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花生產地排名
1. 中國
中國花生產量估計為1777萬噸,位居全球首位。這一成就主要歸功於2019至2020年度中國花生產業的出色表現。江蘇、山東、廣東和河南等省份貢獻了21.70%的產量。盡管夏季日照不足、溫度偏低、成熟期推遲,且含油量較常年降低,但據報道,去年花生的整體質量相當不錯。中國出口的主要花生品種是「徐吉」,它是一種圓形「西班牙」型花生。西班牙花生因其較小、含油量高而優於其他常見品種,常用於糖果、腌制零食或花生醬的生產。
2. 印度
印度的花生產量估計為650萬噸,位居世界第二。與去年12月的670萬噸相比,這一數字下降了3%。花生主要在古吉拉特邦、泰米爾納德邦、奧里薩邦、卡納塔克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兩大種植周期內種植。印度的主要花生出口目的地包括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和馬來西亞。花生是印度油料作物的主要來源,有助於緩解蔬菜短缺問題。安得拉普拉德什和古吉拉特邦分別佔印度花生總面積的28%和24%,而泰米爾納德邦和卡納塔克邦的耕地面積各佔15%左右。
3. 奈及利亞
奈及利亞的花生產量約為390萬噸,排名世界第三。奈及利亞占非洲花生總產量的30%。花生堅果主要用於食用油,也是人類和動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奈及利亞花生占其他國家出口總額的70%。通過採用改良品種的種子和良好的農業技術,農民們能夠提高產量,從而改善營養和收入狀況。
4. 美國
美國的花生作物產量接近370萬噸,位列世界第四。2020年花生產量的增長得益於阿拉巴馬州和全國種植面積的增加。阿拉巴馬州的種植面積達到18.5萬英畝,比2019年增加了16%,與全國種植面積的增長率相同。然而,預計在2020-2021年度,總體需求不會有重大變化,4%的增長不足以減少現有庫存,預計庫存量將保持在110萬噸以上。
5. 阿根廷
阿根廷花生作物產量為180萬噸,排名世界第五。與上一年相比,阿根廷的出口量預計將減少約10萬噸。上一個種植季節的氣候條件幾乎完美,有利於花生產量的增長。然而,今年的收獲期間天氣將是關鍵因素。預計收獲將推遲,這可能會對歐洲的現貨市場造成壓力。
6. 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的花生產量接近140萬噸,位居世界第六。這片土地富含礦物質,氣候條件非常適合花生生產。一些大公司已在塞內加爾建立了花生企業。塞內加爾正在採取「平衡行動」,以確保國家有良好的石油供應並保持出口市場。據估計,2019年塞內加爾向中國出口的花生為32.7萬噸,價值約1115億非洲法郎。
7. 印度尼西亞
2020年,印尼的花生產量約為112萬噸,排名世界第七。印尼是亞洲大陸最大的花生生產國之一。花生地營養不足和管理不善是印尼花生生產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大多數花生種植者施用的肥料量很少,有時只施用一兩種元素,導致花生作物得不到足夠的營養。花生生產力因此低下。
8. 巴西
巴西今年的花生種植情況復雜。種植期的推遲意味著收獲期也將面臨挑戰。已經收獲的60%的花生質量基本良好,但剩餘40%因乾旱而遭受質量問題和產量降低。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幾個月沒有降雨,這增加了天氣狀況的不確定性。巴西最重要的市場是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而大多數巴西船運商甚至不被允許向歐盟出口。
9. 迦納
對以農業為主的迦納北部人民來說,花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兩種改良的花生品種幫助農民將產量提高了五倍,打破了30年來作物生產力的限制。花生是該地區種植面積最廣的豆類,但面臨著重大挑戰,因為大多數花生種植活動都是手工完成的。迦納大部分花生生產在該國北部地區,大約90%的農戶以一定規模種植花生,購買的投入非常有限。
10. 越南
越南中部和南部的花生外觀良好。來自北方的花生是首選,因為其質量更佳。花生在全國各地種植,但主要集中在北部三角洲,年產量約為10萬噸。
『貳』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等比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1. 印度尼西亞農業發展印度尼西亞是全球重要的農業國,擁有約8000萬公頃耕地和約4200萬農業人口。其熱帶氣候和充足降雨量為農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使得印尼成為棕櫚油、橡膠、咖啡和可可等經濟作物的生產大國。2012年,印尼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產量高達2850萬噸。
2. 林業發展印度尼西亞森林覆蓋率高達54.25%,位居世界第三。約3000萬人口依賴林業為生。印尼的林業產品出口,包括膠合板、紙漿和紙張,占據了重要地位。藤條出口市場,印尼占據全球80-90%的份額。
3. 漁業發展印度尼西亞擁有8.1萬公里的海岸線和580萬平方千米的水域,漁業資源十分豐富,海洋魚類種類繁多,達到7000種。政府估計,潛在的年捕撈量可超過800萬噸。海洋漁業開發程度較高,而專屬經濟區內的漁業資源仍有待充分開發。
4. 工業發展工業在印度尼西亞國內生產總值(GDP)中佔比達到46.04%。采礦業、製造業、電氣水供應業和建築業是工業四大部門,分別佔比11.44%、23.59%、0.83%和10.18%。油氣產業是印尼的一大特色,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個盆地產油氣。
5. 礦業發展礦業在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為出口創匯、增加財政收入以及促進就業和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顯著貢獻。印尼的主要礦產品包括錫、鋁、鎳、鐵、銅、金、銀、煤等。
6. 製造業發展印度尼西亞的工業化程度正在逐步提升,擁有包括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30多個製造業部門。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主要部門。
7. 旅遊業發展旅遊業是印度尼西亞非油氣行業中第二大創匯領域,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政府持續推動旅遊資源的開發,提升旅遊服務質量,簡化入境手續,以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叄』 印度尼西亞生產最多的熱帶經濟作物
印度尼西亞生產最多的熱帶經濟作物是棕櫚油,2012年,印尼棕櫚油產量達到285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亞還盛產可可、橡膠和咖啡等高價值商品。
『肆』 印度尼西亞佔世界首位的物產
糧食作物在印尼種植業中占據重要地位,稻米是主要糧食,雜糧包括玉米、木薯、豆類等,其中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豆類生產國,盡管單產相對較低。
印尼的經濟作物種植園內品種繁多,產量顯著,胡椒、金雞納霜、木棉和藤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膠和椰子產量則位居世界第二。
棕櫚油、咖啡、香料等作物的產量同樣名列前茅,印尼的水果種類多樣,包括香蕉、芒果、菠蘿、木瓜、榴槤和山竹等。
全國森林面積達到1.2億公頃,其中永久林區1.12億公頃,可轉換林區81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67.8%。印尼盛產各種熱帶名貴木材,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這些木材馳名世界。
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范圍內佔有重要地位。石油儲量約為1200億桶,主要分布在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加里曼丹島、西蘭島和伊里安查雅等地。
天然氣儲量約為123589兆億立方米,相當於206億桶石油,其中已探明的儲量為24230兆億立方米,主要產於蘇門答臘的阿倫和東加里曼丹的巴達克等地。
錫的儲量為80萬噸,主要分布在邦加和勿里洞、林加群島的新格島等地。煤炭已探明儲量為388億噸,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和蘇拉威西地區。
煤炭多數為露天礦,開采條件優越,煤炭質量優良,每千克熱量在4000-7000大卡,含硫量較低,但水分略高。鐮儲量約為560多萬噸,居世界前列。金剛石儲量約為150萬克拉,居亞洲前列。
此外,鈾、鈦、銅、鉻、鋁土、鋅等礦產資源也相當豐富。
『伍』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等比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1. 印度尼西亞的農業發展狀況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農業大國,耕地面積約8000萬公頃,農業人口約4200萬人。得益於濕潤多雨的氣候和充足的日照,印尼的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包括棕櫚油、橡膠、咖啡和可可。2012年,印尼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產量達到2850萬噸。
2. 林業發展狀況
印尼森林覆蓋率為54.25%,是世界第三大熱帶森林國家。約3000萬人依靠林業維持生計。印尼的出口產品中,膠合板、紙槳和紙張佔有很大份額。此外,印尼的藤條出口佔全球80-90%的市場份額。
3. 漁業發展狀況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印尼擁有8.1萬公里的海岸線和580萬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積。漁業資源豐富,海洋魚類多達7000種。政府估計潛在捕撈量超過800萬噸/年。已開發的海洋漁業產量占總漁業產量的77.7%,專屬經濟區的漁業資源還未充分開發。
4. 工業發展狀況
工業在印尼GDP中的比重為46.04%。其中,采礦業佔11.44%,製造業佔23.59%,電氣水供應業佔0.83%,建築業佔10.18%。印尼油氣資源豐富,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個盆地生產石油天然氣。
5. 礦業發展狀況
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
6. 製造業發展狀況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同種類的部門。主要部門包括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
7. 旅遊業發展狀況
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行業中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創匯行業。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入境手續。
『陸』 印尼產什麼農作物
1. 糧食作物:印尼盛產稻穀,其次是玉米和大麥。
2. 經濟作物:木薯是印尼的主要作物之一,此外還有花生、大豆和甘蔗。
3. 煙草、咖啡、茶葉:印尼是這些作物的生產國,其中咖啡尤為著名。
4. 果蔬作物:印尼種植有木察棗、棉衫轎、奎寧等。
5. 油料作物:油棕是印尼的重要經濟作物,此外還有胡椒、橡膠、椰子等。
6. 香料作物:印尼以生產丁香、豆蔻等香料聞名。
『柒』 印度尼西亞盛產什麼
印尼氣候濕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油、橡膠、咖啡、可可。x0dx0ax0dx0a印尼油氣資源豐富,共有66個油氣盆地,其中15個盆地生產石油天然氣。政府公布的石油儲量為97億桶,摺合13.1億噸,其中核實儲量47.4億桶,摺合6.4億噸。印尼天然氣儲量176.6萬億標准立方英尺(TCF),摺合4.8-5.1萬億立方米。石油勘探開發基本上依靠國外石油公司。印尼石油產量逐漸下降,自2003年以來,印尼已成為石油凈進口國,2008年初印尼宣布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2012年印尼原油和凝析油產量降至87萬桶/日,低於政府制定的93萬桶/日產量目標。印尼最大的石油企業為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財富》2014年世界500強排名123位)。x0dx0a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具有輻射社會經濟其他領域的間接作用以及對邊遠地區發展的推動作用。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印尼最大的國有礦業公司為安塔公司,另外還有印尼國有錫業集團公司。x0dx0a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同種類的部門,主要有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印尼最大的鋼鐵企業為國有克拉卡陶鋼鐵公司,年產量約300萬噸。x0dx0ax0dx0a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Indonesia,英語:TheRepublicof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x0dx0a印尼人口超過2.48億(2013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x0dx0a印尼當地統治者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國。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島的貿易。經歷了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後,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宣告獨立。
『捌』 印度尼西亞是最大的什麼生產國
2012年,印尼棕櫚油產量達到285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印尼氣候濕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油、橡膠、咖啡、可可。印尼森林覆蓋率為54.25%,達10 000 000 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熱帶森林國家,全國有3000萬人依靠林業維持生計;膠合板、紙槳、紙張出口在印尼的出 口產品中占很大份額,其中藤條出口佔世界80-90%的份額。
棕櫚油是一種熱帶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和國際貿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大豆油、菜籽油並稱為「世界三大植物油」,擁有超過五千年的食用歷史。
棕櫚油由油棕樹上的棕櫚果壓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別產出棕櫚油和棕櫚仁油,傳統概念上所言的棕櫚油只包含前者。棕櫚油經過精煉分提,可以得到不同熔點的產品,分別在餐飲業、食品工業和油脂化工業擁有廣泛的用途。東南亞和非洲作為棕櫚油的主要出產區,產量約佔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88%,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奈及利亞是世界前三大生產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棕櫚油進口國,棕櫚油消費量每年約為600萬噸,占市場總量的20%。
『玖』 印尼的經濟特點
印度尼西亞原為荷蘭殖民地,經濟落後,熱帶經濟作物種植、礦產品開采是主要經濟部門。獨立後,經濟有很大發展,但農業仍是重要的經濟部門。胡椒、木棉、金雞納霜等產量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的產量居世界第二位;咖啡、油棕、豆蔻、丁香、甘蔗等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水稻生產大國,但糧食尚不能完全自給。
糧食作物和熱帶經濟作物主要集中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沿海及城市郊區也已開墾為良田。森林覆蓋率超過60%,生產鐵木、烏木、柚木等名貴木材,是世界最大的原木出口國。印度尼西亞有鳥1500多種,佔世界鳥類動物的17%。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和爪哇島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年產石油6000萬-8000萬噸,產量的80%供出口,產量和出口量均居東南亞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