可以比它建的更高更大,但是我無法超越它的完美」。喬托鍾樓比聖母之花大教堂建成得早:舊鍾樓遭大火燒毀後,佛城人就請了喬托來設計新鍾樓。1334年,在喬托的主持下,新鍾樓開始興建;但才建完鍾樓樓基和第一層,喬托就去世了。隨後的工程是由另兩位建築師照著喬托留下的設計圖紙完成的,只除了原圖上頂部的一座尖頂至今也未修建外,總共花了30年。雖然被人稱為「現代繪畫之父」的喬托,最主要的成就在美術上,是文藝復興萌芽期美術方面的開路先鋒,但他設計的這座鍾樓細致典雅,也堪稱傳世之作。
13。佛羅倫薩舊宮。西尼奧列廣場位於佛羅倫薩市中心,這里有一座建於十三世紀的碉堡式舊宮(現為市政廳)。舊宮上的塔樓高94米,它是義大利最奪人眼目的公共建築之一。舊宮側翼的走廊,當初為修道院院長和行政長官宣讀文告的會場,現在連同整個廣場成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館,其各種石雕和銅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傳神。
14。佛羅倫薩《大衛》塑像。這尊大衛塑像在舊宮台階旁,是復製品,原件已保存在藝術博物館里,還有一件復製品則豎立在米開朗琪羅廣場上。據說現在有一種叫「大衛暈眩證」的流行病!仔細看看吧。
澳大利亞著名建築
悉尼歌劇院
中國著名建築
太多了。故宮,天壇,圓明園,長城,四合院
其他著名建築
俄羅斯 「東正教教堂」「紅場」俄羅斯---莫斯科聖巴西利亞大教堂
美國 「自由女神」「白宮」
法國 「凱旋門」「埃菲爾鐵塔」
奧大利亞 「悉尼歌劇院」
英國 「大笨鍾」「泰晤士橋」
馬來西亞 「吉隆坡國油雙塔」
義大利 「古羅馬角斗場」比薩斜塔
希臘 「帕提農神廟」希臘---巴特農神廟
印度---泰姬陵
比利時---撒尿男童
馬來西亞---雙塔
新加坡---魚尾獅
德國---勃蘭登堡門
『柒』 Strasbourg離巴黎多遠
位於法國國土的東端,與德國隔萊茵河相望,是法國阿爾薩斯大區和下萊茵省的首府。斯特拉斯堡可以利用法國和德國2國的高速公路網。經由法國高速公路網,往西、北方向可以通過A4、A34、A31和A32高速公路前往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盧森堡、波恩;向南可以通過A6高速公路經牟羅茲通往義大利和西班牙。從斯特拉斯堡不到15分鍾就可由凱爾進入德國高速公路網,方便地到達漢堡、法蘭克福、慕尼黑、日內瓦和米蘭。
『捌』 歐盟首都在哪
歐盟不是一個正式的國家(嚴格說叫邦國),而是歐洲的一些國家的經濟聯合體與軍事半聯合體。所以不存在首都問題。但是,歐盟總部機構暫時設置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市,所以網上就有「歐盟首都」之說。現在英國退出了歐盟,歐盟重心基本上在大陸,所以,歐盟應該考慮把首都總部設置在位置居中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或者改在瑞士的一個城市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