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殲7打的過F16么
這要看情況,殲7是單發戰斗機,低空機動性能好,高空性能差。F16高空機動性能好,低空差些,如果在高空 殲7是打不過F16的,若是在低空的話,殲7是有可能打敗F16的。
『貳』 12架殲7戰斗機對付一架美國的最老式的f16戰斗機,誰贏的幾率比較大謝謝回答。
要看誰開飛機了。都是美國人開的話f16勝算大,都是中國人開,殲7勝,個開個的,如果沒有指揮官,殲7勝,有指揮官,f16勝。中國人是偉大的,中國的官是廢物
『叄』 殲7厲害還是F16厲害
肯定是F16厲害 別說奸7了,就是奸8也不是F16的對手,不然我國政府就不會在和美國沖突的時候總要顧全中美關系大局了,顧全大局的意思就是干不過人家
『肆』 殲7在海外暢銷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的殲7出口到以下國家(見圖)
都是第三世界國家,除了伊拉克和埃及以外,別的國家一直經濟狀況不太好,買不起昂貴的歐美戰機。(伊朗有前政權留下的F14,伊拉克有幻影f1。
這些國家對殲7的輕巧和機動性、方便的保養維修都比較滿意,對於這些國家來說,殲7的作戰半徑足矣了。而且,除了伊朗空軍的的F14、以色列空軍的F15和F16,這些國家中的潛在敵對國(或是反——zf武裝)並沒有什麼飛機能對殲7構成威脅,即便是F14、F5、F16,除了能使用昂貴的超視距中程導彈攻擊殲7外,近戰並不對殲7戰有優勢(說米格21/殲7機動性不如F4的歇歇吧,八一飛行表演隊可不願用笨拙的飛機)。但後來以色列的F15、F16在格鬥時有迎頭攻擊的」蜻蜓「格鬥導彈,並在貝卡空戰亮相,殲7未參戰。
綜合來說,性價比很適合這些第三世界國家使用。並不是殲7垃圾。
『伍』 F15,F16,F22,F35,蘇-30,蘇27,蘇33,殲7,殲8,殲10各屬於第幾代戰機
第二代:殲7,殲8
第三代:F15,F16,蘇-30,蘇27,蘇33,殲10
第四代:F22,F35 (這個存在爭議,放棄了超音速巡航能力)
綜合戰力排序:F22是四代戰斗機,毫無爭議的排在第一,F35作為F-22的低端搭配,隱形能力是三代戰斗機所不具備的,蘇-30,蘇27,蘇33都出自蘇-27側衛家族,蘇-30最強,蘇-33為了上航空母艦性能做了一定犧牲,但機載設備比原型蘇-27更先進,蘇-27比F-15晚了將近10年,專為對付F-15而研製,機動性更勝一籌,殲-10和F-16都是中型戰斗機(美國標準的輕型)在綜合戰鬥力上比上面的重型戰斗機略遜一籌,一般認為殲-10略勝F-16C/D型。殲-7和殲-8都只是第二代戰斗機,雖然不斷改進在某些方面能跟三代戰斗機一較高下,但受制基礎設計不可能有質的飛躍。這只是簡單比較,涉及到改進改型問題就更復雜了,如F-16最強的改進型F-16E/F無疑是三代半標準的。
『陸』 二代戰機為什麼很難擊落三代戰斗機比如殲7戰斗機擊落F16戰斗機。他們的戰鬥力不是都差不
2:強調超音速性能的戰斗機(超音速革命)——代表機型:美製F4、F5,蘇制米格21、米格25(2代機的巔峰作品),中國殲7(前蘇聯米格21的仿製型)等
第二代戰斗機的判斷依據:戰斗機速度首次超過音速,並且重視速度,認為速度越快戰斗機越強(非能量機動原理設計),史稱戰斗機的「超音速革命」
3:強調中近距離空戰和空空格鬥的多用途超音速戰斗機(能量機動革命)——代表機型:美製F15、F16、F14、F18,蘇制米格29、蘇27、蘇30(蘇27的改進型)中國殲10等 ,其中F15、F16、米格29、蘇27被稱為冷戰末期統治天空的戰斗機「四大天王」。
第三代戰斗機的判斷依據:符合能量機動原理設計的超音速多用途戰斗機。關於能量機動原理,網路里很少有人回答准確什麼是第3代戰斗機,第三代戰斗機就是用能量機動原理設計出來的戰斗機。越南戰爭時期,美國空軍發現,自己的F4速度比米格21快,但是屢屢被米格21擊落,甚至在不利情況下難於脫身。這是為什麼?。一些老的空軍退役的飛行員和科學家一起合作研究,發現了「能量機動原理」,具體含義比較復雜,在此不多講,能量機動原理即,同時具有最大動能和最大勢能的戰斗機在空戰中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很高,這些人在綜合了自二戰以來所有戰斗機格鬥案例後的驚人發現,合理的解釋了戰斗機快和高之間的取捨。他們提出了和但是理論相悖的能量機動原理,指出,以後設計戰斗機,速度並不是第一要求,飛機所有性能復合能量機動原理越好,他們也被當時不理解他們行為的人稱為「戰斗機黑手黨」。但是F15製造出來以後,一鳴驚人,F15是第一款符合能量機動原理的戰斗機,其後的F16服役,F16是第一款根據能量機動原理精確計算後製造的戰斗機,自此美國空軍進入3代機時代,前蘇聯幾乎花了十幾年才搞明白了能量機動原理。後來出來了蘇27和米格29.。這里有一個爭議,即F14,有人認為F14並不能符合能量機動原理設計,但是我們仍然把它算做第3代戰機,因為當時正值「戰斗機黑手黨」和官員們爭吵,另外,F14的可變後掠翼為能量機動原理提供了修正機會,所以仍然算第三代戰斗機。史稱戰斗機的「能量機動革命」
『柒』 殲七戰斗機和美國F16或者F22相比 有多大的差距呢
殲七戰斗機在我國使用的時間不是太久,大概也就是七十年代末才基本成熟,因為當時蘇聯支援我們的只有圖紙,而這個圖紙也是蘇聯出於牽制美國的思想才破例給我們的(當時我們兩個拳頭打敵人,國內比較亂,軍工遭破壞,在殲六的基礎上遲遲沒有進展)。殲七從最初的基本型,也就是晝間的空斗型的逐漸不斷改進,每一步都可以說是一步一個腳印。殲七M在巴基斯坦同幻影、F16作對抗性實驗,結果顯示:比幻影優秀,具備和F16對抗的能力。現在的殲七已經比那時更加先進。雖然限於其布局等硬性指標,但是,對其升級後,它的戰斗能力還是非常兇悍的。殲七E的能力基本可以輕松挑下F16AB型號的戰機。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與CD型號的對抗。就連殲十的很多技術,也是在殲七身上成熟以後使用的。這飛機的技術很少是飛機出來就產生了,一般都是優先成熟技術,而技術是需要積累的。不可能一出來殲十馬上它的技術就全面了,這個是需要積累的,而這個積累實在殲七身上完成的。
很多人都認為殲七作為二代機不是三代機的對手,和四代機根本就沒法比~
其實這種觀點和我以前一樣,後來見識的多了才慢慢改變。
戰斗根據性能可以分代。每一代戰斗機產生都有其背景。但是,分代不代表二代機就干不過三代機。殲六在中低空可以很隨意的把前來進犯基地的敵軍飛機放挺。不管你是什麼貨色。這就是因為它的最佳性能是在這個空間發揮,並且擅長格鬥。所以遇到敵人突襲基地,殲六上比殲七要好。這就是它的用途。同樣,殲七的戰斗性能很強大。很多人會說美國PK俄式戰機的問題。這個問題我都懶得解釋了:首先,美式戰機技術先進,保養維修到位,戰術超前,人員素質過硬,指揮系統反應迅速,高新技術大量運用;反觀伊拉克直流的國家:用的是猴版蘇制武器,指揮系統脫離了蘇聯的「空氣」體系,武器見的配合斷檔,人員素質直接跳過,戰術直接跳過,高新技術直接跳過。
其實很簡單的說:一件武器性能發揮的影響因素很多,只要國力強大,你能用,用的好,這個武器就有價值。打個比方:美國和伊拉克打仗,美國全用殲七,伊拉克全用F16,戰爭結果依然不會變化,美國一定是壓倒性勝利。伊拉克空有F16,指揮不行,人員不行,技術也不行,這飛機能有多大用途?反觀美國,及時是殲七,人員素質高,指揮強悍(空中預警機),技術先進(各種吊艙等)。所以,千萬別用飛機分代去決定飛機的戰鬥力,有這種想法說明您對軍事還停留在感興趣的階段。再打個比方:59式坦克知道嗎??現在有一大把的59 ,為什麼不退役??因為改進了。效果呢??就算是德國豹,挨上一下,不說摧毀,起碼喪失戰鬥力。盡管改進的59屬於小車大炮,但是,打仗的時候誰管這些??能陰你一下就行了。陰住了,你說什麼也晚了。這就是它的作用。有那麼多59改存在,你在先進的坦克群也不敢隨意下來,就是一個一個換,你也換不起啊。所以,千萬別被外表迷惑了。美國的武器看上去總是改改改,樣子沒變,覺得很沒意思。其實,它改一次都是非同小可!!!!皮沒變,裡面變完了!
至於殲七和F22,這個您就不應該比較。殲七更多是防禦用的,F22它的性能決定他是攻擊性質更槍的飛機。確實差距很大。但是:凡事無絕對,在一些可怕的情況下就不一定。如果是在強干擾的情況下,F22收到的影響會更大,殲七則相對弱一些。如果是遭到核爆後的電磁干擾,F22直接就載了,改進型的殲七也會栽下來,基本上就是越先進的約會栽下來,反倒是殲六,殲五直流飛的好好地。你要是開的是螺旋槳的,也沒事。但如果是中子流的攻擊(伴隨與核保),你就是一個汽車,也會瞬間就燒掉了,報廢了。但是人沒事。很神奇。
戰爭打起來,什麼都與可能:轟炸機運兵,運輸船改成炮艇,運輸機改成臨時轟炸機。。。。。無所不用其極,這個很難下一個定論。
殲七確實沒有後兩者先進,與F22的差距更是直接到了理念性的差距,但是,這不等於說殲七就沒有價值了。殲七在未來一定會退役,但不會一下全退完。事實上,它撐得時間越久,給我們下一代更先進的飛機(J20之後的預研的那一代)的預研就擠出了更多的時間。而這個時間非常寶貴,如果你看過美蘇爭霸的書的話,在飛機上,這個時間是一國在技術上反超或縮小差距另一國水平的關鍵時間。
看來樓下哥們不服氣。關於軍事裝備的問題,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說不倒仁兄,也不想說服您,但是,千萬別以為有個貝卡谷之戰,米格戰機就被定性為垃圾了。你既然明白這場戰爭的前因後果,又何必再提敘方軍機和防空力量的損失呢??這些武器的損失並不是武器本身的性能問題,就如你所說,很大程度也和以色列的先進作戰方式有關系。其實也不是什麼劃時代的作戰方法,通俗點講就是誘敵殲滅戰。最後打敘方防空時,敘利亞就沒還手的力量,別說F16,運五裝上炸彈也能瀟灑走一回。您用某場戰爭的結果就全面否認了某種武器,這個膽識真不是我感想的。再者,您不是也同意了武器應用過程中戰術很重要的因素嗎??我在重申一遍:對於殲七,我認為它現在確實已跟不上時代,需要退伍。但是,就現階段而言,還沒到所謂的充數也嫌貴,雜魚中的雜魚這種地步。真是這樣,您覺得軍方還可能讓它存在嗎??就算是印度軍方,在接受武器的時候,武器不過關,堅決不採購。阿瓊兄弟不就這樣才創造了一個不可挑戰的奇跡??軍隊的東西,事關軍人生死,國家存亡!在能力之內,盡可能的精益求精。殲七要是真到了升空做靶子的地步,飛行員也不會升空:起碼被軍法還能落個全詩。至於什麼超視距作戰,這玩意目前實在靠不住。一般打主力的還是中距彈,超視距使用導彈攻擊,在目前情況下,就是22也不靠譜。你飛機再好,導彈還沒那麼先進,能超視距作戰,不代表超視距作戰本身就是無敵的,它的反制措施太多了!補充一點:以色列當時的F16,遠沒有現在牛叉,皮長的差不多,裡面差的遠。事實上,開始的F16除了超機動性外,還不具備三代機的其他特點,這都是F16,一點點積累的,真是這樣,他才是一代名機,從此飛機不在唯重,大,狠得發展模式,向輕,機動,准開始轉變。
打字打了好多,本來就是發發感慨,沒想和大夥起沖突,對於軍事這東西,我知道的很少很少,只能算業余的軍迷。有觀點大家好好交流就是,只是見到這哥們第一句話很有點挖苦的感覺,您知道的多,也不至於挖苦別人抬高自己吧??光聽這話,就不像個資深軍迷該有的范兒。今兒我退一步,不起沖突,您要是覺得我滿嘴胡話,請您直接無視,萬分感謝。如果觀點沖突,您可以到軍事群里發泄發泄,那裡的人相對更專業點。俺這種水平,只是讓人覺得「不知道你在有感而發的是什麼(東西)」~看你也不像女的,就不客氣了。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備註:大家不要因為我打的字多就批評教育我,拜託大家無視我。有觀點您就說,想通過貶低別人凸顯自己,感覺很像娛樂界的手段,咱就別這么幼稚了~都這么大了,別拿三俗當性格,好不??
『捌』 我軍殲7G、殲7E、殲8F能否完爆台軍F16、越軍蘇30蘇27、人民軍米格29
殲7不行,殲8與台軍的F16、人民軍的米格29和越軍的蘇27相差不大,但相比蘇30則落後不少。
『玖』 殲7,殲8系列戰機能對抗美國F16嗎
說實話,你所想到的,美國人早在80年代初,就做過測試,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低檔戰機例如美國試驗的機型F20虎鯊對F16結果是一對一F16贏的機率非常高,然而讓人不解的是4對4,結果相反了,究其原因不是F16差,而是飛行員的作戰戰術,限制了飛機的性能。殲7是架好飛機,機動性不錯,尤其是我國的殲7E等後期型號,可以說機動性而言改造的最好的二代戰機,它的弱點一是機頭進氣,無法裝更好的雷達限制了中距離空戰能力,二是航程短,這一點就要命了。殲八II的改進餘地很多,現代空戰首先是遠距離到中距離,最後是近距離。殲八II裝上國產相控陣雷達,配合龍芯IIECPU的矩陣型電子火控系統,再配合優秀的飛行控制軟體,頭盔瞄準系統和新型中距空空導彈形成最新的作戰平台。大不了,發射完導彈,掉頭跑唄。只要在不可逃逸區內,別說是F16 就算是F22也甭想逃脫被擊落的命運。但不能不承認,殲八II的近距離空戰機動性實在是打不過F16的,但可以利用現有最新技術全新的武裝它的神經系統。就像我剛才說的,在中距離上打了就跑,在說了殲八II的高速度比F16快呀。基於這一切的重要因素是和我軍的預警飛機使用數據鏈,提供重要的空中作戰信息。只有這樣咱們的老八才能發揮剩餘能量!!
『拾』 J7戰機~~~
殲7已經完全落伍了。 超視距作戰能力.受雷達直徑的限制.殲7不太可能使用大功率雷達.雷達不行自然無法使用中程主動彈.即使我們依仗著先進技術是殲7的雷達具有超視距作戰能力,他也無法同先進的3代機相比.何況是未來的第四代.比如MIG21---93.雖然可以使用R77.但其作戰距離還不到同樣使用R77的SU30的一半.而且帶來的機動性下降是我們難以接受的.
2 近距離空戰.不知道什麼原因網上的兄弟都認為殲7的空戰機動性能很好.但是我手中的數據表示殲7無論是低空還是在高空的機動性能都不太高.以殲7MG為例.
首先,在高空MIG21系列戰機在西方被稱為超音速運動機.有資料表示,其在高空中根本無法作戰.正因為MIG21的高空性能比較差我國才決定生產殲8系列.根據巴基斯坦試用殲7MG的報告表示.殲7MG在高空的滾轉速率和F16隻有微小的差距.在自豪之餘我們要注意F16以低空空戰為主,其高空機動性能很差,還不如殲8--2.可見在高空殲7並沒有什麼優勢。
其次,在低空殲7MG的作戰能力也值得商榷.比如他的最大轉彎角速度約22度/秒,而F16的為26度.MIG29為28度。以空戰見長的F15和SU27就更大了.可見在纏斗能力上上殲7並不具有優勢.殲7的最大負荷8g,而F16達到9G.而且殲7不是在任何高度和速度下都拉出8G的過載.而F16在低空完全可以拉出9G的過載.在電影〈〈沖天飛豹〉〉中殲7即使拉出了最大的過載也沒法追上F14(後來殲7在空中解體了)。如果電影中的難以伏眾那舉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八一表演隊自從換裝殲7EB後其飛行動作明顯比以前呆板了許多。而且連以前的9機編隊也見不到了。殲7EB去掉了對空設備,重量下降很多。機動性能恐怕是殲7系列中最好的。而在八一的表現還不如殲5。
最要命的是在未來空戰中大離軸角導彈的使用使得纏鬥上的優勢顯得微不足道.而殲7系列還沒有可用的大離軸角導彈和頭盔瞄準具.我們可以看看我國目前裝備給殲7的導彈。記得在2002年珠海航展上我國空空導彈設計師曾說過為什麼在擁有先進的PL9,PL8的同時發展相對落後的PL5系列,那就是為了裝備給殲7系列的低檔戰機(2002年《科技國力》珠海航展專題)。而事實上我國目前給殲7裝備的導彈主要是PL5。因此殲7在和象F16為代表的第三代戰機的纏斗中不見優勢.
3 對地攻擊能力。很遺憾,說的過分點殲7的對地攻擊能力恐怕只是象徵意義。為保證對地攻擊的准確性對戰機的航電系統有特殊的要求(相對於戰斗機)。比如強-5原型使用普通炸彈低空水平轟炸一座普通橋梁時,需要四個架次進行攻擊,而且還只能令橋梁受部分損傷;裝西方導航攻擊電子裝置後的M型,用同樣的炸彈和攻擊方式,只需一架次就足以摧毀橋梁的一至兩個橋孔,也就是說橋已經根本不能通過了,很大程度上依賴飛行員的觀感和經驗。而出口型殲7MG所使用的電子系統幾乎處於公開狀態,而在其中沒有發現有特殊的 對地攻擊設備。
其次,除了航電以外對地攻擊要求戰機的低空低速性要求也很高。由於所攻擊的目標的特殊常要求多次通過目標上空,因此對盤旋半徑要求高,正因為如此各國的專業攻擊機都使用大展弦比的平直翼。像A10,SU25。而殲7的三角翼卻很難滿足需求。恐怕在連續轉上兩圈就失速了。
而且,除去航電設備的因素不說,由於殲7身材嬌小,無法換裝渦輪風扇發動機。而渦噴發動機推力較底其載重量有限。而且受掛架的限制,殲7無法使用象C801一類的大型精確制導武器。
縱上所述象殲7這樣的戰機在我國空軍中已經沒有保留的必要了。在先進的三代半戰機面前殲7的數量優勢將毫無意義。我本以為成都的主要重點在生產殲10上。總不能象網友們說的象沈飛一樣"死抱著殲8不放」死抱著殲7不放吧,那樣中國航空工業就太沒有希望了。殲7可比殲8差多了。但是在去年,殲7G的出現徹底打碎了我的美夢。殲7G可不象是出口型的。據我所知我國近年以來除了巴基斯坦外並沒有給殲7找到其他買家。而殲7在改也是殲7,怎麼改都過時了.不可能改出個F16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