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有哪些區

印度有哪些區

發布時間:2022-01-15 13:27:43

㈠ 印度的沿海地區都有哪些分布在印度的哪些城市具體的告知一下!

印度沿海都是高原和山,平原面積狹小,反而是北部山麓因為季風和沖積平原形成了適合人居住發展農業的地理環境。

孟買。 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國最大海港。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在孟買島上,距海岸16公里,有橋梁與堤道相連。

加爾各答(英語:Kolkata,舊名Calcutt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於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地區,胡格利河(恆河一條支流)的東岸。

金奈(泰米爾語:''Chennai'' )以前稱為馬德拉斯(英文 ''Madras''),南印度東岸的一座城市。它坐落於孟加拉灣的岸邊,是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

㈡ 印度在哪個時區

印度位於東5.5區,與北京時間(東8區)差2.5個小時。
印度標准時間 (Indian Standard Time - IST)是在印度全國使用的標准時間,即UTC+5:30。
印度的標准時間以通過安拉阿巴德(北方邦城市)東邊的東經82.5度做為基準,與格林威治標准時間相差剛好5時30分。

㈢ 印度著名的城市有哪些

1、孟買

是印度西部濱海城市,印度第一大港口,棉紡織業中心,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大區是印度整個國家人口第二密集的地區,孟買也是印度最富裕的城市,這里的百萬富翁和千萬富翁冠絕印度所有城市,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港口城市。

㈣ 印度有哪些大城市

印度的大城市有:

孟買 、德里 、班加羅爾 、加爾各答 、金奈、海得拉巴、艾哈邁達巴德、浦那、蘇拉特、坎普爾、巴特那、印多爾、塔納等。

1、孟買,孟買是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國最大海港。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孟買人口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鄰近郊區的孟買大都會區人口約為2500萬,世界排名第六位。年平均人口增長率達到2.2%。

(4)印度有哪些區擴展閱讀: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領土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1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誕生了印度河文明(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境內)。前1500年左右,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並確立種姓制度,吠陀教開始發展為婆羅門教。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葯出口國,僑匯世界第一。印度是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較為尖銳。

㈤ 印度三大地形區

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為主印度的國土形狀猶如一個倒置的三角形,全國大致可分為北部喜馬拉雅高山區,中部恆河平原區,南部德干高原區,西部塔爾沙漠區及東,西海域島嶼區五大部分。
印度的河流,以恆河、布拉馬普德拉河與印度河為最大。

恆河為印度的第一大河,它有聖河之稱,全長3000公里。它的上源出於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山水南注,形成無數支流。恆河與布拉馬普德拉河在下游相匯,構成一個三角洲。恆河流域是印度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在它的養育下,成長了無數商業名城和宗教聖地。

布拉馬普德拉河的上游,是我國西藏的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位於喜馬拉雅山的北麓,繞過喜馬拉雅山而流入印度,水勢洶涌,航行不便。

印度河雖然也是源遠流長,但所經過的地方多為乾燥區域,且中間有一部分是沙漠地帶,因此支流很少,而且河水含沙量較大,猶如從前我國的黃河,易淤易決。

據有關學者研究,南部德干高原,在古代原是一個陸塊,後來被無數斷層分割為很多彼此隔絕的陸塊,猶如我國的西北地形。高原由西向東傾斜,這一地區的大部分河流最後都注入東部孟加拉灣。河流大多為自然河流,雨水為其天然水源,雨季來臨,雨量增多,河流泛濫成災,而在乾旱季節,則河水於涸,缺乏灌溉和航運的便利。

㈥ 印度有哪些城市

印度的城市有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金奈,班加羅爾,海得拉巴,昌迪加爾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城市:

1、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

2、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加爾各答位於印度東部的恆河三角洲,北緯22度33分,東經88度20分,海拔高度介於1.5到9米之間。

3、金奈

金奈以前稱為馬德拉斯,南印度東岸的一座城市。它坐落於孟加拉灣的岸邊,是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世界100大都市地區之一。

4、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

5、昌迪加爾

昌迪加爾是印度第七大城市,也是印度主要的工業和製造業中心。昌迪加爾是從平地興建起來的新城市。昌迪加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乾旱的平原上,市區多法國式建築,劃為30個長方格形,行政區位於北部,西為大學區,東為工業區,市中心有綠色地帶與空曠處和寬狹不同的道路系統。

㈦ 印度有哪些城市

孟買,印度西部濱海城市,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面積603平方公里,人口2104萬,孟買是重要的貿易中心和港口城市。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孟買人口達到2100萬,是印度人口第二多的城市(僅次於人口2500萬的印度首都新德里) 。

2、德里

印度首都德里分為舊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根據聯合國2014年發布的《世界城市化前景報告》,德里人口達到2500萬,位居世界第二,超過人口2100萬的孟買成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所在地,城區又可分歷史悠久的舊城區及新規劃的新城區。

3、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人口約8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矽谷」。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

4、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英語:Kolkata / 舊名:Calcutta)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它位於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地區, 胡格利河(恆河一條支流)的東岸。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德里)。

5、海得拉巴

海得拉巴是印度第六大城市,安得拉邦的首府,位於印度中部。以其富饒的歷史和建築、清真教寺、廟宇而著名。它擁有豐富的藝術、手工藝和舞蹈的文化遺傳。

6、巴特那

巴特那是印度的宗教聖地,位於比哈爾邦東部恆河南岸。城市已有2500年的歷史,曾為公元前3世紀孔雀王朝阿育王的首府,佛經里記載,稱為「華氏城」。比哈爾曾經是一個經濟和宗教方面都很繁榮的邦,被稱為聖人之邦。有著名的宗教聖地——加雅、哈爾曼地爾寺、天花女神廟等。

㈧ 印度的鄰國有哪些

1、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1949年(己丑年)10月1日成立 ,以五星紅旗為國旗 ,《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 ,國徽內容包括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稻穗 ,首都北京 ,省級行政區劃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漢族占總人口的91.51%

5、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烏爾都語: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簡稱「巴基斯坦」(Pakistan),意為「聖潔的土地」、「清真之國」。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多民族伊斯蘭國家。國語為烏爾都語。

巴基斯坦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部,南瀕阿拉伯海,東接印度,東北鄰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北與阿富汗交界,西鄰伊朗。海岸線長980公里。南部屬熱帶氣候,其餘屬亞熱帶氣候。首都伊斯蘭堡,前首都卡拉奇是最大城市。

㈨ 印度有幾個州或區組成各個區的區號是多少

印度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28個邦(Pradesh)和7個中央直轄區(union territory▲)——請參見表下說明。邦下設縣,中央直轄區下設立區。 請使用時自己注意,印度的縣級地方政府的數量可能有個別增加。(by keating)
邦和中央直轄區名 COK 種族分布 Cp2001 面積(km²) 首府 縣區數
查謨和克什米爾* Jammu & Kashmīr 01 克什米爾族/伊斯蘭教 10,069,917 101,387 斯利那加 Srinagar 14
旁遮普 Punjub 02 旁遮普族/錫克教 24,289,296 50,362 昌迪加爾 Chandigarh 17
昌迪加爾 Chandīgarh▲ 03 印度斯坦族 900,914 114 昌迪加爾 Chandigarh 1
喜馬偕爾邦 Himāchal Pradesh 04 印度斯坦族 6,077,248 55,673 西姆拉 Simla 12
北安查爾 Uttaranchal 05 印度斯坦族 8,479,562 51,125 德拉敦 Dehra Dun 13
哈里亞納 Haryāna 06 印度斯坦族 21,082,989 44,212 昌迪加爾 Chandigarh 19
德里 Delhi▲ 07 印度斯坦族 13,782,976 1,483 德里 Delhi 1
拉賈斯坦 Rājasthān 08 印度斯坦族 56,473,122 342,239 齋浦爾 Jaipur 32
北方邦 Uttar Pradesh 09 印度斯坦族 166,052,859 243,286 勒克瑙 Lucknow 70
中央邦 Madhya Pradesh 23 印度斯坦族 60,385,118 308,252 博帕爾 Bhopal 45
查蒂斯加爾 Chhatisgarh 22 印度斯坦族 20,795,956 135,194 賴布爾 Raipur 16
比哈爾 Bihār 10 印度斯坦族 82,878,796 99,200 巴特那 Patna 37
賈坎德 Jharkhand 20 印度斯坦族 26,909,428 74,677 蘭契 Ranchi 18
錫金 Sikkim 11 尼泊爾族/喇嘛教 540,493 7,096 甘托克 Gangtok 4
阿魯那恰爾邦* Arunāchal Pradesh 12 珞巴族等 1,091,117 83,743 伊塔那噶 Itanagar 13
那加蘭 Nāgāland 13 那加族 1,988,636 16,579 科希馬 Kohima 8
曼尼普爾 Manipur 14 曼尼普爾族 2,388,634 22,327 因帕爾 Imphal 9
米佐拉姆 Mizorām 15 米佐族/基督教 891,058 21,081 艾藻爾 Aizawl 8
特里普拉 Tripura 16 孟加拉族移民 3,191,168 10,486 阿加爾塔拉 Agartala 4
梅加拉亞 Meghālaya 17 伽羅族、卡西族 2,306,069 22,429 西隆 Shillong 7
阿薩姆 Assam 18 阿薩姆族 26,638,407 78,438 迪斯布爾 Dispur 23
西孟加拉邦 West Bengal 19 孟加拉族 80,221,171 88,752 加爾各答 Kolkata 18
奧里薩 Orissa 21 奧里薩族 36,706,920 155,707 布巴內斯瓦爾 Bhubaneswar 30
古吉拉特 Gujarāt 24 古吉拉特族 50,596,992 196,024 甘地訥格爾 Gandhinagar 25
達曼和第烏 Damān & Diu▲ 25 古吉拉特族 158,059 112 達曼 Daman 2
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
Dādra & Nagar Haveli▲ 26 古吉拉特族 220,451 491 錫爾瓦薩 Silvassa 1
馬哈拉施特拉 Mahārāshtra 27 馬拉地族 96,752,247 307,690 孟買 Mum 35
果阿 Goa 28 馬拉地族/天主教 1,343,998 3,702 帕那吉 Panaji 2
安得拉邦 Andhra Pradesh 29 泰盧固族 75,727,541 275,068 海得拉巴 Hyderabad 23
卡納塔克 Karnātaka 30 坎拿達族 52,733,958 191,791 班加羅爾 Bangalore 27
拉克沙群島 Lakshadweep▲ 31 馬拉雅拉姆族 60,595 32 卡瓦拉蒂 Kavaratti 1
喀拉拉 Kerala 32 馬拉雅拉姆族 31,838,619 38,863 特里凡得琅 Thiruvananthapuram 14
泰米爾納德 Tamil Nā 33 泰米爾族 62,110,839 130,058 金奈 Chennai 30
本地治里 Pondicherry▲ 34 泰米爾族 973,829 492 本地治里 Pondicherry 4
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 ▲
Andaman & Nicobar Islands 35 諸原始南島民族 356,265 8,249 布萊爾港 Port Blair 2
印度 India 1,027,015,247 3,165,596 新德里 New Delhi 585

* 請使用時注意:
上表中的面積數據為印度實際控制區域的面積。印度方面宣布其領土面積為3,287,263平方公里,這包括我、巴、印三方爭議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全部,以及我、印爭議的「阿魯那恰爾邦」大部(即門隅、洛隅和下察隅等地區 )。
以我國所持「東側我國讓,西側印度讓」的主張,估計未來邊界確定後的結果。西側,印度可能會放棄對克什米爾我屬部分(即阿克賽欽地區)的主權要求,也即保持上表中「查謨和克什米爾 邦」面積數據,而不是現在印度宣稱的222,236平方公里(這是克什米爾地區總面積,包括印、巴、我三方控制區域)。東側,可能在印度向我方轉讓靠近不丹的村鎮(如達旺)後,我方放棄對其他地方的主權要求。若不然,耗著吧。

歷史沿革:
1950-01-01: Cooch比哈爾邦並入西孟加拉省
1950-01-24: 聯合省更名為北方省
1950-01-26: 憲法生效,印度行政區被分為9個A類省,8個B類省,10個C類省和2個D類直轄區;
東旁遮普省更名為旁遮普省(印);大拉賈斯坦直轄區改為拉賈斯坦省
1950-05-02: Chandernagore 由法國屬地改歸印度
1950-12-05: 錫金成了印度的保護國
1951: 阿薩姆省的德旺吉里周圍地區通過協議歸不丹
1953-10-07: 旁遮普省的首府遷至新城市昌迪加爾
1953-10-01: 安得拉省設立,從馬德拉斯省分離,定為A類省,安得拉邦使用泰盧固語。
1954: 比拉斯普爾省並入喜馬偕爾省
1954-10-02: Chandernagore並入西孟加拉省
1956: 海得拉巴省首府從Kurnool遷往海得拉巴
1956-05-28: 法國割讓本地治里給印度,成為中央直轄區
1956-09-01: 特里普拉省的地位改為直轄區
1956-11-01: 地方重組法案生效,廢除了ABC三類省的區別。根據語言和文化等因素,舊27省重組為14邦和若干中央直轄區。
1957-12-01: 那加丘陵-Tuensang中央直轄區從阿薩姆邦分離
1960-05-01: 孟買邦劃分為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又有資料顯示說1964年)。
1961-08-11: 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並入印度並設立中央直轄區。它是原葡萄牙殖民地,1954年7月獨立。
1961-12-19: 葡屬印度並入印度形成果阿-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
1963-12-01: 那加丘陵-Tuensang 中央直轄地區更為那加蘭邦(又有資料說1962年單獨設立那加蘭邦)
1966-11-01: 旁遮普邦分為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和昌迪加爾中央直轄區。部分區域並入喜馬偕爾邦。昌迪加爾以前是該邦的首府,分裂後兩邦的首府都在昌迪加爾。旁遮普邦錫克教徒眾,哈里亞納邦印度教徒眾。
1968-08: 馬德拉斯邦更名為泰米爾納德邦。
1970: 古吉拉特邦首府從艾哈邁達巴德遷往甘地訥加爾。
1971-01-25: 喜馬偕爾邦中央直轄區改為喜馬偕爾邦。
1972-01-21: 阿薩姆邦析設阿魯那恰爾邦中央直轄區(1954設東北邊境事務局,我國宣布主權)、梅加拉亞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
阿薩姆邦首府從西隆遷往迪斯布爾,西隆為梅加拉亞邦首府。
曼尼普爾中央直轄區和特里普拉中央直轄區分別改為同名邦。(一說特里普拉邦1969年設立)
1972-12-17: 在印巴西姆拉談判和進行了大規模的勘定之後,雙方一致同意把"停火線"改名為"控制線"。
1973-11-01: 邁索爾邦改為卡納塔克邦。
拉克戴弗-米尼科伊-阿明迪維群島中央直轄區更名為拉克沙中央直轄區。
1975-04-26: 強並錫金保護國為錫金邦。
1985-07-24: 通過旁遮普協定,昌迪加爾中央直轄區將最終並入旁遮普邦。但至今沒有實施,尚在爭論中。
1986-07: 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改為米佐拉姆邦。
1987-02-20: 「阿魯那恰爾邦中央直轄區」改為「阿魯那恰爾邦」(其中大部分為我國宣布主權的門隅,珞隅,下察隅地區)。
1987-05-30: 果阿-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分為果阿邦和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

1996: 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馬德拉斯更名為金奈;
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的拼寫由Bombay改為Mum(可能系語種變化)。
在此之前,喜馬偕爾邦首府西姆拉和咯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的拼寫也已經變更。
1999-07-20: 西孟加拉邦議會決定將邦名更為孟加拉邦,但這只有經印度議會同意才能實施。
2000-11-01: 查蒂斯加爾邦新設,由中央邦東部的的16個縣組成。
2000-11-09: 北安查爾邦新設,由北方邦13個縣組成。
2000-11-15: 賈坎德邦新設,由比哈爾邦南部18縣組成。
2001-01-01: 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拼寫由 Calcutta 改為 Kolkata(懷疑也是語種變化)
(by keating)

主要城市:印度100萬以上人口城市如下表。CC普查城市人口,AC普查都市區人口,資料來源:www.citypopulation.de,按照人口序位。

Rank 城市名 所屬邦(區) CC2001 AC2001
1 孟買 Mum 馬哈拉施特拉邦 11,914,398 16,368,084
2 德里 Dilli 德里中央直轄區 9,817,439 12,791,458
3 加爾各答 Kolkata 孟加拉邦 4,580,544 13,216,546
4 班加羅爾 Bengalūru 卡納塔克邦 4,292,223 5,686,844
5 金奈 Chennai 泰米爾納德邦 4,216,268 6,424,624
6 艾哈邁達巴德 Ahmadābād 古吉拉特邦 3,515,361 4,519,278
7 海得拉巴 Haidarābād 安得拉邦 3,449,878 5,533,640
8 浦那 Pune 馬哈拉施特拉邦 2,540,069 3,755,525
9 坎普爾 Kānpur 北方邦 2,532,138 2,690,486
10 蘇拉特 Sūrat 古吉拉特邦 2,433,787 2,811,466
11 齋浦爾 Jaipur 拉賈斯坦邦 2,324,319 2,324,319
12 勒克瑙 Lakhnau 北方邦 2,207,340 2,266,933
13 那格浦爾 Nāgpur 馬哈拉施特拉邦 2,051,320 2,122,965
14 印多爾 Indore 中央邦 1,597,441 1,639,044
15 博帕爾 Bhopāl 中央邦 1,433,875 1,454,830
16 盧迪亞納 Ludhiāna 旁遮普邦 1,395,053 1,395,053
17 巴特那 Patna 比哈爾邦 1,376,950 1,707,429
18 巴羅達 Vadodara 古吉拉特邦 1,306,035 1,492,398
19 塔那 Thāna 馬哈拉施特拉邦 1,261,517 孟買
20 阿格拉 āgra 北方邦 1,259,979 1,321,410
21 卡延 Kalyān 馬哈拉施特拉邦 1,193,266 孟買
22 瓦拉納西 Vārānasi 北方邦 1,100,748 1,211,749
23 納西克 Nāshik 馬哈拉施特拉邦 1,076,967 1,152,048
24 密魯特 Meerut 北方邦 1,074,229 1,167,399
25 費爾達巴德 Farīdābād 哈里亞納邦 1,054,981 1,054,981
26 豪拉 Hāora 孟加拉邦 1,008,704 加爾各答
27 Pimpri-Chinchwad 馬哈拉施特拉邦 1,006,417 浦那
安拉阿巴德 Allahābād 北方邦 990,298 1,049,579
阿姆利則 Amritsar 旁遮普邦 975,695 1,011,327

維沙卡帕特南 Visākhpatnam 安得拉邦 969,608 1,329,472
加茲阿巴德 Ghāziābād 北方邦 968,521 968,521
拉傑果德 Rājkot 古吉拉特邦 966,642 1,002,160
賈巴爾普爾 Jabalpur 中央邦 951,469 1,117,200
哥印拜陀 Coimbatore 泰米爾納德邦 923,085 1,446,034
馬杜賴 Marai 泰米爾納德邦 922,913 1,194,665
斯利那加 Srīnagar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 894,940 971,357
維傑亞瓦達 Vijayawāda 安得拉邦 825,436 1,011,152

由於印度的城市數量多人口龐大,在各邦的分頁面中,我們列出2001年普查時人口滿10萬的城市。

㈩ 介紹一下印度的行政區劃

印度

行政區劃:全國分為28個邦(Pradesh)和7個中央直轄區(union territory▲)——請參見表下說明。邦下設縣,中央直轄區下設立區。 請使用時自己注意,印度的縣級地方政府的數量可能有個別增加。(by keating)
邦和中央直轄區名 COK 種族分布 Cp2001 面積(km�0�5) 首府 縣區數
查謨和克什米爾* Jammu & Kashmīr 01 克什米爾族/伊斯蘭教 10,069,917 101,387 斯利那加 Srinagar 14
旁遮普 Punjub 02 旁遮普族/錫克教 24,289,296 50,362 昌迪加爾 Chandigarh 17
昌迪加爾 Chandīgarh▲ 03 印度斯坦族 900,914 114 昌迪加爾 Chandigarh 1
喜馬偕爾邦 Himāchal Pradesh 04 印度斯坦族 6,077,248 55,673 西姆拉 Simla 12
北安查爾 Uttaranchal 05 印度斯坦族 8,479,562 51,125 德拉敦 Dehra Dun 13
哈里亞納 Haryāna 06 印度斯坦族 21,082,989 44,212 昌迪加爾 Chandigarh 19
德里 Delhi▲ 07 印度斯坦族 13,782,976 1,483 德里 Delhi 1
拉賈斯坦 Rājasthān 08 印度斯坦族 56,473,122 342,239 齋浦爾 Jaipur 32
北方邦 Uttar Pradesh 09 印度斯坦族 166,052,859 243,286 勒克瑙 Lucknow 70
中央邦 Madhya Pradesh 23 印度斯坦族 60,385,118 308,252 博帕爾 Bhopal 45
查蒂斯加爾 Chhatisgarh 22 印度斯坦族 20,795,956 135,194 賴布爾 Raipur 16
比哈爾 Bihār 10 印度斯坦族 82,878,796 99,200 巴特那 Patna 37
賈坎德 Jharkhand 20 印度斯坦族 26,909,428 74,677 蘭契 Ranchi 18
錫金 Sikkim 11 尼泊爾族/喇嘛教 540,493 7,096 甘托克 Gangtok 4
阿魯那恰爾邦* Arunāchal Pradesh 12 珞巴族等 1,091,117 83,743 伊塔那噶 Itanagar 13
那加蘭 Nāgāland 13 那加族 1,988,636 16,579 科希馬 Kohima 8
曼尼普爾 Manipur 14 曼尼普爾族 2,388,634 22,327 因帕爾 Imphal 9
米佐拉姆 Mizorām 15 米佐族/基督教 891,058 21,081 艾藻爾 Aizawl 8
特里普拉 Tripura 16 孟加拉族移民 3,191,168 10,486 阿加爾塔拉 Agartala 4
梅加拉亞 Meghālaya 17 伽羅族、卡西族 2,306,069 22,429 西隆 Shillong 7
阿薩姆 Assam 18 阿薩姆族 26,638,407 78,438 迪斯布爾 Dispur 23
西孟加拉邦 West Bengal 19 孟加拉族 80,221,171 88,752 加爾各答 Kolkata 18
奧里薩 Orissa 21 奧里薩族 36,706,920 155,707 布巴內斯瓦爾 Bhubaneswar 30
古吉拉特 Gujarāt 24 古吉拉特族 50,596,992 196,024 甘地訥格爾 Gandhinagar 25
達曼和第烏 Damān & Diu▲ 25 古吉拉特族 158,059 112 達曼 Daman 2
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
Dādra & Nagar Haveli▲ 26 古吉拉特族 220,451 491 錫爾瓦薩 Silvassa 1
馬哈拉施特拉 Mahārāshtra 27 馬拉地族 96,752,247 307,690 孟買 Mum 35
果阿 Goa 28 馬拉地族/天主教 1,343,998 3,702 帕那吉 Panaji 2
安得拉邦 Andhra Pradesh 29 泰盧固族 75,727,541 275,068 海得拉巴 Hyderabad 23
卡納塔克 Karnātaka 30 坎拿達族 52,733,958 191,791 班加羅爾 Bangalore 27
拉克沙群島 Lakshadweep▲ 31 馬拉雅拉姆族 60,595 32 卡瓦拉蒂 Kavaratti 1
喀拉拉 Kerala 32 馬拉雅拉姆族 31,838,619 38,863 特里凡得琅 Thiruvananthapuram 14
泰米爾納德 Tamil Nā 33 泰米爾族 62,110,839 130,058 金奈 Chennai 30
本地治里 Pondicherry▲ 34 泰米爾族 973,829 492 本地治里 Pondicherry 4
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 ▲
Andaman & Nicobar Islands 35 諸原始南島民族 356,265 8,249 布萊爾港 Port Blair 2
印度 India 1,027,015,247 3,165,596 新德里 New Delhi 585

* 請使用時注意:
上表中的面積數據為印度實際控制區域的面積。印度方面宣布其領土面積為3,287,263平方公里,這包括我、巴、印三方爭議的「查謨和克什米爾」全部,以及我、印爭議的「阿魯那恰爾邦」大部(即門隅、洛隅和下察隅等地區 )。
以我國所持「東側我國讓,西側印度讓」的主張,估計未來邊界確定後的結果。西側,印度可能會放棄對克什米爾我屬部分(即阿克賽欽地區)的主權要求,也即保持上表中「查謨和克什米爾 邦」面積數據,而不是現在印度宣稱的222,236平方公里(這是克什米爾地區總面積,包括印、巴、我三方控制區域)。東側,可能在印度向我方轉讓靠近不丹的村鎮(如達旺)後,我方放棄對其他地方的主權要求。若不然,耗著吧。

歷史沿革:
1950-01-01: Cooch比哈爾邦並入西孟加拉省
1950-01-24: 聯合省更名為北方省
1950-01-26: 憲法生效,印度行政區被分為9個A類省,8個B類省,10個C類省和2個D類直轄區;
東旁遮普省更名為旁遮普省(印);大拉賈斯坦直轄區改為拉賈斯坦省
1950-05-02: Chandernagore 由法國屬地改歸印度
1950-12-05: 錫金成了印度的保護國
1951: 阿薩姆省的德旺吉里周圍地區通過協議歸不丹
1953-10-07: 旁遮普省的首府遷至新城市昌迪加爾
1953-10-01: 安得拉省設立,從馬德拉斯省分離,定為A類省,安得拉邦使用泰盧固語。
1954: 比拉斯普爾省並入喜馬偕爾省
1954-10-02: Chandernagore並入西孟加拉省
1956: 海得拉巴省首府從Kurnool遷往海得拉巴
1956-05-28: 法國割讓本地治里給印度,成為中央直轄區
1956-09-01: 特里普拉省的地位改為直轄區
1956-11-01: 地方重組法案生效,廢除了ABC三類省的區別。根據語言和文化等因素,舊27省重組為14邦和若干中央直轄區。
1957-12-01: 那加丘陵-Tuensang中央直轄區從阿薩姆邦分離
1960-05-01: 孟買邦劃分為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又有資料顯示說1964年)。
1961-08-11: 達德拉和納加爾哈維利,並入印度並設立中央直轄區。它是原葡萄牙殖民地,1954年7月獨立。
1961-12-19: 葡屬印度並入印度形成果阿-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
1963-12-01: 那加丘陵-Tuensang 中央直轄地區更為那加蘭邦(又有資料說1962年單獨設立那加蘭邦)
1966-11-01: 旁遮普邦分為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和昌迪加爾中央直轄區。部分區域並入喜馬偕爾邦。昌迪加爾以前是該邦的首府,分裂後兩邦的首府都在昌迪加爾。旁遮普邦錫克教徒眾,哈里亞納邦印度教徒眾。
1968-08: 馬德拉斯邦更名為泰米爾納德邦。
1970: 古吉拉特邦首府從艾哈邁達巴德遷往甘地訥加爾。
1971-01-25: 喜馬偕爾邦中央直轄區改為喜馬偕爾邦。
1972-01-21: 阿薩姆邦析設阿魯那恰爾邦中央直轄區(1954設東北邊境事務局,我國宣布主權)、梅加拉亞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
阿薩姆邦首府從西隆遷往迪斯布爾,西隆為梅加拉亞邦首府。
曼尼普爾中央直轄區和特里普拉中央直轄區分別改為同名邦。(一說特里普拉邦1969年設立)
1972-12-17: 在印巴西姆拉談判和進行了大規模的勘定之後,雙方一致同意把"停火線"改名為"控制線"。
1973-11-01: 邁索爾邦改為卡納塔克邦。
拉克戴弗-米尼科伊-阿明迪維群島中央直轄區更名為拉克沙中央直轄區。
1975-04-26: 強並錫金保護國為錫金邦。
1985-07-24: 通過旁遮普協定,昌迪加爾中央直轄區將最終並入旁遮普邦。但至今沒有實施,尚在爭論中。
1986-07: 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改為米佐拉姆邦。
1987-02-20: 「阿魯那恰爾邦中央直轄區」改為「阿魯那恰爾邦」(其中大部分為我國宣布主權的門隅,珞隅,下察隅地區)。
1987-05-30: 果阿-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分為果阿邦和達曼-第烏中央直轄區。

1996: 泰米爾納德邦首府馬德拉斯更名為金奈;
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的拼寫由Bombay改為Mum(可能系語種變化)。
在此之前,喜馬偕爾邦首府西姆拉和咯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的拼寫也已經變更。
1999-07-20: 西孟加拉邦議會決定將邦名更為孟加拉邦,但這只有經印度議會同意才能實施。
2000-11-01: 查蒂斯加爾邦新設,由中央邦東部的的16個縣組成。
2000-11-09: 北安查爾邦新設,由北方邦13個縣組成。
2000-11-15: 賈坎德邦新設,由比哈爾邦南部18縣組成。
2001-01-01: 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的拼寫由 Calcutta 改為 Kolkata(懷疑也是語種變化)
(by keating)

主要城市:印度100萬以上人口城市如下表。CC普查城市人口,AC普查都市區人口,資料來源:www.citypopulation.de,按照人口序位。

Rank 城市名 所屬邦(區) CC2001 AC2001
1 孟買 Mum 馬哈拉施特拉邦 11,914,398 16,368,084
2 德里 Dilli 德里中央直轄區 9,817,439 12,791,458
3 加爾各答 Kolkata 孟加拉邦 4,580,544 13,216,546
4 班加羅爾 Bengalūru 卡納塔克邦 4,292,223 5,686,844
5 金奈 Chennai 泰米爾納德邦 4,216,268 6,424,624
6 艾哈邁達巴德 Ahmadābād 古吉拉特邦 3,515,361 4,519,278
7 海得拉巴 Haidarābād 安得拉邦 3,449,878 5,533,640
8 浦那 Pune 馬哈拉施特拉邦 2,540,069 3,755,525
9 坎普爾 Kānpur 北方邦 2,532,138 2,690,486
10 蘇拉特 Sūrat 古吉拉特邦 2,433,787 2,811,466
11 齋浦爾 Jaipur 拉賈斯坦邦 2,324,319 2,324,319
12 勒克瑙 Lakhnau 北方邦 2,207,340 2,266,933
13 那格浦爾 Nāgpur 馬哈拉施特拉邦 2,051,320 2,122,965
14 印多爾 Indore 中央邦 1,597,441 1,639,044
15 博帕爾 Bhopāl 中央邦 1,433,875 1,454,830
16 盧迪亞納 Ludhiāna 旁遮普邦 1,395,053 1,395,053
17 巴特那 Patna 比哈爾邦 1,376,950 1,707,429
18 巴羅達 Vadodara 古吉拉特邦 1,306,035 1,492,398
19 塔那 Thāna 馬哈拉施特拉邦 1,261,517 孟買
20 阿格拉 āgra 北方邦 1,259,979 1,321,410
21 卡延 Kalyān 馬哈拉施特拉邦 1,193,266 孟買
22 瓦拉納西 Vārānasi 北方邦 1,100,748 1,211,749
23 納西克 Nāshik 馬哈拉施特拉邦 1,076,967 1,152,048
24 密魯特 Meerut 北方邦 1,074,229 1,167,399
25 費爾達巴德 Farīdābād 哈里亞納邦 1,054,981 1,054,981
26 豪拉 Hāora 孟加拉邦 1,008,704 加爾各答
27 Pimpri-Chinchwad 馬哈拉施特拉邦 1,006,417 浦那
安拉阿巴德 Allahābād 北方邦 990,298 1,049,579
阿姆利則 Amritsar 旁遮普邦 975,695 1,011,327

維沙卡帕特南 Visākhpatnam 安得拉邦 969,608 1,329,472
加茲阿巴德 Ghāziābād 北方邦 968,521 968,521
拉傑果德 Rājkot 古吉拉特邦 966,642 1,002,160
賈巴爾普爾 Jabalpur 中央邦 951,469 1,117,200
哥印拜陀 Coimbatore 泰米爾納德邦 923,085 1,446,034
馬杜賴 Marai 泰米爾納德邦 922,913 1,194,665
斯利那加 Srīnagar 查謨和克什米爾邦 894,940 971,357
維傑亞瓦達 Vijayawāda 安得拉邦 825,436 1,011,152

由於印度的城市數量多人口龐大,在各邦的分頁面中,我們列出2001年普查時人口滿10萬的城市。

閱讀全文

與印度有哪些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國際代購平台哪個靠譜 瀏覽:809
越南哪裡有冰凍魚 瀏覽:848
印尼位於印度洋和什麼洋之間 瀏覽:100
英國留守孩子多少 瀏覽:174
美國制裁伊朗要的是什麼 瀏覽:262
安徽越南媳婦有多少 瀏覽:785
去哪裡換印尼盾比較劃算 瀏覽:453
伊朗盟友為什麼反目成仇 瀏覽:61
中國抗疫美國做了什麼 瀏覽:547
英國企業移民申請多久 瀏覽:862
菲律賓男籃和伊朗男籃哪個強些 瀏覽:289
印尼枇杷丸怎麼沒有保質期 瀏覽:631
印尼5萬元摺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0
印尼明丹島有什麼特產 瀏覽:667
巴厘島都什麼地方用印尼盾 瀏覽:636
義大利語的什麼怎麼說 瀏覽:885
明年中國市場怎麼樣 瀏覽:256
怎麼製作義大利炮簡單版 瀏覽:301
印度一般溫度多少 瀏覽:873
英國人經常玩什麼球 瀏覽: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