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婦女的地位和處境
婦女的平等權利地位,但由於歧視婦女的觀念早就被宗教化並一直延續至今,它已成為印度人民的一種基本價值觀念,不會被輕易改變。
首先是在對家庭財產的繼承和擁有上,印度婦女仍然極難以與男於同樣的方式得到、持有和處置財產。女兒出嫁時,父母多以珠寶首飾相送,田地、房舍及各種產業則由兒於繼承。社會學家MartyChen在對鄉村寡婦的考察中發現,在擁有土地的家庭中,僅有13%是作為女兒繼承的;而盡管有51%是作為寡婦繼承了土地,但他們那一份通常是由兒子控制。夫妻雙方對於女的監護權也不平等、1990年的「監護人及養護法」規定父親的權利是首要的,除非父親被發現不適於行使其權利,其他人不得被指派行使該項權利。
在當今印度社會,包辦婚姻仍佔多數,自由戀愛的較少,且在一些地區還將自由戀愛者私刑處死。在1997年4月到7月之間,《印度時報》便先後報道了3起青年男女因自由戀愛而導致5人遭私刑處死、1人被以拐騙罪要求警方拘留的事件,並評論說:「這反映出在這個國家很大一部分地區,個人選擇和自由的餘地很小,尤其是對婦女而言。」
在印度,千百年通過生子來完成宗教禮儀和傳續家系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得大量的女嬰在未出生或剛出生時就被殺死。自從檢查胎兒疾患或缺陷的醫學手段於70年代引入印度,很快便成為一些人鑒定胎兒性別以決定是否妊娠的途徑。1999年9月l日《覺醒日報》在《還有無公理》一文中說,中央邦、北方邦、比哈爾邦和古吉拉特邦的農村如今盛行一種新的習俗,婦女們在妊娠期間紛紛去做腹部超聲檢查,以確定胎兒的性別,確定是女兒之後便自行墮胎,還常常有因墮胎導致自身死亡的事例。
印度教對婦女的看法總的說來是歧視的。正統的印度教都認為,婦女天生比男人低劣,並且從神學的角度對此加以解釋。印度教的三大教派之一的濕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力,認為「林伽」(男根,此為濕婆派崇拜的濕婆大神最基本的一個形象)代表著生命,具有創造萬物的超自然神力,是宇宙之源和最高力量的象徵。根據一則印度教神話,女人是濕婆採取「半女化」的方式產生的。女人在這里乃是通過男性自身的分化才出現的。具有高深的哲學理論基礎、自中世紀來在印度一直佔主導地位的商揭羅派,也是從男性原則來解釋世界,其學說中充滿了對女性的貶低。
B. 印度強奸頻發,印度到底有多麼歧視女性
究其根本,強奸案頻發,跟社會、法律、男女平等程度等等方面都是有關系的。社會風氣的影響,社會治安的強與弱,法律懲罰罪犯的厲害程度,印度性別歧視非常嚴重,嚴重瞧不起女性,男女比例失調。種種原因加起來造就了如今的印度。人口大國,男女不平等,教育水平低下,沒有犯罪意識。婦女地位低下,法律無法保護女性,反倒成為劊子手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其實這種事情在我國也發生過很多。我們能看到這種新聞證明她們開始發聲了,或許慢慢會越來越好。光棍多了,很多人為了解決生理需求,就選擇去做了違法的事情。印度很多地方,如果新生兒是女孩子,很多人會選擇將女孩溺亡。性別比例看起來還好,但是實際算上去男女比例是152:100,也就是說每150個印度男子中有50個要打光棍,比我們國家的男女比例不協調多了。
其實印度國內對於那些強奸犯也是恨之入骨,每次爆出那些丑聞,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很是憤慨,上街遊行示威,呼籲政府嚴辦此事。希望人類文明還是逐漸進步,這些不公平的事情盡量少一點,為那些受害的印度婦女沉痛默哀。
C. 印度女子慘遭輪番凌辱至死,還被扒掉衣服屍體扔到野外,你怎麼看
據《印度時報》報導,當地時間4月21日,印度古吉拉特邦3名小伙依次被警察拘捕。據了解,這3名小伙合作經營強制劫走了村內的一名年輕女子,並將她輪流凌虐摧殘致死。據報道,事兒產生在古吉拉特邦阿默達巴德地域。當地時間星期日(4月18日),警察在阿默達巴德老城區的郊外地域發覺了一具年輕女屍。被害女人的衣服褲子被別人扒掉,且她的頭部和大腿根部等好幾個人體部位都是有很多傷疤。
D. 印度女性的地位並不高,那印度人民對印度女星是怎樣的看法
即使是女明星,在印度依然沒有地位,很多男人還是看不起印度的女明星,對於很多印度男人來說,女人就是性的代名詞,女人只是他們用來解決生理問題的工具,雖然這讓人憤怒,讓人悲哀,聯合國的警告,也對他們國家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但是我們無法改變,我們最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幕幕的殘酷惡行,在我們眼前發生。
最令人憤怒的是,她沒有遭到任何男性的同情,甚至有官員出來表示,這是她的錯,因為一個要臉的女性,是不會選擇晚上出門的。這樣的話無疑是讓人唾棄、憤恨但又無力,那其中施暴最嚴重的男人居然只判了三年。所以,無論女性是否有錢,有地位,在印度,一樣很難贏得應該有的最基本的尊重。
E. 數千印度婦女無視疫情聚眾祈禱,你如何看待印度婦女的這種行為
印度婦女們這樣的行為明顯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同時也是對他人的不負責,甚至是說他們對於新冠病毒沒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我們都知道,如果想要將新冠病毒完全杜絕的話,我們必須從日常生活當中的小細節做起。如果病毒想要完成傳播,必須有很多條件,首先必須得有感染人群,同時還有傳播途徑,最後有一些新的身體抵抗力差的人群來進行感染,所以我們應該從這三個角度來進行多方面的防控。印度的婦女們出現這樣的行為,顯然是對於這三個方面沒有一個具體的了解,所以才出現了這樣無知的行為,進一步的加大疫情的發展。
最後她們這樣的舉動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因為不管是患病人群還是打了疫苗的有抗體的人群,都應該注重自己各方面的行為,避免給他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帶來各種各樣的危險,相信在這個國家依然有一部分的人群還是比較遵紀守法,對於疫情防控有著自己的措施。
F. 關於印度女性地位 急急
印度傳統文化對女性有諸多限制,延續到今天,這些習俗還是處處為難著女性、侵犯她們的尊嚴、貶低她們的價值、限制她們的自我發展。以下提出幾項與印度女性有直接關系的切身問題,從國家和社會對待女性的態度和方法來探討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
(一)女性與婚姻
殉葬(Sati ) 是印度的傳統風俗。婦女在自己丈夫的葬禮上自行殉葬,她們在丈夫的遺體被焚燒時,坐在火葬堆里,讓自己也一並被焚燒直到死去。殉葬被看作是婦德中極高尚的行為。印度人相信一個殉葬的婦女將能夠升上天堂,並可以因此而為墜入地獄里的祖先們贖罪。人們會把一些殉葬的婦女供奉為女神,也會建寺廟來紀念她。
殉葬的習俗是出自吠陀時代的印度宗教經典和神話 ,之後逐漸在民間被實行。最早的殉葬行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一個王妃為拉蔚威瑪(Raviverma)殉葬。印度的英雄石碑(Maha-sati)上刻劃著婦女殉葬的事跡,期中多數說明婦女是因為對丈夫有強烈而無法割捨的感情而殉葬,希望死後仍在一起 。西方殖民統治者也曾經多次目睹殉葬的過程,留下了詳細的記載。
這種不人道的習俗在1829年被英殖民政府禁止。但是在一些偏遠的鄉村裡偶爾還會出現一、兩例殉葬事件。殉葬的事件實際上不多,一旦發生,總會引起強烈關注。1987年曾有一次轟動全印度的殉葬事件。最近一次是於2002年,發生在瑪迪雅玻拉德詩邦 (Madhya Pradesh) ,一個65歲寡婦的殉葬。這證明僅有法律的規定還是不足以遏制根植在人們心中的這種古老作風。
撇開古老的傳統因素,現代的殉葬是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印度的寡婦地位非常低下,她們被認為是不吉祥的人,失去丈夫被視為一種羞辱。一些地方會讓寡婦剃去頭發、只穿素色衣服,還禁止她們配戴首飾和頭花。以上的諸多限制使得她們極少會再婚。也正是因為丈夫死去後她們必須面對社會異樣的眼光,過著痛苦的生活,所以,一些寡婦寧可選擇死亡也不願意活下來受更多的苦。這種情況下的殉葬是自願的。
印度的一些地區的女性可以與夫家的男性親屬共同繼承丈夫的財產 ,但是這種看似對女性有利的習俗反而把女性逼上絕路。更多時候,利慾熏心的人們以傳統美德的名義把寡婦逼著殉葬,以便能佔有更多的財產。因此一些寡婦是受到夫家的迫害才被迫殉葬。殉葬事件背後有值得深思的問題。女權運動者普遍認為殉葬是男性強權壓制女性的殘酷手段。盡管殉葬已經被法律明文禁止,在偏僻的鄉村裡還存在著古老的迷信。
在印度,女孩一般都很早結婚。印度教經典主張女孩在8到12歲時候結婚。父母也願意盡早讓女兒嫁出去,期中的好處之一就是不必准備太多的嫁妝。如果女兒的年齡較大,出嫁時候就必須帶上更多的嫁妝。甘地當年在印度各邦巡迴考察時沒有發現任何13歲以上的女孩是未婚的,童婚的情況曾讓他震驚不已。童婚制度也連帶造成了許多年輕的寡婦活在痛苦中,她們被輕視、孤立,從此沒有再婚。甘地決心推翻這種制度,他鼓勵男人拋開成見,與年輕的寡婦結婚,並呼籲廢除童婚 。
與婚姻有密切關系的還有嫁妝問題。1980年代,印度發生了一連串新婚婦女神秘地在廚房爆炸中喪生的事件,經過調查,發現多數是由於夫家不滿意新婦帶來的嫁妝而把她殺死。在印度,父母必須為女兒准備嫁妝,嫁妝的豐厚與否往往決定了新娘往後在夫家的命運。焚燒事件中也有部分家庭窮困的女性因為嫁妝太少,不堪受夫家的凌辱而引火自焚。
G. 你怎樣評價印度文化中的女性地位的
從表面上看,印度對女性很尊重、保護,可實際上,我們在多處鄉村看到,村婦忙著,或家務,或農活,而男人們卻到處悠悠晃晃地閑著。我們可以看出印度女性地位依然是比較低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