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這個國家是怎樣產生的
印度從來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也不是有一個民族為主的國家。歷史上的印度是許許多多國家的總稱,是一個地區名稱,不是國名。後來英國殖民者來到南亞,他們成立了一個東印度公司,也就是在東方的印度地區「經商」的公司。這個公司用軍隊推翻了原來當地的許許多多國家的政權,掠奪、壓迫、殘害殖民地人民,還把勢力滲透到中國西藏等地。後來有個叫甘地的人絕食請願,希望由「印度人」接管這個殖民地的權利。沉淪的日不落帝國在二戰打擊下已經無力經管東印度公司治下的大片土地,於是他們送了一個順水人情:你們「印度」獨立吧!只要還在「英聯邦」就可以了。於是這個甘地不費一槍一彈做了印度的開國總統。原來飽受殖民者侵害的各殖民地亡國人民,再次淪為「印度政府」的國民,飽受「印度人」的欺凌壓迫,這種壓迫包括宗教壓迫、經濟壓迫政治壓迫種族壓迫形形色色。不久伊斯蘭教徒們就獨立出來一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還有斯里蘭卡。但是其他較小民族的獨立被鎮壓。「印度人」對殖民者沒有放一槍一彈,但是對追求自由獨立人權的各民族人民卻從沒有心慈手軟。他們的屠殺和戰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世界歷史上從來就不存在一個叫印度的國家。我們早就知道那裡是天竺各國,曾經的「西方極樂世界」。今天的這個國家是帝國主義殖民者的遺產。今天的印度繼承了殖民者的一切經濟、政治文化和思想、思維。是老殖民者的現實代理人。他們在思維上和他們以前的宗主是一模一樣的,手段是一樣殘忍可恥的。今天的印度統治者和老殖民者一脈相承,是壓迫南亞各民族的集團和工具。如果我們承認印度主張的中印邊界,不如請「東印度公司」回來更好。 在那個所謂「民主、自由」的印度,貧窮落後,等級森嚴,少數民族永無出頭之日。只有極少數殖民繼承者享受尊嚴和富貴。我們如果有一點良心,就應該向那個地方輸出革命。至少可以輸出思想。退一萬步,和它不相往來,任其自滅。最愚蠢的是支持它、向它投降。但是按老殖民者製造的「民主、自由、普世價值」,就是中國向印度學習,對它投降。
② 印度歷史的第一個帝國是如何建立的
公元前327年至公元前326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大帝率軍攻佔了印度,把希臘文化傳遞給了印度。但不久,亞歷山大逝世,有一位名稱旃陀羅·笈多·孔雀的印度人趁印度混亂建立了王朝,他攻佔了印度當時最強大的王國摩羯陀,驅逐希臘馬其頓官兵,擊敗塞琉古王朝的勢力,擴大版圖,建立了印度歷史的第一個帝國,即摩羯陀孔雀王朝。
③ 印度人的思維方式和國人有何區別
印度人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如果你不了解,就會非常奇怪。
重視普遍性,輕視特殊性
印度人抽象思維發達,善於思辨,他們在思考問題時,習慣於思考普遍性原則,而忽視具體
的個體和特殊的感知。印度人這個特點還反映在印度人的語言之中。印度人喜歡使用抽象名
詞和普遍性名詞。
印度人具有尊重普遍性原則、屈從於普遍原則的傾向。他們有一種強烈的慾望,將自我與絕
對發生直接關系,而拒絕任何中介。他們認為拯救個人的靈魂只能靠自己的努力,而無需依
賴他人。印度教和佛教都不需要一個法律機構或解釋經文的權威機構。
"空亦復空空更空"
印度人的思維方式還有一個特點,即不充分認識現實與想像、事實與空想之間的差別,也不
在通過直覺得到的東西與通過推理了解的東西之間作嚴格區分。在某些印度人的世界觀
里,它們之間沒有明確界限,可以輕易轉換。他們空想起來,簡直是沒有邊際,可以完全不
受時空的限制,自由地在人與物、人與獸、人與神、事實與假設、現實與夢境之間穿越。
一個能說明印度人喜歡空想的例子是他們發明的計量方式。中國人表示時間的最大單位
是"年","年"以上沒有獨立概念,只有"××年"的說法。而印度在年以上還有"尤迦","尤
迦"上面還有"大尤迦"。古典文獻中還有一個更大的時間概念,叫"劫波",一個"劫波"時間
之長遠遠超出人的想像:如果比作一個非常長壽的人用布擦一座3000平方英里的山,每一百
年擦一次,直到把山擦平,一劫波還未過完!這個數字實際上接近於無窮大。
印度古代經典經常出現超大數字,如億,百億等,實在沒辦法表達,就說"如恆河之沙"。另
一方面,印度在表示短、小方面也超越想像。中國人通常用"一眨眼"來表示時間之短,這之
下再無更小單位。"剎那"是我們從佛教中借用的,"一剎那"比"一眨眼"更短。而且,古印度
還把"剎那"再分成若干更短的單位。在現代數學單位未出現之前,印度人的數學思維已達到
如此的地步,實在令人驚嘆。印度人喜歡空想、疏遠客觀自然界的思維特點,還表現在以下
兩方面:第一,認為現實與觀念、事實與想像、此岸世界與彼岸世界沒有差異。西方人認為
上帝在天堂,中國人認為天堂在地上,而印度人認為,"終級真理"進化論在過去、現在或未
來,都存在於宇宙的每個角落。
第二、喜愛神話和詩歌,缺乏歷史意識。印度人極喜愛神話和詩歌的表現形式,喜歡把現實
理想化、把歷史人物神化,缺乏可信的歷史記錄。印度的歷史著作和英雄傳奇也要以神話的
方式表達,使人難於分辨哪些是歷史事實,哪些屬於理想和想像。這一點與中國人正相
反。中國人的神話是有限的,在歷史著作方面卻是很出色的,但在神話方面比起印度人來卻
有些遜色。
④ 有沒有一種印度的思維方式
印度思維方式是輪回式,
中國思維方式是太極式,
阿拉伯思維方式是三角式,
歐洲思維方式是折線式。
⑤ 為啥說印度建國後,在周邊不停地折騰是英帝國殖民思維的延續呢
眾所周知,印度一建國就是南亞次大陸唯一的大國,所以,一直肆無忌憚地奉行霸權擴張政策,在其周邊肆意擴張搞事情。
但可悲的是,師出英國的印度,只學到了二戰前英國的殖民思維,卻沒學到二戰導致英國殖民體系崩塌時的審時度勢,迅速松綁殖民國家設法讓它們加入英聯邦,以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並讓位於美國的理性、智慧和氣度。如若印度一意孤行下去,或許會在不久的未來將葬送了自己的國運。
⑥ 印度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帝國主義情結
因為以前印度屬於英聯邦,算是英國養的狗腿子吧,英國是老牌帝國主義,有什麼樣的主人養成什麼樣的狗,印度阿三自然是有強烈的帝國主義情節。
⑦ 古印度最輝煌最強盛的帝國時代是由誰建立起來的以及建立過程是什麼
阿育王的祖父旃陀羅笈多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率領孔雀帝國抵禦了外族的入侵,並在北印度地區大肆擴張,經過多年的征戰,他統一了北印度,這是古印度歷史上的第一次。旃陀羅笈多的征戰活動為後來孔雀帝國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旃陀羅笈多的勛業對阿育王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兩位偉大的人物締造了古印度最為輝煌、最為強盛的帝國。
⑧ 你接觸到的印度人他們的思維是怎樣的
他們的思維是~我要做那個坐在摩托車最上面的那個人,因為只有那裡不被別人壓
⑨ 四大古國的印度,為什麼幾千年來從未成為過一大帝國
因為地理因素的原因,印度比較封閉,所以一直沒有成為一個帝國。
印度是南亞的一個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五個金磚國家之一,並且也是人類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印度這個國家在現在來說是一個特別神奇的國家,明明是一個邦聯制國家,並且人們的宗教信仰不同,天天都在發生各種矛盾,但是他們還是能夠組合成一個國家,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綜上,印度沒有成為一個帝國主要是因為地緣因素,它的地理位置比較封閉,人們也沒有徵服其他地區的慾望,所以印度並未發展成為一個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