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波斯灣的介紹
波斯灣(Persian Gulf)阿拉伯語作Bahr Faris,波斯語作Khalij-e Fars。 波斯灣源於波斯。斯特拉波是公元一世紀的地理學家,是他第一次用波斯灣來定義這一地方
亦稱阿拉伯灣(ArabianGulf);阿拉伯語作BahrFaris,波斯語作Khalij-eFars。印度洋西北部邊緣海,又名阿拉伯灣,通稱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約990公里,寬56~338公里。面積24萬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側大部深於80米,阿拉伯半島一側一般淺於35米,灣口處最深達110米。沿岸國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 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淡水絕大部分來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與卡侖河。因蒸發量超過注入量,故西北部鹽度 波斯灣
(38-41‰)仍比東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溫16-32℃,東南部24-32℃。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從事航海、商業、漁業與采珍珠業者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經波斯灣外運。沿岸國家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印度洋的一個淺邊緣海。面積239,600平方公里(92,500平方哩)。位於阿拉伯半島與伊朗西南部之間。波斯灣從西北面的阿拉伯河(底格里斯和幼發拉底兩河河口)至東南面的海灣出口荷姆茲海峽和阿曼灣,長990公里(615哩),寬55∼340公里(35∼210哩)。北面和東面為伊朗,南面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西面為沙烏地阿拉伯和卡達,西北為科威特和伊拉克,灣中有島國巴林。 海域水淺,極少超過90公尺(300呎),只有東南部出口附近和個別部位深度超過110公尺(360呎)。最大水深出現在伊朗沿岸,而寬闊的淺水域平均水深不到36公尺(120呎),與阿拉伯沿岸相接。海灣淡水入流量不大,主要來自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和卡倫(Karun)河。實際上海灣西南側沒有多少淡水注入海灣。這種情況加上水溫高導致入流的淡水過分蒸發和水體含鹽度高。 波斯灣地區的經濟以石油生產為主。目前海灣及周圍國家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的1/4以上,儲量佔世界的一半以上。海灣沿岸國家科威特、卡達和巴林還發展了大規模商業捕魚業,但在1990年代初期,因波斯灣戰爭(1991)中伊拉克造成科威特近海油井大量石油溢漫,捕魚行業一度陷於癱瘓。 波斯灣呈狹長形,西北—東南走向。伊朗沿岸,南段為山地,岸線平直,海岸陡峭;北段為狹長海岸平原,岸線較曲折,多小港灣。阿拉伯半島沿岸為沙漠,局部有鹽沼。東南端霍爾木茲海峽為海灣咽喉,灣口多島嶼,格什姆、大通布、小通布等島緊扼灣口,構成海灣天然屏障。屬亞熱帶氣候。終年盛行西北風,風力變化無常。夏季炎熱少雨,常有風沙塵霾,能見度低,秋季有暴風,冬季多雲霧。年降水量:阿拉伯半島一側不到125毫米,伊朗一側275毫米。表層水溫:東南部24~32℃,西北部16~32℃。鹽度37~41‰,西南局部海域達50~70‰。海流為逆時針方向環流,灣口流速3~4節,其他海區0.5~1.6節。潮差1.5~3.5米。
樓主請多使用網路!
❷ 波斯灣在哪裡 波斯灣特色是什麼
1、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及兩河流域之間,是印度洋西北部半封閉的海灣。波斯灣西北自阿拉伯河河口,東南到霍爾木茲海峽,長970千米,寬56-338千米。面積24.1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40米,最大深度104米。
2、波斯灣的氣溫較高,常年在20℃左右,夏季可達32℃以上。西北風強,將沙漠地區的沙土吹入灣中,海水渾濁。夏季有塵暴和霾,秋季有颮和龍卷風。波斯灣地處北回歸線高壓帶,氣候炎熱,海水蒸發量超過注入量,夏季水溫可達30-33℃,邊緣地帶甚至高達36℃,因此,波斯灣也是水溫最高的海灣。
❸ 伊朗各大港口是什麼
BANDAR MAHSHAHR/馬赫沙爾港#
港口性質:河港#
經緯度:30°28′N,049°11′E#
位於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西南
部加扎尹(GHAZAIEH)河下游,距河口約50n mile,東南距霍梅尼港(BANDAR K-HOMEYNI)約5n mile,瀕臨波斯灣的北側,是伊朗成品油輸出港,由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管理。 該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盛行西北風。年平均氣溫18~30℃,最高曾達46℃,最低為1℃。全年平均降雨量約250mm。最大潮差約5.8m。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是一個「T」形突堤碼頭,有6個泊位,岸線長1350m,最大水深13.6m。裝卸設備有直徑為152.4~406.4mm的輸油管及拖船等,其中拖船功率最大為1103kW。裝卸效率:柴油每小時2500噸,燃油每小時5000噸,汽油每小時2200噸,石腦油每小時2100噸。大船錨地水深達17m。該港進出口貨物以成品油為主。
BANDAR KHOMEYNI/霍梅尼港#
港口性質:河港、設有轉口區#
經緯度:30°25′N,049°04′E#
位於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西南
沿海加扎尹(GHAZAIEH)河下游,距河口約45n mile,瀕臨波斯灣的北側,是伊
朗在1972年新建的主要外貿港口,西距伊朗主要煉油中心阿巴丹(ABADAN)80km
,南距輸油港哈爾克(KHARG)80n mile。港口距機場約110km,有正規航班。
該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盛行西北風。年平均氣溫18~30℃,最高達46℃,
最低1℃。全年平均降雨量約250mm。平均潮高:高潮為5.2m,低潮為0.9m。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如下:
碼 頭 類 別 泊位(個) 岸線長(m) 最大水深(m)
————————— —————— —————— ——————
GENERAL CARGO (雜貨) 19 3463 10.4
BULK CARGO (散貨) 15 2490 12
CONTAINER (集裝箱) 5 1051 12.1
RO/RO (滾裝貨) 4 771
—— ———
43 7775
卸設備有各種岸吊、集裝箱吊、可移式吊、裝船機、吸谷機、鏟車、拖船
及滾裝設施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達90噸,拖船功率最大為2353kW。裝卸效率:
穀物每小時1400噸,礦石每小時175噸。集裝箱場地達20萬m∧<2>,谷倉容量為7
.5萬噸。港區有鐵路線可直接進行裝卸。大船錨地水深達17m。該港轉口區擁有1
8座過境倉庫。年貨物吞吐能力允1100萬噸。1992年集裝箱吞吐量為1.1萬TEU。主要出口貨物為礦石及硫磺等,進口貨物以穀物及雜貨為主。
港口中文名: 阿巴丹
港口英文名: ABADAN
港口代碼: IRABA
港口縮寫: ABD
所在國家: IRAN
經緯度: 30°22』0」N,48°13』0」E
時差: -3:30
錨地: 29-49-00N 48-47-00E
泊位吃水:
海圖號: 3844
詳細介紹: 伊朗阿拉伯河沿岸海港。採用東3.5區標准時。水的載重密度為1030。無盛行風向。無潮汐變化。強制引航。阿巴丹港無線電台呼叫信號EQZ。無節假日,一天24小時工作。港口服務設施有:修船、加燃料、小艇、醫療、牽引、淡水供應,無干船塢、給養、遣返和排污設施。港市有機場。港口有3個遠洋船泊位,可停泊油輪和雜貨船。
伊朗胡齊斯坦省港口城市。地理位置北緯30.4度,東經48.3度。位於伊朗西南端、阿拉伯河的阿巴丹島上,距波斯灣約50公里,伊朗石油輸出的集散地,伊朗國營石油公司總部所在地。人口約30萬,是伊朗第五大城市。
早在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時代,阿巴丹就是一座貿易重鎮,以產鹽和編席著稱。14世紀,規模縮小為村落,經過與土耳其的周旋之後,於1847年歸屬波斯。自1909年英波石油公司在此設立管道終端煉油廠後,發展迅猛,成為現代化都市。1951年伊朗實行石油工業國有化,強行收回所有煉油設備,停止對英國輸油4年。至1955年,英國政府終於同意放棄所有權。1980年兩伊戰爭期間,位於伊朗和伊拉克邊境地區的阿巴丹市遭受嚴重破壞,直到1990年之後方才逐漸恢復元氣。
經濟以石油提煉和運輸為主。伊朗西南部油田地帶輸油管的終點,輸往德黑蘭、設拉子方面油管的起點。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藏和精煉基地,建有伊朗境內最大的煉油廠阿巴丹煉油廠及 石油化工廠。 阿巴丹煉油廠產量 占國內產量的60%,產品大多供出口,但兩伊戰爭曾使產量下降。阿巴丹港在伊朗的石油輸出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尤其是50年代前,為伊朗石油輸出的主要港口,50年代後期改由馬舒爾港輸出,但阿巴丹港仍有重要地位。阿巴丹港擁有現代化設備,船隻可在碼頭直接靠岸裝載。境內設有國際機場。還設有阿巴丹技工學院
BANDAR ABBAS/阿巴斯港#
港口性質:海峽港#
經緯度:27°08′N,056°12′E#
位於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南部沿海霍爾木茲(HORMUZ)海峽北側,是伊朗南部的主要港口,港外有格什姆(Q-ESHM)島的霍爾木茲(HORMOZ)島作屏障,又是一個天然良港。在兩伊戰爭期間,由於該港遠離戰場而使貨運逐漸繁忙。港口距機場約15km,有定期國際航班。
該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上午多東北風,下午多南至西南風。年平均氣溫23~32℃,最高曾達40℃。全年平均降雨量約200mm。平均潮高:高潮3.3m,低潮0.7m。
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有11個,岸線長2020m,最大水深為12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可移式吊、汽車吊、浮吊、集裝箱吊、叉車、牽引車、皮帶輸送機及拖船等,其中可移式吊最大起重能力為90噸,浮吊為70噸,集裝箱吊為40噸,拖船功率最大為1839kW。油碼頭最大可靠4萬載重噸的油船。裝卸效率:礦石每天1500噸。倉庫容量為3萬噸,貨物堆場容量達10萬噸。1992年集裝箱吞吐量為9.5萬TEU。主要出口貨物有鉻礦砂、防銹漆、大理石、地毯、乾果及杏仁等,進口貨物主要有茶葉、糖、棉織品、穀物、火柴、化肥、毛織品及建築機械等。
此外還有霍拉姆沙赫爾港(Khorramshahr),該港口和鐵路、公路相連,交通非常便捷。經伊朗政府同意,該港和阿巴斯港(Bandar Abbas)和霍梅尼港(Bandar Khomeini)一道,用來運送鋼鐵等其他用於伊拉克戰後重建的物資。
❹ 伊朗港口為什麼給印度
伊朗,在古代又稱作為波斯國。在人類歷史上,波斯曾經與中國一樣,有著悠久文化歷史。在數千年前,古代波斯與古代希臘都是分庭抗議的。而且,古波斯帝國孕育文明,對巴比倫文明甚至猶太文化都產生了深遠地影響。
雖然現在伊朗與古代創造的文明是不能相提並論,卻依然是一個可以公開與美國叫板的國家。然而,伊朗居然把恰巴哈爾港租借給印度。要知道,恰巴哈爾港是位於阿拉伯海沿岸最大的深水港,也就是與阿富汗和印度距離最近的伊朗港口。在赫巴哈爾港附近也有一個著名的港口,那就是瓜達爾,瓜達爾港也是緊鄰中國在巴基斯坦興建的港口,也可以看到戰略位置的重要。
不過印度獲得只是商業開發領域的權益,沒有獲得軍事存在的資格。伊朗也是在實用原則基礎上,把運營權交給印度,就相當於“租”出去,也沒有限制其他國家在該港口的投資。同時,伊朗多年來致力於“巴伊走廊”建設,卻遲遲沒得到巴基斯坦回應。因此,把恰赫巴哈爾交給印度,或許也是給巴基斯坦點壓力推動合作。
❺ 波斯灣的航運價值大嗎
大。波斯灣是阿拉伯海西北伸入亞洲大陸的一個海灣,位於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該海灣由於石油資源豐富,從而導致其航運價值顯著提高,可以說是航運價值非常大的一個海灣。
❻ 伊朗閱兵場地選擇阿巴斯港和德黑蘭,在閱兵地址選擇上他們有何特別考量
伊朗的此次閱兵,不僅僅是在向其他國家來展示自己的軍事實力,更像是在向美國宣布,自己對於領土主權的態度,領土主權不容侵犯,這也是伊朗在選擇阿巴斯港和德黑蘭的重要原因。
阿巴斯港和德黑蘭作為波斯灣的主要港口,作為伊朗此次閱兵的重點地區,因為美國和伊朗的戰爭不斷,同時美國宣稱會向波斯灣地區增派兵力,來打壓伊朗。
❼ 波斯灣地區的位置有什麼特徵這一特徵對其與外界的聯系有什麼意義
像一個氣球一樣,出口特別窄。戰略要地在出口處的霍爾木茲海峽。和黑海的形勢很像,誰控制了卡達半島,就等於控制了波斯灣。而狹窄的大門口則被伊朗牢牢掌握。對東亞來說,這就是命門。雖然美國控制住了波斯灣,駐軍巴林。可伊朗控制霍爾木茲
❽ 波斯灣地理位置重要性
中東地區的石油都要從波斯灣過,所以各個方面的利益都很大,而且那裡還是個軍事要點,中東及伊朗的大型船隻都要從那經過。
❾ 波斯灣是什麼意思
早在公元前20世紀,波斯灣就是巴比倫人的海上貿易通道。此後,相繼為亞述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所控制。自1506年起葡萄牙殖民者侵佔海灣達一個世紀。1622年,英國與波斯攻佔格什姆島和霍爾木茲島。1625年,荷蘭進入海灣,繼而英國與荷蘭在此爭奪,從19世紀始英國逐步控制海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在此設立軍事基地,與在伊拉克的土耳其軍隊抗衡。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灣是同盟國向蘇聯提供軍用物資的運輸線。戰後,隨著石油的開發,海灣成了世界強國的覬覦之地,沿岸國家更加註重防務,大力建設軍事基地,主要有:伊朗的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拉姆沙赫爾海軍基地;伊拉克的巴士拉海空軍基地、舒艾拜空軍基地和烏姆蓋斯爾海軍基地;沙烏地阿拉伯的宰赫蘭空軍基地、朱拜勒和達曼海軍基地;阿曼的錫卜空軍基地;巴林的朱費爾角海軍基地。重要港口有:哈爾克島、法奧、科威特、塔努拉角、麥納麥、阿布扎比等。
波斯灣位於阿拉伯半島與伊朗之間,阿拉伯語中稱作阿拉伯灣,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相連,總面積約23.3萬平方公里,長990公里,寬58-338公里。水域不深,平均深度約50公尺,最深約90公尺。它是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出海的地方。北至東北至東方與伊朗相鄰,西北為伊拉克和科威特,西到西南方為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
波斯灣源於波斯。斯特拉波是公元一世紀的地理學家,是他第一次用波斯灣來定義這一地方。
❿ 波斯灣為什麼是最富有的海灣
波斯灣位於印度洋北部阿拉伯海西北,在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半島之間,形似月牙狀,長約990千米,寬約56~338千米,面積24萬平方千米。東北側水深一般淺於70米,西南側一般淺於20米,東南端最深處110米,大型輪船和軍艦均可通航。沿岸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巴林、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阿曼等8個國家。
波斯灣地處亞熱帶,氣候乾燥炎熱,高溫少雨,沿岸多沙漠。灣內自然資源豐富,沿岸國家盛產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應基地,素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已探明石油儲量為879.8億噸,約佔世界石油總量的65%。石油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3。海灣國家出產的石油大部分出口,出口量約佔世界出口量的40%以上。沿岸國家的石油收入占財政收入的85%以上。從波斯灣通過印度洋繞道好望角的運輸線稱為西方的生命線,必經的霍爾木茲海峽被稱做石油的總閥門。1990年在該地區發生的海灣戰爭,實質上就是美國為保護其利益而進行的一場石油爭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