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近幾年印度墜毀多少飛機了
2011-2012年度,損失了13架飛機。
2012-2013年 墜毀6架。
2013-2014年度損失了6架
2014年-2015年度有5架飛機墜毀。
除了這些墜毀事故,印度空軍還有2架米格-17直升機被毀掉
㈡ 印度運輸直升機又墜毀了,真的無法避免了嗎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印度超過1000架飛機墜毀,平均一月兩架,彷彿對於這樣的事故,印度人早已習慣,在為駕駛員祈禱的同時,把鍋甩給了飛機生產國,他們的理由是,印度擁有最好的飛行員,如果出了事故,那一定就是飛機自身缺陷造成的,實在令人無語。
近日,印度空軍的一架MI-17v5型直升機試圖降落在北阿坎德邦的一處直升機坪,結果裝載了鐵欄桿上,導致直升機起火後墜毀,一人死亡,其餘包括飛行員在內的6人安然無恙,鑒於這架直升機是由俄羅斯生產的,所以印度網友直接把矛頭對准了俄羅斯。

印度再次出現墜機事故,很多人都不意外,因為這些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一直沒有被消除,也沒有經過深刻地反思與研究,而今印度依舊在進口著二手飛機,有些被印度人視作飛行棺材,不掉下來那才叫奇跡,如果印度飛機一年沒有出現墜機事故,估計絕對能登上全球新聞的頭條,請不要懷疑這點。
㈢ 印度空難:前「機」之覆為何沒成後「機」之鑒
造成此次印度空難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由於當地惡劣的天氣,但同時我也想說這一個國際機場本來就存在非常嚴重的瑕疵,並且這個事情對於整個印度來說都不是什麼秘密,所以這個西廠先天就不足,安全系數本來就低,發生安全事故只是早晚的事情,並且印度是從來不會把這種事情放在心上的,只有真正死人了之後才知道開始進行調查。所以盡管有前車之鑒,後來的事故還是接二連三的發生。
就在之前印度一個航空公司的波音737客機,在印度西南部的一個國際機場發生了空難,當時這個飛機沖出了跑道,並且摔下了山谷,然後整個飛機折成了兩截,車上的兩名飛行人員以及15名乘客因此而遇難,上百名乘客受傷,而這樣一個事故在印度可以說是經常發生,並不僅僅是此次的空難,還有印度的雷擊事件,假酒事件,洪水事件,可以說印度的那些政府不知道到底是在干什麼吃的,感覺印度的人民生命好像不值錢一樣。

但是我想說如果不是這個機場本身的安全系數就有問題,那麼就算是它滑出了跑道也不會直接摔下山谷,因為這個飛機場是建在丘陵之上的,相當於台地型機場,直接站在一個比較低矮的平頂山之上,四周全部都是升60英尺的山谷,你想一旦飛機沒有在預定的時間或者預定的長度裡面成功降落或者起飛的話,那就直接摔在山谷裡面了,我也不知道,憑借著印度的工業製造能力以及他們的技術,憑什麼自信能夠相信他們每一次都不會有失誤,就在這樣的一個機場裡面起飛降落,這些駕駛員也真的不擔心嗎?
如果這個機場不是建在如丘陵一般的山谷之上,也不是這個跑道的長度,比另外幾個機場的跑道長度短的話,即使是開出了跑道又怎麼樣最多撞向之外的草坪,或者說是撞向之外的一些建築物,起碼也不會像這種直接斷裂成兩半發生這樣巨型的空難,這個本來就是印度自身的問題,難道就沒有監管部門發現這個安全系數很低嗎?在10年之前就已經有專家預言過之後會發生事故,難道印度就沒有意識到嗎?說白了印度部門就是不想管就是懶,就是懶得管。
㈣ 世界上空軍墜毀率最高的國家是哪一個
印度有一家「神一樣」的HA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只要是該公司經手過的飛機,總是爭先恐後地往地上摔。
1992-2004年間,HAL組裝「米格-21」2架,大修8架,其中8架墜毀;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墜毀;組裝「米格-27」3架,大修3架,其中4架墜毀;大修「米格-29」3架,全部墜毀。
在過去數年中,印空軍墜毀的29架飛機中,有26架是由HAL製造、大修或升級的。拜HAL所賜,印度成為世界上空軍戰機墜毀率最高的國家,獨立至今摔的飛機已達1000多架。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印度戰機全靠進口,本國工業基礎薄弱,維修能力實在不敢令人恭維。
印度自己下定決定搞的LCA輕型戰斗機。1983 年項目上馬,直到2001年1月首架驗證機才升空,2013年12月才初步形成戰鬥力。該機採用二代機的無尾復合三角翼布局,機動性無從談起。而且,發動機、飛控系統、雷達、復合材料、空空導彈、瞄準吊艙、座艙顯示等從不同國家進口,連印度人最拿手的軟體領域——飛控系統源代碼都是英國人寫的,兼容性一團糟。
㈤ 空軍飛機墜毀率最高的是哪個國家.
印度有一家「神一樣」的HAL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
——只要是該公司經手過的飛機,總是爭先恐後地往地上摔。
1992-2004年間,HAL組裝「米格-21」2架,大修8架,其中8架墜毀;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墜毀;組裝「米格-27」3架,大修3架,其中4架墜毀;大修「米格-29」3架,全部墜毀。
在過去數年中,印空軍墜毀的29架飛機中,有26架是由HAL製造、大修或升級的。拜HAL所賜,印度成為世界上空軍戰機墜毀率最高的國家,獨立至今摔的飛機已達1000多架。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印度戰機全靠進口,本國工業基礎薄弱,維修能力實在不敢令人恭維。
印度自己下定決定搞的LCA輕型戰斗機。1983 年項目上馬,直到2001年1月首架驗證機才升空,2013年12月才初步形成戰鬥力。該機採用二代機的無尾復合三角翼布局,機動性無從談起。而且,發動機、飛控系統、雷達、復合材料、空空導彈、瞄準吊艙、座艙顯示等從不同國家進口,連印度人最拿手的軟體領域——飛控系統源代碼都是英國人寫的,兼容性一團糟。
㈥ 多次墜機的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真的那麼差勁嗎
說起印度墜機,就不能不說印度墜機背後的印度斯坦公司。印度斯坦公司是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也是印度國內的王牌企業。該公司不僅製造了印度第一架戰斗機,還曾仿製過蘇聯的米格21和蘇30戰斗機。近年來,印度斯坦公司還正致力於承包他國航空業務,比如波音客機零件生產、阿帕奇直升機的組裝。可以說,斯坦公司不僅不差勁,而且還是亞洲排名前列的軍工企業。
圖為印度國產直升機
飛行員的錯誤操作,南亞惡劣的濕熱環境都對飛機這種精密航空器造成了挑戰。不止印度、印度尼西亞其實也面臨著環境所帶來的飛行器墜毀事件,只是相對於印度,媒體曝光度較低罷了。
綜上所述,雖然看似事故頻發,但印度斯坦公司有實力,技術過硬,業務廣泛,有好的發展環境,並且事故有很多環境因素涉及其中,斯坦公司日後總能走出近年來的陰影,並成為真正一流的航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