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大利面是什麼麵粉做的
義大利面杜蘭小麥做的,作為義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義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
杜蘭小麥又稱硬粒小麥, 其蛋白質含量比磨製麵包粉的硬質紅春麥還要高。杜蘭小麥磨製的麵粉,顆粒要比普通麵粉粗。杜蘭小麥麵粉有一個專稱,semolina。
顆粒較粗的coarse semolina用來製作一些特殊的甜點,而顆粒較細的fine semolina主要用於製作義大利面,以及麵包和披薩。
(1)怎麼用麵粉做義大利面擴展閱讀
地道的義大利面都很有咬勁,但並不是煮得半生不熟,口感上咬起來感覺有點硬的狀態,對於部分習慣了陽春面的中國人(主要在江南地區)而言。
重點在義大利面在以滾沸的氽燙時,一定要先加入一小匙的鹽,份量約占水量的1%,若少了這個動作面條吃起來就只有外表有口味,而咬到里頭時就會覺得沒有味道。
加入鹽還也可以讓面的質地更緊實有彈性,而且另一個注意事項是:若想要面條保有Q彈勁爽,千萬不能用過冷水這個方法,而是要拌少許橄欖油或者熟玉米油。同時若燙好的面沒用完,也可拌好橄欖油讓它稍微風干後拿去冷藏。
『貳』 如何用伊面做義大利面
義大利面是西餐品種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作為義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義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義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除此之外,拌義大利面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
義大利面用的麵粉和我們中國做面用的麵粉不同,它用的是一種「硬杜林小麥」,所以久煮不糊,這就是最大的區別。然後它的形狀也不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還有螺絲型的、彎管型的、蝴蝶型的、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百種。道地的義大利面都很有咬勁,也就是煮得半生不熟,咬起來感覺有點硬的狀態,對於習慣了陽春面的中國人而言,大都是吃不太習慣的。
用法用量
義大利面的醬料基本來說可分為紅醬和白醬,紅醬是用番茄為底的紅色醬汁,白醬則是由麵粉、牛奶及奶油為底的白醬汁,此外,還有用橄欖油調味的面和用香草類調配的香草醬。
其他相關
最早的義大利面約成型於公元13至14世紀,跟現在我們所吃的義大利面最像。到文藝復興時期後,義大利面的種類和醬汁也隨著藝術逐漸豐富起來。
義大利肉醬面
原 料: 牛肉半斤、西紅柿3個、胡蘿卜一根、西蘭花一棵、芹菜半棵、洋蔥1/4、橄欖油、胡椒粉、鹽、糖、番茄沙司
操 作: 1、先把牛肉洗干凈,切成小塊,用鹽和料酒腌10分鍾;西紅柿、胡蘿卜、芹菜切成小丁。西蘭花用開水煮熟絲成小塊兒備用。
2、鍋熱以後放入橄欖油,加入洋蔥,有香味以後把牛肉倒進去,炒熟變色以後把西紅柿和胡蘿卜丁放進去,用鏟子攪拌一下,大火煮開。煮開以後放入適量的糖和鹽,改小火燉一會兒。
3、燉的時候可以煮麵條,我們買的是貝殼空心粉,200克一袋,我們煮了半袋,水開了以後下面條,同時放一點黃油(可以避免水噗出來)、一勺鹽。大約要10分鍾才能煮熟。如果喜歡筋道的就可以煮軟以後直接出鍋,喜歡軟爛的就悶上一會兒。
4、這時候肉醬也燉得差不多了,加入適量的番茄沙司和芹菜丁,再來點胡椒粉,攪拌均勻就關火。番茄沙司的量要看各人口味,因為西紅柿的味道很淡,而且顏色淺,不如外邊餐廳里的那麼深。加入了番茄沙司顏色就深了很多,而且口味加重。
5、可能還需要一些其他的特殊調味料,但是我也懶得買了。所以男朋友說感覺跟西紅柿打鹵面差不多!
6、把面條和肉醬盛在一起,把西蘭花擺在碟子邊上作裝飾,就好啦!
茄汁義大利面
原 料: 牛肉餡20克,洋蔥10克,蕃茄30克,香菜末2克,貝殼面50克,高湯2大匙,橄欖油1大匙,番茄醬1大匙,鹽2克,糖2克
操 作: 洋蔥、番茄切成細末,貝殼面用水煮熟。鍋中放入橄欖油,先爆香洋蔥末,再下牛肉餡炒勻,加上番茄醬、鹽、糖、高湯等一起用小火煮成濃稠狀,撒香菜末,熄火製成番茄肉醬。煮好的貝殼面,放在盤中、淋上番茄肉醬即成,或者將面與肉醬再同煮至湯汁收干也可以
野菇燴義大利面
原 料: 義大利面100g、義大利野菇(morel)3朵、鴻喜菇1小撮、蕃茄半隻、碎洋蔥少許、碎大蒜少許、橄欖油適量、鹽少許、胡椒少許
操 作: 1. 取一深鍋煮水至滾沸,加1匙鹽,放入面煮至八分熟後撈起,拌點橄欖油備用。
2. 蕃茄用熱水氽燙一下,去皮,切丁備用。
3. 取一平底鍋,加入適量的橄欖油炒香碎洋蔥及碎大蒜,加入義大利野菇、鴻喜菇拌炒約3分鍾,再加入作法2的蕃茄丁及白酒翻炒一下。
4. 續放入作法1的面於鍋中拌炒,最後加入鹽、胡椒調味即可裝盤。
貼士:義大利野菇(morel)價格很貴,而且須於進口商處才買的到,所以可另外選擇自己喜歡吃的菌菇類來替代,多放幾種都可以
蕃茄蛤蜊義大利面
原 料: 義大利寬面 200公克
新鮮蕃茄 100公克
蛤蜊 600公克
大蒜 3瓣
洋蔥 1/4個
橄欖油 40公克
白酒 30公克
高湯 100公克
九層塔 適量
鹽及胡椒粉 各少許
操 作: 1.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備用。
2. 將新鮮蕃茄的外皮劃上十字後放入滾水中煮,直到外皮脫落後取出去皮、去籽,並切丁備用。
3. 將蛤蜊放入鍋中再加入白酒及高湯,用中火煮至蛤蜊殼開後取出,用過濾網將湯汁過濾後,去殼留下蛤蜊肉與湯汁備用。
4. 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寬面煮8~10分鍾,期間不斷地攪動以避免沾鍋。
5. 鍋中放入橄欖油炒香大蒜末至金黃色後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加入蕃茄丁、蛤蜊湯汁煮滾。
6. 撈起作法4的義大利寬面放入作法5的醬汁鍋中,再加入蛤蜊肉、鹽、胡椒粉,煮1~2分鍾後即可起鍋裝盤,放上九層塔葉即可
香腸奶油義大利面
原 料: 義大利面 200公克
香腸 200~250公克
芥菜梗 150公克
大蒜 2瓣
洋蔥 1/4個
高湯 200公克
奶油白醬 80公克
鮮奶油 60公克
橄欖油 40公克
帕梅善起司粉 10公克
鹽及胡椒粉 各少許
巴西利 10公克
操 作: 1. 先將香腸蒸熟後切片備用。
2. 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面煮10~12分鍾,期間不斷地攪動以避免沾鍋。
3.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芥菜梗洗凈切段、巴西利切末備用。
4. 平底鍋中倒入橄欖油加熱後,放入大蒜末炒香,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放入芥菜梗翻炒一下,再加入高湯、奶油白醬、鮮奶油,以小火烹煮;最後加入香腸片、鹽及胡椒粉翻炒一下。
5. 撈起作法2的義大利面放入作法4的醬汁鍋中拌煮1~2分鍾,再加入巴西利末及起司粉拌炒一下,即可起鍋裝盤
香草肉醬焗千層面
原 料: 義大利千層面 250公克
橄欖油 50公克
蕃茄糊 150公克
蕃茄汁 50公克
豬絞肉 100公克
鼠尾草 10公克
月桂葉 2片
大蒜 3瓣
洋蔥 1/4個
冰糖 20公克
醬油 2大匙
水 500公克
披薩起司條 150公克
操 作: 1. 將大蒜切末、洋蔥切丁後備用。
2. 鍋中倒入橄欖油加熱,先放入大蒜末炒香至金黃色後,再加入洋蔥丁炒至洋蔥變軟後,再加入豬絞肉炒散炒熟。
3. 在作法2中加入蕃茄糊、蕃茄汁、鼠尾草、月桂葉及冰糖、醬油翻炒後,再加入水以中火煮開後轉為小火續煮,期間不斷地翻動以免沾鍋,直到濃稠時熄火將月桂葉取出,即為香草蕃茄肉醬。
4. 另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千層面煮5~7分鍾,並稍微攪動以避免沾鍋。
5. 將千層面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後,取出瀝乾水份。
6. 在烤皿上先塗一層薄薄的奶油,再放上一片面,在面片上塗上一層肉醬後鋪上起司條,再鋪一層千層面、一層肉醬、一層起司條,這樣的動作重復4次後,在表面上撒上起司條,以220℃的烤箱焗烤15~20分鍾,直到上層的起司呈現金黃色即可
蔬菜奶油義大利面
原 料: 義大利面 200公克
蘑菇 200公克
紅甜椒 1/2個
花椰菜 1/2個
大蒜 2瓣
洋蔥 1/4個
高湯 150公克
奶油白醬 80公克
鮮奶油 60公克
奶油 50公克
鹽及胡椒粉 各少許
操 作: 1. 煮一鍋滾水加入1小匙鹽,再加入義大利面煮8~10分鍾,期間不斷地攪動以避免沾鍋。
2. 將蘑菇及甜紅椒洗凈切片,和花椰菜用滾水氽燙後取出,洋蔥切丁、大蒜切末備用。
3. 鍋中放入奶油加熱直到奶油熔化後,再放入洋蔥丁拌炒至洋蔥變軟,放入作法2的蘑菇翻炒一下後,再加入高湯、奶油醬、鮮奶油、鹽及胡椒粉待煮滾後轉為小火。
4. 撈起作法1的義大利面加入作法3的醬汁鍋中拌煮1~2分鍾,再加入甜紅椒和花椰菜拌炒一下,即可起鍋裝盤
串肉義大利面
原 料: 牛排1塊、洋蔥1/2個、番茄1個、鮮香菇2個、大蒜1粒、義大利面 1/2斤(已煮熟) 、牛油3大匙。
番茄醬1大匙、鹽1小匙、黑胡椒粉1/4小匙
操 作: 1、鮮香菇用刀劃花紋後,用1大匙牛油煎黃,撒上少許鹽。
2、洋蔥、番茄洗凈後切塊,大蒜切碎。
3、用1大匙朱油炒香(2)料,加1/2小匙鹽、番茄醬、1/8小匙黑胡椒粉同炒,再放入義大利面拌勻。
4、牛排切小塊,撒上1/2小匙鹽及1/8小匙黑胡椒粉。
5、用1大匙牛油將牛排煎至6分熟(或放入烤箱烤熟)取出,以串肉叉串起。
6、將義大利面、串肉、鮮香菇依序盛盤
『叄』 義大利面面條怎麼做
義大利面需要選用硬小麥粉,它的質地細膩,麵筋含量非常高。在製作時,要先將麵粉、雞蛋和水揉成面團,如果需要增加顏色,則選用從蔬菜食材中分離出來的天然色素,然後將反復揉和的面團放進模具中壓製成長短、粗細、中空等各異的形狀,置於低溫乾燥的環境中長時間烘乾即成。 放置在低溫環境中烘乾時,面條好吃與否的關鍵是技師的經驗。因為面條依形狀、粗細不同,所需的環境也有很大差別,溫度太高會使得麵粉產生化學變化而破壞口感;另外,水分乾燥的速度及多少也會產生影響,不夠乾燥的面容易滋生細菌。 新鮮的義大利面條講究的是揉面的功夫。正規的製作方式應該是用硬面麥粉,也可用麵筋含量高的麵粉代替。首先將麵粉堆成小山狀,在「山尖」中心挖出個洞,打入2個雞蛋,然後用叉子慢慢從中心向外將麵粉與蛋攪勻,再用手持續揉約10分鍾,讓面團變得柔軟有彈性,再用專用的擀麵器將面條擀勻,再分切成各種粗細的面條即可。
名為Pasta的義大利面原指的是「經搓揉過的面團」。在義大利本地,義大利面條被明文規定須採用100%Durum Semolina優質小麥麵粉及煮過的良質水製作,且不論手工或機器制器,都不可添加色素及防腐劑。除了原味面條外,其他色彩繽紛的面條都是用蔬果混制而成的。紅色面是在制面的過程中,在面中混入紅甜椒或甜椒根;橙色面是混入紅葡萄或番茄;黃色面是混入番紅花蕊或南瓜;綠色面是混入菠菜;灰色面是葵花子粉末;黑色面堪稱最具視覺振憾,用的是墨魚的墨汁,所有顏色皆來自自然食料,而不是色素。
至於通心粉,則種類很多,一般都是選用澱粉質豐富的糧食經粉碎、膠化、加味、擠壓、烘乾而製成各種各樣口感良好、風味獨特的面類食品。
『肆』 請問怎麼做義大利面呢(不是煮意粉,而是用麵粉做義大利面)
其實和中國面幾乎一樣
一般的麵粉放在溫度不會太低平台上,我通常是用木板。
麵粉中間稍微留一點空間,放入去了蛋白的蛋黃,並揉成面團。
通常我會用壓面機壓成最小的厚度,但如果你想要也可以花時間用擀麵棍。
最後撒上一點麵粉,把平的麵皮捲成卷或折起來,然後切割,就成了長條的義大利面了。
這是新鮮義大利面的做法,比較適合白醬,青醬這種凸顯新鮮食材的義大利面。也有一種義大利面叫gnocchi,做法幾乎一樣,但會放入土豆泥,讓義大利面軟化。而比較重味道的義大利面如Spaghetti
alla
Ragu
其實比較實行使用乾燥過的。
『伍』 如何利用麵粉製作義大利面! 俺要知道的是用麵粉製作義大利面條的工藝和程序
超市裡賣的那種,是用生雞蛋黃和面,不加水,加點鹽和好了,做成手擀麵,這是義大利的家庭製作義大利面的主要方法之一。這種成本就比較高了,還真不如去超市買。
其實義大利面從外形和口感上和咱們的拉麵真的沒什麼區別,吃過相對正宗的新疆蓋面、炒拉條子等你就不再會質疑義大利面是從中國傳過去的說法了。
家庭拉麵的做法:一定要選高筋麵粉,加點鹽和一點點鹼,活好後弄成細長條抹油醒30分鍾,這個真的用文字很難形容,你找找拉麵的視頻就知道了。未必一次就能成功,多試幾次吧。誰叫都好這口呢,開始我也不明白義大利面是怎麼做的,還以為是人家用的麵粉的問題,後來才知道麵粉是當地產的小麥粉最好,但並不是絕對的,吃過新疆蓋面之後,我就相信咱們的麵食才是祖宗。
『陸』 從麵粉到面條 意麵簡單做,怎麼做
麵粉做面條的做法:
一、材料
高筋麵粉 500g
二、做法
1、往和面的小盆里倒入麵粉。
2、麵粉中間挖個坑,倒入適量的溫水
3、開始攪拌麵粉和水,同時不停的揉和
4、當面團和好的時候,盆邊也幾乎是光溜溜的,然後將面團用濕布蓋上,醒一會兒
5、差不多20分鍾後開始揉搓面團
6、用擀麵杖將面團擀成圓形
7、在面圓兩面都抹上一些干澱粉,待會兒擀麵的時候才不會粘在一起
8、將面圓一層層包裹在擀麵杖上,不停地滾動擀麵杖
9、在一次次的滾動下,面圓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薄
10、有薄厚不均的地方,再用擀麵杖加加工
11、將面片一正一反疊起來
12、用刀將面片切成一公分左右寬即可
『柒』 如何利用麵粉製作義大利面! 俺要知道的是用麵粉製作義大利面條的工藝和程序,不是怎麼吃義大利面。
做義大利面必須用杜蘭小麥磨成的麵粉,這是最硬質的一種小麥,我國國內是沒有種植的。另外義大利面還需要雞蛋、水和橄欖油。正宗的義大利面的面條是用機器從小孔中擠出來的,但是家裡也沒那種東西,就只有用普通的壓面機或者手擀的。 一般一斤麵粉加10克鹽,3個雞蛋,一點橄欖油和一點水。揉成較硬的面團,然後靜置20分鍾到半小時,接下來就用壓面機壓成面條或者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再切成面條。市場上賣的義大利面還要經過烘乾,家裡如果是自己吃就沒必要了。
『捌』 做義大利面要用什麼麵粉
義大利面,又稱之為意粉,是西餐品種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作為義大利面的法定原料,杜蘭小麥是最硬質的小麥品種,具有高密度、高蛋白質、高筋度等特點,其製成的義大利面通體呈黃色,耐煮、口感好。所以,正宗的原料是義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除此之外,拌義大利面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一般情況下,義大利面醬分為紅醬(Tomato Sauce)、青醬(Pesto Sauce),白醬(Cream Sauce)和黑醬(Squid-Ink Sauce)。紅醬是主要以蕃茄為主製成的醬汁,目前是見得最多的;青醬以羅勒、松子粒、橄欖油等製成的醬汁,其口味較為特殊與濃郁;白醬以無鹽奶油為主製成的醬汁,主要用於焗面、千層面及海鮮類的義大利面;黑醬是以墨魚汁所製成的醬汁,其主要佐於墨魚等海鮮義大利面。 而義大利面用的麵粉和我們中國做面用的麵粉不同,它用的是一種「硬杜林小麥」,所以久煮不糊,這就是最大的區別。然後它的形狀也不同,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還有螺絲型的、彎管型的、蝴蝶型的、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百種。
道地的義大利面都很有咬勁,也就是煮得半生不熟,咬起來感覺有點硬的狀態,對於習慣了陽春面的中國人而言,大都是吃不太習慣的啦~~重點在義大利面在以滾沸的氽燙時,一定要先加入一小匙的鹽,份內約占水的1%,若少這個動作面條吃起來就只有外表有口味,而咬到里頭時就會覺得沒有味道,且很不好吃唷!當然,加入鹽還也可以讓面的質地更緊實有彈性,而且另一個撇步是——氽燙好後,若要讓面條保有Q勁,千萬別用過冷水這個方法,而是要拌少許橄欖油喔!同時若氽燙好的面沒用完,也可拌好橄欖油讓它稍微風干後拿去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