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合肥有什麼比較出名的小吃
給你一個比較全的
1、 三孝口金滿的刨冰好吃,比好利來的好吃的多啦!夏天逛街甜品首選。
2、 三孝口文采大廈向南行百米左右,有一個坐西向東的小鋪子,牛肉粉絲砂鍋賣瘋了(3.5元一碗)
3、 義倉巷西出口處(三中附近)有一個「劉五拉麵」(牛肉麵、牛雜面都是3.5元一碗)。
4、 肥東一家很小的店面,裡面的小吃很多,味道非常好,而且便宜,特別是裡面的牛肉饊子煲,想起來都會流口水~!
5、 還有南門小學北面那條路(不記得什麼路)有一個「圖門燒烤」,我愛吃那個戴眼睛的老闆烤的雞翅(2塊錢一串),美中不足的是老闆有點摳,從來不向食客施以小恩小惠打個折什麼的。
6、 還有黃山路上的羊肉串,就是環境太差,價格和味道都還不錯。
7、 桐城路上,也就是月光寶盒斜對面,有一個西北面館,麵食很不錯,推薦純湯牛肉麵和涼面!
8、 三孝口三九天都後面的小有天,牛肉麵味道不錯。
9、 七桂塘味全面館的純湯牛肉麵很好!
10、 宿州路商之都北面的錦綉年華那的牛肉炒飯和牛肉粉絲也很不錯,價格還便宜,還有那裡的燒餅也不錯!
11、 文采那的大老劉似乎也不錯,不過我還是喜歡吃安徽劇院旁邊的一個早點灘的包子。
12、 我還是覺得梅山路上的三河還有KFC(by the way KFc現在有列印的優惠券,上中國KFC網)旁邊的水餃店的水餃好吃!
13、 阜南西路上塞納河畔的旁邊有一個杏花小區,裡面有一家做牛肉麵,牛肉砂鍋,餛飩,蛋炒飯的小店也很好啊,我每次回家都要去吃的,再配上一瓶合肥產的酸奶,唉 !不要太爽啊!
14、 工大南區的小吃也很不錯,還有北區旁邊的一家三校快餐裡面的煎包很好吃!
15、 廬州烤鴨店旁邊走一點點的叫署渝山莊的地方的菜有幾個還是蠻好的,推薦一魚三吃!
16、 商之都附近,梨花巷裡有家重慶酸菜魚做的很好吃!
17、 三孝品七桂塘裡面「小二黑」,菜味道一般,就是四個字:便宜實惠!
18、 金安徽的菜也很好吃,清爽價格也不貴
19、 安慶路中段「子月大酒店」大廳全單六折,就餐環境好,有一道極特別推薦:鱸魚一招鮮,好吃啊!
20、 合肥小吃的殿堂廬州烤鴨店,一家百年老店裡面的小龍湯包和鴨油燒餅味道也算是有口皆碑啦~~當然裡面還有很多的選擇~~!
21、 步行街「小小得月樓」價格比較合理,菜味也不錯。
22、 安大澡堂旁邊的紅油餃子店,保准你下次還會去,那裡的串子也狂好吃、、、
23、 百貨大樓後面雅戈爾之間有個炸裡脊肉串的也很好吃!
24、 辣子村的泉水魚一般而以,但是服務太差
25、 西園湖中心有一家啊蜀諭山寨的好像是這個名字,正宗的四川大廚,泉水魚很好吃,石爆牛柳更好吃,價格很便宜,最好人多去要不然吃不完。都是大盤子裝的。。。
26、 蜀園的水煮魚也還不錯
27、 紐約紐約的鐵板牛排也好,配的沙拉也好吃,個人認為比好享來的好,25元一份,VIP卡8.5折
28、 毫州路橋邊的的鼎鼎咖啡,26元一份,好吃配的湯也好看!
29、 步行街靠逍遙津出口有一個巷子,有一家新疆阿克蘇飯店維族人開的,裡面東西不錯,比較正宗。
30、 城隍廟後街有個績溪徽菜館不知道還在不在,另外推薦小二黑也挺好的。
31、 安港百姓人家的火鍋,便宜又好吃
32、 馬蘭拉麵的香腸菜飯也很好吃,便宜又實惠,一份夠我吃兩次了,才五塊錢!
33、 合工大對面還有一家煲仔飯的小店,到飯時間食客如雲啊!
34、 上島咖啡大概二十元一份。有一份湯、一個素菜,一個蒸蛋,一份煲仔飯,那裡還境很好的,大大的沙發,人也很少,很清靜,還有免費的檸檬水,不用點飲料了
35、 是銀河大廈邊上的叫「品香緣」煲仔飯也錯,價格便宜,8-12元不等,就餐環境一般!
36、 宿州路上的廬州烤鴨店的赤糊好吃
37、 安慶路城隍廟西有一家貴妃涼皮好吃,老闆也有點摳!
38、 文采樓下的撒尿牛丸和芙蓉蛋卷,還有安大門口的大漠烤魚啊,我想念你們!
39、 三孝口附近的女人街,在第六感門前劉阿姨的鹵乾子很好吃
40、 宿州路國元證券旁有個老夫妻賣的炸臭豆腐相當不錯!
41。阜南路市體育館大門右邊北京包子店的包子挺不錯~~不過味道不如幾年前啦(應該是老闆換了吧)
42。義倉巷壽春路入口處~~一家牛雜火鍋路邊攤~~經濟實惠味道十足,還有老鴨火鍋等選擇~~雖然只去過一次而且對火鍋也沒什麼認識~~但生意火暴應該能說明一切吧~!
43。長江路黃山大廈對面淮上酒家也算是合肥小吃的代錶店啦~~!裡面的肉合餅和鴨油燒餅算是其的招牌小吃啦~~一份牛肉粉絲配上兩個肉合餅包你吃飽價格也只不過5元左右~~另外還有炒飯~~面條等主食~~!
㈡ 70平米小店,靠一碗粉日入20000+,憑什麼
導讀:一碗粉開在購物中心,70平米小店,日營業額20000+,他的經營訣竅是什麼?
在成都,除了火鍋串串,受眾群體更廣的還屬特色小吃,肥腸粉就是典型的代表,目前已有200多年歷史。
雖然肥腸粉歷史悠久,但由於它太過家常,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都未得到足夠的關注,常常以不起眼的形式出現在許多小店的菜單里。
對於挑剔的成都人來說,最好吃的那碗肥腸粉可能是在家附近的街巷裡,而隨著房租人力成本的增加,許多個體經營的肥腸粉店要麼品質一降再降、要麼消失。
漸漸地,在成都當地都難以找到一碗稱心如意的肥腸粉了。直到2011年,一個名為甘食記的肥腸粉品牌正式進入大眾的視野,開進購物中心突出小吃重圍。
發展至今,甘食記已在成都、西安、北京、天津、深圳、福建、大連等地開出60多家連鎖門店,年銷超過500萬份肥腸粉;70平小店日流水20000+,接待1200人。
一碗肥腸粉,同時又是追求極致產品的百年老字型大小。如何能在米粉以及螺螄粉中突圍,跨區域擴張成為全國性品牌,甘食記有哪些成功要素?
4月12日,餐飲O2O成都游學團走進甘食記,對甘食記創始人甘樂進行了深度訪談。
01
非物質文化遺產
百年傳承底蘊深厚
甘食記不只是成都的美食名片,同時也是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年老字型大小,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甘食記成都肥腸粉的第一代手藝人甘家林老先生,在1931以13歲的年紀拜入開設於1912年的成都紫東頤飯店唐姓川菜師傅門下當學徒,三年學得手打鮮粉技藝及冒節子製作方法。
1935年甘家林為了家庭生計,自立門戶,從東門水碼頭挑擔售賣肥腸粉起家,後於1952年在成都芷泉街立匾經營獲得良好口碑。
1988年,兒子甘志貴子承父業輾轉於成都馬鞍北路經營,成為成都東門北門家喻戶曉的肥腸粉店。
2008年孫兒甘樂接手後,將甘食記品牌注冊並勵志將其發展為全國連鎖品牌。
品牌成立後,甘樂一直以自家門店為試驗田,對草根小吃品類的傳統製作工藝和現代化的商業經營模式進行了探索、挖掘、糅合,尋求二者的平衡點。
2011年,第一家商場店成立,甘食記也由此邁出了讓「肥腸粉」從街巷走進商場的第一步。
2019年,甘食記正式成為了成都市非遺品牌,形象也再上了一個台階
02
傳承百年工藝
手工現做,精心研製一碗肥腸粉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是百年老店,對於產品的要求無疑更上一層樓。
甘食記的主打的是肥腸粉,作為肥腸粉的核心是「粉、腸、料、湯」4個部分。
粉採用紅薯粉,甘食記都是門店手打現粉。
一碗甘食記的粉需要篩粉、制纖、打釺、揉粉、提粉、攉粉、打粉、冒粉8大步驟。甘家3代人一直在做手打鮮粉,是甘食記的核心。
甘樂告訴我們:「手打的鮮粉更入味,更爽滑,和乾粉發酵的粉有明顯區別」。
腸是肥腸,從屠宰場到餐桌,目前甘食記的門店都是經由雙匯來配送,凌晨殺豬現配,保持食材的鮮度。工藝上三洗兩煮一泡,去油去味。
湯是門店大骨熬制八小時,口感鮮美。
料是祖傳3代的秘制調味。
比如甘食記的辣椒的選用就很講究,選用了四川4個不同地方的辣椒混制而成(朝天椒提色,二荊條加香,印度椒增辣,燈籠椒添味),普通的肥腸粉店有品質上的差異化,不容易被模仿。
經由以上4個標准,給到顧客一碗高品質滿足期待的肥腸粉。
「這個標准不是一成不變,每年我們都會推陳出新不斷建立新的標准」甘樂說道,「我們要開更多的門店,勢必要在商業化與傳承之間做更多的權衡」。
圍繞著現打紅薯肥腸粉,甘食記做了6款不同味型的粉。比如:牛肉火鍋粉、雞湯粉、酸湯味、三鮮粉等。
甘樂說道,菜單結構特別是你的核心產品的設計,一定要做寬度而不是做廣度。
也就是,核心產品多味型,而不是多做幾款菜品當核心。多味型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同時強化了你的招牌。
類似於,「一牛多吃」,強化了你做牛肉的認知,消費者還可以選擇不同吃法和部位,讓顧客常吃不厭,提升復購。
03
獲客:建立「超級門店」
9-12個月回本
餐飲行業的本質,產品是1,有了1你就能不斷加0。
甘食記強大獲客能力就是其最核心的能力,圍繞「視覺」、「場景」、「動線」建立「超級門店」獲客模型。
「我以前認為它沒有那麼大作用,而是靠口碑傳導,後來發現確實起了很大作用」甘樂說道。
甘食記的「超級門店」主要分為3部分:
1、高勢能招牌視覺引導
主招牌上的甘食記成都肥腸粉,採取「品牌名+品類名」,消費者能一目瞭然的知道你是誰賣什麼,起源於哪裡,降低信息獲取成本。
副招牌上的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主打信任狀,降低消費者決策成本。
2、高感知場景營造
首先是在顏色上,甘食記選用奪人眼球的翡翠綠。
甘樂說道:「紅色是快餐標准色,鄉村基、肯德基、真功夫,標准大快餐都是紅色。我們要跟大快餐有差異化,翡翠綠具有記憶度與識別度。」
其次,明檔明廚,把現打粉的工藝展示出來。一是強調食材的新鮮現做,二來有一個很好的展現形式,能夠吸引客人進店。
在明檔設置一些好的宣傳口號,讓顧客拍照傳播。比如「手打鮮粉,每天五爐,現打現賣」,讓顧客對食材的「鮮」有高感知,同時藉助打粉的互動性,讓顧客自助傳播。
3、高效動線點餐設計
門口設置自主點餐小吃台,讓顧客感覺產品豐富,願意前往關注,提熱整個場。
同時,小吃+主食升級為套餐,顧客吃著更豐富,也能夠解決顧客一餐的問題。
甘樂說道,不要讓顧客認為你是小吃,因為小吃只是解饞屬性,而要想辦法讓小吃變成能吃飽的一餐,成為快餐,因為快餐是剛需。
通過門店端的超級獲客打法,甘食記每日平均來客數達到300-600人,最高達1200人。好的產品加上一流的獲客手段得來的是營收持續走高。
目前,甘食記主力門店是70平米,客單價32元,月坪效5000—8000元,人效4-5萬。這個面積與客單價,能做到這個數據已相當可觀。
甘樂說道,目前門店平均9-12個月回本,多家門店甚至做到6個月回本。
04
願景:將肥腸粉做成全國性品類
未來三年要做到百城千店
甘樂說:」我們不只是想做一個區域性的品牌或者品類,而是要像湖南米粉、雲南米線一樣做一個全國性的品牌。把肥腸粉這個品類發展壯大,解決消費者「吃粉」的需求,而不是「吃肥腸粉」的需求。「
「未來計劃在3年內,開出1000家門店。」甘樂說道,「我們目前已經建立了購物中心店、CBD店、高校店等模型,投資50萬便能開出一家門店,」
4月21日,甘食記在「尋找100位非遺傳承人」發布會上啟動了「百城千店」計劃,未來將以合夥人形式,在全國建⽴10+以上分公司,開出1000家門店。
㈢ 有哪些你吃過一次就念念不忘的地方小吃
鴨血粉絲湯
去南京時候吃的回味鴨血粉絲湯,早早的做好攻略,一下車,在酒店放過行禮之後直接趕過去吃的。味道可以說是不負所望,真的超級棒!粉絲湯里有鴨血和鴨雜油豆腐泡之類的東西,湯汁特別的鮮美醇厚,卻又不至於油膩。這時候要是能配上小籠包或者生煎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