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若不得不與美國開戰,伊朗能表現的比伊拉克更好嗎
也許會吧,畢竟地盤比伊拉克大得多,導彈起碼得多飛一會兒,飛機得多加兩腳油。
做幾個數學題吧。
當年伊拉克打伊朗,基本上是個平手,兩邊基本都是1。後來美軍暴揍伊拉克兩次,美軍那會兒能揍伊拉克啥樣,基本就能揍伊朗啥樣,這是1+1=2的問題。這些年,伊朗確實是在進步,但是美軍也在進步,美軍打伊拉克那會兒,可沒F35,論進步,肯定是美國進步大,這也是1+1=2的問題。
差不多就是,以前伊朗和伊拉克持平,美國遠強於伊拉克,而這些年過去了,美國進步又是遠大於伊朗的進步。也就是說,美國軍隊和伊朗軍隊的差距,是遠大於美國和伊拉克之間的差距的。
另外說一句,伊朗一旦挨打,尤其打輸了,下場可能會比伊拉克還慘,很可能連土地都得丟不少。北面的土耳其,勢必得背後捅一刀,趁機撈點便宜,能佔領點土地最好;那邊的阿拉伯人,又是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肯定也是一群遞刀的;伊朗那600萬庫爾德人會不會趁機獨立?
伊朗內部,以及周邊情況過於復雜,矛盾沖突會比伊拉克還多,面臨的麻煩其實並不只是美國一家,還有自家的矛盾,這些矛盾交織在一起,混亂之中,這些矛盾爆發的概率也是非常大的。如果真的大規模爆發,伊朗很有可能變成下一個阿富汗,變成一個長期的,持續幾十年的戰場。
② 反伊朗之盟即將崩潰,沙特態度為何180彎轉變
因為沙特本身實力弱打不過伊朗,但是美國現在又不幫它壓制伊朗。美國現在對伊朗也是保持謹慎態度,作為小弟的沙特更是得小心的,所以必須得弄清楚伊朗的態度。
有白宮官員在采訪中表示,現任美國政府沒有為伊朗的武裝入侵做好准備。此外,知情人士還透露,當沙特油田遭到胡塞武裝的襲擊時,特朗普就警告不要隨意的對伊拉克發動軍事行動。戈登不擔心伊朗的行動正在變得非常激進,而美國則表現得猶豫不決。於是「反伊拉克陣營」就此崩潰,沙烏地阿拉伯不得不考慮改善伊朗和自己的關系。
③ 伊朗為什麼這么牛,敢跟美國抗衡,美國又沒辦法
主要是內外環境決定的 內部環境 人民支持國家崛起 因此 反美情緒高漲 對國家在核武器研究方面普遍是支持態度 這使伊朗政府在對美國的態度上有很強的民意基礎.
其次 從外部說 美國身陷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大戰場 並且 朝鮮問題也糾纏不清 精力枯竭分身乏術 再加上以拉美為首的反美氣候逐漸成型 導致美國在國際問題上很難獲得理解和支持 又有俄羅斯和中國的經濟技術和軍事支持(不詳細說了 雷神M防空系統可是俄羅斯頂著美國壓力出口的 中國的各項技術自不必說)因此德黑蘭政府才有恃無恐 這主要就是吃定了美國 不敢動手 拿他沒辦法 並且 一旦經濟制裁 伊朗和拉美形成的聯盟幾乎就是以石油為人質 卡死了西方的喉嚨 美國人不傻就不會亂來
④ 伊朗跟美國是聯盟
曾經是(巴列維王朝時期),現在互為假想敵
追溯到70年前,英國和蘇聯於1941年8月對伊朗的佔領,伊朗驟然上升為一個備受國際社會矚目的國家。二戰期間伊朗在盟軍的軍事行動、特別是運送盟國對蘇聯的援助物資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正是伊朗所具有的這一特殊功能,才使得先前與它關系淡漠的美國大規模的涉入伊朗,美伊關系也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隨著二戰臨近結束,盟國在石油資源非常豐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伊朗產生了較為激烈的利益紛爭。在此期間以及二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內,當伊朗與英蘇發生沖突時,美國大都小心謹慎的站在伊朗一邊,或者至少不是很明顯的與伊朗作對,這使得伊朗人對美國的好感與日俱增。
1953年伊朗政變的成功以及隨後伊朗石油國有化危機以有利於美國的方式獲得解決,標志著美國在伊朗優勢地位的最終確立以及美伊依附關系的最終形成。 當美國成為對伊朗影響最大的外部國家後,在美國的幫助下重新執掌大權的巴列維國王選擇了親美外交路線,他寄希望於在美國的幫助下獲得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在冷戰的氛圍中,美國也看到了伊朗在遏制蘇聯方面的重要作用。於是雙方各有所求,在至1979年巴列維國王倒台為止的三十多年中美伊建立並發展了非常鞏固的雙邊關系。
在美伊關系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在巴列維統治的最後10年中,美國對伊朗的軍售在雙邊關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巴列維向美國購買大量的武器,這固然增強了伊朗的軍事實力,提升了伊朗的國際地位,增加了美國的出口以及為美國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他將大把的石油美元花費在武器上的同時,忽略了對伊朗更為重要的經濟建設的投資,這也為他統治的覆滅、為日後美伊關系的惡化埋下了伏筆。
在這長達40餘年的美伊關系發展過程中,雖然也有肯尼迪總統以及卡特總統向巴列維施加的改革壓力,但是他們的初衷並非是希望伊朗走向現代化的民主社會,而是希望巴列維政權能保持長期的穩定,伊朗能更好的為美國利益服務,鼓吹人權、呼籲削減對外軍售的卡特政府對巴列維侵犯人權的漠視、對伊朗武器出售的積極姿態恰好說明了美國對伊政策的上述主要訴求。
1979年巴列維國王的出走他鄉以及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王朝時代在伊朗的隕落,也標志著二戰後美伊親密關系的終結。
目前由於伊核問題、伊朗對美國霸權地位的不服從態度、地緣政治問題(與以色列交惡),還有歷史上的「德黑蘭人質事件」等恩怨,美伊之間相互敵視。內賈德卸任後,現任伊朗政府外交言辭變得比較懷柔,總體關系由敵視轉為冷淡,沒那麼劍拔弩張了。
⑤ 以色列宣布加入反伊朗的護航聯盟,伊朗會趁機狠揍以色列嗎
伊朗不會趁機揍以色列。對於伊朗來說以色列參加反伊朗的聯盟,並不是很麻煩的事情。但是如果以色列趁機找伊朗的事情就不能排除兩個是否會發生沖突。兩個的軍事實力還是差不多的,如果以色列和一樣發起戰爭會是的周邊的地區的局勢更加的復雜。
對於伊朗來說戰爭已經結束了當前國家的主要任務就是發展國家的經濟,把更多的石油出口賺取更多的外匯。當以色列和伊朗成為對立的狀態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發生戰爭,這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國家就是以色列。
⑥ 真實的伊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真實的伊朗是個怎麼樣的國家?伊朗人認為,他的那個五千年歷史是實實在在的,然後說你中華五千年是有很多是神話,實實在在是將近4000年3000多,他說我可是實實在在的五千年文化底蘊非常棒這個民族。人口也非常的多,地域160多萬也不小,然後呢,應該講,他在繆斯林世界裡是屬於很難得有自己工業的國家。他有一定的工業基礎,然後現在這個伊朗的整體的態勢也還可以坦率講伊朗的崛起。我覺得第一功臣是美國。第二是他自己,第一工程是美國因為什麼呢,其實有一段時間依然很難受,七九年伊朗那個綠色革命以後他很可憐的。伊朗是有能力的所以以色列特別怕他,然後美國受以色列影響現在也要整他,但是我估計整不垮伊朗還是會做一個獨立的那個中東力量。
⑦ 伊朗這個國家怎麼樣呢
在國內外的各大媒體上,因為堅持不懈的和美國人叫板,伊朗算是妥妥地站上了頭條。畢竟,在當今這個世界裡,美國還是全世界貨真價實的老大。伊朗以它小小的身板,和世界老大叫板,這的確是件令人佩服的事情。正是因為有伊朗這樣的國家存在,美國才不至於那麼囂張。
雅利安人的後裔居魯士大帝以伊朗西南部的一個小首領起家,經過一系列的勝利,打敗了米底、呂底亞和巴比倫等三個帝國,統一了大部分的古中東,建立了從印度到地中海的,世界上第一個跨大洲的大帝國“波斯帝國”。在擊敗古巴比倫的時候,居魯士大帝還解放了當時還是“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波斯帝國是波斯人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所以現在的伊朗人都將居魯士尊稱為“伊朗國父”。
⑧ 假如薩達姆聯合伊朗以色列組成中東聯盟會如何
這個問題不成立。1,伊朗和伊拉克關系並不好(雖然是一個教派的)。2,以色列是阿拉伯國家的公敵,和他聯盟等於背叛阿拉伯國家(也只有和美國關系好的某些阿拉伯國家做得到)。3,如果薩達姆真的做得到,早就做了。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⑨ 伊朗曾經是美國的親密盟友,為何現在卻成為美國在中東最大的敵人
伊朗曾經是美國的親密盟友,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伊朗是由巴列維國王所管理的。但是由於後來伊朗的宗教勢力推翻了巴列維王朝。更重要的是還發生了美國大使館人質事件,這也使得伊朗和美國反目成仇。因為這兩個國家逐漸的成為了在中東話語權的爭奪者。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想統治中東的話語權,所以才會變得這樣敵對。
所以說這兩個國家敵對的原因也是因為從經濟軍事力量上有了很大的沖突。然而伊朗從一開始就站在了下風,因為伊朗並不是一個石油工業以及其他工業非常發達的國家。而且更多的是依賴於石油出口,而且由於石油貿易是通過美元結算的,所以美國可以非常輕松的制裁伊朗。
⑩ 如果印度,伊朗,中國結成生死聯盟,會怎麼樣
那就佔有了世界上五分之二的人口,難摧毀,也難管理,聽誰的,是聽伊朗的嗎?還是聽中國的、聽印度的?難啊。都是窮國家,有什麼好結的呢?除了人口多,沒什麼取勝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