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羊肉的製作方法有哪些
很多種做法
1》紅燒羊肉
原料:
羊肋條肉500克,胡蘿卜20克,青蒜段50克,豆油30克,白酒30克,紹酒40 克,辣椒醬5克,醬油10克,白糖2克,蔥段薑片 20克,八角4顆
製作過程:
1、切配:
將羊肋條肉洗凈,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放入少許蔥段薑片、白酒,燒開,焯水約1分鍾,隨即撈出放清水中洗凈。胡蘿卜洗凈切成片。
2、烹調:
炒鍋上火,舀入豆油燒熱,放入蔥段薑片煸炒出香味,再將羊肉放入煸炒,然後加紹酒、白糖煸炒1分鍾即可。
特點:
該菜屬於中國中原地帶名菜,羊肉營養豐富,只要烹制方法得當,可去其膻味,存其美味。該菜湯鮮肉美,色澤紅潤,香氣濃郁,為佐餐佐酒良菜。而且富含營養,滋補健身。
2》紅燒羊肉
用料:
羊肉(1磅)、胡蘿卜(1個) 干蔥(10餘粒)、白羅卜(1/2個)、老抽(1-1/2湯匙)、鹽(1/2茶匙)、糖(1茶匙)、 胡椒粉(少許)、水(適量)
做法:
1>羊肉出水洗凈,放入白羅卜塊同煮,至羊肉5成熟,取出白羅卜棄去。
2>胡蘿卜去皮切塊,干蔥去皮保持原粒。
3>燒熱1湯匙油,將干蔥及羊肉同爆香,放入調味料及過面水份,煮滾後,改用中火煮。
4>將胡蘿卜塊加入同燜至爛,汁收濃即可上碟供食。
3》紅燒羊肉
特點:軟香可口。
用料:熟羊腰窩肉250克、水發木耳、水發玉蘭片、水發黃花菜、蔥絲各15克,姜絲5克,水粉芡25克。
作料:
鹽水5克,醬油15克,味精1克,料酒10克,花生油750克(約耗50克),湯250克。
製法:
1、將羊肉切成象眼塊,放入粉芡、醬油打成的糊里,拌勻。
2、鍋放火上,六成熱時,將羊肉逐塊下入,炸成柿黃色撈出潷油。
3、鍋內留油少許,放火上,下入姜絲炸一下,再下羊肉、配料、作料和湯燒制,待汁濃肉爛,出鍋即成。
4》紅燒羊肉
主菜和配菜:帶骨頭的羊肉、土豆、洋蔥、胡蘿卜、蔥、姜、蒜;
作料:鹽、糖、大料粉(胡椒、花椒、八角等)、味精、花雕酒、羊肉湯、生抽、老抽。
做法:
1、羊肉剁塊,冷水大火煮沸,劈沫;關小火燜至6成爛;
2、加工好配菜(土豆、胡蘿卜——隨刀塊、洋蔥——橫向長絲);
3、起小油鍋加入配菜煸炒,加一勺羊肉湯中火燜;
4、撈起煮好的羊肉塊鋪在配菜上面,加花雕酒大火沸;
5、去酒香後,加生抽、老抽、糖、味精、大料,改中火煮;
6、待顏色變紅,改小火燜5分鍾,入盤上桌(玻璃碗盛裝)。
5》浙江菜紅燒羊肉
『特點』色澤鮮美
『原料』
帶皮生羊肉1000克,青蒜葉5克,姜塊50克,蔥結10克,紹酒100克,紅醬油150克,冰糖100克,精鹽5克,味精2.5克,水澱粉15克。
『製作過程』
1、將羊肉放入清水鍋內,用中火燒開後,取出洗凈。青蒜葉切段備用。
2、將羊肉、紹酒、紅醬油、精鹽、蔥結、姜塊(折松)放入鍋內,添加清水淹沒肉塊,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末,加冰糖用小火燜3小時左右,見已酥時撈出拆去骨,改世成3.5厘米的方塊,再放入原汁鍋內用旺火稠濃原汁。稠時加味精、青蒜葉,用水澱粉勾芡,燒開而成。
6》紅燒羊肉
原料:
羊肉1500克,紅棗75克,蔥50克,姜50克,醬油150克,糖80克,味精20克,啤酒、干椒、鹽少許,黃酒100克,香料�孜然,茴香,八角,桂皮等。
製作:
1.先將羊肉焯水,洗凈,過油。
2.蔥、姜煸香將羊肉下鍋,加黃酒、啤酒、醬油、香料、紅棗、水一起煮,至酥爛再加糖、味精,湯汁稠濃即成。
3.食用時可以略加大蒜,更具有特色。
特點:色澤金紅,味濃鮮香。
B. 正宗的新疆烤羊肉的糊如何調制
洋蔥、牛奶、蛋清、孜抄然粒、辣椒面、料酒、鹽少量、色拉油、五香粉、糖、味精、雞精、小蘇打、干澱粉和蝦油混合的調料。
用料
主料:羊肉450克
輔料:辣椒粉1茶匙、孜然粉2茶匙、白糖1/2茶匙、鹽1/2茶匙、生抽1湯匙、橄欖油2湯匙、澱粉1茶匙、大蔥知1/3段、蒜3瓣、姜1小塊
以正宗的新疆烤羊肉的糊調制,具體步驟如下:
1、羊肉用清水提前浸泡2小時,中途換2-3次水,泡出血水後洗凈切小塊。
(2)印度羊肉糊糊怎麼做擴展閱讀:
羊肉的食用效果
1、溫補脾胃
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症。
2、溫補肝腎
用於治療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症。
3、補血溫經用於產後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4、補肝明目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後貧血、肺結核、夜盲、白內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體虛者的天然補品。
C. 為什麼印度的有些食物都做成惡心的糊狀
據悉,在印度不管是吃路邊攤,還是去高檔酒店的餐廳,印度人總是特別擅長將各種食材做成黃色的、白色的、綠色的糊糊,還黏黏膩膩的形狀。先別說味道如何,光看這些「食物」的樣子,都已經讓人食慾大減,難道印度人做食物完全不講究「色香味俱全」的嗎?甚至連我們平常所熟悉的綠葉蔬菜,到了印度也會做成綠瑩瑩的糊糊,這叫人怎麼下得了口?不由讓人感慨印度人果然「另類」,從他們做的食物都能看得出來。然而,很多來印度旅遊的中國遊客卻對這里的「美食」欣賞不來,寧願選擇吃水果、餅干來充飢,也不願意吃當地的食物。
當然,在印度也有很多很美味的食物,就像是最傳統的套餐——塔利,擺盤類似韓國料理,因為在一個圓形的盤子中,每個小碟子里都裝有印度特色料理。話說如果你怕掉入印度重口料理的大坑中的話,那點這個絕對不會出錯!
D. 印度的羊肉怎麼做印度有哪些羊肉美食
原料:去骨羊肉1.4千克 洋蔥750克 姜2.5厘米 蒜頭2瓣 植物油125毫升 酸乳酪250毫升 奶油250毫升 鹽適量
混合香料:干紅海椒2隻 豆蔻莢5隻 肉桂1支肉桂粉2茶匙 黑胡椒子9粒 茴香粉2茶匙 豆蔻粉1茶匙 辣椒粉1茶匙
做法:(混合香料製作)干紅海椒去籽,豆蔻莢,肉桂,黑胡椒子搗成粉加入茴香粉,豆蔻粉,辣椒粉攪拌均勻混合成香料.
羊肉切成2.5厘米肉塊,洋蔥去皮沿莖盤切成中等厚度的切片.姜去皮剁茸.蒜瓣去皮剁茸.在煮鍋中入油加熱,加入洋蔥小火煮2分鍾,拌入姜茸蒜茸煮至軟化.加入混合香料煮1-2分鍾,加入羊肉煮5分鍾,翻炒直至羊肉入味.加入酸乳酪,奶油和鹽,用小火炆2小時左右直至肉爛(若湯汁蒸發過快,可適量加入水)
E. 印度咖喱青豆羊肉的做法
做法(適合三人份):
1.羊肉300g、胡蘿卜100g、洋蔥200g、去皮土豆300g;
2.先倒入油30g熱鍋(一般炒肉用植物油,炒青菜用動物油,依個人喜好選
擇),將切成小塊狀的上述用料一起下鍋翻炒。加500ml水,煮沸後撈起浮
沫,再調至中火煮10分鍾;
3.關上火,取出超市買回的咖喱塊或粉100g全部倒入鍋中攪拌均勻;
4.等咖喱塊或咖喱粉完全溶解後再開火,微火燉煮5分鍾至咖喱呈黏稠狀,如果
買回的咖喱本身含鹽、糖等調料就無需加什麼調料,若未加這些調料,依個
人口味適量加調料;
5.最後將煮好的咖喱澆在米飯上便成咖喱飯。咖喱若太稀多加熱一會,若太稠加
點水
希望你能做出讓女兒滿意的咖喱羊肉湯!
F. 印度菜真的全是糊糊嗎
印度是我國的鄰國,同樣與我國都是人口大國,也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地域廣闊,在美食文化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那麼去過印度的朋友都知道,印度菜很多都是糊糊狀,那麼印度菜真的全是糊糊嗎?
印度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其食物的外形與其國家的文化發展有關。但因其有香料的存在,口感十分的細膩,因此小編建議沒有去印度遊玩的朋友,一定要嘗試一下,不要因為其糊糊狀影響了食慾,吃一下能夠帶來不同的感受。
G. 羊肉咖喱面怎麼做
咖喱羊肉:
羊肉500克 土豆1個 紅蘿卜1根 洋蔥半個 咖喱塊100克 蔥姜20克 料酒少許
做法:
1.羊肉切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薑片,蔥段,料酒,開火焯去血沫。
2.焯燙過的羊肉洗凈,瀝干水,同時再准備一個土豆,一根紅蘿卜,半個洋蔥。
3.鍋燒熱,放油,下羊肉煸炒至微微有些泛黃。
4.倒入多一些的開水,蓋上蓋子,先把羊肉燉至軟爛。
5.趁著燉羊肉的時間,把土豆,紅蘿卜,洋蔥均切滾刀塊備用。
6.羊肉用叉子能輕松扎透,就可以了。
7.再起鍋,放少許油,把土豆,紅蘿卜,洋蔥放入翻炒,炒到可以聞到洋蔥的香味。
8.把之前燉好的羊肉連湯一起倒入鍋內,大火煮滾。
9.加入咖喱塊。
10.當鍋內已經大滾,這時轉中小火,並記得不時地鏟動鍋底,防止粘鍋。
11.直到土豆,紅蘿卜都可以輕松扎透,變得軟爛。
12.大火收一下汁,即可熱情出鍋了。
H. 印度咖喱羊肉怎麼做好吃 印度咖喱羊肉的做法圖解
咖喱羊肉和兩個小菜的做法步驟
1
將洋蔥和香芹莖放入鍋內中火翻炒至洋蔥軟嫩略帶焦糖色。
2
同時另取鍋子將羊肉煎至各面略帶焦糖色,鍋子要熱,否則肉不易上色且會出水,如果出水較多就盛出放置一會兒,等待水分出干,稍候再重新煎過。
3
將煎好的羊肉放入鍋內,入咖喱膏、番茄、胡蘿卜,充分攪拌,鹽調味,沸騰5min,隨後慢燉至羊肉軟嫩即可。
4
將堅果乾烤至略帶焦糊,冷卻使其酥脆,使用研缽搗碎,但不要太碎,留有一些小顆粒最好。
5
肉快燉好的時候准備快炒蔬菜的料,洗凈蔬菜後脫水,相信我,脫水會讓你的蔬菜有真正「快炒」的味道。再者,蔬菜是主角的話,能用有機的就用有機的,味道實在大不同。
6
平底鍋內熱油至略微起煙,撒入培根和拍扁的蒜瓣煎至焦糖色,會有濃郁的堅果香,保持中高火力,放入紅椒,15s後放入撕碎的捲心菜,一撮鹽一撮黑胡椒,翻炒至捲心菜邊緣略帶焦糊,淋入balsamic vinegar,等待酸氣散去即可盛盤。
I. 燒羊肉怎麼製作
羊肉怎樣燒可以去山味,而且好吃。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由於羊肉含有鐵鈣、鐵質,高於豬、牛肉,所以吃羊肉對肺病、氣管炎、哮喘和貧血、產後氣血兩虛及一切虛寒證最為有益。中醫認為常吃羊肉、喝羊奶,對肺病有治療作用。喝羊肉湯可減輕咳嗽。秋冬時節,食用羊肉用於溫補對身體大有裨益。羊肉除了涮食,下面的幾種做法你不妨一試。
紅燒羊肉 :取羊肋條肉1500g洗凈切塊,在開水鍋中略燙,放入砂鍋內。另取胡蘿卜2根,切成塊,放入砂鍋內,再加大茴香2顆,干辣椒2個和蔥、姜、醬油、清水適量,用大火燒沸後改用小火燉爛,收稠鹵汁即成。
清蒸羊肉 :取瘦羊肉750g切成3大塊,洗凈後入沸水鍋中煮一下,撈出洗凈,再放入沸水鍋中,加蔥、姜、大茴香、花椒各適量,煮熟,撈出,晾涼,去浮皮,切成薄片,墊入碗底成梯形,放少量蔥、姜,加雞湯,上籠蒸15分鍾,取出。去蔥、姜,湯瀝入鍋內,肉扣入湯盤,再將原湯加適量精鹽和味精調勻,加麻油,澆在羊肉上即成。
清湯羊肉 :取羊腿肉1000g洗凈,斬成塊,放入開水鍋中煮3分鍾後洗凈,原鍋洗凈,加清水,放入羊肉塊,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入白蘿卜塊200g,蔥、姜適量,黃油50g,燒至酥爛,加鹽、味精、青大蒜絲、胡椒粉,盛入碗內即可。
炒羊肉絲 :取大蔥250g,去根和邊皮,洗凈,切成長約6.5cm長的絲。羊腿肉300g切成約4cm長的絲,用適量精鹽、味精、胡椒粉略拌漬,加入適量干澱粉拌勻上漿。鍋內入油約40g,油熱後放入羊肉絲,煸炒至鬆散,放入長蔥絲略煸炒,再加適量白糖、味精、醬油、精鹽、黃酒略翻炒,用濕澱粉勾芡,淋麻油少許,裝盤即成。
鑊仔鮮羊肉丸 :鮮、爽、脆。選用上等東山羊,經過師傅精心選料,將新鮮羊肉打爛、反復撻,攪拌為肉泥,擠成丸狀而成。然後用上湯加上配料燴成。
黃燜羊肉:主料選用前腿羊肉約500克;調料有:蔥、鮮姜、桂皮、大料、肉桂、醬油、植物油25克、白糖少許、味精、澱粉。烹制:先將羊肉洗凈,用開水煮過,撈出,再放入鍋內,加醬油、蔥、姜、肉桂、桂皮、大料。開鍋後移到微火,煮九成熟,撈出晾涼,用刀切成一寸寬,3寸長肉條,碼在碗內,加上高湯、放入鹽、味精、料酒少許,上屜蒸透。最後將湯汁調好,用水澱粉勾芡,放入明油,淋在羊肉上即成。
辣味燒羊肉:主料:羊後腿肉:配料:鮮冬筍、胡蘿卜、青蒜;調料:蔥、姜、鹽、醬油、白糖、粒酒、食油、味精、水澱粉、香油、豆瓣醬。烹制:先將羊肉切成四厘米方塊,胡蘿卜洗凈切塊,冬筍煮熟切成滾刀塊。水燒開,放入羊肉塊氽透、撈入涼水中洗凈,控干,再放油一兩燒熱,下入羊肉塊、蔥、姜,煸炒片刻。另用鍋燒熱一兩油,放豆瓣醬炒透,再下粒酒、醬油、白糖、清水。燒開後撈出豆瓣醬渣,將羊肉、胡蘿卜同蔥、姜放入,用大火燒開後用小火燒之。當羊肉燒爛後,將姜、蔥挑出,去浮油,加冬筍、味精燒片刻,用水澱粉勾芡,淋香油、放青蒜即可。
吃羊肉最忌與醋同食。這是因為羊肉屬大熱,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等功能。而醋中所含的蛋白、糖、維生素和醋酸、乳酸、琥珀酸等多種有機酸,其性酸溫,有消腫活血、殺菌等作用,與寒性食物配合效果較好,而與羊肉這類溫熱食品相配則不宜。羊肉與食醋搭配會削弱兩者的食療作用,並可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此外,肝炎病人忌吃羊肉。這是因為羊肉甘溫大熱,過多食用會促使灶情發展,加重病情。另外,羊肉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大量攝入後,應肝臟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謝功能,而加重肝臟負擔。因此,肝炎病人以不吃羊肉為好。
羊肉含[嘌呤]與啤酒中的維生素E.產生一種不利於人的化學成分可至人
血尿酸上升.最後患上[痛風病]-腎功能衰竭!!!切記涮羊肉,羊肉串不可喝啤酒
羊肉的營養價值很高,色鮮味美,人們都很愛吃,但羊肉的膻味影響了不少人的食慾。羊肉膻味主要來自羊肉中的揮發性脂肪酸,若在烹調前設法將其除掉或緩解,便可去除或減輕羊肉膻味。現介紹幾種除膻法,以供選用。
一、蘿卜去膻法將白蘿卜戳上幾個洞,放入冷水中和羊肉同煮,滾開後將羊肉撈出,再單獨烹調,即可去除膻味。
二、米醋去膻法將羊肉切塊放入水中,加點米醋,待煮沸後撈出羊肉,再繼續烹調,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三、綠豆去膻法煮羊肉時,若放入少許綠豆,亦可去除或減輕羊肉膻味。
四、咖喱去膻法燒羊肉時,加入適量咖喱粉,一般以1000克羊肉放半包咖喱粉為宜,煮熟煮透後即為沒有膻味的咖喱羊肉。
五、料酒去膻法將生羊肉用冷水浸洗幾遍後,切成片、絲或小塊裝盤,然後每500克羊肉用料酒50克、小蘇打25克、食鹽10克、白糖10克、味精5克、清水250克拌勻,待羊肉充分吸收調料後,再取蛋清3個、澱粉50克上漿備用。過些時候,料酒和小蘇打可充分去除羊肉中的膻味。
六、葯料去膻法燒煮羊肉時,用紗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蘇等同煮,不但可以去膻,還可使羊肉具有獨特的風味。
七、浸泡除膻法將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換水2次,使羊肉肌漿蛋白中的氨類物質浸出,也可減少羊肉膻味。
八、桔皮去膻法燉羊肉時,在鍋里放入幾個干桔皮,煮沸一段時間後撈出棄之,再放入幾個干桔皮繼續烹煮,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九、核桃去膻法選上幾個質好的核桃,將其打破,放入鍋中與羊肉同煮,也可去膻。
十、山楂去膻法用山楂與羊肉同煮,去除羊肉膻味的效果甚佳。
J. 為什麼印度的食物大多都是糊糊
印度的飲食大多是一種糊糊狀,顏色濃郁的食物,無論是存在於大街小巷的街頭小吃,還是平常人家的日常餐飲都是如此。
印度人吃糊類食物其中一條原因就是因為印度人的宗教文化,印度的宗教比較多,情況很復雜,但是基本都有關於食物的禁忌,比如印度教不吃牛肉、穆斯林不吃豬肉、耆那教和佛教完全不吃肉。
因此印度的很多食物基本都是素食為主,但是長期吃素食很容易讓人感到寡淡無味,再加上長期不吃肉造成的蛋白質缺乏,需要使用較多的豆類進行補充,印度人為了增加這些寡淡食物的味道,大量使用咖喱一類的香料進行調味,做出來的成品自然就不太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