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巴不亞省的獨立運動
正當印度尼西亞處於政局不穩、社會治安惡化和經濟復甦緩慢的嚴峻關頭,位於該國東部的巴布亞省(原伊里安查亞省)的民族分離活動再度抬頭,引起了印尼社會各界和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
5月29日到6月4日,來自巴布亞省14個縣和世界各地的2700名巴布亞人代表在該省省會查亞普拉召開了為期一周的「巴布亞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時通過了一項決議草案,強調巴布亞將脫離印尼統治,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大會政治事務委員會批準的五點聲明指出,「西巴布亞(即伊里安查亞)從1961年12月1日伊里安查亞領導人宣布脫離荷蘭獨立以來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巴布亞不是印尼的一部分」。大會還授權由31人組成的巴布亞主席團委員會為巴布亞的「國家地位」尋求國際社會的承認。大會領導人說,「盡管巴布亞從法律和歷史上不屬於印尼」,但他們將通過對話和其他和平方式達到實現獨立的目的。
此次代表大會是由長期從事分離活動的巴布亞獨立組織召集的。為了達到「一致的成果」,會議組織者拒絕反對獨立的人士參加會議並對他們進行恐嚇。從一開始就認為「巴布亞全國代表大會」不合法的印尼政府立刻作出強烈反應。瓦希德總統明確表示,印尼政府拒絕承認大會試圖把巴布亞省從統一的印尼共和國分離出去的所謂「成果」,因為政府已經宣布此次會議不能代表所有的巴布亞人,是非法的。他說,大多數巴布亞人仍然希望與印尼合在一起。他還對來自荷蘭和澳大利亞的一些人士參加大會表示反對。與此同時,印尼國會議長丹戎也呼籲說:「我們必須警惕,巴布亞會像東帝汶那樣(從印尼)分離出去。我們不能容忍國家的一部分分離出去。」
巴布亞原是荷蘭殖民地,1961年獲得獨立。1962年8月5日,在國際社會的協調下,印尼政府同荷蘭政府經過艱苦談判簽訂了《紐約協議》,荷蘭同意將對巴布亞的管理權移交給聯合國臨時行政機構。1963年起聯合國開始與印尼共同管理巴布亞。1969年7月至8月印尼政府在巴布亞就其歸屬問題舉行全民公決,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巴布亞與印尼合並。同年11月19日聯合國大會承認這一公決結果,自此巴布亞正式劃入印尼版圖。然而,從60年代到1998年初,巴布亞獨立組織領導的分離主義運動一直以游擊戰的形式與印尼政府對抗。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軍人專制政權垮台後,巴布亞的獨立運動由武力對抗改為發表自由聲明、舉行非正式會議等政治方式。1999年2月26日,巴布亞的一些人士同當時的總統哈比比直接進行了對話。鑒於巴布亞存在著要求獲得廣泛自治和要求獨立這兩部分人,印尼人民協商會議決定給巴布亞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權。為了讓巴布亞人民享有更多的經濟利益,印尼中央政府決定將巴布亞省75%的資源歸當地人民使用。但是,中央政府的讓步並沒有改變分離主義分子的圖謀,他們的分離活動日益猖獗,並最終導演了這次的「巴布亞人民代表大會」。
那麼,為什麼巴布亞省的分離活動如此猖獗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印尼軍事強權統治的結束為各種思潮的滋生提供了機會。新政府在政局不穩和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對各種勢力的制約能力下降,特別是去年8月東帝汶通過全民公決脫離印尼後,印尼長期以來相對隱蔽的分離活動迅速抬頭。除巴布亞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印尼其他一些地區的分離活動也一度出現上升勢頭。如在位於印尼西北部的亞齊特區,分離主義組織「亞齊獨立運動」進行了一系列暴力活動,要求亞齊脫離印尼獨立。在新政府的艱苦努力下,印尼政府在今年5月12日於日內瓦同「亞齊獨立運動」簽訂了臨時停火協議,並於6月2日開始實施。但是,在協議簽訂後的兩周里雙方的沖突再次加劇,造成31人死亡、36人受傷。就在該協議正式開始實施的前幾個小時,「亞齊獨立運動」秘書長蘇爾法赫里在馬來西亞被槍殺。這表明抵制停火的勢力仍試圖挑起沖突,實現民族和解決非易事。第二,長期以來,蘇哈托政權在政治和經濟上排擠巴布亞人。巴布亞人的生活狀況長期得不到根本改善,他們還受到種種歧視和不公正待遇,不滿情緒不斷增長,從而堅定了他們脫離印尼的決心。第三,西方某些國家和印尼的個別鄰國出於其在巴布亞的戰略和經濟利益考慮,公開或隱蔽地支持和慫恿巴布亞的分離活動。
針對巴布亞省的民族分離活動,印尼政府一方面積極推動同分離主義組織協商對話,爭取與其達成和平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也將採取堅決措施,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巴布亞人民代表大會」結束時,印尼政府已向該省增派了1萬多名軍警,以防局勢惡化。瓦希德總統6月5日發表談話說,印尼軍隊將採取堅決行動,對付巴布亞省的民族分離主義運動。
㈡ 印尼的巴布亞省的納比雷那裡是什麼樣子的
納比雷在印尼巴布亞省,巴布亞是印尼最東部的偏遠省份,那裡地廣人稀,經濟落後。納比雷地區是巴布亞中部的一個縣,土地面積6千862平方公里,人口達14萬(其中男的為74 607人,女的則為65 571人),2004年曾經發生里氏7.2級地震。
納比雷主要以農業、礦業、加工業為主,該縣文盲人士為17%,平均的受教育年份為7.33年/人,人類發展指數達68.49,平均壽命為68歲。
㈢ 同在印尼巴布亞人卻更像非洲人他們究竟從哪裡來
1. 在印尼的巴布亞地區,沖突頻發,引人關注。最近,德亞伊縣的抗議活動演變為一場涉及種族歧視、警方催淚瓦斯和民眾憤怒的對峙。這一系列事件凸顯了巴布亞地區的緊張局勢,並促使人們探究該地區人民的起源。
2. 巴布亞地區的歷史和文化背景復雜而深遠。當地原住民的抗爭活動揭示出他們對種族歧視的強烈反感和不滿。這一地區的矛盾和沖突不僅僅是現代問題,而是有著深遠的歷史淵源。
3. 巴布亞人的外貌特徵與眾不同,他們的中等身材、暗褐色或黑色的皮膚、捲曲的頭發和突出的頜部,讓他們在外貌上更接近非洲人。這一特徵引起了人們對他們起源的興趣和探究。
4. 歷史資料顯示,巴布亞紐幾內亞在16世紀以來一直受到歐洲殖民國家的關注。1511年,葡萄牙人首次發現新幾內亞,並在1545年由奧爾蒂斯·德雷特斯命名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此後,該地區的殖民歷史經歷了多次分割和獨立運動。
5. 科學研究表明,巴布亞人的DNA中有98%源自7.5萬年前的一批非洲移民。然而,剩餘的2%揭示了他們與更早期的人類群體之間的聯系,可能來自14萬年前的一批遠古人群。
6. 巴布亞人的祖先在5萬年前與澳大利亞人的祖先共同生活在薩赫爾大陸,這使得他們與亞洲人在外貌上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獨特的遷徙歷史使得巴布亞地區充滿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深度。
7. 巴布亞人的習俗同樣引人注目,如夫妻間的「吵架」愛、用睫毛傳遞深情以及砍手指等奇特的哀悼方式。這些習俗反映了他們對傳統的堅守和對愛的獨特表達方式。
8. 盡管存在爭議和分歧,巴布亞地區的獨特性和與非洲的親緣關系使得這一地區成為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重要而精彩的片段。深入了解巴布亞地區的歷史和文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人類的多樣性和發展。
㈣ 2019年6月印尼地震還能去旅行嗎 印尼西巴布亞省6.3級地震會引起海嘯嗎
最近地震頻頻發生,小夥伴們在計劃旅行的時候一定要提前了解當地的最新情況,比如這一次印尼巴布亞的6.3級地震,關於後續是否有海嘯,還有相關的旅遊事宜,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番。
還能去旅遊嗎
不建議去巴布亞省旅行,但是印尼的其他地方還是可以前往旅行的, 大家可以計劃一下去印尼其他省份旅行。
會引起海嘯嗎
不會。
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省凌晨發生6.3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消息,地震發生於雅加達時間20日零時24分(北京時間1時24分),震中位於巴布亞省阿貝普拉市以西245公里,震源深度約12公里。
印尼地震機構說,當天的地震沒有引發海嘯的風險。
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18年9月底,印尼中蘇拉威西省棟加拉縣發生7.4級地震,地震和引發的海嘯造成2000多人死亡。
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㈤ 急尋關於印尼巴布亞(伊里安查亞)的資料
伊里安查亞
舊名「西伊里安」。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東經141°以西部分。印度尼西亞一省,包括附近的實珍群島、亞彭島、衛古島、米蘇爾島等,面積42.2萬平方公里。人口164.1萬(1990),主要是巴布亞人。首府查亞普拉。內地雪山山脈橫貫,赤道附近有4座冰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為全國最高峰。山區氣候良好,為重要農耕地;南部為廣大沼澤平原,雨林茂密;北部為低山和平原。沿海有珊瑚礁和沙嘴,多天然港灣。多地震。西部鳥頭半島為全省經濟開發較多的地區,油田及主要港口集中於此。全境75%面積為熱帶森林,地下有石油、鐵、錫、銅、鎳、金、銀、煤等礦。南部海岸附近的科克瑙開采銅礦。農林水產品有椰干、藤條、木材、鱷魚皮和海參。工業有食品與木材加工、船舶修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