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甘美蘭是印尼的一種什麼樂器

甘美蘭是印尼的一種什麼樂器

發布時間:2022-04-27 13:20:29

1. 印度尼西亞的代表樂器是什麼啊

印度尼西亞的民族樂器非常多,以打擊樂器為主,主要有銅鑼、鐵木琴、鼓及其它管弦樂器等,通常一個樂團的樂器大約有20種左右,戲曲的戲碼以印度宗教的神話故事。

在印尼,甘美朗音樂是具有代表性的、最能體現印尼傳統音樂文化特徵的音樂種類,在世界上影響范圍很大,它是由中爪哇島發起來並流行於全爪哇島和巴厘島。它主要是指以打擊樂為主的合奏音樂,同時又泛指一切合奏音樂和演奏這些音樂的樂隊。在爪哇和巴厘島上甘美朗樂隊頗多,特別是民間群眾自發的樂隊隨處可見,如今它不僅成為印尼傳統音樂文化的象徵,同時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樂的一個窗口。然而印度尼西亞的傳統音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除了固守傳統,從傳統元素中結合西方的風格創新的音樂也成為一個發展方向。

2. 什麼是甘美蘭音樂

各地的甘美蘭也有不同的風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島甘美蘭音樂充滿生活氣息,活潑,歡快。而爪哇島的甘美蘭音樂由於宮廷的影響,顯得典雅,文靜
你說的就是甘美蘭,不是剛美郎。它是一種音樂,甘美蘭樂隊由很多種樂器.組成,曲調活潑而歡快。

3. 甘美蘭是哪國的音樂,其原意是什麼

甘美蘭音樂
甘美蘭是印尼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族樂隊,它所演奏的音樂也稱為甘美蘭。甘美蘭樂隊及其音樂大約在15世紀時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它深深植根於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據本世紀廿年代統計,當時僅在爪哇島上就有二萬個甘美蘭樂隊。印尼音樂則是受中國以及印度的音樂的影響。
編輯本段分類
甘美蘭樂隊的樂器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演奏旋律的敲擊樂器:「波南」、「沙隆」、「根德爾」、「干邦」和掌握節奏的敲擊樂器:「根當」、「剛」和「克農」。以及其他管弦樂器:「蘇鈴」、「拉巴布」、「格渣比」等。
編輯本段音階
甘美蘭音樂大都採用有半音和無半音的兩種五聲音階,但它的律制(即音與音之間的距離)與12平均律不同,有點接近五平均律,初聽時不很習慣。演奏甘美蘭時還要遵循一種稱為帕台特的調式,它與印度的拉格相類似,表現不同的情緒要採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蘭樂隊中還有少量的歌唱家。 甘美蘭是一種由多種樂器合奏,並加上人聲構成的多聲音樂。它既不是齊奏,也非歐洲式的和聲,對位。它的音樂織體復雜交錯,演奏時還帶有一定的即興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即興演奏。甘美蘭音樂的核心旋律約有4000首,現在常用的有1000首。 甘美蘭音樂十分豐富,它是印尼的藝術瑰寶。音色十分多樣:清脆的竹板和響亮的金屬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聲和柔和的笛聲,威嚴的鑼聲與纖細的女聲齊唱……這些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們能在音響的調色板上描繪出多種多樣的色調和變化。此外甘美蘭樂隊演奏時力度變化也很大,有人認為就音量變化的幅度而言,甘美蘭樂隊並不亞於現代管弦樂隊。有時,音樂就像暴風驟雨突然襲來,震撼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轉瞬之間變為輕輕撫擊,纖細溫柔,十分寧靜。 印尼的甘美蘭音樂遍布全國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常為舞蹈、戲劇、皮影戲伴奏,並在幕間休息時單獨演奏,過去還常在各種宗教儀式,迎送貴賓及舉行火葬時演奏。各地的甘美蘭也有不同的風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島甘美蘭音樂充滿生活氣息,活潑,歡快。而爪哇島的甘美蘭音樂由於宮廷的影響,顯得典雅,文靜。
編輯本段其它
1889年在法國世界博覽會上,印尼的甘美蘭音樂使人耳目一新,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對此印象很深,他從中汲取靈感,進行了新的創作。 荷蘭的民族音樂學家孔斯特和當代美國民族音樂學家胡德都對甘美蘭進行了徹底、深刻的研究,寫出了專著。現在甘美蘭音樂已成為世界民族音樂中最主要的類型之一。美國的胡德還將甘美蘭音樂引入美國大學音樂系的課堂,讓學生們親自參予演奏另一種文化的音樂,進一步從感性上理解、把握這種風格。據說現在美國各大學中有120套甘美蘭音樂隊。其他國家如加拿大、英國、荷蘭、瑞典、德國、法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馬來西亞、也都有甘美蘭樂隊,在亞洲地區日本的甘美蘭樂隊最多,約有18套。總之,當代世界各國最熟悉的東方音樂就是印尼的甘美蘭,這是毫無疑問的。

4. 甘美蘭的簡介

主要的樂器有鋼片琴類、木片琴類、鼓、鑼、竹笛、撥弦及拉弦樂器,有些曲目亦可以加上演唱者。
甘美蘭是整隊組合的名稱,「甘美」(Gamels)在印度尼西亞語解作敲擊,而字尾「蘭」(-an)用來標示名詞,合起來即敲擊樂的意思。
印度尼西亞甘美朗的演出,不像西洋的音樂會,通常是與重要的宗教儀式、過生日、婚喪禮、割禮特殊日子的伴奏音樂,或是用來伴奏宮廷舞蹈和戲劇,除了成為印度尼西亞的宮廷和宗教音樂,也對二十世紀的西方音樂影響很大。

5. 佳美蘭音樂的特點是什麼 簡答題!

甘美蘭音樂是種多音色合奏音樂,組成樂器包括有鐵琴、木琴、竹笛(suling),鑼、人聲、撥弦樂及拉弦樂等。叫做「kendhang」的手敲鼓控制音樂的節拍與節奏,及曲目之間的銜接,而與此同時,一種樂器提供主旋律音軌來表現一部分的章節。

主要的樂器有鋼片琴類、木琴類、鼓、鑼、竹笛、撥弦及拉弦樂器,有些曲目亦可以加上演唱者。甘美蘭是整隊組合的名稱,「甘美」(gamels)在印尼語解作敲擊,而字尾「朗」(-an)用來標示名詞,合起來即敲擊樂的意思。

甘美蘭除了成為印尼的宮廷和宗教音樂,也對二十世紀的西方音樂影響很大。

(5)甘美蘭是印尼的一種什麼樂器擴展閱讀:

對西方音樂的影響

在1889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中,一隊爪哇甘美蘭樂隊的演出吸引到法國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和埃里克·薩蒂(Erik Satie)的注意;

德布西後來在自己的作品應用到五聲音階、支聲復調的織體以及鑼的音色,其中最明顯受到影響的是他的鋼琴作品《版畫集》(Estampes)里的樂章「涼亭」(Pagodes)。薩蒂在其鋼琴曲集Gnossienne里不停重復的樂段亦有像甘美蘭的效果。

到了二十世紀,更多的作曲家受到甘美蘭音樂影響,包括約翰·凱吉(John Cage)、奧利維埃·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科林·麥克菲(Colin McPhee);

斯蒂夫·萊奇(Steve Reich)、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利蓋蒂(György Ligeti)等等。

在流行音樂方面,亦有民謠吉他手John Fahey、搖滾樂隊Sonic Youth等等受到甘美蘭影響。吉他手King Crimson嘗試把巴厘的兩組音準的概念運用到兩支吉他上製造拍頻效應。

一些西方音樂家甚至創作樂曲給甘美蘭樂隊。甘美蘭這種充滿金屬和敲擊的音色也常常在電子音樂里聽到。

日本1988年的動畫電影《阿基拉》里亦以甘美蘭音樂來描寫科幻的主題。樂曲由作曲家及工程師大橋力(Tsutomu Oohashi)創作,由藝能山城組(Geinō Yamashirogumi)演奏。這出電影讓甘美蘭音樂被更多人認識。

6. 甘美蘭音樂的甘美蘭音樂

甘美蘭是印尼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族樂隊,它所演奏的音樂也稱為甘美蘭。甘美蘭樂隊及其音樂大約在15世紀時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它深深植根於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據本世紀廿年代統計,當時僅在爪哇島上就有二萬個甘美蘭樂隊。印尼音樂則是受中國以及印度的音樂的影響。

7. 《甘美蘭》流傳於哪個國家

甘美蘭(Gamelan)是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歷史最悠久的一種民族樂器,又以峇里島及爪哇島的甘美蘭合奏最為著名。是傳統印度尼西亞鑼鼓合奏樂團的總稱

8. 急急急!印尼甘美蘭資料

佳美蘭音樂小資料:(網路搜集)
佳美蘭是印尼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族樂隊,它所演奏的音樂也稱為甘美蘭。甘美蘭樂隊及其音樂大約在15世紀時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歷史,它深深植根於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間有著深厚的基礎。據本世紀廿年代統計,當時僅在爪哇島上就有二萬個甘美蘭樂隊。
佳美蘭樂隊的樂器種類很多,大致可分為:演奏旋律的敲擊樂器:「波南」、「沙隆」、「根德爾」、「干邦」和掌握節奏的敲擊樂器:「根當」、「剛」和「克農」。以及其他管弦樂器:「蘇鈴」、「拉巴布」、「格渣比」等。
佳美蘭是一種由多種樂器合奏,並加上人聲構成的多聲音樂。它既不是齊奏,也非歐洲式的和聲,對位。它的音樂織體復雜交錯,演奏時還帶有一定的即興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礎上進行即興演奏。佳美蘭音樂十分豐富,它是印尼的藝術瑰寶。音色十分多樣:清脆的竹板和響亮的金屬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聲和柔和的笛聲,威嚴的鑼聲與纖細的女聲齊唱……這些構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們能在音響的調色板上描繪出多種多樣的色調和變化。此外甘美蘭樂隊演奏時力度變化也很大,有人認為就音量變化的幅度而言,甘美蘭樂隊並不亞於現代管弦樂隊。有時,音樂就像暴風驟雨突然襲來,震憾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轉瞬之間變為輕輕撫擊,纖細溫柔,十分寧靜。
印尼的佳美蘭音樂遍布全國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廣泛,常為舞蹈、戲劇、皮影戲伴奏,並在幕間休息時單獨演奏,過去還常在各種宗教儀式,迎送貴賓及舉行火葬時演奏。各地的甘美蘭也有不同的風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島甘美蘭音樂充滿生活氣息,活潑,歡快。而爪哇島的甘美蘭音樂由於宮廷的影響,顯得典雅,文靜。
印度尼西亞的克恰克(kecak)舞蹈與合唱也十分精彩。克恰克起源於一種帶有巫術性質的驅魔儀式,由一百至二百人不等赤裸上身的男子圍成圓圈,圓圈中心點燃著一堆火光明亮的篝火,他們用節奏性很強的呼喊聲為驅魔舞蹈伴唱。這種合唱形式還經常與表現《羅摩衍那》故事的舞劇結合起來,配上佳美蘭樂隊,成為一種綜合音樂舞蹈戲劇的藝術。由於合唱中不斷呼喊「恰克」(tjak)一詞,所以被稱為「克恰克」。參加這種表演的男人一般分為5組,其中一組以固定的節拍重復保持「朋、朋……」(Pung Pung)的吼叫聲,另外4組則以各自不同的節奏型,運用聲部鑲嵌重合的技術呼喊「恰克、恰克」,從而構成一種連綿不絕、神秘而氣勢磅礴的節奏化的聲音,極富感染力。

閱讀全文

與甘美蘭是印尼的一種什麼樂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咖啡機在哪裡買 瀏覽:646
為什麼英國現在搶購食品 瀏覽:171
沙特跟伊朗哪個隊厲害 瀏覽:700
伊朗進步英語怎麼說 瀏覽:771
印尼虎魚怎麼區分明虎暗虎 瀏覽:811
陸士諤的小說新中國有哪些幻想 瀏覽:436
印尼赤道一號在哪裡 瀏覽:403
越南軟柿子多少錢一盒 瀏覽:941
越南戰爭哪些名將兒子犧牲了 瀏覽:727
如何接待印度朋友 瀏覽:663
佐羅電影為什麼用義大利語 瀏覽:164
伊朗真實油價多少 瀏覽:557
伊朗石油預計多少錢 瀏覽:906
印度都感染過什麼病毒 瀏覽:226
越南國國旗怎麼畫 瀏覽:456
越南老街到河內哪個快 瀏覽:637
在伊朗拍照為什麼怕拍到女人 瀏覽:896
印尼為什麼叫右舵車 瀏覽:183
去印尼需要帶什麼樣的插頭轉換器 瀏覽:719
伊朗夜宵多少錢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