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英語怎麼說海馬毛/纖維/人造毛這三個.
馬海毛: mohair
纖維: fiber
人造毛: artifitial/synthetic fiber
說明:海馬毛是馬海毛
② 世界上有兩種叫海馬的動物,除了魚類的還有什麼動物叫海馬
根據你說的,你沒有說生存在陸地還是海洋。
我覺得 那個應該叫「海牛」,學名「儒艮」,就是「美人魚」
類似於海獅、海豹
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A%A3%C5%A3&z=0
————————————————————
附:
儒艮科 Dugongidae
儒艮,哺乳動物。俗稱人魚。
分 布 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南部沿海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儒艮的身體呈紡錘型,長約3米,體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細體毛。沒有明顯的頸部,頭部較小,上嘴唇似馬蹄形,吻端突出有剛毛,兩個近似圓形的呼吸孔並列於頭頂前端;無外耳廓,耳孔位於眼後。無背鰭,鰭肢為橢圓形。尾鰭寬大,左右兩側扁平對稱,後緣為叉形,無缺刻。鰭肢的下方具一對乳房。背部以深灰色為主,腹部稍淡。
儒艮為海生草食性獸類。其分布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關系。多在
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水進入河口,取食後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
外海。以2~3頭的家族群活動,在隱蔽條件良好的海草區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
認作「美人魚」浮出水面,給人們留下了很多美麗的傳說。
儒艮是由陸生草食動物演化而來的海生動物,曾遭到嚴重捕殺,資源受到破壞,亟待加強保護。
產於廣東、廣西、海南和台灣南部沿海。
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北部灣北海市合浦縣的沙田海域,是中國唯一的儒艮(俗稱「美人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當地漁民兩次在此地發現「美人魚」蹤跡。
保護區管理站站長賴春苗說:「我們有理由相信,『美人魚』還在堅守著它們熱愛的家園。」
目擊者葉維顯說,儒艮長約2米,皮膚光滑呈灰黑色,發現有人靠近,便立刻如人跪立,兩只『手』下垂並不停地搖晃,像牛一樣張開大口。有人下海游到距離儒艮約5米的時候,它尾巴一甩,不到兩分鍾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管理站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在看到儒艮的附近海域,長有大片茂盛的大米草、喜鹽草——它們是儒艮最喜歡的兩種海草食物。這里很少有船隻作業,也沒有太多的圍樁和圈網,環境相對安靜。
「初步估計儒艮數量非常稀少,但可以肯定它們還是捨不得離開這片熟悉的海域。」賴春苗說,「我們必須竭盡所能改善它們的生存環境,盡快還給它們寧靜、潔凈的家園,杜絕一切傷害它們的事件發生。」
著名生物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一直對儒艮的生存狀況非常關注。他表示,對儒艮的保護必將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中其它生物的生存及保護,也將影響我們對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
「美人魚」學名儒艮,屬於「瀕臨滅絕的海洋珍稀動物」,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種一級保護海洋類哺乳動物之一。它們以淺海海溝中的海藻、水草等為食,喜歡群體活動,無自衛能力,其妊娠期一般為13至14個月,每胎只產一子。
儒艮目前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的大陸沿岸水域及島嶼間。在中國廣西、廣東、台灣等省沿海,都有它們的蹤跡。而北部灣的廣西合浦縣沙田海域,是中國最主要的儒艮棲息地。
但是,1980年後,儒艮的生存遇到了危機:它們喜愛的食物海草被漁民拖網作業時破壞;淺海被養殖場割據;海水也受到了污染,人們懷疑這里的儒艮可能已經滅絕或者遷移。
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為350平方公里。今年,自然保護區所在地沙田鎮的居民又在附近海域看到了儒艮。
儒艮的保護價值
儒艮有著重大的保護價值。儒艮與陸地上的亞洲象有著共同的祖先,後來進入海洋,依舊保持食草的習性,已有2500萬年的海洋生存史,是世界上珍貴稀有的海洋哺乳動物,也是我國43種瀕臨滅絕的脊椎動物之一,對於研究生物進化、動物分類等極具參考價值。著名生物學家、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把儒艮稱之為「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旗艦』動物」。他說:「對儒艮的保護必將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及保護,必將影響我們對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所以說儒艮的保護關乎到濕地環境和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及開展科學研究有重要的意義。除此之外,儒艮還有著很高的醫葯價值,儒艮油有溫肺散寒、健脾益氣的功效。這當然不是鼓勵捕殺儒艮,而是希望有一天能夠在不傷害它們的前提下為人類治療疾病。從長遠的角度看,儒艮還能夠帶動旅遊業的發展,拉動經濟增長,更能為後代留下寶貴的生物資源。
儒艮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是中國目前僅有的兩種一級保護海洋類哺乳動物之一。1979年國務院頒布了《水產資源保護條例》,條例第二條規定對包括儒艮在內的80餘種水生動物加以重點保護。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號主席令確定白暨豚、中華白海豚和儒艮3種水生哺乳動物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合浦儒艮保護區概況
北海在1962年之前儒艮遭到沿海漁民的捕捉,資源遭到極大破壞,1977年當地政府禁捕。198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自治區級合浦儒艮自然保護區。1992年,國務院批准成立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是目前我國唯一的儒艮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位於廣西北海市合浦縣境內,東起合浦縣山口鎮英羅港,西至沙田鎮海域,具體界線為北部海域東經109°38′30〃--109°46′30〃,北緯21°30′,南部海域為東經109°34′30〃--109°44′,北緯21°18′,總面積350平方公里。除了儒艮之外,保護區內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二級保護動物江豚、海龜等。保護區的建立,使保護儒艮的工作更加專業系統,保護區管理站的設立,使保護區內有了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管理、研究、落實保護儒艮資源的措施。
目前合浦儒艮國家級保護區管理站的主要職責是:
(1) 保護以儒艮和中華白海豚為主的珍稀海生動物及其棲息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2) 保護儒艮的主要食料——茜草、龜蓬草等海生植物;
(3) 依法查處破壞保護區的各種違法行為;
(4) 開展對儒艮和中華白海豚等珍稀海生動物種群及其生活習性、活動規律、
棲息環境等的調查研究及救護工作;
(5) 開展保護儒艮和中華白海豚等珍稀海生動物的宣傳和科普教育活動;
(6) 防止沿岸及海上船隻「三廢」對保護區的污染。
生物學行為
儒艮是海洋中唯一的食草性哺乳動物,以海草為食,主要是二葯草(俗稱茜草)和喜鹽草(俗稱龜蓬草)。它的食量很大,每天能吃相當於它體重5%至10%的水草,所以又有「水中除草機」之稱。儒艮一般生活在海草豐茂的近海海域,通常成群活動,一般以2至5頭的家庭或小群為單位棲息在深度不超過20米的海區。全年大部分時間都有繁殖行為,妊娠期約為11至14個月,相隔三年懷胎一次,每胎產一仔,從出生到發育成熟約需7到8年。
儒艮減少的原因
漁民生產性捕捉
1958年以前,沿海漁民把儒艮當作「神異魚類」加以推崇,從不捕捉,發現擱淺也被解救放回大海。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後漁民開始生產性捕捉。據不完全統計,1958年共捕捉24頭,1959年共捕捉36頭,1960年共捕捉47頭,1961年共捕捉51頭,1962年共捕捉58頭,1958-1962年五年間共捕獲216頭。[2]在此後至今,都沒有出現生產性的捕捉。在之後的漁業生產活動中,捕捉儒艮的情況多為兼捕,並不是以捕捉儒艮為目的。漁民的生產性捕捉是導致沙田鎮海域儒艮數量急劇減少的最直接原因,盡管之後沒有再捕捉,但儒艮資源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此舉也使人類與儒艮和平相處的局面完全被打破。
電魚、炸魚、毒魚是對儒艮生存危害最大的活動之一,違法分子目光短淺,見利忘義,在海面上設置電網,用炸葯炸魚、毒葯毒魚,在保護區這種現象十分嚴重,而且將對儒艮的生命造成最致命的威脅。炸魚時,每放一炮20米直徑范圍內的魚類全部被炸死。近年來也常有儒艮被炸死的現象。從1981年至今,大約有20頭儒艮被炸死。據反映,從沿岸不時傳來隆隆的炸魚聲。另外,用電網和毒葯也會對儒艮造成傷害。
儒艮_網路:http://ke..com/view/31285.htm
——————————————————————————————
附:
海象
鰭腳目Pinnipedia 海象科Odobenidae
海象科只含海象1種,生活在北極海。海象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對巨大的長牙,雄雌皆很大,這是它和其他鰭腳類動物不同的地方,這對長牙其實是自上顎長出的犬齒,如象牙般,一生都長得不停。如挖掘食物、攀登豈石或攻擊敵人時,此牙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或武器。海象的前腳很長,約占體長的四分之一,後腳可向前折曲,故以在陸地上行走。耳朵只是稍厚的皮膚,沒有軟骨支撐(與海豹相似)。碩大的身體(僅次於象鼻海豹),一天到晚在冰上或海岸上睡懶覺,看來似乎很笨重,但在水中卻很能敏捷地活動。其分娩是在海中進行的。人類為了取用它們的長牙、油脂及肉,在大量捕殺下,現存數量已經非常少了。
海象是一種珍稀動物,也是一種經濟海獸。由於多個國家的競相獵捕,海象的數量正從兩三世紀前的數百萬頭銳減至今天的大約7萬頭以下。 海象與陸地上的象在外貌上有點相似之處。海象的軀體巨大而形狀醜陋,皮膚粗糙而多皺紋,眼睛細眯,犬齒突出口外。海象是游泳健將,在水中的表現比陸地上靈敏得多。為了適應海洋生活,海象還可以變換體色。因為,海象有強烈的群居習性,如有同類受傷,它們必定要前去幫助,決不會因自身安全而離棄不顧,這使得人類易於捕獲;在1972年制定的國際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條例已經把海象列為保護對象,禁止任意捕殺。
在高緯度海洋里,除了大鯨之外,海象可謂是最大的哺乳動物了,有人稱它是北半球的「土著」居民。十九世紀,由於對海象肆意捕殺,使它遭滅頂之災,動物學界還曾經鄭重地宣布:海象在地球上已絕跡了。也許由於逃過大捕殺劫難的倖存者,具有五年翻一翻的繁殖力,近百年來海象又昌盛起來。如離舊金山100千米的海面有個僅3平方千米的小島上,就生活著13萬只的海象。
海象那巨大的身軀,古怪的相貌和奇特的生活習性,不僅使人們驚訝,也使科學家迷惑不解。它圓頭,短而闊的嘴巴,粗大的鼻子,上犬齒形成長達40厘米-90厘米的獠牙,每隻4公斤以上。雄海象體長可達5米,重4噸。海象的後肢能向前屈,貼在腹下,使它在陸地時也能向前移動。海象性喜群居,數千頭簇擁在一起。夏季一來,它們便成群結隊游到大陸和島嶼的岸邊,或者爬到大塊冰山上曬曬太陽。
海象的視覺差,兩眼眯得像缺乏活力的老頭子。它們愛睡懶覺,一生中大多時間是躺在冰上度過的,也能在水裡睡覺。平睡時,半個脊背露出水面像座浮動小山丘,隨波起伏。直睡時,頭、肩露在外面,呼吸挺方便。海象為何能直睡呢?原來它的咽部有個氣囊,內充滿空氣時,使它像氣球般懸浮在水中。海象的嗅覺和聽覺十分靈敏,當它們在睡覺時,有一隻海象在四周巡邏放哨,遇有情況就發出公牛般的叫聲,把酣睡的海象叫醒,迅速逃竄。海象的軀體笨重,可是行動起來非常敏捷,能在波濤洶涌的磷峋岩石間游來游去,還能橫渡幾百千米的海峽!
海象的皮下約有三寸厚的脂肪層,能耐寒保溫。海象在陸地上與海水中皮膚的顏色不一樣,因為在陸上血管受熱膨脹,呈棕紅色。在水中,血管冷縮,將血從皮下脂肪層擠出,以增強對海水的隔熱能力,因而呈白色。
長期以來,人們對海象的習性了解很少,尤其是那對大獠牙的作用,使科學家困惑不解:如果說它是一種自衛的武器,可是在高緯度地區,海象並無勁敵,白熊對它敬而遠之。兇猛的逆戟鯨可能會追擊它,然而,海象總是「走為上策」,它決不會以那獠牙與逆戟鯨比高低。那麼獠牙莫非為了加重海象頭部的負荷,使它便於往深水潛泳?如是,這種假設不就增加海象浮游的困難嗎?海象有時也藉助獠牙攀登冰山,或用它與情敵決斗,可是這還不能說明獠牙的主要用途。為了弄清這一個個的謎,國外科學家到海象的故鄉--哈德遜灣進行考察。
原來那獠牙如耕犁般在海底辛勤耕耘著,犁過之處顯出兩道約50公分深的壟溝。當犁過2米-3米時,海象就伸展前肢向上游,它的兩只前鰭足緊緊合攏,捧著收獲物邊游邊搓,身後拖著一股黑色「煙霧」。當快游到水面時,它把獵獲物撒開,又轉回頭根據下沉不同的速度,捕捉諸如海螺、貝殼類軟體動物的肉食。這是多麼聰明絕頂啊!還有海象那稠密而堅硬的胡須,也幫它在光線不佳的條件下(如「極夜」季節)准確無誤地捕到食物。當然,不是所有的海象都靠吃軟體動物、甲殼類或其他動物為生的。其中一種性情特別兇猛的海象,專吃海豹、海兔的屍體,甚至追逐小船傷人。這種海象獠牙黃色(一般為白色)愛斯基摩人最怕它撞破船,釀成災禍。
每當春季,海象開始大遷徙。雌海象產崽,接著進入交配期。初生小海象體重可達40公斤,經過一個月哺乳期後其體重可猛增到近百公斤。到兩歲,它的身長可達2.5米,體重達500公斤,從此開始獨立生活。公海象對小海象是漠不關心的。在交配季節里,它們只顧爭風吃醋,為爭奪情侶互相殘殺,有的喪命,大多數留下累累傷痕。但是,難能可貴的是,一旦與母海象分居後,昔日情敵之仇全被忘得一干二凈,它們很快又形成一支單獨的、友好的雄性群體。母海象雖然並不象海豹那樣,視子如命,但仍是一位稱職的「媽媽」。母子相依為命,互相嬉戲。「媽媽」用前鰭抱著「孩子」,有時讓小崽騎在背上,摟在脖子或睡在「媽媽」身上。如果小海象受傷死了,「媽媽」還會千方百計地把它弄到水裡安葬。有一次,一個愛斯基摩人在冰沿上打死一頭小海象,當他拿著獵獲物要走時,猝不防遭到後面竄出的母海象襲擊;當他轉身弄清是怎麼回事時,母海象已帶著小海象的屍體潛入水中。如果母海象被捕捉,小海象也會喊叫著尋媽媽,跟在獵船後不忍離去。
海象還有其他習性,比如在陸地上,它是實行「齋戒」的,不吃任何東西,表現出其獨特的新陳代謝。還有雄雌海象的體重相差懸殊,一隻2.5米長的雌海象,體重約700公斤,等於同樣的雄海象體重的一半,這是其他動物所沒有的。海象習慣於回到「老家」繁殖,每胎產一仔。它們年年如此,從不會迷路。
③ 海馬用英語怎麼說
hippo 河馬
sea horse 海馬
④ 給一個女生起外號叫「海馬」禮貌嗎
不禮貌,海馬給人的畫面感就是帶有諷刺辱罵性質的,會對女孩子本人造成心理影響,的。
⑤ 海馬還有哪些有趣的事情與大家說一說
海馬當然是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說海馬非常的小,而且非常的可愛,而且海馬都是由爸爸生孩子的,這是比較神奇的事情
⑥ 故事愛打隔的海馬怎麼講,
是愛打嗝的斑馬吧?
動物們都很喜歡玩。「斑馬,一起來玩吧!」他們喊道,「很好玩喔。」
「不了,謝謝,我很忙。斑馬回答。他是一隻很嚴肅又莊重的斑馬。
一天,斑馬不停地打嗝。「天啊,真是太難……嗝……堪了。」他自言自語,「不用……嗝……在意,我應該出去走走,可能就不會打嗝了。」
「斑馬,你好!」虎小弟說。
斑馬也和虎小弟打招呼。
「你在打嗝呀!」虎小弟說,「不用擔心,我知道一個方法。屏住呼吸,閉上眼睛,按倒序念26個英語字母。」
斑馬說:這樣可以嗎?」他搖搖頭。
「喲……嗬,斑馬,」豬小妹叫道,「和我一起溜冰吧!
「你在打嗝啊?」豬小妹說,「我知道一個不錯的方法。將頭埋進兩膝之間,倒著喝一杯水。
斑馬說,「是嗎」他又向前走著。「看,斑馬在不停地打嗝呢。」小小象對大大象說,「我打嗝的時候,會單腳站著,然後蹦起來,『啪嗒啪嗒啪嗒』,直到好了為止。」
斑馬說。「恩,我會試試。」
就在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斑馬不停地打嗝,他身上的條紋也不停地變化。打嗝越厲害,身上的條紋就越靠攏。可是,他自己一點兒沒發覺。
幸好遇到了鴨夫人。「斑馬,你還好嗎?」鴨夫人問道,「你看上去真奇怪。」
「噢,天啊!」斑馬大叫起來,「發生了什麼事!我看起來……嗝……真糟糕!我那漂亮的條紋!當初就該試試他們的方法。」斑馬自言自語,「虎小弟的方法是什麼來著?記不清了……嗝……」
斑馬分別試著剛才遇到的動物們給他的辦法,但都不管用。這時,斑馬被突然潑來的冷水澆了個透,—下子止住了嗝。斑馬不再打嗝了。
身上的冷水讓斑馬禁不住發抖,接著,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就像變了一個戲法,斑馬身上所有的條紋都回來了。
斑馬很快回到了家,洗了個熱水澡,躺在溫暖的被窩,喝著一杯熱飲,美美地想著……「我們明天玩什麼呢?」
⑦ 海馬體可以儲存語言嗎
大腦橫截面,兩個腦半球的海馬體用綠色標記。深部電極通過外側顳葉穿透海馬體,與6個點接觸,由彩色的圓點代表。海馬體的θ節律更強,因此,相比於不受約束的句子(下方波形),受約束的句子(上方波形)更加同步。
一項研究表明,當你幫你的配偶說出他/她想說的話或者回答一個填空的問題時,你使用了大腦用於記憶的中繼站,這個區域直到現在也被研究語言的科學家所忽略。
很明顯,說話和理解語言利用我們對單詞、語境、人等的記憶,但是心理學家們一直將語言和記憶作為大腦的不同功能來研究,忽略了它們的相互聯系。
在一項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完成的實驗中,心理學家發現,記憶和語言是通過海馬體深度相關的,海馬體在記憶關聯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海馬體位於大腦中央,就像一個路由器一樣將相關的記憶聯系起來,包括顏色、形狀、感覺、氣味和味道,所以我們可以進行記憶關聯。海馬體將輸入的單詞與存儲的語義知識相關聯的作用對於理解和形成句子的意義是必要的。
有趣的是,研究人員最近報告了海馬體受損的患者表現出的症狀與海馬體和語言有關聯的期望相符合:這些問題包括,將單詞意思互相聯系以及從句子和談話中提取出語境信息。
該校博士後Vitória Piai說:「語言與海馬體之間的聯系可以解釋一些患者的語言缺陷,這些患者的與語言相關的區域並沒有受損。我認為,一旦我們開始研究現實生活中的語言,就會發現海馬體在語言中所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我們過去的想像。」
顱內記錄
研究人員使用植入海馬體的電極記錄了當志願者聽到答案明顯的填空句子(比如「他使用________掃地」)時大腦的神經活動,有12位志願者參加了研究。對於大部分的受測對象,當他們聽到句子且對答案非常熟悉的時候,在答案畫面被展示之前海馬體會表現出高度同步的活動,這是海馬體在大腦內部建立聯系要想出正確單詞的跡象:在這里是掃帚。
根據Piai的說法,大腦深層記錄可以在毫秒級別捕捉神經興奮,精確地表示出大腦如何實時處理語言。語言研究通常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這種技術可以測量大腦中的氧流動,這個過程很緩慢,研究人員無法測量一秒鍾內的大腦活動。
Piai說:「使用fMRI的研究可以觀察到大腦內部的聯系,但是無法告訴你大腦如何將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我認為只有使用電生理學技術才能了解『如何』的問題,這種技術與神經元活動有更直接的聯系。該實驗很令人激動,因為我們能夠開始以更加整體的方式理解語言和記憶,並且可以開始在它們發生的時候進行測試。」
這項研究發表在9月19日的《PNAS》上(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語言和記憶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教授Robert Knight說:「語言一直被認為是發生在大腦皮層中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有語言而小鼠沒有。盡管顳葉內側部的海馬體被認為與人類的空間和語言記有關,這兩個部分就像是船在霧中行駛,互相不知道對方存在。」
這項新研究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醫學中心和斯坦福大學醫學中心進行,癲癇患者接受了顱內電極研究,以定位他們異常大腦活動的來源。Piai利用了著名的行為效應研究海馬體與在語言中的作用。她只記錄了在非癲癇發作時的大腦半球。
過去的語言研究表明,當填空句子只有一個明顯的答案時(比如,她用________鎖門),相比於聽到有多個可能答案的填空句子時(比如,她帶著________進門),人們回答的更快。在這項新研究中,受測者聽到6音節句子,之後停頓一下,再給出答案的圖片。受測者需要說出圖片的名字。
對於受約束的句子(只有一個明顯答案),有10名受測者(共12人)的海馬體中引起了同步θ波形的脈沖,這是海馬區產生記憶關聯時的活動特徵。
Knight說:「Vitória的研究表明,當直接記錄海馬體活動時,句子約束性越強,海馬體就越活躍,這基本上可以預測將要發生什麼。海馬體開始建立θ節律的活動,這種活動與記憶獲取和處理有關。」
過去幾年中,Knight和其他人使用電極在大腦表面進行了大腦活動研究,所謂的腦皮層電圖學,或者將電極植入大腦,被稱為顱內記錄。他們發現,記憶神經元在每秒鍾擺動1至80個周期。代表關聯記憶的神經元每秒鍾的θ節律是4至8個周期。
其中一種理論是,當這些相關的神經元之一被激活時,所有其他頻率相同的神經元都會同時釋放脈沖,使我們喚起相關的記憶。桔子的氣味會激活大腦中桔子的圖片、味道等,以及與桔子相關的正面和負面的情緒。
類似的,一個受約束的句子會在相關的記憶中逐步建立起同步的擺動。比如,「他使用________掃地」這個句子,「掃」和「地」會在不同的編碼相關信息的神經元中引起同步的擺動,只在與這兩個詞都相關的詞上重疊:「掃帚」。
Piai懷疑,當我們聽到不受約束的句子時,這些詞不會引起任何相關或者重疊的聯系。
這項新發現可以打開一個全新的領域,使用顱內記錄研究語言和記憶之間聯系的細節。
Knight說:「這項研究表明,記憶對句子的貢獻隨著時間演變,它是語言系統的一部分,而不是從屬於語言系統。」
⑧ 海馬形容人是什麼意思
海馬這個詞語是網路用語,因為海馬這種生物在大海當中行動特別的遲緩,而且身體比較矮小,而且也沒有任何的攻擊性,它是屬於海洋當中最弱勢的一個群體。
所以說他是把一個人形容成海馬的話,就是說這個人他的行動比較緩慢,反應也是不快的,有那種獃獃笨笨的感覺,而且體質也並不是十分的強壯,比較瘦弱手無縛雞之力。
這就是海馬在我們用來形容時候的意思。那麼現在對於你來說就應該學會去改變自己,一定要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只有這樣的話,大家才不會這么的去詆毀你。
⑨ 海馬的英語翻譯 海馬用英語怎麼說
seahorse英['siːhɔːs]美['siːhɔːs]
n.海馬;龍落子
例句
用作名詞 (n.)
1、The animal in the picture is a seahorse.
圖片中動物是一隻海馬。
2、There she was, like a confused seahorse, paddling madly midway between the bottom and the surface and getting nowhere.
啊,她在那兒,在水面和底部的中央四腳拚命亂刨,象只海馬,停在那兒不動。
(9)印尼語海馬怎麼說擴展閱讀:
近義詞的用法
hippocampi英[ˌhɪpə'kæmpi]美[ˌhɪpə'kæmpi]
海馬體(醫學使用)
詞彙搭配
alveus hippocampi [醫] 海馬槽, 海... fissura hippocampi 海馬裂,海馬連合的...
commissura hippocampi 海馬連合 fimbria hippocampi 海馬傘
例句
This effect could even be seen in the hippocampi of aged mice.
這種作用甚至可以在老年小鼠的海馬中看到。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cells from embryonic rat hippocampi.
胎鼠海馬神經幹細胞生物學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