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棉花生產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地處熱帶 氣候為熱帶季風氣候 雨熱同期
水資源豐富 海路兼備 可以發展種植業和鹹水漁業
好像還有其他的記不得了。。
不利條件:人口眾多 水旱災害頻繁 降水受季風影響嚴重 有部分沙漠地區不利於發展農業(農業)
B. 印度棉花幾月份種植
印度北部棉帶在4-5月種植,中部棉帶5-6月種植,南部棉帶6-7月種植。印度棉花幾乎全靠自然降雨生長,因此棉花生產受品種、土壤、降雨多少和氣候變化影響很大。
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三面臨海,大部分地區屬於季風型熱帶草原氣候。光熱豐富,雨量充沛,宜棉區范圍廣,棉區遍及整個印度半島。
印度棉花的分三個品種:短纖維(含短纖維、中纖維)屬印度土種棉;中長纖維(含較長、長纖維)屬美種陸地棉;特長纖維屬陸地棉和埃及棉品種。
C. 棉花何時傳入中國
棉花最開始是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的。
在宋末元初,棉花大量傳入內地;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朱元璋用強制的方法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棉花。

(3)印度什麼時候恢復對華棉花出口擴展閱讀:
棉花的原產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沒有可以織布的棉花。宋朝以前,中國只有帶絲旁的「綿」字,沒有帶木旁的「棉」字。「棉」字是從《宋書》起才開始出現的。可見棉花的傳入,至遲在南北朝時期,但是多在邊疆種植。
棉花大量傳入內地,當在宋末元初,關於棉花傳入中國的記載是這么說的:「宋元之間始傳種於中國,關陝閩廣首獲其利,蓋此物出外夷,閩廣通海舶,關陝通西域故也。」
棉花的花朵乳白色,開花後不久轉成深紅色然後凋謝,留下綠色小型的蒴果,稱為棉鈴。棉鈴內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從棉籽表皮長出,塞滿棉鈴內部,棉鈴成熟時裂開,露出柔軟的纖維。纖維白色或白中帶黃,長約2至4厘米(0.75~1.5寸),含纖維素約87~90%,水5~8%,其他物質4~6%。
棉花根據顏色分類:白棉、黃棉、灰棉、彩棉。
參考資料:網路-棉花
D. 印度為何要限制棉花出口
印度對外貿易局突然決定禁止棉花出口,稱這是為保證國內棉花供給。印度政府突然決定禁止棉花出口與擔心中國近期大量進口印度棉花有關。
E. 為什麼最近印度禁止出口棉花
印度很多都是禁止的。擁有出口無限量權,可以出任何國際大品牌,液體,粉末..等貨物
F. 對比17+18世紀19世紀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方式有哪些改變
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首先是在沿海和平原糧棉區,然後是內陸地區,滲透很少。2.英國的殖民手段是分化印度各地的封建小邦,拉攏分化和軍事打擊。3.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殖民,而不是直接佔領軍隊,建立殖民政府。18世紀,英國開始對印度進行殖民侵略,印度逐漸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印度成為最重要的英國殖民地,也是英國國王皇冠上最大的鑽石。印度為英國提供了大量廉價優質的棉花等原材料、充足的勞動力和傾銷英國工業品的市場。總之,英國對印度的佔領極大地促進了英國的資本積累和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1.英國對印度的殖民侵略首先是在沿海和平原糧棉區,然後是內陸地區,滲透很少。2.英國的殖民手段是分化印度各地的封建小邦,拉攏分化和軍事打擊。3.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殖民,而不是直接佔領軍隊,建立殖民政府。
G. 棉花原產於哪裡,什麼時候被傳入我國的
我國古代有絲綢之路,為了絲綢出口而開拓,更是以絲綢文明世界,但是如今我們更多的是使用棉麻製品,那麼其中的棉花是從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呢?原產地又是哪裡呢?棉花原產於印度和流域,在我國大概元代時期開始普及。
棉花雖然原產於印度,卻在漢魏時期流入我國之後,經過元明清等千百年朝代的繁衍種植,已經成為我國的主要植被之一,我國更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供給國。
H. 印度出口棉花給中國後股市會怎麼樣
應該對中國股市沒有太大的影響,中國股市現在基本上屬於熊市。什麼條件刺激都不會有大的。
I. 印度採取的對外貿易保護政策
(1)明清兩朝對海外貿易的政策有什麼相似之處? (2)明朝採取這種政策出於什麼考慮?從明朝的實際情況看,這種政策是否奏效?(3)明清政府推行這些政策的社會經濟根源是什麼? (4)應如何認識和評價明清對外政策的影響?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對明清時期海禁政策的認識。 海禁政策的經濟基礎是中國自給自足 的自然經濟。明清時期的統治者之所以推行該政策,其根本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但這種政 策很難達到他們的主觀目的,同時還產生了非常消極的影響。 答案:(1)都不許民間船隻出海,禁止對外貿易。(2)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統治。該政策並沒有奏效,明朝仍有 一些奸商勾結倭寇,騷擾東南沿海。(3)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4)這些政策反映了明清時期中國封建制度趨於 沒落,不利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不 利於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不利於資本主義萌 芽的滋長。
J. 請問各位高手:亞洲的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敘利亞、澳大利亞棉花收割時間。非常急!請告知!謝
商業信息需要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