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神職人員怎麼產生

伊朗神職人員怎麼產生

發布時間:2022-10-01 15:17:58

㈠ 伊斯蘭革命後,伊朗百姓貧困潦倒,為何伊朗最高領袖卻說迎來了盛世

伊朗最高領袖說的是教士迎來了盛世,而不是人民迎來了盛世。在伊朗巴列維建立2500周年的時代,伊朗富強,工業發達。可惜這個時代被人民自己推翻了,迎來了祭司的偉大時代。可以說,該由他們來承擔責任,就是人民在自作自受。

牧師或宗教存在的基礎是一夫多妻制。只有把婦女變成為伊斯蘭教的生育工具,伊斯蘭教才能正常運轉。因此,在巴列維時代,神職人員最反對提升婦女地位。現在伊朗婦女回到了比古代更多的監禁狀態。這種狀態對於婦女是一種苦難,但對於神職人員來說,這又是一個絕對的繁榮昌盛!

㈡ 伊斯蘭革命 簡介下

伊斯蘭革命
25年前的這個時候,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壽終正寢,建立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國家,贏得了伊斯蘭革命勝利的穆斯林們最終選擇並在伊朗歷史上開創了一個國家政權、法製法律以及社會生活三方面徹底伊斯蘭化的共和國時代。
由親美到反美
伊朗是一個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地理上北鄰俄羅斯,南扼波斯灣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東連南亞次大陸,西接阿拉伯世界,並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122億噸,佔世界第五位)。從19世紀起,伊朗就淪為英、俄兩大帝國角逐的場所。而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時期,伊朗被納入美國的勢力范圍。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波斯灣產油國財富陡增。巴列維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買一個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然而,隨著經濟的膨脹,伊朗社會各種潛在矛盾空前激化,經濟高速發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倒巴列維群眾運動。
1979年1月26日,巴列維被迫出走。首都德黑蘭萬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齊湧上街頭載歌載舞,馬路上行駛的汽車打開大燈,不斷鳴笛以示慶祝。街道、廣場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維父子的塑像和畫像,幾小時內就被群眾推倒砸碎和焚燒。這次規模空前的社會動盪後來被稱為「伊斯蘭革命」。
這場「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25年來,曾經石油滾滾,夢想做世界第五大強國的伊朗,經濟發展速度驟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埃及、沙特、約旦、摩洛哥、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等阿拉伯國家,先後與伊朗斷絕了外交關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第二年就與鄰國伊拉克開戰,打了一場耗時8年的戰爭。這場戰爭耗盡了伊朗的國力,它的國際處境也十分孤立。
世界在變,伊朗也在變。20世紀90年代下半葉,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化浪潮席捲世界,伊朗作為位居要沖的產油大國已經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庫姆神學院用上了計算機和互聯網,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長起來,強烈要求跟上時代的步伐,改變現狀。在這一背景下,溫和、開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優勢當選,支持哈塔米總統的改革派議員又占據了多數席位。伊朗國內的政治氣氛逐漸寬松。
伊朗與許多阿拉伯國家恢復了正常的關系。20世紀80年代,伊朗曾對創作《撒旦詩篇》的英國作家拉什迪發出追殺令。為此,歐盟凍結與伊朗關系達10年之久,20世紀90年代末期,這一關系終於解凍。
1997年12月,伊朗作為東道主成功舉辦了伊斯蘭國家首腦會議,會上哈塔米總統提出了「文明對話」的倡議,主張世界上各種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蘭革命,建立的是一個神權高於一切,十分意識形態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會。25年後,伊朗不得不在革命與發展、大炮與黃油、一元化與多元化、「輸出革命」與「文明對話」之間做出抉擇。

㈢ 伊朗新總統穿長袍,包頭,是什麼傳統服飾是教派、還是民族的緣故

這是教派緣故。
伊朗新總統最早是神職人員,屬於宗教人士。而前總統內賈德則不是宗教人士,所以,內賈德穿戴很西式化。

㈣ 伊思蘭革命衛隊是什麼(軍隊嗎

宗教保安部隊
伊斯蘭革命衛隊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武裝力量中一個特殊兵種,它獨立於軍隊之外,與伊朗軍隊同屬正規軍事力量。但革命衛隊與軍隊產生的背景不同,"血緣"也不一樣 。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霍梅尼等伊朗領導人為了鞏固"勝利果實",意欲成立一支獨立於軍隊之外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因為霍梅尼清楚地看到,1953年在美國中情局支持下推翻通過選舉上台的摩薩台政府的是這支軍隊,而10年後向遊行隊伍開槍鎮壓的仍是這支軍隊。如果依靠這支由國王建立起來的"舊軍隊",同樣的悲劇也許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於是1979年5月5日,伊斯蘭革命委員會決定,在反對巴列維政權的各種准軍事武裝基礎上成立一支治安隊伍--"伊斯蘭革命衛隊",它直接聽命於最高精神領袖。

㈤ 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因後果

伊朗伊斯蘭教革命遠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許多特權和司法豁免權的不平等條約,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人處理。

該改革遭到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批評說:「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造成的!」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是伊朗什葉派宗教學者(大阿亞圖拉【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烏蘇勒學派高級神職人員的稱號,意為「神跡」。】),霍梅尼的祖父和父親均為什葉派宗教領袖。20世紀50年代被公認為阿亞圖拉。1962年移居庫姆。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領袖。

為了使改革順利,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將他移送到監獄、軍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為此發生了大規模抗議與暴動。巴列維國王在強大的民眾壓力下只有釋放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迫驅逐出境。其後他後定居伊拉克什葉派聖城納傑夫。1978年10月6日移居巴黎郊區,宣傳推翻國王和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主張。

伊朗巴列維國王只注意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的發展明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伊朗社會貪污盛行,造成整個社會道德的頹敗;貧富懸殊與日加劇。但國王拒絕政治體制改革,最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巴列維王朝的專制現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專制、觸目驚心的腐敗和驚人的經濟兩極分化,老百姓對「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機會,教士集團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群眾結成了聯盟。在伊斯蘭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領袖的教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眾望所歸,終於引發「黑色革命」,巴列維王朝自此終結。

在推翻巴列維國王的改良運動的過程中,霍梅尼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從一個抽象的神學意識轉變為一場使伊斯蘭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新生力量的生氣勃勃的運動。伊斯蘭教這種從游牧部落誕生出來的宗教,以"安拉崇拜"的信仰虔誠為特點,提倡善行,把真主的恩惠施之於眾生。然而,與其它大宗教不同的是,這個宗教從不隱瞞它的政治意圖和對權力的濃厚興趣。當初,為了推翻巴列維國王,霍梅尼宣稱,「伊朗的貧富懸殊,貪污腐敗,社會不公與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結果;唯有回歸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才能建成一個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諧的偉大社會。」可以想見,在充滿著失望和危機四伏的伊朗,這種訴諸自身光榮傳統並喚起憧憬理想美好社會的呼籲會產生多麼大的感召力。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後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 ,「用伊斯蘭的思想和知識『教育人民』」。的口號,以顯示其對真主和教義的無上尊崇。巴列維王朝垮台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伊朗粉墨登場了

1979年,以人民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國並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伊斯蘭教共和制度,並在翌年修改國旗。

http://ke..com/view/1537177.htm

㈥ 哈桑·魯哈尼的人物觀點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消息,伊朗新任總統哈桑·魯哈尼發表講話,號召消滅以色列。
魯哈尼2日在慶祝國際耶路撒冷日的集會上說道:「多年來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是伊斯蘭世界根深蒂固的毒瘤,應該將它除去。」
據悉,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確認總統選舉結果後,魯哈尼將於正式履行總統職務將舉行正式就職典禮。
報道指出,魯哈尼在贏得總統選舉後曾許諾,將繼續堅持現代化道路,在伊核計劃問題上將採取更透明的政策 。
肩負化解外部制裁重任
溫和的穆斯林神職人員哈桑·魯哈尼已就任伊朗總統,繼內賈德之後成為伊朗最高民選官員。
周六在一個向伊朗國內外廣播的正式儀式上,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批准並確認了魯哈尼的總統職務。
魯哈尼在少年時期開始研習宗教,後來擔任律師,並且身居政治要職數十年,包括在1989年到2005年間擔任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
在以總統身份發表的第一次講話中,魯哈尼決心致力於解除西方對伊朗的制裁。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報道】魯哈尼承諾要進行改革,以及結束伊朗在國際社會中孤立的狀態。魯哈尼得到了伊朗改革運動派的支持,他們希望魯哈尼釋放政治犯,並且能夠解除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
魯哈尼在6月份剛當選為總統時就表示,他的政府將朝著與世界同步和建設性互動的方向努力。在談到伊朗的核問題時,魯哈尼說,伊朗願意在核項目問題上顯示更多的透明度。
【路透社迪拜8月3日電】魯哈尼3日就任伊朗總統,承諾要「同世界進行建設性互動」。在內賈德的8年任期內,伊朗與外界的外交對抗不斷,並受到破壞性制裁。
這位現年64歲的神職人員屬於政治溫和派,這讓人們產生了通過談判化解伊朗核計劃引發的爭端、同時制裁得到緩解的希望。
【法新社巴黎8月3日電】伊朗主要流亡反對派組織今天稱,魯哈尼一直是伊朗政壇的關鍵人物,指望伊朗政策在魯哈尼就任總統期間變得更加溫和是一種幻想。
總部設在巴黎的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認為魯哈尼就任總統不值得慶賀。該世俗組織被普遍視為伊朗最具影響力的反政府組織。
該組織領導人瑪麗亞姆·拉賈維在一份聲明中說:「在伊朗,所有主要機構都處在最高領袖的控制之下,在這種情況下談論一個持溫和立場的總統無疑是一種欺騙。」
魯哈尼被認為比伊朗前總統內賈德的立場更加溫和,但高度掌控伊朗政權的是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拉賈維說:「在過去30年中,魯哈尼一直是政府內部人士,也是伊朗軍隊、安全和情報系統的關鍵人物。 」

㈦ 教皇是如何選舉產生的啊

教宗選舉是羅馬天主教會產生羅馬主教的方法,羅馬主教的職務被稱為教宗. 根據歷史悠久的傳統,由高級神職人員參加的秘密選舉會議被叫做「秘密會議」(conclave)。該詞來自拉丁語cum clavi (「拿著鑰匙」)暗指選舉進行期間所有的參選人都要被「關起來」。該隔離會議制度始於1274年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發布的政令。現在該選舉在梵蒂岡宮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西斯廷小教堂進行。

自從1059年,樞機團就已開始作為惟一的個體參與選舉教宗。早先,神職人員以及羅馬人民是都有權參與的,更早的時代,世俗社會可以決定選擇誰作為天主教教會的主教。教宗可以對選舉規程做出規定;他們可以決定選舉人組成,如果願意也可以替換掉整個樞機團成員。但教宗是不允許直接指定他們的繼承人的。
選舉新教宗的1996條規則的大致過程

超過1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們在教宗過逝兩周內要到梵蒂岡開會。一般在他們商議很多天後,這組選舉人中的一位主教將成為新教宗。新教宗是經由封閉選票民主選舉產生(即所謂的三分之二多數+1票)。如果在30次投票之後沒有主教得到三分之二多數,那麼絕對多數當選。
歷史

選舉新教宗的程序已經持續了兩千年了. 類似近代的系統是在1274年第二次里昂大公會議後確立的.
選舉人

最早的主教們似乎是由他們社團的創建者選擇出的. 後來, 無論如何, 該方法在羅馬和其他地方被以本地教區神職人員和世俗社會以及附近教區的主教選舉所取代. 真正的選舉人是神職人員, 但當時他們並不投票, 而是根據公眾輿論和大眾擁護程度來選教宗(主教監督整個過程). 參選人會被提交在人民前以獲得官方批准; 羅馬人可以同意(或不同意)決定. 選舉過程透明度的缺乏經常導致教宗競爭或偽教宗的產生.

769年在舉行的拉特蘭宮宗教大會理論上廢止了羅馬人民的投票權, 到862年, 在羅馬的一次宗教大會恢復了羅馬貴族的選舉權. 1059年規則又發生了改變, 教宗尼各老二世下詔宣布由樞機選舉新教宗, 樞機們在神職人員和世俗社會同意後才能行使職權. 最高的樞機們 樞機主教會在召集樞機司鐸和樞機助祭真正選舉前進行第一次會議並討論候選人. 在1139年舉行的拉特蘭宮宗教大會取消了要求獲得低級神職人員和世俗社會贊同的要求.

13世紀主教團降到只有7人, 直到1587年, 教宗西斯都五世限制了樞機主教團為70人(6名樞機主教, 50名樞機司鐸以及14名樞機助祭). 但從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來並未執行此限. 1970年, 教宗保祿六世下詔規定超過80歲的樞機不能進行投票並且增加了樞機團的人數上限為120人. 但即使是這個限制也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超越. 117個教堂現在共有183名樞機年齡在80歲以下, 他們也因此擁有選舉權.
接受和宣布

教宗的助手和三名選出的樞機主教必須損毀教宗的'所羅門之戒'和他的鉛圖章,以確保任何人都不能使用它們。

80歲以下的120名樞機主教有資格投票。他們需要至少三分之二和外加一票的票數通過新的教皇的當選。

最後,當一名官員用一種特殊的化學燃料燃燒選票,從而使一股白色煙霧從教堂的煙囪冒出的時候,全世界就會知道梵蒂岡產生了一位新的教皇。如果梵蒂岡的官員使用其它的化學燃料製造黑色煙霧,則表明表決無效。

㈧ 在歷史上,伊朗發生過什麼樣的變化

歷史以來,西方國家普遍是政權和宗教的關系緊密,但一般來說神職就是神職,國王就是國王,二者基本不會有彼此之間角色的互換。

此後,霍梅尼領導下的伊朗經濟逐漸倒退,再加上後來的兩伊戰爭和歐美的經濟制裁,伊朗經濟就更是雪上加霜。而先前的福利政策雖然出發點是好的,卻也導致了人們的工作積極性下降,但是如果削減的話,又肯定會招來大量反對。

㈨ 伊朗總統和最高領袖的區別

總統的任命要得到最高領袖的批准才行
當前的最高領袖是哈梅內伊 由於其在1981到1989年期間擔任了伊斯蘭共和黨總書記和伊朗總統 加之當時處於兩伊戰爭期間 他本人積累了相當大的威望被負責選擇伊朗最高領導人的專家會議選舉為新領袖,接替去世的宗教領袖霍梅尼 在伊朗的各個派系中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最高領袖擁有廣泛的權力,職權包括制定國家大政方針並監督其執行,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宣布戰爭、和平和總動員令,下達全民公決令,可任命或罷免總參謀長、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廣播電視局局長和司法總監等官員,總統經選舉產生後必須經領袖批准方可生效,領袖可根據議會或最高法院的裁決罷免總統。而總統則主要是行政部門的首長,向人民、最高領袖和議會負責,如辭職則需向領袖遞交辭呈。

伊朗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但是三權都受最高領袖領導。伊朗的最高立法機構是伊斯蘭議會,四年一屆,議員由選舉產生。但是議會的所有立法必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方能生效。憲法監護委員會由12名成員組成,任期6年。其中包括由最高領袖指定的6名教法學家,以及由司法總監推薦、經伊斯蘭議會投票的6名穆斯林法學家。司法總監是伊朗的最高司法首腦,由最高領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長和總檢察長都由司法總監任命。

㈩ 伊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存在著兩種權力:人民賦予的權力和真主施給的權力,後者制約前者。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由神職人員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選出,有權否決議會提案,有權罷免民選總統,一切由他說了算。他聲稱,不參與派別斗爭,並表示對哈塔米總統再次當選祝賀。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總是站在保守派一邊。近年來,改革派連續取得地方市政、議會和總統選舉的勝利,從保守派手中奪得了國家行政和立法權。然而,議會的提案必須經由保守派控制的監委會審定。保守派把持著軍隊、警察、安全、司法和廣播電視等要害部門,哈塔米總統的權力是很有限的。面對伊朗社會的實際情況,哈塔米總統一再強調,改革要在伊斯蘭制度框架內進行,不能脫離宗教信仰。他要改革派對待改革要忍耐、溫和、謹慎。盡管如此,保守派仍視他的改革是傾向西方的,旨在用世俗政權取代伊斯蘭政權。

註:總統現在不是哈塔米,本文只是為了介紹伊朗的性質。

閱讀全文

與伊朗神職人員怎麼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疫情影響如何應對疫情 瀏覽:410
泰國人多久可以回中國 瀏覽:322
月氏人如何入侵印度的 瀏覽:293
義大利餐酒有哪些地區 瀏覽:213
印度尼西亞橡膠多少錢 瀏覽:249
越南和寮國旅遊哪個好 瀏覽:9
為什麼中國男人那麼短 瀏覽:986
越南的蔬菜沙拉放的什麼汁 瀏覽:102
義大利與浙江哪個好 瀏覽:1000
英國哪裡買韭菜最好 瀏覽:414
國外如何看待中國建黨100周年 瀏覽:971
為什麼火山噴發引發印尼海嘯 瀏覽:596
為什麼義大利人那麼好看 瀏覽:718
為什麼伊朗援助敘利亞 瀏覽:48
伊朗有中國多少武器 瀏覽:613
海運香煙去印尼可以多少條 瀏覽:371
印度辣椒青豆怎麼吃 瀏覽:220
1元rmb在越南可以買什麼 瀏覽:68
中國伊朗的寶寶應該是什麼族 瀏覽:931
英國車為什麼會故障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