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色列核武器怎麼來的
以色列到底有多少核武器?恐怕這些年來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不過,近日,前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負責人漢斯·布利克斯向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交了一份關於全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報告,指出以色列目前可能擁有200件核武器。分析人士指出,布利克斯此時提出以色列擁有核武器的數字,對於處於緊張狀態的伊朗核問題而言,無疑是火上澆油。
以色列低調回應核
評估
布利克斯在2003年12月卸去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負責人的職務後,即前往瑞典科研機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委員會擔任主席。日前,該委員會撰寫的題為《恐怖的武器》的研究報告對目前全球存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現狀、國際社會所面臨的潛在威脅做出了評估。
在全球的核武器方面,報告認為,目前全世界大約有核武器2.7萬余件,已經激活並處於部署狀態的大約有1.2萬件。這些核武器大多由美俄所擁有。布利克斯在就此報告舉行的記者會上特別指出,以色列擁有200件核武器。對於這種說法,以色列外交部只是依照慣例做出回應,表示以色列長期堅持的政策沒有發生變化,即以色列不會成為中東地區第一個引入核武器的國家。
已建成「三位一體」核力量
那麼,以色列的核力量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1962年,以色列核反應堆進入臨界狀態,開始連環反應,並且生產出了大量用於製造核彈頭的鈾。到1968年年底,以色列每年可以生產四至五枚核彈頭,從此走向全面生產核武器的道路。在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受到了埃及和敘利亞兩翼威脅。以色列總理梅厄夫人下令在以軍的近程導彈上裝上核彈頭。不過,在國際社會施加壓力的情況下,加上以軍後來反敗為勝,所以以色列的核導彈才沒有派上用場。這場戰爭結束之後,以色列的核打擊計劃「參孫方案」才被媒體曝光。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生產積累,目前以色列已經具備了「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其核能力不容小覷。
在空基核力量方面,以色列已經擁有了能夠攜帶核航彈的多種機型,包括F-4「鬼怪」戰斗機、A-4「空中之鷹」攻擊機、F-15「鷹」式戰斗機、 F-16「戰隼」戰斗機等。可能擔負核作戰任務的作戰中隊和基地包括:部署在內瓦提姆空軍基地的第111、115和116中隊,在內蓋夫沙漠中拉蒙基地的第140和253中隊,以色列北部拉馬特—大衛基地的第109、110和117中隊,以及在哈澤里姆空軍基地的第101、105和144中隊。
在陸基核力量方面,以色列擁有的「賈里科」系列導彈為其主要的戰略打擊力量。「賈里科-1」型導彈的射程為480公里至650公里,可以打到大馬士革、阿曼和開羅。「賈里科-2」型導彈射程達到1800公里。英國《簡氏防務周刊》曾透露,在特拉維夫東南部的山區存在一個導彈基地,該基地部署有50枚「賈里科-2」型導彈。此外,大約50枚「賈里科-1」型導彈也部署在該基地附近。
目前,海基核力量是以色列的發展重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色列從德國訂購了三艘具有遠程奔襲能力的「海豚」級柴油動力潛艇。以色列已將這三艘潛艇核武化。據悉,以色列的核彈頭被重新改裝以適應美國提供的「魚叉」導彈,並且在其導彈上安裝了可沿海面巡航的制導系統。以色列在地中海擁有150英里的海岸線,它這樣使用它的三艘潛艇:兩艘始終在海上值勤,一艘將在紅海或者波斯灣內活動,另一艘在地中海內活動;第三艘則在母港內待命。這樣至少有一艘潛艇可以在水中保持警戒,保證以色列在被攻擊時即可採取報復措施。
此外,有報道稱以色列還發展了一些非戰略性的核武器,諸如核炮彈與核地雷之類。這些數目不詳的核武器可能儲存在加利利海以西的艾拉本核設施中。
美國對以色列採取縱容態度
雖然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但以色列政府卻執行著嚴格的「核模糊」政策,即不承認,也不否認擁有核武器,同時不接受國際社會的核查。美國對以色列擁有核武器也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為了避免美國會就美政府的做法提出異議,美國情報機構通常會在向國會提交的報告中將以色列從確認正在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國家的名單中刪除。柯林頓政府甚至禁止向第三國出售美國間諜衛星所拍攝到的關於以色列情況的高清晰度照片。美國對以色列的縱容,使得以色列不必承擔因承認核能力而帶來的政治與經濟後果,但卻能夠從中獲得利益———威懾的力量。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以色列具有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自己行動轟炸伊拉克核設施的先例,布利克斯此時透露有關以色列核武器的信息,意在向國際社會發出警告,即以色列擁有的核武器也可能成為打擊伊朗核設施的重要選擇。(來源:環球時報)
B. 以色列對伊朗核問題的態度及其原因
他們都是美國故意安插在中東的不穩定因素,和我們邊上的朝鮮是一樣的意義,朝鮮對美國沒有任何威脅,但是和諧統一的亞洲隊美國有害,一來沒有理由在日本和韓國駐軍了,07年時候韓國就給美國要兵權,這兩年日本也要把美國趕出沖繩(我們的球流群島),所以才有天安號,才有現在的黃海航母,朝鮮【被】配合的很好;
伊朗也一樣,他們的核問題根本不是問題,朝鮮重來就沒有真的想搞核武器,核武器的關鍵是要有高純度的濃縮鈾,其他的設備都很簡單,沒有高端技術伊朗朝鮮只能用離心機,幾千個離心機一兩年也不一定能夠做出來夠一個核彈使用的高純度的濃縮鈾,這不是關鍵。關鍵是美國要這里不穩定,二戰結束強行安插了以色列在中東,了解下哪裡的文化就知道他們為了宗教都可以做人彈的,又培養了伊朗伊拉克這個敵對勢力,中東混亂唯一的原因就是美國想讓石油價格上漲,上次為了上漲殺了薩拉姆滅了伊拉克。現在又要拉台石油價格引起全球通脹所以弄出了維基解密讓那些石油運輸國家(埃及)以及產出國家混亂然後油價大漲,同時那些國家出巨資購買美國的武器,美國不僅不戰而屈人之兵而且還買武器賺錢,以色列早就准備好了攻打伊朗,但是美國就是不同意,估計是美國想讓石油價格在自己的掌控中上漲,現在漲到100美元,打伊朗石油就飛了,200甚至500美元都可能,因為伊朗可以封鎖波斯灣。
核問題不是問題 ,在法門之外,美國的全球戰略才是要命的,而且要的是我們的命,還有巴西,日本,印度的命。美國欠那個國家錢最多那個國家最後就最慘。至少歷史是這樣的。我們夾著漢奸的領導有能力開辟新的歷史嗎?
還有就是石油上漲也不是最大 問題,問題是要用糧食做燃料代替石油,我們的大豆等糧食大部分是靠進口美國或者是美國掌控下的,今年明年旱災都會很嚴重,「60年」又要到來了。
好像答非所問其實和核武器毛關系都沒有----借口!
C. 求以色列對伊朗核問題的政策!!!
堅決反對,不惜動用武力阻止伊朗擁有核武器。
以色列積極參與組織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夥同美國計劃對伊朗軍事打擊。
以色列與中東國家關系向來不好,由於民族宗教問題,和對巴勒斯坦的打擊導致中東國家多對以色列仇恨。內賈德曾說:如果伊朗擁有核武器,就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由此可見,兩國關系和在核武問題上的立場。
D. 以色列是怎麼把伊朗核資料偷走的,或者根本就是栽贓
估計就是原來核計劃時留的資料
現在沒用了就找個倉庫一存
多少年都不會有人想起
說不定當廢紙賣了
不然不可能連個守衛都沒有
E. 以色列放過伊朗核負責人,用意何為
以色列和伊朗是多年來的宿敵,這幾年伊朗駐軍敘利亞徹底把以色列惹火了。以色列多次轟炸伊朗駐敘基地,但卻無法將伊朗趕出去。伊朗援助的黎巴嫩真主黨以及哈馬斯都對以色列造成巨大威脅。並且伊朗還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部署了超過萬枚導彈,以色列底線被觸碰。
5月1日,內塔尼亞胡獲得緊急情況開戰權。議會成員無法到齊時,國防部長有權和總理共同對伊朗宣戰。近日,內塔尼亞胡又曝出猛料,以色列決定不暗殺伊朗核計劃負責人莫森法赫里扎嘚博士,看看他能搗鼓出什麼,反正以色列已經掌握了伊朗所有核計劃的證據。報道稱,此前摩薩德組織暗殺多名伊朗高級軍官。
F. 以色列的核武器哪裡來的那麼小的國家,一不小心不得把國家炸沒了。
核武器的研發靠的是科技水平,跟國土大小沒有直接聯系。
核武器的研發跟當年已經沒有太大的可比性,因為科技的進步,比如最明顯的,許多曾經需要大量手工驗算的數據只需要電腦就可以輕松解決。所以越往後,核武器的研發越相對容易。
至於有沒有國家暗地裡協助,這是後來擁核國家都曾經面臨的質疑,且有些確實禁不住懷疑。
以色列日本都屬於准核國家,大家都有默契,一般情況下不會越過核不擴散的紅線,朝鮮最終解決也只能劃入以色列日本這種情況,研製成功就註定了不可逆,因為技術一直在。
G. 伊朗核問題最近又硝煙四起,請問:為什麼以色列國家計劃要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
伊朗的一切強硬舉動實際上都是針對以色列的,怎麼可能不管以色列P事。。。
以色列在二戰結束前都沒有自己的國家,是西方國家控制聯合國,強行把巴勒斯坦的土地分出來給以色列建國的。以色列是猶太教,和西方國家的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一系的,以色列實際就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中東的代表。
而以色列的對立方就是中東的眾多伊斯蘭國家。直接受害的巴勒斯坦是伊斯蘭教的,而且耶路撒冷也是伊斯蘭教的聖城。以色列建國的當天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伊斯蘭國家組建阿拉伯聯軍進攻以色列,但是戰敗。以色列才得以建國。中東戰爭爆發了5次,可以看出以色列和周圍的伊斯蘭國家關系有多差。
伊朗因為以前曾今是親美統治,所以沒有參加中東戰爭。但是現在的伊朗已經是伊斯蘭教為主題的伊斯蘭國家了,內賈德就是傳統的伊斯蘭教強硬派。所以也就成為了反對猶太復國主義的主要國家。自然站在以色列的對立面。。。如果爆發第6次中東戰爭,不出意外,將是伊朗核以色列之間的戰爭。
以色列雖然國家不大,但是幾十年都在打仗,軍事想差都不可能。5次中東戰爭,雖然經過有很大不同,但到最後基本都是以色列獲勝,可見以色列的軍事實力。而伊朗的軍事實力也有一些,但是預計難以和以色列抗衡,畢竟諸如埃及之類和伊朗軍事實力相近的國家都在中東戰爭中輸給了以色列。畢竟以色列背後有美國撐腰。
H. 美國和以色列為何如此制裁伊朗伊朗的核專家為什麼頻頻被刺殺
美國為何這樣做?原因;伊朗的前政府是親美國家,大量廉價的的石油進口到美國。自從革命衛隊發起政變。由於歷史的原因,伊朗的人民和剛上台的政府就有了反美反西方的情緒。之後美國從伊朗進口的石油大幅度上升。此後美伊兩國互不相讓。
以色列為何這樣做?原因;由於歷史的原因猶太人和阿拉伯人解下了很深的仇,再加上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所以以色列對伊非常強硬。以巴沖突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核武其實就是打著幌子,來打伊朗。伊朗核物理學家被殺其實從裡面已經看出伊朗和西方的關系激化。而核物理學家被刺殺的原因1就是政府與政府,國家與國家的簡單關系。2就是來恐嚇伊朗政府和人民。
I. 以色列和伊朗的歷史過結到底是怎麼樣的
其實曾經的伊朗和以色列關系還不錯,只是在伊斯蘭革命後,兩國關系才開始惡化,我找了一段資料,你自己看一下。
親密的准同盟——巴列維王朝與以色列
流散到歐洲的猶太人備受歧視與迫害,雖然猶太人在經濟、教育與科技領域成績斐然,但歐洲反猶思想根深蒂固,政治上一有風吹草動猶太人便往往首當其沖,成為替罪羊。19世紀末,作為一種猶太民族解放的思潮,猶太復國主義興起,號召猶太人返回以色列故土,在祖先的家園復興猶太民族。在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感召下,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開始移居曾經的故土——巴勒斯坦。納粹興起後大肆迫害猶太人,二戰期間有600萬歐洲猶太人慘遭屠殺。民族的悲慘命運使猶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猶太人曾經的故土已成為阿拉伯人的家園,阿拉伯人反對猶太人進入自己的家園。猶太移民與當地的阿拉伯人矛盾激化,雙方沖突不斷。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者」——英國面對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壓力左右為難,乾脆把這個難題丟給剛成立不久的聯合國。1947年聯合國通過了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決定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兩個國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國。
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國家拒絕承認這個猶太國家,在本·古里安宣布建國的次日,阿拉伯聯軍就發動軍事進攻要把這個國家扼殺在搖籃中。以色列軍民浴血奮戰終於站穩腳跟。伊朗作為中東的非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則對以色列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伊朗雖然出於同阿拉伯國家搞好關系的考慮,在聯合國投票反對以色列進入聯合國,但同時也表示不願介入阿以沖突。摩薩台政府甚至一度宣布承認以色列。摩薩台倒台後,巴列維國王逐漸掌握了伊朗的實權。巴列維想實現伊朗的現代化,夢想恢復波斯帝國的光榮。以色列在逆境中的輝煌成就吸引了國王,認為以色列的軍事、經濟和科學技術可以幫助他實現「白色革命」。美國猶太社團對國會決策有著巨大的影響。伊朗與以色列搞好關系,可以藉助美國強大的猶太社團的力量敲開美國國會的大門,幫助伊朗實現自身的利益,而且也可以藉助以色列的力量去遏制納賽爾革命後興起的阿拉伯民族主義,維護伊朗的利益。以色列也想與伊朗搞好關系,擺脫在中東的政治孤立,從伊朗獲得必需的石油。這一時期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密切,雙方人員來往絡繹不絕,以色列領導人本·古里安、梅厄、貝京、達揚、佩雷斯和拉賓等都曾訪問過伊朗。雙方的合作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合作也開花結果。政治上,雙方共同致力於遏制納賽爾的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共同在葉門對抗納賽爾,共同遏制伊拉克,支持伊拉克的庫爾德游擊隊,並通過伊朗把伊拉克境內的猶太人轉往以色列。在軍事上,以色列幫助伊朗建立和訓練特務機構「薩瓦克」,並進行軍事和情報合作。有趣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色列曾提議與伊朗聯合研究核武器計劃,但是伊朗國王巴列維認為伊朗沒有必要開發核武器,甚至認為擁有核武器對伊朗來說是很危險的,因此拒絕了以色列的提議,並批評以色列在核武器問題上的立場,提倡建立「中東無核區」。兩國雖在核武器問題上觀點不一,但卻簽署了代號為「鮮花工程」的聯合開發可以攜帶核彈頭導彈的秘密計劃,該計劃因伊朗發生革命而中止。在經濟方面,以色列幫助伊朗在農業、軍工等方面進行建設,而伊朗則在阿拉伯對以色列實行嚴格的經濟貿易禁運時向以色列提供石油。1959年到1971年以色列80%-90%的原油是從伊朗進口,到1976年伊朗則提供了大約以色列75%的石油需求。伊朗石油對以色列在中東戰爭中幫了大忙。面對阿拉伯國家對伊朗與以色列關系的指責,伊朗聲稱「我們是穆斯林,但不是阿拉伯人」。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中,伊朗巴列維政府都基本上保持中立,甚至對以色列軍隊在「六·五戰爭」中的成就表示欽佩。在十月戰爭後,埃以和平進程中,巴列維也盡了綿薄之力。
冰河時代——以色列與伊斯蘭共和國
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巴列維流亡國外,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國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霍梅尼對以色列國家的理解與認識決定了以色列與伊朗關系必然發生逆轉。早在1960年霍梅尼就在一次演講中,呼籲伊斯蘭世界和世界穆斯林團結一致,共同反對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霍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他認為「殖民主義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都企圖消滅伊斯蘭民族和伊斯蘭國家,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正在包圍伊斯蘭各民族,掠奪他們的財產和自然資源。以色列是西方殖民主義的產物,西方殖民主義建立以色列政權的目的是鎮壓和殖民伊斯蘭各民族。」因此,霍梅尼反對伊朗國王與以色列政權建立友好關系。在巴列維時期,霍梅尼通過演講、發表聲明和撰寫文章向穆斯林闡述以色列政權對伊斯蘭世界構成的威脅,認為以色列政權是伊斯蘭世界心臟的毒瘤,如果不鏟除,其後患無窮。
伊朗伊斯蘭革命使兩國的蜜月戛然而止,以色列駐伊朗的機構、專家全部撤出,伊朗駐以色列的機構也關門閉市,許多合作項目半途而廢,其中包括「鮮花工程」。革命後的伊朗奉行「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政策,號召伊斯蘭世界鏟除以色列這個「毒瘤」,把每年的齋月最後一個周五主麻日定為「古都斯日」,旨在喚醒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滅以色列政權。自此後,每年的「古都斯日」,世界穆斯林都要舉行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活動,聲援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政權。但需要注意的是,霍梅尼反對猶太復國主義,但他不是個反猶主義者。在伊斯蘭革命時期,他曾許諾保護伊朗的猶太社團,不許傷害生活在伊朗的猶太人。在80年代,霍梅尼允許願意離開伊朗的猶太人取道巴基斯坦前往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目前,在伊朗還生活著數萬猶太人。伊朗憲法保護他們的宗教習慣和風俗,並在議會留有一個席位。
革命後的伊朗雖然激烈反對以色列,但是兩國也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在國際上極其孤立,武器彈葯缺乏。這時,被伊朗視為「小撒旦」的以色列雪中送炭,主動拉了死對頭伊朗一把,向伊朗輸送了大量軍火。一來,以色列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希望伊拉克在中東做大,希望伊朗能平衡一下伊拉克。二來,「風物長宜放眼量」,以色列希望伊朗的極端主義是暫時的現象,會很快退燒,兩國可以重溫舊好。1987年,時任以色列國防部長的前總理伊扎克·拉賓總結以色列政府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政策時說,「伊朗現在從其奉行的哲學上來說是以色列的危險的敵人。……但同時,伊朗28年或者37年後將會是以色列的朋友。」兩伊戰爭時期,以色列不僅自己賣軍火給伊朗,而且還在美伊之間穿針搭線,幫助伊朗藉助在黎巴嫩的美國人質獲得美國軍火。霍梅尼時期,伊朗雖然購買以色列的軍火,但其反以思想並未軟化,積極支持巴解組織、黎巴嫩真主黨的反以行動,並與敘利亞在反以問題上互相支持。以色列也強烈譴責伊朗的反以言論和行為。
以色列經過多年的奮戰,終於基本擺平了阿拉伯國家,老對頭巴解組織也逐漸軟化。到20世紀90年代,以色列改善了建國以來所處的艱險環境。面對現實,一種新的和平主義之風吹拂阿以政壇。1993年以色列與巴解組織簽署《奧斯陸和平協議》,開始了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伊朗卻依然故我,伊朗不相信當時的和平進程是公正的,認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談判不會實現真正的和平。旗幟鮮明地要求「公正」——解決1948年以來的巴勒斯坦難民權利、以色列對耶路撒冷的佔領、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擴建猶太人定居點,以及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的佔領問題。伊朗表示原則上接受巴以和平進程,但是不接受《奧斯陸協議》,因為這個協議是「不公正的、傲慢的,歸根結底是荒謬的」。在人們對巴以和談寄予厚望,憧憬中東和平美景之際,伊朗的特立獨行顯得與主流格格不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態度十分惱怒,認為伊朗是「最危險的敵人」,但對伊朗也無可奈何。
繼巴以和談之後,伊朗核計劃又成為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嚴重問題。兩伊戰爭後,伊朗重新啟動巴列維時期的核計劃。這時的以色列一反以前對巴列維核計劃的支持,強烈反對伊朗重啟核計劃,指責伊朗尋求核武器,並力促美國、歐盟等國家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放棄核計劃。伊朗核問題成為核危機,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對也進一步加深。2005年伊朗強硬保守派內賈德當選總統。內賈德上台不久就語出驚人,聲稱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以色列也以牙還牙要求聯合國開除伊朗。內賈德還對二戰期間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表示置疑,以色列則指責內賈德犯了反人類罪,雙方你來我往,口水戰不休。但我們也可以看出,內賈德的言論無非是要轉移阿拉伯對伊朗的核計劃的擔心,並借反以言論,凝聚國內共識,獲得政治支持。內賈德嚴辭反以但他並不是反猶太主義者,2006年12月,他本人還向德黑蘭一猶太醫院捐款。伊朗的猶太人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內賈德言論的影響。
總起來看,以色列與伊朗之爭並非出於直接的國家利益之爭,而是出於意識形態原因。伊朗反以無非是把以色列視為西方代理人,認為以色列建國是西方對伊斯蘭世界的陰謀。可以說反以色列是伊朗反西方影響,維護伊斯蘭利益的表象,其實質是反以色列後面的西方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其實,以色列也不願與伊朗為敵,希望伊朗有一天能回心轉意重修舊好。
J. 以色列已經開發並擁有了核武器,它憑什麼對伊朗的核開糾纏不休、發指手劃腳呢
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它有威脅他就會被國際社會認為有威脅,如果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為它沒威脅國際社會也會跟著認為它沒威脅並且它還可以理直氣壯的對別人指手劃腳!!!這就是現在國際政治中的現實---不管是否合理---看看中國試圖建造航空母艦就被美國認定為是中國威脅而美國卻擁有當今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航空母艦艦隊,中國增加軍費開支被美國認為是對和平的威脅但是美國自己的軍費開支卻佔到了當今整個世界的約一半,中國在自己的國土上部署有限的核武器`導彈被美國認為是對和平的威脅而美國自己卻擁有當今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核武庫和導彈群並把它們部署到世界各地,中國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而不承諾放棄武力解決被美國認為是威脅但是美國自己卻動輒對別的國家威脅並經常使用武力---這個世界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