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野象群南遷了,還自己擰開村民家水龍頭喝水,遇到大象該如何避免受到攻擊
6月4號下午5點左右,雲南野象群沒有繼續向北,而是往西南方向遷移了6.6公里,並進入昆明晉寧區雙河鄉一戶農村院子里,用鼻子擰開水龍頭喝水。大象們逐個開懷暢飲之後,水龍頭也不關就走了,到6月7號下午為止,象群遷移到了晉寧區夕陽鄉活動。野象對人是有一定攻擊性的,尤其當野象進入村莊之後,容易與人發生沖突,那我們遇到大象該如何避免受到攻擊呢?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
遭遇大象後為避免被其攻擊,可以盡快離開大象的前進路線,如果來得及可以觀察下大象的腳印,判斷出它的大致前進路線後,就面對大象緩慢後撤。這個時候一般不能撒丫子奪命狂奔,因為把後背留給對方同時快速逃跑,很容易激起動物的追逐獵食本能,特別在面對狗熊、虎豹一類的猛獸時,逃跑的同時把後背、後脖子留給對方是大忌。萬一大象真的追上來,我們一般是跑不過它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盡量找掩體保護自己,不能在空曠地帶與大象賽跑逃命,可以藉助房子、樹林等掩體或障礙物與大象周旋,同時大聲呼救或打電話報警求助。
B. 古代一般來說是怎麼對付象兵的
獅兵退象。
相傳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宋文帝劉義隆任命宗愨為振武將軍,討伐林邑國。林邑國王臨危急令王牌軍「象兵」部隊迎戰。這刀槍不入的龐然大物使宋軍猶如現今的步兵遇見坦克,無法招架,死傷累累。但是,宗愨並不畏敵避戰。
他想到大象的勁敵是獅子,可是,又不可能馬上馴化出一批「象兵」與敵抗爭,便靈機一動,命令部屬連夜趕制了一批獅子模型,運到陣前,威懾敵「象兵」。
當林邑國的「象兵」沖來時,大象猛見只只雄獅嚴陣以待,如臨天敵,調頭就跑,任憑馭手怎麼鞭笞也不回頭迎戰。這時,宗愨一聲令下,率兵緊迫不合,一舉打敗了林邑國。
據傳,公元前600餘年,印度就開始訓練「象兵」。古印度亞柏格皇帝曾驅遣300餘只「象兵」向敵8000餘名重兵據守的希托安要塞進攻。
群象沖來,黑壓壓的一片,刀槍不入,勢不可擋;它那長長的鼻子輕輕地一點就將人捲起,然後將人摔得粉身碎骨:那巨大的象蹄踩到人身上,人便成為肉餅。敵軍驚慌失措,丟盔棄甲,抱頭鼠竄。亞柏格揮軍一舉奪占希托安要塞。
在泰國曼谷以北百十米,有個旅遊名城素攀府,這里每年都要舉行象節遊行,紀念象戰的偉大勝利。來這里觀光旅遊的人們,無不對那披紅戴綠裝飾得威武繽紛的「象兵」隊列贊嘆不已。那器宇軒昂的古泰王納黎萱騎象雕塑更讓人駐足仰目,遐想泰、緬象戰的盛況。
C. 印度一野象誤入居民區,這是否說明防範措施不到位
在印度,大象有著神聖的地位。其中有野象,也有人們馴養的大象,印度人和這些馴養的大象有著很親密的關系。但是野象跟人們的關系怎麼樣呢?據報道,8月25日,印度奧里薩邦巴里帕達鎮的居民發現一頭四處溜達的野生大象,還一度進入居民區。並且引來了不少膽子大的人的圍觀。野象誤入居民區是否說明防範措施不到位呢?我覺得僅僅因為這件事也不能就說明防範措施不到位。原因如下:
關於野象誤入居民區這件事,各位有什麼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D. 大象最怕什麼動物
要說大象最怕什麼動物,其實大象由於體型巨大,也不怕其它動物,但是它最怕的卻是人類,為什麼這么說呢
大約10年來,大象每年都要被偷獵者捕殺20000頭,也就是說每小時要捕殺2頭大象,而大象死於人槍下,因此,大象最怕的就是人類的貪婪。那麽,在自然界,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大象又怕什麼呢?這件事我們再簡單談談。
最終這頭現存的最小的象婆羅洲儒象,雖然個頭不大,但卻只分布在婆羅洲島上,而且島上沒有老虎,因此,除了人以外,它也沒什麼可怕的。
除了非洲草原象是一種容易受到威脅的動物之外,現存的大象都是瀕臨絕種的,而這一結果主要是拜人所賜,大象因其象牙被某些人追捧,導致了偷獵現象屢禁不止,而面對這些擁有武器的貪婪的獵殺者,大象就成了弱勢群體了。因此,大象最怕人類。在自然界中,除了人類之外,成年大象沒有天敵,然而,對亞健康或幼象而言,他們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獅子這一頂級捕食動物。
E. 如果在野外遇到了大象該怎麼辦
1、禁止圍觀、挑逗、戲弄,禁止用鞭炮、禮花彈等方式進行惡意驅趕和傷害,應盡快避讓;
2、不要主動招惹大象。它們不會無緣無故地發怒,除非是感覺到自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或者象媽媽帶著象寶寶,你突然出現,泛濫的母愛會讓你陷入危險;
3、觀察大象的肢體語言。當你和大象狹路相逢,如果它的鼻子捲起,耳朵張開,那就說明它生氣了,要主動攻擊你了;
4、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大象的行進路線。仔細觀察下大象後面的腳印(如果有時間的話),初步判斷一下它的大致路徑,緩慢後撤不要直接撒丫子跑,你肯定跑不過它,慢慢撤出它的安全距離;
5、如果你觀察出它的行徑路線,可以嘗試以下方法:往垂直於大象行走方向的斜坡上狂奔(此方法謹慎使用);
6、善於找掩體。其實和很多野生動物一樣,大象不會主動傷害人類,很多傷害事件來源於不經意的踩踏和人們自救方法不對。如果你難以估計大象的行進路線,掩體就成了你的救命稻草,因為大象遇到障礙物會繞行。
F. 印度猴子泛濫成災,囂張跋扈佔山為王,當地人是如何驅趕的
在人類社會變得更加發達先進的同時,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就需要進一步進行整理。我們常常說「地球不是只屬於人類的地球」,這世上還有其他的動植物,這同時也是屬於他們的地球,所以人類應該讓步給他們生活空間。不過這些話說起來很容易,但人類在發展的同時還是觸碰到了許多動物的棲息環境,因此也鬧出了許多人和動物相互矛盾的事情,就比如在印度這里,就有著一個動物屢屢侵犯了人們的生活。
這樣的驅猴方式無疑是比較原始了一點,並且按照猴子的精明,他們很快就會發現棕熊是假的。畢竟這並不是個例,之前印度還有將狗染成老虎毛皮顏色來驅趕猴子的事情,因此相比於「cosplay」,印度採取的大規模絕育計劃會更加現實一些。
G. 話說,古代戰爭到底怎麼阻止大象
冷兵器時代,體型龐碩、身披重鎧的戰象的就像現代坦克一樣威力無窮。那麼,古代戰爭中,又有哪些戰術能夠反制這一強大的特殊兵種呢?先看幾個戰例
戰例一: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率遠征軍到達印度,與當地人爆發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亞歷山大沒有正面進攻印度軍象陣,而是先迂迴進攻敵方左翼,擊潰對手騎兵,將其殘兵敗將驅至象陣周圍。然後,亞歷山大指揮部隊投擲標槍,集中攻擊駕馭戰象的象兵,從而使大象喪失控制力。失控大象開始狂躁地攻擊己方人員,以至於不少印度戰象都是被自己人殺死的。
戰例二:公元前202年,迦太基名將漢尼拔與西庇阿指揮的羅馬軍隊爆發扎馬戰役。面對曾讓己方吃過大虧的迦太基象陣,西庇阿沒有採取羅馬軍團通用的的棋盤方陣,而讓各戰斗單位間留出足夠敵方戰象穿過的通道。雖然漢尼拔以戰象沖擊先發制人,但一些戰象從通道沖過了羅馬戰線,還有一些沿途遭到羅馬投擲手攻擊。與此同時,羅馬人集中數百支喇叭和號角,用震耳欲聾的喧囂聲把大象嚇得暈頭轉向,致使迦太基戰象調頭回走,在己方步兵和騎兵隊伍中造成混亂。
戰例三:1277年,緬國出動士卒4萬餘人、戰象800頭大舉向元朝境內入侵,蒙古千戶忽都、總管信苴日率700名騎兵前往迎戰。圖為古代中南半島象兵的標准配置示意圖。元軍與緬軍在行進中遭遇,激戰2日。元軍利用殺傷力驚人的大型復合弓和嫻熟的騎兵戰術,首先破其象陣,緬軍大亂敗退。元軍追逐30餘里,連破17座城寨。
H. 大象它吃辣椒和大蔥嗎
大象是吃辣椒的也吃大蔥,像柿子椒一類的不辣的辣椒,到大象嘴裡就跟吃草一樣只是柿子椒一類的辣椒含水分多點,說種辣椒驅趕大象,其實是大象也吃不了太刺激的東西。跟人類一樣是雜食性,是人已經適應了辣椒。
I. 印度一頭大象掉進坑裡四腳朝天,當地人是如何幫它脫困的
當地人在發現一頭大象摔入坑中之後,便集體的用木棍和繩子幫助它脫困。而這名被救助大象在站起來之後就回到了叢林里,印度人民因為幫助了大象,也發出了激烈的歡呼聲。
你可能不理解,為何印度人民這么激動,這是因為一般只要一個體型較大的大象一摔倒就會死亡。成年大象的體重不僅體型大,並且體重也很重,最輕的都會超過5噸,由於大象有長長的鼻子,再加上行動起來比較緩慢,所以大象並不會給我們很兇猛的感覺,反而會給我們一種可以親近的錯覺,但是我想說,如果在野外碰到了大象,一定不要太過近距離的接觸。
並且這頭被印度當地人民所救的大象,可是摔倒在了一個坑裡面,那麼如果沒有人發現的話,這頭大象就是必死無疑的後果,所以印度人民在解救了一頭大象之後會如此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