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拳手是怎麼訓練腹肌的

印度人拳手是怎麼訓練腹肌的

發布時間:2022-07-15 07:34:22

❶ 想練出強悍腹肌,運動員都是怎麼訓練的

每天堅持做俯卧撐和仰卧起坐,因為這兩個動作既簡單又有效針對腹肌。

❷ 看看拳擊手都是怎麼訓練腹肌的

訓練腹肌有很多目的,腹肌可以增加你腹部的防禦力。因此很多拳擊手都是用籃球灌水來撞擊腹部來鍛煉。其次很多拳法需要腰腹力量的配合,所以腰腹肌肉的鍛煉是拳擊的深度訓練。望採納!

❸ 為什麼網上總說練腹肌要從不同角度去刺激,而拳擊手像泰森,就是只靠上百次的仰卧起坐呢

仰卧起坐對搏擊訓練最有幫助,而從不同角度去鍛煉腹肌只是健美。

❹ 拳擊運動員是如何訓練的

速度訓練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位移速度、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但技擊運動對速度素質的要求,則突出在反應速度和動作速度上。因此,對抗中對各種信息反應的快慢和出招攻擊的快慢,是取勝的關鍵因素。 一、反應速度的快慢 在技擊實戰或訓練中,反應速度的快慢,取決於信號通過反射弧所需要的時間長短。所謂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動所經過的神經通路。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二、影響反應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經中樞的機能狀態是影響反應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勞時,反應就會遲鈍;如機能狀態良 好,且興奮性適度、精神放鬆、注意力集中,反應就快。 (2)反應速度與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關。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會越快。 三、反應訓練的手段 (1)利用突發的信號,訓練拳手對信號的反應速度。在這里,可根據情況用簡單或復雜的信號進行訓練。 (2)移動目標和選擇性練習。即在目標移動變化的不同情況下,讓拳手迅速做出反應,或隨著各種信號的 交替變化,讓拳手迅速做出相應的選擇。 四、獲得速度須注意的事項 (1)為減少粘滯性和增強靈活性而做專門的訓練。 (2)掌握正確的姿勢,因為姿勢是一切行動的基礎。 (3)培養視覺與聽覺的洞察力。 (4)對習慣方式做出快速反應,並對突然的變化予以相應的反應。 五、使反應延長的原因 (1)當你特別容易激動時。 (2)你十分疲勞時。 (3)當你不再訓練或不能堅持訓練時。 (4)當你的精力或注意集中不起來時。 六、提高速度的條件 (1)經常練習或增加自己手法與步法的機動與靈活的變化。 (2)動作的精簡。 (3)疲勞的克服。 (4)充分發揮和利用肉體與精神的警覺性。即充分運用你的想像力,並預想你的對手可能如何發招攻擊, 並使自己的心理處於實際搏擊狀態。 七、動作更快的要素 (1)首先做熱身運動或准備活動以減少肌肉的阻礙,並增加肌腱的彈性與肢體的柔軟性;以便調整以適應 更高技能的生理運動狀態。 (2)保持肌肉的適當收縮,以便使手臂像壓緊的彈簧一樣,一放鬆便會彈出來;其次是「肌肉的自由」, 亦即不受任何緊身衣服所束縛。 (3)精神的貫注。 (4)養成快速敏銳的視覺習慣,好養成快速反應的習慣。 八、對手反應加長的時機 (1)在動作完成的瞬間。 (2)外在刺激較復雜時。 (3)對手在攻擊前的吸氣或做准備活動時。 (4)對手攻擊完畢而收手時。 (5)對手注意力與眼神分散時。 (6)當對手心理與身體失去平衡時或受憤怒、恐懼等情緒影響時。 出拳速度的訓練 動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決於信息在反射弧各環節中傳導速度快慢外,還與神經系統對肌肉指揮能力有密切關系。下面將李小龍訓練動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紹如下。第一、需藉助於信號刺激的節奏來提高動作速度和技擊實戰的節奏感。例如李小龍藉助快頻率的音樂,來訓練自己伴隨音樂的節奏而做出快速、協調一致的快速動作的能力。這樣能使自己的技擊節奏變得飄乎不定,迫使對手無法捉摸和利用,此亦為技擊之終極目的。第二、要縮小完成動作的空間或縮短完成練習的時間,來提高動作速度。而且對相同的技術動作,反應的時間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練習的難度,把在較困難的條件下完成動作時獲得的效果,轉化到動作速度上。例如,當你進行拳打腳踢時,可在臂上或腿上負重,而當去除負荷時,動作就會加快。 那麼,怎樣練習速度呢?首先要擊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練習與配合訓練。 一、速度球練習 李小龍認為速度球不但能訓練你進行靈活閃避,還能使你迅速重復出招。要想提高速度,就得將注意力集中在速度方面,而不是力量。因為如果你在任何時候都全力進行擊打的話,那就會喪失速度。在截拳道中,速度球除對提高專項素質有明顯效果外,亦能使習者掌握各種出擊角度,且手腳兼習。利用這種器械對訓練視覺反應、神經反應、判斷攻防距離及速度等均有極大的幫助。速度球的具體練法是:一般都以占優勢的前手進行快速攻擊,而後手則進行力量攻擊。但是,隨著技藝的提高,雙手可用各種方法自如地出拳去打擊。在這里,攻擊的時機尤為重要。但要注意的是,在擊拳的節奏變亂,球出現晃動時,要先阻止球晃動,然後再出拳,因為對著晃動的球擊拳,簡直是在作愚蠢的冒險,因為這樣擊易損傷腕關節和手,以及破壞了自己的動作韻律,故不可取。 二、合掌練習 在截拳道的訓練中,對於速度的訓練,這是一項有效的練習,另外對反應的提高也頗有效。練習時,李小龍可站在離陪練約一臂遠的距離外,並讓陪練兩手在胸前分開約30厘米;此時,李小龍可將拳頭從其兩手之間穿過而打向他的身體或面部,但應注意,不要讓對手的兩手夾住自己的拳頭,為了保護對手,可讓對手戴上護具,以確保安全。如果同伴沒能夾住你的拳頭,你可讓他再縮小兩掌之間的距離到20厘米,同時你也可離他遠一點,以增加練習的難度。 三、配合訓練 在任何訓練中,引起拳手疲勞的因素很多,情緒便是其中之一。良好的充滿激情的情感才會使人的大腦神經活動處於興奮狀態,對肌肉和肌體能力也能起促進作用,還可以增加力度,並同時伴有愉快的心情與自信心等。對訓練的興趣是拳手形成積極性情緒狀態的主要源泉。另外,能否激發拳手的訓練興趣,不僅與訓練內容與拳手的興趣和愛好有關系,而且與訓練方式、方法也有關系。 踢腿速度的訓練 象李小龍這樣優秀的拳手,踢腿時看上去總是那樣輕松自如,巧妙准確,優雅悅目。他沖向對手時,即能輕而易舉地出腿攻擊,又能自由地離去,似乎總能機智地攻擊對手。而他的對手在其面前不但找不到准確的時機,反而泄露了自己的意圖。眾所周知的「李三腳」便是靠極快的速度來保證其實戰效果的。 一、決定腿擊速度的要素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剛勁及旋風般的腿上功夫著稱於世,不過訓練起來卻很困難。李小龍曾經說過:「闖盪江湖,全憑真功夫,任何只憑僥幸的心理都將避免不了失敗的厄運。」而要想練成他那閃電般的腿法絕技,必須先了解和掌握決定腿擊速度的要素。這些要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放鬆:李小龍說過:「放鬆並不意味著散漫鬆懈,更不是遲緩。」對於一個優秀拳手來說,放鬆還避 免了人體主動肌與對抗肌不協調所產生的肌肉能量較大和容易引起或過早疲勞的憋病,使動作由攻擊 的預備到攻擊完成之間動作所費時間最短,也就不至於因肢體緊張僵硬,而使起動遲綬、踢擊遲緩、 回防亦遲緩。 (2)姿勢協調正確:李小龍曾規定,動作的姿勢應當遵循一定規律,而這個規律並不是側踢腿一定要腳跟 著力那麼呆板(李小龍曾說過,只要能擊倒對手便是高超的藝術,而不論你採用什麼方法),而是說 所彩的動作,所發放出的姿勢應當最省力、最直接,而不應有多餘、附加的、會牽制人體發起攻擊、 並容易產生疲勞或拉長攻擊線路的現象出現,這是確保速度的契機。 (3)有效的調整:作為拳手,即不可能也無必要永遠保持快速的攻防速度,有經驗的拳手會有效地調整速 度,減少不必要的體能消耗,節省體力,以便提高快速攻擊的命中率,並且能製造疲勞的假象,來迷 惑對手,從而最終擊潰對手。 二、腿擊速度的訓練方法 截拳道腿法速度的練習有速度球練習、沖刺跑練習及拳擊手墊練習。 (1)速度球練習:此項練習與拳法速度訓練相差無幾,所不同的是改拳法為腿法。 (2)沖刺跑練習:沖刺跑對於練習移步和出腳速度非常重要,因為在跑的過程中,每秒可出腿7-9次, 如果將此速度運用到搏擊中去,可使你的技藝有一個飛躍。沖刺跑練習對於提高腿擊爆發力也很有用。 三、拳擊手墊練習 在練習時,李小龍的夥伴可以自行控制高度和距離,使李小龍踢擊活動中的目標,從而產生一種真打的感覺。另外,由於持手墊者具有很大的動機性和手墊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即使你發出了最大的攻擊力,也不易踢傷對手,故李小龍可以全力以赴的進行訓練。 腹 肌 訓 練 -------------------------------------------------------------------------------- 李小龍擁有強有力的腹力。他常說:「最重要的格鬥形式之一就是拳擊。為了適應拳擊,腹部必須要能夠經得起拳擊。」為此,他綜合編排了幾種練習: 在一塊斜板上做「仰卧起坐」:如右圖中所示,綁住雙腳,屈膝,兩手放在頭後,向兩腳方向抬起身子,這樣反復練習,直覺腹部疲勞為止。當你能夠做至100次之後,可將啞鈴或杠鈴片放在頸後做仰卧起坐。 也可以坐在板凳的邊緣上面,讓助手緊按住兩腳的踝關節,使練習者充分伸屈身體。如果用單杠,也能增強腹肌力量。即兩手握杠懸垂,然後慢慢抬起兩腿,直到兩腿抬至水平位置,保持姿勢,時間越長越好,每一次做都要盡量超過上一次的時間。 另一種增強腹肌的方法是躺在地板上,背部與地板貼平,然後慢慢地抬起頭,直到能看到腳為止。兩腿並攏伸直緩緩抬起,盡量抬高,然後兩腿還原,反復數十次,直到力竭為止。如有舉重凳,也要象上圖二那樣做練習。這種練習對於增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也有好處的。為了增強腹部力量,也可用一個實心球讓助手投向自己的腹部,在抓住球之前,讓球打在自己身上。如果是單獨做這一練習,則可用重型拳擊袋代替實心球,擺動拳擊袋,站袋撞擊身體。腹部受打擊時須向外鼓氣並緊張肌肉。且擊打要由輕到重,切忌急於求成。 在李小龍練功的所有身體部位中,他的腹部肌肉是最引人注目的:接觸時堅如岩石,耐攻擊,輪廓鮮明。李小龍認為,腹部是格鬥技需要的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因為實戰中,每個動作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腹部功力。可能更重要的是:「腹部」類似於外殼,能保護你的肋骨和明顯器官。 李小龍是一個健康迷和公認的頂峰格鬥士,總是在尋找能使他的身體達到最佳狀態的新方法,經常利用新方法竭力達到最佳效果。他感到,他當年的許多格鬥士都缺乏能夠銳化其擊技的健康身體。他在他的蓍作《截拳道》中寫到:「鍛煉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應把絕大部分時間用於發揮技能,極少的時間用於發揮參賽時用的技巧上。」 黑帶雜志經理米托.尤耶哈拉回憶道:「李小龍總是感到,如果你的腹部不發達,你就沒有權利做任何艱難的武功。」李小龍的妻子琳達認為,他的前夫「是一個腹部訓練迷。」他總是做俯卧撐,羅馬椅運動,抬腿和嗄吱嗄吱地咀嚼等運動。根據李小龍的某些訓練日記記載,他日常的腹部訓練包括: 擰腰4遍,每遍90次;仰卧起坐4遍,每遍20次;抬腿4遍,每遍20次;斜扭4遍,每遍50次;蛙踢4遍,每遍50次。 李小龍繼續研究了這種方法,對仰卧起坐,側彎,抬腿,下彎扭動和後彎等項目,補充了一些內容。 下彎扭動練習是一種特殊困難的技巧,李小龍將它用於鍛煉腹部功力。躺在長凳之後便用雙手抓住附屬支柱,而且只靠他的雙肩支撐來抬身。之後將膝蓋鎖緊並伸直,讓下背抬離長凳,即可實施抬腿練習。李小龍的合作明星博洛.揚回憶道:他的朋友李小龍做這個練習的時候,只將肩胛骨放到長凳端部,使他懸浮的雙腿和人體軀干水平地離開長凳。「這樣,他就能使自己完全水平地位於半空中了。」 當然李小龍的洗衣板式的腹部肌肉不只是來源於腹部訓練,他還是一個心血管調節的熱情支持者,並經常跑步、跳繩和騎訓練用固定的自行車等。李小龍跑步的距離一般是2到6英里,時間大約15到45分鍾。根據李小龍的朋友和夥伴演員鮑勃.韋爾的介紹。李小龍是一個出色的5英里田徑運動員。他倒退著跑,頂風短跑一英里,走一英里,跑一英里……李小龍騎訓練用固定的自行車的時候,能夠交替運行,他能騎45分鍾(大約10英里)。李小龍的學生赫布.傑克遜回憶起了李小龍用來增強其肌肉力度的另外一個比較特殊的方法。根據傑克遜的介紹,李小龍騎訓練用固定自行車的時候,扎的是一種桑那腰帶,他堅信,這種腰帶能聚熱於腹部肌肉,有助於減肥。 李小龍尋找增強腹部功力的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食物。根據琳達的介紹,他搬到美國之後不久,就開始對攝取食物認真起來了。他對有利於健康的食物與高蛋白產生了興趣。「他一日幾次攝取奶粉、冰水、香蕉、蛋、菜籽油、花生汾末和巧克力冰糕。」琳達回憶道,李小龍腰部在26與28英寸之間變化。他還飲用自己用蔬菜和水果———蘋果、芹菜、胡羅卜等,經由電動攪拌器調制而成的果汁。 李小龍食用少量素食和大量水果與蔬菜,在後來的幾年當中,他非常善於利用維生素補品,每天都為自己配備適量的維生素。 耐 力 訓 練 -------------------------------------------------------------------------------- 武術運動員最容易忽視的訓練之一就是身體素質的訓練。他們往往花過多的時間增強技巧和技術,而在身體素質方面卻訓練得很少。李小龍是一位典型的健壯人物。他每天堅持訓練,從不讓工作干擾訓練。他每天要在24-25分鍾內跑完6.4公里路。沒有專門的跑步場所,他經常在海灘、公園或樹林里進行練習。他經常在跑步完之後立即騎固定架自行車。李小龍把跳繩作為日常訓練的另一種耐力性練習。這種練習能增強耐力,能使腳下變輕。(科學證明,十分鍾的跳繩的運動量相當於30分鍾的小步跑)。 跳繩對於增強平衡感也是很有幫助的。方法是:用一隻腳跳,另一隻腳向前抬起,然後交替,繩子每轉一周就變換一次,跳的節奏加快,減小手腕、臂擺動的幅度,當繩子繞過時,腳稍微跳離地面,剛好讓繩子通過。跳3分鍾(大約相當拳擊比賽一個回合),然後休息1分鍾,再進行下一組練習,每次訓練三組即可。當覺適應這種運動量時,可去掉中間的休息時間,而連續做30分鍾的練習。 只有嚴格地、連續不斷地練習才能增強耐力。迫使自己進行極限訓練,練得上氣不接下氣,准備全身酸痛一兩天。被認為最好的耐力訓練方法,是在一段較長的訓練時間里進行短時間高強度的練習。一般要經過數年的時間才能達到耐力的最佳狀態。然而,一旦停止這種高強度的訓練,耐力就會很快地消失

❺ 拳擊手需要哪些地方的肌肉

拳擊手需要用到以下肌肉

1、肩膀

肩膀是手臂的第一部分,當拳擊手的手臂變得太累無法進攻或者抱起來防守,通常是因為肩膀很累。

肩膀對於擊打耐力是非常重要。肩膀確實能產生力量,但是相對於力量它的耐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想出更多的拳或者能夠長時間舉起來防守,需要更好的訓練你的肩膀耐力。

2、胳膊

胳膊是力量傳送的關鍵!手臂不負責產生力量,這是你腿的責任。但是手臂是最重要的拳擊功能是連接和傳送力量擊打對手的關鍵。

手臂是用來輸送力量,而不是產生力量,所以快速的胳膊比有力的胳膊更重要。

快速的胳膊給了更多速度和爆發力。速度有助於你潛入對手的防守。

爆發力可以幫助回收拳,以保護自己避免被擊打。更具體地說,肱三頭肌是直拳速度。肱二頭肌是擺拳和上勾拳速度和爆發力。

如果不是專業運動員,就不要試圖專門訓練你的手臂力量來擴大肌肉維度,這樣只會讓出拳變得更慢!

3、胸肌

胸肌的功能是連接肩膀,手臂,和背闊肌為一組合力。

一般來說不會看見哪個拳王的胸肌特別發達。雖然胸肌可能算是人體中最好看的一塊肌肉,但對於拳擊訓練來說,並不是很重要。

4、小肌群

小肌群會幫助拳手提高抗擊打能力,最常見的就是負重訓練和正反橋訓練,加強頸部肌肉。

5、後背

後背的核心肌肉可以保持身體在一起,結合肢體產生的力量。後背將決定著出拳會以什麼樣的速度回收,它對於出拳的回收是非常重要的。

忽視鍛煉背部和後肩部肌肉,收拳肌肉就會很弱。

平常使用沙袋練習的時候,手在重沙袋上是會自動反彈的,但在真正的戰斗中,打空的那一刻起,手臂會很快疲勞,

因為手套變得非常重,不得不用肌肉來拉拳頭,而不是讓他們彈回來。

(5)印度人拳手是怎麼訓練腹肌的擴展閱讀

練習拳擊注意事項

1、在拳擊訓練中就應該擊打填充得硬實些的沙包。拳擊訓練最好的沙包通常填充得很硬實,

由皮革製成,沙包填充得東西越多,穩定性較好,就可以連續出拳擊打。

2、沙包訓練時,要站穩出拳,在沙包周圍移動。在每一組組合拳之後,出刺拳向左或向右移動,從一側向另一側閃躲,然後反擊。

從第四回合開始,出右直拳和左勾拳來擊打沙包,就像擊打對手一樣。當鈴響時,出重拳來結束這一回合。

3、沙包練習應該在空擊練習之後。從基本拳開始,逐漸增加力量。

❻ 拳擊手,如何訓練力量

邁克泰森擁有歷史上最兇狠的拳頭。自從他進入拳擊界以後,已經有許多曾經不可一世
的拳王在他的重擊下倒在拳台上。很多人感到奇怪,人類怎麼會打出如此有力的拳頭?在看過他的訓練之後。你就不會感到奇怪了。這個1.80米的立方體一直在進行力量訓練,其訓練強度之大,讓很多舉重運動員也感到驚訝。拳王是怎樣看待力量訓練的呢,還是讓他自己告訴我們吧
我常用的力量訓練計劃,包括四個課程:
課程一:
1.深蹲8組每組1~6次使用重量超過1000磅,最後一組使用能夠舉起的最大重量。
2.屈腿硬拉4組每組6~10次重量為400~500磅。
3.仰卧起坐2組每組15~25次負重80磅

課程二:
1.腿彎舉2組每組3~8次重量為500磅。
2.提踵2組每組300次重量為500磅。
3.頭倒立1組訓練到力竭。
4.俯身劃船2組每組3~10次重量為135~315磅。
5.槓鈴彎舉1組每組100次重量為10磅。
6.掌心向上腕屈伸1組每組3~8次重量為60磅。
7.側平舉4組每組100~250次重量為5磅。
課程三:
1.腿舉8組每組1~6次重量約6000磅,最後一組使用能夠舉起的最大重量。
2.直腿硬拉4組每組6~10次重量為400~500磅。
3.仰卧舉腿2組每組15~25次負重80磅
課程四:
1.直立腿彎舉2組每組3~8次重量為500磅。
2.坐式提踵2組每組300次重量為500磅。
3.俯卧頸屈伸1組負重100磅。
4.卧推2組每組3~10次重量為135~285磅。
5.胸前下推1組每組100次重量為10磅。
6.掌心向下腕屈伸1組每組3~8次重量為20磅。
7.直立上拉4組每組100~250次重量為20磅。

泰森顛峰時期的身體資料:身高1。80米,體重99公斤,腰圍34英寸(86厘米),
大腿28英寸(72厘米),頸圍20英寸(50厘米),胸圍48英寸(122厘米),臂圍16英寸(40厘米),小腿18英寸(46厘米)

用拳擊的眼光重新認識你身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是大腿。粗壯的大腿是上帝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在拳擊的每一個動作里,大腿都起
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務是在重擊時發力,絕對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樣啟動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勁打,因此大腿的耐力對拳擊手並不十分重要。現在對於大腿該如何訓練就十分清楚了。以重擊能力著稱的重量級拳王的深蹲成績都在1000磅以上,我的最好成績是1017磅。訓練時目標非常清楚,就是增加重量,提高絕對力量,我從不做每組次數超過6次的練習。

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傳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腰部產生
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頻率更高,職業拳手的每一拳都應該充分藉助腰部力量。對腰部絕對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視。我通常用400~500磅的重量,每組做6~10次

脖子對於拳擊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樣的脖子能起很好的減震作用。要是你
的脖子又細又長,頭部被擊中時就會像梨形球一樣擺來擺去。脖子不主動發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它練粗。我用頭倒立、俯卧頸屈伸來達到這一目的,完全採用肌肉訓練法。這里我不關心重量和次數,只要能長塊就行.

哪個部位是拳擊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確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
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動,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緊張。發力時小腿要有良好的彈性,才能流暢地發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它的訓練關鍵是次數、時間。我用500磅做每組300次的提踵練習.

以上是拳擊手的力量訓練中最重要的四個部位,它們組成了人體堅實的軀干。你可能會
對我把腿部歸入軀干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軀干是完全一致的,它是軀乾的延伸,而且比軀干更重要.我喜歡研究動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龍、老虎、熊和袋鼠,它們都是非常強壯的動物,後者雖然沒有鋒利的牙齒,卻是自然界最好的拳擊手。結果非常一致,強壯的下肢、腰部和頸部是生存的最好資本。而且上述四個部位體現了四種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個部位,都能歸入其中的某一類.

拳擊手有一個部位可能是所有運動員中最發達的,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強壯,才能耐住
重擊。這個部位的唯一要求是發達肌肉,仰卧起坐、仰卧舉腿、懸垂舉腿,需要什麼就練什麼。鋼鐵一樣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帶。

背部是發力部位,但只是輔助的。對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
力上的要求更高,這個要求實際上和肌肉訓練的要求是很相似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闊肌。槓鈴劃船是最好的動作.

胸部的要求比較簡單,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發達些可能好些,單也很少有人被
擊中胸部倒地的。總之,這個部位要求更低。過分練它反而會給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礙。卧推作為發達上身的基本練習還是應該練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手臂是最容易引起誤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發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動讓胳膊緊張,就
會顯得越笨拙。胳膊應該像鉤子,而不是起重機,那是腿部該做的事。對二頭肌和三頭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輕啞鈴,然後就開始數數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觸部位,很容易受傷。對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較留意。啞鈴腕屈伸、握力器都可以發達前臂。很多傢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得多,這些傢伙肯定不是拳擊手。拳擊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細都行,但前臂一定要發達。

現在你看到了,每個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練習,你才能成為優秀的拳擊手,
而不是好看不中用的人。如果你在拳台上看到胸肌、手臂、肩膀漲得像麵包的傢伙,盡管跳上去揍他們好了。但是如果你的對手大腿和腰部粗壯,腹肌像羅馬的盔甲,脖子粗得像犀牛,那你就得當心了。了解對手的訓練,那更能說明問題。如果他能像千斤頂那樣做深蹲,像上了發條一樣做仰卧起坐,那他一定是個難對付的傢伙。如果他只是猛練卧推,或者經常照鏡子看二頭肌(展示二頭肌確實是個作秀的好辦法,我也很喜歡),那如果不是在作秀,就肯定是門外漢。

❼ 老外是如何進行虐腹訓練輕松練出腹肌的

腹肌訓練一直是個很受歡迎的話題,大家都喜歡有腹肌,有腹肌感覺很酷,你們是不是也這樣認為的?我們的後台經常會受到關於腹肌訓練的問題,很多新手一來就問要怎麼瘦肚子。

減肚子不是光練腹肌就可以的,請你們要搞清楚這一點哦,減脂是全身性的,想要把肚子練平是需要做全身性的訓練,比如力量訓練加有氧運動,結合起來,也不能光練力量,那樣效果很慢的。

主要針對側腰側腹這塊,做好側支撐的姿勢,然後單側的手和腳同時擠向側腰,感受側腰的收縮,每組做10次,進行3組

動作九 V字卷腹

這個動作難度比較大,需要很好的平衡控制能力,每組做15次,進行3組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拳手是怎麼訓練腹肌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怎麼上網 瀏覽:758
印尼小金剛是什麼 瀏覽:740
印度火腿怎麼炒好吃 瀏覽:760
英國粽多少錢 瀏覽:156
體檢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764
中國水準零點景區在哪裡 瀏覽:645
印度怎麼剝椰子皮 瀏覽:971
英國航班到成都多少小時 瀏覽:425
伊朗高原在地圖的什麼地方 瀏覽:624
日本為什麼暫停進口伊朗原油 瀏覽:156
義大利哪個品牌下架 瀏覽:868
無人機怎麼殺死伊朗將軍 瀏覽:850
中國可以購買多少伊朗石油 瀏覽:492
英國地圖上有多少個國家 瀏覽:119
印度奶牛哪裡有賣 瀏覽:721
中國有哪些國家的車標 瀏覽:537
印度邊境沖突怎麼賠償 瀏覽:847
義大利位於什麼緯度地區 瀏覽:713
海底採珠廠印度人如何脫離危機 瀏覽:367
伊朗外海叫什麼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