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泥用什麼油調和
油以蓖麻油、菜籽油 、茶油、橄欖油為最好
一般印泥顏料分輕質的有機顏料和重質的有機顏料。而同一有機顏料或同一無機顏料的材質,輕重有時候也有所不同。而顏料與油脂的比重更不一樣。
油脂,顏料和纖維的調和僅僅是一種物理反應,所以擱置日久會發生分層現象。輕的顏料會隨著油脂緩緩上浮,重質的顏料就會緩緩下沉。隨著時間的延長,分層現象會越來越嚴重,久而久之印泥表層會出現油狀的色漿,該色漿會發生酸敗,變得又粘又稠。下沉的重質色漿逐漸結塊變硬。這種變化不同程度的挫傷著纖維,最後造成纖維腐爛,而印泥變成硬塊或者是十分粘稠的有色漿,無法使用。為使印泥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必須經常正確翻調之。至少半年翻調一次。
所謂正確的翻調,即指翻調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翻調工具:光滑的牛角片,光滑的竹片或者光滑的塑條。
翻調手勢:順著一個方向上下翻動,不宜切割、打轉式的翻調。
冬天翻調印泥可將印泥(連缸)放在蒸汽上或者直接用熱風加熱後再進行。
翻調作用
視不同比重的顏料,油脂和纖維充分混合,且交織成一體。
在使用過程中進行翻調可改善色漿表層被佔用而導致的比例失調的狀況。冬天翻調可改善印泥的軟硬度,使印泥上章易,落紙易,且均勻。
2. 印泥油的顏色
你好!
我COPY了點給樓主。同時自己也學習一下,受益匪淺。
我根據下面的說,我認為是紅色的。。。個人觀點。
「印泥是鈐(qian2)蓋印章的材料。一般情況下,篆刻中國印用的印泥與用於公文的印油不同,前者主要是以艾葉纖維、硃砂和蓖麻油為基本原料,經過精細的加工才製成。好的印泥鈐出的印文,色澤鮮明沉著,具有立體感,不會滲油,文字醒目清晰。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服裝不整則失之寒磣;印泥不佳
,則印章不能生色。中國產的印泥,以前以漳州的麗
華齋、北平的榮寶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處最有名。
好的印泥,色澤鮮明,永不晦變,且沈厚不走油,拓
用之後,印泥上結一層光澤,用手拂之亦不脫落"如
自製印泥,則應備硃砂、印油、艾絨三種,油以菜油
、茶油為最好,煉油可以用定溫箱烘烤,到
用箸沾起油時可以成絲,即可使用。殊砂可以先用酒
精去掉砂中的鐵質,然後用滾筒機加油磨細,只需半
小時便完成,但制出的印泥,--定要經過--段時閑才可使用。
一般印泥除了紅色外,還有各種特殊的印泥,如綠色、黑色、褐色、藍色等。選擇印泥除了色澤外,還要注重質量和產地,上海、杭州、樟州、蘇州都產有質量很好的印泥。上海和杭州產的西泠(ling2)印泥及福建產的樟州印泥是中國印泥的兩大主要門類。
其中西泠印社是一個集書畫、篆刻一體的學術團體,因瀕臨西泠橋而得名。在燦若星辰的西泠藝苑中,西泠印泥就是其中的一顆明星。它由百年前西泠創始人吳隱研製,與西冷印社的手拓印譜被並奉為印林至寶。「西泠印泥」系手工製作,有超級硃砂印泥、超級金碧印泥、高級榴花印泥、八寶清芳印泥、極品纓綬印泥等品種,色澤鮮艷、印跡清晰,質地細膩,長期以來倍受眾多書畫家們的喜愛。」
3. 印泥油幹了該如何處理
問題一:印泥快乾巴了,怎麼加油? 常用的印泥油是蓖麻油,如果你當地輪仿迅的書畫用品商店或文化用品商店裡沒有,也可以從化工原料或醫葯商攻里買一點來使用,從醫院里要一點也行。只要很少一點就夠了。
問題二:光敏章加了快乾印泥油怎麼辦? 原子印章有好多種,你要先區別一下印章的材料,是光敏的,滲透的還是原子印章,光敏印章要加光敏印章油,滲透印要加滲透印油,原子印章不可以反復加油使用.有關印章的區別請看我的網,站,加錯油之後用紙巾互印油吸出,盡量吸干,然後再加專用油.1、將印章和把手分開,用面巾紙疊成很多層,墊在印章正面,再加上印章的塑料蓋子,用一個大夾子夾上,每天換一次面巾紙吸油。2、到面巾紙上沒有黃色透明油為止,買了光敏印章,從正面有字的地方滴下,用曲別針括均勻,到油滲透為止。3、用面巾紙擦臘此掉多餘的印油,即可以使用萬次以上了。4、從這以後,我們會知道,光敏印章只有從正面上油,才是最安全的,從裡面的小孔注油,要是一次不使用完,也會阻塞。
問題三:單位公章被我錯灌滿了快乾清潔印泥油!怎麼辦?加完了才知道應該加光敏印油! 去公章單位有買
問題四:印泥顏色淡化和減退時如何恢復?印泥干硬了怎麼辦? 1.印泥存放一定時間,印油就會浮上來,故要經常攪拌,以使印印油和印色均勻。
2.印泥畏寒,冬天要置放在較暖之處。
3.印泥使用日久,油分漸枯,可適量加存放日久的白蓖麻油調勻。但切忌使用新油,以防印油外滲。
4.印泥最好在瓷缸內存放。因瓷缸既不滲油,又可長期保持印泥質量。
如果是硃砂(硫化汞)印泥,請用膠柄螺絲刀倒置捶打、拌勻。如果覺得太幹了,可以加入幾滴蓖麻油(最好是陳油)。假如不是硃砂印泥,其顏料容易凝絮、結塊,好難修復,也沒有什麼價值。
【問】請教一下印泥該如何保養?
【答】好的印泥應該做到不須保養,只要使用之後蓋密防塵,置於室內常溫下即可。久置不用如有稍微滲油,在使用前用印筋(配送的小棍)略加翻拌(順著一個方向)即可以鈐用。質次的印泥先天不足,費心呵護也難以保證其的質量。高檔印泥主要由硃砂(主要成分硫化汞HgS)、植物油、植物纖維構成。硃砂富含汞離子,具有很強的殺菌防腐能力,可以保障印泥不變質。
問題五:印泥幹了怎麼辦? 加食用油調和
問題六:光敏章裡面加了很多印泥油怎麼處理 這個目前好像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光敏油加上別的油會變粘稠,即使再處理也很難印出很好的效果了。
問題七:書法印章用印泥幹了怎麼辦 印泥幹掉的解決辦法:
印泥主要由硃砂、艾草、印油組成,硃砂質量較油為重,放置一段時間不用就容易出油,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攪拌,以維持最佳品質。 只要用印筋同方向緩緩攪勻,就可以恢復印泥原有的柔軟度與圓潤色彩。
天氣寒冷時吹,印泥容易變干,柔軟度不夠,所以在使用印泥前,建議在太陽底下曬10分鍾左大岩右。當沒有太陽時,可以用熱風槍或家用的電風在印泥四周時行加熱,溫度上升,印泥自然會變得柔軟一些,使用起來效果會更理想一些。
書畫印泥應該具備以下的特點:
一、不滲油。也就是通過印章轉印在紙或者類似的織物表面後,印痕邊界不會有油明顯外滲。
二、良好的遮蔽性。簡單的說,就是鈐蓋在墨跡上,印文部分能遮蓋住墨色,把紙提起對著強光,印文部分是不透光的。通常具備良好遮蔽性的書畫印泥,同時也就具備厚實的印蛻立體感。
三、良好的印文還原能力。如果還原能力不好,那麼朱文會變粗,白文會變細,同時印文邊緣會粘連、模糊,不清晰。
四、良好的轉移性。也就是可以比較快和比較均勻的被印章蘸取,再比較均勻的被印章壓實在介質表面。
五、顏色不浮不滯,具有持久的保持性。這主要是近代以來,印泥的製作多摻加有機顏料或者其他物料,造成顏色或過於艷麗,或粗滯不均,甚至為書畫作品減色。而人工合成的顏料,顏色的保持力有限,因此上乘的書畫印泥,都應使用純硃砂製作。
六、穩定的理化性能。也就是正常使用和保存狀態下,不會很快就變干、返稀,甚至變質。同時在環境溫差較大時,性狀變化要小。
4. 印泥是怎麼做的
一、印泥:是由顏料、油脂和防腐劑等成分配製而成的油溶性印章色料。
二、製作方法:
1、曬油:選用上好的精製蓖麻油和菜油,按照適度比例進行調和,放置入開口的陶瓷或者搪瓷容器中,加蓋玻璃,置於戶外曝曬。經過3到5年之後,方可成為印泥可用的印油,以備使用。
2、艾草加工:將收割下的新鮮艾草枝,放在太陽底下自然曬干。然後對艾草進行摘葉挑選,祛除短小、易斷的部分,留下長而厚、堅韌的部分,按其長短、內含纖維程度進行分檔,並分別去皮加工。
3、硃砂選料:將礦質硃砂進行分層挑選。祛除雜質碎末,挑選出顏色鮮艷,光澤度好的整塊礦質晶體硃砂以備使用。
4、硃砂研磨:將優質硃砂加水置於缽中研磨。硃砂在研磨過程中逐漸分層。分別取上層和中層以便使用。硃砂研磨細度必須達到預定標准。研磨完畢的硃砂粉必須去濕晾乾後方可使用。
5、油料加工:將曬過的印油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必要添加劑,進行油煉,以達各類印泥入選的質量要求。
6、油砂混合:在石缽中按照一定比例在硃砂粉中加入印油以及其他輔助顏料進行充分拌合研細,形成色漿。色漿必須做到均勻細膩、不稠不稀等要求。
7、捶拉入絨:在石缽中將色漿和精選艾草纖維按照一定比例,經過傳統的人工捶拉法將其拌勻,融成一體,始成印團。此外木棉、燈芯、竹茹、藕絲都是可以用來制印泥的。不過棉花性軟,燈芯莖剛,竹茹體滑,藕絲柔弱,都不如艾絨。
8、裝缸保存:印泥製成後不能馬上使用,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存放,才可放入瓷質的印盒內,以供使用。
5. 印泥油是干什麼用的啊
印泥油是專供印台用的油質液體,有紅、藍、紫等色。製作書畫印泥的主要原料來自於礦物顏料、植物油、植物纖維、天然香料,中葯、精工檢驗,合理配方,手工搗揉製作而成。常見有硃砂、朱膘等,印泥其配方各有所特點,色澤也有明顯之分。
印泥原料同於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書畫作品的藝術效果。篆刻鈐印 或書畫上用的印泥,並非是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
切記書畫印泥其特點是色澤沉著、穩定細膩、干濕適宜、落紙沾而不滲,印跡富有立體感。這是一般印泥(辦公印台)根本達不到的藝術效果。反之只能稱之為印色,不可用作用金石書畫。
(5)印尼油是用什麼做成的擴展閱讀
善用印泥的人選擇印泥,就像善書者選擇筆墨一樣。其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其藝術效果。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也。
所以購買印泥要注意,篆刻鈐印或書畫上用的印泥,並非是免一般文具店所售之印泥。文具店所售印泥因其質粗,油重,色浮,不能表達印章之本來面目。其實,它不是印泥而只能稱為印色。因此,決不可用作治印鈐樣或書畫蓋印之用。
印泥的保存忌用紫砂瓷器,因其能吸收油份,容易使印泥乾燥。也不可使用鋼、銅、鐵等金屬盒存放,因印泥與金屬物接觸,日久會變黑。貯藏印泥最用瓷缸或玉盒,且應置於蔭涼處。使用時要輕按輕提。每次用過後,需將缸蓋蓋好,防止塵灰進入而有損色澤。
此外,印章要擦拭乾凈後方可沾泥。印泥在存放過程中,每隔十天左右須用印筋將其翻調攪拌一下。因硃砂體重而沉,油質體輕而浮,久之不動,則砂體下沉而易結成硬塊,故印泥須經常攪拌,使之勻和。故此則可經久耐用。
6. 印泥油和光敏印油的區別
印泥油與光敏印油是兩種常見的印油類型,它們在成分、性能及適用場合上各有特點。了解這些差異有助於我們選擇最適合的產品。
首先,在成分上,印泥油由植物油、顏料和添加劑構成,屬於傳統的印油類型。相比之下,光敏印油則採用光敏樹脂、顏料和添加劑等材料,屬於新型產品。
其次,乾燥速度方面,印泥油乾燥較慢,可能需要數小時才能完全乾燥。而光敏印油乾燥速度快,通常只需幾分鍾即可。
在顏色上,印泥油顏色偏淺,呈現柔和的紅色或粉色,而光敏印油顏色更深,呈現出鮮艷的紅色或紫色。
耐磨性方面,由於光敏印油含有光敏樹脂,因此其耐磨性更強,可以長時間保持清晰。而印泥油容易磨損,需頻繁更換。
耐水性方面,光敏印油耐水性較好,不易受水侵蝕。而印泥油則容易被水侵蝕,導致印章模糊。
氣味方面,印泥油氣味較大,需要長時間通風才能散去,而光敏印油氣味較小,對人體無害。
針對不同的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印油尤為重要。在辦公環境中,由於需要頻繁使用印章,選擇乾燥速度快的光敏印油更為合適。同時,辦公室通常需要保持空氣流通,因此選擇氣味小的光敏印油更符合要求。
在生產環境中,由於需要頻繁使用金屬模具進行生產操作,選擇耐磨性好的光敏印油更為合適。此外,生產環境通常需要保持乾燥,因此選擇耐水性好的光敏印油更符合要求。
對於個體戶和手工藝者來說,由於需要頻繁製作手工製品並進行創作活動,選擇顏色鮮艷、氣味小的光敏印油更為合適。同時,這些創作者通常需要使用多種顏色的印章進行創作,因此選擇多色套色的光敏印油更符合要求。
綜上所述,印泥油和光敏印油在成分、性能及適用場合上存在顯著差異。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創作質量。同時,在使用過程中還需按照說明書正確使用,並注意安全事項,避免發生意外。
7. 清代印泥油是什麼油
印泥油是專供印台用的油質液體。
有紅、藍、紫等色。製作書畫印泥的主要原料來自於礦物顏料、植物油、植物纖維、天然香料,中葯、精工檢驗,合理配方,手工搗揉製作而成。常見有硃砂、朱膘等,印泥其配方各有所特點,色澤也有明顯之分。
朱乃油也叫做印泥油;印泥油及其加工方法:該印泥油的配方為非乾性油、乾性油、顏料、苯甲醇、陽離子銨型表面活性劑、脂醇環氧乙烷縮合物及防腐劑,其加工工藝方法依次包括配料,在溫度不大於70℃下攪拌,用高壓粉碎機在300~650大氣壓之間粉碎及檢驗、裝配。本發明的優點是蓋章後印油能迅速滲入紙張里層,快乾印跡清板,不易污染其他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