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羅馬這座城市有什麼特點
羅馬(義大利語:Roma)為義大利首都,也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昵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是天主教教宗和教廷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建築特點
羅馬被喻為全球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世界八大名勝之一的古羅馬露天競技場,也稱斗獸場,建於公元1世紀。這座橢圓形的建築物佔地約2萬平方米,周長527米,是古羅馬帝國的象徵。寬闊的帝國大道兩旁建有元老院、神殿、貞女祠和一些有名的廟宇,如萬神廟等。這片露天競技場遺址的北面,是記載塞維羅皇帝遠征波斯功績的凱旋門,南面是記載蒂都皇帝東征耶路撒冷戰績的蒂都凱旋門,在蒂都凱旋門南面不遠處,還有一座為紀念君士坦丁大帝戰勝尼祿暴君而建立的羅馬最大的凱旋門。帝國大道東邊的特拉亞諾市場,是古羅馬城的商業中心。市場旁矗立著一根高40米的凱旋柱,柱上螺旋形的浮雕,描繪了特拉亞諾大帝遠征多瑙河流域的故事。古城市中心的威尼斯廣場長130米,寬75米,是市內幾條主要大街的匯集 點。廣場左側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建築威尼斯宮,右邊是與威尼斯宮式樣相仿的威尼斯保險公司建築。此外,雄偉的司法宮、絢麗多姿的納沃納廣場、聖彼得大教堂無不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風格。羅馬還有上百座博物館,收藏著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珍品。
羅馬集中了義大利獨立統一運動的大部分紀念物。在威尼斯廣場右邊的紀念碑中央高台上,矗立著艾馬努埃爾二世騎馬的鍍金大銅像。艾馬努埃爾是曾經領導人民趕走外國佔領者、統一義大利的國王。這座紀念碑被義大利人稱為「祖國祭壇」。在台伯河西岸的佳尼科洛嶺上,聳立著率軍解放羅馬的義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紀念碑。
羅馬市噴泉眾多,千姿百態。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建於公元1762年。噴泉中央的海神像中,兩座海馬雕塑代表平靜的海洋與洶涌的海洋,四座神女像代表春夏秋冬四季。 羅馬城建築依地勢呈放射狀發展。
「1998年5月28日,羅馬與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文化特點
古羅馬建築藝術:因為講求實際,羅馬藝術的最高成就體現在無數的公共建築上。他們修築了規模浩大的道路、水道、橋梁、廣場、公共浴池等設施。最早的羅馬建築藝術來源於希臘,但由於羅馬人更注重實用和現實生活的享樂,在希臘主要為神廟增色的技術很快用於為人服務的大型公共建築,宏偉的競技場、公共浴室、廣場、水道在城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羅馬人愛好奢華,經常在典型的希臘造型基礎上加以改造,比如在多利克式柱的柱底再加一個柱基,把愛奧尼亞式柱頭上的卷渦造型加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得到復合式柱頭,令建築形式更為繁復華麗。在羅馬帝國更強盛的時代,建築中就開始更多地體現出羅馬民族的個性和特點,如拱門與拱頂的大量使用,在建築史上寫下了新的一章。古羅馬雕刻藝術:羅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羅馬帝國時期,肖像雕刻中寫實風格流行,出現了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復雜的內心世界描寫的肖像。羅馬人有為先人雕像的傳統,因此對肖像的逼真傳神有著極高的要求,在肖像雕刻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早期羅馬作品受了希臘雕刻藝術的影響,人物形象極度理想化。為數眾多的《奧古斯都像》就是典型例子:雕刻家把矮小跛腳、體弱多病的奧古斯都表現成高大健美的統帥,具有運動員一般的體魄和英雄氣概,臉龐也接近希臘雕刻一般的完美。
古羅馬繪畫藝術: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由於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藏了大量珍貴的壁畫。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羅馬時期的繪畫主要是鑲嵌畫和壁畫,多記載具體歷史事件,用來裝飾公共場所和住宅。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火山灰埋沒了龐貝及附近的幾個城鎮,大量珍貴的壁畫因此得以完整保存。根據這些壁畫,羅馬壁畫被劃分為四種風格。
幾大節日
新年前夕(San Silvestro a Roma)12月31日在城市各廣場舉行傳統的歲末慶祝活動,有煙花表演、篝火晚會和搖滾音樂會等。共和國總統將出席在奎利納爾宮舉辦的古典音樂會。這天地鐵也會營運到很晚。
羅馬生日,4月21日慶祝公元前753年羅馬的奠基,所有的考古遺址和運營的博物館都免費開放。
5月1日由工會組織,下午14:00~23:00,一些最重要、最受人們歡迎的歌手和樂隊將在聖喬凡尼廣場舉行傳統的音樂會。
(Festa Nazionale)6月2日共和國成立紀念日。在帝國大道有閱兵儀式,下午奎利納爾宮(總統府)花園破例向公眾開放。
(Ferragosto)8月15日舉辦盛大的8月節舞會(Gran Ballo di Ferragosto)。城市的許多廣場都將舉辦不同類型的專業舞蹈表演,音樂由現場演奏,公眾也被邀請加入到舞蹈中來。人民廣場是活動的中心。人們要在八月節前後度假,避過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La Notte Bianca)9月17日商店、酒吧、俱樂部整晚開放。
(Mercato di Natale a Piazza Navona)12月8日至次年1月6日受從中世紀流傳至今的傳統的驅使,大量貨攤擁入納沃納廣場,售賣玩具、糖果、節日裝飾物,並且有街頭藝術家表演,直到1月6日收市。
2. 羅馬的公共建築有什麼特徵及其優勢是什麼
古羅馬最重要的建築表現在公共建築上。黑格爾說道:「希臘建築藝術的特徵在於既徹底的符合目的性而又有藝術的完美,既高尚素樸而又裝飾得很輕巧美妙;羅馬建築藝術在機械的方面固然見出特長,比起希臘建築藝術較富麗豪華,但比不上它的高尚秀美。此外,到了羅馬時代,在建築里出現了許多希臘人所不曾知道的目的。我在開始時就已說過,希臘人只把藝術的豪華和優美運用到公共建築方面去,他們的私人住房始終是微不足道的。至於羅馬人則不但擴大了公共建築的范圍,例如他們的劇場、斗獸場以及其他公共娛樂場所都把結構的符合目的性和外觀的豪華壯麗結合在一起,而且在私有建築方面也大有發展。特別是國內戰爭以後,別墅、澡堂、走廊和台階之類都建造得極豪奢,從而替建築藝術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其中包括園林藝術,以富於才智和審美趣味的方式發展得很完美。羅馬建築的這一類型給後來義大利人和法國人提供了範本。我們德國人長期受到義大利和法國的影響,最後才回到希臘,用古代的較純粹的形式做模範」。公共建築最主要是體現在廣場建築上。
3. 古羅馬的建築有什麼特點它對現代建築的影響如何
古羅馬建築是古羅馬人沿習亞平寧半島上伊特魯里亞人的建築技術,繼承古希臘建築成就,在建築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廣泛創新的一種建築風格。古羅馬建築一般以厚實的磚石牆、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為主要特點。
編輯本段建築特點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樂池,後面是化妝樓,化妝樓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兩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雛形,已與現代大型演出性建築物的基本形制相似。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古羅馬建築的三個時期
古羅馬建築在公元1~3世紀為極盛時期,達到西方古代建築的高峰。 古羅馬的建築分為三個時期: 一、伊特魯里亞時期(公元前8-前2世紀),伊特魯里亞曾是義大利半島中部的強國。其建築在石工、陶瓷構件與拱券結構方面有突出成就。羅馬王國與共和初期的建築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羅馬共和國盛期(公元前2世紀-前30年),羅馬在統一半島與對外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勞動力、財富與 古羅馬馬采魯斯劇場
自然資源,有可能在公路、橋梁、城市街道與輸水道方面進行大規模的建設。公元前146年對希臘的征服,又使它承襲了大量的希臘與小亞細亞文化和生活方式。於是除了神廟之外,公共建築,如劇場、競技場、浴場、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躍,並發展了羅馬角斗場。同時希臘建築在建築技藝上的精益求精與古典柱式也強烈地影響著羅馬。 三、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公元476年),公元前30年羅馬共和國執政官奧古斯都稱帝。從帝國成立到公元後180年左右是帝國的興盛時期,這時,歌頌權力、炫耀財富,表彰功績成為建築的重要任務,建造了不少雄偉壯麗的凱旋門,紀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廣場、神廟等等。此外,劇場、圓形劇場與浴場等亦趨於規模宏大與豪華富麗。3世紀起帝國經濟衰退、建築活動也逐漸沒落。以後隨著帝國首都東遷拜占庭,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建築活動仍長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 [1]
古羅馬建築在歐洲
15世紀後,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30年代。
古羅馬建築傳入中國
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17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里有過3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編輯本段建築賞析
羅馬最古老的建築均屬於宗教建築。供奉朱庇特、朱諾和密涅瓦的神廟就建築在奧林匹亞山上。從展出的模型可以看出該神廟比較寬闊,但並不高大雄偉,有坡度陡峻的屋頂。它繼承了羅馬人祖先--埃特魯斯坎人的建築和裝飾傳統。同時開始借鑒希臘人的建築風格。 古羅馬文化早期在自身的傳統上受伊特魯里亞、希臘文化的影響,吸收其精華並融合而成。公元前3世紀以後,羅馬成為地中海地區的強國,其文化亦高度發展。 古羅馬建築與雕塑發展迅速,現存的建築有 羅馬斗獸場 君士坦丁凱旋門 龐培城 萬神廟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羅馬人開始著手建築幾乎遍及帝國的高架輸水道。羅馬最古老的高架輸水道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12年。它體現了羅馬帝國的國力雄厚。同時,共性的設計方式,在力學和藝術學上都是大創新,節省了大量材料。 羅馬廣場是羅馬市民社會、政治和宗教生活的中心。它地處城市的中心地帶,通常位於兩條交通幹道的交 古羅馬廣場
匯處,是一片開闊的長方形空地。城市越大,廣場規模越宏偉。空曠的廣場周邊,分布著城市官方奉祀的神廟和公眾生活相關聯的法院、市場這樣最重要的建築,每座建築前均有一排覆頂卷形廊柱。正因為如此,羅馬廣場是城市的主要公共活動場所。隨著城市的發展繁榮,眾多紀念性建築的修建使廣場得到擴展和裝飾,並成為展示中央權威的一種顯著標志。自從羅馬成為疆域覆蓋從西班牙到小亞細亞的帝國首都後,諸位皇帝,尤其在公元1世紀施行統治的從奧古斯都到圖拉真等皇帝,均擴建了羅馬廣場,他們所建的每個廣場都比其前任規模更加宏大、裝飾更加精緻。在羅馬帝國廣場,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發展的成就。 然而,最能展現帝國風採的莫過於羅馬的神殿和議會大廳。羅馬帝國作為當時已知世界的統治者,位了彰顯其帝國的威武和庄嚴,在羅馬城大量的修建神殿,其規模和豪華程度都是同時代其他地區的建築無法比擬的。為了凸顯帝國的物產豐盈,統治者大量徵集各地建築材料,來修建神廟,以體現統治者對申的敬仰。神廟大多是軸對稱建築,依照主軸中心線修建,兩邊對稱。給人以不可侵犯的感覺。 古羅馬的另外一個傳奇性建築就是斗獸場。它也是遵循對稱的典範,充分體現了帝國的強大國力。斗獸場 羅馬斗獸場
呈橢圓形,長直徑187公尺,短直徑155公尺。從外圍看,整個建築分為四層,底部三層為連拱式建築,每個拱門兩側有石柱支撐。第四層有壁住裝飾,正對著四個半徑處有四扇大拱門,是登上斗獸場內部看台迴廊的入口。斗獸場內部的看台,由低到高分為四組,觀眾的席位按等級尊卑地位之差別分區。在斗獸場的內部復原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工程的浩大和壯觀。但今天人們所能見到的已無完整看台的形象,只是原來支撐看台的隔牆盡管破敗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仍讓人為往日的輝煌嘖嘖稱奇。 萬神廟穹頂直徑43米的記錄直到20世紀還未被打破。如此規模的穹頂通常需要一些支撐物,但古羅馬人精通如何建造拱形層頂而不需要柱子支撐的技術。雖然古羅馬人不是拱門的首創者,但他們是最早認識拱門用途的人。穹頂的圓眼,直徑為8.2米的採光圓孔,使陽光瀉入萬神廟。廟內的地面和城牆遠離用鈀彩鮮明的大理石建成。自從萬神廟落成以來,它幾乎保持著原狀,給人們留下古羅馬建築風貌的最佳印象。當初的萬神廟比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要華麗得多,在壁龕和彩色天頂上都刻有法規條文。 君士坦丁凱旋門(義大利語:Arco di Costantino)是位於羅馬的一座凱旋門,位於羅馬競技場與帕拉蒂尼山之間。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於312年10月28日的米里維橋戰役(Battle of the Milvian Bridge)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中最新的一座。 君士坦丁凱旋門高21米,寬25.7米,縱身7.4米。它擁有3個拱門,中央的拱門高11.5米,寬6.5米;兩側的拱門則高7.4米,寬3.4米。拱門上方由磚塊所砌成,表面則有雕刻圖案。君士坦丁凱旋門主體是由幾根分開的圓柱及刻有銘文的頂樓所構成,設計類似位在古羅馬廣場的塞維魯凱旋門。而拱門的下半部則被認為是建築師參考更古老的紀念碑來設計的,也許是來自於哈德良皇帝時代。
因為君士坦丁凱旋門橫跨在凱旋大道(Via Triumphalis)上,所以當時羅馬皇帝在凱旋式時會從這條路進入羅馬。這條路線是從戰神廣場開始,穿過馬克西穆斯競技場(Circus Maximus),隨後沿著帕拉蒂尼山前進。在通過君士坦丁凱旋門後,隊伍馬上在圓錐柱(Meta Sudans)左轉,沿著神聖大道(拉丁語:Via Sacra)到達古羅馬廣場並登上卡比托利歐山到達終點朱庇特神廟,途中也會穿過提圖斯凱旋門。 君士坦丁凱旋門在中古時代被並入古羅馬的堡壘當中,而首次復原工程則於18世紀時開始。1990年代晚期則對凱旋門進行一次考古挖掘活動,剛好趕在2000年慶祝活動舉辦之前
4. 古羅馬共和國的最大優點是什麼
古羅馬共和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到公元前 1世紀時,已成為一個強大的殖民主義帝國,其國外的領土面積實際超過義大利本土面積的 5倍。隨著土地的擴大和財富的集中,奴隸主集團之間爭權奪利的斗爭也相應加劇,以致統治階級內部的高級將領,相繼發生了彼此兵戎相見的血腥傾軋,並最後導致了權力的絕對集中,使國家體制由共和國而變成為帝國。在這一過程中,先後進行了三個階段的內部戰爭。 首先是平民派和貴族派之間的戰爭。公元前88年,為了爭奪對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六世的出征權,以馬略為首的平民派同以蘇拉為首的貴族派展開了一場激戰。當年擔任執政官的蘇拉,利用大權在握而先發制人,他率軍強佔了羅馬城,把持元老院宣布馬略為「公敵」,並沒收其財產。隨後,蘇拉率軍出征,去東方討伐叛離羅馬的屬國本都。被迫亡命非洲的馬略,在蘇拉離開羅馬後,聯合他的同黨秦納等人,於公元前87年舉兵反擊,乘機奪得羅馬城,大肆捕殺蘇拉的追隨者,並於公元前86年第 7次擔任執政官。公元前83年,蘇拉在結束米特拉達梯戰爭後回師義大利。馬略派組織抵抗,遭到慘敗。公元前82年,蘇拉再次攻佔羅馬,不僅成為執政官,而且恢復元老院的特權地位,自任無限期獨裁官,成了羅馬歷史上第一位大權獨攬的終身獨裁者。馬略與蘇拉兩派之間的戰爭,開辟了羅馬內戰的先河。 其次是「前三頭同盟」中的兩巨頭戰爭。公元前78年,蘇拉病故,羅馬的政局再次陷入混亂,各派將領相繼擁兵自重。公元前60年,龐培、克拉蘇和凱撤實行秘密結盟,左右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同盟中,作為蘇拉女婿的龐培擁有最強大的實力,而剛剛從政的凱撤,實際上只是一個配角。公元前58年~公元前51年,凱撤出征高盧,從此大量聚斂財富,進而擁有重兵。公元前53年,克拉蘇在征討帕提亞(安息)的戰爭中戰死, 「前三頭同盟」解體。於是,凱撤與龐培之間的權勢爭奪日趨激烈。公元前50年,龐培串通元老院削弱凱撤的權力,先是命令凱撤在高盧總督任期滿後立即交出行省的統轄權和軍權,接著又宣布凱撤為「公敵」。元老院為此授權龐培招募軍隊,以便懲治凱撤和保衛共和國。凱撤聞訊,搶先於公元前49年 1月10日南渡盧比肯河,進軍羅馬。龐培准備不足,率領大批元老倉皇逃往希臘。凱撤迅速佔領羅馬和義大利本土,隨後領兵赴西班牙,消滅了那裡的龐培軍隊,解除後顧之憂,接著又進軍巴爾干。公元前48年 8 月,雙方進行法薩羅之戰,龐培兵敗,在逃至埃及時被殺。此後三年,凱撤在北非、西班牙等地,繼續清除龐培的殘余勢力,最後取得內戰的完全勝利。凱旋歸來的凱撤,終於在羅馬建立起個人獨裁統治,成為終身獨裁官、執政官和保民官,兼領大將軍,被尊為「祖國之父」等。這場內戰,在軍事上以凱撤的勝利告終。 再次是「後三頭同盟」中的另兩個巨頭戰爭。凱撤實行個人獨裁統治,實際上破壞了羅馬奴隸主階級的貴族共和制,自然招來了一部分元老貴族的堅決反對。公元前44年 3月15日,凱撤在元老院議事廳遇刺身亡。這一事件又一次給羅馬的政局帶來了動盪。次年初,凱撤的繼承人屋大維 (後被尊為「奧古斯都」) ,與凱撤部將安東尼和李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隨後進軍羅馬,改組政府,並獲得 5年內處理國家事務的全權。他們打著 「為凱撤復仇」的旗號,屠殺大批元老和騎士,並於公元前42年秋率軍遠征馬其頓,在菲利皮之戰中打敗以布魯圖和喀西約為首的貴族共和派軍隊。共同的敵手被消滅後,三巨頭之間的爭權奪利斗爭隨之加劇。公元前36年,屋大維剝奪了李必達的軍權。從此,他完全成為羅馬西部的主宰者,而與控制羅馬東部的安東尼形成對峙之勢。公元前32年,屋大維與安東尼公開決裂。他利用在元老院中的優勢地位,公布安東尼關於分割羅馬領土的遺囑,通過公民大會剝奪安東尼的一切權力,並宣布他為「公敵」。於是,羅馬統治集團內部的戰爭再次爆發。公元前31年 9月,雙方進行了著名的亞克興海戰,安東尼和埃及女王的聯軍在海戰中被打敗。次年,屋大維進軍埃及。安東尼和埃及女王相繼自殺,羅馬內戰結束。 這次內戰使羅馬長期分裂的局面得以終止,屋大維成為羅馬的唯一統治者。公元前27年,他被授予「奧古斯都」(意為神聖、偉大)的尊號,享有絕對權力,名義上稱為國家元首,實質上已是隱蔽的皇帝。此後,羅馬的共和制宣告結束,權力世襲繼承,羅馬進入了奴隸制的帝國時代。
5. 羅馬的共和國和帝國各有什麼優點
共和國的優點是統治者一般都是有才乾的人物,缺點是這些人的才幹往往是煽動方面的,共和國大部分時間土地兼並並沒有帝國時期厲害,可以組成大量的公民軍隊,忠誠度高,共和國還有個缺點是政出多門,總是花大量的時間在爭論上。
帝國的優點是統治者往往是作為繼承人被定向培養的,缺點是培養結果很難說。另一個優點是政令上容易統一,做出決策效率比較高。
共和國比較適合城邦時期的羅馬。
帝國比較適合統治眾多行省的羅馬。
6. 羅馬式建築的四個特點是什麼
羅馬式建築的四個特點是:
1、羅馬式建築的牆壁通常厚度很大,開口部分極少並相對較小,因此顯得沉重封閉。它們通常為雙層壁體、填以碎石。
2、在羅馬式建築中的拱常常使用墩柱(也稱扶垛)作為支撐。它們用磚石砌築,剖面呈正方形或矩形,通常會在拱的起腳處以水平線腳表現柱頭。有時墩柱上會附有垂直的柱身,在底座層上也可能會有水平線腳。
雖然柱墩基本上為矩形,但是常常可以呈現極復雜的形式,如在內壁上設支撐拱的大空心半柱,或由直達拱線腳處的小柱身組成束狀。
3、柱子是羅馬式建築結構上一個重要的特色,細長柱和附柱也會應用在結構和裝飾上。在義大利經常使用由單塊石料鑿成的整體柱,就像在羅馬和早期基督教建築中那樣。它們也會,特別是在德國,於更巨大的墩柱間交替使用。
由多個單塊石料鑿成的拱廊柱也常用於不需要承受較大磚石重量的結構,例如在迴廊中,並有時採用雙柱。
4、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的羅馬式柱子體形巨大,因為它們支撐著厚實而開窗小的上部牆體,有時會有沉重的拱頂。在結構上最為常見的方法是以稱為鼓柱的圓形石柱建造,就像在施派爾主教座堂的地下室中那樣。
羅馬式建築的興起:
羅馬式建築興起於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是歐式基督教教堂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羅馬式建築的特徵是:線條簡單、明快,造型厚重、敦實,其中部分建築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徵,是教會威力的化身。
當東羅馬帝國千年不絕之時,西羅馬帝國滅亡後的歐洲本部卻一蹶不振,古羅馬的建築技巧和藝術也失傳了。公元9世紀左右,在經歷了300多年混戰後,西歐終於形成了法蘭西、義大利、德意志、英格蘭、西班牙等十幾個民族國家,在此基礎上,各民族的確文化藝術才逐漸發展起來。
在教徒們看來,教堂是建立在現實世界之上的神聖空間,是神在人間的宅第,對於歐洲的基督教世界國家來說,教堂無疑是一個時代最好的建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羅馬式建築
7. 留學義大利優勢有哪些
1、首先是義大利的這個國家足夠的吸引人,擁著有世界燦爛文化發祥地羅馬,潮流之都米蘭,藝術明珠弗洛倫薩,水上之城威尼斯等等。
2、其次留學必定在意的是它的師資水平,教育水平。義大利大學歷史悠久,高等教育資源分配均衡。
3、中意關系,「一帶一路」政策的,中意關系變得更加的密切,這讓眾多的留意學生也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4、費用低,義大利有個吸引很多學生的點就是公立大學免學費,對於留學生而言,義大利公立學校免學費,成為了留學國家熱潮,無論家庭條件好與不好,當然都是免費最好了。
5、義大利政府對本國學生和國際學生採取統一收費標准。並且還可以申請豐厚獎學金,生活費住宿費一年在4、5萬人民幣左右。
6、義大利留學專業廣泛,選擇面廣。從經濟、管理、社會、教育、新聞傳媒、理學、農業、醫學、藝術、旅遊、航空、時裝設計等等幾百種專業。
北京外國語大學義大利留學圖蘭朵計劃獎學金留學值得選擇!!
8. 義大利羅馬壁紙有哪些優勢義大利羅馬壁紙知識大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來越關注生活環境的優化問題,如何使我們的家居環境變得更美觀更舒適是大家的共同追求,在我們的家居環境中,壁紙是經常使用的裝飾,壁紙具有款式多,價格實惠,操作簡便的特點,因此也特別受人們的喜愛,許多人都在自家貼上壁紙,裝飾家居環境,其中,有一款壁紙最受歡迎——義大利羅馬壁紙,那麼,義大利羅馬壁紙有什麼優勢呢?
簡介
義大利羅馬壁紙ITRUOME,高檔產品來自義大利的設計稿件,採用精益求精的歐洲壓花工藝,使產品品質完美體現,為我們實現了奢華與藝術的融合,輕而易舉地演繹出多彩的和極富裝飾效果的新空間,義大利設計師對古羅馬文化及東南亞文化的設計元素的理解,為我們帶來一股濃郁的歐式情調。
義大利羅馬壁紙ITRUOME款款精品猶如巧奪天工,簡練而精美,完美詮釋歐式風格唯美高貴的內在品質。以ITRUOME裝點美麗家居,體驗迤儷千年的文化之旅。
義大利羅馬壁紙在中國國內工廠創建於1995年,致力於國際高端品牌壁紙的生產與銷售,改善人們現代居住環境,發展成為中國壁紙行業的引導者以及高端壁紙的風向標。因其發展之迅速,發展規模之大而給這個品牌更添神奇色彩。目前義大利羅馬壁紙ITRUOME總部在義大利首都羅馬,1998年在中國廣州設立生產加工基地,產品輻射全球,是目前歐洲及國內壁紙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根據中國壁紙行業協會統計,國家免檢產品"ITRUOME牌"系列牆紙產量、銷量、出口連續多年名列全國第一。義大利羅馬壁紙ITRUOME專門在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建設了數碼牆紙高科技園區,建設了國家級的牆紙重點研發中心以及流行趨勢試驗發布基地,年產各類牆紙面料2000多萬卷。公司產品遠銷美洲、歐洲、澳洲、東南亞、中東等108個國家和地區。
義大利羅馬壁紙品牌故事
就在1935年,ChristianITRUOME從法國巴黎設計學院畢業後回到義大利,經歷了一段非常黑暗的時光。每天他得從報紙上的小廣告中搜索工作機會,他沒有固定的地址,時而與朋友同住,時而露宿街頭,飢一餐,飽一餐。有一天,當ITRUOME因找不到工作而陷入深深失意時,一位壁紙工廠的朋友建議他畫一些壁紙設計圖,不料卻大受歡迎。每一份設計都充分展露出他獨特的才能,他緊緊抓住生活中的動態,每一份設計都如此地栩栩如生。他是一個天生的壁紙設計師,從沒學過壁紙相關的技藝,但對壁紙的概念瞭然在胸,對圖形色彩的感覺極為敏銳。1946年,ITRUOME在偶然的機會下巧遇商業大亨MarcelBoussac,兩人一拍即合,擁有85位員工與投8千萬美元資金的第一家義大利羅馬壁紙工廠,於義大利最優雅尊貴的羅馬正式創立。1947年2月12日,這是個輝煌的日子,ITRUOME開辦了他的第一個高級壁紙裝展,推出的第一個壁紙系列名為「羅馬假日」。ITRUOME品牌壁紙的設計風格轟動了義大利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ITRUOME在壁紙界名聲大噪。款款精品猶如巧奪天工,簡練而精美,繁華卻不庸俗,完美詮釋歐式風格唯美、高貴、奢華的內在品質,頓時讓人們眼前一亮,這一天ITRUOME大獲成功。隨後,ITRUOME有計劃地將他的事業發展到古巴、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法國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經過五十多年的長足發展,ITRUOME在世界各地已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網路。ITRUOME是藝術的寵兒,源生於藝術天堂——義大利,享受著數千年古羅馬藝術的熏陶和世界頂級時尚文化的洗禮,與生俱來的藝術氣質與靈感渾然天成,成就她新銳出眾、卓爾不凡的品牌個性,成為全球衛浴行業的新時尚標志。如今,ITRUOME已帶著義大利最新派的壁紙文化與經典設計,來到神韻魅力的中國,將東西方藝術與文化完美融合,演繹頂級壁紙的經典所在。
九大優勢
1、市場優勢:品牌壁紙消費市場目前已有千億財富空間,更何況專家預計每年將還有50%的上升幅度,這怎不令人心
2、競爭優勢ITRUOME義大利羅馬壁紙所有產品均由公司總部優秀的設計團隊精心設計,保證了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優勢!
3、經營優勢ITRUOME義大利羅馬壁紙採用一站式廠價供貨,完善制度確保經營風險降至最低,再加上強大的品牌支持,經營自然輕松自如。
4、投資優勢ITRUOME義大利羅馬壁紙根據中國國情,設定不同經銷模式,全程無加盟費用,直接進貨就能大顯身手,獨占鰲頭!
5、物流優勢ITRUOME義大利羅馬壁紙網上綠色通道讓投資者享受網上自由定貨,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增加盈利空間!
6、宣傳優勢全國性覆蓋宣傳、差異性事件行銷、精細化服務公關、針對性廣告創意讓ITRUOME義大利羅馬壁紙經營者輕松自如、坐享財源!
7、服務優勢多年經營心得傾囊傳授,個性化經營問題專家會診,確保投資者掌握產品知識和營銷技能,事業起步,駕輕就熟!
8、管理優勢總部只針對專賣店供貨,專賣店只針對終端顧客。杜絕惡性競爭,統一規范管理,實現專賣店利潤最大化!
9、網路優勢依託網路技術,為專賣店及消費者提供多層次增值服務,形成互動,隨時隨地把握家居時代脈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的有關於義大利羅馬壁紙的相關內容了,相信大家在看完之後都對義大利羅馬壁紙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了吧?其實,義大利羅馬壁紙在我們的家居生活中使用還是比較常見的,許多人都選用義大利羅馬壁紙,有需要的朋友不妨可以嘗試使用義大利羅馬壁紙,讓我們的家居環境更加舒適更加美觀,希望小編的建議能夠幫助到大家。
9. 義大利羅馬大學有什麼優勢
至2012年,羅馬大學有11個系下設65個部門,羅馬大學英語授課課程有:2年的政府管理和人文事務碩士專業。在2012年全意公立大學專業排名中,羅馬大學心理學第1名、統計學第1名、生物學第3名、社會科學第3名、理學第4
名、文學第5名、法學第6名、建築學第7名、葯劑學第8名。
羅馬大學學科眾多,教學安排豐富,對外交流活躍,並擁有眾多的研究試驗中心,大學非常重視與中國進行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到目前為止,羅馬大學已經與中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建築工程大學和上海同濟大學等中國數所高校以及研究機構簽訂了學術合作協議。此外雙方還就可行性研究領域、語言專業的合作以及利用新技術進行遠程教育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的交流與合作。2002年5月,羅馬大學與中國教育部在羅馬共同就雙方合作的領域與方向舉行了會談,並且簽訂了會談紀要,紀要明確闡明:中國高等院校及科研機構與羅馬大學將在學術領域展開包括交換教師與學生在內的多項交流活動,此外雙方還就可行性研究活動領域、語言專業的合作,以及利用新技術進行遠程教育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的交流與合作。
馬西尼教授是羅馬大學東方研究院院長,他1978年在羅馬大學開始學習漢語,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來中國進修了兩年的漢語,並且在義大利駐北京大使館工作過,1994年開始在羅馬大學東方學院任教,2001年起任東方學院院長。作為義大利一方參與會談的人員之一,他目睹了羅馬大學與中國教育部會談紀要簽訂的過程。在這份紀要中羅馬大學也表達了要與北京大學發展合作關系的願望,已確定將每年派出東方研究院東方文明與語言專業的大學三年級學生到北京大學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漢語學習,另外雙方還將共同研究編寫適合於義大利學生的漢語教材。說起與中國的學術交往,他興致勃勃地在展櫥前為我們介紹其合作的成果:「我們在這里接待了很多從中國來的代表團,有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天津南開大學、西安大學等學校。
10. 古羅馬的建築有什麼特點它對現代建築的影響如何
1、特點
古羅馬建築的類型很多,有羅馬萬神廟、維納斯和羅馬廟 ,以及巴爾貝克(在今黎巴嫩)太陽神廟等宗教建築,也有皇宮、劇場、角斗場、浴場以及廣場和巴西利卡(長方形會堂)等公共建築。居住建築有內庭式住宅、內庭式與圍柱式院相結合的住宅,還有四、五層公寓式住宅。
古羅馬世俗建築的形制相當成熟,與功能結合得很好。例如,羅馬帝國各地的大型劇場,觀眾席平面呈半圓形,逐排升起,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
古羅馬建築能滿足各種復雜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結構,獲得寬闊的內部空間。古羅馬建築藝術成就很高,大型建築物風格雄渾凝重,構圖和諧統一,形式多樣。羅馬人開拓了新的建築藝術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
2、影響
公元4世紀下半葉起,古羅馬建築漸趨衰落。15世紀後,經過文藝復興、古典主義、古典復興以及19世紀初期法國的「帝國風格」的提倡,古羅馬建築在歐洲重新成為學習的範例。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20世紀20~30年代。
古羅馬建築的書籍和圖畫在明代末年開始傳入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從義大利索來《羅馬古城輿圖》畫冊3卷,存放北京耶穌會圖書館。1672年,義大利傳教士阿萊尼帶兩冊《廣輿圖說》到中國。
這些書里有羅馬角斗場、浴場、神廟和羅馬街市的圖畫。此外,17世紀初,北京耶穌會圖書館里有過 3冊維特魯威的《建築十書》。但古羅馬建築當時對中國建築沒有發生實際影響。
(10)義大利羅馬好在哪有哪些優點擴展閱讀:
建築結構:
1、桁架結構
古代的羅馬人喜歡用桁架建造房子的房梁和天花板。桁架是框架結構的一種。羅馬人使用木頭建造桁架。桁架之間,通過榫卯或金屬銷子進行連接。
2、噴泉結構
羅馬建築內部擁有大量的噴泉。那些噴泉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羅馬人建造的。古代的羅馬人利用噴泉為城市和農村提供水。古代的羅馬就已經由飲用水的噴泉逐漸發展成為裝飾性的噴泉和音樂噴泉。古代的羅馬有3000多個噴泉,被稱為噴泉之城。古代的羅馬人喜歡使用噴泉進行音樂表演。
3、交叉拱頂結構
無束梁(兩個筒形拱以適應角度相互相交的產物)而變成交叉穹肋間更高更簡潔的交叉拱頂,例如在施派爾或是在達勒姆、烏德勒支和倫巴第的一種十字勒拱頂。在早期發展過程中,堅固的殼體成為結構的支撐。
牆也經歷了相似的變化。包含兩個平坦的表面的牆體成為一組貫穿式的結構構架。早去羅馬風持續採用的牆面裝飾形式—壁柱帶、扇形柱楣,以及承重柱身、半椅柱、封閉拱劵—將牆體分解成柱墩和實牆(施派爾一世主教堂上層)或柱墩和連拱劵(如諾曼底的廊式教堂),甚至內外牆和小柱連廊(如矮廊,廊台以及其他類似的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