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藝復興的發源地為什麼在義大利
義大利首先出現文藝復興絕不是偶然的,因為與其他歐洲國家相比,義大利有著更加優越的條件
一、資本主義萌芽最先出現在義大利。西歐中世紀城市的興起,大多始於10世紀後期,特別是11世紀,而義大利的一些城市,尤其是和東西方貿易有聯系的城市,早在8 世紀 就已經興起。12世紀,因商品經濟日益發達,北意涌現出諸如拉文那、帕多瓦、維多納、科孚、米蘭、熱那亞、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大批工商業繁榮的城市。14世紀,西歐5000人以上的大城市佔不到城市總數的5 %,而最大的城市大多在義大利,米蘭、威尼斯、那不勒斯、佛羅倫薩、波倫那、羅馬、熱那亞的人口均高達5萬左右,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是以手工工場的產生為標志的。十四世紀初,義大利的許多城市共和國的商業和手工業都非常發達。佛羅倫薩就有200多個手工工場專門從事呢絨生產,僱工約有三萬多人,一年織成的呢絨達十萬多匹。此外,還有皮毛業、絲織業、醫葯業等,大多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經濟的繁榮為文學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手工工場和商業的發展,也促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的形成。資產階級的天性就是追求利潤,可是基督教的核心是「原罪」和「靈魂救贖」,主張實行禁慾,過貧窮和單身的生活,資產階級顯然不能接受這樣的束縛,急切地要求打碎封建神學的枷鎖,自然就會支持具有革新意識的人文主義者了。人文主義者正是在雄厚的經濟基礎和新興資產階級的支持下,不斷地創造出具有革新精神和批判意識的作品。
二、義大利教會勢力的衰落。十三、十四世紀時,法國國王的權勢逐漸擴大,對法國的教會逐步實行政治上控制、經濟上剝奪的政策。法王菲力四世開始向教會征稅,並派人到義大利囚禁同法王發生激烈沖突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5年選出的新教皇是法國人,他宣布取消卜尼法斯加於法王的一切罪名,並依據靠近法國邊境的阿維農,連他在內連續七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駐在阿維農,有70多年之久,史稱「阿維農之囚」。因此,教皇在思想上的控制相比以前大大地放鬆了,為人文主義者思想的自由發揮創造了比較好的環境。
三、義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狀態。義大利遲遲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國內分裂嚴重,城市國家、城市聯盟眾多,互相之間戰爭頻繁、紛爭不已(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且城市國家內部王權、貴族、平民的斗爭激烈、勢均力敵,沒有像中國傳統封建社會那樣嚴格的思想控制,因此政治上的分裂狀態為人文主義者的創作提供了一個寬松的政治氛圍。
四、市民階級的形成。義大利工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市民階級的形成。1293年,佛羅倫薩爭取到了自治權,由本市七大行會掌握市政權,初步鏟除了封建貴族勢力,由市民上層制訂的《正義法規》的頒布,確立了大工商業者對城市共和國的統治,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城市共和國。在13到14世紀,義大利北部市民階級基本上掌握了城市國家的政權。市民階級作為一支相對獨立的政治力量正式形成,為了反對封建貴族勢力的壓迫、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富裕的市民階級積極地支持人文主義者進行創作,以便形成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思想體系。舒適的生活,優越的創作機會及條件,高層的社會交往,寬松的市民社會環境以及對作品的推許揄揚等,有利於人文主義者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五、文明的繼承。古希臘羅馬燦爛的文明是文藝復興起源於義大利的文化基礎。義大利保存和吸收了大量的古典文化遺產。古希臘的自由民主精神為人文主義者所嚮往推崇,而古羅馬的法學則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資產階級法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義大利人熱衷於收集古希臘羅馬的文物典籍,市民階級索購古典書稿,不能簡單歸結於為了滿足其裝璜門面和附庸風雅的虛榮心,更重要的是通過索購、翻譯與研讀古典書籍和手稿,進而在古典文化中汲取與現實的世俗生活相協調的各種文化因素,以至搬用、提煉或吸收,從而以文化復古為旗號,給文藝復興罩上「復興古典文化」的外衣,因此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氛圍。這些植根於義大利本土的古希臘羅馬文化被土生土長的義大利人所接受、利用。人文主義者正是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宣傳自己的主張,抨擊教會和封建統治者。
六、東西方文明的交流。歐洲文明最初的起源是希伯來文明和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受到兩河流域的重大影響。這不僅因為當時兩河流域的文明比古希臘文明更加先進,也是因為地理上的原因:古希臘相比於歐洲其他地區更接近於兩河流域,交通更加方便,因此兩個文明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在中世紀,以西西里島為主要渠道,經由多種途徑傳入的阿拉伯著作的拉丁文譯本,給義大利人帶去了東方人的知識、觀念和思想。中國人發明的造紙術由中亞經埃及、西西里島傳到義大利,便利了人文主義思想的傳播。而馬可·波羅、鄂多立克等人對東方文明的描述如《馬可·波羅游記》、《鄂多立克游記》等,開闊了義大利人的視野。有助於市民階級乃至整個社會了解和吸納東方文化
2. 義大利面的起源地是中國嗎,那是怎麼傳到義大利的
建議你看紀錄片~面條之路,上面詳細介紹了面條的起源,以及義大利面的起源。簡單的說大概是公元13世紀由阿拉伯商人帶到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的。馬可波羅說法是扯淡的。以前的義大利就西西里島的人吃義大利面。還有面條的起源就是中國,小麥大概是4000年前從現在的伊朗高原傳入中國,然後我們的祖先就會做面條了。
3. 義大利是時尚品牌的發源地嗎
世界十大服裝品牌中下面幾個就是出自義大利.可以想像.
范思哲
著名義大利服裝品牌 代表著一個品牌家族,一個時尚帝國。它的設計風格鮮明,是獨特的美感極強的先鋒藝術的象徵。其中魅力獨具的是那些展示充滿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華麗的具有豐富想像力的款式。這些款式性感漂亮,女性味十足,色彩鮮艷,既有歌劇式的超平現實的華麗,又能充分考慮穿著舒適性及恰當地顯示體型。
范思哲以金屬物品及閃光物裝飾的女褲、皮革女裝創造了一種介於女鬥士與女妖之間的女性形象。
gucci
自 karl lagerfeld 接管 chanel 以來,最吸引人最令人震驚的要算是 tom ford 接手 gucci 的故事了。時尚必備 : 古孜盡管時裝牌子令人眼花繚亂,風格卻一向被商界人士垂青,時尚之餘不失高雅,這個義大利牌子的服飾一直以簡單設計為主,尤其是今季的男裝,剪裁新穎,彌漫著十八世紀威尼期風情,再融入牛仔、太空和搖滾巨星的色彩,讓豪邁中帶點不羈,散發無窮魅力
瓦倫蒂諾
創始人 valentino garavani , 1932 年出生於義大利, 1960 年在羅馬成立了瓦倫蒂諾公司, 1968 年 -1973 年瓦倫蒂諾公司被肯通 (kenton) 公司接管, 1973 年瓦倫蒂諾重新購回了公司。瓦倫蒂諾曾獲奈門—馬科斯獎、意美基金會獎。富麗華貴、美艷灼人是瓦倫蒂諾品牌的特色。瓦倫蒂諾喜歡用最純的顏色,其中鮮艷的紅色可以說是他的標准色。精瓦倫蒂做工十分考究,從整體到每一個小細節都做得盡善盡美。瓦倫蒂諾是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的象徵,極受追求十全十美的名流所忠愛。
阿瑪尼
創始人 giorgio armani (喬治·阿瑪尼) 1934 年出生於義大利學習醫葯及攝影專業,曾在切瑞蒂任男裝設計師, 1975 年創立喬治·阿瑪尼。曾獲奈門 - 馬科斯獎、 全羊毛標志獎、生活成就獎、美國國際設計師協會獎、庫蒂·沙克獎等獎項。喬治·阿瑪尼現在已是在美國銷量最大的歐洲設計師品牌,他以使用新型面料及優良製作而聞名。
4. 義大利被稱為古羅馬文明的發源地的歷史依據
古羅馬文明是以義大利的首都羅馬為發祥地,並建立起橫跨地中海的大帝國。
5. 為什麼說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義大利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人文主義文學的發源地。14世紀以後,新興資產階級經過同封建領主的斗爭,在一些城市取得了城國的自治權。人文主義思想家、藝術家、詩人,無不熱衷於研究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典籍,發掘、利用其中一切與基督教神學相對立的文化因素作為思想武器,掀起了反封建、反教會的文藝復興運動。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時期出現文藝的高度繁榮。人文主義文學除了先驅但丁以外,還有傑出的詩人彼得拉克和小說家薄伽丘。後期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因遭到外族入侵,內部分裂,經濟衰退,導致文學成就遠不如早期,但仍產生了阿里奧斯托和塔索等著名作家。
彼得拉克(1304-1374)熟悉古代希臘羅馬典籍,第一個提出要以「人學」來和「神學」對抗,號召人們從對神的研究轉向對人的研究。敘事詩《阿非利加》(1342)謳歌羅馬統帥斯齊皮奧戰勝漢尼拔的英雄事跡,體現出作者濃厚的愛國主義感情。代表作《歌集》(1336-1374)是獻給他的戀人勞拉的一部抒情詩集,收集了他一生寫作的360首十四行詩和抒情短詩。詩人沖破了宗教禁慾主義的束縛,一掃以往把心愛的女子當作天使、偶像來贊美的神秘寓意寫法,而是把勞拉當作有血有肉的美女來歌頌,具體描寫她閃亮的眼睛、金色的發卷、甜蜜的微笑,體現了人文主義者所強調的以個人幸福為中心的愛情觀念。《歌集》用義大利俗語寫成,風格清新,語言優美,特別是他採用的十四行詩體,在吸收「溫柔的新體」詩派傳統的基礎上發展到完美境界,以善於表現男女青年之間的浪漫戀情和追求人生歡樂的思想著稱,因而為各國詩人所仿效,風行一時。
阿里奧斯托(1474-1533)的早期喜劇《列娜》、《巫術師》等,以愛情和家庭生活為題材,譏諷貴族,同情平民。代表作長詩《瘋狂的羅蘭》(1532)以查理大帝和伊斯蘭教徒的戰爭為背景,描寫西方騎士羅蘭與東方公主安傑麗加的愛情,以及羅蘭因戀愛失敗而發瘋的故事。長詩貶斥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偏見,頌揚現世幸福,譴責外國對義大利的侵略,要求祖國的自由、統一與和平。作品將充滿騎士傳奇色彩的冒險故事同現實生活事件編織在一起,使敘事與抒情、悲劇因素與喜劇因素、嚴肅與詼諧融為一體。
6. 義大利的首都在哪裡
義大利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一直都是西方文明的中心。古羅馬先後經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三個階段,存在時間長達一千年。羅馬共和時代基本完成疆域擴張,帝國時期成為以地中海為中心,跨越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14世紀的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15世紀末,法國和西班牙爭奪亞平寧半島斗爭激化,導致了持續數十年的義大利戰爭。18世紀民族主義開始覺醒。19世紀義大利復興運動興起。 1861年撒丁王國改國號為義大利王國。並逐步統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國首都羅馬,完成義大利統一
7. 義大利的首都是哪
當然是羅馬.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公元756-1870年為教皇國的首都,1870年義大利王國統一後成為義大利首都(教皇國退至梵蒂岡)。工業有食品、紡織、機械、印刷、化工、電子和塑料等。義大利電影工業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維塔韋基亞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游覽地之一。占城區面積40%的古羅馬城多規模宏大的古代建築(如弗拉維安半圓形劇場、科洛西姆大斗獸場、大雜技場、潘提翁神廟、戴克里先公共浴場等)和藝術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岡為羅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宮殿、博物館、大學(建於1303年)、科學院和圖書館等。
8. 義大利屬於哪個國家
義大利共和國(義大利語:Repubblica Italiana),簡稱「義大利」(義大利語:Italia),是一個歐洲國家,主要由南歐的亞平寧半島及兩個位於地中海中的島嶼西西里島與薩丁島所組成。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02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是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義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十三世紀末的義大利更是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
義大利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也是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會員國,還是申根公約、八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的成員,義大利共擁有48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是全球擁有世界遺產最多的國家,義大利在藝術和時尚領域也處於世界領導地位,米蘭是義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也是世界時尚首都。
9. 義大利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義大利位於歐洲的南部。
國土大部分在歐洲伸入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上,形狀狹長,西部是撒丁王國的舊地撒丁島,南部的西西里島是義大利另一個大的島嶼,把這個島和義大利本土一塊看,恰像一隻腳在踢球,從羅馬時代起就舉足輕重,當時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大帝國的中心。
義大利地形:
國土面積為301333平方公里,人口6024萬。北方的阿爾卑斯山地區與法國、瑞士、奧地利以及斯洛維尼亞接壤,其領土還包圍著兩個微型國家——聖馬利諾與梵蒂岡。
義大利半島史前就有人類活動跡象,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早期。公元前9世紀伊特魯里亞人曾創造燦爛的文明。公元前754年羅馬建城。
古羅馬先後經歷王政(前753-前509年)、共和(前509-前27年)、帝國(前27-476年)三個階段,存在長達一千年。15世紀,義大利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