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波斯帝國是什麼時候興起
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葉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爾斯地區),有十個部落(六個農耕,四個畜牧)。【開始出現】
到了岡比西斯二世時代(前529—前522年)則最終於前525年征服古埃及新王國。大流士一世時期,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達到巔峰】
Ⅱ 伊朗古時叫波斯,什麼時候改叫伊朗
1935年3月21日,波斯改國名為伊朗。伊朗在古語中的意思是貴人(Arhya)——這也是「雅利安」的詞源。波斯人認為他們是「高貴的」雅利安人的後代
Ⅲ 古代波斯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
波斯帝國歷史悠久。它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0年,當時賽勒斯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國。據記載Cyrus the Great是當今伊朗西南部的一位小領袖。
在一系列勝利之後,他打敗了三個帝國,即米德斯、利迪亞和巴比倫,統一了古代中東的大部分地區,並建立了一個從印度到地中海的偉大帝國。當你看到巴比倫王國時,人們會認為這個國家曾經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
公元前540年秋天,普魯士完成了對亞洲周邊地區的征服,並為對巴比倫的戰爭准備了大量的糧食和草料。幾年後,巴比倫王國完全被消滅了。
波斯帝國由波斯戰士賽勒斯建立,歷史上被稱為第一波斯帝國。波斯帝國幅員遼闊,橫跨歐洲、亞洲和非洲。在其鼎盛時期,領土范圍從印度平原到東部帕米爾高原再到南部的埃及和利比亞,西部則達到了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北部延伸到高加索山脈和死海。
(3)伊朗旅遊波斯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波斯帝國的統治好像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波斯國王掌握著帝國所有重要官職的任命,以及帝國最為重要的財政資源,通過賞賜和忠誠,控制著波斯的達官顯貴。普通臣民的命運,可能因為國王的一道旨意被徹底改變。國王權威的神聖性,得到了大神阿胡拉馬茲達的護佑。
為了創造國王的光輝形象,帝國通過儀式、文件以及視覺藝術,把國王打造成為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公正仁義的君主。如果說波斯帝國以宮廷為中心,則宮廷的中心人物,無疑是國王。在這個意義上,波斯的王權確實是專制的。
可是,這位無所不能的君主在中央層面缺乏幫助他管理國家的專門機關。權力的行使主要取決於國王個人的意願和能力。
而在處理與地方的關系時,他的權力主要體現為對總督的任免,以及偶爾的直接介入地方共同體事務。在日常活動中,總督在自己的行省內享有近乎自主的政治、司法、軍事和外交權力。
不過,總督的無限權威,似乎到總督府為止。地方共同體和城市的事務偶爾可能受到總督的左右,並被總督的決定改變。但總督對地方共同體的掌控,很大程度上限於對地方統治者的任命。這些共同體的內部事務很多情況下大體自主。
由此,波斯帝國呈現出來的圖景,是國王的高度集權,加上總督的高度自主和地方共同體的基本自治。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其一可能是波斯帝國疆域廣大,從印度河到巴爾干、從多瑙河到尼羅河瀑布。
在古代那種交通條件下,要實現從中央到地方一條龍的統治,並使自己的統治深入到村社基層,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波斯的開國君主因此採用了比較實際的寬容政策,即在征服這些地區之後,「地方政府形態、經濟組織、政治結構和法律,只要其運作不與帝國的需要沖突,就讓其原封不動地保留」。其二可能與波斯作為一個征服者的帝國有關。
從本質上說,波斯帝國是波斯人的帝國,大權始終掌握在波斯人手中。從中央到行省、從軍事到民政,最高權力一般都掌握在波斯人手中,外族雖有可能擔任某些官職,但只能是相對次要、基層的官吏,因此,「只要國王能夠保持對最高層事務的控制,帝國的事業就足以實現」。
由此造成了國王的高度集權與地方的高度分權這個看似矛盾的特徵。至少在波斯帝國,專制主義並未伴隨中央集權。
Ⅳ 中國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阿拉伯和波斯(伊朗)正處於什麼時期
阿拉伯此時只有零星游牧部落。
伊朗最初在其西南有一個埃蘭國(前3200~前639),前639前後被亞述滅亡。
伊朗主體為中心則很快建立了米底國(前678~前550)
前553年,居魯士大帝反叛米底,並在前550推翻了米底,建立了亞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東境一度到達蔥嶺一帶。
前330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率兵入侵,波斯滅亡。
但是僅僅7年,亞歷山大去世,馬其頓四分五裂,部將塞琉古裂土稱王。
不過塞琉古國持續時間並不久,前247年(距離秦全滅六國還有26年),塞琉古在帕提亞的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叛變,塞琉古失去了波斯。9年後也就是前238年,阿爾沙克一世推翻了安德拉戈拉斯,建立了帕提亞帝國(又名安息)。
Ⅳ 「波斯」是伊朗什麼時期的稱呼
波斯主要用來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區,從前以「Persis」和「Parsa」聞名。這兩個詞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這個地區的印歐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後他們被亞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發生在公元前844年亞述國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眾多古代文明中發展程度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紀,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國的名號出現於歷史舞台。
Ⅵ 伊朗旅遊攝影馬上出發,現在想知道伊朗和波斯的關系,波斯是前王朝名還是改名字了
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而關於波斯人的第一個書面記錄是來自亞述人在公元前九世紀的敘述,他們稱為「帕爾蘇阿舒」(Parsuash)及「帕爾蘇阿」(Parsua)。這些近似的詞語源自古伊朗語「Parsava」,大概是指「邊界」、「邊陲」的意思,用在地理上指稱伊朗人(他們在種族上自稱為雅利安人,以示尊貴)。帕爾蘇阿及帕爾蘇阿舒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地方,後者位於伊朗西南部,在古波斯語當中稱為「伯爾薩」(Pârsa,今法爾斯)。希臘人在公元前六世紀使用「帕撒斯」(Perses)、「帕斯卡」(Persica)及「波西斯」(Persis)等形容詞用於居魯士二世的帝國,英詞里的波斯人(Persian)因此而得。在聖經較後的部分常提及到波斯帝國(以斯帖、但以理、以斯拉及尼希米記),稱為「派拉斯」(英語:Paras;希伯來語:פרס),如「Paras ve Madai」(פרס ומדי)即是「波斯及米底王國」。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意為「中古雅利安人帝國」。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汗宣布國際上該國應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後還有人使用。
Ⅶ 古波斯帝國存在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葉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爾斯地區—),有十個部落(六個農耕,四個畜牧)。曾一度處於米堤亞統治之下。前550年,居魯士領導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亞王國,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說始於前558),定都蘇薩,是為波斯帝國之始。繼而向外擴張,征服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敘利亞等地,又向東佔領大夏(巴克特里亞)、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馬薩蓋特人作戰時居魯士失敗被殺。其子岡比西即位後,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發生高墨達政變,(前522),返國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鎮壓高墨達政變和各地起義,奪得政權;實行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繼續擴張領土,帝國疆域東起印度河,西至愛琴海及非洲東北部(埃及)。前五世紀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時),波斯不斷西進導致持續約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最後以波斯失敗告終。波斯的統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斷反抗,境內經常爆發反波斯統治的起義。前四世紀以降,國勢轉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獲獨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馬其頓 亞歷山大大帝徹底打敗,前330年被殺,波斯帝國滅亡。波斯帝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超級帝國。
Ⅷ 波斯是現在的哪裡
波斯是現在的伊朗。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
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干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鹹海,波斯帝國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8)伊朗旅遊波斯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波斯的發展歷史:
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後經過數十年擴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推翻米底王國的統治,建立了第一個波斯帝國,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
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統治時期,波斯帝國國力達到鼎盛,國土面積約達7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包括70個民族共1800萬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帝國。
波斯帝國在公元前492年希波戰爭後逐漸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東侵,征服波斯全境。
Ⅸ 古代的波斯國是現在哪個國家
是伊朗。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
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干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鹹海,波斯帝國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
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國)時期起開始稱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意為「雅利安人的帝國」。
(9)伊朗旅遊波斯是什麼年代擴展閱讀:
波斯的發展歷程:
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年-前330年),被稱為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59年居魯士大帝統一古波斯部落,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
居魯士大帝並於公元前553年—前550年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王國,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君主制帝國,前547年居魯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了當時小亞細亞西部的呂底亞王國,使得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
前546—前540年,居魯士大帝向東武力入侵征征服了帕提亞、阿利亞、巴克特里亞、德蘭吉亞那、格德羅西亞、阿拉霍西亞、馬爾基安娜、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的中亞河中地區(索格狄亞那)、乾陀啰、克蘭斯米亞等地區。
公元前539年,居魯士大帝武力入侵征服在美索不達米亞的迦勒底帝國的首都巴比倫,但是不幸在前529年的出征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中亞河中地區的錫爾河谷地的馬薩革泰人的戰斗中身亡。
居魯士死時,波斯帝國的東部和東北部疆域已經包括阿姆河兩岸的巴克特里亞(Bactria,中國史書先後稱為「大夏」、「吐火羅」)和花剌子模,由居魯士之弟巴爾迪亞統治。居魯士之子登位後,繼承父志繼續擴張。
以後的波斯帝王一再發動對東方塞種人的征伐,把疆界推過阿姆河,到達錫爾河兩岸。
波斯帝國將其國土劃分為20個郡,各郡每年向中央繳納一定的貢賦,其中有7個郡在中亞:例如第7省轄興都庫什山脈以南之犍陀羅地區,第12省轄大夏,第16省轄帕提亞、花剌子模及粟特(索格迪亞納)。
波斯帝國最東方的據點在與中國新疆相鄰的、中亞地區費爾干納盆地。波斯人在該盆地西端建立了居魯士城。到了岡比西斯二世時代(前529—前522年)則最終於前525年征服古埃及後王朝。大流士一世時期,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大流士在前521年揮軍東征印度河平原,納入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治下,西面則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馬其頓王國、古希臘,但卻因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之失利而功敗垂成(前499—前449年的希波戰爭)。
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可惜最終未竟全功。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也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波斯
Ⅹ 形成波斯帝國是什麼時候
波斯帝*國興起於伊朗高原的古國。波斯人屬印歐語系的一支,約公元前二千年代末葉從中亞一帶遷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法爾斯地區—),有十個部落(六個農耕,四個畜牧)。曾一度處於米堤亞統*治之下。前550年,居魯士領*導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亞王國,建阿契美尼德王朝(一說始於前558),定都蘇薩,是為波斯帝*國之始。繼而向外擴張,征服小亞細亞、兩河流域、敘利亞等地,又向東佔領大夏(巴克特里亞)、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馬薩蓋特人作戰時居魯士失敗被殺。其子岡比西即位後,率兵征服埃*及(前525),因發生高墨達政*變,(前522),返國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鎮*壓高墨達政*變和各地起*義,奪得政*權;實行鞏固中*央集*權的改*革;繼續擴張領土,帝*國疆域東起印度河,西至愛琴海及非洲東北部(埃*及)。前五世紀初(大流士一世在位時),波斯不斷西進導致持續約半個世紀的希波戰爭,最後以波斯失敗告終。波斯的統*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斷反抗,境內經常爆發反波斯統*治的起*義。前四世紀以降,國勢轉衰(前404-前343年埃*及曾獲獨*立)。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馬其頓 亞歷山大大帝徹底打敗,前330年被殺,波斯帝*國滅*亡。古代波斯是東方專*制政體的典型,帝*國期間西亞各地奴*隸制經濟進一步得到發展;波斯文化多受兩河流域文化影響,使用楔形文字,造型藝術有較高的成就,如波斯波利斯的百柱廳、浮雕和壁畫等均甚著名。帝*國都城有蘇薩、波斯波利斯、巴比倫和埃克巴坦那。產生於伊朗高原的瑣羅亞斯德教,大流士一世時被定為國教,並廣泛傳播;後傳入中國,稱為襖教或拜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