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真實的印度是什麼樣
關於樓上說的免費醫療,我說幾句:印度的醫院分為兩種,公立和私立的。公立醫院確實是免費醫療,但醫療條件真的太差太差了,而且環境臟亂差。相當多的人只能躺在地上休息,連一個病房都沒有,而且也只能治個一般的病,大病想在公立醫院治好別想!我有個同事做扁桃體手術,先去的私立醫院,結果貴的可怕(私立醫院費用極度昂貴,一般的印度人根本看不起),然後去的公立醫院,據說公立醫院的手術室都能看見老鼠,可見壞境多麼差,而且手術台就像很多年沒用過的,但又能怎麼樣,最後還是做完了,還好是個小手術,否則受死罪了。剩下的就是印度這個國家等級制度階級觀念極度嚴重,在印度叫種姓制度。不同種姓的人註定不同的社會地位,出生時你的姓就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高低貴賤在這個國家真能明顯體現出來,雖然印度早在獨立時就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幾乎沒什麼作用,一個賤民即使有錢了照樣是賤民。其他的就是這個國家貧富差距太嚴重了,遠比國內嚴重,有錢人天天享受,窮人難以裹腹,就看孟買豪華的富人區和周邊漫山遍野的臟亂差的貧民窟就知道,就因為幾千年種姓制度的觀念,讓印度人不懂得反抗,否則早亂了
㈡ 印度疫情急劇惡化,孟買方艙醫院再次滿員
是的,在孟買金融區的一角,坐落著當地最大一座方艙醫院。其中共有2300張床位,包括800多張可吸氧床位和120多張重症監護室床位。據醫生介紹,由於近期確診病例激增,目前,所有的床位已經滿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下半年,孟買的疫情曾有一定好轉,這讓當地政府產生了盲目樂觀的情緒,陸續關閉了全市七成以上的方艙醫院及新冠肺炎護理中心。
在新一輪疫情出現苗頭後,也沒有充分重視,未能做到及時重啟。根據孟買市政府的統計,截至4月27日,孟買一共只剩下51張重症監護室床位和19台呼吸機未被佔用。
疫情嚴重,新增床位措施杯水車薪
為解決病床短缺問題,孟買市政府決定在未來5至6周內,再興建3座方艙醫院或類似設施,預計將新增6000多張床位,其中包括200張重症監護室病床。不過,也有人批評說,與疫情的洶涌程度比起來,這樣的措施恐怕依然是「杯水車薪」。
記者反映:雖然孟買市政府正在採取措施,試圖緩解當地病床短缺問題,但由於孟買大約有2000萬人口,每日新增數千的病例,與之相比,這些措施恐怕仍然不夠。孟買其實僅僅是印度的一個縮影,伴隨著疫情持續發酵,印度的醫療系統或許還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㈢ 人口超過13億的印度,居然實現了免費醫療,真相到底如何
看病有多難,有多貴,相信任何一個去過醫院的人都足夠刻骨銘心。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忍受身體的不適,更要忍受花錢如流水的痛苦。也因此,每次提起全民免費醫療,人們下意識的認為它是只屬於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的一種昂貴社會福利。
然而令人們意想不到的是,早在1949年,印度憲法就作出了明確規定,印度所有國民都能享受免費醫療;近些年來,隨著網路的流行發展,印度的免費醫療制度更是響徹全球,為發展中國家樹立了一個醫療改革榜樣。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像印度這樣國土遼闊、人口眾多、經濟底子薄弱、國內貧困人口比比皆是的國家,根本不可能負擔的起全民免費醫療的巨額費用。然而,印度似乎真的神奇的“變不可能為現實”,人口眾多的印度是如何做到呢?
印度私立醫院現狀
而且,據印度公立醫院調查顯示,即便要面對排長龍、缺醫生、缺病床、缺設備這種環境極差的公立醫院,仍然還是會有30%的人選擇到公立醫院就診,因為,印度至今還有30%的人口屬於最底層的窮人,他們根本沒有錢去私立醫院看病做手術。更何況,印度的醫生總體人數嚴重不足,公立醫院又不盈利,自然就沒有人願意前往公立醫院任職。所以印度的這種免費醫療制度,只達到了對於窮人的“免費”二字,根本沒有做到真正的“醫療”。印度的全民免費醫療,依然任重而道遠。
㈣ 耳朵不斷長大的男孩長什麼樣
印度小童耶夫的雙耳在不斷長大,現已有三十厘米長,十五厘米寬,每隻耳重三磅。
他的頭部要經常倚在床上,因為他的頭骨不能長期支持他雙耳的重量。
印度孟買醫院的醫生不能解釋這個怪病,他們不知道病因何在,更不知道怎樣去治癒他。耶夫身體每一部分都很正常,只是耳朵在不斷長大。
幾個月前,耶夫一覺醒來感覺頭部十分痛楚,他的母親聽到哭聲跑去一看,嚇了一跳,發覺他的雙耳比正常人的大了一倍。
開始二十七歲的母親沒帶他去看醫生,只以為他的耳部敏感,經過一段自己治療無效後,終於把他送入醫院。
醫生對這個怪病沒有辦法,目前他的耳朵已經是正常小童年的數十倍。如果情況繼續下去,醫生惟一的方法便是施手術割去他的耳朵。
有些醫生相信耶夫是患了「象人」這種怪病,只不過他並非全身受感染,而只是耳朵部位。
耶夫和他的母親只希望神保佑他的兩只耳朵不要被割掉。
㈤ 什麼是類孟買血型 什麼是孟買 印度孟買
類孟買血型最早於1952年在印度孟買市發現,在我國極其稀有,有這種血型的人在全國所佔的比率僅為十幾萬分之一,國內僅有約30例報道。正因為「類孟買血型」非常珍稀,其價值和意義也就尤顯重大。
類孟買血型在中國人當中極其稀有,因其紅細胞上無A、B、H抗原,血清中除有抗A、抗B抗體外,尚有抗H抗體,唾液中可以找到A或B抗原。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2-29/1156298855.shtml
孟買是印度的城市。
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買(Mum,1995年11月,印度政府將孟買的英文由 "Bombay" 改為 "Mum")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重要交通樞紐,素有印度「西部門戶」之稱。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18/content_1087397.htm
㈥ 印度孟買大概相當於中國哪個城市
地位相當於中國的上海,印度的經濟中心。
至於城市建設水平就不知道了,不過話說回來,要跟中國這種基建狂魔比,那不是自取其辱么........
㈦ 川大華西留學生實拍印度醫院現狀,現在印度的醫院是怎樣的
十分擁擠,人數不斷增多、床位緊缺,增加很多地鋪、各種年齡段的病人都有。在新冠肺炎十分嚴峻的情況下,我們中國曾經也面臨這樣的困境,醫院感染新冠的人數不斷增多,床位十分緊缺,並且各種年齡段的都住在一起,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要不要住的舒適,在如今疫情已經初步控制的情況下,醫院已經恢復了往日的現狀,只有生病才需要去醫院,大部分都是年齡大一點的,小孩是很少的,但印度卻依然出現這樣的情況。
一、十分擁擠,人數不斷增多
印度的疫情是非常嚴峻的,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多,嚴重增加了印度醫院的人數,似乎已經出現了無法移動的情況,床位都緊挨著,已經顧不得兩者是否會被感染,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感染如此激烈的病毒,他們將束手無策。
大家知道印度醫院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嘛?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言哦。
㈧ 印度孟買簡介
孟買在印度跟上海在中國的地位差不多,不過高速路好像只有一條,孟買機場旁邊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很多人晚上直接睡在地上,在地上大小便。。
那邊好多人都坐在地上,穿的都很舊,富人區卻很有錢。。。
看到外國人走在街上喜歡圍上去推銷自己的商品,不買就跟著你。。。
還有那邊的的士都是很少有倒後鏡的。。。看起來滿恐怖。。。
別人的,順便貼上去。。希望有幫助哦。。
南亞次大陸、印度半島位於赤道以北,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季風氣候區和熱帶森林氣候區。這里終年氣溫偏高,雨量充沛,北部地區河流交錯,灌溉出無比廣闊肥沃的土地。這里,各種熱帶植物叢生,花繁果茂,大部分地區宜於穀物生長。良好的農耕自然條件,保障了人們穩定的衣食之源,印度河流域文明在這基礎上產生了。在公元前30世紀上半葉,這里的居民創造出絲毫不遜色於蘇美爾和古埃及文明的南亞次大陸早期文明。考古材料表明,這里的農作物品種豐富,還是世界上最早的產棉地區;城市建設整齊劃一,水平相當高;手工技藝更是令人驚嘆,各式各樣的陶製品、石刻印章、雕刻、銅器製作、金銀手鐲、珠寶飾物等可謂美侖美奐。參與印度河流域考古發掘的英國馬歇爾爵士說:「這些從史前5000年以前的房屋裡出現的東西,可以說與今天倫敦的第一條大街珠寶店裡出售的相差不多。」[1]
由於這里氣候炎熱潮濕,食物易於腐敗,因此上古印度居民基本上隨時獲取,及時消費,不重視積蓄,貧富分化在相當長時間內不甚明顯。在吠陀時代,雅利安人中大部分是自耕農,他們擁有自己的土地,「我們確信,當時沒有地主,沒有貧民,也沒有百萬富翁,更不會有赤貧。」[2]一直到中古,歐洲學者游歷印度,還贊嘆道「印度是一個永不會匱乏的富足國家。」[3]當然,貧富分化從吠陀時代中後期開始就客觀存在著,但生活在農村公社裡的自耕農始終是上古印度農業生產的主要力量。公元前3世紀駐在孔雀王朝首都的希臘人麥伽斯梯尼認為:「農民是印度人數最多的一個等級。他們不使用武器,不打仗,只管種地。他們向國王或自治城市交納賦稅。」[4]他們與奴隸一起承擔了社會基本勞動,從而推動了古代印度文明的不斷發展。
優良的生態環境,使印度文明早熟,成為古代東方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創造了獨特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