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

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

發布時間:2022-05-30 02:43:48

⑴ 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

1919年至1949年的中國歷史大至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民主革命的興起

在孫中山的倡議下,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一些成員,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了,在革命的領導下,革命軍英勇奮斗,所向披靡,迅速佔領武昌城。革命黨人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推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然而,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社會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是中國社會的一大轉變,一大進步!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二、北洋軍閥的統治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廣場前舉行示威遊行。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在這次運動里,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後,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

三、國民革命的發展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實行聯俄容共政策,與蘇聯和中國共產黨合作。國共雙方開始第一次合作,拉開了國民革命的序幕。

1925年7月1日,在廣州成立了國民政府。1926年7月9日,國民政府開始北伐戰爭,國民革命軍從廣東起兵,在連克長沙、武漢、南京、上海等地,先後消滅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舊軍閥,國民革命進入了高潮。

隨著北伐戰爭的節節勝利,國共之間、國民黨內左派和右派之間矛盾日益激化。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同年7月15日,汪精衛為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而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的口號,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史稱「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從此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

國民革命的失敗,一方面是由於國際帝國主義聯合支持國民黨右派發動叛變,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革命的力量;另一方面是由於中國共產黨還處於幼年時期,缺乏斗爭經驗。在國民革命的後期領導人陳獨秀又犯了右傾投降主義的錯誤,放棄革命的領導權,以致在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時,不能有效地組織人民反抗。

五、國共十年對峙

1927年8月1日,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領導了南昌起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繼承孫中山的武昌革命起義,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9月9日,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並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

1931年9月18日,爆發了九一八事變。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為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埋下了導火索。日本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三省,並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廢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實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統治。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年11月和次年4月,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十五軍和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分別開始長征。1935年11月,在湘鄂西革命根據地的紅二、六軍團也離開根據地開始長征。

1936年6月,第二、六軍團組成第二方面軍。同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合,結束了長征。其中紅一方面軍長征歷時一年,轉戰十一個省,最遠行程約二萬五千里。1936年12月12日發生了西安事變,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

六、抗日戰爭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七、解放戰爭

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⑵ 中國近代歷史上,中國社會性質有哪三次變化

中國近代歷史上,中國社會性質的三次變化:

1、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簽訂了《南京條約》,《南京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由封建社會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共產黨將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總概括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1919-1949年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間的革命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是誰發動的革命,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中。

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整個歷史階段。


(2)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擴展閱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近代中國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形態。半殖民地,是相對於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獨立國家,實際上政治、經濟等社會各方面都受到外國殖民主義的控制和奴役,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的沉淪;半封建是相對於完全的封建社會而言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統治和自然經濟占的主導,實際上社會已逐漸近代化,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斷發展壯大,在社會發展形態上是歷史進步。

半殖民地是從國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從社會經濟結構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礎。

除中國外,近代伊朗、緬甸、暹羅(泰國)、奧斯曼土耳其等國也曾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通過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革命的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1940年1月,毛澤東在其著作《新民主主義論》中,比較完整地闡明了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政策。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是在總結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以來的歷史發展,特別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具有特定內涵的新概念,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是第一次。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所生活的時代,社會主義建設還不是直接的實踐問題,他們在科學分析資本主義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對未來社會發展階段提出過一些原則性的設想,認為未來社會大體要經歷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社會的革命轉變時期、共產主義社會的第一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

但對後來列寧稱之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將會經歷哪些發展階段,馬克思、恩格斯沒有作出進一步的判斷。

在社會主義思想發展史上,最早提到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是列寧。十月革命後,社會主義本身的發展階段成為一個重要的現實問題。列寧認為,在經濟落後的俄國,只能建成「初級形式的社會主義」,而不能立即建成「發達的社會主義」。

這里包含著社會主義社會也要有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完備到比較完備的發展過程的思想。但是,列寧當時主要回答了俄國怎樣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問題,還沒有來得及具體分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後的發展階段問題,因而對這一思想未能作出進一步的闡發。

斯大林在1936年蘇聯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之後不久,沒有從實際出發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問題,就提出了向共產主義過渡的設想。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經濟重建,1952年又宣布黨的主要任務是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這種脫離實際、急於過渡的思想,對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後,毛澤東曾比較正確地提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階段問題,他在1956年1月召開的知識分子問題會議上提出了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已經進入、尚未完成的思想。

後來,他又明確地指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只是「剛剛建立」,還沒有「完全建成」,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建立起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的基礎,生產力得到比較充分的發展後,我們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社會才算從根本上建成了。

⑶ 中國從1919年到1949年的具體歷史

中國1919年-1949年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19~1927)

這一階段被稱為「大革命」時期,1924~1927年為國民革命時期,其中1926~1927年為北伐戰爭時期。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並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後,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治。

1924年國民黨「一大」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實現第一次合作,促成1926年開始的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1927年,在國民黨右派的破壞和中共內部右傾錯誤思想的影響下,接連出現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國民大革命宣告失敗。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

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後,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並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

1933年由於王明"左傾"錯誤路線影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開始工農紅軍被迫進行長征。1936年10月三大主力會師甘肅會寧,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在此期間,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並虎視眈眈、不斷向南推進。中共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戰;而國民黨為了穩固政權採取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最終導致國土淪喪。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 時期。

1931年9月18日,以「九一八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中國在此後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

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除台灣、西藏以及港澳以外全部的大陸領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和澳門分別於1997、1999年回歸祖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3)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擴展閱讀

1919-1949年這三十年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探索的三十年。在這期間,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

數千年來,中國的歷史是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近百年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又憑借堅船利炮,把中國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但是卻並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

中國人民為了自由、民主、獨立和統一整整奮鬥了一個世紀,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從此,勞動人民成了新中國的主人。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點,標志著中國社會進入了新的時期。

⑷ 年新中國成立的100多年間,中國是一個什麼社會性質

1840-1949年,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9-1949年,以五四運動為開端,中國人民在工人階級及其先鋒隊——中國共產黨(1921年成立)的領導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結束,中國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

1949-1956年,中國是新民主主義社會,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因為社會主義革命還沒有全部完成;從1953年開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時,社會主義制度還沒有確立。

1953-1956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1956年,中國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和整個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間起點是1956年,至少持續一百年。

2002年,中共十五大報告首次提出、2017年十九大報告調整確認「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到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049年,本世紀中葉,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權威文獻】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過渡時期。黨在這個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渡時期總路線

我國從五十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時間,都屬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十三大報告

第一個階段,從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二○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大報告

⑸ 從1919年到1949年之間我國是處於什麼樣的社會體制

從總體上說應該是你所說的那麼幾個社會階段!
然而,從1919年到1949年我國的社會體制確實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我國特殊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社會體制。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很快就被袁世凱竄奪了革命果實,隨後各個北洋軍閥的上台,直到蔣介石,他們都是在為封建地主和官僚資產階級謀利益,人民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民主,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並沒有實現。同時他們又都承認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一些不平等條約,並且依靠帝國主義統治中國。所以說此時期的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⑹ 1919年到1949年中國是什麼性質的社會

准確的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9年到1949年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⑺ 1919-1949是什麼時期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1919年爆發了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而1949年的新中國成立則是意味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國現代史時期也稱作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

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中國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⑻ 1919到1949年這段歷史史稱中國革命怎樣階段

1919-1949年稱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通過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革命的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8)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擴展閱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特點有:

1、實質是如何處理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關系問題。

毛澤東認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前途必須分兩步走。其中,第一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新民主主義的國家。

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即在新民主義國家基礎上,使革命繼續向前發展,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2、新民主主義革命堅持和把握無產階級的領導核心,必須建立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廣泛的統一戰線,這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關鍵。

3、在同資產階級建立統一戰線時,實行獨立自主、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是保持無產階級領導權的基本策略。

4、加強無產階級政黨建設,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根本保證。

⑼ 1919-1949 中國革命性質

1919年到1949年中國革命性質是新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指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說它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從1840年到1949年統稱為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此間,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資產階級領導,就是資產階級領導。1919年到1949年,此間的革命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新舊民主主義革命區別的最根本標志是領導權掌握在誰的手中。但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⑽ 中國1919-1949年革命到底屬於什麼性質

中國1919-1949年革命屬於新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體是無產階級,是以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為主的資產階級性質的人民民主革命。1939年,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首次明確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個科學概念。


(10)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擴展閱讀:

南京國民政府覆滅之時已經完成了大部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此時可以說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勝利。

因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而1949年建國初期,當時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務,因為當時中國尚有未解放地區,並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並沒有完全廢除。

所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全勝利時間應該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時。當時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完成,開始邁進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閱讀全文

與1919到1949中國是什麼社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總資產是多少 瀏覽:412
印尼巴士怎麼下載最新版 瀏覽:37
義大利學校什麼時候開學 瀏覽:143
義大利快遞格式是什麼 瀏覽:666
印尼慘案中回歸的華裔有多少 瀏覽:776
中國餐桌禮儀中哪個位置是主座 瀏覽:367
西方為什麼一直看好印度 瀏覽:430
伊朗進口中國的原料葯是什麼 瀏覽:183
為什麼伊朗那麼多新冠 瀏覽:657
越南電商融資怎麼樣 瀏覽:201
義大利原皮包哪個好 瀏覽:345
伊朗與伊拉克戰爭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953
中國駐什麼 瀏覽:670
中國共有多少例新冠冠肺炎 瀏覽:44
蓮花清溫怎麼寄到英國 瀏覽:501
安妮義大利哪些送餐具 瀏覽:232
伊朗為什麼不兼並阿富汗 瀏覽:847
伊朗旅遊有什麼特產 瀏覽:84
越南的國籍怎麼填 瀏覽:778
印度邊境溫度是多少 瀏覽:123