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到索馬里多少公里

印尼到索馬里多少公里

發布時間:2022-04-16 19:40:27

㈠ 坦尚尼亞到索馬里多少公里

369公里

㈡ 世界上最危險的海域是哪裡

界最危險五大海域由於一些重要海域依然是各國船隻往來的交通要道,因此這里也是海盜眼裡的「狩獵區」。現代海盜依然出沒於世界「五大恐怖水域」——西非、東非索馬里沿岸、連接蘇伊士運河的紅海和亞丁灣一帶、孟加拉灣沿岸以及馬六甲海峽和整個東南亞水域。這些地方之所以成為海盜「天堂」,共同特點就是航道狹窄,船舶到此都得放慢船速,而且沿途治安不好,海盜易於下手。同時,周圍居民生活艱苦,貧困和戰亂將一些人逼上絕路,因此海盜眾多。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馬六甲海峽,是亞、非、澳、歐沿岸國家往來的重要海上通道,這條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也是海盜活動最為猖獗的地區之一。最近,在馬六甲海峽接連發生了3起海盜襲擊事件。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之間,在新加坡、印尼以及馬來西亞3個國家的交界或領域內,它的航道狹長、交通擁擠,每年約有5萬艘船隻通過,承載著世界三分之一的貨物貿易和一半的原油貿易,尤其是新加坡附近的一段,寬度僅為2公里,過往船隻非常容易遭到海盜的襲擊。馬六甲海峽及整個東南亞水域最為危險,世界上有超過半數的海盜搶掠案發生於此,而印尼水域則是危險中的危險,是海盜最集中的地方。說到印尼海盜,近年來幾乎可以說是大名鼎鼎了。印尼海盜的活動在1989年之前一度似乎銷聲匿跡,連續多年每年只發生7起左右,可是1989年突然發生28起,1991年就已增加至50起,到現在是愈演愈烈,幾乎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在2004年12月的南亞海嘯之後,區域內的海盜行為曾一度減少。當地有消息稱,這是因為印尼分離組織「自由亞齊運動」在這次災難中元氣大傷,而分離組織與海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然而,隨著災難的影響逐漸消除,海盜又開始在馬六甲海峽蠢蠢欲動。有人懷疑此次襲擊船隻的海盜,就是印尼「自由亞齊運動」叛軍。如今,馬六甲海峽上籠罩著海盜與恐怖組織聯手製造恐怖事件的陰影。分析人士指出,世界石油的60%是由緩慢而笨重的油輪運輸的。這些油輪缺乏保護,遭到襲擊時無處躲藏。盡管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馬六甲的海盜行為與恐怖主義有聯系,但馬六甲海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恐怖襲擊目標的危險性越來越大。近來,日本、美國等其他一些西方國家紛紛表示對馬六甲海峽安全問題的擔憂。日本船員被綁架後,日本方面立刻表示,願意派遣飛機和巡邏艦艇到馬六甲海峽參與拯救行動。但是,馬來西亞警察總部水警司令阿卜杜勒·拉赫曼已經表示,馬來西亞會堅守原則,不讓除了新加坡和印尼之外的外國軍艦進入這個地區。索馬裏海域:近十年來,索馬里半島附近水域漸漸取代了馬六甲海峽「第一恐怖海域」的「美名」,戰亂與貧困則是海盜在各海域猖獗的主要原因。自1991年以來,索馬里一直處於軍閥割據的無政府狀態,受動盪不安的政治局勢影響,該國附近的海域也成為海盜頻繁出沒的危險地區。2007年當地時間4月4日,一艘韓國361噸級漁船在索馬裏海岸遭武裝分子劫持,事隔僅一個月後,又有兩艘韓國漁船在同一海域遭劫,而當事船上均有數名中國公民。2005年11月5日凌晨,索馬裏海域發生的一場游輪與海盜大戰震驚了全世界!一艘美國嘉年華游輪公司旗下的豪華游輪「精靈」號在途經那裡時,突然遭遇兩艘海盜快艇的偷襲。「精靈」號在身中3枚火箭彈後船艙起火,船上300多人危在旦夕。雖然游輪最終憑借非致命武器——「聲彈」化解了危機,但海盜問題再次引起全球關注,索馬裏海域的現代海盜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闖」入人們的視野。西非海岸2004年12月,西非幾內亞曾發生槍殺中國漁民事件。該國4名身著軍方制服的人員闖上中國漁船索要魚品,隨後用沖鋒槍朝船員掃射,兩名遼寧長海籍船員被擊中身亡。事發前一天,中國另一家漁業公司的漁船也被持槍士兵強行要走百箱魚品。幾內亞附近海域目前已成為西非地區海盜最為猖獗的海域之一。孟加拉灣沿岸孟加拉國海岸線長711公里,大約750萬人靠捕魚為生。由於該國海上巡邏隊規模小,人員不足,難以保證水域安全。每年5月至10月是孟加拉灣的鰣魚捕撈季節,同時也是海盜活動最頻繁的季節。在海盜活動最猖獗的時候,僅僅20天里就有上百艘漁船遭到海盜搶劫,兩位漁民被殺害,82人被海盜拋入大海,被掠奪財物價值36萬美元……紅海與亞丁灣一帶紅海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形狀狹長,從西北到東南長1900公里以上,最大寬度306公里,面積45萬平方公里。紅海北端分岔成二小海灣,西為蘇伊士灣,並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東為亞喀巴灣,獨特的地形使這裏海盜肆虐。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從印度到索馬里需幾天航程

一般情況下
客船3天,貨船3天半。

㈣ 印尼莫羅瓦利到蘇加諾有多遠,怎麼走

摘要 距離約978公里

㈤ 巴厘島離索馬裏海盜近嗎

巴厘島在印尼,索馬里在非洲,中間隔8000公里.
是的,但是也要注意安全,又是海嘯又是地震的,還有針對西方人的恐怖襲擊,當然不定針對你但是遇到了總是不太好

㈥ 鄭和到達的哪個城市在今天的索馬里境內

鄭和七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兩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
鄭和下西洋路線圖
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啟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鄭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啟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鄭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鄭和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鄭和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船隊編制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人數眾多,組織嚴密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

主要訪問國家與地區
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非洲東岸(紅海、麥加)、澳大利亞
歷史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里、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於同一時期的西方。

鄭和下西洋所涉及中外地名解釋

1、西域

在古代,狹義的西域指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地區;廣義的西域指越過狹義的西域向西所能到達的地方,包括中亞、西亞、印度半島,直至歐洲東部、非洲東北部。「其西域之西」中的「西域」指狹義西域,若與下文「迄北」對應,似可作「西部疆域」解;「西域忽魯謨斯國」中的「西域」指廣義西域。在今印度洋。
2、占城國

亦稱占婆,古國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國史籍上曾稱之為林邑、環王。當地盛產稻穀,稱「占城稻」,為稻穀良種之一,宋時傳入我國;鄭和下西洋後,占城稻在我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面積引種、推廣。福建省福州長樂一帶稱此稻為「占谷」或「黃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當地高桿晚稻的一個優良品種。
3、爪哇國

亦即麻口若巴歇國,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Java Island)。唐代以來的史籍稱其地為「訶陵」「 婆」。該島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億,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城市有雅加達(首都)、萬隆、三寶壟、泗水(蘇拉卡爾塔)。泗水為華裔長樂人聚居地。
4、三佛齊國

亦即室利佛逝國,梵文Srivijaya的音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的古國,當時都約在今日的巨港(巴鄰旁,Balenbang),位於蘇門答臘東南部慕西河畔。
5、暹羅國

泰國(Thailand)的舊稱,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邏國合並而成,南臨暹羅灣。現首都為曼谷,泰國的華僑 與華裔人數居世南亞首位。
6、南天竺

天竺為古印度別稱,古籍又稱天竺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島的南部地區。
7、錫蘭山國

亦即錫蘭(Ceylan),或稱獅子國,今稱斯里蘭卡(Srilangka)為亞洲南部島國,隔保克海峽與印度東南部相望,面積6.5萬平方公里,為佛教古國之一,主要民族為僧伽羅族與泰米爾族。首都科傖坡(Colombo),位於該島西南。
8、古里國

又稱「古里佛」,故地約在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Koxhikode)一帶,為海上交通要沖。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二次下西洋時曾到此訪問並立碑紀念。
9、柯枝國

亦譯作「國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一帶,是航道要沖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紀初與我國有友好往來。
10、忽魯謨斯國

即霍樂木茲(Hormuz),又譯作和爾木斯,地在今伊朗東南米納布(Minab)附近,臨霍爾木茲海峽,廢址在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為古代交通貿易要沖,今為對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1、木骨都束國

今譯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共和國首都,位於索馬里東南,臨印度洋。13世紀以前建有古城。鄭和下西洋曾兩度訪此。
12、南京龍江

明初設「龍江船廠」於此。故址在今南京下關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帶;水道舊稱龍江,出龍江關通長江,龍江船廠曾為鄭和下西洋造「寶船」,故又稱「寶船廠」,造船的船塢叫「船作」,遺址猶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桿,長1107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舵桿之長,足證鄭和寶船規模之大。據《龍江船廠志》載,1411年(永樂九年)該船廠「改、造海船247隻,備使西洋諸國」。龍江之濱原有天妃宮,已圮。
13、長樂南山

因位於福建省長樂縣縣治之南而得名,今長樂縣城區街道環繞此山。海拔僅約四十餘米,又稱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有塔,稱三峰塔(聖壽寶塔);有寺稱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宮」,祀媽祖,《天妃靈應之記》碑即立此宮內;宮旁有鄭和所建「三清寶殿」,殿內「鍾鼓供儀,靡不俱備」,鍾即「鄭和銅鍾」,原件抗戰期間移南平市。以上寺、宮 、殿均已圯,塔巍然存,近年加固整修,更為壯觀。1935年,在原寺、宮、殿廢址上建有鄭和史跡陳列館,《天妃靈應之記》碑系該主館主要陳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為「鄭和公園」。
14、茲港

指長樂太平港通閩江。位於長樂縣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狹義指靠近長樂縣城吳航頭一帶的下洞江水域;廣義泛指整個下洞江水域,該港原來江面寬闊,水深可泊巨舟,有「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說;港東北、東南屏峙首石、六平諸山,可蔽阻台風襲擊,為避風良港。《長樂縣志》《長樂六里志》均載有;三寶太監鄭和通西洋,駐舟師造巨舶於此,奏改名為太平港等句。由於淪桑變化,今僅餘一狹長水道,通小汽輪,原水道大部分成為沃野良田,部分辟為新居民區,該居民區主幹道路稱「太平港」路,與鄭和路垂接。
15、蘇門答臘國

又譯作蘇木都剌(Samud'ra)、蘇文答剌、蘇文達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馬韋附近,今為全島總稱,該島北臨馬六甲海峽,南瀕印度洋,赤道橫貫中部,為印尼西部大島,面積43.4萬平方公里,首府棉蘭。
16、滿刺加國

舊譯亦作麻六甲,今譯作馬六甲(Malacca)14-16世紀馬來亞半島上的封建王國,位於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洲一帶,居馬六甲海峽要沖,1411年(永樂九年),該國國王拜里迷蘇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來中國訪問;鄭和船隊屢經其處,現馬六甲州居民半數為華裔,其首府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為華裔;市內有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跡。
17、阿丹國

Aden,古國名,今譯作亞丁,故地在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扼紅海和印度洋出入口,為海陸交通要沖。古時為寶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紀前期便與中國互通使節、貿易。今之亞丁市位於亞丁灣一個突出的小半島上。為葉門民主隊民共和國(南葉門)首都。1990年5月,南、北葉門合並為葉門共和國,亞丁成為該國的「經濟首都」。

㈦ 索馬里是怎麼形成的

索馬裏海盜猖獗的根源和背景
1. 美國人的影響
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為在全球進行反恐活動,布希政府懷疑當時的索馬里政府為國際恐怖分子提供支持和庇護,想方設法阻止教派武裝組織控制索馬里政權。2006年10月,美國政府支持衣索比亞出兵入侵索馬里,推翻了當時的索馬里政權。在衣索比亞軍隊的幫助下,在索馬里組建了由美國支持的索馬里過渡政府。但是,由於該政府能力有限,不能有效控制全國局勢,僅能控制首都摩加迪沙,而全國大部分地區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形成武裝割據,出現了幾十支武裝力量。一些海盜組織甚至得到了與臨時政府有密切關系的軍閥的支持,使得他們能成為「亂世梟雄」。使索馬里2880公里的海岸線成為海盜們的劫持生財的好去處。
2. 難民激增,生活所迫
索馬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70年代初,由於國有化政策過激,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經濟嚴重困難。連年戰爭給索馬里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2006年年底,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在衣索比亞軍隊幫助下擊敗反政府武裝,控制了摩加迪沙和索馬里大部分地區,但此後反政府武裝不斷在摩加迪沙等地發動襲擊。目前索馬里已有110萬難民,首都摩加迪沙每月就會新增約2萬名難民。由於難民不斷增加,難民們生活沒有著落,糧食價格飆升,過度的通貨膨脹和乾旱等自然災害更加劇了國內危機。國內頻繁的暴力活動使聯合國等機構的人道主義努力也無法實施,無法向索馬里運送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即使運進去了也無法進行合理的分配,還會遭到搶劫。近來,索馬里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針對聯合國工作人員及援助機構人員的襲擊事件頻頻發生,國際援助機構大多已撤離索馬里。難民們缺衣少穿,度日如年,飢寒交迫,更使暴力活動增加,因此,海盜只是在海上的一種暴力活動表現形式。這些舉動得到了難民和居民的支持,使海盜活動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由於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使海盜活動變得更為頻繁兇殘。
3. 無本萬利,可使利益最大化
海盜活動的投入非常少,只需小船和其它槍支、通信等裝備,與劫持所帶來的巨大利潤是不成比例的。被劫船隻的船東寧願支付高額贖金,也要保護船員的生命安全。海盜每劫持一艘船平均可獲100萬至200萬美元,劫持了「斯特拉•瑪麗斯」後,索要贖金達300萬美元。2008年贖金總額可能在18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之間。全球每年損失250億美元。巨大的贖金使海盜活動變得更加猖狂。這樣一次劫持成功,就可一夜暴富,買名車、建別墅、娶妻納妾,遠離貧窮生活。從而誘使更多的人鋌而走險,參加海盜活動。通過海盜活動還可進行走私、毒品、武器交易和偷渡等賺錢活動,使海盜活動的利益得到最大化。
4. 海盜人數增加,裝備更新
過去五六年間,索馬裏海盜的總人數一直在100人以下;目前,這一數字已上升到1100到1200人。由於被劫持船隻的船東往往採取縱容、妥協的方式處理船隻的劫持,這一心理也被海盜掌握,他們認為:「船隻和船員才是最值錢的。」這樣便養大、養壯了索馬裏海盜。」 除海盜人數增加外,海盜的裝備也得到了更新,已不再使用繩索、大刀和長矛等傳統手段,快艇、重型武器(AK47突擊步槍和火箭筒)和現代化的全球定位系統、衛星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在劫持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使攻擊范圍從索馬里沿岸擴展到數百公里之外的公海,使劫持活動變得更加得心應手。索馬裏海盜心狠手辣,碰到國際海軍艦艇就把被劫持的人員放到甲板上,如採取強硬手段就殺死被劫持人員,為了保護被劫持人員的生命安全,國際海軍船隻往往只能讓步,使海盜得寸進尺,氣焰更加囂張。
5.國際打擊不力
隨著索馬裏海域海盜活動的不斷升級,國際社會對索馬裏海盜的打擊也在加強。歐美已派出軍艦加強對該海域的巡邏。北約國防部長布達佩斯會議2008年10月10日決定要在印度洋保持軍事存在,「保護向索馬里運送救濟物資的世界糧食計劃署的船隻」,派遣義大利、美國、英國、希臘、土耳其軍艦各1艘、德國2艘共7艘戰艦開赴索馬里,開展行動。俄羅斯也派出「無畏」號護衛艦奔赴索馬里執行任務。2008年10月16日,印度國防部宣布,將向亞丁灣部署1艘海軍艦艇,展開巡邏。日本也考慮派遣海上力量。肯亞則將參與打擊海盜,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運糧船。聯合國2008年10月7日一致通過了第1838號決議。這是安理會自今年6月以來通過的第二份有關打擊索馬裏海盜行為的決議。呼籲關心海上活動安全的國家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通過採取部署海軍艦只和軍用飛機以及與索馬里過渡聯邦政府合作等行動,積極參與打擊索馬里沿岸公海的海盜行為。但打擊海盜及其他犯罪行為的國際合作仍存在著一些法律障礙———許多國家擔心國際合作會損害其主權,加之許多相鄰的沿海國之間本來就存在著主權和海洋資源爭議;部分有爭議海域犯罪管轄權不明,越境犯罪控制機制不完善,相關國家未能就海盜、恐怖主義等定義達成共識等原因,造成國家間合作打擊海盜並積極性不高,打擊效果不好。在1816號決議達成就經過一番博弈,在協議起草時,法國曾想將該協議適用於打擊所有海盜猖獗的海域,但是遭到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的反對。印尼方面擔心此舉有可能成為外國干涉他國內政的先例。所以,後來在1816號決議里就有這樣的內容出現:決議的適用范圍僅限於索馬里,而不應被視同訂立習慣國際法。
6、船主難於自保
一般人畢生難得遇上海盜,所以,提到海盜,腦海里浮現的,大概都是電影或文學作品塑造的形象:滿襟油污,一身酒臭,踩著一隻木製義腿,滿嘴粗口,脾氣暴烈,胡須上的火葯渣還冒著煙的老水手。
遇劫花錢消災的船東,或僥幸脫險的水手,會告訴你,現在的海盜其實和生意人沒兩樣,只是他們做的是一本萬利的勾當,只要錢財能到手,不見得要殺生。
船東也是生意人,遇上海盜劫船,只要肯講價碼,條件都好談;最怕的就是買賣變成一場槍戰,那可會驚醒保險公司,把海運保費調成天價。
船隻出海前,當然可以預為防範:如裝設必要的照明、配備雷達及熱感監控系統的24小時警衛、消防水喉、防止攀登的障礙設施、音爆武器等。
但是一般人最先想到的武裝警衛,卻是船東非到不得已,最不願配置的手段。一來,武裝警衛必須身手不凡,索價自然不菲;其次,注冊國不準船隻配備武裝警衛;其三,許多港口不準船隻攜帶武器,進港前若有武器,必須投入海里。
最後,如果公海上的每艘貨船都必須僱用武裝保鏢,而且基於成本考慮,僱用的是一支未受嚴格訓練的雜牌軍,那公海上豈不更是處處危機?其後果,思之令人悚然。
要一勞永逸解決索馬裏海盜問題,唯有徹底解決內陸沖突。但是,如果聯合國出面都解決不了索國的內亂,船東最好還是乾脆避開這條航道。
只是,馬不吃險草不肥,生意人利字當頭,自然另有盤算。據統計,每600艘貨船,只有一艘會遇劫付出可觀贖金,這個機率,值得一搏。
出事率高,保費自然水漲船高。船東要抑止保費飆漲,只能連手向相關政府施壓,改善公海航道的安全。
海軍也必須遵守各國法律規定的交戰守則。上周,英國皇家海軍逮到一批海盜,算是走運,因為海盜沉不住氣先開火,給海軍予以痛擊的借口。不過,海盜也不會笨到再犯同樣的錯誤。別忘了,他們也是生意人。

閱讀全文

與印尼到索馬里多少公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會經常遭到制裁 瀏覽:493
中國民航為什麼每周一班 瀏覽:25
義大利內衣有什麼品牌 瀏覽:230
義大利用語是什麼語 瀏覽:706
中國如何防治巴基斯坦的蝗蟲 瀏覽:73
中國農業大學分數線一般多少 瀏覽:346
伊朗第一例確診病例是什麼人 瀏覽:850
義大利主場叫什麼 瀏覽:224
印度有多少人免費籌款 瀏覽:81
中國錢幣和越南錢幣比例有多少 瀏覽:13
義大利語跟法語哪個好 瀏覽:962
瑞典什麼陣型打義大利 瀏覽:60
越南紅花荔枝多少錢一斤 瀏覽:480
伊朗溫度多少錢 瀏覽:361
個人怎麼向義大利捐物資 瀏覽:912
用番茄蘑菇醬怎麼做義大利通心粉 瀏覽:672
俄羅斯哪個城市可以打中國疫苗 瀏覽:958
義大利海鮮餃子餡怎麼調 瀏覽:976
中國一套房能住多久 瀏覽:632
美國為什麼不讓印度加入五常 瀏覽: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