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想要一些「青年志願者行動」公益廣告語。。。。
眾志成城,襄助奧運
愛心無價,無價青春
火紅人生,團徽見證
山城海量,海量山城
四海兄弟,手足情深
2.下面的公益用語適合哪些場合?
1.你的手干凈,我的臉干凈。牆壁
2.應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食堂
3.如果再不珍惜水資源,地球上最後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水池
4.你也輕輕,我也青青。你愛護花兒,花兒就把美麗獻給你。草地
12...你能創作公益用語嗎。
天下為公,公為天下。
2. 「慶祝母親節」公益廣告詞
母親節公益廣告
1 岡察爾的名言:母親的愛是永遠不會枯竭的。這說明母愛是非常偉大的,是永遠伴隨在我們身邊的。
2 老舍說的: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我覺得這句話說明慈母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想根對花一樣重要。
3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4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5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6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雨果)
7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8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米爾)
9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鐸)
10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11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12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13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拙。(日本)
14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英國)
15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16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印度)
17 記憶中的母親啊!最心愛的戀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歡樂,所有的情誼。(法國)
18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19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英國)
20 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法國)
21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法國)
22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3. 我也不確定我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每個人的出現都給我上了一課出自哪裡
我也確不定我不確定自己想要的東西每個人的出現都是給我上了一票出自哪裡的地方?我也不確定自己想要的理想是什麼?找到自己的理想。找到自己的夢想,青,你就可以集中能夠成功自己就確定自己可以。想要的東西。
4. 急求一段印度公益廣告,小孩雨中推樹
你好,我幫你找到了,是印度公益視頻《樹》(TOI Leading India "tree"),請點擊以下鏈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5Mzg5MjA0.html 望採納,謝謝!
5. 印度政府賣力宣傳大興機場,印度這一行為是想表達什麼意思
印度並不是想宣傳大興機場,只是利用網路不發達的優勢,向普通人宣傳國家強大。不過在宣傳方面,他們總喜歡“借”東西,這次大興機場只是借了中國一張圖片。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例如維克蘭特號航母事件、閱兵畫面事件、新德里機場大雨事件等,屢次借用中國圖片,完全唬住了不上網的平民。只是這種事想要宣傳,必須發到網路上,各國網民不是傻子,一眼就能看出圖片來源。
雖然印度人口很多,但算不上發達國家,與中國都有很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宣傳出去大家都會相信,認為這是進步的象徵。其實就是說謊,先說服自己再說服群眾。就拿諾伊達國際機場來說,號稱2024年客運量能達到120萬人次,可北京大興機場早已突破2000萬。差距這么大,都敢號稱“亞洲最大”,可見他們有多麼自信。
6. 請你圍繞保護森林設計一條公益廣告
我孤陋寡聞不便獻丑了,不過我建議你看下這個人Forest Man,他是印度讓人尊敬的森林建造者和守護者,沒錯!他僅憑一己之力用30多年把沙漠變成一片森林,沒任何人支持 沒政府任何資助的情況下,從一顆種子開始,然後一棵樹,再到整片森林。Forest Man還非常熱愛動物,現在森林裡不僅各種鳥類安了家,還有鹿,河馬,老虎,大象等生物,實在偉大。
7. 印度3個小孩幫老頭賣炸餃子是什麼劇
公益廣告。
願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善良的人,眼神里都是溫柔,都是平靜,都是溫暖,在他們的視角里,整個世界都是柔和的。善良的人總會把笑容掛在嘴邊,總會把快樂帶給每個人。
有一種善良叫單純的善良,他不求任何人的回報,不求任何人的付出,只想一心一意地對每個人好。
8. 有一則公益廣告說:「如果我們不注意保護環境,不注意生態平衡,不注意保護水資源,
天·地·人
天地人的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當今的熱門話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大、泛、而深的課題,要想簡明地揭示它們的關系,只得藉助於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學說……
生態系統和生態平衡從上世紀70年代才廣泛傳播開來,傳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驚人的。那誘人的「生態平衡」被學者們研討著,官員們宣傳著,演員們呼喊著。生態平衡之所以誘人,那是因為人們企盼的生態系統穩定狀態是美好的。盡管人們覺得它有點抽象莫測,可它又是親切具體的。熟知生態平衡要先知生態系統。可生態系統從被西方學者提出至今,權威人士的定義有十餘個,有的幾百個字,有的幾十個字,但無公認統一的文字表達。取其共同的實質,生態系統是:生命系統與無機環境系統的特定結合。生命指植物、動物、微生物各生命類群,包括人類;無機環境指自然界的無生命成分;特定結合指不同地域創造出的多樣的生物類群——即不同生態系統。陸地上各生物類群形成各自的生態系統,它們總稱為陸地生態系統;同樣海洋生物類群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與陸地生態系統就構成了整個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陸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層,這就是人的家園。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為天,求風調雨順,六畜興旺,人是依賴於自然,從屬於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處於什麼位置呢?天地無機環境為誰效用呢?為草原、森林、莊稼——綠色世界。各類動物依賴誰而存活呢?直接間接都依賴於綠色植物。萬尊的人靠什麼活著呢?以吃來說,取之動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來說,取之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須的氧取之於大氣。食、水、氣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來自於天地無機界。生態學家把生態系統中的生命又分為三類,且冠以公正的名稱:(一)植物——生產者;(二)動物——消費者;(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較三類生命類群誰最有本領呢?無疑是生產者,因為它養活了自己和後二者。人在哪裡呢?在動物之中了。按生態食物鏈排序:先是食草動物,後是一級食肉動物;二級食肉動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糧)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級」(依賴性最大的)消費者。所以,生態學家早已結論:沒有植物就沒有動物,就沒有人類。
尊貴的人不要不服氣,這並不否定人有靈巧的手和發達的大腦,只是說人的存在依賴於生態系統中的其他生物和環境,從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
歷史證明,由於人類的盲目自大,破壞了生態平衡,屢屢招來毀滅人類自己的生態災難。破壞生態平衡的誘因歸結為三類:一、破壞環境:由於環境是生態系統的成分之一,它的改變會影響生態系統的穩定。由於破壞環境打破生態環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諸如:湖沼富營養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壞了臭氧層;阿斯旺水壩生態環境惡化;「六六六」、「DDT」施用後的惡果;地球的「濕室效應」等。二、破壞植被,以森林為主體的植被是陸地生態平衡的杠桿,地球上由於破壞植被導致的生態災難最多,如1934年發生在美國西部的黑風暴,毀掉耕地4500餘萬畝;1963年發生在前蘇聯農墾區的大風暴,毀田3億多畝;同樣因森林的破壞,使古老的巴比侖文明滅亡;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塔爾平原,因森林破壞淪為沙漠,沙漠面積達65萬平方公里;中國黃河流域生態條件的變壞,源於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壞,當今長江將變成第二條黃河;東北林區生態條件變壞,主要原因是對西南林區和東北林區森林的不合理採伐和過度採伐。三、破壞食物鏈:破壞食物鏈打破生態平衡的例子如:因過量捕殺害蟲的天敵引發林木病蟲害;印度曾大量捕殺水獺使病魚增多,魚產量下降;牧業發達的澳大利亞,因牛糞覆蓋草地成災引發蜣螂解救的例子更為新鮮。當然在生物圈內往往是幾種誘因並存的。
中國是一個生態災難多發的國家,中國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態災難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氣候變壞、洪水泛濫、庫壩被淤等。近年來,我國水域污染增多:網眼小了,魚蝦少了。科學家們預言:「生態危機將成為21世紀人類共同面臨的最大危機。」這就告訴人們,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和人口壓力的加大,人類必須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