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皇宮里有哪些人
包括嬪妃、宮女、醫女、官員、公主、長公主、皇子、親王、王妃、皇子妃、侍衛、郡主、太醫、御廚
2. 皇宮里有什麼人,比如皇上啊、公主啊、侍衛們分別叫什麼
皇宮裡面可不是只有皇帝一家人居住。
太和門以外,還有很多機構:內務府、欽天監、朝房、領侍衛內大臣衙門、軍機處、太醫院,等等等等。
太和門以內,是皇帝朝見大臣的地方。
三大殿後面,才是皇帝的家。住著皇帝、後、妃,貴人、太後、太妃、未成年的皇子、主。
皇帝的貼身侍衛,也是不能進太和門的。太和門以內的安全由太監負責。
任何成年皇族男子,只能朝見太後、太妃,不能見後、妃的,親兄弟也不行 。
3. 到印尼旅遊必買的有哪些 吃 穿 用 玩
1. Wayang木偶
陶器自古以來就在印度尼西亞生產。主要是陶器和stone器。後來,中國人引入了瓷器。印度尼西亞有許多陶器製造中心。其中最著名的是Kasongan,Pundong,Melikan,Klampok,Plered,Sitiwinangun,Lombok和Singkawang。各個民族都有各自的傳統,創造了有趣的民族設計混合體。直到最近,印度尼西亞製造的大多數陶器都是純色的,沒有太多裝飾。但是,隨著出口的增加,更多的裝飾性陶器開始出現。
今天,印度尼西亞的陶器包括小雕像,花瓶,盆和各種裝飾性物品。每件商品的價格在5美元到100美元之間,而真正物超所值的商品要收取更高的價格。
4. 皇宮里所有人住哪裡要求詳細 會給分
鍾粹宮
內廷東六宮之一。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咸陽宮,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鍾粹宮,隆慶五年(1571年)改鍾粹宮前殿曰興龍殿,後殿曰聖哲殿,為皇太子居處,後復稱鍾粹宮。
儲秀宮
明清後妃居住的地方,為內廷西六宮之一。位於北京故宮咸福宮之東、翊坤宮之北。建於明永樂年間,初名壽昌宮,嘉靖十四年更名儲秀宮。清順治十二年重修。儲秀宮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五間,前出廊。檐下斗栱、梁枋飾以蘇式彩畫。東西配殿為養和殿、緩福殿,均為面闊三間,硬山頂建築。後殿麗景軒面闊五間,單檐硬山頂,東、西配殿分別為鳳光室、猗蘭館。慈禧入宮後曾居住儲秀宮後殿,並在此生下同治皇帝。
養心殿
養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清初順治皇帝病逝於此地。康熙年間,這里曾經作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養心殿後,造辦處的各作坊遂逐漸遷出內廷,這里就一直作為清代皇帝的寢宮,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一直到溥儀出宮,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後居住在養心殿。
乾清宮
是明清兩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它是後三宮之首,位於乾清門內。「乾」是「天」的意思,「清」是「透徹」的意思,一是象徵透徹的天空,不渾不濁,象徵國家安定;二是象徵皇帝的所作所為象清澈的天空一樣坦盪,沒有干任何見不得人的事。
坤寧宮
是北京故宮內廷後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後面,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於火,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沿明制於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慈寧宮
位於北京故宮內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是在仁壽宮的故址上,並撤除大善殿而建成。萬曆年間因災重建。清沿明制,順治十年(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乾隆十六年(1751年)均加以修葺,將其作為皇太後居住的正宮。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興工將慈寧宮正殿由單檐改為重檐,並將後寢殿後移,始定今之形制。
漱芳齋
漱芳齋位於故宮博物院內重華宮東側,原為乾西五所之頭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清乾隆帝即位後,改乾西二所為重華宮,遂將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建戲台,作為重華宮宴集演戲之所。
景陽宮
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鍾粹宮之東、永和宮之北是東西六宮中最冷清的院落。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長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陽宮。清沿明朝舊稱,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代為嬪妃所居,明神宗皇帝的太子朱常洛的母親孝靖皇後居住近30年的冷宮。清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後改作收貯圖書之所。
重華宮
位於北京內廷西路西六宮以北,原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歷為皇子時,初居毓慶宮,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後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歷被封為「和碩寶親王」,住地賜名「樂善堂」。弘歷登基後,此處作為肇祥之地升為宮,名重華。
寶月樓
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傳說是乾隆為他的一位維吾爾族妃子香妃所建。
雍和宮
舊址原為明代內官監官房。清康熙三十二年(l693年),成為皇四子胤禛的府邸。
延禧宮
為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東二長街東側。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長壽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稱延祺宮。清代又改名為延禧宮,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兩朝均為妃嬪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嬪、成貴人曾在此居住。乾隆皇帝之孝儀純皇後曾在此居住。
翊坤宮
內廷西六宮之一,是明清兩代後妃居住的地方。建於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建成。始稱萬安宮,明嘉靖時改稱翊坤宮,清沿用明朝舊稱。
永和宮
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宮,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舊,於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繕,光緒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為妃嬪所居,清代為後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後久居此宮。其後,又有道光帝靜貴妃,咸豐帝麗貴人、斑貴人、鑫常在等先後在此居住。光緒大婚後為瑾妃居所。
求採納~~
5. 日惹王宮怎麼樣
日惹皇宮Kraton,門票12 500盾。日惹皇宮位於日惹市中心,已有近250年的歷史了。 1755年由國王哈孟庫布襖諾一世建造,它吸收了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的元素,是爪哇建築的優秀代表。皇宮內有豪華的接待大廳、宴會廳,裝飾精美的屋頂,帶有雕刻的巨大圓柱,寬敞的庭院和涼亭,精美的木雕龍。 1949年印尼獨立後,政府允許原王族一家繼續居住在宮內,還留有1000名僕人,他們仍舊穿著古代的服裝,且世代相襲,終身伺候皇室蘇丹更多的是印尼人的精神領袖,代表著民族文化、習俗的傳承。現任蘇丹是哈孟古·布沃諾十世,1989年3月即位。其父哈孟古·布沃諾九世曾是非常受人尊重的蘇丹,擔任過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副總統,皇宮內有一座專門紀念他的紀念館,展出了許多他個人的照片和物品。皇室的女性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她們能講流利的英文、荷蘭語,能寫小說、詩歌,經常接待來訪的外國客人;她們擅長舞蹈和製作蠟染織布,有自己編創的舞蹈,或有自己設計的的印染圖案,以此傳承和延續著皇室的輝煌。
6. 古代皇宮里都住著什麼人
住在皇宮里的主人有:皇帝、皇後、妃嬪、皇太子、公主。
1、皇帝
皇帝是中國帝制時期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媧皇女媧、黃帝軒轅、炎帝神農等都不是真正帝王,僅為部落首領或部落聯盟首領,其「皇」或「帝」號,為後人所追加。
2、皇後
皇後(拼音:huáng hòu)簡稱為後,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後」字原指君主,以前的夏啟就稱作夏啟後,後引申指「君主的妻妾」,這是一個位份、稱謂,而不僅僅是」皇帝後面的女人「。
3、妃嬪
妃嬪,是一種用來代指所有皇帝之妾的總括之稱,不論她們之間的地位和級別。不只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只要有過後宮制度的國家之君主,他們所有的妾都可以廣泛的被稱做嬪御,這樣的代稱之詞比較常使用在東方國家。
4、公主
公主並不等同於皇女,而是作為封號與男性皇族的王爵相對應,未出嫁即早夭的皇女在大多數朝代不會被授予公主稱號。反之也有皇帝養女,和親王女、宗女會被授予公主身份。公主下嫁稱適,迎娶公主則稱尚。
5、皇太子
封建社會的太子,其地位僅次於皇帝,並擁有類似於朝廷的東宮。至於金元小說中的「四太子金兀術(僅為皇子)」,是錯用,歷史上沒有此種稱謂。
7. 住宮殿是什麼人
聽說是地球人,不過這都是幾百年以前的傳說。我們應該相信科學,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准。
8. 皇城內出了皇家人員外,還居住些什麼人朝廷重要官員可以居住在裡面嗎
還有太監和宮女……
好吧,簡單地說,重要官員不能住在皇城內。以故宮為例,內城是皇室成員居住的地方,外殿是上朝和舉行儀式的地方。官員上朝時從自己家裡來,來的早的,在大殿旁邊的小隔間里可以休息,後來小隔間演變成軍機處。但到了晚上,還是得回家,此時太監會以此鳴鑼,通知你回家去了,然後關上宮門。半夜有急事,也是臨時去家裡叫人。
9. 世界上最寒酸的皇宮在哪裡長什麼樣子
世界上最寒酸的皇宮位於巴厘島烏布市中心,叫烏布皇宮。這座皇宮始建於16世紀,共有60間房,逛完一圈大概10分鍾,整座宮殿還算氣派,屋頂全部是黑色的雕塑。
10. 就在馬路旁邊,東南亞「最寒酸」的皇宮叫什麼
那麼,你有沒有來過印尼的巴厘島旅遊?你在巴厘島旅遊時,去過“烏布皇宮”嗎?你覺得“烏布皇宮”是不是沒有想像中那麼金碧輝煌?你覺得“烏布皇宮”算是東南亞“最寒酸”的皇宮嗎?如果以後有機會的話,你還想不想到巴厘島來旅遊?歡迎留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