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在哪裡發展的

印度在哪裡發展的

發布時間:2022-01-15 14:18:32

Ⅰ 中國和印度在發展,

人們把中印兩國發展比作龜兔賽跑,這種比賽誰也贏不了誰。雖然在陸地上兔子會比烏龜跑得快,到了水裡,烏龜會一往直前,兔子就會淹死。他說最好兩國互相幫帶,陸地上兔子背著烏龜跑,水裡烏龜背著兔子游水前進。我認為這一比喻很生動有趣,喻意也深。
印裔精英的兩大貢獻
中國發展受到快速道上駛車前進的旋律支配,已經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這是三大動力在起作用:一、全國上下致富心切;二、農民翻身後急於想從毛蟲變成蝴蝶;三、共產黨政府以高速發展來應付四面八方的挑戰,兼有地方黨政要員用發展成績鋪平個人事業高升雲梯的動力。
印度在這三方面都相對欠缺。但印度從殖民時代開始就有了一批腦子里充滿西方文化、英文水平不亞於英美知識精英的中產階級,當今這批人在美國有兩大傑出表現,一是入籍者使得美籍印裔變成美國所有種族群體中人均收入最高者(素以致富著稱的美籍猶太人退居二位),二是已入籍與未入籍的印度人在美國信息技術革命中作出突出貢獻受到國會表揚。現在他們回轉頭來致力於祖國的發展,使得印度發展如虎添翼。

Ⅱ 印度的發展史可以談談嗎

全稱印度共和國。1947年以前,印度的歷史疆域包括現在的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和孟加拉人民共和國。1947年以後的歷史疆域只包括印度共和國現有的領土。中國史籍《史記·大宛列傳》稱印度為「身毒」;《後漢書·西域列傳》等稱其為「天竺」;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始稱「印度」。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同中國、緬甸、孟加拉國、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坦等國接壤;東南瀕孟加拉灣、西南臨阿拉伯海。西南隔阿拉伯海與馬爾地夫相望,東南隔保克海峽同斯里蘭卡相對。國土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近8億(1985)。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人、泰盧固人、孟加拉人、馬拉特人、泰米爾人、古吉拉特人、坎拿達人、馬拉亞拉姆人、奧里亞人、旁遮普人。此外,還有幾十個少數民族。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其他宗教為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印地語、英語同為官方語言。首都新德里。
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經歷了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石並用時代、印度河文化和恆河文化時代。
印度的舊石器時代從喜馬拉雅冰期序列的第二冰期起,分早、中、晚3期。這一時代居民的生活以狩獵和採集為主,可能已開始馴養家畜,種植大麥。
印度新石器時代約為公元前第 6千紀至前第 4千紀。這一時期的工具有石葉石器、研磨石器和骨器。其中以石葉石器為主。另外,約在公元前第5千紀中期開始出現陶器。器形多為盆、碗和罐。外表有簡單的彩色圖紋。新石器時期的居民從事畜牧、農業和狩獵,飼養牛、綿羊、山羊,種植大麥、小麥和棗樹。
介於新石器時代文化和哈拉帕文化時代之間有一個金石並用時代的文化。其年代約為公元前第4千紀中葉至前第 3千紀中葉。主要分布於恆河和賈穆納河之間地區、旁遮普、拉賈斯坦北部和古吉拉特。工具以石葉石器、研磨石器和骨器為主。但紅銅器經常出現,器形有斧、鑿、錘、匕首、鐲環、別針、銅條等,只是數量不多。陶器以輪制為主,有雙色和多色彩陶。金石並用時期的經濟以畜牧和農業為基礎,飼養牛、綿羊、山羊,種植大麥、小麥、豆類、葡萄。 史前期最重要的文化為印度河流域文化(亦稱哈拉帕文化)和恆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銅時代的文化,存在於公元前2350~前1750年間。成熟於公元前2200 ~前2000年,最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消逝於公元前1750年左右。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賈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遺留。(見印度河流域文明)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 1000~前600年(見吠陀經)。
前吠陀時期主要地區在旁遮普、北方邦西部邊緣;後吠陀時期主要地區在恆河上游平原、北方邦西部、拉賈斯坦。前期經濟以畜牧為主,無貿易,無城市;後期以農業為主,畜牧為次,鐵器已普遍使用。前期經典常常提到部落,從未提到部落地區,王位似已世襲,但無專制權;後期出現區域王國跡象。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屬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貢奉屬於自願性質。前期宗教為自然力的人格化,祭祀尚無禮儀程式;後期宗教中梵天為最高神□,動物神居重要地位,在祭祀中大量殺牲,婆羅門創造祭祀程式。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印度古代文化因時期和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繁榮於公元前6~前2世紀北印度文化稱為佛陀時期文化和孔雀王朝時期文化。在公元前及公元初,地跨南北之間的文化為薩塔瓦塔納王朝時期文化。繁榮於公元4~7 世紀的北印度為笈多王朝時期文化及戒日王朝時期文化。南印度古代文化起始於公元前,極南地區國家則較晚。
佛陀時期(公元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公元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印度古代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在這個時期定型。恆河中游平原(今北方邦東部和比哈爾)生產的豐富糧食供應大型國家的財政需要。據佛教文獻記載,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薩羅、跋□、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孔雀王朝時期(公元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娑羅。傳至難陀王時國力富強,有步兵20萬,騎兵6萬,戰象6千。亞歷山大大帝遠征軍進入旁遮普,望而卻步。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孔雀王朝的王權標志著在大國內君主製取代了共和制。孔雀王朝的國王權力標志著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斗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孔雀王朝的社會為奴隸社會。其特點是奴隸制不發達,以家內奴隸為主,在生產勞動中沒有大量使用奴隸。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 外族入侵時期(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大夏希臘人在公元前2世紀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貴霜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在丘就卻建國後,國勢日強,侵入印度,滅大夏在印度的殘部。在閻膏珍、迦膩色伽統治時期,繼續入侵印度,從印度西部到恆河流域中部均歸入貴霜帝國的版圖。在迦膩色伽的支持與庇護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緬甸等地。
薩塔瓦哈納時期(公元前100~公元200) 薩塔瓦哈納王國 300年的歷史使德干文化與北方文化互相結合。那裡的國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羅門,並且對部落地區實行軍事統治。
笈多王朝時期(320~540) 笈多王朝崛起於貴霜廢墟。奠基於275年。4世紀初,其根據地在恆河中游平原(今北方邦和比哈爾),統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約120年。其軍事力量依靠騎兵。資源依靠印度中部和比哈爾南部的鐵礦。對外貿易依靠北印度的絲綢。歸順笈多的小王國中,小部分由笈多國王派遣官員直接治理,大部分由當地酋長間接治理。因此笈多官員少於孔雀王朝,行政機構也比較簡單。官員俸祿一部分是現金,另一部分是授地。村鎮政權較過去重要。王權縮小,官職已經世襲。外貿不斷萎縮。種姓種類和不可接觸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廟里日益普遍。當時文化燦爛,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劇本和較早的《往世書》均在笈多王朝時編成, 此外還編纂了一些法書。在藝術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畫豐富多彩,代表這個時期藝術的成就。(見彩圖阿旃陀石窟) 古代印度(公元前3世紀-公元6世紀)
戒日王時期(606~647) 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後的一個著名皇帝。當時,外貿蕭條,貨幣短缺。政體沿襲笈多,但更加分散。都城從華氏城遷曲女城,即從一外貿城市遷至一軍政要地。戒日王死後,北印度表面統一的局面又告結束(見戒日王朝)。
古代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幾個藩屬,每個藩屬都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系統和收稅機關。因此,每個國家、每個藩屬都不斷為擴大財源而發動戰爭。南印度社會發展較晚,考維里(科弗里)河三角洲的犁耕農業和國家的形成都是在公元前2世紀開始的。最南部分國家的歷史則從1世紀開始。古代南印度分為兩個歷史時期:第一時期是從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時期是從300~750年。由於政治上四分五裂,第二時期的國家比第一時期增多,商業城市和貨幣經濟都越發衰敗。各國都實行授地制。

Ⅲ 印度國家在哪裡 在地圖的哪個位置

印度位於南亞,中國的南部。

如圖,印度正好位於地圖的中心區域,亞洲南部的南亞地區,中國的下邊。

拓展資料: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ofIndia),簡稱印度。

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0%。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

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行佛教,並向外傳播。

約前188年,孔雀帝國滅亡後群雄割據、外族入侵,印度教、伊斯蘭教興起。

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

同年8月15日成立印度自治領。

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共和國,同時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

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

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參考資料:
印度網路

Ⅳ 印度的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

Ⅳ 印度大小城市的發展

印度城市的消費水平還是挺高的,和中國比的話印度就是農村太貧窮了。除幾個大城市外,印度中小城市居民的消費觀念正在改變,消費能力正在增強,吸引了很多外商投資。印度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有近40個,城市中新增設的許多大型商場正迎合了快速增長的消費人群的需求。「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中小城鎮的居民和大城市裡的人們一樣,都在尋求某種滿足感。」全球時裝和零售顧問公司KSATechnopak的顧問VatsalaMisra稱。 如今像阿迪達斯、諾基亞這樣的國際品牌都已開始在印度的中小城市尋求商機。印度城市消費水平的強勁是因為印度獨特的發展模式,也算是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策略。 印度走的是一條擴大內需和鼓勵發展高科技產業的道路。它並沒有過多的依靠外國投資,依靠本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出口廉價商品,只是單純的依靠擴大內需來增加本國國民收入,所以使得印度不過於依賴國際市場,增強本國經濟抗擊外部風險沖擊的能力。印度規范嚴謹的教育模式為印度高新技術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印度非常重視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擴充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加大科技研究的力度印度實行精英教育制度,為高新技術產業做足了人才儲備。由於歷史原因,印度把英語作為官方語音。印度發達的高等教育和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優勢,為軟體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對軟體業的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印度在其崛起的過程中,形成了這種有別於其它東亞國家的獨特的發展模式,它依賴國內市場而非出口,它依賴服務業而非製造業。印度的經濟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勞動力被排除在了現代經濟之外,大量農村勞動力被閑置,製造業發展不足等等--------------------------印度房價:不用多想,在印度,房價之高已經達到令人瞠目的地步。各個中心城市的房價每年都在急速攀升。印度最大的商業城市孟買中心區,平均房價在2008年就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6.2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貧富兩極分化,城市基礎設施跟不上也導致建房成本奇高。城市周圍的棚戶區可以說明問題--------------------------印度股市概況(資料不怎麼新)印度全國共有23個股票交易體系,最主要的是孟買股票交易所(Bombay Stock Exchange,英文縮寫BSE)和印度國家股票交易所(National Stock Exchange,英文縮寫NSE)。國家證券交易所在2005年的交易量,僅次於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孟買股票交易所作為印度的第二大市場,2005年的成交量在全球排名第五位。世界各國提到的「印度股市」,實際上指的是孟買股票交易所,該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數幾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詞。
1995年,孟買股票交易所實現了全部股票交易在線進行、電腦操作。目前,有6288家公司在孟買股票交易所上市,孟買股票交易所堪稱印度資本市場的門戶。

Ⅵ 印度的第三大城市,那裡的人是如何生活的

印度第三大城市,當地人的生活是怎樣的?網友表示:最多忍三天!

旅遊的過程中能見到許許多多不一樣的國家和城市,感到異國風情的同時,又能體會到當地的生活習慣。而最受遊客們歡迎的國家大多數都是,有著奇特而有趣的文化習俗或者生活習慣等等。這些具有鮮明“特點”的國家是遊客們最喜歡去旅遊的。

其實這里也有旅遊的好處,去見識更多不一樣的環境,才能顯示出現在的中國是多麼好,多麼強大。接觸到一些可能不是很美好的東西,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

印度哪裡的中國人最多,還有印度哪裡適合發展。

印度親美,鄙視漢人

Ⅷ 印度是怎樣發展的

印度的發展是一種產業結構的畸形發展,沒有工業現代化,特別是重工業的現代化發展,特別是對於人口大國是談不上會強大的。首先在沒有大型農業機器裝備的條件下就無法提高農業商品生產效率,糧食等農副產品供應不充足,那麼多人吃什麼?也即農業基礎不牢。

第三產業的發展必須得在第二產業工業的發展已不在話下的情況下,由於工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排擠勞動力而引發的第三產業發達和人數增加,才是符合產業發展不斷升級規律的正常發展。但對於象新加坡那樣的小國和台灣、香港等的小地方來說,通過發展某一產業或行業是可以的,但對於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大國,這樣的的產業結構就是不合理的。

當然,對於印度那種的私有制占絕對統治地位的國家,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各個資本家的私有資本必竟是有限的,很難辦大事,又沒有國有大企業來做基礎設施那樣的賠本買賣,資本市場又不發達,國家產業政策指導的力度又軟弱無力,資本家又不服天朝管地各行其事地只能辦小事,因此,其只能從做小買賣的第三產業開始積累。

而中國如果沒有毛時代的集中大錢辦大事的發展重工業,並對農業、輕工業等的現代化機器裝備全面武裝所引發的跨越式發展,現在中國的發展程度不會比印度強多少。

Ⅸ 求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2.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3.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2.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3.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4.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2.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3.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2.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

Ⅹ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什麼

1、印度優先發展服務業的原因一個國家的經濟構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農業,包括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就是工業,主要是製造業;最後一個是第三產業,主要是服務業。在工業革命以前都是農業為主的,工業革命後才開始有工業和製造業,而歷史上的大國幾乎都是工業強國,荷蘭和西班牙除外,算是貿易立國的,這是算是服務業,優先發展工業

一方面可以迅速提升國家經濟實力,另一方面工業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解決農業人口的轉換問題,隨後就會迎來城鎮化,城鎮化的提升帶來的是服務業的需求,這是之前很多國家走過的老路,在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國內的消費能力較低,無法自行消化工業生產能力,只能出口給其他的國家,利用出口的優勢來發展過來的工業/製造業,中國走的是這樣的策略,但是印度不是。

而印度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從1991年開始「改革開放」後實施市場經濟的政策,但是在經濟的發展策略上是優先發展服務產業的,製造業發展一直比較緩慢,其中個中原因有多種,印度是一個民主制度的國家,土地私有化,政府之間是聯邦的體制,要發展製造業就需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但是因為中央協調的能力較弱,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統一協調能力,導致基礎建設停滯不前。沒有基礎建設,製造業就難有大的發展。

還因為宗教信仰,比如種姓制度,導致人口的流動有很大的困難,這是就業的一個基礎,製造業的發展需要人力資源是自由的,也就是就業市場是自由交換的。土地的私有化也為工業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力,因為合約談判的成本太高,政府很難做統一的徵收和規劃,私人之間的談判成本太高,盡管現在印度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但是進展依然緩慢。

2、印度的農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比重印度的農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和中國的農業佔GDP的比重曾經是同樣的水平,在1990年之前,總體而言印度的農業比重還在中國之上,印度最高的時候曾經達到了42.8%的比重,這是完完全全的農業國家了。不過整體來看,農業所佔的比重是逐漸降低的,到2018年印度的這個比重已經降到了14.46%,比1967年的高點下降了28個百分點,這個降幅是非常巨大的。

而印度2018年的製造業增加值只有40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的十分之一,雖然在全球排名第六位,但是絕對值還是非常低,大概是相當於中國20年前的水平。印度單靠服務業的發展是無法解決貧困問題的,發展製造業是唯一的出路。

閱讀全文

與印度在哪裡發展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弘騰賽鴿中心在哪個地方 瀏覽:182
英國現代四間豪華套房多少錢 瀏覽:849
方舟怎麼切換義大利服 瀏覽:877
越南媳婦嫁到中國怎麼離婚 瀏覽:642
越南語改天吃飯怎麼寫 瀏覽:665
中國千嬌百媚在哪裡 瀏覽:328
留學英國至少多少天 瀏覽:530
越南十萬左右買什麼車好 瀏覽:523
在英國兩周要多少錢 瀏覽:803
雲義大利語怎麼讀 瀏覽:139
英國預科班要讀多久 瀏覽:859
中國多少個王朝 瀏覽:436
印尼大海嘯新加坡為什麼沒事 瀏覽:827
中國戰伊朗平局賠率多少 瀏覽:954
越南婚介公司有哪些 瀏覽:606
越南在東北有多少個縣 瀏覽:741
中國人壽鑫福一生利息多少 瀏覽:957
英國護衛艦還有多少 瀏覽:601
義大利有什麼紡織公司 瀏覽:322
湄公河在中國哪裡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