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河平原是什麼氣候
印度河平原是熱帶沙漠氣候。
因為印度河流域的西邊是伊朗高原,當地的季風主要是西風或微偏南的西風(恆河流域是西南風或微偏西的南風),也就是說印度河流域的風是從伊朗高原吹來,所含水汽很少,再加上從伊朗高原到印度河平原是下降,空氣下降時由於焚風效應溫度會增加,不利於水汽凝結,所以乾旱少雨。
夏季在亞洲大陸內陸地區形成一個低氣壓區,導致周圍的風吹向亞洲內陸地區,這就是整個東亞和南亞地區夏季風的根源。由於地球自轉偏向力的作用,在北半球吹向低壓中心的風呈逆時針旋轉向內吹的結構(你觀察下台風的形狀就明白了),在低壓中心東面吹東南風(我國東部就是這樣,夏季盛行東南季風,),東南面吹南風,南面吹西南風,西南面吹西風,西面吹西北風,西北面吹北風,北面吹東北風,東北面吹東風。
印度大陸的恆河流域位於這個低壓的南面,所以夏季盛行西南季風,由印度洋吹來,所以恆河流域夏季多雨,而印度河流域位於低壓中心的西南面,所以夏季盛行西風,也就是從伊朗高原來的風。
冬季亞洲大陸形成高氣壓區,風是從大陸吹向海洋,因此也不能形成從阿拉伯海吹向印度河流域的風。
『貳』 印度河地區7—9月為西南季風季降水多濕度大,那為什麼印度河和塔爾沙漠相鄰塔爾沙漠卻形成了沙漠謝謝
亦稱印度大沙漠(Great Indian Desert),南亞西北部沙漠,是世界上最小的沙漠。也是南亞最大的沙漠。位於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 ,西以印度河、薩特盧傑河為界,東以印度馬爾瓦高原東側為緣 ,為印度大沙漠的延伸部分。海拔100~200米 ,面積近30萬平方千米 。主要為沙質荒漠,東南部多礫漠,沙丘一般高達30~90米,最高達150米,沙壟、鹽灘地、龜裂地廣布。沙漠中有季節性鹽湖及干河道,地下水位埋藏較深。大部分地區無植物生長,少數耐干、熱的植物可以生存。在能利用地下水的地區,產有小麥和棉花。屬亞熱帶荒漠氣候。受周圍高原山地,特別是西側伊朗高原的影響,很少降雨。年均降水量小於100毫米,氣候乾熱,夏季最熱月氣溫達48~51℃ 。5~6月的強烈塵暴是沙漠中的重要災害 ,居民多過著游牧生活。有季節性鹽湖及乾涸的河床,只有深層水可供利用。居民多從事牧業。產小麥、粟、棉花等。
集結於塔爾沙漠布希格爾的印度朝聖者跨印度和巴基斯坦邊境,位於印度平原、阿拉瓦利嶺(Aravalli Range)、卡奇沼澤地(Rann of Kutch)和旁遮普平原之間。面積約200,000平方公里(77,000平方英里)。由沙丘、沙質平原以及陡立的荒蕪丘陵構成,地勢起伏不平。沙丘在不斷移動,形狀和大小不斷變化。較老沙丘則已固定或半固定,有些高達150米(500英尺)。有數個鹽湖散布在各地。除西部的印度河與東南部的盧尼河以外,大都屬內流區。
高地雨後有季節性溪流,當地降水量低,西部約為100毫米(4英寸),東部約為500毫米(20英寸),約90%降在7∼9月的雨季,年變率大。5∼6月最熱,可出現50℃(122℉)的高溫;1月氣溫最低,平均氣溫為5∼10℃(41∼50℉),有霜降。5∼6月常有沙暴,風速每小時達140∼150公里(87∼93英里)。飲水與生活用水多靠水池貯存雨水。地下水位很低且多為鹹水,不便利用。但近年在沙漠中部發現優良含水層。經濟主要為農業。有水源灌溉的地方出產小麥、棉花、甘蔗、粟、芝麻、豆類和辣椒。1960年印、巴簽訂用水協定後,雙方都在塔爾沙漠區建立重要灌溉工程。蘇庫爾(Sukkur)壩(1932年完成)灌溉巴基斯坦塔爾沙漠的南部,甘格(Gang)灌渠灌溉其北部地區。拉賈斯坦(Rajasthan)灌渠灌溉印度塔爾沙漠廣大的土地,赫里蓋(Harike)壩灌溉印度塔爾沙漠的北部。當地礦藏有褐煤、天然氣、石膏、石灰岩、班脫岩和玻璃沙。產湖鹽。
形成原因
歷史上,這塊地方不是沙漠,那麼這沙漠是怎麼來的呢?首先塔爾沙漠地區位於印度河流域,由於歷史上對於印度河過度開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其次冬季西南季風所帶的水汽無法到達塔爾沙漠,因為有山的阻擋,最後由於夏季副高的控制無法形成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