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防空系統來自哪個國家
伊朗的防空系統主要來源於俄羅斯和中國。
俄羅斯為伊朗提供了先進的防空系統,如S-300和S-400,這些系統以出色的性能和攔截能力成為了伊朗防空體系的重要部分。同時,中國也為伊朗的防空系統提供了關鍵部件和技術支持,其中包括JY-10防空指揮控制系統,這一系統能夠整合伊朗裝備的各種防空導彈,提高其防空作戰能力。
此外,伊朗也在自主研發防空系統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如「巴瓦爾-373」防空系統,其綜合性能可與俄羅斯的S-300相媲美。這些多元化的來源和技術支持共同構成了伊朗當前的防空體系。
『貳』 伊朗泥石-2型導彈有哪些介紹
伊朗泥石-2型導彈是伊朗自主研發製造的是伊朗最先進的兩級地對地導彈,完全由固體燃料推進,射程超過2000公里。2009年12月,伊朗成功試射了一枚自製的改進型「泥石-2」導彈,標志著伊朗軍隊遏制力的提升。
伊朗泥石-2型導彈是伊朗最先進的兩級地對地導彈,完全由固體燃料推進,射程超過2000公里。伊朗新聞電視台2009年12月16日說,伊朗成功試射了一枚自製的改進型「泥石-2」中程導彈,導彈准確命中目標。
『叄』 伊朗大批導彈
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當地時間2022年9月28日晚,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共發射73枚法塔赫彈道導彈、制導火箭炮和數十架自殺無人機,襲擊了該國西北部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庫爾德自治區42個美國支持的恐怖分子的陣地和目標,其中有些目標距離伊朗400千米以上,對目標造成了嚴重破壞。
而美國證實2022年9月28日下午2時10分左右,美軍F-15擊落一架朝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首府埃爾比勒方向飛來的伊朗Mojer-6無人機。首先其發射的彈道導彈肯定包括征服者/法塔赫-110(Fateh-110)系列彈道導彈。征服者-110(Fateh-110)系列固體燃料彈道導彈的布局設計基本一統了伊朗近程彈道導彈系列。
要知道液體燃料彈道導彈雖然射程大技術容易一些,但反應時間慢,存儲難,可靠性難以保證,相比之下固體燃料導彈有先天優勢。伊朗的固體火箭起步就是仿製蛙7火箭彈,發展出地震系列火箭,又在進口的我國M-7彈道導彈(薩姆2改型,B610)導彈身上學到了彈道導彈制導和控制技術發展了穆薩克系列導彈。
最終在2001年發展出了征服者110彈道導彈,該彈全長8.9米,彈徑0.61米,彈重3.5段,戰斗部重500千克,射程約200千米,隨後不斷擴展射程,從250千米到300千米,最後到征服者313的500千米,該系列幾乎都採用前部三角形鴨式舵面+後部三角形尾翼+多邊形後掠尾翼的布局。打擊平台多種多樣。
制導方式也從慣導發展到衛星制導、紅外末制導、雷達末制導等多種類型,打擊精度從250米減小到5米左右,稱得上脫胎換骨,該彈改型還攻擊過伊拉克美軍基地,表現出了非常好的打擊精度,甚至還發展出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美軍挨了打都說效果好。另外,從最新公布畫面來看,伊朗人還投入了BM-120彈道導彈,但本次伊朗人將其稱為精確制導火箭彈。
BM-120彈道導彈採用了6x6民用卡車底盤,後部帶有兩排共6個方形發射箱,可以在卡車後部上揚45°角發射。BM-120導彈的直徑0.368米,長5.175米,全重787千克,最高飛行速度可達4馬赫,射程30至120千米,安裝有配備150千克的高爆破片(HE-FRAG)、穿透或集束戰斗部。該彈採用尖錐形彈頭+圓柱形彈體設計,其氣動舵面雖然不很清晰,但依然能夠大致看出前部三角形鴨式舵面+後部三角形尾翼+多邊形後掠尾翼的布局,這個布局和征服者-110系列一脈相承,可以認為是其縮小型。
BM-120導彈比起征服者-110系列要小一半左右,伊朗人宣稱該彈由慣導(INS)+衛星導航系統制導,圓概率誤差(CEP)小於30米,在打擊視頻中有採用空爆引信摧毀目標的,也有直接鑽地打擊的,打擊精度都很不錯,打擊混凝土建築能夠打出1.1米X0.9米的洞。具備一定的單炮多目標分布式精確打擊能力。本次伊朗人還投入了大量的巡飛彈,就是在俄烏戰場上最火的見證者(Shahed)-136自殺無人機/巡飛彈。
見證者-136無人機採用小展弦比三角翼的無平尾式布局,與機翼融合的圓柱形機身,可能是依靠機翼後緣的全翼展升降副翼控制飛行,依靠翼尖端板維持航向。其材質可能是鋁材+復合材料以減輕重量。該機結構可能是機頭的引信、導航控制艙和戰斗部、油箱、尾部的舵機和雙沖程雙缸活塞發動機+兩葉螺旋槳。該機長3.5米,翼展2.5米,安裝的是50馬力伊朗國產MD550發動機即林巴賀L550發動機仿製版或德國3W活塞發動機。
其巡航速度在185千米/時,航程1800-2500千米,其全重200千克,戰斗部重50千克,能夠利用爆炸破片將地面目標摧毀,可能採用近炸或碰炸引信。
從其GPS/GLONASS+INS制導方式來看,該機只能打擊固定目標。但據說該機還有能夠由配合的遷徙者/候鳥-6察打一體無人機臨時指示目標的能力,因此在俄烏戰場上曾打擊過時敏目標。最後美軍報復擊落的,則是一架Mohajer-6中型無人機,屬於Mohajer(遷徙者)無人機家族的新改型,由Qods(聖城)航空工業公司設計。
本次在伊朗人公布的視頻中可能也是這款無人機在用吊艙指示目標。該機最早在2017年4月15日在伊朗總統出席的儀式上亮相,於2018年2月開始大規模生產供應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並且外銷給了衣索比亞、委內瑞拉、伊拉克什葉派武裝、葉門胡塞武裝在伊拉克、敘利亞等地有實戰戰果。
Mohajer-6無人機長7.5米,翼展10米,高1.9米,最大起飛重量670千克,有效載荷150千克,飛行升限5486米,最高時速為200千米/小時,續航時間12小時,掛彈5小時,作戰半徑200千米,航程2400千米。Mohajer-6無人機採用矩形機身,尖端寬而鋒利,這架無人機由3葉片100馬力Rotax 912活塞發動機提供動力,機身上方安裝有一個降落傘艙,必要時候可以開傘迫降,採用手控降落節省成本。
可攜帶4枚射程約3千米的Sadid-342炸彈,或2枚射程約3千米的Sadid-345,或4枚射程約6千米的Qaem-1炸彈,或4枚射程約12千米的Qaem5/9導彈。
當然也有報道說伊朗人使用了巡航導彈,彈道導彈尾跡在網上有照片,多管火箭炮有打擊畫面,而巡航導彈攻擊的畫面卻一直沒有,畢竟巡飛彈能夠拍到,沒理由那麼大的巡航導彈拍不到。再說了,巡航導彈打400千米目標實在是有點浪費。
可見,本次伊朗方面採用的武器非常適合報復性打擊,其精度也足夠滿足打擊庫爾德自治區42個恐怖分子的陣地和目標,兩種不同速度的武器集中使用取得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時也檢驗了武器性能。
『肆』 浼婃湕鎺ㄥ嚭灝勭▼2000鍏閲屽脊閬撳煎脊錛
浼婃湕鎺ㄥ嚭灝勭▼2000鍏閲屽脊閬撳煎脊
鎹浼婃湕浼婃柉鍏板叡鍜屽浗閫氳紺2鎶ラ亾錛屼紛鏈楀睍紺轟簡涓嬈懼悕涓衡滃厠璧宸村皵鈥濓紙Kheibar錛夌殑鏂板瀷寮歸亾瀵煎脊錛屽叾灝勭▼涓2000鍏閲屻備紛鏈楅槻闀跨﹩緗曢粯寰仿風ぜ钀路闃誇粈钂備簹灝 (Mohammad Reza Ashtiani) 鍑哄腑浜嗚繖嬈懼煎脊鐨勬彮騫曚華寮忋
鎶ラ亾縐幫紝榪欐懼煎脊灝勭▼涓2000鍏閲岋紝鏈夋晥杞借嵎涓1.5 鍚錛涢噰鐢ㄦ恫浣撶噧鏂欙紝鍏鋒湁楂樻満鍔ㄦэ紝鍦ㄥぇ姘斿眰鍐呰繍琛岄熷害鍙杈8鍊嶉煶閫燂紝騫墮厤澶囨湁闆瘋揪瑙勯伩鎶鏈銆傚悓鏃訛紝榪欐懼煎脊鍙戝皠鍑嗗囨椂闂寸浉瀵硅緝鐭錛岃繖鎰忓懗鐫瀹冩棦鍙浠ョ敤浣滄垬鐣ユ﹀櫒錛屼篃鍙浠ョ敤浣滄垬鏈姝﹀櫒銆
浼婃湕澶栦氦閮ㄥ彂璦浜虹撼璧涘皵路鍗$撼灝煎綋澶╁湪紺句氦騫沖彴鍙戞枃紲濊春瀵煎脊鎻騫曪紝騫惰〃紺烘柊鍨嬪煎脊鍙堜竴嬈¤瘉鏄庝簡浼婃湕鐨勯槻寰″疄鍔涖傝嚜涓婁笘綰80騫翠唬浠ユ潵錛屼紛鏈椾竴鐩村湪縐鏋佸彂灞曞煎脊鑳藉姏銆傚敖綆$編鍥藉拰涓浜涙ф床鍥藉朵竴鍐嶅逛紛鏈楃殑璁″垝琛ㄧず鎷呭咖錛屼絾浼婃柟鍧氱О鍙戝睍瀵煎脊鍙涓洪槻寰°
『伍』 美國防部聲明中說「導彈是從伊朗發射的」,既有證據美國為何不反擊呢
那是因為美國眾議院反對特朗普當局反擊,還說美國政府應該結束這些不必要的挑釁。美國的民眾和盟友們也都很難相信特朗普當局拿出來的證據。
根據伊朗媒體的報道,緊接著伊朗又向美國在伊拉克的基地發射了第二批的火箭。美國稱大概有五枚火箭彈擊中了美國軍隊在伊拉克的營地。據說這次襲擊的營地是美國的聯合基地,是在巴格達往北一些,就現在來看,伊拉克還警告了周圍的一些中東的國家,稱要是美國敢對伊朗發動攻擊,他們就要開始襲擊美國的盟友國 。
『陸』 伊朗新型導彈更適用於什麼戰斗准備呢
近日,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伊斯蘭革命衛隊在20日展示了一枚新型彈道導彈,該導彈被命名為“卡西姆.蘇萊曼尼”。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借用伊朗國防部長阿米爾的話。他稱這次試射的新型彈道導彈是用已故蘇萊曼尼名字命名,這種新型彈道導彈體現了伊朗的最新軍事成就。哈塔米還說過‘蘇萊曼尼’彈道導彈射程高達1500公里,該導彈採用地下固定發射,就是地下井發射,是利用地下井隱蔽導彈發射准備,並完成發射全過程的一種發射方式。地下井發射 有利於減少導彈的瞄準定向誤差,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也能夠抗擊一定當量和命中精度的導彈襲擊 。
而‘蘇萊曼尼’彈道導彈在8月初的“偉大先
『柒』 伊朗「努爾」反艦導彈
伊朗「努爾」反艦導彈
伊朗反艦導彈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2006年,黎巴嫩真主黨就曾用伊朗提供的導彈重創了以色列隱身護衛艦「哈尼特」號。吃了虧的以軍稱來襲導彈是以美國「魚叉」導彈為藍本拼湊而成的「努爾」反艦導彈。
武器性能
中文名稱:伊朗「努爾」反艦導彈
研製時間:2006年
國家:伊朗
類型:反艦導彈
以色列人有一點說得沒錯,無論伊朗正規軍還是伊朗革命衛隊,都很喜歡巴列維王朝留下的美製武器,並在長期使用的基礎上將其技術「吃透學穿」。伊朗航空工業聯合體(DIO)利用當年美國提供給伊朗海軍的「魚叉」導彈,從1994年便開始仿製,並從2002年陸續推出國產化的「努爾」系列反艦導彈。粗粗看去,還真有些山寨「魚叉」的味道。
不過,DIO工程師的智慧絕不會停留在簡單模仿上,他們「留湯換葯」,又在「努爾」導彈上添加了俄制Kh-55導彈的諸多技術,不僅將其射程延長到300公里,原先的大威力彈頭也得到保留。
美國海軍第五艦隊擔心,這種部署在霍爾木茲海峽沿岸和攻擊快艇上的導彈能在距海平面2至4米的高度巡航以躲避探測;即使是「宙斯盾」艦都難以獲得攔截「努爾」導彈所需的預警時間,後者的半穿甲戰斗部可以輕易穿透大多數艦船的外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