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所謂「民主國家」的標准伊朗是不是
雖然對於民主在定義上的合法性和應用性尺度仍然有許多哲學性的爭論,但以下所列出的是一些普遍認為民主國家應該具備的最小需求:
由「人民」以某種集體的步驟達成政治決策。非屬於其成員的人則不會參與。在現代民主制度里成為人民成員的資格是成年的國民,而成年人的公民權通常即等於人民成員的資格。
擁有供人民居住和進行決策的「土地」。在現代民主制度里,土地指的是民族國家,由於它與國家的母國一致,人民和民主的過程也因此能保持一致。也因此民主國家的殖民地如果是由母國所治理,則不能被稱為民主制度:因為其人民與土地並不一致。
有著一種決策的過程,這種過程要不是透過公民投票直接的由人民決定,便是間接的由人民選出的國會決定。
這種過程被人民視為具有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代表的是人們接受國家決策的程度,具有合法性的過程產生的結果才會被人民所接受。
在假設擁有足夠支持者的情況下,這種過程能夠「有效的」改變政府的現狀。虛假的作戲選舉、事先安排好選舉結果的選舉都不是民主制度。
在民族國家的情況下,國家必須擁有主權:如果有其他更高層的權威能否定民主選舉產生的結果,那麼民主選舉是毫無意義的。
民主投票有普及、平等、直接、不記名四原則。
伊朗仍是民主國家。
我們知道自由主義的基本原則是,公民投票、分權制衡、新聞監督、結社自由、宗教自由、政黨競選、司法獨立等。
雖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沒有現在的美國民主,但無論如何都比巴列維王朝民主,首先它的國家制度的確立不是霍梅尼等人用槍桿子逼迫民眾就範的,而是公民投票選擇的,其次伊朗共和國的體制也採用了三權分立制衡,相對中東其他國家來說無論怎麼講都是一大進步,它的宗教階層雖然享有一定的權力,但它不涉及行政領導和具體的民事刑事司法審判以及經濟管理事務,它的權力只是維護公民表決生效的憲法的權威,使憲法能真正監督行政管理和經濟管理官員,防止他們貪污腐化,而自身由於離開了國家的行政具體事務和經濟事務,因此也就沒有了權力尋租的條件,從而也就避免了各方面的腐敗,況且伊朗共和國也是保障公民的結社、言論、信仰、遊行、示威等自由權利的。伊朗公民有選舉的權利,伊朗總統就是民選產生的!伊朗議會也有改革派。
它雖然沒有西方的民主完善,但西方的民主也不是一兩天就完善起來的,它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當初美國初期不也還是沒有黑人和印地安人的自由
㈡ 有誰知道伊朗的國體和政體分別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9
㈢ 疑惑,伊朗是民主國家嗎
你要按照西方的定義,多黨派,有選票,就是民主,那麼伊朗就是民主國家。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㈣ 伊朗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伊朗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意識形態的民主國家,其國民的自由度不比中國差,也比美國差不到哪裡。因為國民的宗教意識比較強烈,外界感到神秘和難以理解。
㈤ 伊朗是民主國家嗎
客觀地講,伊 朗 實行 政 教合 一 制度,神 權 統 治 高於一切,顯然不能算是 民 主 國家。
㈥ 伊朗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伊朗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意識形態的民主國家,其國民的自由度不比中國差,也比美國差不到哪裡。因為國民的宗教意識比較強烈,外界感到神秘和難以理解。
㈦ 伊朗是民主國家還是集權國家
先給你個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2/20/content_1323024.htm
總而言之,伊朗的世俗政治體系是標準的全民普選+三權分立的民主制。但是宗教神權居於政權之上。能夠通過憲監會直接干預議會的立法過程,並且通過直接任命司法部門的首腦來控制司法。
同時,宗教體系內部也有宗教領袖和專家會議之間的復雜分權制衡體系。
總之,這套制度非常復雜。可以看成伊斯蘭神權下的有限民主。其核心是分權制衡。通過分權來保證將來任何一方都沒有能力對體制進行大的修改。並保證宗教勢力的地位。
㈧ 伊朗是什麼政體
伊朗的政體是政教合一。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
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2015年7月14日,經過多年艱苦談判,伊朗核問題最後階段談判終於達成歷史性的全面協議。伊朗承諾永不尋求獲取核武器,並稱贊伊核協議是「歷史性時刻」。
2017年9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最新旅遊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單中。
(8)伊朗屬於什麼民主國家擴展閱讀:
美國《華盛頓季刊》日前發文稱,由內賈德領導的伊朗,其軍隊的勢力再日益增大。1978-1979年伊朗革命形成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受到嚴重挑戰。
自1989年起,每年的6月4日,伊朗政府都會舉行隆重儀式,緬懷該國前最高領袖霍梅尼。2010年,伊朗革命衛隊首次負責組織紀念活動。霍梅尼的孫子教士哈桑登台進行佈道演說,但是被政府支持者們發出的陣陣噓聲轟下了台。
哈桑的遭遇展現了伊朗的統治基礎已經改變。伊朗的正式國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屬政教合一政體。其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以神權作為統治基礎。但是,現在軍隊的勢力越來越大。
2009年6月,伊朗大選時眾多抗議示威和激烈爭斗表明了充滿生氣的伊朗國民很希望公平選舉,但是伊朗現在已是軍隊領導的體制了。
從這個角度上講,6月12日的大選引發的政局動盪可以看做是改革派和強硬派爭斗的結果,也可以說是由內賈德領導的事實上的「軍事政變」,改變了1978-1979年伊朗革命帶來的政教合一、神權高於一切的政治體制。
㈨ 伊朗是伊斯蘭政權的國家嗎
是啊。伊朗是一個由什葉派主導的伊斯蘭共和制國家。伊斯蘭教在伊朗擁有至高無上的道德權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准則。伊朗的建國領袖即明確拒絕西方民主體制,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體中,國家權力應該由阿訇執掌,議會僅有有限的權力。伊朗的穆斯林激進派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本國歸入「意識形態指導型」國家(Ideological state),同蘇聯並列。 然而,和多數極權政體不同的是,伊朗自稱是中東(或者是西亞地區)最民主的國家。伊朗是一個多黨制的國家,有著較為發達的選舉制度,選舉結果能在相當程度上反應真實民意。類似威權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內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選擇權。這種將神權統治和民主選舉相結合的「伊斯蘭共和制」迄今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體制。 和其他中東國家不同,伊朗有著較為開放的媒體政策。出版檢查制度在1989年後逐漸放鬆。盡管在20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伊朗的輿論政策一度從緊,但若公正而言,仍較其他阿拉伯國家(如美國的盟友沙特)寬松。 伊朗與伊拉克有著長期的邊界、教派、民族爭端。1980年9月更爆發了兩伊戰爭。經國際多方調解,1988年8月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翌日專家會議推舉總統阿里·哈梅內伊為最高精神領袖。7月28日,拉夫桑賈尼當選為總統。1997年5月23日穆罕默德·哈塔米繼任。 2005年6月25日,德黑蘭市長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伊朗新一屆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已於公元2005年8月6日宣誓就任總統一職。艾哈邁迪-內賈德根據伊拉克戰爭的結局認為伊拉克「西化、腐敗」的結局就是遭到美國的「侵略」,於是大力提倡遵從伊斯蘭教旨的生活。 伊朗政教合一,缺乏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侵犯人權的情況嚴重,並多將此解釋為伊朗長期與西方關系緊張的主要原因。然而,正如美國前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一書中指出的,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系其實與其重要的地緣政治位置有很大關聯。 謝謝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