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地理 區域地理 南亞次大陸是什麼鬼 為什麼這樣叫
南亞次大陸,又稱印度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於北緯8°~13°,東經61°~97°。
南亞因喜馬拉雅山脈、蘇萊曼山脈等高大山體而與亞洲其他地區隔開,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因為他的面積小於大陸,所以被稱為南亞次大陸。又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亞的主要大國,也有人稱南亞為印巴次大陸或印度次大陸。
望採納
B. 在亞歐大陸當中,為什麼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
地地球表面的陸地分布分為六個大陸,分別是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洲大陸、南美洲大陸、南極洲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我們發現,在亞歐大陸當中,又會出現一個「南亞次大陸」,這是為什麼呢?南亞和歐亞大陸作為一個整體明顯相連,為什麼它也被稱為「次大陸」?
南亞次大陸總面積430萬平方公里,曾經是岡瓦納(包括南極大陸、非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美大陸和南亞次大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古生代晚期,岡瓦納古陸開始分離,南亞次大陸成為一個位於印度洋上的巨大島嶼,也可以理解為是一塊面積較小的大陸。
C. 為什麼南亞又稱南亞次大陸,簡單化
南亞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
D. 為什麼南亞又稱為南亞次大陸
南亞即亞洲南部,包括從喜馬拉雅山脈西段和中段的南側到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通常指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錫金、不丹、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國及克什米爾地區。由於喜馬拉雅山脈把南亞跟亞洲其它地區隔開,使南亞在地理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單元,所以又稱它為南亞次大陸,或稱次大陸。
本區界線明顯,年輕的新褶皺山脈(如西北部的蘇來曼山脈,北部的喀喇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東部的巴達開山脈和阿拉干山脈等),圍繞在半島的北面,南臨大海,南北和東西距離各約3,100公里,面積約430萬平方公里。
地質構造和地形具有非常明顯的關系。南部的德干高原,佔有印度半島的大部分,是一個龐大的前寒武紀的古陸塊,它是構成次大陸的核心,是岡瓦那古陸的一部分。白堊紀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規模玄武岩溢出,覆蓋面積達40萬平方公里,構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個久經侵蝕的向東北緩傾的大古老地塊,西高止山構成高原的西部邊緣,高度約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斷層崖;東高止山構成高原的東部邊緣,高度約500~600米,為低丘狀,沿海有較寬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內部多地壘和地溝的地形。總之,德干高原是一個古老的、久經侵蝕的、傾動的和被許多河川所切割的準平原殘丘狀地塊。至於斯里蘭卡島,在地質構造上與印度原為一體,後因保克海峽和馬拿爾灣的沉降,才與印度分離。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的一部分山地,這是喜馬拉雅運動的產物。喜馬拉雅山脈在構造上可分為三帶:北部帶,又名西藏帶或西藏喜馬拉雅帶,是由古生代初期至第三紀的岩層組成;中部帶,又名雪峰喜馬拉雅帶或喜馬拉雅帶,露出岩石主要為花崗岩和片麻岩,現代冰川和雪峰甚多;南部帶又名外帶或山麓喜馬拉雅帶,位於印度大平原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主要為低矮山麓,岩層以第三紀沉積岩為主,高度約1,000米。印度大平原是屬於新褶皺山的前淵地帶,其前身為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東西長約3,000公里,南北寬約250~3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南亞大部分地區位於赤道以北和北緯30°以南,除馬爾地夫群島和斯里蘭卡島南部接近赤道,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南亞季風氣候的形成,與冬夏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行星風帶的季節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關系。根據季風的進退,一年之中可分涼、熱、雨三季。12~2月,從大陸吹向海洋的東北季風帶來晴朗、乾燥、涼爽的天氣,為涼季。在涼季里氣溫日較差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氣旋雨,半島東岸也有較多的降水。3~5月,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氣溫迅速增高,氣候炎熱乾燥,稱為熱季。德干高原中部氣溫達到35℃,塔爾沙漠的絕對最高溫度曾達50℃以上,有時出現沙暴。6~9月,由於南亞地區的持續高溫,在印度西北部產生熱低壓,強烈地吸引著由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從而使西南季風的勢力進一步加強。西南季風經過遼闊溫暖的熱帶海洋,飽含水汽,給南亞大部分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於雨季。雨季來臨的時間,半島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風的晚來早退是南亞雨量變率大的一個主要原因。10~11月為雨季末期,氣溫開始逐漸降低,北部一帶的氣壓也逐漸增高,這樣海陸間的氣壓梯度也逐漸變弱,因此西南季風開始退縮,降水隨之減少,很快轉入涼季。
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佔有廣大面積,其分布與降水量有密切關系。西高止山西側,東部喜馬拉雅山的南側和阿薩姆地區以及斯里蘭卡島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為熱帶雨林區;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為1,000~2,000毫米,樹木為了減少熱季的蒸發,形成乾季落葉;德干高原內部和印度半島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間,多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爾沙漠及其周圍,雨量很少,為荒漠和半荒漠,僅生長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
E. 為什麼南亞又稱南亞次大陸
南亞因喜馬拉雅山脈、蘇萊曼山脈等高大山體而與亞洲其他地區隔開,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因為他的面積小於大陸,所以被稱為南亞次大陸。又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亞的主要大國,也有人稱南亞為印巴次大陸或印度次大陸。
希望能幫助到你
F. 為什麼南亞又稱「南亞次大陸」,它包括哪些范圍呢
南亞次大陸主要包括印度,巴基斯坦,以及孟加拉國等,這個地區在地理上有喜馬拉雅山和阿富汗的高原山地與亞洲其他地區相隔,去亞洲其他地區在文化,風俗等方面與其他地區有明顯差異。因而稱之為南亞次大陸
G. 南亞次大陸來歷
南亞次大陸來歷:
南亞因喜馬拉雅山脈、蘇萊曼山脈等高大山體而與亞洲其他地區隔開,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因為他的面積小於大陸,所以被稱為南亞次大陸。又因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南亞的主要大國,也有人稱南亞為印巴次大陸或印度次大陸。
南亞次大陸基本情況:
南亞次大陸,又稱印度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的陸地,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大體位於北緯8°~13°,東經61°~97°。由於受喜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但面積又小於通常意義上的大陸,所以稱為「次大陸」。總面積約為43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3億。
南亞次大陸的國家大體位於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於南亞。其中,印度、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位處大陸地殼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
H. 印度為什麼叫次大陸
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地形十分開闊高聳,使得它南面的印度半島一帶在自然地理方面成為另一番天地,人們常稱之為次大陸?
在最早使用次大陸這一說法的地理學家中,卻很少有人想到過這塊歐亞大陸上的次大陸,竟是一位遠道而來的不速之客?
南亞次大陸,又稱印度次大陸,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成的陸地,它是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受喜馬拉雅山的阻隔,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
南亞次大陸的國家大多位於印度板塊,也有一些位於南亞?在這些國家當中,印度與印度河以東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和不丹位於大陸的地殼之上?島國斯里蘭卡位處大陸架之上,島國馬爾地夫位處海洋地殼之上?
南亞次大陸北有喜馬拉雅山和喀喇昆侖山的聳峙,南有阿拉伯海和孟加拉灣的限制,西有伊朗高原的阻隔,東有印?孟?緬邊境的層巒疊嶂,自成單元的天然態勢非常明顯?在人文地理上,這里長期經歷著相當封閉的歷史發展進程,因此具有顯著的獨立性?又因為南亞大陸面積比一般大陸要小,所以稱之為「南亞次大陸」?
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的布萊克特等人在德干高原玄武岩的微弱古地磁遺跡中,進行了古代地球磁場的考察,他們確信在大約兩億年前的侏羅紀,印度次大陸位於南緯40度附近?
I. 為什麼印度稱南亞次大陸東亞、南亞應該是泰國灣,加新馬,印尼,菲律賓等嗎
就是中國那些南邊兒那些國家應該都是屬於南陽,然後中國這邊兒的話可能就是屬於東亞印度那邊兒肯定就是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