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的環境這么差,為什麼沒有爆發過殺傷力大的傳染病
印度不是不是沒有爆發過殺傷力大的傳染病,印度氣候和人口的因素,傳染病就沒有缺席過,不僅參與了全球歷次瘟疫的流行,還為世界貢獻出霍亂這個19世紀的瘟疫。
1898年,印度孟買出現了鼠疫大流行,當年死亡人數超過50萬人,其後長期在印度流行,高峰期每周能死5到6萬人,前後10年間全印死亡上千萬人。
我們在國內很少看到相關報道是因為我們對於外面世界的認知主要源於國內的媒體,而國內媒體對於印度的報道肯定不多的。
2. 瘟疫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鼠疫
免疫接種:目前我國選用菌苗是EV76鼠疫凍幹活菌苗,由衛生部蘭州生物製品所生產,免疫有效期為6個月,在鼠疫流行期前1~2個月以皮上劃痕法進行預防接種。預防接種的范圍:
a.在發現人間或動物間鼠疫的地區,人群進行普遍接種。
b.進入鼠疫動物病疫區工作或捕獵的人員,在工作之前兩個月內完成預防接種。
c.從事鼠疫強毒實驗室工作人員。
禁忌症:
a.體溫37℃以上,周身不適者。
b.患急性傳染病者。
c.嚴重心、肝、腎及結核病患者。
d.妊娠前6個月及哺乳期、月經期。
e.體質極度衰弱者。
f.懷疑感染鼠疫或潛伏期內者。
1.人間疫區處理;有鼠疫流行病學指征和較典型的鼠疫臨床症狀,不能排除鼠疫者,可確定為疑似鼠疫病人,其所在地為鼠疫區,在當地黨政領導、衛生防疫、公安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疫情指揮部的領導下,劃定大小隔離圈,封鎖隔離,並對在9日內與鼠疫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實行健康隔離和預防性投葯治療,如有離開本地者,應通報追蹤,就地隔離留驗。在大小隔離圈內對鼠疫患者所用的各種物品均應進行徹底消毒和最後的處理(化學、高溫、高壓),屍體經消毒,焚燒後深埋,並對周圍環境進行徹底的衛生清掃和滅鼠滅蚤。以切斷再傳播的途徑,當最後一例病人經疫區處理後九天,再無新發病人,可解除隔離。
2.動物間疫區處理:在動物鼠疫流行區包括血清學陽性的現疫流行區進
行投葯,徹底的滅鼠滅蚤,尤其是流行區內的居民點和交通要道周圍,根據可能污染的范圍,對直接接觸者限制外出,監視九天。在當年有鼠疫動物病流行的地區,禁止私自獵獺和剝食,作好人群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人群的自我保護意識,防止人間鼠疫的發生。
登革熱
降低體溫
對高熱患者宜先用物理降溫,如冰敷、酒精拭浴,慎用止痛退熱葯物。對高熱不退及毒血症狀嚴重者,可短期應用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如口服潑尼松。
2.補液
對出汗多、腹瀉者,先作口服補液,注意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必要時應採用靜脈補液,糾正脫水、低血鉀和代謝性酸中毒,但應時刻警惕誘發腦水腫、顱內高壓症、腦疝的可能性。
3.降低顱內壓
對劇烈頭痛、出現顱內高壓症的病例應及時應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靜脈滴注。同時靜脈滴注地塞米松,有助於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對呼吸中樞受抑制的患者,應及時應用人工呼吸機治療。
登革熱是一種具自限性傾向的傳染病,無並發症患者的病程約為10天。本病通常預後良好。死亡病例多為重型患者。
3. 印度人為什麼不愛干凈
印度人不愛干凈,而是綜合原因。
首先印度雖然國土面積只相當於中國的1/3不到,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積卻遠遠多於中國,再加上地處熱帶、高溫多雨,印度的農產品產量非常大,也就決定了印度供養人口潛力其實比中國強,糧食安全更有保障(這個有一說一)。
但也正是如此,沒有飢餓之虞的印度人養成了慵懶、被動的性格,要知道,慵懶被動的人,是不可能愛干凈的(非洲人、拉美人也是同理)。
加上,印度這個國家貧富分化極其嚴重,社會階層固化,所以印度窮人群體很大,廣大印度人給人一種「又窮又懶」的印象,而窮困,直接導致衛生習慣惡劣和邋遢的生活習慣。
其實,中國解放前底層人總體上也是很邋遢的,解放後生活條件上去,特別是毛主席倡導新生活,才有了如今的中國人。
印度要養成好的衛生習慣,不僅僅是要克服窮困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毛主席那樣偉大的人領導大家建立新生活。
4. 話說印度恆河水有殺菌功能,但是河上那麼多浮屍,又那麼臟,難道一點毒都沒有嗎
恆河裡有一種真菌,能殺死河裡百分之99的細菌!所以恆河裡沒有瘟疫產生
5. 印度環境那麼差,為什麼沒有爆發過殺傷力大的傳染病
印度是文明古國,自古也有貿易通道,加上氣候和人口的因素,傳染病就沒有少過,不僅參與了全球歷次瘟疫的流行,也為世界貢獻出霍亂這個19世紀的瘟疫。鼠疫解放後,鼠疫的代號是一號病,說明其曾經的凶險。
印度人口之所以一直沒有超過中國,就是因為傳染病拖了後腿
6. 印度人為什麼喝恆河水不得瘟疫哦
這是印度本身的習俗。恆河對他們來說,代表的意義就和我們對黃河的意義一樣。印度是一個佛教國家,在他們的教義里,恆河是作為接引以及過渡的存在。只有通過恆河的接引,死者才能到達極樂世界。這也就是為什麼裡面會有很多死屍的原因。所以在他們眼裡,恆河不僅不臟,反而是很神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