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德國209型潛艇的特點是什麼
209型潛艇是德國專為出口而設計建造的一種中型常規潛艇(德國至今沒有配備這種潛艇),其出口數量已達50多艘。世界各地總共有十幾個國家購買和使用這種潛艇。其中,土耳其、印度、巴西、韓國獲准生產該級原型艇。該級艇雖然是20世紀70年代設計建造的,但經過不斷的改進,迄今仍屬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該級艇有1100、1200、1300、1400和1500等變型艇,這些變型艇中排水量最大的達1850噸(1500型),最小的僅1000噸(1100型)。採用單殼體結構,艇體採用優質HY-80鋼製成,安全潛深可達300米。水下最大航速可達23節。209型潛艇的主要武器是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具有在大深度下發射包括線導魚雷在內的各型魚雷的能力,通常攜有魚雷14枚,其中6枚備用。最先進的魚雷是DM-2AI反潛魚雷和DM-1反潛魚雷,後全部更換為更先進的SST-4和SUT型反艦/反潛兩用魚雷。除魚雷外,部分209型潛艇還裝備有「魚叉」潛射反艦導彈。該艇編制僅30多人,配備有先進的救生設備。
❷ 誰能做一個關於介紹艦艇的介紹
1913年德國率先研製出潛艇專用柴油機。並建造出柴油機-電動機潛艇,這種動力形式一直被常規潛艇採用至今。此後德國一直保持常規潛艇建造技術上的優勢。並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下力量。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果顯赫,相信大家對鄧尼茲的「狼群戰術」都有所了解。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潛艇的發展在戰後由此停止。前西德在1955年加入北約後,才開始重建潛艇工業。逐漸成為世界常規潛艇設計、建造、出口大國。
205型常規潛艇
205型潛艇是德國戰後建造的第一型潛艇,由霍瓦茲造船廠於1966年建造,數量只有2艘,帶有試驗的性質。舷號分別為U11和U12,於1968年和1969年服役。潛艇採用非磁合金鋼建造,潛深達到159米。隨著時間的流逝,這2艘潛艇已經另做它用,繼續發揮余熱:U11艇1988年改作靶艇;U12艇改作聲納訓練平台。
205型潛艇水上排水量419噸,水下排水量450噸;艇長43.9米,吃水4.3米,水上航速10節,水下航速17節;人員編制22人。柴一電推進,採用2台MTU 12V 493 AZ80 GA 31L柴油機,持續功率882千瓦;2台810千瓦交流發電機;1台西門子公司的電機,持續功率1.32千瓦,單軸推進。艇上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8具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發射「海豹」線導魚雷,主動尋的時射程13千米,航速35節;被動尋的時射程28千米,航速23節;戰斗部重260千克。艇上安裝有雷達預警電子支援系統、電信公司的MK8火控系統、湯姆遜無線電公司的「卡里普索II」型對海搜索雷達(I波段)、阿特拉斯公司的SRSM1H主/被動高頻聲納。
206A型常規潛艇
繼205型潛艇之後,德國發展了206A型潛艇,1973~1975年服役。共建造12艘,其中霍瓦茲造船廠4艘、北海造船廠8艘。這兩家造船廠日後壟斷了德國潛艇的製造。206A型潛艇的舷號從U15到U30,序號並不連續,原因不得而知——也許像我國的水面艦艇和潛艇的舷號也並不連續一樣。為適應新的作戰要求,德國1987年開始對206A型潛艇進行改裝,1992年2月完成。現在該型潛艇隸屬於第一和第三潛艇中隊,基地是埃肯弗爾德。
206A型潛艇水上排水量450噸,水下排水量498噸;艇長48.6米,吃水4.5米;水上航速10節,水下航速17節;人員編制22人。柴-電推進,採用2台MTU 12V 493 AZ80 GA 31L柴油機,持續功率882千瓦;2台810千瓦交流發電機1台西門子公司的電機,持續功率1.32千瓦,單軸推進。艇上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8具533毫米口徑魚雷發射管,採用阿特拉斯公司的DM2A3線導魚雷,主動尋的時射程6千米,航速35節;被動尋的時射程28千米,航速23節;戰斗部重260千克。對抗措施為湯姆遜無線電公司的DR 2000U,配有索恩公司的「沙麗爾2」型電子偵察設備、SLW83魚雷射擊火控系統、湯姆遜無線電公司的「卡里普索II」型對海搜索雷達(1波段)、湯姆遜·辛特拉公司的DUUX 2型被動聲納和阿特拉斯公司的DBQS-21D型主,被動中頻聲納。
209型常規潛艇
209型潛艇主要用於出口,由德國的「潛艇生產專業戶」霍瓦茲造船廠設計製造。迄今已出口將近百艘(不包括授權他國特許生產),德國因此賺取了大量外匯。209型潛艇採用單殼體結構,艇體為優質HY-80鋼,安全潛深可達300米,水下最大航速23節;裝備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在最大深度發射魚雷。209型潛艇主要用於出口,所以各國209型潛艇的技術參數並不一致,一般是根據購買國的要求定製的。我們的鄰居韓國就裝備有209型潛艇。
209型潛艇目前普遍換裝德國與挪威共同開發的MSI-90U數字化綜合指揮火控系統。該系統能自動計算最佳任務數據,可即時從探測轉入攻擊;同時跟蹤12個目標(其中2個為自動跟蹤)和指揮8枚水中行進的魚雷;能夠自動修正航跡,在一擊不中的情況下實施再攻擊。209型潛艇原先使用DM2A1反艦魚雷和DMl反潛魚雷,後來全部換成SST-4或SUT反艦,反潛兩用魚雷。其中SUT電動魚雷全長6.33米,直徑533毫米,航速35節,破甲戰斗部威力相當於400千克TNT炸葯。除魚雷外,209型潛艇(主要是1400型)還可以使用美製「魚叉」潛射反艦導彈。209型潛艇採用德國蔡司公司CSU-83綜合聲納系統,除固有的主、被動聲納和PRS測距聲納外,還加裝了舷側被動聲納陣列和拖曳式聲納。該系統能夠同時自動警戒8個目標,雜訊方式(被動聲納)探測水面艦艇的距離為30-60千米,回聲方式(主動聲納)約為20千米。
212A型常規潛艇
1990年,霍瓦茲造船廠設計出212型潛艇——世界上第一型裝備燃料電池型「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AIP)系統的潛艇。義大利海軍由於對212型潛艇很感興趣,提議改進其設計,如增大潛深、採用新的外部通信系統和逃生設備等。德國海軍採納了這些建議,生產出212A型潛艇。德國海軍對212A型潛艇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克服206A型潛艇的缺點,作戰性能不能降低;安裝燃料電池系統與柴·電動力系統混合的動力裝置;潛艇的水下續航力至少比206A型提高4倍以上;潛艇的總續航力(燃料電池系統加上柴一電動力系統的續航力)保持不變;使用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時,水下最大航速不低於6節;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主要設備均安裝在長6.5米以內的分段內。
212A型的首艇U31於1998年7月1日開始建造,2003年4月7日下水首次試航,於2005年服役。U31艇長55.9米,寬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噸,水下排水量1830噸;水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以8節速度航行,水面續航力8000海里,水下續航力420海里;最大下潛深度200米,自持力49天;艇員編制23-27人(其中8名軍官)。212A型潛艇是當前世界最先進的常規動力潛艇,計劃建造4艘(霍瓦茲造船廠和北海造船廠各2艘),舷號U31~U34,計劃2006年全部服役。
212A型潛艇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動力裝置。除16缸柴油機和常規鉛氧蓄電池外,還裝配9組氫燃料電池模塊,每組提供30-50千瓦動力。氫燃料不以氣態或壓縮形式儲存,而以金屬氫化物的形式儲存,這種金屬氧化物能夠大量吸收、保存並分解氫燃料。每個儲存單元由幾組金屬氫化物組成,它儲存氫燃料的能力比低溫集裝箱強,而且在封閉的燃燒室內使用非常方便。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具有能量利用率高、不產生雜訊、反應熱低、不產生廢氣等優點。單獨使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時,由於不用浮出水面通氣,潛艇可以連續潛航2周左右;若單獨使用柴-電動力系統,潛艇每隔2~3天就必須浮出水面,利用通氣管為蓄電池充電。柴一電系統用於獲得作戰所需的高航速,燃料電池系統用於長時間水下隱蔽航行。兩套動力系統結合,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同時使用,大大提高了潛艇的生存和戰斗能力。
212A型潛艇隱身性能突出,得益於綜合採取隱身設計和降噪措施。不依賴空氣動力裝置的應用不但使潛艇的水下航行時間大大增加,而且減小了紅外特徵、增強了隱蔽性。潛艇採用水滴形流線型、局部雙殼體結構,殼體用高強度低磁不銹鋼製造,外形平滑光順、流體性能極佳,不僅阻力小、機動性好,而且濕表面積小,可以減少主動聲納探測時的反射面積,提高潛艇隱身效果。艇艏部略向下沉,給被動聲納基陣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艇體舯部偏前部位有一小型指揮台圍殼,圍殼呈流線形,其上裝有水平舵。指揮台圍殼切口、升降裝置開口、主壓載水艙進排水口、魚雷發射口等開孔都設置了可自動開啟的活動蓋板,降低了航行時的渦流雜訊。艉操縱舵面為X型,採用先進的大傾斜低雜訊7葉螺旋槳,降低了尾部雜訊。動力裝置封閉在密閉艙室內,採用整體「浮伐」技術降噪。艇體外表塗有新型吸波材料,安裝高性能消磁裝置等。
212A型潛艇安裝有新型計算機集中操縱控制系統,將艇、機、舵的操縱控制綜合為一體,操縱控制過程完全自動化。1人在中央控制台操縱,就可控制潛艇的深度、航向、航速等參數與狀態;只需3名監控人員,就能在巡航和下潛情況下對艦船進行各項技術操作。艇上的MSI一90U型火控系統可實現對多批目標運動要素的解算以及對兩批目標的攻擊,並具有模擬訓練功能。它還能對武器系統實行集中控制和管理。
212A型潛艇裝備先進的DBQS一40聲納系統和MOA30 70雜訊監控裝置。聲納系統中的被動探測聲納採用中頻波段、全方位探測,可同B寸跟蹤4批目標。拖曳線列陣聲納採用低頻和超低頻波段,被動工作方式,陣列長40多米,主要用於遠距離目標的探測,探測距離超過100千米。另外,艇上裝有FLl800 U型電子對抗儀、1007型導航雷達和通信系統等電子設備。攻擊潛望鏡是209型潛艇潛望鏡的改進型,另在搜索潛望鏡上加裝紅外探測和微光夜視裝置,提高了潛望鏡的觀測精度和夜間觀測能力。
212A型潛艇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用水壓式發射裝置發射,發射深度達200米,有液壓式和自航式兩種發射方式。它裝備12枚DM2A4重型魚雷,以及自動化魚雷快速裝填裝置。DM2A4魚雷採用大功率電動力推進系統、新研製的智能化電子系統、改進的聲學系統與引信系統,所以航速快、射程遠,還具有自動導向處理能力。該艇還能攜載24枚水雷,用水雷投擲器進行佈雷,在艇內操縱,可在淺海區有效地執行布雷使命。DM2A4魚雷既能攻擊水面目標,又能攻擊水下潛艇,使212A型潛艇成為一艘既能反潛、又能反艦、還能佈雷的多功能常規潛艇。
❸ 什麼是德國209型潛艇
209型潛艇是德國專為出口而設計建造的一種中型常規潛艇(德國至今沒有配備這種潛艇),其出口數量已達50多艘。世界各地總共有十幾個國家購買和使用這種潛艇。其中,土耳其、印度、巴西、韓國獲准生產該級原型艇。
該級艇雖然是20世紀70年代設計建造的,但經過不斷的改進,迄今仍屬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該級艇有 1100、1200、1300、1400和1500等變型艇,這些變型艇中排水量最大的達1850噸(1500型),最小的僅1000噸(1100型)。採用單殼體結構,艇體採用優質HY-80鋼製成,安全潛深可達300米。水下最大航速可達23節。
209型潛艇的主要武器是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具有在大深度下發射包括線導魚雷在內的各型魚雷的能力,通常攜有魚雷14枚,其中6枚備用。最先進的魚雷是DM-2AI反潛魚雷和DM-1反潛魚雷,後全部更換為更先進的 SST-4和SUT型反艦/反潛兩用魚雷。除魚雷外,部分209型潛艇還裝備有「魚叉」潛射反艦導彈。
該艇編制僅30多人,配備有先進的救生設備。
❹ U209級常規潛艇的性能參數
209級潛艇共設計,即1100、1200、1300、1400型及1500型,各種型號艇的主要技術參數列於下表 1100型 1200型 1300型 1400型 1500型 排水量(水下) 1,207 噸 1,285 噸 1,390 噸 1,586 噸 1,810 噸 艦體參數 54.1x 6.2x 5.9 米 55.9 x 6.3 x 5.5 米 59.5 x 6.2 x 5.5 米 61.2 x 6.25 x 5.5 米 64.4 x 6.5 x 6.2 米 動力 柴電動力, 4 台柴油發動機 柴電動力, 4 台柴油發動機 柴電動力, 4 台柴油發動機 柴電動力, 4 台柴油發動機 柴電動力, 4 台柴油發動機 功率 5,000 馬力 5,000 馬力 5,000 馬力 5,000 馬力 6,100 馬力 電力 4 x 120芯電池 4 x 120芯電池 4 x 120芯電池 4 x 120芯電池 4 x 132芯電池 航速(水上) 11 節 11 節 11 節 11 節 11.5 節 航速(水下) 21.5節 21.5節 21.5節 22節 22.5節 航程(水上) 11,000海里/10節 11,000海里/10節 11,000海里/10節 11,000海里/10節 11,000海里/10節 航程(通氣管航行) 8,000 海里/10節 8,000 海里/10節 8,000 海里/10節 8,000 海里/10節 8,000 海里/10節 航程(水下) 400 海里/4節 400 海里/4節 400 海里/4節 400 海里/4節 400 海里/4節 自給力 50 天 50 天 50 天 50 天 50 天 最大潛深 280 米 280 米 280 米 280 米 280 米 武器 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14 枚水雷
可選 U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
可選魚雷 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14 枚水雷
可選 U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
可選魚雷 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14 枚水雷
可選 U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
可選魚雷 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14 枚水雷
可選 U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
可選魚雷 8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14 枚水雷
可選 UGM-84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
可選魚雷 艇員 31 33 33 30 36 總體與結構
鈍形艇首,艇首裝有可伸縮潛水舵; 艇體橫剖面呈圓形; 指揮塔圍殼外形低矮,前緣及後緣呈垂直狀; 十字形操縱面,水平操縱面靠艇首部,垂直操縱面稍靠後; 艇尾尾舵清晰可見; 艇體流線型特徵明顯,水平舵安裝部分無附加突出部。
典劇的209級潛艇採用單殼體結構。艇體線型為鯨魚形。首部為長橢圓形,尾部為水滴型尖尾。中部和尾部橫剖面呈圓形。首部布置有可伸縮的水平舵,尾端有不對稱的十字形操縱面;中部布置有流線型指揮台圍殼。水平操縱面靠首部,垂直操縱面稍靠後,尾操縱面後面的尾軸上裝有一個大型5葉螺旋槳。
該級艇首尾兩端為非耐壓殼體,4個主壓載水艙首尾分別布置2個。艇體底部有一小型龍骨。耐壓艇體採用優質HY-80高強度鋼製成。耐壓艇體根據用途從首至尾依次劃分為5個艙:即魚雷艙、前蓄電池艙、指揮艙、後蓄電池艙和機電艙。除機電艙外,其餘各艙採用雙層布置,艇內未設置高強度耐壓隔壁。
魚雷艙位於首部,上層設有8具魚雷發射管,下層為魚雷補重水艙和縱傾平衡水艙。前蓄電池艙上層為居住區,下層是蓄電池組。中間是指揮艙,上層是作戰指揮中心,設有通氣管裝置、2根潛望鏡及升降裝置等;下層是輔機艙及調整水艙。緊挨指揮艙的後蓄電池艙,上層是機械控制中心,可直接操縱推進系統的所有機電設備以及輔機裝置。尾艙是機電艙,前部布置4台柴油發電機組,後部布置1台雙電樞主推進電機。
動力與推進系統
該級艇均採用電力推進系統,所不同的是各型艇的柴油發電機組使用的主機略有差別。通常情況下,動力推進系統由4台MTU公司的12V493AZ80型低磁柴油機、1台AEC公司的直流發電機和1台西門子公司的主推進電機組成。柴油機是4沖程預燃式水冷、非增壓V型12缸柴油機,單機功率441~551.3kW(600~750hp);發電機功率為405kW。主推進電機為雙電樞低速電動機,額定功率為3675kW。電機最高轉速為200r/min,通過彈性聯軸節驅動1個大直徑螺旋槳。
蓄電池組是水下航行的主要動力源。209級潛艇共裝有4組管狀結構鉛酸電池,每組120塊,每塊重390kg,每塊電池最大輸出功率時可輸出電流達12000A。蓄電池組總體積幾乎占艇內總容積的114。這種鉛酸電池具有較高的抗沖擊性以及快速充電能力,其充電次數可達1250次,使用壽命達5年以上。蓄電池組的充放電均採用遙測監視和自動控制管理。
水聲設備與電子系統
209級潛艇裝備的水聲設備主要有CSU-3和CSU-83聲吶,均由德國製造。CSU-3型綜合聲吶系統由艇首的被動聲吶、中部主動聲吶和PRS3~4被動測距聲吶組成。被動聲吶基陣直徑為3m。該聲吶系統既用於遠程被動警戒,又可用於主動搜索定位,還用於被動測距、測向和定位。此外該系統具有計算目標航向和速度的功能,同時可跟蹤4個目標。CSU-83聲吶由CSU-3聲吶改進而成。這是一型很先進的聲吶。除原有的主、被動聲吶和測距聲吶外,還加裝丁舷側被動基陣和拖曳基陣聲吶。目前出口到各國的209型潛艇有的已裝上了該型聲吶,有的擬裝備它,還有部分艇則裝有法國生產的DUUX-2型被動測距聲吶。
該級艇裝有CSF-Ⅱ型I波段水面搜索雷達、制導雷達(用於「魚叉」導彈)、警戒雷達以及導艇設備、水下通信設備等電子設備。導航設備主要有電羅經、備用電羅經、計程儀以及「奧米加」及「勞蘭C」等導航系統。通信設備主要有2台單邊帶高頻發射機,2台寬頻帶高頻接收機和1台超高頻收發機等。另外,艇上還裝備有雷達偵察儀和電子對抗設備。
武器裝備
209級潛艇的主要武器是8具533mm魚雷發射管。該發射管可在大深度下發射包括線導魚雷在內的各型魚雷。該級艇通常攜載14枚魚雷,其中6枚為備用魚雷。艇上未設專用魚雷裝載艙口,通過水線以上的2具魚雷發射管可將魚雷裝填人艙,艙內的備用魚雷可通過裝卸裝置裝填入管。
該級艇最初使用的是DM-2A1反艦魚雷和DM-1反潛魚雷。後來全部改用更先進的SST-4型和SUT型反艦/反潛兩用魚雷。某些國家的209級艇還使用了美國的NT-37C型反潛魚雷、義大利的A184型線導魚雷以及英國的MK24-1型(虎魚)線導魚雷。
SST4型魚雷全長6.08m,直徑533mm,重量1414kg,戰斗部重量為260kg,,推進動力為銀鋅電池,制導方式為線導加主、被動聲自導。35kn航速時,射程達13km;23kn航速時,射程為28km,最大發射深度為100m。SUT型魚雷性能與SST-4魚雷相近。
除了魚雷武器之外,某些209級潛艇(如1100及1400型)上還裝有美國的「魚叉」反艦導彈。這種導彈由魚雷發射管發射。該導彈裝在浮力運載器內,出管後運載器展開折疊的尾翼,並在浮力與舵的作用下,在水中沿45度傾斜航線爬升至水面。出水時,運載器脫落,助推器點火,導彈在空中沿彈道飛向目標。導彈在空中採用主動雷達制導,射程達130km,速度為0.9Ma,彈頭重258kg,可有效攻擊遠距離的目標。某些國家購買的209級艇還裝有英國的「斯拉姆」對空導彈系統,發射近程「吹管」型對空導彈,用來抗擊敵方反潛飛機。該導彈的作用距離為3km。
該級潛艇設有作戰情報處理中心,裝備的TIOS型指控系統可同時給出8個以上目標的運動要素及方位時間軌跡圖像。另外,裝有M8/14型魚雷火控系統。
❺ 印尼潛艇53名船員全部死亡,導致此起事故的原因是什麼
印尼潛艇失聯始末近段時期,印度尼西亞海軍一艘潛艇在巴厘島附近海域失聯,當時該艘潛艇正在執行日常的魚雷發射演練,艦艇上共載有53名乘員。該艘潛艇是由德國製造的209型潛艇,編號402,艇號KRI Nanggala-402(南伽拉號),滿載排水量為1395噸,建造於1977年,潛艇艇齡已經超過40年,是印度尼西亞軍隊的五艘潛艇之一,於2010年在韓國進行改裝升級,並於2012年完成。事故發生後,印度尼西亞方面共有25艘艦艇參與搜索,周邊國家也派出了船隻和人員加入了搜索行動,搜索行動持續五天後,印度尼西亞方面宣布搜救人員已經發現了失聯潛艇。
❻ 印尼海軍從韓國采購新一代潛艇是真的嗎
據2017年8月28日報道,2017年8月28日,印度尼西亞海軍從韓國采購的1400噸級209型柴電潛艇「娜迦帕薩」號(舷號403)抵達印尼泗水港。
該艇從位於韓國玉浦的大宇造船廠經15天航行抵達印尼,印尼海軍參謀長阿德蘇迪上將在位於烏戎(Ujung)的考瑪提姆(Koarmatim)潛艇船塢歡迎該艇。
「娜迦帕薩」級潛艇2號艇計劃在2017年末或2018年初完成建造,3號艇計劃在二號艇建成後的下一年完成。按照印尼海軍戰略規劃,海軍將打造12艘潛艇組成的艦隊,來提升海上軍事力量。
❼ 印尼失蹤潛艇被發現,潛艇是怎麼被找到的
最近有一條消息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那就是印尼失蹤的潛艇被發現了,那麼潛艇是怎麼被找到的呢?今天我們來一起聊一下。
印尼失蹤的潛艇是印尼海軍402艇,這是一條1981年服役的聯邦德國製造的209/1300型常規潛艇,這條潛艇的年齡已經快40年,不得不說,這條潛艇的服役時間已經非常久了。
並且印尼總統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讓我們一起為南加拉號潛艇遇難的英雄們表示沉痛的哀悼,潛艇上的53名船員都是印尼最優秀的英雄子弟兵,他們保衛國家,捍衛了國家領土主權,而且不惜犧牲自己的性命,國家和人民都會銘記他們的貢獻和付出,表彰他們,並且給他們晉升軍銜,除此之外,國家還承諾保障烈士的子女到大學階段的教育,還會為他們提供獎學金。”
❽ U209級常規潛艇的研製背景
德國209型常規潛艇是由呂貝克公司設計、由哈德威造船(HDW)廠建,專用於出口的常規潛艇。其艇型根據各購買國的要求,先後建成1100型、1200型、 1300型、1400型、1500型以及1700型,並有部分艇由購買國自行建造。德國有4種型號的常規潛艇,即205型、206型、209型、212型。其中,209型是出口型,在當今世界軍火市場上銷售的11型常規潛艇中名列榜首。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的潛艇建造業曾停滯了一段時間。隨著1955年該國海軍開始組建,潛艇建造業開始復興。最初只是從改造老式的XXi型潛艇起步,建造了幾艘潛艇供海軍使用,並從改建中獲取了不少經驗。從60年代初期開始,其潛艇建造業步入快車道,從舊艇改造轉入到新型艇的研製。陸續建成了201、202、205、206及207等級常規潛艇。但是由於戰後前聯邦德國軍事裝備的發展受到限制,上述幾型潛艇的排水量均在350-500t之間,後來放寬到1000t。
上述各型潛艇的研製成功,表明德國的潛艇設計與建造能力達到一定高度。但該國海軍擁有潛艇的數量和噸位均有限制,不可能有更多的訂貨。這樣促使德國潛艇工業轉向出口市場。為促進潛艇出口,該國專門成立了一個由呂貝克設計室、霍瓦茲一德意志造船廠和羅斯塔爾.埃森公司聯合組成的出口潛艇集團,分別負責潛艇的設計,建造和推銷工作。
209級潛艇是德國專門為出口目的而設計建造的「出口型」常規動力潛艇,迄今其國內尚未裝備該型潛艇。該級潛艇先後出口到希臘、阿根廷、秘魯、智利、土耳其、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巴西、厄瓜多、韓國以及印度等歐洲、亞洲及美洲的10多個國家,數量達50多艘。該級艇的首艇是為希臘建造的「灰魚」號,1968年9月開工建造、1970年9月下水,1971年9月交貨並服役,後來又陸續為該國海軍建造了8艘。最新訂貨的是土耳其的4艘209級1400型潛艇,首艇已於1992年下水,1994年交付使用。
209級潛艇具有較強的戰鬥力和生命力,可在廣闊的海域內進行戰斗,執行反潛、反艦、佈雷、偵察等各項任務。
❾ 印尼潛艇53名船員全部遇難,潛艇失事生還的可能性有多高
印尼潛艇53名船員全部遇難,潛艇失事生還的可能性在我看來幾乎沒有。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我們都學過物理,深知在海洋下,壓力是隨著深度的增加,壓強也是遞增的。換句話講,沒有潛艇抗壓的保護,沒有足夠的氧氣,人是不能在深海當中存活的。介於此,當潛艇失事的時候,在深海之中,船員的唯一歸宿就是葬身大海當中。
正是因為如此,潛艇的質量尤為重要,潛艇出行是需要密切監控的,一旦出現了異常情況,是要從深海當中上潛的。若是操作及時,潛艇上浮到海面,那麼船員生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以以往的案例來看,大部分潛艇若是出現了故障,或者是被外力所影響,是沒有機會上潛至海面的。換句話講,一旦故障,絕無生還的可能。
印尼潛艇53名船員全部遇難,潛艇失事生還的可能性,在我看來根本沒有!
❿ 韓國潛艇戰鬥力能力有多強 這艘潛艇可以打到美國
多爾戈雷潛艇是屬於小型的常規潛艇了,該艇水面/水下排水量為150/175噸,採用柴-電動力系統,一台柴油機和一台發電機,單軸5葉螺旋槳推進,艇員編制為6人,水上/水下航速為6/9節。此外還發展了另外一款微型潛艇「海豚」。
「多爾戈雷」級潛艇安裝有2具406毫米魚雷發射管於「海豚」級潛艇則安裝2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兩級潛艇的艇員編制均為6人,但都可另外搭載8名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