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水電怎麼開發

印度水電怎麼開發

發布時間:2022-06-24 21:34:44

❶ 印度無視中方抗議,修水電站破壞環境,中國怎麼做的呢

修建公共設施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穩賺不賠的事情,很多的國家也都熱衷於修建公共設施,我們的國家也不例外。最出名的無非就是三峽大壩,這個工程為我們國家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是想要修建像三峽大壩這樣的工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假如沒有成熟的技術和技術人員的話,那麼有著再多的工人都是沒有用的,這個工程還是修建不了。若是是沒有技術,執意要修建的話,建的不好倒還是其次,最怕的就是會破壞當地的環境,到時候還要重新撥款去修復環境,簡直得不償失。

我國採用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們在這條國際河的上面修建一個超級水電站,這個水電站的效果非常的好,甚至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的原因,這個超級水電站甚至還能夠控制印度水電站的頻率。可以說,只要我們國家願意,那麼在我們的操作之下,印度的水電站就會變成無用之物。

面對這種情況,印度當然很不滿意,畢竟自己辛辛苦苦修建一個水電站,怎麼到頭來還要受到別人的限制?所以面對這種情況,印度也是馬上找人到我們國家進行抗議,要求我們馬上將這個超級水電站拆除掉,不然就會對雙方之間的國際關系造成影響,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面對印度的囂張抗議,我國並沒有放在心上,我國工作人員直接表示,這個超級水電站是修建在我們自己國家裡面的,別的國家是無權干涉的。用印方之前的態度回應他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印度方面也是表示非常的生氣,但是也是無可奈何,所以到了最後,印度也只能乖乖的狼狽離開,對於此事,自然是不提了。

❷ 墨脫水電站是由什麼公司投資

由國家發改委和水利水電規劃投資的,吸收國內有關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以及不同專業的有關專家參加,積極開展藏東南地區水電能資源開發基礎資料的綜合考察和調研,進行方案與對策論證,尋求水電能資源開發和「藏電外送」 最優規劃方案,提出戰略研究報告,提供決策部門參考。清華大學老科協的專家們也願在初步研究基礎上提出初步設想,貢獻微薄之力.
拓展資料
1.還在勘測階段的墨脫水電站位於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米林縣派村(區) 至墨脫縣希讓村的260km 「大拐彎」峽谷段,該河段落差為2350m,派鎮的多年平均流量600億m3。河彎直線距離35 km,可打巨型隧洞引水,沿西讓曲河谷布局六個1000萬kw的大型水電站,每個電站利用400米落差。總裝機6000萬kw。成為世界第二的超級水電站。穿過喜馬拉雅山至墨脫城下游發電。
2.隨著我國2000-2020 「全國十二大水電能源基地」建設的進展和投產,2020年後,我國水電開發的主戰場將逐漸轉向藏東南地區,即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上游以及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地區,並啟動具有戰略意義的「藏電外送」工程。這是一項更加宏偉艱巨、技術復雜和意義重大的水電建設任務。
3.在世界上號稱「四大天王」的超巨型水電站,剛果河下游三大水電站,天下第一的是大英加超級瀑布水電站,水量高達41000m3/s,是墨脫的21倍之多。墨脫水電站裝機和發電量遺憾地排名天下第二,但是2400m的落差在巨型水電站中當之無愧天下第一。
4.沿2950m海拔開挖引水隧洞16.8km。電站裝機容量60000Mw, 保證出力20000Mw, 年發電量3000億kw·h 。雅魯藏布江在中國西藏派鎮到中國藏南地區(印度強占)的大峽谷河段,水量豐沛,落差集中, 可開發的水電站裝機約為1.2億kw。占雅江-布拉馬普特拉河全流域可裝機總容量2億kw的60%以上。

❸ 水電開發的方式

河流的落差沿河分布,流量也隨時間地點而變化。為了經濟、有效地利用水能,往往需要在適當地點,人為地集中落差並調節流量,取得有較好經濟效益的水電資源。因此,水電開發方式一般按集中落差的方式和流量調節的程度分類。按集中落差的方式可分為堤壩式水電站、引水式水電站、混合式水電站;按流量調節程度可分為徑流式水電站(即無調節水電站)、日調節水電站、周調節水電站、年(或季)調節水電站、多年調節水電站,以及抽水蓄能電站、潮汐電站。此外,還有海洋能電站等。各類水電站按其調節性能及其在電力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承擔系統中的峰荷、基荷(見系統綜合負荷曲線),或作抽水蓄能。鑒於水電受季節和年分(豐水年與枯水年)影響較大,它必須與火電開發相互配合。在水電為主國家,為了調峰,往往需建設足夠數量的抽水蓄能電站。

❹ 印度在水利方面實力強嗎

水利對於印度是極其重要的,不僅關繫到賴以生存的農業,而且對於社會穩定,減少貧困,保持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都至關重要。印度的人口佔世界1/6,淡水資源佔世界1/25,土地面積佔世界1/40,同時還養活著世界上1/20的牲畜,其中一半以上是牛。印度的淡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梅克納河流域佔印度土地面積的33%,但佔有全國水資源的60%;西海岸佔地面積只有全國的3%,但佔了全國水資源的11%,其餘64%的土地只有29%的水資源。

印度的淡水來源主要是降雨,加上北部喜馬拉雅地區有限的雪水。印度全國降雨的特點是在時間和空間上極不平衡。西部拉賈斯坦邦年降雨量只有約310毫米,東部梅加拉亞邦則超過11400毫米,全國平均年降雨量為1170毫米。全年降雨量中約85%都集中在4-5個月的時間內。全國3.29億公頃的土地面積接受到的年降水量為4000立方千米。每年平均流淌在河流里的水量估計為1869立方千米,其中只有690立方千米的地表水可通過現有技術帶來效益。可再生的地下水資源總量估計約為431.8立方千米。由此,印度每年可再生利用的水資源為1122立方千米。

印度水利的形勢是嚴峻的:全國12%的土地,即4000萬公頃的面積屬於洪水多發地區;16%的土地,即5100萬公頃的面積屬於乾旱地區。在人口迅速增長的形勢下,人均可獲得水量從1951年的5177立方米/年下降至2007年的1654立方米/年,預計到2025年會進一步降到1341立方米/年,而普遍認可的人均最低用水量是1700立方米/年。印度最極端的情況是2000年薩巴爾馬蒂盆地人均只有308立方米/年。

印度水利部的一個專門委員會對全國各門類用水需求做了預期估算,情況如下表:(單位:立方千米)

2010年

2025年

2050年

灌溉用水

688

910

1072

飲用用水

56

73

102

工業用水

12

23

63

能源用水

5

15

130

其他用水

52

72

80

合計

813

1093

1447

把印度水資源的家底與將來的需求對照一下,估計到2050年,印度30%的土地面積和16%的人口將出現水資源缺口。

印度需要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印度氣候條件的特點是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的急速降水。在短短15天內就能降下全年50%的雨量,河流中90%的水量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流走,即六月至九月。自古以來,人們為了適應這種急劇變化,要麼靠近河岸居住,要麼想方設法對水進行精打細算的管理。印度過去的150年間在大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上做了巨大投資,出現了驚人的經濟變化,曾經的乾旱地區變成為經濟增長的中心,歷史上有水的地區增長速度反而比較慢。灌溉區的貧困發生率大約是未灌溉地區的三分之一。印度人在特有的氣候條件下發展出了河岸文明的模式,直到19世紀,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用蓄水池和地下小水窖來儲存剩餘的水,這只是在當地能夠想出來的辦法。

在印度可利用的1122立方千米水資源中,690立方千米是地表水,432立方千米是地下水。對地表水的利用只有建立了相應的蓄水設施後才能實現。印度在修建了大大小小4525座水壩之後,人均蓄水才達到213立方米,許多其他國家則要多得多,如俄羅斯為6103立方米,澳大利亞為4733立方米,美國為1964立方米,中國為1111立方米。另外,印度只能存儲30天的雨水,而發達國家乾旱地區主要江河流域能儲存900天的雨水。由於全球氣候變化,喜馬拉雅山西部冰川迅速融化,次大陸大部分地區降水變率增大等原因,對於蓄水的需求將會增加。蓄水可以對增加的變數有所幫助。蓄水於江河、湖泊、土壤和地下蓄水層中是任何應變戰略的關鍵一環,不論是對付旱災還是澇災。水壩的設計需要有內含的靈活性,在流域范圍內既可以應對水多的時候,又可以應對水少的時候。其他的選項包括小規模的雨水儲存,通常被稱為收集雨水。收集雨水是一種古老的做法,但有效,特別是在乾旱地區。

地下水一直是保證水源供應的基礎。印度的淡水供應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地下水,例如80-90%的農村地區生活用水靠地下水。人們打了2000萬口管井抽取地下水,用來灌溉的面積超過50%,佔了全國農業生產總量的三分之二,在耗電量方面也佔了近30%。在農業邦地下水和電力消耗都比較高。地下水的使用量達到每年估計補充水量的70%至超過100%。在這些地方,地下蓄水層以每年0.2至0.5米的速度在減少。城市裡的窮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供水商,他們大部分供應的是地下水,要價很高。工業部門在很大程度上也用地下水來進行自我供應。

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水裡的有毒元素越來越多,如氟,砷和鹽分,已經有2500萬人因氟中毒致殘。已有17個邦200個縣發現地下水被氟污染。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印度20個邦的7000萬人有過量吸收氟的危險,另外有1000萬人承受著地下水中含有過量砷的危險。

通過收集雨水,修建水壩,流域管理,修復故有水體,建設新的水利系統等,水利發展的潛力還很大。大量修建小池塘小水窖來收集雨水可以增加水的供應量。中央政府地下水委員會的總體規劃是動用2450億盧比的經費給地下水補充36立方千米的雨水。但是目前還沒有認真落實這項規劃的行動。許多城市制定了新建建築物必須安裝回收雨水設施的規定,而農村地區還沒有類似的辦法。

地下水的可持續是一個核心問題。根據觀察,對有水患平原淺層地下水的過度開發造成季風期河水返回到地層下的空間增大。疏導性地補充水源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彌補供需之間的差距。許多專家提出建議,通過跨河流連接的方式對冗餘水量進行調配是個好辦法,特別是在季風季節把水量過多河流里的水調到水少的地方去。估計可用於這種調配的水量有220立方千米。印度每年有747立方千米的水白白流到大海里去了,通過實施約30個跨河流連接項目把某個地方過多的水輸送到某個缺水的地方去,應該是意義重大的。

農業是用水的第一大戶。在使用的水中有2/3用在種糧食上了。一個人每天喝水2-4升,但所吃的糧食需要2000-5000升水才能種出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印度的糧食生產從現在的3.8億噸,到2050年時也許要增長到4.2億噸。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加大灌溉農田的用水量,這會帶來進一步的水源枯竭,水質下降,環境惡化,進而又影響到糧食安全。

印度進行的綠色革命使糧食產量成倍增加,取得了成功,但現在認識到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傷害,包括過度使用化肥、殺蟲劑和水。

提高農業生產力是一個基本的解決方案。通過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有助於縮小水的缺口。擴大「滴水澆灌」的應用是一項積極的措施,可使水的凈用量獲得更多的產出。提高農作生產力的整套措施除其他外,還包括免耕種植,改善排水,開發良種,優化用肥,加強管理,改進方法,農作技術的創新等。比如開發出耐寒品種,在冬季種莊稼需要的水就少。在溫室或遮蔭大棚里種莊稼可以減少大田種地的水分蒸發,盡管這會增加成本。

在農業生產中有些低技術方法也會有幫助,如改進淡化海水的方法和低成本滴灌,以及成本低但較實惠的水投資項目。在印度不同形式的滴灌系統已經流行較長時間了,如東北部的竹竿滴灌,奧里薩邦等地的大陶罐和多孔盆等。約50年前引進的壓力噴頭灌溉對農業現代化貢獻良多,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滴灌可節水25%-60%,還可增產60%。滴灌非常適合於園藝作物。噴頭灌溉適用於地勢起伏的農田,可節水25%-33%。目前在印度6900萬公頃灌溉面積中,採用滴灌的只有50萬公頃,噴灌的只有70萬公頃。

節約用水的措施應該推廣使用。有些措施並不需要復雜的技術,如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流量表可以監測出實際抽取了多少地下水,這對地下水緊張地區的工業用水大戶能起到監督作用。產業界使用彈簧閥門、感應器等設備可以減少用水量,帶來經濟回報。「十一五計劃」中提出的一項戰略就是水的循環利用和二次使用,這主要是指非飲用水。在控制洪水方面,增加流域體系的蓄洪能力是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案。

城市缺水一直是讓印度頭疼的一個問題。不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印度沒有一個城市能夠做到全天全時供水。大小城市平均下來每天供水時間僅2.9小時。城市水的成本回收效益太差仍然是一個難題。大多數的供水和衛生工作不會產生足夠的收入來償付其運行和維護費用。從自來水供應服務中只能賺回46%的運行和維護成本。在首都德里,對水進行加工處理和供應的成本是每立方米9-10盧比,而市民交的水費是每立方米0.35盧比,還不到成本的4%。實際上主要的費用還不是提供清潔水,而是從排污系統中收回用過的污水並進行處理後排放到環境中。污水處理才是真正難做的事情。印度對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的量還不到7%,每天有約7000萬升的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進了當地的河流湖泊。

印度在獨立之前,灌溉部門是能夠為政府賺取凈收入的,現在政府甚至不得不為維持這一基礎設施而開支。水利部門在財政上缺乏可持續性的主要因素有(1)糟糕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制度;(2)不適當的關稅水平和扭曲的收費結構;(3)較高的資金和運行維護費用;(4)冗員;(5)無收入水的數量很大。印度特大城市裡的水利人員配置遠遠高於國際上做得最好的城市,即在發達國家每1000個水點配2-3名職工,在發展中國家每1000個水點配4-8名職工。

水利的管理問題需要認真對待。在印度大多數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中,地方上的管理失當是一個重大弊端。如同在電力方面的情況,在供水方面因流失和浪費現象而付出了沉重代價:全國供水總量中流失的水佔30-50%。以德里市政當局情況為例,除泄露流失的水達40%外還承擔著15%的偷用水。全國平均只有24%的自來水有水表計量。在城市地區,由於下水道淤塞或抽水站不能正常工作,未經處理的污水經常溢出排水渠。在農村地區有些手動水泵壞了幾個月而沒人修理。在許多城市裡,由於下水道淤塞、保養不善、抽水站經常停電等原因,產生的廢水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夠進入到處理設施中進行處理。農村許多灌溉溝渠就是在田野上簡單地挖掘出來的,大量的水根本流不到需要澆灌的莊稼那裡。

管理水的部門多,需要協調好。印度中央政府對水的管理有好幾個部門負責。農村的飲用水由農村發展部負責,城鎮飲用水由城市發展部負責,地表水和地下水由水利部負責。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門的工作需要與其他部門的水資源開發和保護計劃進行整合,形成一致的辦法。農村發展部制定的收集雨水、水流域開發的各種計劃要與水利部和負責提供飲用水的各政府部門協商後才能實施。不同部委之間的有效協調和各種方案的銜接是必不可少的。2006年成立的國家旱作區管理局作為全國統一的機構在5個不同部委之間起協同作用,制定了提高8500萬公頃非灌溉農田產量的計劃。而在大多數邦里,都存在制定政策、管理資金和經濟職能交叉重疊或分工不當的問題。印度出台的國家水利政策強調應該以綜合協調的方式開發和管理水利。

在用水方面經常聽到一種說法:由於人的生命離不開水,因此獲得水應該是一種基本的人權,對所有的人都一樣,最好是無償的。另有一種說法是,在許多地方,水越來越珍貴,把用水作為一種權利只會使情況更糟,對水權收費是有效用水的一條理想途徑。這體現出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在印度,許多地方因為水而引發了各種沖突。無論如何,社會正在接近一個不再把水當作免費物資的時代,水有可能會被作為可以貿易的貨物。從長遠來看,水權貿易有助於改善對水的管理。有些國家的實踐表明,水權貿易幫助農民抵抗了乾旱,促進了創新,在沒有政府介入的情況下增加了投資。

印度水利面臨著一個令人擔憂的未來。國家水利委員會已經表明,水利的形勢總體上是不平衡不穩定的,這種危機在一些流域已經顯現,到2050年,印度對水的需求量將超過能夠供應的量,現在約15%的含水層情況危急,在未來的25年這一比例將增長到60%。全國約15%的糧食生產依靠開采不可再生的地下水。最需要考慮的嚴重問題是怎樣才能夠,而且是必須把全國許多地區的用水需求降低到可以供應得上的程度。這一艱巨的又無法迴避的任務需要使用者和供應者之間進行密切合作,例如成立授權的含水層用戶協會。

正確的政策可以產生更好的用水效益,減少經濟增長、人口增加帶來的用水壓力。需要努力取得進展的方麵包括:(1)統籌協調與水利管理政策相關的部門(如農業)以及土地使用政策;(2)確保實行更為一致的污染者付費和使用者付費原則;(3)減少帶來水利問題的補貼。減少能源補貼就是一項值得考慮的政策措施。目前這項政策使農民可以用很少的成本抽取地下水。再好的水資源管理也會被電力和水利補貼打消積極性。削減這種補貼有利於阻止農民用幾乎免費的電力抽取便宜的但寶貴的水源過分地澆地。取消補貼的事拖得越久,地下水就越少;給的補貼越多,就越難以改變這種做法。現在印度農民對電力補貼的依賴性很大,大幅削減補貼會讓他們受不了,因此政治上還不可行。這需要多方面來應對這個問題,如改進供電質量,對農民用電適當定價,制定一套「有效補貼」的方法等。

政府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印度政府新近擬定的國家水利計劃確定了5項目標:(1)建立廣泛全面的水利資源資料庫;(2)促進國家和國民節水,保水,增水的行動;(3)高度關注過度開發水資源的地區;(4)把水的利用效率提高20%;(5)提高流域一級的水資源綜合管理水平。為了實現提高用水效率20%的目標,政府還准備採取鼓勵循環利用水、開發水利技術的激勵措施;制定城市供水系統效率、水利審計指南;審查財政和分配政策;開展先期研究。然而政府不是唯一的利益攸關者,也不是唯一需要為管理水利做決策的人。保證水安全的戰略需要政府、投資人、非政府組織、工業和農業以及城市裡水的用戶共同努力才能奏效。

有印度學者呼籲說,技術、環境、社會、法規的變化都影響著水利的發展。因此政府迫切需要與各利益攸關者進行對話和溝通,並開展一場運動,讓農民參與進來,使他們了解水利的現狀,困難,前途,政策,任務,後果等。印度也許需要一種把各種方法措施綜合起來的解決方案,包括改變億萬農民、工人和生活用水用戶的行為習慣。

從喜馬拉雅山流下來的雪水河:

印度水利情況綜述 - 松花江的雪59-49 - 松雪的博客
巴特那的恆河:

印度水利情況綜述 - 松花江的雪59-49 - 松雪的博客
印度自古就有挖井的習慣(台階井):

印度水利情況綜述 - 松花江的雪59-49 - 松雪的博客
印度現在城鄉許多地方仍然這么取水:

印度水利情況綜述 - 松花江的雪59-49 - 松雪的博客

❺ 布拉馬普特拉河的開發利用

3.1防洪 印度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上共建有3800公里的堤防,有44個城市建有防洪工程,並對河道進行了整治,建有治導工程。孟加拉國在幹流和支流提斯塔右岸建有216公里的堤防。
3.2灌溉和供水 布拉馬苷特拉河的徑流年內分配不均,60%—70%的徑流集中在汛期。枯水季較長時期竟量在3396~3679立方米/秒之間,最小流量為3113立方米/秒。流域內,尤其是河谷和平原地區入口眾多,是世界入口密度最大地區之一,僅處於三河匯流區的盂加拉國,總入口達1.07億入,流域內居民主要以農業為生,農業灌溉需水量很大。據估計,孟加拉國對布拉馬普特拉河的用水要求達5094立方米/秒,印度為1415~1698立方米/秒,因此,在枯水季,河水流量不能滿足用水要求。解決枯水季水源短缺的主要措施是在干支流興建調節徑流的水庫。據估計,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和梅克納河上修建水庫可取得蓄水庫容519億立方米,可增加枯季流量3622立方米/秒(兩河枯季平均流量為4811立方米/秒)。此外,流域內地下水蘊藏量約279億立方米,可供開采。流域內僅建有一些中小型灌溉工程。
3.3發電 據估計,流域內印度部分可能開發的水能資源為3000多萬千瓦,集中在迪漢河和布拉馬苦特拉河支沈,其中蘇班西里河為480萬千瓦,馬納斯河為500萬千瓦,盧希河300萬千瓦,迪班河250萬千瓦。匯入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支流流經中國、不丹境內,水量豐沛,落差大,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據初步估計,中國境內的水能蘊藏量達3630萬千瓦。
印度擬在迪漢河上建240~296米的高壩,庫容為327億~470億立方米,最大裝機容量達2000萬千瓦;在蘇班西里河上建一座210~257米的高壩,裝機容量480萬千瓦。但由於壩址地質條件復雜、地震烈度高、庫區滑坡以及環境影響等,迪漢河壩址只能建150米的高壩,庫容為98.7億立方米;蘇班西里河壩址只能建120米的高壩,庫容為27億立方米。另外,還研究過修建盧希水電站,裝機容量300萬千瓦,盧希達姆韋水電站,裝機容量100萬千瓦。流域內印度已建有中小型水電站多座,總裝機容量30多萬千瓦。在建的蘭皮河上的卡爾比蘭皮水電站裝機容量10萬千瓦;蘭甘納迪河上的蘭甘納迪二級水電站,裝機容量40.5萬千瓦;卡門格河上的卡門格水電站,裝機容量60萬千瓦。不丹已在逐步開發旺曲河,1988年已建成旺曲河一級水電站,裝機容量33.6萬千瓦,第二級擬建20公里隧洞,裝機容量100萬千瓦,第三級擬在靠近印度邊界處建200米的高壩,裝機60萬千瓦。

❻ 印度下游影響我國的水電站,卻被中國控制,中國超級水電站曝光,現在如何

能源危機是當今世界最重視的問題,因為人類的過度使用,很多能源都已經出現了短缺的狀況,所以世界各國都在想辦法開發新能源。而在所有的新能源開發裡面,對水資源的利用,是各國的主要研究方向。不僅是因為水資源的利用十分環保,而且地球上70%都被水覆蓋,因此水資源的利用一直備受關注。




墨脫水電站建成之後,預計是三峽水利樞紐規模的2倍多,當之無愧是中國真正的超級水電站了。得知中方的應對措施後,印方也對自己當初的決定後悔不已,但木已成舟,既定事實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了,墨脫水電站預計將於2030-2035年開建,2045年前建成。

❼ 印度下游水電站影響我國,我國是怎樣處理的

最近幾十年,中國為了發展經濟建設,在國內建造了很多水電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峽水電站,它從建成開始,為國家提供了很多綠色能源,讓中國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不過中國在建立水電站的時候,充分考慮了國際影響,一直都沒有利用國際河流建造水電站。

我國的超級水電站,因為印度的無理取鬧,得到了高度曝光。國人為此拍手稱快,大家一致認為,國家這件事乾的非常漂亮,既解決了印度的污染問題,又為國家提供了更多的能源。有關專家對此評論說,這個意外建成的超級水電站,以後將為中國提供更多的動了,可以讓國家節省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❽ 印度修建水電站影響環境,我國如何做

印度是我國的鄰國,兩國除了部分領土接壤之外,還有一些河流也在共用。比如雅魯藏布江這個地方,上游在我國而下游卻在印度。

這件事被媒體曝光之後,國內網友紛紛拍手叫好。事實上我國也不願意用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主要是因為印度人不聽勸告,所以只能用這種特殊的手段,保護我國的利益不受侵害。

❾ 印度強修水電站影響我國生態環境,多次反對無效,後來我國是如何反制的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總是相互的,你對他人尊重必然也可以收獲別人的尊重,而相反你不尊重別人,甚至加害於他人,終究也只能害了你自己。同一個道理,國家之間也是這樣。無論古代還是現在,外交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有那麼一句話,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國與國之間,利益永遠都是被放在首位。不過,我們還是相信,國家之間是可以存在真實的友誼的。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奉行著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外交政策,與我們建交的國家也逐漸越來越多,其中一些更是與我國形成了深厚的友誼關系,諸如巴基斯坦和塞爾維亞等。

總得來說,在這次「爭斗」中我們還是佔了上風,畢竟占據著地利,位於雅魯藏布江的上游。我們可以充分藉助上游的地理優勢,控制整條河流的變化,從而達到遏制印度水電站運作的目的。當然了,我們之前也說過,修建水電站固然有不少好處,可壞處也是相當明顯的。

說實話,這也不算長久之計,還是需要同印度協商,大家都拆除水電站。就算不能拆除,也盡量保證要維護周圍生態環境不受太大的影響。現如今,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並非是一個國家或是幾個國家的任務,而是我們所有人類的責任。

❿ 印度水能資源的開發條件

(北部山區、南部高原)河流徑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受經濟技術水平的限制,地形的復雜加劇了開發難度。

閱讀全文

與印度水電怎麼開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趕上發達國家還要多久 瀏覽:341
英國交學費遲了有什麼後果 瀏覽:198
印尼排華史實印尼的華人怎麼看 瀏覽:604
藏文和印度哪個歷史更遠 瀏覽:95
印度的拖拉機從哪裡來的 瀏覽:803
伊朗烤串怎麼布置 瀏覽:33
京東印尼怎麼進 瀏覽:700
越南語35怎麼說 瀏覽:590
中國多少層以上設電梯 瀏覽:707
世界盃摩洛哥伊朗哪個實力強 瀏覽:182
印度小葉紫檀有多少顏色 瀏覽:275
伊朗英語怎麼寫 瀏覽:644
中國的自然港口有哪些 瀏覽:565
英國對疫情什麼態度 瀏覽:245
伊朗糧食自給率怎麼來的 瀏覽:857
uwc義大利在哪個城市 瀏覽:422
越南椰子肉汁多少錢一杯 瀏覽:978
中國為什麼沒有諾貝爾獎 瀏覽:447
伊朗有什麼豐富的資源 瀏覽:480
美國為什麼不敢打伊朗張召忠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