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一般家庭的收入是多少

伊朗一般家庭的收入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7-30 03:58:52

㈠ 伊朗的經濟收入狀況

老實說 我是去年從伊朗工作回來的

我接觸到的一些當地人和朋友這樣告訴我的~~

當地人的失業率比較高,因為他們的民族就是比較懶惰的民族,早上9點多上班,中午1點開始吃午飯 -3點 下班一般都是在6點左右,吃晚飯都在8點後進食。呵呵

當地人,一般職員的收入在220W-300W里亞爾左右,相當於235美元-330美元左右吧,呵呵~~~當地的軍事費用支出 主要是靠出口 石油 藏紅花 波斯飛毯 等一些收入 呵呵 ,目前的伊朗經濟狀況非常不好,通貨膨脹的非常厲害

我07年去伊朗 100美元 換93W里亞爾 08年去 只有91W利亞爾,現在更低

㈡ 伊朗總人口是多少伊朗的國民收入有沒有中國高

接近7000萬,人均比中國高.

㈢ 伊朗,是哪個國家的

伊朗不屬於哪個國家,伊朗自身就是一個國家,全名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國家是由領土、人民(民族,居民)、政府三個要素組成的,國家也是政治地理學名詞。從廣義的角度,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種族、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從狹義的角度,國家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體形式。

(3)伊朗一般家庭的收入是多少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 時間:公元1979年至今

1977年起,伊朗爆發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1978年,各地遊行示威不斷升級,群眾抬著霍梅尼的畫像,高呼「打倒國王,建立伊斯蘭教國家」的口號。1978年8月,國王巴列維更換內閣,宣布對首都德黑蘭等12個大城市實行軍事管制,並出動大批軍警鎮壓反對者。

在德黑蘭,有數萬示威者被打死,由白色革命累積的不滿情緒至此達到了巔峰,最終引發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國各地大規模的示威和罷工造成石油工業停產,交通中斷。伊朗軍方宣布中立,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國性的動亂。

1979年1月16日,國王禮薩·巴列維被迫出國「長期度假」,委任沙普爾·巴赫蒂亞爾組織內閣。2月1日,霍梅尼結束長達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蘭,宣布廢除君主立憲制度,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

㈣ 伊朗一個月能掙8910萬是真的嗎

伊朗一個月能掙8910萬是高收入了,且8910萬里亞爾,不是人民幣。伊朗1元人民幣相當於7000里亞爾,8910萬相當於人民幣1.27萬人民幣。

伊朗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到2000元人民幣之間,首都德黑蘭的工資水平最高,平均在3000元左右,月收入上萬相當於當地人半年的收入水平,就算在德黑蘭也抵得上別人三個月的工資。

伊朗洗車店員工一個月不到500元收入,酒店的前台和服務員一個月600到800元,工廠普工月薪1000元左右,小學老師月薪1200元,公務員月薪2500元,在伊朗程序員月薪3000以上,醫生月薪5000元,屬於高收入的群體。

伊朗

伊朗全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

㈤ 伊朗靠石油收入上千億,為何人民還不富裕,這些錢去了哪裡

伊朗,位於西亞,屬於中東國家。國土面積為164.5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17。它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以及不結盟運動和石油輸出國成員。說到石油,眾所周知,伊朗是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其經濟主體就是石油開采業。

由於霍梅尼對美國的態度並不友好,故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禁運伊朗的石油,讓伊朗的收入急劇減少,國民生活艱難。另外,因為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權力掌握在教士階層手中。他們利用職務之變,肆無忌憚地佔用國家財富,然後把錢財存到美國的銀行中。一來二去,伊朗的財富大量外流。所以,伊朗不富裕是有原因的。

㈥ 伊朗國家是否富裕

伊朗的確是資源出口大國
但伊朗很窮也是真的
伊朗一方面窮兵黷武,內戰、外戰不斷
另一方面經濟衰退與科技落後(太重視軍事,輕視經濟與科技)
伊朗擁有8000多萬人口,但800多萬人口的以色列比伊朗強太多了(無論是科技、經濟還是軍事)

……………………………………………………………………………………………………

拋開總量不談,拋開科技創新與技術不談
僅僅是平均GDP,伊朗也是渣兒
比如2018年,我國平均GDP世界排名72位($9376.97美元)
而伊朗排名是98位($4837.69美元)
反觀伊朗的老對手以色列是23位($40762.43美元),考慮到伊朗的人口是以色列的9倍左右,兩國GDP總量居然在伯仲間
再加上伊朗物價頻繁暴漲,伊朗人民生活困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比如韓國人均GDP是28位($30919.17美元),同日、英、法、以色列、西班牙等國在伯仲間,但韓國人極窮,或者說韓國兩極分化極其嚴重,物價奇高……
伊朗、韓國、X國都屬於物價飛漲的郭嘉…… 好不好大家心理有數

對比一下,比如霓虹20多年物價不變(最近有些小變化,但比起20世紀80年代(40年前左右)的物價實在是便宜太多了)(20多年物價不變這是以絕大部分日企店鋪為標準的說法,實際上30多年物價一直都很穩定)
一個郭嘉是窮是富,需要考慮很多方面,但個人認為首先便是家庭收入與物價,比如家庭消費來賺到的錢更買多少東西能享受什麼樣的生活更加實在

所以偶認為伊朗很「窮」,至少伊朗百姓很「窮」(正夫是窮是富關百姓P事兒)
比如有朋友說「X國朝廷歷代都有錢,只是不願意給百姓」,偶十分奇怪,朝廷再有錢,百姓窮死了,這樣的郭嘉能叫「有錢」的郭嘉嗎????反過來,正夫負債再高,百姓一個比一個有錢,那麼的郭嘉能叫「窮鍋」嗎????鍋富民窮與民富鍋窮,偶認為「民富」才是真正富裕的郭嘉…… 伊朗本來是資源出口大鍋,但為什麼物價飛漲?百姓收入微增?如何造成的內戰不斷?如何造成的百姓飢寒交迫????這樣的郭嘉能叫「富鍋」?

有朋友將伊朗百姓生活困難推給M國,荒謬,伊朗正夫打腫臉充胖子,天天炫耀自己的軍事力量,甚至不願意放棄核武,這能怪M國????伊朗若把軍事花銷給省下來,想必伊朗經濟與科技能直線上升,百姓生活好了,誰還沒事天天搞內戰????再者,伊朗明明很弱,但整天和其它郭嘉打仗,偶不明白伊朗、沙俄這類郭嘉為什麼這么喜歡戰爭?戰爭不僅耗費金錢,更是「地獄」製造者,一場場戰場下,是多少無辜百姓捲入戰爭中淪為了「地獄貢品(犧牲者)」,這世界上沒有比戰爭比「骯臟」的事情了,無論以什麼「大義」「正義」「保家衛鍋」「AI鍋」的名義來美化,戰爭註定了製造了無數悲劇(人間地獄),戰爭見證了人性的黑暗與骯臟…… 戰爭圖的是利益,國土擴張、殖民、女人、金錢、地位、名譽等

㈦ 伊朗每年石油收益幾千億,為何百姓還是窮困潦倒

我們國家有句話說,從人民那裡收取來獲得的,一定要回饋給人民。可伊朗雖然吸取了人民的血汗,卻沒有把福利帶給他們,才使得百姓窮困潦倒。大部分利益都被上層階級收取完了


本來,石油收入是巨大的,但上層人士分了之後,就所剩無幾了。只有少數的錢可以給人民。但即使如此,為了成為強大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十分鼓勵生育,使人口在他們國家的宗教革命之後飆升,從數千萬到現在幾乎快1億。人口是增長了幾倍,人口上漲之後,每個人的錢就更少了。所以伊朗的人民生活的很不好,孩子生的比以前多,錢卻越來越少,生活的特別的差了。

㈧ 伊朗的物價水平是怎樣的

對於伊朗有點了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一下伊朗,讓您不管是去旅遊還是工作有個簡單的參考。

一、伊朗簡介。

首先我來簡單介紹一下伊朗,全稱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從全稱就可以看出,伊朗信奉伊斯蘭教,信眾超過全國人口的90%,也是伊朗國教。

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就是出自波斯國,在1500多年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叫波斯。

總結一下,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伊朗比國內的物價貴1.5-2倍,但是伊朗收入是國內的1.3倍,其實比起來差不多。

當然還得看國內的哪個城市對比伊朗的哪個城市,您可以通過「全球物價調查網站」去對比。因為網站是全英文的,不會或者找不到可以「艾特」我喲。

㈨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到底有多少財富

在世界歷史角度來說,在權力與資源集中制的國家,國家領導人與領袖就掌握大量的財富。這就是為什麼近現代史上很多國家的總統,在位期間都能聚集大量的錢財,富可敵國。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敘利亞總統卡扎菲,都是資產多達幾百億美元。

現在由於美國制裁伊朗,也引起了很多人關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財產問題。很多人好奇,作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美國一共有多少財產。實際上,真實數據是無法令人接受的。

而且,從伊朗的伊斯蘭革命開始,伊朗一直與美國對抗了四十年,那可是水火不容。。如果哈梅內伊真的有錢,為子女存錢也不會放在死對頭美國,應該放在瑞士,以及與伊朗關系不錯的德國、法國等。

所以,可以推斷美國對哈梅內伊的指責是胡說八道。

㈩ 中東產油國的國民都很富裕么

不是
中東產油國貧富差距很大
關於兩極分化與貧富懸殊的加劇

石油繁榮的到來,令一些阿拉伯富油國的社會面貌煥然一新,海灣各國城市建設成績斐然,高層建築像雨後春筍般矗立在各國大地上,商店裡貨物充足,走進超級市場,能買到各國的產品,美國的罐頭、西德和日本的家用電器、義大利的時裝、法國的香水和化妝品……應有盡有;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是豪華的美國「雪佛萊」、西德「賓士」汽車;政府辦公樓、學校、醫院以及每一個家庭的住宅建築和陳設都很講究,冷氣機十分普通,使這片被熱帶沙漠氣候覆蓋的中東大地在炎炎夏季絲毫不覺酷熱難挨。

然而,同樣在這片土地上,另一個角落的人民生活卻十分困苦,生產力水平低下,失業人數增加,通貨膨脹,社會經濟文化落後。葉門的大街上沒有一輛接一輛的外國高級豪華小轎車駛過,商店裡商品匾乏,人們購物常常要排長隊,高樓大廈極少,依然可見的是被稱作「阿布布」的土房子屋,更談不上家用電器和冷氣機。多麼截然不同的對比!

中東地區,石油開發只是加劇了這里的兩極分化,使貧富之間的差距更大。當然一方面是絕對貧困,一方面是相對貧困。中東地區存在著產油國與非產油國之間的貧富分化,也存在富油國與貧油國、少油國之間的貧富分化,同時,在一國之內還存在著上層統治者與一般老百姓之間的貧富差距。

中東的富商大廈幾乎都是在石油價格空前上升的年代裡發跡的,沙漠中的阿拉伯王公貴族也是因石油而富甲一方的。的確,石油——安拉賜予的「黑金」造就了一代富豪大款。產油國的豪門巨富基本上是由二種類型的人組成的。

(一)阿拉伯王室統治家族

現代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先後娶過300多個妻子,所生子女不計其數,僅遺下得到正式承認的兒子43人,孫子100多人,重孫500多人,連同三個旁系叔伯的子孫,王室現有男性成員即親王約5000人,整個家族在17000人以上,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王室。

沙特的巨額石油收人,大部分落人王族成員手中。根據官方資料,國家每年從預算中撥出3億美元給沙特家族開支,實際拔給的款項要比這個數字大幾十倍。5000個親王每人每月從石油收入中領取6萬美元生活津貼,還有數十億美元每年要補貼17000名王室成員。親王們做各種投機生意聚斂財富,他們在了解到國家發展計劃後,預先以低價購買土地,再以高價賣給政府或公司,牟取暴利。一位親王出售朱拜勒工業企業地皮,賺收20億美元;另一親王出售利雅得機場上地,賺取80億美元。有些親王在私營企業、銀行中握有股份,在阿拉伯國民銀行中有三位親王充當創業股東,每人各有7500股(每股100里亞爾,合29.8美元)。還有一些親王充當中間人或外國公司的代理人,坐收傭金和回扣。一個承包軍火的親王個人財產達40億美元。同時,國家對親王們經營的企業給予各種各樣的優惠,從提供無息貸款、贈款到免除稅收,使他們發財致富,飛黃騰達。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沙特王室財產已達800多億美元,有800多名親下成了百萬富翁。

巴林的統治者是哈利法家族,現在的埃米爾伊薩·本·蘇萊曼·哈利法是哈利法家族第18位統治者,該家族人數估計有400人,全國國民收入的1/ 3歸他們所有。卡達的統治者是阿勒薩尼家族(屬伯努·塔米姆部族),其家族有2000人以上,國家財政收入的大部分歸他們所有。

伊朗前國王巴列維是億萬富翁。據估計他的財產有200多億美元。在伊朗形成了以國王為首的,包括王室成員、高級官吏和將軍、大資本家和大地主在內的豪門巨富,號稱「伊朗二千家」,他們依仗權勢,巧取豪奪,利用各種手段,聚斂了大量財富。

(二)與王室有某種關系或依靠個人奮鬥成為巨富

這部分巨富主要由承包商、建築材料和建築設備商、房地產投機商、大批發商和零售商、銀錢兌換商、股東和企業家等組成,有的人同時經營各種工商業及銀行業。他們構成了各產油國的資本家階層,其人數不太多,工商業經營的歷史也不長,但發展迅速,有不少屬於暴發戶,不僅在國內開辦各種企業,而且大量投資於國外,成為擁有百萬資產的富翁。

他們中的一些人發財致富是由於家庭社會地位高,本人又受過西方教育,有比較好的條件。蓋特·法拉昂的父親是費薩爾國王的首席顧問,本人畢業於哈佛大學,30多歲就成了企業家,擁有自己的一份資產。阿德南·卡紹基可謂傳奇人物,他是土耳其血統的沙烏地阿拉伯人,父親是沙特第一任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的御臣,因此他與王室有著密切的關系。他曾在亞歷山大維多利亞學院和美國斯坦福大學學習,回國後,他得到了製造灰尼板的特許權,開設了國民灰尼板公司,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商業帝同」——三合一控股公司,1978年該公司已擁有4億美元的資產。70年代中期,卡紹基在世界上許多地方經營房地產業務。同時他成功地利用他同王室的關系,擠進了龐大的軍火貿易市場,29歲時成為把沙特看作未來武器大市場的美國洛克希德公司的代理人,之後,他為世界各種軍火廠家和阿拉伯國家要人牽線搭橋做武器生意,報酬巨額,短短幾年裡卡紹基一躍成為沙特王國首富之一,40歲左右時資產便高達40億美元,過上了天方夜譚式的生活。

蘇萊曼·奧拉揚是沙特王國最負盛名的多種經營巨商,擁有相當規模的商業船隊和大約12億美元的資產。同時在對美證券投資方面享有盛名;1989年被選為他年輕時工作過的阿拉伯美國石油公司最高董事會成員。奧拉揚商業集團是沙特許多進口商品的代理商,從事汽車、建築設備的銷售與維修等,還開展運輸、保險、房地產、車船出租等業務,與國際上大公司的合作項目也較多,有金屬加工,鑽機維修等。此外,該集團在沙特和海外擁有大量房地產,在國外的投資,包括在美國和西歐的房地產及其他有價證券,總計超過5億美元。

阿卜杜·拉迪夫·賈米爾汽車批發集團,以創始人的名字命名,是沙特第二大商業集團,苦心經營20年,建立起雄厚家業,1980年該集團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利潤約1億美元。同時賈米爾還開辟其它財源,例如房地產,海外投資。他在摩納哥蘭特卡洛建立了一家海外投資公司,由其兒子優素福負責管理,賈米爾的財產估計至少有5億美元。

在今天的海灣各國,注意保持商業信譽的著名財閥有巴林的卡努家族、沙特的蘇萊曼家族、儒法利家族和蓋賽伊比家族等等。蘇等曼家族的頭目阿卜杜勒·阿齊茲·蘇萊曼擔任吉達工商會議所的副會長,是沙特財界的頭面人物。曾經是沙特最大兌換商的拉茲希家族開設了銀行,作為民間最大的農業經營者,支撐著作為小麥出口國的沙特農業。

這些人的資產都在數億美元以上,他們不像王室成員,每年有數千萬美元的俸祿。他們依靠自己精明靈活的經商頭腦,懂得利用石油帶來的有利經商條件和政府的各項優惠政策,從而建立自己的家業,擴大自己的財富。當然不能否認,他們的財富中也包含著無數帶動者付出的血汗。

王公貴族、富商大賈、上層統治者驕奢淫逸,揮金如土,浪費驚人。他們買飛機、買遊艇、建別墅,吃喝嫖賭玩樂,極盡享受之能事。

一位曾在沙特親王專機上當過空姐的美國小姐敘述:當她第一次參觀親王的專機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駕駛艙內機長座椅是皮製的,包括安全帶扣子,所有金屬部件都是黃金製成的;客艙里放著花絲絨長睡椅,卧室里床上罩著紅色狐皮床罩,貂皮枕頭和鑲著貂皮邊的毛毯;盥洗室裡面有金制的淋浴器和一個金制坐池;游戲室里一面牆上掛著藝術壁毯,另一面牆上是一整塊大鏡子,整個飛機上到處顯示著富麗豪華。

在機場上到處停放著親王們成群結隊的私人噴氣客機,供他們隨時出國觀賞取樂。沙特前國王哈里德私人擁有一架波音747座機,機上備有施行心臟外科手術的設備,他的私人遊艇長達200英尺,價值1260萬美元。阿德南·卡紹基擁有飛機5架、海上遊艇3艘,其中一艘叫「那比拉」號的遊船,是一艘86米長的海上宮殿,有直升飛機升降台、夜總會、最現代的操作室。為了表明自己富有,阿德南還有把自己的一艘遊艇上原用黃金澆鑄成的船名,全部用白金重鑄。

石油王子們不僅在本國國內修建星羅棋布、富麗堂皇的宮殿,而且到國外去購買、修建宏大的別墅。沿著地中海西北部的芒東、摩納哥、昂蒂布、戛納直到土倫,是當今世界上最負盛名,巨富雲集的藍色海岸,在此購買房子已成為國際巨富的一種身份標志。卡達酋長、阿布扎比酋長、沙特國王、黎巴嫩富商安東尼·塔努里、約旦元帥等都在藍色海岸擁有豪華寓所,軍火商阿德南在世界12個地方有豪華別墅,僅藍色海岸就有好幾幢住宅屬於他。有些石油富豪在此建房甚至出於心血來潮。例如,沙特有兩兄弟、在一塊一萬平方米的土地上蓋起了兩幢居住面積1000平方米的別墅,房前是一覽無遺的戛納海海灣和昂蒂布角。房子建成後,兩兄弟突然發現自己是不會去住的,於是決定出售,毫不費力地找到主顧,對方願意出價1億法朗,並且一次付清。

昂蒂布角建有專供國際大亨使用的港口,隸屬國際遊船俱樂部管理,只停泊19艘船,1984年阿德南第一個參加投資,為此還獲得昂蒂布市頒發的榮譽市民勛章。卡達酋長的「阿爾漫沃」號一年四季停在港口內,沙特國王法赫德的遊艇是世界上最大的,長度為146米,它在碼頭上有專用的泊位。有這樣一則故事,幾年前沙特國王來海港度假,作為貴賓,他受到俱樂部的殷勤接待,國王同意穿上便服與俱樂部主任嘉米葉·萊翁合影。回去後不久,國王給俱樂部寄了1張100萬法朗的支票,以示感謝,但是支票錯寄到昂蒂布市政府。市府趕快用這筆錢給一處古跡方堡裝上了彩燈。主任萊翁知道後很不高興,要討回這筆禮錢,可市長卻回答他:「你保留照片,我保留支票,咱們兩清了」。因這100萬法朗,俱樂部和市府搞得不愉快,自此三年多過去了,法赫德國王都沒再去自己在昂蒂布的遊船上。

除了藍色海岸外,石油大亨們還在巴黎、日內瓦購建寓所。1982年,當時還是王儲的法赫德在日內瓦修建了豪華寓所,風格是新文藝復興式的,大理石的直柱、鐵製品都經過鍍金,窗門全部可以防彈,擁有27個睡房,價值2110萬美元,是王室在瑞士最豪華的寓所。

日內瓦區還有若干處王室寓所,其中包括一幢14世紀時的堡壘式建築物「貝列夫保」,它的永久主人是持伊朗護照,曾兩次角逐聯合國秘書長職位的沙魯丁·阿迦·汗。還有一所屬於沙特蘇丹親王的宅邸,1970年購置,據說花了1110萬美元進行裝修。沙特王儲阿卜杜勒親王1988年放棄他在巴黎一座面積450平方米的寓所,原因是嫌它太小了,同時,將住所中的傢俱分100攤,以800萬法朗(130萬美元)的拍賣價出售。

巨富們不僅在國內,而且在他們喜歡的城市開羅和倫敦大肆揮覆,縱色恣情。據埃及旅遊部的統計材料表明,到埃及旅遊的沙特人最多。每周一、四,很多沙特人邀請數百名客人乘坐大型客機從利雅得飛往開羅,舉行各種各樣的家庭活動,譬如,在高級賓館為兒子或女兒舉行非常奢華的婚禮,有瘋狂的肚皮舞和阿拉伯通俗歌曲助興。倫敦到處都有阿拉伯人,他們大量采購物品,也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尋歡作樂的聚會。以前,阿拉伯人比較喜歡去西方國家觀光游覽,近年來,對東南亞也大感興趣,來度假旅遊的人絡繹不絕,人數不斷增長。

與豪門巨富相比,一般百姓的生活就差遠了,但是同中東其它國家相比,海灣諸國平民的生活也是較富裕的。他們家家僱用外籍勞動力做家務,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和盛行,並且以多僱人為榮、科威特人的家庭一般都雇有一至數名東南亞籍或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傭工。從廚房烹調、會客室接待、看管孩子到開車等事務全由僱工擔任,僱主什麼都不用做,不少科威特家庭的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兩極分化,貧富懸殊在中東地區表現得十分鮮明。阿拉伯產油國里干粗活、臟活、重活,比如清潔工、搬動工等都是外籍勞工,他們同其它一些低收入者構成了產油國里的貧者。貧窮者不僅生活上清貧,而且精神上、肉體上還遭受歧視和折磨,在今天阿拉伯世界,客籍勞工代替了從前的奴隸,各種僱傭合同和假婚姻掩蓋了「奴隸制」真相。石油大亨們從歐洲、非洲、亞洲進口奴隸。一名叫施瓦爾的女傭從住在倫敦的兩個科威特姐妹家逃了出來,身上有93處傷疤,類似於這樣的人在英國還存1000人之多。

伊朗工資差別十分巨大,國家石油公司總經理月薪為15萬里亞爾,大約相當於工人最低工資的的100倍,國會議員月收入11.5萬里亞爾,省長月薪4~9萬里亞爾,都高出工人最低工資的好幾十倍。眾多工人住在貧民窟,他們微薄的工資收入,難以養家糊口,農民收入則更低。

埃及窮人成千上萬,住在棚戶區,擁擠、臟亂、不堪形容,許多人沒有工作,沒有希望不知道明天會怎樣,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才80埃鎊,還有一些畢業生甚至處於失業狀態。窮人的生活水準很低。

沙烏地阿拉伯的人均收入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是沙特農民,占人口總數1/ 4的農民的收入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僅佔1%。

由上述可見,石油繁榮使中東地區貧富分化日趨嚴重,一方面是王公貴族、豪門巨富、上層人物過著花天酒地、窮奢極侈、荒淫無恥的生活;一方面是窮苦者為填飽肚子而奔忙,為艱難生活而煩惱。這就是當今中東地區的社會現實。

閱讀全文

與伊朗一般家庭的收入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按摩什麼感覺 瀏覽:788
怎麼祝福印尼獨立日 瀏覽:18
印度谷螟如何預防 瀏覽:924
越南天鵝什麼時候入境 瀏覽:829
中國人娶泰國女人要多少彩禮 瀏覽:232
印尼什麼時候火山爆發 瀏覽:122
秋季去英國旅遊穿什麼衣服 瀏覽:462
怎麼背中國地圖 瀏覽:446
義大利醬炒飯怎麼弄 瀏覽:585
越南一套房要多少錢 瀏覽:198
秦軍為什麼打越南 瀏覽:141
越南為什麼撤出鑽井平台 瀏覽:292
進入英國能帶多少硬幣 瀏覽:359
地圖怎麼走伊朗 瀏覽:148
印度的疫情七月六號怎麼樣 瀏覽:999
中國移動國際漫遊怎麼選天數 瀏覽:209
6萬印尼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850
三個月的印尼虎苗吃什麼 瀏覽:593
印度簽證問題如何聯系印度使館 瀏覽:244
中國結怎麼打好看教程 瀏覽: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