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屬於南半球還是北半球
赤道恰好從印尼所在的群島中穿過,一部分印尼國土在北半球,另一部分國土在南半球。所以印尼既不是北半球國家,也不是南半球國家。 這類國家,一般稱為「赤道帶國家」。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位於北緯10度至南緯10度之間。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印度尼西亞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1)赤道在印尼哪裡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 :印尼島嶼分布較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各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僅沿海有狹窄平原,並有淺海和珊瑚環繞。
1、加里曼丹島,山地從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廣闊,南部多沼澤。
2、蘇門答臘島,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山脈東北側為丘陵和較寬的沿海沖積平原,平原東部多沼澤。
3、蘇拉威西島,大多為山地,僅沿海有狹窄平原。
4、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的盆地。
5、伊里安島,西部高山橫亘,有印尼最高峰和世界最高的島嶼山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較寬廣。
⑵ 赤道的定位(經過的國家,地形)
赤道經過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諾魯、吉里巴斯、厄瓜多、哥倫比亞、巴西、加彭、剛果(布)、剛果(金)、烏干達、盧安達、肯亞、索馬里、馬爾地夫;
赤道經過的地形區:
安第斯山、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非高原(及東非裂谷帶) 。
⑶ 赤道紀念碑建在
厄瓜多 赤道紀念碑位於印尼坤甸,距離市中心約3公里,標志著南半球和北半球之間的分界線赤道。第一座赤道紀念碑由荷蘭的地理學家建於1928年,1930完成,1990年增建圓頂保護原碑,使其規模達到其原始大小的五倍。1991年9月21日隆重開幕。
⑷ 有哪些國家、城市在赤道上
赤道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諾魯、吉里巴斯、厄瓜多(以赤道命名的國家)、哥倫比亞、巴西、加彭、剛果 (布)、剛果 (金)、烏干達、盧安達、肯亞、索馬里、馬爾地夫、新加坡等。
1、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稱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4)赤道在印尼哪裡擴展閱讀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赤道半徑6,378.2km,赤道周長40075.02千米(24,901英里)。
它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劃分緯度的基線。赤道的緯度為0°,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⑸ 印尼氣候是怎麼樣的!
印度尼西亞的氣候類型為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
印度的緯度位置處於北赤道暖流附近,北赤道暖流在赤道北側,由於該暖流是受東北信風的影響而形成的自東向西推進的洋流,因而屬於風海流,這也給印度尼西亞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暖濕氣流。
⑹ 印度尼西亞位於東西半球哪個半球
印度尼西亞位於東半球
印度尼西亞跨赤道南北兩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終年高溫多雨,主要降水類型為對流雨,年平均溫度25-27℃。
⑺ 赤道穿過中國的哪幾個省
赤道沒有從中國國土穿過。中國只有北回歸線橫貫。北回歸線以南屬於亞熱帶。
赤道在新加坡,印尼群島那裡。
⑻ 赤道里是什麼地方有人住嗎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當然有人住,只是那裡都很熱,赤道是地球上獲得太陽輻射最多的地方,那裡的人往往耐熱,比如說印尼、新加坡、肯亞、赤道幾內亞等,都是赤道橫穿的國家。 望採納謝謝!
⑼ 赤道經過中國哪些地方
赤道沒有從中國國土穿過。中國只有北回歸線橫貫。北回歸線以南屬於亞熱帶。赤道在新加坡,印尼群島那裡。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點隨地球自轉產生的軌跡中周長最長的圓周線。赤道半徑6,378.2km,赤道周長40075.02千米(24901英里)。它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劃分緯度的基線。赤道的緯度為0°,是地球上最長的緯線。赤道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
赤道為低氣壓區,由赤道兩側吹向赤道的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驅動赤道南北兩側的海水由東向西流動。北面的稱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稱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達大洋西岸時,受陸地阻擋,其中一小股回頭向東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沿海岸向較高的緯度流去,至中緯地區受西風吹動形成西風漂流。當它們到達大洋東岸時,一部分沿大陸西岸折向低緯,成為赤道暖流的補償流;另一部分沿大陸西岸折向高緯,構成極地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