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洋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
印度洋,東、西、北三面是陸地,分別是澳大利亞大陸、非洲大陸和亞洲大陸,東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太平洋、大西洋「攜手」相連,南靠冰雪皚皚的南極洲。
印度洋的面積為7492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5左右,是世界第三大洋。
印度洋中的島嶼較少,大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主要有馬達加斯加島和斯里蘭卡島,以及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葛摩群島、塞舌耳群島、查戈斯群島、馬爾地夫群島、留尼汪島等。
印度洋的周圍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外,其餘都屬於發展中國家。
『貳』 印度洋位於哪裡
印度洋,東?西?北三面是陸地,分別是澳大利亞大陸?非洲大陸和亞洲大陸,東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太平洋?大西洋攜手相連,南靠冰雪皚皚的南極洲?
印度洋的面積為7492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左右,是世界第三大洋?
印度洋中的島嶼較少,大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主要有馬達加斯加島和斯里蘭卡島,以及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葛摩群島?塞舌耳群島?查戈斯群島?馬爾地夫群島?留泥汪島等?
印度洋的周圍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外,其餘都屬於發展中國家?
『叄』 印度三大地形區是什麼
印度主要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是喜馬拉雅山,中部是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印度的地形大體可從北向南分為3段,北段是山川地區,大約占據了國內領土的25%,中段是印度河—恆河平原,面積159.6萬平方公里,占據了總面積的40%左右,而再往南就是德干高原了,這部分地形佔了35%左右。
印度的位置優勢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擁有整個印度半島。而印度半島處於北印度洋的核心位置,如同一個大錐子直插印度洋,只要控制了印度半島,就能控制印度洋的核心,影響整個印度洋周邊地區。如此巨大的地緣優勢,也是當年英國不肯放棄英屬印度的原因之一,如果擁有了印度,還能進軍中亞和中東,海上勢力更是能直插東南亞。
所以全球性的大國,都不可能放棄對這一地區的施加影響力,而印度也成為國際政治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外印度也靠著特殊的地緣優勢,與西方國家合作,獲得很多西方國家的先進武器和技術,這都是好的地緣位置給印度帶來的紅利。
『肆』 印度洋是如何形成的印度洋的面積有多大
印度洋的面積為7056萬平方千米“1.3億年前,北大西洋就從一個很窄的內海開裂擴大,它的東部與古地中海相通,西部與古太平洋相通,那時,南美洲與北美洲還是彼此分開的。隨後南方古陸開始分裂,南美洲與非洲分開,兩塊大陸開裂漂移形成海洋,但與北大西洋並未貫通,海水從南面進出,形成非洲與南美洲之間的一個大海盆。南方古陸的東半部也開始破碎分開,使非洲同澳大利亞、印度、南極洲分開,於是就在這兩者之間出現了最原始的印度洋。”
『伍』 印度洋沿岸有哪些國家
來個全面點的:澳大利亞,馬來西亞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亞 泰國 緬甸 孟加拉國 印度 斯里蘭卡 馬爾地夫 巴基斯坦 伊朗 葉門 阿曼 吉布地 厄利垂亞 索馬里 坦尚尼亞 肯亞 馬桑比克 馬達加斯加 塞席爾 模里西斯 葛摩
『陸』 印度洋中有哪些島嶼
印度洋的面積為7492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1/5左右,是世界第三大洋。
印度洋中的島嶼較少,大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主要有馬達加斯加島和斯里蘭卡島,以及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葛摩群島、塞舌耳群島、查戈斯群島、馬爾地夫群島、留尼汪島等。
印度洋的周圍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外,其餘都屬於發展中國家。
北冰洋,大致以北極為中心,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所環抱。它通過格陵蘭海及一系列海峽與大西洋相接,並以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
『柒』 印度洋板塊包括亞洲和大洋洲哪些地區
這么問不太全。他不但有亞洲的兩大半島和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臨近的海洋,他還有印度洋的北部。
『捌』 印度洋大約有多少個島嶼
印度洋(Indian Ocean),位於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大部分在南半球。面積7491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1.1%,是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的范圍北至印度次大陸及阿拉伯半島(南亞及西亞);西達東非;東側則以印度尼西亞、巽他群島及澳大利亞為界;南迄南冰洋(也有定義至南極洲)。
平均深度為3,890米,最大深度為蒂阿曼蒂那海溝(Diamantina Trench),達8,047米,
鹽度
32-37/1000
所屬島嶼:
大陸島
馬達加斯加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
火山島
留尼汪島、葛摩群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等
珊瑚島
拉克沙群島、馬爾地夫群島、查戈斯群島、聖誕島、科科斯群島
大西洋(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
大西洋的表層水溫受到緯度、季節、洋流系統及太陽能量在緯度間分布影響。表層水溫高低差由-2 °C至29 °C。最高水溫在赤度以北發現,最低水溫則在極地。中緯度地區表層水溫最高溫差在7 °C至8 °C之間。
主要島嶼:
西印度群島、不列顛群島、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巴哈馬群島、百慕大群島、亞速爾群島、加那利群島、維德角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南安的列斯群島、愛爾蘭島、冰島、紐芬蘭島、布韋島、克里特島、撒丁島、科西嘉島、西西里島、巴利阿里群島、塞普勒斯島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稱北極海,位於北極圈內,大致以北極點為中心。北冰洋是世界五大洋中最小最淺的。面積1405.6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大洋面積的3.6%。平均深度1200-1300米,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深處為南森海盆,深度為5450米。
洋面上有長年不化的冰層,佔北冰洋面積的三分之二,厚度多在2-4米左右。中央的海冰已持續存在300萬年,是永久性的海冰。水溫大部分時間在0℃以下
北冰洋島嶼很多,數目僅次於太平洋,面積達400萬平方公里。主要島嶼有格陵蘭島、斯瓦爾巴群島、北極群島
『玖』 關於印度洋的介紹說明有什麼
印度洋(Indian Ocean)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60.8萬立方千米,不包括屬海的體積為28434萬立方千米。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39.9米,不包括屬海的平均深度為3872.4米。最深為9074米。其北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為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印度洋的主要屬海和海灣是紅海、阿拉伯海、亞丁灣、波斯灣、阿曼灣、孟加拉灣、安達曼海、阿拉弗拉海、帝汶海、卡奔塔利亞灣等。
印度洋有很多島嶼,其中大部分是大陸島,如馬達加斯加島、斯里蘭卡島、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留尼汪島、葛摩群島、阿姆斯特丹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為火山島。拉克沙群島、馬爾地夫群島、查戈斯群島,以及爪哇西南的聖誕島、科科斯群島都是珊瑚島,馬達加斯加島是南回歸線穿過最大的珊瑚島。
『拾』 位於印度洋板塊的國家有哪些 rt
印度洋板塊的國家有印度 斯里蘭卡 孟加拉 巴基斯坦 澳大利亞等,但基本上是位於下列地區的國家:
印度洋板塊包括印度洋的北部、中東和東南部、印度半島、大洋洲的大陸、島嶼及鄰近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